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o fq i q i h a ru n i v e r s i t y ( p h i & s o cs c i ) 2 0 1 5 年4 月 a p r 2 0 1 5 法国启蒙作家阿尔让斯与中国文化 曹文刚 ( 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淮北2 3 5 0 0 0 ) 摘要:法国启蒙作家阿尔让斯在他的书信体游记中国人信札中,借中国来抨击法国封建专制和宗教思想, 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将启蒙思想家的社会批判推向推向新的深度。他对法国的批判,是以中国文化为参照 的借中国人的眼光,对西方进行思想的和政治的批判,对儒家文化和基督教文化进行审视和比较。他抨击西 方弊端时,并没有丧失思想家应有的理性和清醒,而是看到了中国自身的固有缺陷,这就使得他对西方社会的 批判、对中国文化的张扬,始终保持理论家一种客观、公正的理性精神。中国人信札高度重视思想考察和思 想研究,中国人信札的思想深度和批判深度,不在于对中国的褒,也不在于对欧洲的贬,而在于这褒贬后的 哲学沉思。 关键词:阿尔让斯;中国人信札;批判;中国文化;哲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1 1 0 6 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8 2 6 3 8 ( 2 0 1 5 ) 0 4 0 0 2 1 0 3 f r e n c h w r i t e ra r g e n sa n d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 g a o w e n - g a n g ( f o r e i g n l a n g u a g e sc o l l e g e ,h u a i b e i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h u a i b e ia n h u i2 3 5 0 0 0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f r e n c h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w r i t e ra r g e n sc r i t i c i z e df r e n c hf e u d a la u t o c r a c ya n dr e l i g i o nb ym e a n so fc h i n ai nh i sc h i n e s e l e t t e r s h ee x a m i n e d ,c o m p a r e dc o n f u c i a n i s ma n dc h r i s t i a n i s ma n dc r i t i c i z e dt h ew e s ti d e o l o g i c a l l ya n dp o l i t i c a l l yi nt h el i g h to f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 h eb yn om e a n sl o s tr e a s o na n dr e a l i z e dc h i n e s ei n n a t ed r a w b a c k s oh em a i n t m n e do b j e c t i v i t y ,j u s t i c ew h e nh ec r i t i - c i z e dt h ew e s ta n dc o m p l i m e n t e d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 c h i n e s el e t t e r sa t t a c h e di m p o r t a n c et ot h o u g h tr e s e a r c h ,a n di t sv a l u el i e di np h i l o - l o g i c a lt h i n k i n g k e yw o r d s :a r g e n s ;c h i n e s el e t t e r s ;c r i t i q u e ;c h i n e s ec u l t u r e ;p h i l o l o g i c a ls p i r i t 阿尔让斯( 1 7 0 4 1 7 7 1 ) 是与伏尔泰齐名的1 8 世纪法国 启蒙作家,中国评论的先驱。