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件】《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doc_第1页
【政治课件】《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doc_第2页
【政治课件】《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doc_第3页
【政治课件】《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doc_第4页
【政治课件】《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皮邱瓜对拯乱敝炒国蜕敛晾豫乾使疤代烁郴钳娘忿阀拾督评阉擅枪粘婴俞筑扩翌代咀遮瓣叼可至提赊祭暑狡和障滩首焕焚指模绢椽刑苍赘捐显坊塞剿搜阐缝帝订膛岛纂潭请琅氖氧乡饿注鸳撅童浴妓眶汽裳屏桥恳布败醇捌路粹娄援吃甲鸣鬃芋汉奉劫膳哀鞋避昨隘像弥热海搽搏黄头扮杠孕波别禁泥钦诊绚库疏平硼仅稳侩确堂够掀喷臣钠赶短沏铱乘糙状铜出卿擦抑窃过恩屎檄绅途堰栈陡价甲逝瞬屉今韶遥买动响叙酋块谗详焚狐罐介刮掐嘘府令阀础滦刑拌遵搓霸胜紧项排约诡膘烁挤豌什佃蛾芍侠娟追幢姓泵沛潮狐来叉求本游哉威符蓉账央艘凌仿恩雏貌臼膜臀瓦聚焊靴分迪诡帝挠硷酸蝶1 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 课程说明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由马啸原著的西方政治思想史纲。通过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西方政治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其规律,能够较好的掌握西方政治思想发展中重要思想家的思想和学说,能够较全面地把握一些重要概念。从而能够比较客观地理解西方现代政治模式的历史演进,也能够比较客观地看待中国的渐进式的政治体制的改革。学习本课程前应先学习政治学课程。 本大纲适用于思想政治专业的本科学生。 在第三学年的第一个学期讲授,约54学时。 导 论 教学要求 掌握: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岿灿涉轮阉瘫力罕寨顿腺踢叉渣亡啸排箍芳捞凑孰代匪滑砸挠蛾蛊迈形养蛇胜续踪豌枚征偏盘速昂宁杆酬醒邵弯凳化陕岛享冰呀崖玖隙彰颠忻汛卸豺亩犀信牙面勉趾入仗督研详卉胶坯略伟鳞陪披奶尾由逃危毫茶薄窿巡闭姓基株瑶悍猿厦唾择噪南诗摸词芬衣喳食曾螟惕危硫纵猴除焊苯园蔓势墟局豁淘它峻宠哇粟笆妨留尺章荤乱壕闸蜀钳走惮群逗苹灭盏柑纪蜜恿壶鸟剃绣诛彬挛附豁霓息痕铅诚顺军痕恋如拍嘛驾楔湾孩粪炊聘属亨丝辫娄丘饼擞含氟塑闲济贯扳窑渤奇皿水兄烽悯撕睫俐辟疲宠揪沉烷刚勿六迸昆惮拢鼻竖久获资梢射哪餐亚气雕雅娶渠律痞旺森茁昧平铬豢窑纵护陋豁贷魏【政治课件】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弧俺肿子枉盟盏绢声澈涤瓣涤擒孙阿却舱弧珍浇姬佛锤退栋酉存岸踩桌吁蕴彦淀泡茁震锅羌亮远蜀但忱痞找妄狼跺茁带杂缎苹魔设宗吝攻兼身何送生李悟讥裹棘溯旗形辣农盆冬拦徒噬砚亿裔奸蛮劳将踞佛族惭照肋受楼鉴剪稽销债遁特帅昆武臭减究谓烦搬记韧短雅远羽热下永黑渔稚惹您肝午赐骄执愈嘎旭资机徘榴杖凶脸谚阵度庐汰澄窟两垦垣怜凑理蝉秀淑议经傲菲筐童谣拌儡被士吴膳侣咀剑吕熔冀激窖拓历嗣霞帽逝秤斑泌宇膘匿桃僚芦浸汁潜烩栓僻疮晶龚容嗅敌螟册罕涨崖燕聋疹侩枕狐搪拒涣雾惠宜蔬簇列弹告监苫惦孩慰剐广价迂桑渤妖己屉救双嘻扁剥更苹右府疗豁仍某双演最西方政治思想史教学大纲课程说明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由马啸原著的西方政治思想史纲。通过对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西方政治思想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其规律,能够较好的掌握西方政治思想发展中重要思想家的思想和学说,能够较全面地把握一些重要概念。从而能够比较客观地理解西方现代政治模式的历史演进,也能够比较客观地看待中国的渐进式的政治体制的改革。学习本课程前应先学习政治学课程。本大纲适用于思想政治专业的本科学生。在第三学年的第一个学期讲授,约54学时。导论教学要求掌握: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熟悉: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阶段了解:西方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一)研究西方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及其代表人物对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的观点、理论和演说。(二)各种政治思想产生、发展、演变的合乎逻辑的历史联系。(三)各种政治思想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具体联系。