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醇美的古韵.doc_第1页
第一课醇美的古韵.doc_第2页
第一课醇美的古韵.doc_第3页
第一课醇美的古韵.doc_第4页
第一课醇美的古韵.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ilingual Teaching PlanSubject音乐 Teacher 田鑫 Class9.1 9.2 9.5课题Topic第一课醇美的古韵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 3课时重点和难点Key Points1.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触摸与了解源远流长的世界古代音乐及相关艺术的历史印痕,从而使学生认识与热爱博大精深的母体文化。2.教学难点:对古乐艺术特有音乐语汇的理解及音乐历史文化的了解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课前准备Preparations for Teaching所需教具Material学生情况Students Status电脑,电视,音响,CD,钢琴 A,D班教学目标Teaching Objectives1.通过欣赏原始狩猎图经文歌等乐曲及观赏丝路花雨舞蹈、古代戏曲元曲窦娥冤,感受中、外反映古代风貌的音乐、艺术的古朴的风格,了解其醇厚的历史与民族的文化底蕴。2.能用高亢的声音,富有激情地唱好中国人,体验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中国人的自豪感。3.通过创编、收集资料及吹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巩固五声调式,并进一步用音乐与诗歌结合的方式体验古代中、外民族音乐的风格。4.初步认识一些中、外古乐器的形状、了解其音色特点,了解元曲及关汉卿。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dure教学步骤Pre-teaching Stage教师活动Teachers activities学生活动Students activities第一课时: 1. 欣赏:原始狩猎图2. 欣赏:C大调前奏曲3. 了解音乐常识经文歌1. 在欣赏原始狩猎图时需注意,此曲的古朴的风格是从内容、音响与乐器音色几个方面得以体现的,教学时不要将视线停留在视觉内容上。此曲除了用骨哨演奏外,还常用骨笛来演奏,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可加以对比性学习。还可以结合中国古代史中“原始社会”部分的内容来窥视作品文化内涵。2. 可通过板书与音响,介绍巴赫与古诺两位作者及所处年代,两部作品名称C大调前奏曲与圣母颂,但教学时的立足点应该在巴赫的C大调前奏曲上,它代表的是17世纪中叶的音乐风格。3. 经文歌不是指作品的内容,而是代表着一种音乐体裁,而这种庄严肃穆,圣洁高雅的音乐风格又涵盖了一丝恬静安逸、超凡脱俗的美好自然与人生的内容。经文歌是无伴奏的,但在教堂合唱中有许多用管风琴伴奏的多声部合唱,因此,可再介绍一下管风琴与合唱的一些基本常识。1.了解我国原始时期的音乐文化。2.让学生在巴赫的前奏曲伴奏下演唱圣母颂的旋律,既增加兴趣,又能体会圣歌的风格。3.经文歌一般速度较慢、节奏较简单、结构较短小,教师可让学生尝试跟唱主旋律,为学生营造一个庄严的齐唱氛围,以此进一步体验经文歌的风格特征。第二课时: 1. 学唱歌曲:中国人2. 艺术天地:影视与古乐菊豆、杨贵妃、圣斗士星矢1.歌曲采用小调调式及气息悠长的4/4节拍来表现中国人的气节,这与用大调及2/4拍表达蓬勃朝气的习惯用法有所不同,故可以通过强调力度的唱法(每小节的强拍与弱拍均要表现出来)来唱出此曲坚毅刚强、富有朝气的情绪。此曲乐句结构整齐、音域适中、节奏简单,而且基本都是一字一音。从学习的角度讲,很容易掌握,演唱时要抓住前后两次“啊“的情感抒发,造成”连“与”断“的情感对比。2.影片菊豆讲述了在上世纪20年代在我国某贫穷的小山村的一名妇女菊豆遭遇的悲惨命运的故事。在这个影片中,电影背景音乐的主要乐器自始至终是陶埙。教材图片中陶埙于1976年春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小屯村北的妇好墓内;为五音孔埙。据认证为商代乐器。电影杨贵妃以较浓缩的笔调叙述了杨贵妃一生及她与唐高宗从相知到相爱到被迫生离死别的过程。