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蔬菜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ppt_第1页
南阳蔬菜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ppt_第2页
南阳蔬菜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ppt_第3页
南阳蔬菜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ppt_第4页
南阳蔬菜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阳蔬菜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南阳农业学校孙廷电话:63393832E-mail:sunting732,蔬菜产值在种植业中已位居第二位,仅次于粮食,是实现农民增收和消化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菜篮子工程”和“两高一优农业”战略的实施,我市蔬菜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蔬菜业已从“家庭菜园”发展成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大产业,成为我国仅次于粮食和畜牧业的第三大产业。,一、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二、市场前景与竞争力分析三、南阳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一、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一)取得的成效1、种植面积和产量稳步增长。2008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2571万亩,总产量6394万吨,(2010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2556.1万亩、总产量6624.3万吨)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山东)和第三位(山东、河北),2008年全省设施蔬菜生产面积达588万亩(折合设施面积392万亩:其中日光温室60万亩、塑料大中棚145万亩、小拱棚187万亩),占全省蔬菜种植面积的23%,设施蔬菜总产量2000万吨,占全省蔬菜总产量的31%。,蔬菜面积和产量面积:千公顷单位:总产:吨单产:千克,八十年代初,2、品种、品质结构不断优化。,蔬菜品种更新换代步伐不断加快,良种转化率达到90%以上,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南北品种齐备,由秋菜为主快速朝着以冬春菜为主,由大路菜快速朝着以精细菜为主的方向发展;蔬菜保护地面积不断增加,露地面积不断减少。做到了“淡季不淡,旺季不烂”。全市共有温室、大、中拱棚20多万个,反季节蔬菜初具规模。卧龙区石桥镇的大肉姜,社旗唐庄莲藕,南召云阳的羊角椒,宛城黄台岗胡萝卜等已初步形成规模优势。,3、优势区域逐步形成。,全省蔬菜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的县(市、区)达43个,种植面积150万亩以上的南阳、商丘、周口、开封、信阳、驻马店6市。地方名优特色菜基地和品牌逐步形成,如内黄的夏番茄,开封县的胡萝卜,淮阳、平舆的黄花菜,中牟、杞县的大蒜,淅川的小辣椒等,在全国市场上都有较大影响。南阳市基地特色初显,规模稳步扩大。新野蔬菜面积超过2万hm,温棚10余万个,已成为全国优质蔬菜基地县;唐河瓜类种植面积1万hm,卧龙含税蔬菜基地发展到04万hm,宛城200hm特菜大方已初具规模。,4、产后服务进一步强化,销售网络初步形成,河南蔬菜远销到全国个省、市、区的个市、县和多家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并通过转口将蔬菜销往俄罗斯、越南、韩国、日本等。新野县蔬菜市场业务已拓展到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276个地县和104个大型蔬菜市场,年均销售蔬菜6亿公斤,成交额4亿多元,跻身全省农产品交易市场50强,成为豫、鄂、陕、川毗邻地区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并被农业部定为全国鲜活农产品定点市场。新野蔬菜批发市场占地54hm,年交易量达42亿kg,由此形成市场+基地的发展模式;南阳市多家量贩都开设鲜菜销售专柜;四是蔬菜协会和经纪人不断增加,推动产业快速发展。如新野蔬菜协会已发展会员1000余人,全年为菜农增加收入30余万元。,5、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新品种培育取得突破,西瓜、韭菜、马铃薯、辣椒和大白菜的育种居国内先进水平。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农大、开封市农科所已成为我国西瓜品种选育的主要单位,平顶山市农科所的韭菜育种代表着我国的较高水平,郑州市蔬菜研究所的马铃薯育种占据我国两季作地区的半壁江山;现代生物技术在蔬菜科研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省农科院的大白菜小孢子育种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设施栽培、配方施肥、膜下暗灌、微机全自动管理、棚内无土栽培、工厂化育苗、生物液肥施用和人工授粉等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优型棚室结构、引进一大批配套的先进技术如国内外优种苗、新型紫光膜、EVA膜、微滴灌、张挂反光幕、自动卷帘保温被、微机化全自动管理温棚,棚内机耕和无土栽培技术、工厂化育苗和生物液肥施用技术、遮阳网和防虫网使用技术等,并进一步提高和完善CO2施肥技术、嫁接技术和病虫防治技术。,应用于瓜类生产,空气湿度调节,通风排气降湿,除湿用全热交换型通风装置,空气换气调湿,安装湿帘加湿,空气加湿,喷雾加湿,土壤湿度调节,淹灌或沟灌,喷壶洒水,喷灌,滴灌,气体调节技术,二氧化碳补气系统,安装环流风机,5、科技水平不断提高。,随着蔬菜种植技术的逐步提高和科技含量的不断加大,我省蔬菜生产水平及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2002年全省蔬菜单产水平达到2268公斤/亩,比上世纪80年代初提高50%;全省平均每一农业从业人员生产的蔬菜达到1363.4公斤,比上世纪80年代初提高4倍。2008年全省蔬菜单产2487公斤/亩,2010年达到2592公斤/亩。