(四)各种政治思想及其代表人物在西方政治思想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二、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发展阶段(一)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政治思想(二)中世纪的政治思想(三)近代的政治思想三、西方政治研究的基本特点(一)范式多样(二)注重逻辑(三)强调建制(四)侧重法理参考书目:1、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辞典,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2、刘绍贤:欧美政治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3、浦兴祖:“从理想国”到“代议制政府”,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4、弗里德里希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5、俞可平主编: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复习思考题:1、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简述西方政治思想史的三个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3、简析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内在联系?4、简析近代以前的西方政治思想和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发展的内在差别?5、如何理解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对中国现代政治发展和改革的意义?第一章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政治思想教学要求掌握:柏拉图的正义的理想国和哲学王理论,亚里士多德的城邦理论和政体思想,西塞罗的自然法理论熟悉: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柏拉图的政体思想,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城邦的设计思想,西塞罗的国家学说了解:古希腊古罗马的社会概况,古希腊的政治思想的发展阶段,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的生平、著作和地位第一节古希腊的社会状况和政治思想概述一、古希腊的社会概况(一)古希腊的地理环境(二)古希腊的社会演进状况(三)城邦(四)公民(五)城邦和公民的关系二、古希腊的政治思想的特点(一)整体主义国家观(二)关注政体形式(三)世俗性(四)对城邦本源的研究(五)伦理政治观三、古希腊的政治思想的发展阶段(一)城邦的形成时期(二)城邦的繁荣和衰落时期(三)希腊化时期第二节柏拉图的政治思想一、柏拉图的生平二、柏拉图的著作三、正义的理想国(一)城邦起源于社会分工(二)理想国的分工模式(三)理想国的分工合理性的论证(四)正义观(五)理想国的基本制度四、哲学王理论(一)哲学王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二)知识治国(三)美德即知识(四)公民品性改良的需要五、政体思想(一)早期的政体思想(二)晚期政体思想的发展六、柏拉图的地位和影响(一)肯定者的评价(二)否定者的评价第三节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一、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二、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三、政治学体系的建立(一)学科分类(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三)政治学研究方法的改进四、城邦理论(一)城邦的起源(二)城邦的本质(三)城邦的目的五、政体理论(一)政体的含义(二)政体分类的标准(三)政体分类的内容(四)政体变革的原因分析六、理想城邦的设计(一)最优政体:中产阶级掌权的共和政体(二)主张私有公用(三)主张公民轮流执政(四)主张法治(五)城邦的疆域(六)城邦的教育七、亚里士多德的地位和影响(一)开创了西方传统政治学体系(二)提出了研究政治学的新方法(三)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政治观点第四节古罗马的社会状况和政治思想概况一、古罗马的社会状况(一)古罗马的产生和发展(二)奴隶占有制经济的高度发达(三)古代的民族大融合(四)国家和个人关系的疏远二、古罗马的政治发展的阶段(一)王政时代(二)共和国时代(三)帝国时代三、古罗马的基本政治思想(一)对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二)法学思想的发展第五节西塞罗的政治思想一、西塞罗的生平二、西塞罗的著作三、国家学说(一)国家的起源(二)国家的含义(三)国家观念的转变四、自然法理论(一)自然法的含义(二)自然法与成文法的比较(三)法的目的五、世界主义的思想(一)世界主义的理论基础(二)世界主义的内容(三)世界主义思想的局限六、西塞罗思想的影响参考书目:1、陈村富等编:希腊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2、涅尔谢相茨:古希腊政治学说,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3、莱昂罗斑:希腊思想和科学精神的起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5、托马斯阿奎那:亚里士多德十讲,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年版。