电影中多处出现了编磬这一古代乐器,尤其是在杨贵妃首次入宫这一情节中,教材图片中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县,被国际学者称为世界第八奇迹。同时出土有曾侯乙石磬,其工艺与音质都十分精美,据考证为战国早期乐器。里尔琴(iyre)是古代希腊人用的乐器。琴身用龟壳或木头制成,两端有角(或木制琴臂)以横木相连,弦线数312根不等。古希腊里尔琴形状好似小型竖琴,犹可见之于花瓶的图案,音色如竖琴,在漫长的年代中,里尔琴又发展成为其他乐器,现已消失,但其琴形在世界各地作为“音乐“的标志物被广泛使用。1.此曲为刘德华首唱的歌曲,在学生中拥有一定的知名度与流行度,可发动部分会唱的学生进行范唱,尤其是男同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让学生观看影片中配有乐器音乐的片段,在声音与画面,音乐与内容的交互中熟悉古代乐器的声音、音乐的内涵及古乐的魅力。通过多媒体软件或实物(可从某些旅游景点的手工艺品中收集到)认识陶埙乐器,通过看、摸、吹、听来完整地认识陶埙乐器的性能。第三课时: 1. 了解元代杂剧窦娥冤。2. 了解音、画、舞丝绸之路。1.联系语文课本中的窦娥冤一课,对原本没有音乐的纯文学作品与用表演手法表现出来的同一剧本加以对照,从而加深对中国戏曲的热爱。元代杂剧是我国历史上较早的一种戏曲艺术,学习时应着重对剧中的音乐加以深刻体验,感受它与后来发展起来的我国各地戏曲有何异同。2.因作品体裁是舞剧,故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听“乐“的同时能看”舞“,另补充一些有关舞蹈名段让学生观赏,如霓裳羽衣舞敦煌彩塑等,体现唐代歌舞风格。可结合音乐、绘画,讨论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这一特定的文化现象与影响。1.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元曲是比较陌生的戏曲,教学时,应尽量收集影象资料,让学生通过听觉、视觉同时认识早期戏曲的音乐与舞美等各方面的特征。2. 让学生模仿舞剧中著名的“反弹琵琶”的造型,以体验舞剧的表现语汇、音乐与舞蹈的渊源关系。结合“音乐长廊”的内容,让学生从声乐、器乐、舞蹈几方面多角度地感悟古代艺术的深沉的文化底蕴与古朴的风格。拓展Practice练习题(一)(三),音乐小辞典1. 练习一:为古诗编创旋律。2. 练习二:通过音乐了解历史。3. 练习三:用熟悉的乐器演奏名曲片段。4. 音乐小词典:元代杂剧、关汉卿。1.能让学生把诗歌与音乐相结合,初步体验中国古代音乐的风格,并复习五声音阶。2.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探索的精神,用上网搜索、借阅书籍、搜集VCD等方法了解古今中外的音乐文化。3.通过学习小步舞曲的演奏,让学生接触一下巴赫音乐的旋律,积累一些音乐语汇,体验一下小步舞曲的典雅风格。4.以理解为主,可适当识记。课 堂 评 价Assessment教 学 反 思Profound Consideration课堂教学Classroom Teaching学生学习How Students Learn本课的教学向学生全面展示了我国原始社会及西方社会早期的音乐文化历史,是学生能够对“古乐”有一定的了解。教学过程中明显感觉出学生对音乐历史文化知识的欠缺,并感觉出学生对“古乐”音乐语汇的陌生,应当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音乐文化方面的培养。对我国原始时期的音乐文化不是十分了解,对西方音乐文明中的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的音乐及中世纪的音乐也是不甚了解,因此有必要通过一些专题学习来增强学生们这方面知识的学习。艺术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各类艺术品之所以能如此千姿百态、风貌各异,原因在于每门艺术、每个作品都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形成其固有的个性,“风格”是艺术最本质的特征。组建本单元的宗旨,在于通过展示艺术品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及个人风格,使学生从感性上体会到艺术的风格犹如人的面貌,有着不同的特点,都值得我们去深深地体验,细细地品味,才能真正领略艺术的真谛,感受其本质的美。同时,本单元也隐伏着一条简单的音乐史,使即将结束义务教育学习的学生对中外音乐、艺术的发展概貌有一个粗浅的感受。