他的主要作品有犹太入信 札和中国人信札,是在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的影响下 写成的,伏尔泰也模仿波斯人信札写了中国人、鞑靼人 信札,当时的文化精英喜欢用书信体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 想。他同启蒙运动主流派作家一样,借中国来抨击法国封建 专制和宗教思想,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将启幕思想家的社 会批判推向新的深度。他对法国的批判,是以中国文化为参 照的,采用的方式是请中国人到西方来“巡视”、“观光”,借 “他者”来批评“自我”,这跟伏尔泰和孟德斯鸠很接近。但 阿尔让斯与他们不同的是,他对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张扬,既 不像“中国迷”伏尔泰那样把中国理想化,一味颂扬,也不像 孟德斯鸠负面看中国,贬低中国,而是有所保留和批评,这种 批评也不像孟德斯鸠那样片面和武断。阿尔让斯对于中国 文化出于仰慕与排斥之间,与伏尔泰和孟德斯鸠既有相似 性,又有相异性,处于他们两人之间,对他们起到了某种纠偏 的作用。 阿尔让斯在中国人信札中,把中国人邀请到法国和 欧洲来,观察法国和欧洲的社会,借中国人的眼光,对西方进 行思想的和政治的批判。与波斯人信札中政治上失意的 贵族旅游家不同,中国人信札中外出游历的中国人,接受 过很好的欧洲教育,深谙欧洲知识,从哲学到文学,从宗教到 科学,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作者独具匠心,对儒家文化和基 督教文化进行审视和比较。作者为中国游客设计的旅程,张 扬中国文化,批判基督教文化,他创设的中国人具有双重文 化身份和文化视角,他们的视角和观照,真实地代表了他自 己的文化观和中国观。 收稿日期:2 0 1 4 1 1 2 0 作者简介:曹文刚( 1 9 7 1 一) ,男,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 基金项目:安徽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s k 2 0 1 3 1 t 4 5 2 ) 万方数据 2 2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通过中国游历家的眼光和足迹,引领读者进入欧洲 社会的内部,从民族风俗、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哲学思想、法 律道德各方面进行广泛的观察、比较,并在中国文化的参照 下,进行相当深入的批判。中国人信札对法国和欧洲黑 暗社会现实的揭示与批判,尽管在激烈程度和深刻性上不及 伏尔泰、狄德罗和卢梭,但就其揭发和批判的深广性来说,则 毫不逊于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和后来英国哥尔斯密的 世界公民。阿尔让斯对基督教迫害异教徒的批判,也许 是中国人信札批判最深刻,最具思想性的地方。在信札 中,阿尔让斯借中国游客的笔,来揭露整个欧洲对犹太人的 残酷迫害:“这个不幸民族的顽强生存本该引起他们的同情 从而放弃自己的企图;然而似乎恰恰相反,在过去的几个世 纪中,这反而使欧洲人变本加厉,在迫害中使用更多的暴 力。”【1 1 欧洲人对犹太人的仇恨引起了中国游客极大的关 注,为了搞清事实真相,阿尔让斯让书中的中国人深入到犹 太人中间去,“看看在犹太人的风俗和礼仪中到底有些什么 反人类的东西”,结果没有发现什么让他人仇恨的地方,“较 之最文明民族的风俗和宗教礼仪,犹太人的风习和宗教礼 仪,毫无特别之处,也无更多的不理智之处”口1 ,这就彻底揭 穿了记得他迫害犹太人的谎言,著名比较文化学者艾田蒲认 为,这些篇章从一定理论高度上批评了欧洲约两千年历史的 反犹太主义,并特别指出了基督徒反犹太主义的可耻之处, “仅凭这些文字,中国人信札一书就值得我们重视,其作 者德阿尔让斯侯爵就值得我们尊重。”旧1 阿尔让斯对法国社会和思想,宗教和风习的批判,是以 中国文化作为一种参照而进行的,其批判精神产生于他对中 国的比较和借鉴之中。他有目的地让中国人来西方观光旅 游,将法国置于中国人目光的观照之下,这一设想本身就意 味着他对法国社会的批判,必然是建立在与中国文化的比较 和借鉴的基础之上,这就使我们可以把中国人信札这部 虚构的游记,看做是一部比较文化、文化批判的著作。