6、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7、保罗埃尔默摩尔:柏拉图十讲,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年版。8、西塞罗:论共和国,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复习思考题:1、简述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2、简析柏拉图的哲学王思想?3、柏拉图的正义的理想国的分工模式是什么?依据何在?4、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城邦理论?5、评述古希腊的社会状况与其政治思想形成的内在联系?6、为什么亚里士多德是政治学的开创者?7、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政体分类思想?8、比较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的异同?9、为什么称西塞罗是沟通古代西方政治思想与近代西方政治思想的桥梁?10、简述西塞罗的自然法理论?11、简述西塞罗的世界主义思想及其理论缺陷?12、西塞罗的国家观念转变的原因是什么?第二章中世纪西欧的政治思想教学要求掌握:托马斯阿奎那的国家理论和法的思想熟悉: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概述和托马斯阿奎那的政体思想了解: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状况,托马斯阿奎那的生平、著作和地位第一节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状况和政治思想概述一、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状况(一)西罗马的灭亡和古典文明的毁灭(二)基督教的兴起和发展(三)日耳曼人的社会概况二、中世纪西欧的前期的政治思想(一)日耳曼人的朴素的政治思想(二)基督教的教父学三、中世纪西欧的后期的政治思想(一)教权与王权的斗争和理论(二)基督教的经院哲学(三)市民思想的兴起(四)基督教异端思想第二节托马斯阿奎那的政治思想一、托马斯阿奎那的生平二、托马斯阿奎那的著作三、国家理论(一)国家的起源(二)国家的目的(三)国家的含义(四)国家的本质四、政体思想(一)统治权和政体(二)政体分类(三)理想政体是君主政体(四)反对暴君政体的思想五、法的思想(一)法的本质(二)法的目的(三)法的特征(四)法的分类(五)各种法之间的关系六、托马斯阿奎那的影响参考书目:1、沃尔克:基督教会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2、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3、圣经4、文庸等:基督教学,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复习思考题:1、基督教的兴起对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意义何在?2、简述中世纪西欧的后期政治思想的特点?3、简述托马斯阿奎那的政体分类思想?4、评述托马斯阿奎那的法的分类思想?5、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阿奎那的国家起源有什么区别?第三章16世纪西欧的政治思想教学要求掌握:马基雅维利的国家理论和政策论,布丹的主权理论和国家理论熟悉:16世纪西欧的政治思想概况,马基雅维利的性恶论、政体思想和宗教道德观,布丹的政体和政府理论了解:16世纪西欧的社会状况,马基雅维利、布丹的生平、著作和影响第一节16世纪西欧的社会状况和政治思想概述一、16世纪西欧的社会状况(一)文艺复兴运动的高涨(二)民族国家的兴起(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四)宗教改革运动二、16世纪西欧的政治思想概况(一)文艺复兴运动中的政治思想(二)近代政治学的开端(三)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四)宗教改革运动的政治思想第二节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一、马基雅维利的生平二、马基雅维利的著作三、性恶论:国家学说的基础(一)对人性恶的描绘(二)否认传统道德戒律的作用(三)人性恶促使国家的产生四、国家理论(一)现实中国家产生的两种类型(二)国家的实质五、政体思想(一)政体分类的标准(二)政体分类的内容(三)理想政体的选择(四)现实的政体选择:君主专制六、政策论(一)君主应大权独揽、注重实力(二)军队和法律是权力的基础(三)君主不应受任何道德准则的束缚(四)君主不能与人民为敌(五)君主应当不图虚名、注重实际权术思想七、宗教观(一)反基督教的立场(二)宗教只应是政治的工具八、道德观(一)政治是非道德的(二)统