Bilingual Teaching PlanSubject音乐 Teacher 田鑫 Class9.1 9.2 9.5课题Topic第二课典雅的乐章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 3课时重点和难点Key Points1. 本课重点:通过欣赏欧洲古典主义的音乐作品,使学生领略音乐中的典雅气质及美感,从而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认识其精华所在。2. 本课难点:初步了解交响乐、歌剧、昆剧这些音乐体裁及戏剧形式,了解海顿、汤显祖等作曲家、剧作家。课前准备Preparations for Teaching所需教具Material学生情况Students Status电脑,电视,音响,CD,钢琴 A,D班教学目标Teaching Objectives1.通过欣赏欧洲歌剧及中国昆剧,认识到世界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认识到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音乐风格、戏剧风格,但都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2.熟悉名曲的主题旋律,能用吹奏、歌唱等方式积累优美的语汇旋律。3.用较柔的声音唱好原野的风,并能用感性的方法掌握变音和离调。4.通过收集资料等方式,进行拓展性学习。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dure教学步骤Pre-teaching Stage教师活动Teachers activities学生活动Students activities第一课时: 1.欣赏惊愕交响曲(第一、第二乐章)2.音乐知识:了解海顿的生平及创作。1.欣赏惊愕交响曲时应当注意:教材上的例1、2分别为作品的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谱例3为作品第二乐章主题,教学时可以将乐谱与文字介绍结合起来。2.可告诉学生题目中“惊愕”两字的由来,以避免将它理解为作品的内容。3.不必讲解深奥的奏鸣曲式,对作品中出现的主、副部主题及发展布等主题可用第一主题、第二主题来讲解,或第一、二、三部分等。4.若时间有限,可挑选第二乐章进行重点欣赏。5.向学生相近的介绍海顿的生平与创作,并可以拓展聆听海顿的C大调弦乐小夜曲1. 欣赏大型交响曲,熟记主题很重要,书上的三条谱例可作演唱,把它们唱会、记熟。3.思考题答案:交响曲的乐章构成。拟教师讲解与学生查资料相结合,但不要太专业化。5.加深对海顿音乐的理解及对作曲家生平的了解。第二课时:1.学唱歌曲:原野的风2.艺术天地:费加罗的婚礼选段费加罗咏叹调3.音乐知识:了解歌剧艺术及莫扎特的生平与创作。1.歌曲的主要特征是6/8节拍的韵律及八分音符的弱起,演唱中需特别注意,它可以使音乐变得起伏涌动、自然流畅,更好地表现歌曲的主题。2.注意好每一乐句前的呼吸(在弱起音之前,与歌词的句字一致)3.歌曲的难点在于B段中的几个变化音的音准,学唱之前,先用模唱法练习一下旋律音准5-#1,#1-6,1-#4,#4-34.歌剧是学生比较陌生的艺术体裁,教学时可通过剧情介绍、创作轶事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教学导入。5. 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的歌剧名剧,可收集一点该剧的VCD或者DVD音像资料,观看名演员的演唱,让学生在“听“歌剧的同时还能”看“歌剧,以全面了解歌剧这一富有魅力的音乐体裁。6. 通过两则小故事向学生介绍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生平及创作经历。1相对于第一乐段来说,第二乐段稍稍要激动点,可在变化音及力度记号上作处理,形成与第一段的对比。3.在学习知识点“歌剧”的同时,也了解一下“咏叹调”的概念,可将咏叹调与喧叙调进行音乐特征上的对比。6.了解莫扎特的人生经历,重点了解他童年时代的辉煌与成年后的悲惨命运。第三课时: 1.艺术天地:牡丹亭选段春香闹学(昆曲)2.音乐知识:了解昆曲艺术及汤显祖的生平与创作。1.引导学生聆听唱,欣赏做功,体会昆曲的典雅风格。2.昆曲是较古老的中国戏曲种类,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可能缺少欣赏兴趣,为此,可通过剧情介绍及视听片段将作品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以提高学生的欣赏兴趣。3.