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世上没有傻问题》精品教案语文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世上没有傻问题》精品教案语文版.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世上没有傻问题》精品教案语文版.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世上没有傻问题》精品教案语文版.doc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世上没有傻问题》精品教案语文版.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上没有傻问题教学目标:1、 识记并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品味含义深刻的句子。2、 把握作者阐述的观点,理清文章的逻辑思路。3、 熟读课文,学习作者是如何提出观点,论证观点的。4、培养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的精神,学会对自己或别人的一些问题加以重新思考。教学重点:目标3. 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聪明并努力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学识浅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耻。这两句话告诉人们要敢于发问,虚心向他人学习、请教。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文题中的“傻问题”是指“可笑的问题”。题目的意思是世界上根本没有“可笑的问题”,题目即表明了文章的论点。2、作者:卡尔萨根博士(19341996)他是美国康耐尔大学的天文学教授,同时又是世界著名的科普作家。他对科学的精辟见解使他成为“唯一能够用简单扼要的语言说明科学是什么”的科学家。他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第2709号小行星以其姓氏被命名为“萨根”。1994年被授予第一届阿西莫夫科普奖。主要作品有宇宙联结、宇宙、布卢卡的脑、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3、萨根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天文学和其他科学事业。他热爱科学,崇尚理性,而理性地评价科学和技术的作用是他的科学观的核心所在。他在进行天文学研究时,深刻地感受到科学与大自然相遇时,作为一个科学家所产生的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本文节选自魔鬼出没的世界。在对世界许多地区17岁孩子的代数测验中,美国排名倒数第一,在这个测试中,美国孩子平均正确率是43%,而日本相应的成绩是78%。面对这种情况,作者进行了反思,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制约孩子发展的错误的教育方式,并试着提出解决的方法。4、学习生字:疏(sh)忽 瞥(pi) 贬(bin)低 脆(cu)弱 深奥(o)乏(f)味 呵(h)护 灌(gun)输 倾(qng)向 光谱(p)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列举儿童常问常想而成人却不会花时间想的各种问题,暗示只有儿童常常问一些成人认为的“傻问题”。第二部分(26):分析孩子和高中高年级学生的不同表现,以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第三部分(7):告诫成年人应正确对待孩子们的各种提问。四、合作探究: 课文的标题是“世上没有傻问题”,作者是针对哪些现象来谈论这一话题的?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明确:作者对“世上没有傻问题”的论述,主要是针对高中生不喜欢提出问题,害怕提出所谓的“傻问题”这一现象提出的。作者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成年人对儿童好奇心的伤害,还有其他原因,包括同学们不许某位同学杰出、学生的短期满足心理、社会对于知识的回报不够、对学生的期望值太低、对努力学习缺少激励、把潜心读书的学生贬为“书呆子”,这些问题都反映了教育的弊端。五、教师小结:本文叙述了从幼儿园到高中高年级学生好奇心、好问心的巨大变化,深入剖析了导致这种差异的种种原因。告诫成年人不要以嘲弄的态度去对待孩子的提问,更不要不懂装懂,或讨厌孩子的发问,而应鼓励孩子提问题并给以指导,以启发他们对科学的探求。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词。2、阅读议论文最主要的是要找准论点,对论点进行辨析、判断、提取、归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从文章的结构入手,理清作者思路。(2)、通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来归纳论点。(3)、通过论据判断论点。(4)、根据分论点归纳中心论点。(5)、通过批驳的错误观点推导出作者的论点。二、细读课文,合作探究: 1、本文思想深刻体现在哪些方面?明确:本文中心论点鲜明:世上没有傻问题,应该敢于提出问题,永葆可贵的好奇心。每一个问题都表明孩子们渴望理解这个世界。孩子们害怕提问有诸多原因,但主要来自“成年人”。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提问,并教会他们思考。2、高中高年级的学生不喜欢提出问题的原因有哪些?明确:一方面,同学们不许某位同学杰出,社会教给人们的短期满足心理,社会对于知识的回报不够,对学生的期望太低,缺少学习的激情,保持兴趣的孩子被贬低为“傻子”。另一方面,许多成年人讨厌孩子提出科学问题。也可以概括为三点:(1)、高中生自身的原因。他们记住了“事实”,即基本概念、术语及相关知识,但总的来说,“发现的喜悦,事实背后的灵魂”即好奇心、怀疑精神、探究精神却已经离开了他们。(2)、心理原因。过于重视别人的看法,害怕被贬为“傻子”“小丑”“书呆子”。(3)、社会原因。许多成年人讨厌孩子提出科学问题,打击和挫伤了孩子的好奇,怀疑、探究精神。同意作者的观点。此外原因还有如学业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等。3、作者是如何展开议论的?文章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作者先从儿童到青少年好奇心的变化这一现象提出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快问题的方案,呼吁呵护和鼓励孩子的好奇心。三、品味语言: 1、“时不时的,我会非常幸运地给幼儿园或一年级的孩子讲课。”“幸运”一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幼儿园或一年级的孩子”保有可贵的好奇心的由衷的喜悦。2、“为什么成年人在不到六岁的孩子面前要装作无所不知?”“装作”一词运用准确,因为成年人并不是“无所不知”。3、“承认我们不知道某些东西又怎么了?我们的自尊心竟如此脆弱吗?”作者连用两个反问句,语气强烈地表达了成年人应该抛去私心杂念,勇敢地表示:有些知识我们是不知道的。鼓励我们永葆好奇心,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寻根问底。成年人学会了虚伪。这句话体现了本文的主要思想价值。4、“他们记住了“事实”,但总的来说,发现的喜悦,事实被后的灵魂已经离开了他们。”“他们”是指高中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渐渐失去了好奇心,失去了发问的兴趣,他们只会死记硬背最后的结果,把结果当成教条记诵,“事实被后的灵魂”指这个事实是如何被提出来的,如何去研究,如何得出结论的一系列过程,而这一系死过程是多么让人兴奋喜悦,但是他们与这发现的喜悦无缘,因为他们没有好奇心,不会发问。5、“聪明的,好奇的孩子是国家和世界的财富。”作者这里说的“聪明的、好奇的孩子”应该是指所有的孩子,作者认为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我们认真对待孩子,就像对待国家和人类的未来。孩子的好奇心要得到细心的照顾、呵护和鼓励,而仅是鼓励还不够,还要给他们关键的进行思考的工具,谁把握住孩子的现在,谁玉把握住了国家和世界的未来。四、教师小结:文章的题目表明了论点,即“世上没有傻问题”。这一论点的正面论据是,“每个问题都表明他渴望理解这个世界”。其反面论据是,“孩子怕提出所谓的傻问题是我们成年人造成的”。这一论点有一个推论,即“我们应当鼓励孩子们提问,并教会他们思考。”面对高中学生不喜欢提出问题的现象,萨根做了深入的剖析,得出“世上没有傻问题”的结论。这也鼓励我们:要永葆一颗探索新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