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哲学专业论文)马一浮之心学理学融合论.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论文题目: 里二湮查! 坠堂堡堂融金途 虫国蜇堂专业2 鲍3 级博士生 姓名: 王堂猛 指导教师( 姓名、职称) :进遂数熬援 中文摘要 心学与理学的分歧,是从朱熹和陆九渊的争辩开始的,此后成为数百年争论 不休的大问题。 我们首先简要分析了心学和理学两派争论的要点,将其分歧归结为主要是本 体论的不同。理学以“理”为本体,分心与理为二,实则取消了心的独立地位, 而只承认理和物的实体性。他们认为,物是与心无关的客观的存在,这必然导致 最终“心”不能获得有效的解释,而把心( 人) 也归结为与物等同的存在。心学 则以“心”为本体,指出物不是存在于心外的,物是由心之本体构建而成的,是 则物即是事。事是由心所建构的意义世界。然而心学由于取消了物的独立性,则 有容易否定物的倾向,使本体论只是停留在本体论,不能进而开展为形而上学。 心学和理学的争论,一直延续到现代。现代无论是新理学还是新心学,都意 识到两派的分歧,都企图去调和两派的分歧,实则只是以自己学派的立场去统合 对方。新理学如冯友兰,便是取消心学的根本问题,以理学代心学。新心学如熊 十力,则是站在心学的立场上统合理学。 马一浮哲学中,心学和理学的成分都有。在心学方面,他以“心外无物”建 立本体论,明确物是由心建构起来的事的世界,又以“心外无理”对本体论进行 分析,指出本体的性质,本体便是理。知行合一是心学的存在论命题。王阳明所 说的知行合一,有以知为行的倾向。马一浮把“知行合一”的命题延伸为“知能 合一”,“能”含有功用的意思,要求“知”发生功用,这就对知行合一有所纠偏 补充的意义。 在理学方面,马一浮以“心外无物”的本体论为基础,对理学所讨论的问题 进行了重新解释,使之成为一种新的形而上学,而与理学传统的形而上学不同了。 马一浮以“体用一原”作为理气论的基本结构,以心为本体,从而取消了理和气 的实体性质,而提出了“理气合一”这样一个形而上学的命题。 王国维的论性是我们在现代讨论人性论的起点。马一浮以佛学的“一心 丌二门”为理论结构,以体悟为根本保证,对“心统性情”进行了重新解释,为 性善论进行了形而上学论证,指出恶是依本体妄起的,与本体不相应,因此恶没 有体性。由此而明确了气质和情、爿+ 三者与性的关系,都是体用关系,气质和情、 才的所谓的恶都是没有体性的。 在功夫论方面,马一浮以本体论和形而上学为理论基础,综合理学和心学功 夫论,又借鉴佛学的修养论,提出了涵养与致知并重的功夫论。涵养就是居敬, 是止息妄心,复见本体的功夫,与天台宗的“止观”可以互相发明。致知便是穷 理,是对本体的一种证会,不是知解的了解,需要靠证悟来完成。 马一浮以证悟所见的性来作为接合心学与理学分歧的关键点。不管是本体 论,还是形而上学,都是建立在证悟的基础上的。证悟也就是马一浮所说的“建 极”。本体需要靠证悟来证明,形而上学需要靠证悟来解释。证悟本体之后,人 便成为圣人,圣人之心便是天理,唯有圣人彳能对文化制度进行损益,因此说圣 人是文化的根源。而圣人在进行判断时,又是超越一切思虑名言的。 马一浮与梁漱溟、熊十力三人对证道成圣的明确肯定,是现代新儒家哲学展 开理论的前提。 关键词:马一浮、心学、理学、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星星杰堂堡窒生望些途窒薹塞堑垂笪基旦缍 t h e s i s :t h et h e o r yo fm ay i - f uo nt h es y n c r e t i z i n gi nx i n - x u ea n dl i - x u eo f c o n f u c i a ns c h o o lo fi d e a l i s tp h i l o s o p h yo ft h es o n ga n dm i n gd y n a s t i e s s p e c l u j z 棚o n :c h i n e s e p h i l o s o p h y p o s t g r a d u a t e : w a n g - d a n gh u i m e n t o r :x i e - x i al i n gp r o f e s s o r a b s t r a c t t h ed i f f e r e n c eb e t w e e nx i n x u ea n dl i - x u ea p p e a r e da tt h et i m eo ft h ed e b a t e b e t w e e nz h ux ia n dl uj i u y u a n ,w h i c hb e c a m et h eh a g g l ep r o b l e mf o rh u n d r e dy e a r s t h e r e a f t e r i nt h et h e s i s ,w ea n a l y z e dt h em a i np o i n t sd i s c u s s e di nx i n x u ea n dl i - x u ef i r s t , a n ds u m e du pt h e i rd i f f e r e n c e si nt h eo n t o l o g y t h es c h o o lo fl i - x u ec o n s i d e r “l i a s h i so n t o l o g y , a n dd i s p a r t “x i n a n d “l i ”,i nf a c t ,t h e ya b r o g a t e dt h ei n d e p