如何画好一朵花.doc_第1页
如何画好一朵花.doc_第2页
如何画好一朵花.doc_第3页
如何画好一朵花.doc_第4页
如何画好一朵花.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画好一朵花当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植物画师王凌从标本馆资料室深处拿出1787年的柯蒂斯植物学杂志(The Botanical Magazine)时,她拿出的是一件在伦敦查令十字街一书难求的珍宝。这本书尘封数十年,早已无人借阅,但插图依然鲜艳,花朵盛开如初。细看每一种植物,由画家细致线描再施以淡彩,不知花费多少工夫。这些精心记录的自然美,凝固的不仅是植物学知识,还有欧洲人三百年的风尚。18世纪以来,植物绘画总在科学和艺术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在雷杜德笔下,玫瑰以精确为美,而在莫奈笔下,睡莲的朦胧又何尝不是它的精神?今天仍有画家孜孜不倦地描绘植物,其中翘楚如手法精进的村山诚(Macoto Murayama),他使一朵花既如机器般精密又如幽灵般神秘,这样科学与艺术兼备的美感只有在技术进步的今天才得以实现。1788年重返巴黎后,雷杜德从此成为数位皇后至爱的御用画花人。说起植物绘画,达芬奇1478年画在圣母发间的花儿已是经典。意大利和佛兰德斯地区的画家们都是精湛的画花人,只不过那时花是点缀,并非主角。随着地理大发现的推进,欧洲人对植物科学兴趣渐浓。画家、科学家、探险家、传教士都能动手画下植物新种,并开始用美丽的植物绘画装饰室内。1779年,伦敦人威廉柯蒂斯(William Curtis)创建伦敦植物园,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城市自然的书伦敦植物(Flora Londinensis)。1787年,他与英国皇家植物园合作出版柯蒂斯植物学杂志,这本杂志以手工着色的铜板植物画闻名,源源不断地提供世界上最好的植物科学插画。尽管柯蒂斯植物学杂志也推出了英国皇家植物园首席画家玛蒂尔达史密斯(Matilda Smith),但她的名声没能超过后来者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Pierre-Joseph Redout)。1782年,这位巴黎的画花公子受教于植物学家查尔斯路易斯埃希蒂尔德布鲁戴尔和勒内卢伊什德方丹,1786年成为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花卉画家杰勒德范斯潘东克的学徒,1787年又赴英国画家植物园学习花卉知识。1788年重返巴黎后,雷杜德从此成为数位皇后至爱的御用画花人。他所画的1800多种花卉,大多是前人所未画,在约瑟芬的梅尔梅森城堡玫瑰园中写生169株玫瑰画成的玫瑰圣经有200多种译本,百合圣经与花卉圣经也流芳百年。中国的植物绘画开始得更早,可以追溯到1061年宋代苏颂等人编撰的二十一卷本草图经。书中绘画为配制草药服务,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其文图引用颇多。1848年刊印的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则是最早的中国植物学图谱,为1714种植物绘制了1800多幅实物插图。冯澄如是近代中国植物科学画的祖师爷。1943年,他创办江南美专;1957年,他编写了中国第一本生物科学绘画专著生物绘图法。大规模绘制植物科学画是为编纂中国植物志而生的,这项从1959年延续到2004年的植物人口普查为中国植物学界贡献了420名画师。他们画了3万多种植物,完成了世界上最大型的植物学巨著。绝大多数画师已经退休或转行,现在还在画的也就十多人,只有北京植物研究所有一位有编制的专职画师。剩下的画师都是兼职,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画了16年的孙英宝至今还是临时工。昆明植物研究所绘图组主任曾孝濂用毛笔晕出的植物花鸟,后来通过邮票图案才得以流传。植物科学画是磨人的活计,小细节直画得人头晕恶心。虽然植物科学画在今天的中国植物界已经式微,但这项技艺并没有失传。杨建昆和王凌是昆明植物研究所仅存的两位植物画师,上世纪90年代,他们是曾孝濂带领的昆明植物所绘图组的成员,如今他们一个做民族植物志研究,一个在标本馆工作,只有科研人员发现新种时才偶尔画植物科学画。科研人员交给植物画师描绘的植物,通常只是一份干瘪的腊叶标本。但画师必须要画出立体的、活生生的植物。“我们的画一般都是依赖标本,有时可能连标本都没有,只不过是科学家的研究描述。可能植物没到花期、果期,或者标本不完整,那就要按照他的描述推理出一个形象来。”杨建昆说。现在科研人员会拍一些照片回来辅助绘画,但是在过去,画师们也要跟着科研人员一起到野外去。“我们知道有多少植物,哪些已经画过,没画过的可能是新种,在当地马上就把它画出来。”没有照相机的年代,记录植物主要靠笔头。现在科技如此发达,植物画师灵巧的手依然强过照相机和电脑绘图,也只有他们能够恰当地表现出每一个细节。因为照相术只能捕捉植物的外表,而绘画表达的是对植物的认识。画植物科学画的工具其实很简单,比例规、铅笔、吸管笔,老派画师则用毛笔就够了。但是植物科学画并不简单,最主要是每一个细节都要画得清清楚楚,毫末毕现。这就不是艺术的事了,而是磨人的活计,茎上的绒毛、仙人掌的细刺、松针的正反面,小细节直画得人头晕恶心、眼冒金星。曾孝濂总是教育王凌要坐得住冷板凳。对一朵花下工夫,是画好植物科学画的要诀。