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不容诬蔑 历史岂能颠倒——池仲容领导的农民起义调查报告.pdf_第1页
革命不容诬蔑 历史岂能颠倒——池仲容领导的农民起义调查报告.pdf_第2页
革命不容诬蔑 历史岂能颠倒——池仲容领导的农民起义调查报告.pdf_第3页
革命不容诬蔑 历史岂能颠倒——池仲容领导的农民起义调查报告.pdf_第4页
革命不容诬蔑 历史岂能颠倒——池仲容领导的农民起义调查报告.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厂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农 民起义调查报告 、一 一 一 一一一沪 革命不容诬蔑 历史岂能颠倒 池仲容领导的农民起义调查报告 中共和平县委 和平县俐源公 社 党委 广东师院 亚允 史 系 联合调查组 四百多年前的 明朝 中期 , 在 龙川县俐头地区(今和平县俐源 公社)爆发 了池仲容领 导的农民起义 。 这 次农民起 义历经 二十余年 , 猛 烈地冲击了明朝的反动统治和孔 孟之 道 , 立 下了不可磨灭 的历史功勋 。 然而 , 长期以来 , 英雄 的农民起义军被反 动派污蔑为 “ 俐头贼 ” , 池仲容被咒 骂 为 “贼 佬头 ” , 起义军的根据地俐头地区被 称为 “盗 贼 之 乡 ”; 相反 , 血腥镇压这支农民起义军的刽子手王守仁 ( 别号 王阳明 ) , 却被肉麻地吹 捧为 什么 “救星” 、 “半 仙机 ” , 和 平县的 “开县 功臣 ” 。 这是对历史的恶 意歪曲 , 对 革命农民的卑鄙 污蔑 , 也是反 动 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对革命人民的反革命专政 。 革命不容诬蔑 , 历史 不容颠倒 。 在伟大的批林批孔 运动中 , 广大群众奋起狠批王守 仁 , 恢复历史 的本来面目 , 在意识 形 态领域里打了一场政治翻身仗 。 在这场战 斗 中 , 我 们先后在和 平县的俐源公社 、 上陵公 社 、 热水公社和 连平 县的九连公 社以及 江 西 省 的定南龙南两 县的有关公社 , 深入进行了调查 , 共召开 了一百 二十八次座谈会和调查会 , 走访了九百一 十六人次 , 搜集了大量 的材料 , 并把这 些调查材料和有关的文 字材料互相印 证 。 铁的历史事实 , 无可辩 驳地证明 : 池仲容是农民革命的英雄 , 他领导农 民造地 主阶 级 的 反 , 好得很! (一) “金龙霸王池 仲容 , 杀富救贫真英雄 。 带领雄兵打州县 , 为民除害建奇功! ” 这 是一首在当地群众中广为 流传的歌 谣 。 它是 人民群众对池仲容 的热情歌颂 , 也是 对池仲容领导的俐头农 民起义的最好的历史评价 。 池仲容领导的农民起义 , 是明朝中期社会 阶级矛 盾激化的必然结果 。 明代 , 我 国封 建社会越来 越腐朽没落 , 皇帝 、 官吏和 地主 竞相掠夺农民的土 地 , 有的地方9 0%以上的 土地都集中 在皇族官僚大地主集团手里 。 广大农民纷纷破产 , 挣扎 于死亡线上 。 当 时有 一首民谣 : “一亩 官田七斗收 , 先将六斗送皇 州 ” , 最 好不过地说明 了皇室 、 地 主对 农 民的沉 重剥削压榨 。 农民被逼四出逃 亡 , 沦为 流民 , 吃 野菜 , 啃树皮 , 过着牛马不如的 生活 。 