e n d e n c eo f x i n a n da c c e p tt h es o l i d i t yo f “l i ”a n ds u b s t a n c e t h e yt h o u g h tt h es u b s t a n c ew a s t h eo u t w a r d n e s sa n dh a dn o t h i n gb u s i n e s so f “x i n ”,w h i c hr e s u l t e di nt h ea f t e r m a t h t h a t “x i n c o u l d n to b t a i nt h ee f f e c t i v ee x p l a i na n dt o o k “x i n ”a ss a m ea ss u b s t a n c e t h es c h o o lo f “x i n - x u e c o n s i d e r “x i n a sh i so n t o l o g ya n dt h o u g h tt h a tt h e s u b s t a n c ew a s n to u to f “x i n ”a n de s t a b l i s h e db yt h eo n t o l o g yo f “x i n ”t h a tj st os a y , t h es u b s t a n c ew a nt h eb u s i n e s s t h eb u s i n e s sw a st h em e a n i n gw o r l db u i l tb y “x i n ” b u tb e c a u s et h es c h o o lo f “x i n x u e ”a b r o g a t e dt h ei n d e p e n d e n c eo fs u b s t a n c e ,s o t h e yl e a n e dt o t h ed e n i a lt e n d e n c yo fs u b s t a n c e ,w h i c hr e s u l t e di nt h es e t t l i n go f o n t o l o g ya n dc o u l d n td e v e l o p t ot h em e t a p h y s i c s t h ed i s c u s sb e t w e e n “x i n - x n e ”a n d “l i x u e ”c o n t i n u e di nt h em o d e mt i m e s a t t h em o d e mt i m e s ,w h e t h e rn e o l i - x u eo rn e o - x i n - x u e ,w e r ea l lw o k eu pt o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sb e t w e e nt h e ma n dt r i e dt oa t t e m p e rt h ed i f f e r e n c e s ,i nf a c t ,t h e yo n l y w a n t e dt os y n e r g et h eo t h e r t h es c h o o lo fn e o x i n x u e ,s u c ha sf e n gy o u l a n ,t r i e dt o c a n c e lt h ef u n d a m e n t a lp r o b l e m so f “x i n x u e a n dr e p l a c e d “x i n - x u e b y “l i - x u e ” t h es c h o o lo fn e o x i n x u e ,s u c ha sx i o n gs h i l i ,t r i e dt or e p l a c e “l i - x u e b y “x i n x u e ” t h ep h i l o s o p h yt h e o r yo fm ay i f u ,c o n c l u d e dt h ee l e m e n t so f “x i n x u e a n d “l i x u e ”i nt h es i d eo f “x i n - x u e ”h ec o n s t r u c t e dh i so n t o l o g yb y “n o t h i n go u to f x i n ”,a n dt h o u g h tt h a tt h es u b s t a n c ew a st h ew o r l do fb u s i n e s sb u l i tb yt h e “x i n ”,i n 3 t h es a m et i m e ,h ea n a l y z e dh i so n t o l o g yb y “n o l io u to fx i n a n dt h o u g h tt h a tt h e o n t o l o g yw a st h el i a sw e l la sk n o w n ,t h es y n c r e t i s mo fk n o w l e d g e a n da c t i o nw a s t h ep r o b l e mo nb e i n g t h es y n c r e t i s mo fk n o w l e d g ea n da c t i o na d v o c a t e db yw a n