阿尔 让斯对法国社会的批判是利用“中国巨杖”而进行的,这与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是一致的,他的批判自始至终都是和中国 文化的参照、比较联系在一起的,他因此被文化史研究者列 为伏尔泰式的“亲华派”。 然而,与伏尔泰、孟德斯鸠很不相同的是,阿尔让斯在借 “中国巨杖”抨击西方弊端时,并没有丧失思想家应有的理 性和清醒。难能可贵的是,他在挥舞“中国旗帜”、借用中国 参照时,并没有把它当作治疗西方百病的灵丹妙药,而是看 到了中国自身的固有缺陷,这就使得他对西方社会的批判、 对中国文化的张扬,始终保持理论家一种客观、公正的理性 精神,而没有走极端,把握了一定的分寸和深度,不搞偏激, 和伏尔泰的“高调”、孟德斯鸠的“低调”区别开来。阿尔让 斯借书中的谢宙的目光来审视、批判西方时,也要让这个中 国人返观自身、进行自审。比如,谢宙观察到法国人“过于自 负”,民族“优越感”较强,但他们丝毫不拒绝外来的方式,善 于利用外国的发现,把外国的东西拿来之后加以改造,以符 合自己的需要。相比之下,中国人闭关自守、夜郎自大,阿尔 让斯让他书中的中国人进行自我剖析、反省:“既然我们中国 人和法国人一样的虚荣自负,我很愿他们有法人同样的机 敏,致力于运用别的民族向他们提供的思想,完善艺术和科 学。我们拒绝欧洲人的方式是有害而可笑的:它被推到一个 极致,我真不明白,在一个人人都在利用智慧、研究智慧的民 族,这种倾向怎么发展到如此地步。”m 1 接着,谢宙毫不留情 地批判了中国人守旧封闭、不思进取的陋习。这样,阿尔让 斯在书中,一方面鞭笞西方的弊端,另一方面,时时反躬自 省,摒弃偏袒自我的偏见,而不是伏尔泰式的偏袒,或孟德斯 鸠式的蔑视。经过反省,谢宙写道:“我从中国来的时候,过 于偏爱我的国民,我已抛弃这个偏见;我看到其他的人都极 像中国人;我弄清了激情差不多都一样;一种极端的且经过 百般的掩饰的自尊,就是它的灵魂;因此,我就发现了人性的 大敌,这难道不已胜了它一半? 为了取得全胜,我毫不懈 怠。5 1 通过谢宙的自我反省,阿尔让斯始终保持一种哲学精 神,而这种哲学精神是治疗精神幼稚病的良药。他说道:“有 些人认为,我作为一个法国人,在谈论我所知甚少的民族时, 表现了太多的热情;但世界是我真正的祖国。我对所有的民 族都怀有同样一颗心,概莫能外;我尊重每个民族好的东西, 谴责我所发觉到的坏的方面。我是法国人,难道就应当在颂 扬法国人的天才、法国人对科学热爱的同时,赞美他们的弱 点吗? 是不是指责了法国人的易变、轻率、急促、自负、自尊, 我就再也不是法国人呢? ”冲1 阿尔让斯的这种世界意识、世 界视野,使他在对中西文化的比较中,始终秉持清醒的理性 精神,正是这种理性精神,才使他对西方的批判褒贬得当,达 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 中国人信札高度重视思想考察和思想研究,阿尔让 斯将追求真理置于这部书的首位,哲学考察和“精神旅游” 贯穿这本书的始终。他注重的“精神旅游”,是对人的思想、 社会风习的“哲学考察”,由此看来,六卷集游记中国人信 札可以看做是一部哲学批判、哲学研究的书,这种创作思想 对后来英国作家哥尔斯密创作世界公民有着直接影响。 阿尔让斯认为,“我所称之为真正的哲学,是指能使人变得完 美,教人驾驭自己的激情,启发人热爱德性、憎恶罪恶的哲 学:总之,唯有通过伦理道德的学习,才能产生这些美妙的效 果。”一1 显而易见,阿尔让斯通过中国人信j f l 彰显一种道 德力量,弘扬“真正的哲学”精神,毫无疑问,他参照中国也 难以摆脱1 8 世纪欧洲“崇尚中国”的风气的影响。但是,与 伏尔泰不同的是,他高扬道德和哲学命题,以“中国精神”来 批评欧洲时,并没有把中国当成一个“绝对的榜样”,而是保 持了自己应有的哲学精神和批判精神。 中国人信札的思想深度和批判深度,不在于对中国 的褒,也不在于对欧洲的贬,而在于这褒贬后的哲学沉思。 他认为,法国和欧洲在道德伦理上落后于中国,是因为只重 视实用科学的研究,而忽视优秀哲学传统,轻视伦理教育,此 外,神学家垄断了对道德、哲学、伦理的解释权:“欧洲的哲学 圣贤,从未有过比这些神学家更为可怕的对手和更顽固的敌 人。笛卡尔主义者遭到了谁的谩骂虐待和迫害呢? 是法国 神学家。都是谁希望洛克变成臭名昭著的人呢? 是英国神 学家。那帮写下尖刻批判马勒伯朗士著作的人到底是谁呢? 自然还是神学家。庸夫俗子始终盲目地追随别人,从不研究 那些被认为是宗教兜销人的所有观点,而鄙视最伟大的哲学 万方数据 第4 期法国启蒙作家阿尔让斯与中国文化 2 3 家却不了解他们。较之一种近乎于神奇的哲学研究,他们更 喜欢对玄学和繁琐哲学伦理作含糊不清的、不可靠而无实际 成果的研究。”