当 时江西 、 福建 、 广东 、 湖南四省大批失去土 地的农民纷纷逃到闽 、 粤 、 赣三省交 界的深山老林地区 , “砍 山耕 活 ” , 以求生存 。 池仲容所在的龙川县 , 逃难农民在 几十 年间开垦的土地就超过 了原有的耕地 面积 。 但是 , 就是在这荒僻的山区 , 地主豺狼也不 放过对农民的榨取 , 他们疯狂地霸占农民开垦的土地 , 横征暴敛 , 无恶不作 。 有 压迫 , 就有反抗 。 农民被逼奋起斗争 , 闽 、 粤 、 赣 、 湘四省分别爆发 了詹师富 、 谢志珊 、 龚福全 、 池仲容等农民起义 。 农民革命的烽火烧红了南岭山区 。 池仲容是在农民阶级的血海深仇 中泡大的刚强铁汉 。 他是俐头曲潭村人 , 父亲池文 龙 , 母亲洪氏 , 大弟 池仲安 , 小弟 池仲宁 , 都是勤劳朴实 , 苦大仇 深的农民 。 他 们租种 地主的地 , 全家起早摸黑地劳动 , 仍然要欠租欠债 , 挨饥挨饿 。 阶级的苦和 恨 , 深深地 在池仲容的心中埋 下 了反抗的种子 。 弘治年间 , 俐头 一带连年灾荒 , 反动地主阶级趁火打劫 , 催租逼债 , 天灾人祸 , 逼 得广大农民走投无路 。 当 时 , 池仲容家欠 了地主的 “阎王债” , 狗腿子一天数次上门逼 债 。 一次 , 凶恶的狗地主把池仲容的父亲强行抓走 。 这 时 , 池仲容深感只有杀 掉这 些吃 人的豺狼 , 穷人才有活路 。 于是 , 他们兄弟三人 串连了几个穷苦兄弟共 同商量对策 。 他 们坚信 : “黄河都有澄 清时 , 穷人总有出头日 ” , 只要穷苦兄弟 团结起来 , 进行斗争 , 就有出路 。 他们分别到上 、 中 、 下俐进行革命发动 , 鼓励大家起来和 地 主阶级进行斗争 。 一天 , 县府派了两个反动官吏 , 带着一 帮爪牙到俐头地区征粮征税 , 他 们破门入 屋 , 翻箱倒柜 , 胡作非为 , 并逼迫一批青壮年农民将强征暴 取来的粮食挑往县城 。 这种 强 盗行径激起了群众心头的怒火 , 个个磨拳擦掌 , 怒不可 遏 。 池仲容挺身而出 , 带领数十 名贫苦农民 , 半途埋伏 , 杀死 那两个反动官吏 , 夺回粮食 , 分给穷苦的阶级 弟兄 , 大大 鼓舞了贫苦农民的斗争意志 。 池仲容趁此时机 , 倡导起义 , 一呼百应 , 五 、 六百人参 加 了起义 队伍 , 并一致推选池仲容为首领 。 为 了表 示和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 , 起义 军成 员 一律用 红布包头 , 在义旗上用鲜红色的 “娱松” 为标志 。 苦难深重 的起 义农民在九连山 区抬起头 , 挺起胸 , 同反动地 主阶级展开了一次又一 次 的阶级搏斗 。 历史的真相清楚地表 明 , 池仲容起义是地主 阶级对农民的残酷 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 迫的结果 , 是完全正 义的 。 正如毛主席所指出的 : “几 千年来总是 说: 压迫有理 , 剥削有 理 , 造反无理 。 自从马克 思 主 义出 来 , 就 把 这个旧案翻 过来了 。 ” 池仲容带领农民 造地 主 阶级的反 , 就是完全有理 ! 在 封建社会里 , “只有这 种农 民的 阶级 斗争 、 农民的 起 义和农民的战争 , 才是 历史发 展的真正动 力 。 ” 池仲容起义 , 从弘 治末年(约 1497年) 到正德十三年( 1518年) , 共坚持了二十多 年 。 