,6、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全省蔬菜例行监测合格率平均达到97.7,省会郑州市在农业部的例行监测中蔬菜合格率达到99.8%,并连续5次保持在95%以上,位居全国第一。全省共有部、省级检测中心10个,市级检测中心18个,县级质检站13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生产基地检测室215个。全省建立了无公害蔬菜标准化基地28个,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544万亩,占蔬菜总面积的21%。到2004年南阳市被省认证的无公害蔬菜基地4827万亩,获准使用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7、带动农民增收作用增强。,蔬菜种植面积占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2%,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7.8%,而蔬菜产值(806亿元)却占整个农业产值的近31.4%,为粮食作物产值的82.8%。每亩露地蔬菜收益一般在10002000元,比一般大田作物多58倍,每亩设施蔬菜效益一般可达500010000元以上,高的可达3万元以上,是一般大田作物的15到20倍。2008年全省蔬菜纯收入约540亿元,对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额约为670元,占当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454.2元的15%,蔬菜种植已成为全省种植业中效益最好的产业之一,蔬菜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7、带动农民增收作用增强。,(二)存在的问题,1、单产水平较低。2008年我省蔬菜单产2487公斤/亩,仅居全国第10位,为河北省的65.8%、山东省的77.7%。设施蔬菜面积比例小,仅占全省蔬菜面积的23%,而近邻的河北、山东两省已达40%以上,冬春季蔬菜自给率不足50%;蔬菜科技投入不足,科技人员少,相当一部分县(市、区)没专门从事蔬菜专业的人员,良种良法不配套,生产技术的普及率和到位率不够,重品种轻栽培问题突出。菜农素质不高,劳动生产率还不够高,严重影响蔬菜产品质量,商品价值上不去。目前我省平均每一农业从业人员年生产蔬菜数量居全国第18位,比全国平均水平少250.7公斤,仅为北京市的六分之一,相当于山东省、河北省的40.0%左右。,2、生产经营粗放,品种结构不合理。,大宗菜、低档菜品种面积较大,仅萝卜、白菜就占总播种面积的近17%,而名特优新品种、高档精细菜所占比例不足50%,耐贮运及适合加工的专用品种少,质量和规模优势不明显,特别是没有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外销品种优势;消费者由原来“种什么吃什么”变为“想吃什么买什么”,由原来习惯于到市场上买普通的“大路菜”变为买“精细菜”甚至到超市里买“净菜”,这就要求蔬菜的生产和流通必须及时作出相应调整。,3、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滞后。,对蔬菜采后处理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我省蔬菜物流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采后贮运预冷库、冷藏周转库、可移动真空预冷库、冷藏保温车、分级包装机械设备及分级包装加工中心建设等缺乏,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高达20%30%,而发达国家不足5%;,4、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信息服务滞后,市场流通不畅。,我省农业的市场环境、市场发育程度、流通秩序和信息服务等还不够完善,批发零售市场基础设施仍显落后,市场总体规模小、档次低;产地批发市场少,发育不平衡,部分蔬菜生产大县缺乏基本的市场设施,多是地头、马路市场;经营和交易方式落后,组织化程度较低,辐射带动能力弱;现代化装备水平低,流通效率不高;市场功能不完善,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缺乏供求信息的引导,难以预测蔬菜产销趋势,信息不灵,渠道不畅,导致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不仅影响了菜农的经济效益,同时也造成生产资料及劳动力资源的浪费。,5、产业化程度低,集约化生产水平低,加工发展滞后。,蔬菜生产仍以单家独户生产经营为主,千家万户随意种植,缺乏必要的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检测,难以保证市场蔬菜商品的一致性,也难以创出名牌产品。蔬菜出售多为“原”字号产品,各家各户的蔬菜产品直接进入市场,相对增加了交易成本,难以形成规模效益。目前我国蔬菜的年加工量仅占蔬菜总产量的3%左右,储藏能力仅为25%左右。我省蔬菜的年加工量仅占蔬菜总产量2%左右,在加工蔬菜中,大多是低水平腌渍加工和脱水加工,加工产品单一,精深加工比例低。,6、安全生产意识不强,蔬菜产品仍有污染。,绿色无公害蔬菜发展相对于市场需求仍显滞后。全省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占蔬菜总种植面积的比重不到5%。在蔬菜生产上滥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过量施用化学肥料以及工业“三废”污染而导致蔬菜中化学药物残留超标,重金属、病害细菌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等现象仍然存在。,7、管理不到位,扶持力度不够,资金投放不足。,蔬菜产值已是种植业中三分天下有其一,大有与粮食产值平起平坐之势,但蔬菜产业的发展一直没有被摆上应有的位置。产业发展政策不配套,蔬菜规划布局、产业指导、市场调控等方面缺乏有效措施。生产、加工、流通互相分割,严重阻碍了蔬菜产业的协调发展。蔬菜的科研推广、加工流通、农用工业等发展缺乏物质支撑,优惠政策、资金扶持到位举步维艰,直接影响了蔬菜产业的发展后劲。,二、市场前景与竞争力分析,(一)市场前景分析,1.国内市场前景分析。人口增长需求。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和广大农村具有较大的消费潜力。(年均纯收入1500元标准,全国贫困人口总数9000多万)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2.国际市场前景分析。,发达国家由于劳动力成本高,蔬菜自给率持续下降,如加拿大为77%,英国为76%,日本为50%,瑞士为42.6%,导致国际市场蔬菜需求量不断增加,据世界粮农组织(FAO)统计,进入本世纪,世界蔬菜消费量年均增长5%以上。