淡化故事情节,应尽量从昆曲的产生、发展及其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影响来挖掘其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4.了解昆曲艺术及汤显祖的生平与创作。1. 昆腔:也叫“昆山腔”。戏曲声腔、剧种。清代大多称“昆曲”,解放前后或称“昆剧”。4.汤显祖:明代戏剧作家、文学家,江西临川人,作有还魂记(即牡丹亭)、邯郸记等。作品中对封建礼教和当时黑暗的政治现象进行了揭露和抨击。拓展Practice练习(一)练习(三),艺术小辞典1.练习一:能用柔和的音色准确的节奏、音高吹奏乐曲,并体验莫扎特音乐的古典美。2.练习二:通过收集与交流,让学生对欧洲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大师们有更多的了解,不仅从时代风格上,也可以从个人风格上进行体验。3.练习三:收集资料, 从中寻找元代杂剧在我国戏曲艺术中发展状况的资料,了解其地位与作用。4.艺术小词典:交响曲、海顿、昆曲、汤显祖。1.通过编写歌词使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并用语言来表达。2.以收集小型作品为主,也可结合在教材中出现过的作品进行交流。3. 通过练习,让学生了解昆曲发展概貌,并进一步了解其典雅的风格。课 堂 评 价Assessment教 学 反 思Profound Consideration课堂教学Classroom Teaching学生学习How Students Learn本课的教学向学生展示了西方古典音乐中最为壮丽多姿的古典音乐艺术,使学生对西方古典音乐艺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尤其是对古典主义时期的三维杰出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生平与创作,都能够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对于我国的传统艺术昆曲,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较好的掌握西方古典音乐艺术的一些常识,对于一些主要的音乐家及音乐作品的了解也较为深入了,能够比较全方位的了解一个作曲家的人生经历及创作成就。对于我国传统艺术,学生感到较为陌生,对于像京剧、昆曲之类的艺术,学生的知识是比较少的,因此有必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学习。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西方古典音乐艺术的了解要比想象中的要好,原因是因为现在学生家庭的经济条件都比较好,学生接触古典音乐艺术的机会也比较多了,有些学生的钢琴弹得相当不错,这都为他们理解观点音乐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现在可供学生选择的网络资源也非常丰富,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更多的古典音乐的知识,这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则有待于加强,尤其是像昆曲这种“活化石”般的艺术,更有必要让学生深入了解和喜爱,以帮助这类艺术较好的传承下去。Bilingual Teaching PlanSubject音乐 Teacher 田鑫 Class9.1 9.2 9.5课题Topic第三课激情的诗篇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 3课时重点和难点Key Points1.本课重点:通过对肖邦的两首钢琴曲的欣赏,感受钢琴诗人在胸中时刻涌动着的爱国激情及音乐中奔放的热情,从而体验肖邦音乐中的时代精神、民族情感及个人的音乐性格特征。2.本课难点:让学生利用掌握的历史知识,了解欧洲民族乐派的创作,是学生明白肖邦是因何而成为一位民族主义作曲家的。课前准备Preparations for Teaching所需教具Material学生情况Students Status电脑,电视,音响,CD,钢琴 A,D班教学目标Teaching Objectives1.在感受古典乐派音乐的基础上,进一步领略浪漫乐派的个性化的音乐语言,从而对音乐的不同时代的不同风格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2.