他们以俐头 为根据地 , 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 , 与江西 、 福建等地农民军互相配合 , 转战在闽 、 粤 、 赣三省交界的南岭山区 , 队伍迅 速壮大到上 万人 , 成为当时三省中影响 最 大 的一支农民起义 军 , 立下 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迹 。 反 “天命” , 破神权 。 起义军砸烂被明王朝奉为 “天 理” 的孔孟 之道 的精神 枷锁 , 把 “穷富皆由命注 定” 的陈腐教条踩在脚下 。 他们用反 “天命” 求翻身的革命思 想教育穷 苦人 起来斗争 。 例如 , 他们曾用这样一首歌谣来宣传群众 , 组织群众 。 歌词说 : “谁说 瘦地开 花慢 , 穷人总有出头时 。 莫道蛇无 两只角 , 一朝成龙惊天地 。 ” 形象地 表现了革 命农民的坚 定信 念和 顽强斗 志 。 在广泛发动 群众的过程中 , 起义军还到处大反神权 , 捣 毁神庙 、 神像 。 有一次 , 起 义军 路经一个神庙 , 看见神像面前香火萦绕 , 求拜的人络绎 不绝 。 他们就 走进去 , 指着菩萨骂道 : “你这个 泥菩萨, 天天都有人来求拜你 。 但是 , 穷人还是照样穷 , 富人 还是照样富 , 你有什么灵 , 能显 什么圣?你是个骗人害人的鬼东 西! ” 说完就把菩萨打得粉碎 。 在起义 军 的教育 和革命行动的影响下 , 不少穷苦农民冲 破 “天 命 ”“鬼神” 的束缚 , 纷纷参加起义 队伍 , 用战斗来寻求自己的翻身解放 。 围攻县城州府 , 捕杀官吏富豪 。 封建的统治机构及其官吏 , 是剥削压迫 农民的反 动工具 , 农民革命必然要把打击矛 头对准他们 。 池仲容起义军先后 围攻龙川 、 龙南 、 翁 源 、 信丰 、 安远 、 会 昌等县 城 , 曾捉河源县 的主簿官 , 俘掳南安府的经 历 , 擒绑龙南县 的县太爷 , 捕杀了信丰所的千户 , 把过 去骑 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官僚地主打得鬼哭狼 嚎 。 正德十二年二月初七 , 池仲容串连 了江西 、 龙南的农民军首领黄秀魁 , 带领起义军 围攻信丰县城 。 信丰的反动官兵个个胆战心惊 , 乱作 一 团 , 慌忙向赣州府求救 。 赣州府 立 即派 “经 历” 王柞带兵去救援 , 结果被起义 军打得 大败 。 连王 柞本人 也受伤被擒 , 成 了起 义军 的阶下囚 。 起义 军的英勇斗争和节节胜 利 , 使广大群众扬眉吐气 , 笑逐颜开 , 推动了各地农民反抗地主 的斗争 。 而明朝的大小官吏 、 富豪 一听 到池仲容的 名字就发 抖 , 看见起义军的 “娱蛤” 战旗就丧魂落魄 。 建立政权 , 分粮分地 。 起义军在斗争中建立 了农民政权 , 并有比较严密的 军事组 织 。 首领池 仲容称 “金龙霸王” , 池仲安 、 池仲宁 、 高允贤 、 李全 、 高飞甲等六人为元 帅 , 下设四十多个总兵 、 都督 、 将军 , 各自带兵数 百人 , 分 别据守三十八个山寨 。 起义 军在 “杀 富救贫 ” 的口号下 , 没 收地 主富豪的财产 , 开 仓分粮 。 在起义军控制的地区 , 农民政权还没收 地 主官僚的土 地 , 分给贫苦农民 。 仅岑岗一地就 分了五千多亩 。 起义军 为了减轻农民的负担 , 还进行屯兵耕田 , 在山寨周围开荒种地 。 