杨建昆的办公室里挂着好几幅他的植物绘画作品,王凌也给我们看她在业余时间画的彩色植物画。虽然中国植物志的编纂工作已经结束了,虽然画植物是那么枯燥磨人的工作,但他们都没有放弃艺术之心,仍然试图在排线和绒毛之间寻找植物之美。村山诚的三维植物既有机械感又像神秘幽灵,完全突破了植物画的概念。雷杜德的169种玫瑰,有一座法国最好的玫瑰园做后援。他的本事并不是画得准,而是准确了还能那么美。另外一些艺术家画花不求写实,更追求艺术感而不是科学感。这类植物绘画的经典之作多来自印象派和后印象派。莫奈的故居干脆就叫莫奈花园,酷爱花草的他遍植来自日本的奇花异草,请了五个园丁来打理,并在此画下著名的睡莲。而除了向日葵之外,梵高也画过数幅以花园为主题的画,比如创作于1888年7月斑斓的花园花开。正当红的“自然野趣流”花艺可看作以花画花的一种形式,花艺师川濑敏郎(Kawase Toshiro)将山野花叶布置在朴素器皿和单一背景前,他的创作也像是一种印象派画法。美国女摄影师艾米丽布琳寇(Emily Blincoe)则是19世纪英国印花大师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的门徒,她的作品庭院花集(The Garden Collection)将同色系不同形态的植物巧妙摆放,形成鲜活的图案。德国摄影师马丁克里马斯(Martin Klimas)的手法则很辣手摧花,他将花放入液态氮中急冻然后用气枪打爆并拍下来。还有一些介于科学和艺术之间的科普植物画。英国女画家西西莉玛丽巴克(Cicely Mary Barker),1923年凭花朵与花仙红极一时,作品被用在杂志、贺卡、明信片、相框、瓷偶和水晶球上。比她更有建设性的是威斯康星大学植物学系高级美术师坎迪斯艾略特(Kandis Elliot),她用一幅真菌入门就理清了真菌的家谱,这张萌萌的植物画获得了科学杂志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联合举办的“2011国际科学与工程视觉大赛”一等奖。18世纪,日本也有严谨绘制的植物图谱,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和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有白川侯莲谱、本草通串证图、山海庶品等植物图谱,这些画都有较多的科学性,又融入日本的历史和独有的美学气质。这些年,艺术家画花的创举不少。其中最亮眼的当属日本艺术家村山诚的三维植物绘画。他先用手术刀解剖花朵,把花蕊、萼片等每一个细节放在显微镜下悉心素描和拍照,然后再用三维动画和Photoshop建模上色,最后再拼接和标注。这样画出的花朵既有机械感又像神秘幽灵,虽然仍是精准的,但完全突破了植物画的概念。传统植物画通常需要三五天来完成,而村山诚的植物画则至少需要数月才能画好。不是他把植物变复杂了,而是植物本来就那么神秘莫测,人类能做的只是无限靠近它的美。两位植物画师的自白杨建昆1977年入行植物科学画不是艺术画,虽然很多绘图工作者都说这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但其实不是这样,植物科学画就是记录和叙事的功能,艺术的成分很少。它本身就是庞大工程,量太大,不可能考虑艺术感染力和情感,只是照葫芦画瓢,把科学性画清楚就算合格了。有一些艺术性高的,只是因为那些画家在工作之余注意了艺术表现形式和个性。严格地说,画植物科学画不难,只是一个很磨性子的工作。艺术要彰显个性和修养,植物科学画要求的更多是植物科学的训练。有一些搞植物研究的人就可以画,早期的分类科学家都会画。准确性是很死的东西,而且使用一些工具,比如比例规,也可以画得很准确。花和果实拆开画,每一个部位准确了,认植物的过程中看这个就够了。最早是国外的传教士和探险家把这门技术带进来的,有严格的植物分类。本草纲目不能算植物科学画,只能叫本草绘画。西方很多哲学家实际上就是之后的生物学家,起初他们对大自然有一些很感性的认识。之后有了远洋船只,到非洲、亚洲采集植物标本之后,他们一看跟自己估计的植物不是一回事,就用一种很科学的方法对这些东西进行整理。植物科学画在很多西方国家作为装饰画,为什么中国没有?这跟文化传统有关,我们的客厅里挂的更多是人自我的东西、精神的东西,而西方人更愿意认识自然科学的东西。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植物画,只是利用植物科学画的某些元素,有那个味,但不一定是。因为植物科学画本身很枯燥,如果要欣赏,首先取决于植物本身有没有观赏性,茶花、梅花、玉兰这些很好看,但如果我画的是飞机草,你就觉得不好看了。王凌1995年入行我来到昆明植物所,赶上了一个末班车,中国植物志的工作已经到了尾声。现在发表新种不是很多,我一年也就画个十几张。还有要出版新的植物志也会找我画,主要是把以前的图补充一下完成。画植物画比较枯燥,每天要面对干标本之类的东西。我们这一行必须要知道一点植物分类学的基础知识,还得懂美学的东西。我做过来觉得主要是结合工笔、白描、钢笔画的基础,也有要画颜色的,但比较少,主要还是黑白线条。画植物用到线比较多,画绒毛的时候要用到点。要画精美的话需要四五天,如果为了赶工作,三天也就能画出一张。最难画的就是毛比较多的植物,光点毛就要画一天。一幅图除了画植物的整个植株,还要画解剖图,把花瓣、雄蕊、雌蕊、叶片、根、茎、果子、脂肪画出来。还得在显微镜下把花解剖开来画。拿过来的标本都是压得死死的,但是我们要把它画活起来,当时学这个也要出去外面写生。我们想融入艺术手法是不可能的,必须把植物原样表现出来,只能在构图、摆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