通过对比才的卡门片断的欣赏等音乐实践活动,进一步了解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绚丽的色彩及如群星绚烂的音乐大师,从而更热爱严肃音乐。3.通过对古曲十面埋伏、京剧的欣赏,了解中国民族音乐在历史发展中的成就及作品中反映的民族气质,从而更热爱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4.用较科学的发声方法唱好致音乐,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及艺术歌曲的风格。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dure教学步骤Pre-teaching Stage教师活动Teachers activities学生活动Students activities第一课时: 1. 欣赏:降A大调波兰舞曲2. 欣赏:革命练习曲3. 了解波兰作曲家、钢琴诗人肖邦的生平及创作1.欣赏肖邦的降A大调波兰舞曲时,应当注意:肖邦的钢琴曲有很深的内涵,可让学生先听全曲,然后回答:对此曲的整体感受是什么及根据音乐色彩、旋律等变化可分为几个部分。选择主要的段落进行赏析,分析节拍、节奏、力度等要素,分析乐曲的性格特征以及乐曲中所体现肖邦的个性特征。适当讲解波兰舞曲这一音乐体裁。熟悉谱例一,分析其节奏特征,加强记忆。2.欣赏肖邦的革命练习曲时,应当注意:向学生阐明该乐曲不同于一般训练技术的练习曲,而是具有鲜明的音乐形象与深刻思想内涵的,这正说明了浪漫乐派的音乐是极具个性的。教材上的谱例是作品的主要主题,虽然旋律感不强,但激流勇进的形象很鲜明,要适当加以记忆。3.向学生系统介绍波兰作曲家肖邦的生平及创作。1.通过欣赏肖邦的降A大调波兰舞曲,使学生感受肖邦的爱国主义情感。2.可通过肖邦创作革命练习曲的背景资料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肖邦的爱国主义情感。3.可让学生观看影片一曲难忘的片段,让学生通过影片更加形象直观的了解肖邦的创作经历。3.了解肖邦的生平及创作,重点了解肖邦作为一名爱国主义作曲家的伟大情感。第二课时: 1. 学唱歌曲:致音乐2. 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生平及创作1.学唱致音乐时,教师不要先介绍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的特征,而是多欣赏几遍,让学生有整体印象。2.歌曲为2/2节拍,不要将它唱成4/4节拍,因为它们之间的强弱关系是不同的,正因为如此,歌曲的每一句开头实际是弱起拍,因此都需用柔美的声音起音。3.低声部中,变化音的音程需特别注意。可在学歌曲先专门训练一下5 5,45的半音进行。4.因为是艺术歌曲,歌唱时声音要有“竖”的感觉。5.第二声部若有困难,可让一部分同学用乐器来陪衬,或单唱第一声部(原歌是单旋律)。6.了解奥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生平及创作。1.在学唱的过程中让学生渐渐从歌曲中体验艺术歌曲的特征,以加深对音乐知识的理解。2.正确处理歌曲的节奏节拍。3.习正确的音准。4.练习正确的发声。5.因材施教,是学习情况而定。6.可结合拓展练习一来扩充有关于舒伯特的音乐常识。可增加的欣赏曲目如:魔王、小夜曲、摇篮曲、菩提树、流浪者之歌等。第三课时:1. 艺术天地:欣赏歌剧卡门的选段哈巴涅拉舞曲及斗牛士之歌2. 艺术天地:空城计选段(京剧)1.欣赏卡门选段时应但注意:卡门是一部经典歌剧。但由于其剧情十分浪漫,对中学生而言有不宜之处,因此在教学时淡化剧情,而着重讲述其音乐的风格。可进行一些拓展,如第一幕中的少年合唱,第二幕中波西米亚之歌,以及著名的卡门序曲等,让学生从中进行对比性学习,体验19世纪欧洲音乐的多彩风格。适当节选一些影象资料片,如第一幕烟火前合唱,斗牛士之歌等,让学生了解歌剧这一音乐形式。2.欣赏京剧选段空城计时要注意:空城计是名段,其唱腔较长,在教学时可节选其中片断。1. 有的主题旋律可让学生学唱、记忆。重点识记斗牛士之歌的旋律。2. 可让学生结合以前已听赏过京剧片断讲京剧的有关知识,如谈谈京剧在唱、念、做、打方面的主要特征及成就。可与西方歌剧文化进行比较,京剧有哪些民族特色。空城计的教学可与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相联系。拓展Practice练习(二)练习(四)。艺术小辞典1.练习二:模仿古人,用树叶、竹子等自制一间小乐器并试着吹一吹。2.练习三:开个班级音乐会,请曾经学过乐器的同学为大家演奏乐曲,谈谈这些作品具有哪个时期的音乐风格。3.