直至今天 , 农民军据守 过的山寨 , 年代 久远 的梯田遗址仍清晰可见 。 摆脱了封建地主压迫和剥削的农民 , 生产 积 极性大大提高 , 由于生 产的发展 , 生活也有了改善 。 现在还广泛流传着的 “玉 米窝 ” 和 “千 担坝 ” 的传说 , 正是当时景况的生动反映 。 “玉米 窝 ” 是现在俐源公社山 下大 队的一个大山窝 。 相传当年分得土 地的农民在这里种玉米 , 长得很好 , 一苞 玉米就 足够 一个人 吃饱 一 顿 。 “玉米 窝” 就是这样得名 的 。 “千 担坝 ” 在现在俐源公社的 曲潭村附 近 , 是 一个四十多华里的袋形峡谷 。 相传当年的起 义军在这里安营扎寨 , 开荒种地 , 炼 铁 铸锅 , 生产 相 当发展 。 经常都有成千担的产品从 这 里挑出 。 所以 , 直到 今天 , 人们 还 把这个 地方称 为 “千 担 坝 ” 。 这两个历史传说 , 形象地反 映了当时农民军根据地 里经 济繁荣的 景象 。 反 围剿 , 建奇功 。 起义 农民依靠自己的政权和武装 , 实行割据和自卫 , 对 抗 明王 朝 。 明朝反动统治者为 之惊呼 “政教不及” , 根本无法 “管治” 。 为了挽救反动统治 , 明王朝曾先后两 次从几省调集了数万反动官兵 , 四面夹攻起义军 , 妄图扑灭 农民革命的 烈火 。 面对反革命围剿 , 起义军不后退半步 , 机智勇敢地粉碎了敌人 的一次又一 次 的进 攻 , 取得了两 次反 围剿的重 大胜 利 。 起义军依靠广 大人民的支持 , “近 者为 之 战守 , 远 者为之乡导 , 处城郭者为之交援 ” (申明赏罚 以励人 心疏) , 利用 纵横数百里 , 地 势险要的九 连山 , 主动灵 活地打击来犯之敌 。 他们时 而诱敌深入 , 痛杀疲乏迷路之敌 ; 时而 居高临 下 , 发石滚木 , 把敌人打得头破血流 , 昏头转向 。 起义 军越战越 勇 ; 反动军 队的 士气却越来越低落 。 明朝反动政府亦不得不承认 , 它的军 队是 “金 之不 止 , 鼓之 不进 , 未见敌而亡 , 不待战而北 向 ” (同上)的残兵败将 , 对起义军 “无可奈何” (俐头 捷 音疏) 。 连南赣 “巡抚” 文森 , 也被起 义军的英勇行动吓得 “托疾 避去 ” , 不敢到 任 , 完全暴露了纸老虎的原形 。 以上桩桩事实 , 充分 说 明了池仲容农民起义 在历史 上 的革命功绩 。 反动派的恶 毒咒 骂无损于 农民革命的光辉 , 反而暴露了它们对农 民革命极端害怕 、 极端仇恨的 反动腐朽 的阶级本性 。 (二) 反动派在恶毒咒 骂池仲容起 义的同时 , 极力 为残杀革命农民的刽 子手王守 仁歌功颂 德 , 树碑立传 。 连一 些地方 、 学校 、 商店都以他的别号命名 , 甚 至和平县城也叫做 “ 阳 明镇 ” 。 其实 , 王守仁这个连名字也浸透了孔孟之 道毒汁的明代 “大儒” 是个口念仁义 经 , 手提杀 人刀的反革命刽子手 , 是镇压池 仲容农民起义 的屠夫 , 是人民的死敌 , 历 史 的罪人 。 当年池仲容农民起义军 就英勇地和他 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 出身于大官僚大地主家庭的王守仁 , 对革命农民有着刻骨的仇 恨 。 还在 他 十五岁 那 年 , 当他听到北京附近爆发 了王勇 、 石勇农民起义 时 , 就迫不及待地要给朝廷 写信 , 要 求充当镇压 农民起义 、 维护 反动封建统治的马前卒 。 