g y a n g m i n gh a dt h et e n d e n c yt h a tt h o u g h tt h ek n o w l e d g ea sa c t i o n m ay i f i ie x t e n d e d t h ep r o p o s i t i o nt ot h es y n c r e t i s mo fk n o w l e d g ea n da b i l i t y , a n dt h ea b i l i t yh a dt h e m e a n i n go ff u n c t i o n ,w h i c hr e q u i r e dt h ek n o w l e d g eh a dt h ef u n c t i o n sa n dc o u l d r e m e d yt h eb u g so ft h es y n c r e t i s mo fk n o w l e d g ea n d a c t i o n i nt h es i d eo f “l i x u e ”,b a s e do nt h eo n t o l o g yo f “n o t h i n go u to fx i n ”,m ay i f i l e x p l a i n e dt h eq u e s t i o n so f “l i x u e ”,a n dm a d ei tb e c o m ean e wm e t a p h i s i c s ,w h i c h d i f f e r e df r o m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 “l i x u e ”m a1 n f i lu s e d “t i - y o n g y i y u a n ”a st h eb a s i c s t r u c t u r e ,a n dt o o kt h e “x i n ”a st h eo n t o l o g y ,w h i c ha b r o g a t e dt h ec h a r a c t e ro f s u b s t a n c ei nt h e l i a n d x i n ”,a tt h es a m et i m e ,h ea d v o c a t et h em e t a p h i s i c s p r o p o s i t i o nt h a tw a st h es y n c r e t i s mo fl ia n dq i l u n x i n g ,t h ea u t h o rw a sw a n gg u o w e i ,w a st h ej u m p i n g o f fp o i n tw h i c hw e d i s c u s s e dt h eh u m a nn a t u r ei nt h em o d e mt i m e s m ay i f uu s e dt h es t r u c t u r e “y i x i n k a i e r - m e n ”i nb u d d h i s ma st h et h e o r ys t m c t u r e a n db a s e do nt h e r e a l i z i n g ,h er e i n t e r p r e t e dt h et h o u g h t “x i n - t o n g x i n g q i n g ”,a n dd e m o n s t r a t e dt h e t h e o r yt h a tp e o p l ea r ei n h e r e n t l yg o o d ,a n dp o i n t e do u tt h a tt h eb a d n e s sw a sn o t c o r r e s p o n dt ot h eo n t o l o g y , s ot h eb a d n e s sw a sn o tn a t u r a l s oh ed e f i n i t u d e d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a m o n gt h eh a b i t u d e ,f e e l i n ga n dt a l e n t ,w h i c hw e r et h er e l a t i o n s h i po f “t i a n d “y o n g ”a n dt h e i rb a d n e s sw e r en o tn a t u r e i nt h es i d eo ft h ew a yo fc u l t u r eh i m s e l f , b a s e do nt h et h e o r yo fo n t o l o g ya n d m e t a p h i s c i s ,s y n t h e s i z e dt h e “l i x u e a n d “x i n x u e ”,a n du s e dt h ew a y so fc u l t u r i n g i nb u d d h i s mf o rr e f e r e n c e m ay i f l ip u tf o r w a r dh i sw a y so fc u l t u r i n go n e s e l ft h a t p a i de q u a la t t e n t i o nt ot h ec u l t u r i n ga n dl e a r n i n g c u l t u