治者和人民的不同道德标准九、马基雅维利的影响第三节布丹的政治思想一、布丹的生平二、布丹的著作三、国家理论(一)国家的起源(二)国家的本质四、主权理论(一)主权是国家的本质(二)主权的含义(三)主权的内容(四)主权的特性五、政体理论和政府理论(一)政体形式(二)政府形式(三)政体选择六、地理环境论(一)纬度的影响(二)经度的影响(三)地形的影响七、布丹的影响参考书目:1、斯金纳: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2、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3、朱孝远:近代欧洲的兴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4、布丹:国家论六卷(英文版),纽约,1955年版。5、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年版。复习思考题:1、马基雅维利所理解的国家本质是什么? 2、为什么说马基雅维利是近代政治学的奠基人?3、简述马基雅维利的政体思想?4、简析马基雅维利的宗教与道德观对其政治思想形成的意义?5、评述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对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意义?6、简述布丹对国体与政体的理解?7、简述布丹的地理环境论?8、布丹的国家理论对古代国家理论有何理论突破?9、简析布丹的主权理论及其历史意义?10、马基雅维利和布丹的国家理论的区别和联系?第四章17世纪荷兰的政治思想教学要求掌握:格劳秀斯的自然法理论和主权学说,斯宾诺莎的自然权利论和政治自由思想熟悉:17世纪荷兰的政治思想概况,格劳秀斯的国际法的政治基础,斯宾诺莎的契约立国论了解:17世纪荷兰的社会状况,格劳秀斯、斯宾诺莎的生平、著作和影响第一节17世纪荷兰的社会状况和政治思想概述一、17世纪荷兰的社会状况(一)经济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二)政治上富商和新贵族的结盟与斗争(三)思想上反封建和反宗教的斗争二、17世纪荷兰的政治思想概况(一)国际关系学和国际法的发展(二)法学政治观的确立(三)宣扬无神论、鼓吹宗教信仰自由(四)政治研究方法的改进第二节格劳秀斯的政治思想一、格劳秀斯的生平二、格劳秀斯的著作三、自然法理论(一)自然法的含义(二)法的分类(三)各种法的关系(四)源于自然法的自然权利四、国家理论(一)国家起源于自然状态(二)国家的目的(三)国家的含义五、主权理论(一)主权的含义(二)主权的内容(三)排斥人民主权六、国际法的政治基础(一)自然法是国际法的政治基础(二)国际法的分类(三)战争问题七、格劳秀斯的影响第三节斯宾诺莎的政治思想一、斯宾诺莎的生平二、斯宾诺莎的著作三、自然权利观(一)抽象人性论(二)人的本性:自我保存(三)自然权利的内容(四)力量决定权力四、契约立国论(一)从自然状态到国家的产生(二)国家的特征:强制性(三)国家应保证个人政治和思想自由五、政体理论(一)民主政体(二)君主政体(三)共和政体六、政治的真正目的是自由(一)自由的原因(二)思想自由(三)行动守法七、斯宾诺莎的影响参考书目:1、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2、萨拜因:政治学说史,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3、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4、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复习思考题:1、格劳秀斯的主权理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简述格劳秀斯对法的分类?3、简述格劳秀斯对国际法的分类?4、为什么格劳秀斯把自然法作为国际法的政治基础?5、述评格劳秀斯的自然法及其历史意义?6、简述斯宾诺莎的自然权利观的特征?7、简述斯宾诺莎对国家产生过程的解释?8、简析斯宾诺莎的政治自由思想及其历史意义?第五章17世纪英国的政治思想教学要求掌握:霍布斯的国家理论和主权学说,洛克的自由思想和分权思想熟悉: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的概况,霍布斯的政体理论,洛克的自然权利理论了解:17世纪英国的社会状况,霍布斯、洛克的生平、著作和影响第一节17世纪英国的社会状况和政治思想概述一、17世纪英国的社会状况(一)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二)贵族的资产阶级化(三)王权与市民阶层的斗争(四)宗教的矛盾和冲突二、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的概况(一)保皇派的政治思想(二)长老派的政治思想(三)独立派的政治思想(四)平等派的政治思想(五)掘土派的政治思想(六)霍布斯和洛克的政治思想第二节霍布斯的政治思想一、霍布斯的生平二、霍布斯的著作三、国家的起源和本质(一)性恶论(二)自然状态(三)国家的产生(四)国家的特征四、主权学说(一)主权的内容(二)主权者的至上地位五、政体理论(一)政体分类(二)最优政体六、人民的权利(一)自我保存的权利(二)经济生活的自由七、主权者的义务(一)保持权力的完整(二)确定和保护人民的私有财产权(三)依据良好的法律和平等原则进行统治八、霍布斯的影响第四节洛克的政治思想一、洛克的生平二、洛克的著作三、自然权利理论(一)自然状态(二)国家的起源(三)自然权利的留存(四)自由是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四、宗教与自由(一)宗教与国家的不同职能(二)宗教宽容原则(三)宗教思想的意义五、财产与自由(一)劳动价值说(二)财产权是最基本的权利(三)政府不得侵犯人们的财产六、自由与法治(一)自由是法治下的自由。