练习四:当众表演一段京剧或昆曲的唱段,展示才艺。4.音乐小辞典:肖邦、艺术歌曲、比才。1.结合以往有关乐器发生原理的学习,检验动手能力,增加学习兴趣。2.相互交流学习,提高学习兴趣。3.增加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学习的比重。4.识记为主,重点应与作品相联系。课 堂 评 价Assessment教 学 反 思Profound Consideration课堂教学Classroom Teaching学生学习How Students Learn本课的教学中重点向学生介绍了浪漫主义时期的极为重要作曲家的代表作,使学生对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与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之间的差别有了一个较为鲜明的认知,也使学生名显得感受到浪漫主义音乐的艺术魅力。通过学习,学生重点识记了肖邦的英雄波兰舞曲、革命练习曲、离别练习曲(补充)、雨滴前奏曲(补充)、幻想即兴曲(补充)以及舒伯特的致音乐、鳟鱼(补充)、魔王(补充)及流浪者之歌(补充)等优秀的艺术作品,对肖邦与舒伯特以及比才等浪漫主义时期的杰出音乐家有了一个更为深入的认识与了解。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对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他们能够从音乐的总体风格上来区分古典主义音乐与浪漫主义音乐了,这充分说明了在欣赏教学的过程中要首先使学生明确所欣赏的音乐作品的重要本质特点,以便能能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利用这些特点来区分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优美的音乐是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陶冶与升华,使学生能够从作曲家的作品中感受出作曲家生活的艰辛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这些有充分说明了音乐艺术是一门情感艺术,音乐艺术是可以是学生的情感变得更为丰富的。Bilingual Teaching PlanSubject音乐 Teacher 田鑫 Class9.1 9.2 9.5课题Topic第四课多姿的线条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 3课时重点和难点Key Points1.本课重点:通过对浪漫主义时期的标题音乐的欣赏,进一步熟悉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语汇。2.本课难点:有些标题音乐的标题会限制学生对音乐的联想,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想象,利用熟悉的音乐语汇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课前准备Preparations for Teaching所需教具Material学生情况Students Status电脑,电视,音响,CD,钢琴 A,D班教学目标Teaching Objectives1.通过对音乐及艺术作品的赏析及实践创造活动,感受作品中多变的旋律线条,体会到它是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表现手段。同时知道19世纪后半叶民族乐派的音乐具有丰富多姿的优美的旋律特征和多彩的风格。2.用愉悦的心情及自然的声音唱好台湾民歌阿里山姑娘。通过学唱及编创动作,体验其优美的旋律及独特的风格,从而热爱祖国的民歌。3.了解格里格、门德尔松、谷建芬等中外作曲家,复习组曲等音乐体裁。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dure教学步骤Pre-teaching Stage教师活动Teachers activities学生活动Students activities第一课时: 1.欣赏蝴蝶(钢琴曲)2.欣赏阿尼特拉之舞(选自培尔.金特组曲)3.了解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生平及创作1.向学生系统介绍器乐音乐中的纯音乐与标题音乐,使学生学会如何利用标题音乐标题中的文字来加深对音乐作品内涵的理解。2.