r i n gw a st h ew a yo fs t o p p i n g e v i li d e a sa n dh a d f e e l i n go fw o r s h i p ,w h i c hw a sa ss a m ea st h ec u l t u r i n gw a y o f “t h e s c h o o lo ft i a nt a i ”l e a r n i n gw a sr e a l i z i n gt h eo n t o l o g y , a n dw a st h ep e r c e i v ec o u r s e , w h i c hw a sn o tt h ec o u r s eo fk n o w l e d g eb u tn e e dt h er e a l i z i n g m ay i f uu s e dt h e “x i n g a st h ek e y p o i n ti n t e r s c u l a t i n g “x i n - x n e ”a n d “l i x n e ” w h e t h e rt h eo n t o l o g yo rm e t a p h i s i c s ,w h i c hw e r ea l lb a s e do nt h er e a l i n gt h a tw a s “j i a n - j i ”a d v o c a t e db ym ay i f u t h eo n t o l o g yn e e dt h ep r o v e m e n to fr e a l i n g ,a n dt h e m e t a p h i s i c sn e e dt h ee x p l a i n m e n to fr e a l i n g a f t e rt h a t ,t h ec o m m o nh u m a nc o u l d b e c o m et h es a g e ,a n dt h eh e a r to fs a g ew a st h e “t i a n l i ”,a n do n l yt h es a g ec o u l d i n c r e a s ea n dd e c r e a s et h ec u l t u r es y s t e m ,s ow ec o u l ds a yt h a tt h es a g ew a st h e 4 f o u n d a t i o ns t o n eo fc u l t u r e a n dt h es a g ec o u l de x c e e da l lt h ew o r d sw h e nh e e s t i m a t e dp r o b l e m s t h es p e c i f i ca f f i r m a t i o nt h a th u m a nc o u l db e c o m et h es a g eb yr e a l i n g ,w h i c h a d v o c a t e db ym ay i f a ,l i a n gs h u m i n ga n dx i o n gs h i l i ,w a st h ep r e m s sw h i c h n e o c o n f u c i a ni nt h em o d e mt i m e so u t s p r e a d e dt h e i rt h e o r i e s k e y w o r d s :m ay i f u ;x i n - x u e ;l i x u e ;“n o t h i n go u to fx i n ”;“n o l io u to fx i n ” 5 引论 从陆九渊和朱熹的分歧开始,心学和理学的竞争就没有停息过。王阳明延续 了这种哲学上的竞争,他甚至编辑朱子晚年定论来试图说明朱熹晚年已经转 向了心学。王阳明以后的一个历史时期,似乎心学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是并 没有根本上解决问题。心学本身的流变导致了自身的崩溃,它也没有完全取得哲 学上的主宰地位,不断招致理学立场的哲学家的批评,甚至不能逃避来自非哲学 的强烈批评。 王阳明之后,心学和理学的分歧,似乎定格为王阳明和朱子的分歧。每一位 哲学家都试图以自己的立场来消弭这场纷争,并且自信确实停息了纷争。但是, 事实证明,永久的和平只是在哲学家自己的大脑中暂时达到了,后来的哲学家不 得不继续孜孜不倦的从事重复的和平事业,但是从来似乎没有取得真正令人满意 的结果。这里我们遇到了康德所说的形而上学的战场。 一定程度上,现代新儒家同样延续了这个战场。但是,也就是同样作为现代 新儒家先驱的马一浮先生,其思想却呈现出特殊的面貌。在他的思想中,既有理 学的成份,也有心学的成份,这就为我们提出了疑问:他是如何把这两种相反的 成份融合在一起的? 他是否真正消除了理学与心学的分歧,做到了真正的融合? 深入考察马一浮先生思想中存在的这一问题,也许能为我们解决理学和心学 的纷争提示出路,至少也可以对这一学术问题作出一些令人满意的发展吧。 一、马一浮思想中蕴含的问题 早在一九四五年,贺麟先生就评价马一浮道:“马先生兼有中国正统儒者所 应具备的诗教礼教理学三种学养,可谓代表传统中国文化的仅存的硕果。其格物 穷理,解释经典,讲学立教,一本程朱,而其返本心性,祛习复性则接近陆王之 守约。他尤其能卓有识度,灼见大义,圆融会通,了无滞碍,随意拈取老庄释典 以阐扬儒家宗旨,不惟不陷于牵强附会,且能严格判别实理玄言,不致流荡而无 归宿。这一段话言简意赅,基本道出了马一浮思想学术的大概。然而首先引起 我们沉思的,还不是马一浮的思想本身,而是他的思想之地位问题。