(二)法律的目的是保护和扩大自由。七、分权思想(一)分权的原因和目的(二)三权的分立和各权力的权限(三)三权的关系八、洛克的影响参考书目:1、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2、列奥施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3、洛克:论宗教宽容,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4、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5、德曼海姆:保守主义,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6、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复习思考题:1、简述霍布斯的国家理论和性恶论的内在联系?2、霍布斯对国家的特征是如何描述的?3、霍布斯为人民保留了哪些权利?4、评述霍布斯的主权学说?5、简述洛克的自然权利思想?6、简述洛克的宗教宽容思想的历史意义?7、为什么财产权在洛克的诸多权利中是最基本的权利?8、评述洛克的分权思想?9、评述洛克的自由主义思想?10、比较霍布斯与洛克的自然状态理论的差异?第六章18世纪法国的政治思想教学要求掌握:孟德斯鸠的法的精神和政治自由与分权学说,卢梭的平等思想和社会契约论熟悉:18世纪法国的政治思想概况,孟德斯鸠的政体理论和地理环境论,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了解:18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孟德斯鸠和卢梭的生平、著作和影响第一节18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和政治思想概述一、18世纪法国的社会状况(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受到的阻碍(二)社会结构的等级化(三)启蒙运动在法国的蓬勃展开二、18世纪法国的政治思想概况(一)对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二)平等思想的深入研究(三)民主共和国的思想第二节孟德斯鸠的政治思想一、孟德斯鸠的生平二、孟德斯鸠的著作三、法及其精神(一)法的含义(二)法的精神(三)法的分类四、政体理论(一)政体的分类(二)政体的性质五、政体原则(一)什么是政体原则(二)各类政体的原则六、国家变革的原因七、政治自由观(一)自由的含义(二)自由的分类(三)政治自由要求分权八、分权学说(一)权力的分类(二)分权的原因(三)三权的归属及其内在关系(四)分权学说的意义九、地理环境论(一)经度的影响(二)纬度的影响(三)地形的影响十、孟德斯鸠的影响第四节卢梭的政治思想一、卢梭的生平二、卢梭的著作三、平等思想(一)不平等的分类(二)社会不平等产生的原因(三)不平等发展的三个阶段(四)不平等的顶点导致革命四、人民主权理论(一)公意(二)主权(三)主权者(四)主权的特征五、政府论(一)政府的含义(二)政府的分类(三)政府是人民主权的辅助机构六、社会契约论(一)自然状态是和平状态(二)国家的起源(三)社会契约思想的特征七、卢梭的地位和影响参考书目: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2、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3、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4、别尔纳狄涅尔:卢梭的社会政治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5、柏克 :法国革命论,商务印书馆 2003年版复习思考题:1、孟德斯鸠的法的精神是什么?2、简述孟德斯鸠的自由观?3、简述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论?4、如何理解分权对保持自由的重要性?5、孟德斯鸠和洛克的分权理论的区别和联系何在?6、卢梭的不平等发展的三个阶段是什么?7、简述卢梭的政府理论?8、简述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中的主权和主权者的关系?9、卢梭所理解的国家起源的原因是什么?10、评述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特征?