,2.国内竞争力分析,(1)资源优势。(2)区位优势。地理优势。交通优势。,2.国内竞争力分析,(3)基础优势。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技术基础较好,耕地面积较大,农田水利条件较完备,农田环境保护较好,具有发展蔬菜的优越生产条件。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蔬菜生产比较效益高,对农民增收作用大,带动就业能力强,对蔬菜生产驱动作用突出,蔬菜发展潜力大。有悠久的蔬菜栽培历史。蔬菜生产又属劳动密集型产业,蔬菜产品单位价值产出所需土地的投入只有10%-30%,而对劳动力的需求则是粮食的4-5倍。,2.国内竞争力分析,(4)政策优势。,全省蔬菜生产分阶段发展目标,发展重点,设施蔬菜基地食用菌基地豫西越夏菜基地,重点建设“五大基地、四大体系”。五大基地包括:设施蔬菜基地、地方名优特色蔬菜基地、食用菌基地、豫西山区越夏蔬菜基地、出口加工蔬菜基地;四大体系包括:市场体系、冷链物流体系、蔬菜精深加工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基地建设(1)设施蔬菜基地重点扶持35个优势县(市、区):中牟县、新野县、扶沟县等。建设内容及规模:到2020年,基地县蔬菜设施面积发展到900万亩(折合设施面积600万亩,新建350万亩,其中日光温室70万亩、塑料大棚130万亩),占全省67%以上。,(2)地方名优特色菜基地根据市场需求,发挥地方特色和优势,重点建设西瓜、小辣椒、胡萝卜、大葱、洋葱、芦笋、山药、莲藕、黄花菜等地方名优特色蔬菜基地。建设内容及规模:到2020年,在全省建设600万亩名优特色蔬菜基地,涉及39个县(市、区)、重点扶持200个地方名优特色蔬菜生产优势乡镇。重点完善田间道路、沟渠桥函、排灌设备等基础设施。,名优特色蔬菜基地建设规划表,三、南阳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1、提高认识,加强宏观指导,蔬菜产值在种植业中已位居第二位,仅次于粮食,是实现农民增收和消化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在目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很难有其他新的产业能够替代蔬菜,其地位可谓“举足轻重、无可替代”,因此,蔬菜产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级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增强对蔬菜产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真正将蔬菜作为一个大产业来发展。针对蔬菜产业易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重制约的特性,在资金、技术、信息等诸多方面对蔬菜业的发展予以更大地倾斜,充分调动蔬菜重点产区的领导和广大农民的积极性。,2、合理规划布局,推进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优化布局,搞好结构调整,形成品牌优势。引进开发蔬菜优良品种,创出南阳蔬菜品牌。蔬菜是比较讲究规模效益的产业,大力开展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既有利于鲜菜的市场流通,也有利于产后加工。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一规划,区域布局”的原则,重点建设集约化程度高、规模适度的蔬菜生产基地。各县市区可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确定自己的骨干品种与专业乡镇,逐步形成一乡一品、多乡一业、规模化经营的新格局。,3、紧贴市场需求发展无公害蔬菜追求食品的安全、营养、健康成了今天的主旋律,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蔬菜成了居民的首选,从国内消费市场看,人们的消费理念大多遵循从温饱型营养型保健型环保型的发展规律,“绿色消费”“绿色需求”正成为一种潮流,以“绿色消费”为对象的无公害蔬菜产业正酝酿着巨大的商机。生产无公害食品或绿色食品,病虫害防治上,尽量减少使用化学农药或不使用化学农药,也包括不施化肥或少施化肥。大力开展生物防治和性激素等方面的防治研究,减少空气和水污染,土壤只施用有机肥料,配合树上果实套袋,以生产安全无害的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概念和标志无公害农产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首先组织实施了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技术,后又扩大到粮食、果树及其他农产品。无公害食品是指产地环境清洁、按特定技术规程生产、各种有害物含量都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并由专门机构认证的食品。,2.绿色农产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农产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要求是,生产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保持平衡,即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满足后代人同等发展的需要。绿色农产品在生产方式上对农业以外的能源采取适当的限制,以更多地发挥生态功能的作用。我国的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种。其中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A级绿色食品则较为严格地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按照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AA级绿色食品等同于有机食品。,3.有机农产品: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加工出来的,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有机农业的原则是,在农业能量的封闭循环状态下生产,全部过程都利用农业资源,而不是利用农业以外的能源(化肥、农药、生产调节剂和添加剂等)影响和,改变农业的能量循环。