这一问题, 在当今的一些学者看来,也许根本不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但是,事隔六十年, 当我们重新打开贺麟的当代中国哲学书册时,这一问题必然地呈现了出来。 六十年来的历史事实表明,贺麟曾经放在一起论述的梁漱溟、熊十力和马一 浮三个“哲学家“中,马一浮是最受到忽视的人。在当今,马一浮甚至得到了地 位最低的评价,并且其学术受到了严重的置疑:“马一浮作为中国现代的经学大 师、诗人、书法家等应当没有问题,但他仅仅是作为历史时间意义上的现代新儒 6 家代表,对中国学术现代化的贡献值得商榷。”“对中国学术现代化的贡献值得 商榷”这个表述从严格的文辞含义上是准确的,但是这一表述必然的发生文义的 蔓延,而变成一个具有偏向的价值判断。“历史时间意义上的现代新儒家”表明 这样一个判断:马一浮的存在与历史无关,与时间无关。假设虽然我们严格 禁止对历史提出“假设”的陈述马一浮早五十年出现与他现在出现并没有任 何区别,早一百年亦是如此,当然不可能早过程朱陆王,不然历史就要重写了。 无论是马一浮本人的思想内容、语言形式还是他的政治生活,以及他参与到的历 史现象的构造活动,似乎都在证明着这个判断。而马一浮似乎以他本该的命运一 样,消失在历史的时空中了,成了一个晦暗不明的、似有似无的痕迹。 但是,历史总是不能被轻易的抹平,象熨斗烫一块儿湿的棉布那样。历史总 是在隐秘的进行着令人意外的运动,表面的平静覆盖着激烈的暗流。思想似乎比 实体的物更容易坚持一些什么,总是在某个特殊的低音开始不断的徘徊,甚至发 展起来而逐渐融入到主旋律中。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大陆从“五四”传统而来的反传统思想方向开 始有所转变,而传统文化开始呈现出“复兴”的苗头。然而,此时我们说“复兴”, 并非心安理得,因为这实在还算不上复兴,只不过是- - f ! e i 来复画出了那最初的一 画。周易复卦用来表示阳气回升的是最下的那一个阳爻,这是用卦象来表示 这种状况。实际上的情况是,在这个时刻,既没有阳气回升的迹象,也没有阴气 削弱的迹象,一切跟纯阴的状况从现象上来看是没有区别的,但是运动的方向丌 始转变了。那么,我们今天从边缘之处睨视马一浮先生的思想,便似乎具有了某 种不同寻常的意味。 回到六十年前,我们看到贺麟先生以他不同寻常的识见,给了马一浮另外一 个评价,这个评价与我们今天对马一浮的评价略无相同之处。贺麟在五十年来 的中国哲学中,把那一段时问的中国哲学分为三个方面来叙述:“( 一) 推翻传 统权威和重新解释哲学思想之处;( 二) 接受并融会西方哲学之处;( 三) 应用哲 学思想以改革社会政治之处。“此书的第一部分“中国哲学的调整与发扬”就是 专门叙述“推翻传统权威和重新解释哲学思想之处”。对马一浮哲学思想的叙述 就放在这一部分。 在这一部分,叙述的哲学家有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章太炎、欧阳竞无、 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胡适、冯友兰、汤用彤。、欧阳竞无。简而言之,康 有为、谭嗣同、梁启超为陆王学派,章太炎为融会佛老且“渐趋接近于陆王”1 , 欧阳竟无则是融会佛儒而办推重陆王心学,梁漱溟为新文化运动时期代表儒家说 话的哲学家,为此一时期倡导陆王之学最有力者,熊十力为“陆王心学之精微化 “、儿问还涉及r 孙中山,但是5 _ l ! 然足捅叙进米的。孙中山足作为“应用哲学思想以改革t l :会政治之处”方面 的哲学家米叙述的,1 ,此处所列 i i ! 然小属于一类。 7 系统化最独创之集大成者而马一浮则是“以极深睿的识度于儒释和朱陆间灼 然见其贯通一致”6 者,胡适、冯友兰和汤用彤则主要是作为中国哲学史家来叙 述的。 贺麟先生的识度我们是知道的,他对于黑格尔哲学的研究也是负有盛名的, 对于黑格尔处理哲学史的方法极其熟悉,对那种“正一反一合”的辩证法深得其 义。这里对这一长串人物的排列,似乎没有明显按照“正一反一合”的格式,但 是如果深究,似乎还是有一丝丝痕迹可寻的。我们且不说康、谭、梁,单说同时 的章太炎、欧阳竟无、梁漱溟、熊十力和马一浮。欧阳竞无与马一浮没什么交往, 章太炎为马一浮之同乡,马一浮在言谈间时而还以章太炎为辩论对象,至于梁漱 溟和熊十力两位与马一浮的渊源就不必说了,二人与马一浮并称现代新儒家,且 二人实为马一浮的后学,但是二人成名比马一浮早,他们对自己学说的发表也比 马一浮早。那么,贺麟把马一浮作为殿后的哲学家来叙述,有什么深意吗? 难道 仅仅是随意的排列? 贺麟先生此书写于一九四五年,当时他是以所谓的唯心论哲学为立场的:“我 在解放前是赞成心为物之体,物为心之用、心即是理的唯心观点的,所以 我是从新黑格尔主义观点来讲黑格尔,而且往往参证了程朱陆王的理学和心学。” 至于他自己属于心学还是理学呢? 这个比较明显,他自觉的归属于心学一派, 并且以“新心学”著称。但是,在他看来,孙中山以及后来的冯友兰和他自己等 等这些,都已经不是处于和梁、熊、马同一阶段的哲学家了,乃是一个更新历史 阶段。因此,我们可以把讨论的范围缩小到以马一浮为终止的一个比较小的阶段, 实际上更可以缩小到一个更小的范围,即只涉及到梁漱溟、熊十力和马一浮这三 位哲学家。 在叙述了马一浮的思想之后,紧接着的一段文字,贺麟做了一个简要的总结: “根据以上对于近五十年来中国哲学的叙述,我们很可以看出,如何由粗疏狂诞 的陆、王之学,进而为精密系统的陆、王之学,如何由反荀反程、朱的陆、王之 学进而为程、朱、陆、王得一贯通调解的理学或心学。并且可以看出这时期儒家 哲学之发展,大都基于佛学的精研,因而儒学、佛学也得一新的调解。”8 我们从 这段文字既可以看出贺麟先生的灼然见识,也可以看出他叙述的困难。在他看来, 这一时期,对陆王和程朱的调解和会合乃是一个发展的趋势。