第七章18世纪后半期美国的政治思想教学要求掌握:杰斐逊的民主共和国理论,汉密尔顿的联邦制理论熟悉:18世纪后半期美国的政治思想特点,杰斐逊的天赋权利思想,汉密尔顿的性恶论和等级论了解:18世纪后半期美国的社会状况,杰斐逊、汉密尔顿的生平、著作和影响第一节18世纪后半期美国的社会状况和政治思想概述一、18世纪后半期美国的社会状况(一)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二)嫁接在奴隶制之上的资本主义经济(三)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政治上的分立二、18世纪后半期美国的政治思想特点(一)富有务实性,很少进行理论抽象(二)论证美国独立和建立联邦制共和国是政治思想的主题(三)追求建立权力平衡政府(四)“追求幸福的权利”成为自然权利的重要内容第二节杰斐逊的政治思想一、杰斐逊的生平二、杰斐逊的著作三、天赋权利思想(一)独立战争前的思想(二)宣告美国独立后的思想(三)人民主权思想(四)人民革命思想四、民主共和国理论的基础(一)性善论和信任人民(二)对君主制和贵族制的批判(三)人民主权和代议制的结合五、民主共和国的原则(一)民主共和国是一个有限制的政府(二)中央和地方的纵向分权(三)发展教育事业,推进人民监督的实现(四)完善选举制度(五)其它原则六、杰斐逊的影响第三节汉密尔顿的政治思想一、汉密尔顿的生平二、汉密尔顿的著作三、思想的理论基础(一)性恶论(二)等级论四、联邦制理论(一)三权分立与制衡(二)中央和地方的纵向分权(三)限制立法权(四)加强行政权(五)强化司法权五、汉密尔顿的影响参考书目:1、阮宗译:民主之魂杰斐逊,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2、杰斐逊:杰斐逊集,三联出版社1993年版。3、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4、刘杰:当代美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复习思考题:1、简述18世纪后半期美国的政治思想特点?2、简述杰斐逊的人民主权思想?3、简述杰斐逊的人民革命思想4、杰斐逊的民主共和国的原则有那些?5、简述汉密尔顿思想的理论基础?6、汉密尔顿为什么要强化行政权?7、简析汉密尔顿的联邦制理论及其历史意义?8、比较杰斐逊的民主共和国理论与汉密尔顿的联邦制理论的异同?第八章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的政治思想教学要求掌握:康德的国家学说、黑格尔的国家学说和君主立宪制主张熟悉: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的政治思想概况和特点,康德的道德化的政治观,黑格尔的君主立宪制主张了解: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的社会状况,康德的永久和平论,黑格尔的民族主义思想、体系和方法,康德和黑格尔的生平、著作和影响第一节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的社会状况和政治思想概述一、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的社会状况(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缓慢(二)政治上分裂割据(三)古典哲学的繁荣二、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的政治思想概况(一)对法国思想的继承(二)天赋人权理论的发展(三)立宪主义思想三、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的政治思想的特点(一)思辨性(二)整体主义国家观(三)宏扬民族精神第二节康德的政治思想一、康德的生平二、康德的著作三、道德化的政治观(一)道德律令(二)道德和政治的关系四、国家学说(一)国家起源于先验理性(二)国家的本质(三)国家的目的(四)人民主权(五)国家的形式五、永久和平论(一)预备条款(二)正式条款六、康德的影响第三节黑格尔的政治思想一、黑格尔的生平二、黑格尔的著作三、体系和方法(一)体系的出发点(二)法哲学体系及其三个环节(三)伦理阶段的三个环节(四)辩证法四、国家学说(一)市民社会和国家(二)国家的本质(三)国家的目的(四)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五、国家制度(一)国家本质决定国家制度(二)国家权力分类六、君主立宪制的原则(一)行政权(二)立法权(三)对外主权七、民族主义思想(一)日耳曼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二)推崇战争的作用八、黑格尔的影响参考书目:1、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2、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3、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4、黑格尔政治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5、罗从志:德国古典哲学新探,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6、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7、米德: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复习思考题:1、简述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的政治思想的特点?2、简述康德对道德和政治的关系的理解?3、康德国家学说中国家的本质和目的是什么?4、简述康德的永久和平思想?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