后来他做江西庐陵知县 时 , 就亲 自 组织 反动地主武装 , 镇 压农民起义 。 他的一 生就是他 自供的 “破山 中 贼 ” 和 “破 心 中 贼 ” 的反革命一生 。 一五 一六年 , 明王朝在两次派兵 “征剿” 池仲容起义军失败以后 , 便任 命王守仁 做都察院左金都御史 , 并巡抚南赣 , 给他以提督军门的职权 , 统调 两广 、 江 西 、 福建四 省官兵来镇 压 闽 、 粤 、 赣三 省农民起义 。 凶狠 狡猾的王守仁喜出望外 , 当即向明王朝表 示 “竭忠效命, 以死 国事 ” , 决心与农民军对抗到底 。 王守仁赶到南赣后 , 立即疯狂 地进行镇压 农民军 的 罪恶活动 。 为 了制订血洗 农民军 的计划 , 他把被起义 军严惩过 的反动官僚 、 地主召集在一起 , 密谋划策 。 他除了调集江 西 、 广东几省的反动军队之外 , 还搜罗了一 批 “地头蛇” , 建立了一支凶悍的反动地主 “ 团练 ” 武装 。 他下 令 “杀一名 (起义军)赏银五两 , 杀三名晋升一级 ” , 用高额奖赏 来刺激反动军 队的士气 。 为了割断起义军与当地人民的联系 , 他又强制 推行 “ 十家牌 法 ” , 严 令如有一户 和起 义军暗 中联 系就十家同罪 。 他发 出一次又一 次咬牙切齿的狂 叫 , 向农民军挥舞反革命的屠刀 。 自命为 “孔 门嫡传” 的王守仁 , 深 得孔 、孟 之道 的反革命精髓 , 总结出了一条所谓 “破 山中贼易 , 破心中贼难 ” 的反革命经验 。 因此 , 他 在狂挥乱舞反革命屠刀的同时 , 又披 上 “ 行善安民 ” 的伪装 , 把 自己乔装打扮成一个心 慈手软的 “慈善家” 。 他大贴告谕 俐头巢贼 等反 动文 告 , 假惺惺地说 , 我 是上等人 , 心肠最慈善 , 连杀一只鸡 犬都不忍 心 , 更从来没有杀人 之心 。 只 要大家 “去人欲, 存天 理 ” , “谦和” 、 “温 良 ” 、 “含 忍 ” , “毋轻斗争” , 和 睦相处就好了 。 他还 派人给起义军 送牛 、 酒 、 银钱 、 布匹 , 表 示 “慰 劳” 。 其目的是要 涣散起义军的斗 志 , 收买起义军中的败类 和刺探起义 军 的情 报 , 以觅寻杀机 。 王守仁满以为他这 一手可以瞒天 过海 , 扑灭池仲容的起义军了 。 但 是 , 这些伎俩逃 不 过 池仲容 的眼 睛 , 池仲容认 为 , 王守仁的招 安政策 , 是 反动政府惯用 伎 俩 , 不 足 为 信 。 池仲容告诫起义军不要上当 , 要加紧防范 , 准备反击 , 并召开会议 , 统一思 想 , 制 订对策 , 粉碎了王守仁 的罪 恶 阴谋 , 把王守仁气得七窍 生烟 , 暴跳如雷 。 满肚毒水的王守仁 , 一计不成 又生一计 。 他利 用 池仲容起 义军 对叛徒卢柯 、 郑志高 的仇恨 , 在赣州设下个圈套 。 他假装 自己也仇恨卢柯 , 并把卢柯投进监狱 , 制造要讨伐 卢柯等人余部的假象 , 同时 又收买和唆使起义军内部的叛徒 , 鼓动池仲容前往赣州 。 在这 种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 中 , 池仲容胆略有余 , 警惕不 足 , 终于抱着探察 “赣 州伎 俩” 的目 的 , 误入敌人的圈套 , 壮烈 牺牲 。 随后 , 王守仁立 即撕下孔孟的 “ 仁义 ” 道袍 , 于一 五 一八 年正月初七日 , 指挥九路反动军队 , 同时从何平 、 太 平 、 乌龙镇 、 龙子岭 、 和平 、 南步 、 黄田岗 、 乌径 、 冷水等九个据点进兵 , 血洗俐头农 民起义军 。 