尽管除了马一浮外, 所开列的人物都可以定性为心学一派,但是他们都对程朱理学一派有相当的注 意,而能从理论上作出和会两派的努力。比如熊十力就从自己哲学的立场力图消 弭理学和心学的争论,以及唯物和唯心的差异,但是他仍然可以定性为心学一派, 这点恐怕大家多是赞同的。而在叙述马一浮哲学的时候,贺麟先生没有明确说明 马一浮究竟是心学一派还是理学一派。他没有说,并不是他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恰恰是他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才没有贸然下结论。他说的“如何由反苟反程、朱 的陆、王之学进而为程、朱、陆、王得一贯通调解的理学或心学”,就包括马一 浮。这样,问题就出来了。在他看来,必须是理学或心学,没有第三种可能,所 以他最后说“理学或心学”。心学我们可以找到熊十力作为“程朱陆王得一贯通 调解的心学”来对应,但是“程朱陆王得一贯通调解的理学”有哪位哲学家可以 作为对应呢? 很显然,我们决不能贸然把马一浮作为这种“理学”来对号入座。 但是,马一浮又的确是属于“程朱陆王得一贯通调解的”这样一个修饰部分的, 只是在最终落脚的实词这里,我们无法找到对应。而贺麟也并没有认为马一浮是 一种超乎心学和理学之上的一种新的哲学派别,因此他运用了这样一个十分困难 的表述。 贺麟没有贸然把马一浮归于心学或理学的某一派,表现出他的严谨和深刻的 洞察力。后来的研究表明,在这个问题上的确是存在争议的。有的学者将其归于 心学,有的将其归于理学。如著名学者徐复观先生就将其归入心学一派:“学问 归宿,则近阳明而不近朱子。”9 而近年的研究者滕复和台湾的刘又铭都认为马一 浮属于心学,如滕复早先明确认为:“他一方面包容和调和程朱与陆王,另一方 面又在思想实质上倾向于陆王。陆王心学所代表的传统的内省道德哲学,构成了 马浮哲学的基本框架。”“这种论观点实际上也是相当深入的,但是比起他后来的 叙述就显得粗疏了,在2 0 0 4 年新出版的一代儒宗马一浮传中,他有了 另外一种叙述:“马一浮在朱、陆的分歧上,并无偏向,而是提出了调停之说, 认为程、朱、陆、王各自的思想,在本质上是没有不同的。”“这基本上避免了从 个人角度进行的揣测,而是一种观察的结果,但是他也并没有致力于理解这罩的 原因。 也有的学者将马一浮归于理学一派,如宋志明教授认为:“他( 马一浮) 应 当属于新程朱型的新儒家学者。”台湾的林安梧教授认为:“马氏学乃 是程朱学调适而上遂的发展,通过马氏学来看朱子学,将可使朱子学有一较圆满 的系统。”“又说:“马氏本有调和程朱陆王的用心,而事实上他是以朱子为宗, 并想以此来收摄陆王。”无论是从心学还是从理学来看,似乎都可以发现马一浮 与这个系统能够融合,并且对两个系统都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把他归于心学 或是归于理学,都有某种根据。 除了作出这样明确定性的以外,也有学者象贺麟那样,并不把马一浮归属于 心学或者理学。如杨儒宾教授说:“马一浮很少在朱王学派的论辨中表明立场, 如果说有的话,他通常不会认为这种争辩是实质的,或是不可调和的。他的 宗派意识相当薄弱。因此,我们很难给他归类,但学界中多有人认为马浮近朱而 远王,笔者对此种看法持保留态度。如果说马浮宗派意识薄弱是由于思想不够 敏锐,那恐怕是颇深的误解。实际上马浮的宗派意识相当的强,因为他在刊落门 户之见的同时,仍然明确归宗儒家,足见宗派意识之强,也足见其宗派意识之深 刻。因此,杨儒宾教授的意思恐怕是门户之见薄弱,而表达有误而已。 现在我们已经表明,马一浮属于心学或是理学,的确是一个存在的问题。贺 麟虽然肯定马一浮“以极深睿的识度于儒释和朱陆间灼然见其贯通一致”,但是 并没有轻易的确定马一浮究竟是心学还是理学,而用了一种模糊的困难表述。他 既没有说马一浮是从心学的立场进行贯通的,也没有说是从理学的立场进行贯通 的,也没有说是从第三个立场来进行贯通的,这就为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至于马一浮是怎么贯通朱陆的,贺麟先生也语焉不详。 现在问题提了出来: 1 马一浮哲学是梁漱溟、熊十力之后的总结性哲学吗? 2 马一浮哲学是心学还是理学,亦或是一种新的哲学? 3 马一浮是否融合了心学和理学,如果是,他是如何融合的? 二、马一浮哲学研究现状 马一浮一般被作为当代新儒家看待,与熊十力和梁漱溟并称当代新儒家三 圣,但是与熊十力和梁漱溟相比,研究相对薄弱。如1 9 8 9 年罗义俊编选的评 新儒家一书,就缺少对马一浮的评论文章。罗义俊在该书弁言中说到:“当 代的新儒家代表人物中,还应有马浮,由于材料来源的局限,只能暂付阙如。6 9 0 年代之后,学界对于马一浮的关注逐渐多起来。方克立和李锦全主持的 “现代新儒家思潮研究”课题把马一浮列入研究计划,他们出版的现代新儒家 学案中有马一浮学案。1 9 9 3 年,杭州召开了“马一浮国际学术研讨会”, 有不少学者撰文论述了马一浮的哲学思想。这次会议涉及的论题有六个方面:一、 现代儒家,还是现代新儒学? 二、宗陆王,还是宗程朱? 三、关于马一浮的六艺 论。四、关于马一浮的理气体用论。五、关于马一浮比较儒佛道。六、关于马一 浮的诗词、书法及其它”。其中对于马一浮之心学和理学都有论文述及,有的认 为马一浮是心学,有的则认为是朱子学的发展。另外,陈来先生的中国哲学的 现代追寻中有两章分别论述马一浮的“心物论”和“理气论”,这两章本来是 独立发表的两篇论文,只见并无联系,对于其问的关系也就没有作出研究。其他 如楼宇烈、郭齐勇等教授也有论文叙述马一浮的思想,但不是专论其哲学。 专著方面,所出版的几本专著多是从传记或思想评传的角度着手的,对于马 一浮的哲学介绍比较简略,研究也不够深入。