在欣赏蝴蝶与阿尼特拉之舞时,应当注意: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体验其旋律动态,感受作品中优美多姿的旋律线条,分析其音乐的形象特征,如有的较细致、细腻,有的较粗犷、高扬,有的委婉等,使学生领略音乐中的各种旋律线条的形态及美感。由于旋律变化是繁复、多姿,因此在体验旋律线中宜用旋律的大致走向,不要每个音都进行比画,这是做不到,也不科学的。在分析旋律线时可参看谱例及书后的五线谱谱例。3.介绍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生平及创作。1.了解标题音乐与纯音乐之间在概念上的区别。2.蝴蝶节奏疏密相间,音程由大跳与半音阶构成。阿尼特拉舞曲是基本上是平稳旋律,但突然的大跳给人一种俏皮轻盈之感。3.重点了解格里格的戏剧配乐培尔.金特与钢琴抒情小品。第二课时: 1.欣赏那就是我2.歌唱阿里山的姑娘3.了解作曲家谷建芬的创作1.欣赏歌曲那就是我时,注意与歌唱的类别及人声的类别等音乐常识相结合,是学生通过欣赏歌曲,复习所学的有关声乐音乐的知识。2.学唱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时,应当注意:(1)歌曲中原有许多衬词,为便于学唱,作了删除,但这些衬词很具特点,教师可寻找资料让学生欣赏原唱。衬词为“那里努多海多那呀嘿伊呀嘿亚鲁娃海多伊鲁哪呀荷海呀荷那鲁娃伊都哎多那呀荷嗨呀”。(2)这首歌曲的旋律线委婉曲折,还有装饰音,开始在学唱时速度要放慢。如果有的学生唱歌条件太差,可删除波音记号。其音量不能太大,但要稍有起伏,柔情婉转,发声位置稍靠前。(3)歌曲的三段变奏体有几句大同小异,要注意区分不同之处。3.介绍作曲家谷建芬的创作。1.通过歌曲欣赏,复习以往学过的有关声乐方面的尝试。2.结合“拓展与创造”部分,可在处理上进行打击乐、律动,舞蹈表演,但注意不要有女性化倾向。3.可欣赏谷建芬的其它作品,如歌声与微笑、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第三课时: 1.艺术天地:戏剧与音乐仲夏夜之梦序曲(管弦乐)2.舞蹈雀之灵1.欣赏仲夏夜之梦序曲时,应当注意:该曲不仅为标题音乐,而且每一音乐主题描绘了特定的人物形象,音乐在塑造这些形象时运用了各种旋律要素,如音高、节奏、速度等,对比十分鲜明,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让学生综合运用旋律要素分析音乐形象,如第一主题活泼的小精灵和第二主题高贵的仙王仙后,其节奏与旋律的流动完全不同,教师要用音乐的语言分析作品。2.可以让学生了解一点故事情节,但应淡化情节。重点讲述几位人物的形象,这也是作者的本意。同时强调音乐对戏剧气氛的烘托作用(可参阅杨民望著的世界名曲欣赏)3.此曲时间较长,可着重选听呈示部,因为发展部是根据呈示部主题发展的。4.在欣赏舞蹈雀之灵时,应当注意:在舞蹈中音乐与舞蹈是有机结合的,但往往在欣赏舞蹈时,人们的注意力更多地是放在舞蹈动作上而忽略了音乐,因此,教师可在教学中经常作些提示性启发式的提问,以带领学生在看的同时始终竖起耳朵倾听音乐,也可用让学生哼唱、打节奏等形式重复所听到的舞蹈音乐,以此来感受音乐对舞蹈动态形象的烘托作用,对舞蹈表演情绪的渲染作用,音乐与民族舞蹈风格交融的关系,及对舞蹈内容的深化作用。1. 可结合剧情边听边演,如能找到莎士比亚的剧本演绎片段则更好,以提高学生兴趣,并做到与姐妹艺术相结合。4.该舞蹈的动作十分形象生动,可边观赏边让学生思考:舞蹈的姿态表达了孔雀的什么动作?有哪些造型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手、腕、头、肩等)?音乐的旋律线与舞蹈如何丝丝相扣(从节奏、情绪等方面论述)?标题中的“灵”意味着什么?(灵动、灵性、灵气)。阐述傣族舞的特点与介绍舞蹈家杨丽萍的风格特点。拓展Practice练习(二)(三)(五)1.练习二:除阿尼特拉之舞之外,你还听过培尔.金特组曲中的那几首乐曲?说说其标题名称及内容。2.练习三:观赏舞剧野斑马片段,选择几幅相应的中国画与其对照,比较一下在勾勒动物形象上的异曲同工之处。3.请你吹奏或学唱歌曲花非花,从旋律的起伏中体验歌曲所抒发的情感。1.进行拓展性的学习,深一步了解格里格及其创作的不朽音乐作品中的旋律特点。2.领略舞蹈中描绘中动物风采,进一步了解舞蹈是如何通过造型线条,模仿并变化动物姿态,从而更好地掌握舞蹈的表现语言。3.该首歌曲的旋律线较为清晰,音乐形象统一、简短,可通过演唱或演奏进一步体验音乐中的旋律要素,也可作为本单元补充歌曲。