虽然 , 起义军失去了自己的首领 , 遭到反动军队的突然袭击 , 战局十 分不 利 , 但他 们英勇顽 强 , 团结战斗 , 充分 表现了革命人民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 , 给王守仁当头 一 棒 , 使他 “惊魂不定” 。 在龙子岭一仗中 , 起义军 利用敌人的骄傲轻进 , 佯败诱敌 , 然后突 然伏兵四起 , 杀得明朝的反动军 队丢盔弃甲 , 溃不成军 。 后来 , 在 九连 山一仗 , 起义军 只有八百人 , 仍坚 守险要关口 。 王守仁集中兵力重 重围困了一个多月 也无法前进半步 , 起义军从山上飞橘石 , 发 滚木 , 使明军伤亡惨重 , “百 无一全” 。 后来 , 王 守仁耍阴 谋 , 派人冒充农民军 趁黄昏混 上山 , 内外夹攻起义军 , 起义军在情况危 急之中仍不 屈服 , 坚决与敌人血战到底 , 全部壮烈牺牲 。 标榜 “全无杀 人之心 ” 、 “仁者爱 人 ” 的王守仁 , 在这次镇 压俐头农 民起义中 , 惨杀 了二千三百三十四人 , 烧了房屋禾仓二千三百五 十八间 , 抓走和卖掉起义 军家属八百九 十多人 。 更 为残忍的是 , 他把起 义军 的大本营曲潭村全村男女老 少五 百多 人统统杀害 。 现在 , 曲潭村山塘坳的一个坑 , 就是当年王守仁杀害全村人民的 “杀人坑” ! 血淋淋的 事实证明 , 孔 孟 的 “ 仁者 ” 就是 “吃 人” , “守仁” 就是杀 人 。 王守仁是个双手沽满革 命人民鲜血的凶残刽子 手 。 在残酷的 军事镇压 之后 , 王 守仁还犯下 三条大罪 : 第一 、 对 农民进行疯狂的反攻 倒算 。 农民起义被镇 压下去以后 , 那 些曾被农民军打 得丧魂落魄的地主富豪们 , 又纷纷还乡 , 在王守仁 支持下进行反攻 倒算 。 他 们狂叫着 : “ 复我常业 , 还我 室庐 ” (平俐头碑) , 将起义农民的上地房屋全部洗劫一空 。 他 们要农民在一个月内 , 全部交清旧债 , 旧税 。 又强迫俐头农民每年要交 三 次租 。 旧账未 还 , 新租又增 , 农 民过着更加悲惨的生 活 。 第二 、 加强封建地 主阶级的反革命专政 。 王守仁认为俐头 一带山 高林密 , 地势十分 险要 , 是 “盗 贼屯 居之乡 ” 。 要断绝 “盗 贼复聚 , 祸根 又萌 ” 的 “后患” , 必须在这一 带添设县 治 , 以便 “控制三省贼 冲之 路 ” , 使明王朝的统治久安长治 。 于是 , 将龙川县 、 河源县 、 龙南县相 连接的一部分土 地划 出 , 设立了一 个 新的县治 , 取名 “和 平县 ” 。 他 还把原 设在和平的巡检司迁往俐头 , 派兵驻守 , “ 以遏要害 ” , 加强对革命 人民的镇 压 , 强 化地 主阶级 的反革命专政 。 第三 、 建学宫 , 修孔庙 , 对劳动人 民加紧思 想上 的控制和奴役 。 在血洗俐头农民起 义 之后 , 王守仁认 为 , “ 民虽格面 , 未知格心 ” , 极端害怕人民的革命思想 。 于是 , 他 穿上 孔 孟的道 袍 , 大肆 宣扬孔孟之道 。 他大力搜刮民财 , 强派滥征 , 在和平城大建孔 庙 、 学宫 , 要学生 “ 以孝佛忠信礼义廉耻为专 ” , 要用封建的伦理纲常去 “ 教化下等 人 ” 。 妄图加强封建的思 想统治 , 泯灭 农民的革命思想 。 