如1 9 9 3 年马镜泉、赵士华合著的 马一浮评传,2 0 0 1 年藤复的马一浮思想研究等,1 9 9 6 年陈星的隐士儒 宗马一浮等等,都是传记性质。 1 0 此外并没有研究马一浮哲学的专著问世。近几年,博士论文选题有以马一浮 为题的,如中国人民大学许宁博士的圆融的意蕴马一浮文化哲学研究着 眼于文化哲学,对马一浮的文化哲学作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又如南京大学的李国 宏博士的马一浮思想研究以性命与三教为中心,着眼于马一浮的心性论 和三教关系研究了马一浮的六艺论。其余或者还有,因资料匮乏,无缘见到。 总之,对马一浮哲学的研究,还是相当薄弱的,并没有比较完整的论述其哲 学思想的专著。而对于其思想中心学与理学之关系这一重大问题,也没有比较深 入的专题研究。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 毫无疑问,马一浮是承接宋明儒学的话题来开展他的哲学论说的。虽然他也 说上接孔孟,但是他也认为宋明儒家是真正恢复了先秦儒家的生命,并且他所讲 述的义理,以及阐释经典的维度,都与宋明儒学一脉相承的。这样,如何理解宋 明儒学就与如何理解马一浮哲学互相交融。 对于宋明儒学,我一向颇为关心,对其间蕴含的问题,也颇有所思考,而马 一浮哲学恰好对于宋明儒学中的心学与理学两派都有关联。如此,正好可以通过 对马一浮哲学的这一核心问题的研究,把自己关于宋明儒学的思路作一个整合。 因此,本文的研究就在两个维度上展开,一方面是以诠释马一浮的哲学为本, 另一方面则是以心学与理学之关系这一问题为中心。这两个维度与其说互相干 扰,毋宁说是相得益彰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马一浮哲学这样一个特殊的对象。 我们正是在这样两个维度上,对马一浮的哲学思想进行了阐释: 1 对心学和理学在历史上的争论进行了扼要的总结,把两派的争论以问题 的方式摆明。朱熹与陆九渊在鹅湖之会提出的尊德性与道闷学的差异,是有着更 深层次的哲学根据的。朱熹以常人健全的理性,肯定物是客观外在于人心的,而 理则是存在于物中的,人心则是属于气的,是气之灵,具有认识理的能力。这样 朱熹就把心和理分开为二了。在朱熹的哲学中,就有两个世界存在,一个是形而 上的理世界,一个是形而下的气势界。陆九渊则认为“宇宙即是吾心”,这是一 种新的本体论,在此基础上,则世界只有一个,心与理是一体。陆九渊又提出“尧 舜之前有何书可读”,这一问题展开来,便是文化是如何产生的。后来的王阳明, 一直到现代的新儒家,都延续了朱熹与陆九渊之间的哲学分歧。 2 心外无物是与常识相悖的哲学命题。常识认为物存在于心外是不证自明 的,心与物是两种不同的实体,是绝对隔绝的,因此不仅认为心外有物,更认为 心中无物,也就是说物只能存在于心外。一般会认为与“心外无物”相反的命题 是“心外有物”,然而说“心外有物”似乎是说除了“心中有物”之外,心外也 有物。但是按照常识,物是不可能存在于心中的,所以与“心外无物”相反的命 题应该是“物外于心”。对于心外无物,王阳明有一个类似于哲学的论证,马一 浮则以“性”和“习”的区分为前提,直接进行存在的论证,指出心外无物是人 的性分,需要靠体证来理解。马一浮还通过周易的诠释来说明心外无物。他 确立“观象以尽意”的易学基本原则,象一方面通于物,令一方面通于心, 则心与物通过象就沟通了,心外无象,因此心外无物。心外无物由心来建构了物, 物就与常人的世界不同了,乃是事的世界。在事的世界,理与事是合而为一的, 是一体之两名,这就是心外无理。这是马一浮的本体论方面,也就是心学方面。 3 在心外无物的本体论基础上,马一浮对理学所讨论的理、气、性、心、 情、爿能问题进行了重新解释,构造了以“一心开二门”为基本结构的形而上学 体系。这也就是所谓的理学方面,由于以心学本体论为基础,也就与传统的形而 上学不同了。马一浮以“体用一原”为基本结构阐述了理气的体用关系,指出理 和气都是以心为本原的。他又以“一心开二门”为基本结构,揭示了心、性、情、 才之间的形而上学关系,指出情和才的善是与心相应的,而恶则与心不相应,情 和才的恶是没有体性的,只是依本体而起的虚妄作用。这就为性善论提供了形而 上学的论证。 4 以心学为本体论,在此基础上展开理学为形而上学,这就把二者统合在 一个体系内了。不管是本体论的心外无物,还是形而上学的一心二门,都是需要 证悟才能理解的。证悟所见的本体也就是性,是相同的,这就为统合心学与理学 的分歧找到了结合点。 马一浮说:“尝谓严沧浪以香象渡河,羚羊挂角二语说诗,深得唐人三 昧。香象渡河,步步踏实,所谓彻法源底也。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谓于法自 在也。作诗到此境界,方是到家。故以香象渡河喻其实,谓其言之有物也。又以 羚羊挂角喻其虚,谓其活泼无碍也。”香象渡河喻其踏实,马一浮对心学义理做 了延伸,令心学之空疏归于踏实,故第二章名“彻法源底之心学”;他又对理学 重新解释,令其活泼,故第三章名“于法自在之理学”。 我们对马一浮哲学这种诠释,是有一个相当复杂的理解过程的。理解的过程 与我们叙述的顺序并不是一致的。理解往往会忘记文献,而直接到达他的目的地。 但是当我们叙述的时候,却需要从文本出发,来对文本的含义进行牵引或回归。 然而我们也并非“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一切都是在文本之问行进, 并没有作者存在,只是一个解释者,在观看和传达。 