课 堂 评 价Assessment教 学 反 思Profound Consideration课堂教学Classroom Teaching学生学习How Students Learn本课通过向学生介绍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作品,向学生展现了标题音乐的艺术魅力,使学生了解了标题音乐对于提示作品内容的巨大作用,也使得学生感受到作曲家是如何利用各种音乐语汇来为音乐的“标题”所服务的。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对标题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语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熟悉了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生平及创作,这使学生对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又有了进一步的拓展,从西欧、东欧拓展到了北欧国家,使学生可以在一个更广阔的范围内对同一时期的各国音乐做一个对比研究。浪漫主义音乐的语汇是十分丰富的,也是整个欧洲古典音乐中所占比重最多的。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使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到欧洲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以此一方面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另一方面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我发现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对视频资料的接受要比单纯的音频资料要容易得多,因此,我应当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的使用视频教学资料,并且从现在开始就应当注意在平时多积累此方面的资料。Bilingual Teaching PlanSubject音乐 Teacher 田鑫 Class9.1 9.2 9.5课题Topic第五课斑斓的色彩课时安排Teaching Hour 3课时重点和难点Key Points1. 本课重点:通过探索、创造活动及拓展性的学习,体会各种类型艺术作品中的采用的色彩与主题、内容之间的相关性。2. 本课难点: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使学生所不大熟悉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印象主义的音乐语汇,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课前准备Preparations for Teaching所需教具Material学生情况Students Status电脑,电视,音响,CD,钢琴 A,D班教学目标Teaching Objectives1.通过对音乐及艺术作品的赏析及实践活动,感受作品中色彩的美感,体会到“色彩”是重要的艺术表现语言。同时也了解印象主义艺术流派的相关知识。2.用准确的音准、节奏唱好小乐队,体验“乐器”音色及和声色彩的变化,根据歌曲乐句的独特构思尝试用轮唱及各种方式演绎歌曲。3.初步了解作曲家拉威尔,复习有关和声等知识。教学过程Teaching Procedure教学步骤Pre-teaching Stage教师活动Teachers activities学生活动Students activities第一课时:1. 欣赏:月光(管弦乐)2. 欣赏:波莱罗(管弦乐)1.欣赏月光时应当注意:(1)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感受月光色彩,可听辨一下大小三和弦的不同色彩,并补充介绍弹奏一些色彩和弦,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和弦与乐曲主题的关系,体验作品的朦胧美。(2)音乐上的印象主义来源于美术的印象派画风,可对比性地介绍一下美术的印象主义特征,找到两者的相似点(3)用文字或想象画把对乐曲、印象表达出来。2.欣赏波莱罗时应当注意:(1) 先给同学介绍一下什么是波莱罗(见音乐小辞典)(2) 如果月光的色彩变化体现在和弦上的话,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