王守仁以为 这样 , 封建统治就能长久了 。 然而 , 历史的发展是谁也 阻挡不 了的 。 哪 里有压 迫哪 里必有反抗 , 革命的火焰永远 扑不灭 。 池仲容起义的余部 , 总结了斗争的经 验教训 , 在李鉴 的领 导下 , 又在岭岗一带开始了斗 争 。 起义 军迅速 发展 到二 千多人 。 他 们响亮地提出了 “上 陵州 , 下陵府 , 岭岗龙虎殿 ” 的口号 , 以岭岗为中 心 , 坚守在上 陵 , 下 陵 , 庵前 、 铜鼓等六个山寨 , 多次击败前来 “征剿” 的明朝反动军 队 。 李鉴 战死 后 , 他 的儿子 李文彪率领起义 军继续战斗 。 李文彪牺牲 后 , 又由江月照和李珍领导起义 队伍战斗 下去 。 这样一代一代 , 前赴 后继 , 一直 坚持斗争了六十余年 。 (三) 池仲容领 导 的俐头农民起 义 , 距离今天 , 已经四百 多年了 。 这 一历 史事件 本身 , 特 别是反动 派对它的恶意颠倒 , 给了我们十分深刻的启示 。 它使我们看到 , 对历史的颠倒和 反颠倒的斗争 , 深刻地反映了两个阶级 、 两条路线 的激烈斗争 。 池仲容领导的俐头农民起义 , 仅仅是我 国历史上农民起 义中的一小部分 , 反动派都 视之为洪水猛兽 , 对它进行了如此残酷的镇 压 , 并用极其卑劣的手法把它 咒 骂 了 几 百 年 。 这种对历史的颠倒 , 流毒很广 , 影响很 深 。 它实质上 是反动阶级在意识 形态领域对 革命人民的专政 。 解放后 , 被 推翻的地主资产 阶级 , 依仗着他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影 响 和力量 , 在刘少奇 、 林彪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庇护下 , 仍继续利用被颠倒的历史来 专我们的政 。 “俐头 贼 ” 的咒 骂 , “盗 贼之 乡” 的污蔑一直影 响到 现在 , 致使一 些外地干 部也怕调到俐源工作 。 阶级 敌人 则以此来制造隔 阂 , 挑拨离间 , 破坏广大群众的革命团 结 。 今天 , 把这个几 百年的旧案翻过来 , 大长 了革命人民的志气 , 大灭 了阶级敌人的威 风 。 广大贫下中农激动地说 : “过去, 反动 派用 俐头贼 , 这顶帽子 , 压了我 们几百 年 。 今天 , 我们在毛主席的领导下 , 摘掉了这顶 贼帽 , 在意识形态领域打了一场阶 级翻身仗! ” 大家为自己光荣的斗争传统感 到无比骄傲 , 无比自豪 , 决心发扬光大 , 大 干社会主 义 。 池仲容起义这 一历史事件被颠倒 , 决不是偶然的现象 。 长期以来 , 史学领域被反动 阶级所霸占和垄断 。 历史 , 本来是劳动人民创造的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 真正 主 人 。 但 是 , 反动阶级 出于反革命的政治目的 , 不惜一切手段 , 大肆歪曲历史 , 篡改历史 , 把阻 挡历史潮流的反动小丑 吹捧上天 , 把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人民践踏在地 , 抹杀 人民群众 在历史上的地位 , 妄图永远主宰 一切 , 统治一切 。 历代 反动阶级和我们党内机会主 义路 线的 头子都是这样干的 。 我们一定要识 破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