1 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f m l 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2 :1 6 2 柴文华现代新儒家文化观研究【m 1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 0 0 4 年:4 5 3 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 m i 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2 :2 4 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2 :7 5 赞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2 :1 2 6 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2 :1 8 7 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m 1 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2 :1 2 6 8 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2 0 0 2 :1 8 9 徐复观如何读马浮先生的书代序【a 】见:马一浮尔雅台答问【m 】台北:广文书局,1 9 6 3 :3 1 0 滕复马浮的儒学思想初探【a 1 见:方克立现代新儒家研究论集( 二) ,1 9 9 5 :1 8 2 “滕复一代儒宗马一浮传m 】杭州:杭州出版社,2 0 0 4 :3 2 4 记宋志明现代新儒家研究 m i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9 9 1 :1 9 1 3 林安梧马一浮,t l , 性论的义理结构【a 】见:毕养赛、马镜泉马一浮学术研究【q 杭州:杭州师范学 院马一浮研究所,1 9 9 5 :6 7 1 4 林安梧马一浮心性论的义理结构【a 】见:毕养赛、马镜泉马一浮学术研究【c 】杭州:杭州师范学院马 一浮研究所,1 9 9 5 :7 3 “杨汝宾马浮“六艺统于一心”的思想析论【a 】见:毕养赛、马镜泉马一浮学术研究【q 杭州:杭州 师范学院马一浮研究所,1 9 9 5 :6 4 “罗义俊弁言【a 】见:罗义俊评新儒家【c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8 9 :2 1 7 张家成杭州首届马一浮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a 】见:毕养赛、马镜泉j 马一浮学术研究f c 】杭州师范学 院马一浮研究所,1 9 9 5 :1 8 5 1 9 3 , 他马一浮尔雅台答问 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 0 0 5 :8 7 1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疼痛科学前沿知识与镇痛治疗新技术论述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呼吸内科医学影像学综合评估模拟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临海市海洋经济发展局下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聘工作人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药物过敏科药物过敏综合处理方案设计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内蒙古通辽开鲁县教体系统招聘20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实验外科学外科手术模拟操作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耳鼻喉科鼻窦炎手术后护理技能考核答案及解析
- 2025年职业病防护与诊断技术模拟测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儿科发烧常见病例诊断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装修全包协议书
- 2025年淮南市大通区和寿县经开区公开招聘社区“两委”后备干部30名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红河红家众服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社会招聘工作人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双11大促商家一站式指南
- 助理医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电梯管理安全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2 6、7的加减法(课件)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新教材)
- DL-T 794-2024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
- 消防战斗服穿戴培训课件
- 老年病人误吸预防及护理
- 国庆假期安全课件小学
- 内科进修汇报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