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是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土壤4种生产因素的有效循环,不打破生物循环链的生产方式。有机农产品是纯天然、无污染、安全营养的食品,也可称为“生态食品”。,我国蔬菜产品质量存在问题(1)农药残留超标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有些地方还相当严重.(2)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在大幅下降后,目前处于徘徊阶段,个别地方存在反弹情况.(广东江门因蔬菜甲胺磷超标造成11人中毒事件).(3)重金属超标:工业三废(4)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高:叶类菜表现明显.造成蔬菜农药残留量超标的主要是一些国家禁止在蔬菜生产中使用的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如甲胺磷、氧化乐果、甲拌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和克百威等。在非禁用农药中,乙酰甲胺磷是超标比较多的有机磷农药。,无公害食品的主要措施,1)强化生产基地建设:要分期分批创建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和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强无规定疫病区建设。有条件的地方、企业应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2).净化产地环境:严格控制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重点解决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3).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按照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尽快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禁用、限用农业投入品品种和目录,严格执行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禁用和限用目录,控制限用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加快农业投入品结构调整与优化,逐步淘汰高残毒农业投入品品种,推广高效低残毒品种,科学合理的使用农业投入品。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市场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行为。,4).推行标准化生产。要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实施力度,指导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和加工,科学合理使用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和灌溉、养殖用水,加强动植物病虫害的检疫、防疫和防治工作,提高农产品分级、包装、保鲜、贮藏和加工业标准化水平。5).提高组织化程度。积极扶持和发展专业技术协会、流通协会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通过公司加农户、协会加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方式,引导农产品生产者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产品品种布局和结构,提高农产品生产规模和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4、建立信息网络,增强和改善市场功能5、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质量。,6、加大支持力度,改革生产经营体制,培育优势产业。7、向蔬菜深加工纵伸,拉长产业链条蔬菜业的效益,生产环节只占25%,流通环节占42%,加工环节占33%。据悉,美国农业总投入只有三成用在采摘前,七成都用在产后,农产品产后总产值和采摘时的自然产值比达到3-7:1。而在我国,每年有20%的蔬菜在采摘后的流通中腐烂变质,白白被扔掉。,思考题:1、结合当地实际,谈谈如何促进蔬菜产业的发展。,谢谢大家!,祝学习取得圆满成功!,转基因作物,含义:就是指人类利用DNA重组技术、克隆技术等生物技术培育新的、安全的食物。意义:生物技术突破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及初种之间的界限,实现了界间转移,极大地拓宽了生物界初科优势及其利用。,2009年,25个国家的1400万农民种植了1.34亿公顷(3.3亿英亩)转基因作物,相比2008年1330万农民种植1.25亿公顷有所上升(7%)。2008年前八位国家有:美国(6400万公顷)、巴西(2140万公顷)、阿根廷(2130万公顷)、印度(840万公顷)、加拿大(820万公顷)、中国(370万公顷)、巴拉圭(220万公顷)和南非(210万公顷)。其他种植国家还有:乌拉圭、玻利维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布基纳法索、西班牙、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洪都拉斯、捷克、葡萄牙、罗马尼亚、波兰、哥斯达黎加、埃及和斯洛伐克。,转基因作物的种类,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大豆、玉米、油菜、棉花抗虫转基因作物:烟草、棉、水稻抗病转基因作物:烟草、番茄、马铃薯品质改良型转基因作物:油菜、水稻、甘薯、番茄、小麦耐逆转基因作物,食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1.食品安全性食品的安全性主要包括外源基因及其表达产物是否具有毒性,营养成分是否改变,是否会引起人体过敏反应,人体是否会对某些药物产生抗药性4个方面。这主要是因为受体生物所导入的基因并非原。来亲本动植物所有,有些甚至来自不同类、种或属的其他生物,包括各种细菌、病毒和生物体,而且基因的导入具有随机性,极有可能产生基因缺失、错码等突变,这有可能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构成的改变和产生不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