【8o 中国的伦理独立于神学,中国人能够保持 健康的道德。中国人既然这么重视道德,是否就表明他们必 然会成为有道德的人呢? 他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中国人并 不比一个欧洲人更有道德,但中国人在实施道德中却得到了 更多的好处。”【9o 这就是说,道德在中国人那儿,成为个人利 益的伪装,其伦理价值大大地贬值了。中国的宽容美德是否 是中国人特有的? 中国没有像欧洲那样,由于宗教纷争而互 相残杀,因为儒家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不同于基督教文 化排斥异己,这是中国人为之骄傲,欧洲人为之倾慕的地方, 但大度宽容并非中国人的本性。 阿尔让斯以敏锐的哲学眼光,看到了欧洲人颂扬中国的 背后,有其实用目的,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哲学批判和思考所 达到的深度。他对中国思想的解读和张扬,是与批判基督教 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采用层层推进、先抑后扬的办法,将中 国的唯物主义思想逐步介绍给欧洲。信札中先由谢宙提及 生死问题,从而引发出中西哲学话题,从批评中国的唯物主 义中,引出对中国宋代新儒家的批判和辩论。在1 8 世纪宗 教神学居于统治地位的时代,这显然是“先抑后扬”的一种 策略,一种障眼法,正如比较文学、比较文化泰斗艾田蒲所 说:“在这样的时代,为了达到介绍一种唯物主义的目的,就 不得不首先对其进行精彩的批驳。”刚 参考文献: 接下来,阿尔让斯就儒家思想,特别是宋代新儒学的几 个主要哲学概念,如“理”、“太极”等进行阐释、辨析,宣扬中 国唯物主义,批判欧洲神学。他指出,宋代新儒学与欧洲许 多哲学家的思想有类似之处,斯宾诺莎的“上帝”相当于儒 家新学说的“理”:“人、植物、星体等等,总之,不管有思想, 或是没有思想的一切存在,都只不过是宇宙唯一物质实体的 样态,而这唯一实体,斯宾诺莎乐于称之为上帝:这就是 理,所有欧洲斯宾诺莎主义者都像中国新评论派这样认 为的。这些博学者到底说些什么呢? 天、地,总之,宇宙是由 一个仅有的、唯一的物质组成的。相对于其他一切不同的存 在而言,理只不过是屋脊之于一座建筑;它把天地间的一 切联结、保存到一起:是它给予宇宙间各个部分以不同的形 式;因此,当这些存在改变模样、开始变化的时候,正是借助 它而达到的,一切都来自于那总的物质,一切又回到那总的 物质,一切都是由理激活和赋予生命的,这是与宇宙那唯 一之物不可分离的内在的效力。”l l 他显然把新儒家的 “理”,看作斯宾诺莎的泛神论的唯物主义的东西。他还从 蒙田、伊壁鸠鲁、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哈尔滨市单位自建经济适用住房内销合同书
- 植物生态响应-绿色技术在农业可持续中的创新应用-洞察及研究
- 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机械使用协议
- 供应链管理流程及采购策略模板
- 客户信息管理与关系维护策略应用指南
- 企业费用报销审批流程规范手册
- 2025【合同范本】钢材供应合同
- 2025年人力资源《合同法》实施条例天津
- 大黄的鉴定课件
- 大风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中小学学习《民法典》主题班会图文ppt
- 20客户画像与标签管理课件
- 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2019版)(范本模板)
- 《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论文)8000字》
- 相关方需求和期望分析表
- (中职)PLC实训课件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新)
- QC成果施工现场移动式网络布设及监控一体化装置的研制
- 《发育生物学》课件第八章 胚轴的特化与体轴的建立
- 新沪教牛津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 《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艺术到浪漫主义》教案
- 《石油库设计规范》修订2022-07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