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油茶病虫害介绍专题.ppt_第1页
湖南省油茶病虫害介绍专题.ppt_第2页
湖南省油茶病虫害介绍专题.ppt_第3页
湖南省油茶病虫害介绍专题.ppt_第4页
湖南省油茶病虫害介绍专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油茶病虫害介绍专题,汇报人:刘跃进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湖南省森林防治检疫总站,内容提要,一、湖南油茶病虫害发生概况二、油茶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三、油茶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四、湖南油茶病虫害防治工作展望,一、湖南油茶病虫害发生概况,1.1油茶产业在湖南的发展湖南为全国油茶的中心产区,油茶林总面积和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在国务院办公厅发文“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的大背景下,湖南省油茶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此,我省已制定规划,到2015年使油茶林总面积达到2000万亩。,1.2油茶病虫害的防治与油茶产业发展的联系油茶有害生物的危害是影响着油茶质量和产量的重要因素。可以预见,随着我省油茶面积的不断扩大和油茶纯林的涌现,油茶有害生物的危害将是制约我省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瓶颈。,1.3湖南油茶病虫害发生概况湖南省油茶病害有35种,主要病害有:油茶炭疽病、油茶软腐病、油茶烟煤病,其它还有油茶叶肿病、油茶毛毡病、油茶疮痂病、油茶根癌、油茶半边疯等;油茶病害的发病始期一般在每年3月中下旬,随着雨季来临达到高峰期。11月以后病害症状逐渐减轻。,据报道危害我省油茶的害虫有127种,主要有:油茶尺蠖、油茶毒蛾、茶梢蛀蛾、茶籽象甲、粉白金龟子、茶褐金龟子、油茶叶蜂、茶梢尖蛾、茶弈刺蛾、油茶象甲、蓝翅眼天牛、油茶蛀茎虫等。危害多发生在油茶叶片、嫩树皮、幼果、树干等部位。严重时,经常造成油茶减产,甚至影响植株的生长与存活。,二、油茶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2.1油茶炭疽病(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油茶炭疽病是油茶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在油茶老残林中发生比较严重,在高温、高湿季节蔓延最快。一般是45月间开始发病,但此时落果不多;78月病害蔓延发展很快,普遍发生落果,9月出现较大的落果高潮,一直持续到10月,发病的适温为2528。感染此病后常导致减产20左右,最高达40以上。,油茶炭疽病发病原因油茶炭疽病病原是真菌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的胶孢刺炭疽菌。分生孢子为单细胞、长椭圆形或圆筒形,直或弯,内有很多颗粒状物及油球1-2个,分生孢子梗常聚集成盘状。有性阶段为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的围小丛壳菌。,图1.胶孢刺炭疽菌,油茶炭疽病发病症状果初期在果皮上出现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黑褐色圆形病斑,有时数个愈合。后期病斑上出现轮生的小黑点,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雨后或露水浸润后,产生粘性粉红色的分生孢子堆。病果大多脱落或开裂。叶嫩叶病斑多在叶缘或叶尖,半圆形或不规则,黑褐色,有轮纹,具紫红色边缘。老病斑下陷,褐色,后期病斑中心灰白色,内有轮生小黑点。梢病斑多发生在新梢基部,也有在梢中部的,椭圆形或梭形,略下陷,边缘淡红色,后期呈黑褐色,中部带灰色,有黑色小点及纵向裂纹。病斑若环梢一周,梢即枯死。枝干3年生以上老枝及树干病斑呈梭形溃疡斑,以中部居多,溃疡斑下陷不规则,削去表皮,木质部呈黑色。花芽、叶芽病斑以在鳞片的基部为多,不规则形,黑色或黑褐色,后期呈现灰白色,内污黄色,上有黑点,孢子堆常在鳞片内侧,病重时芽枯蕾落。,图2.油茶炭疽病发病症状,油茶炭疽病的防治方法(1)定期喷洒赛力散和波尔多液混合液(在1%的波尔多液中加入0.5%的赛力散),共喷34次。即在春季新梢生长时喷一次(34月),病害中期(6月)喷一次,发病严重期(7、8月)每隔半个月喷一次。(2)在果病高峰前约6月底开始喷洒50多菌灵可湿粉500倍液,每10d1次,连喷4次;或用1:1:100波尔多液加12茶枯水,每15d1次,连喷3次;或用50退菌特可湿粉300倍液,于6月至9月间,特别是病果盛发期前1015d起每隔1014d喷1次,连喷34次。(3)对种苗进行严格检疫。从外地调进的种子,播种前要用0.2%赛力散或50%可湿性退菌特1000倍稀释液浸种24小时。下种之后不要多施氮肥,要多施磷、钾肥。,2.2油茶软腐病油茶软腐病agaricodochium又名油茶落叶病、叶枯病,也是影响油茶高产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油茶、山茶、茶叶的果实和叶片,导致脱落,病株率达1520%,严重达95%以上。其流行与温度、湿度、立地条件、茶林密度、郁闭度有密切关系。我省3月中下旬开始发病,48月漫延迅速,其后出现发病高峰。,油茶软腐病发病原因病原为油茶伞座孢菌(agancodochiumcanwlliaeliu,weietfan),属半知菌丝孢纲丛梗孢目伞座孢属。其分生孢子座有的在寄主表皮下埋生,但大多数突出表皮裸露在病部的外表,单生,初为白色,针头大小,具柄,成熟后逐呈乳黄色、浅灰色或灰绿色,纽扣状,中央稍凹陷,或呈面包形、小宝塔形、蘑菇状,产生分生孢子后变黑。分生孢子梗28次二叉状重复分枝,无色,顶端轮生28个瓶梗,瓶口有26个锯齿状缺刻,单点产孢;分生孢子卵圆形至球形,向基型链生,单孢,浅褐色,直径1.43.9um,成柱状孢子团。,图3油茶软腐病的分生孢子梗与瓶状小梗,油茶软腐病发病症状野生茶树油茶软腐病的感病叶片最初在叶尖、叶缘或叶中部出现水渍状黄色斑点,后扩大为黄褐色或黑褐色圆形、半圆形病斑,病斑周围有明显边缘。雨天,病斑扩展迅速,病部软腐,病叶脱落,病部组织腐烂,干后常开裂。在高湿度下或多雨后的晴天,病斑上生出多数近白色、浅灰色至灰绿色或淡黄色小颗粒的蘑菇状菌体(图4),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座。,初期病叶,后期病叶,病果症状,图4.油茶软腐病发病症状,油茶软腐病的防治方法1、对过密的油茶林,要进行修枝,使林内通风透光;2、苗圃地应排水良好,并重点做好苗木软腐病的防治工作;3、对现有油茶林不同物种,品种类型和单株抗软腐病的情况进行普查,发现丰产抗病良种,及时加以推广,并注意培育丰产抗病良种;4、发病时期喷射0.8%波尔多液,或喷50%托布津400600倍稀释液,或喷70%多茵灵500倍稀释液。,2.3油茶烟煤病油茶烟煤病在我国油茶产区均有发生,多发生在高山区油茶林中。主要危害油茶枝叶,在叶正面及枝条表面产生黑色煤尘状物,在枝叶表面形成一层很厚的覆盖层,使茶树光合作用受阻,生长衰弱,终至枯死。它影响油茶树生长和结实,降低油茶的产量和品质,甚至造成植株枯死,每年的3至6月和9至11月为发病盛期。,油茶烟煤病发病原因烟煤病的病原是小煤炱目、小煤炱科、中民炱属的一种真菌。油茶绵蚧(图5)和黑刺粉虱(图6)是油茶烟煤病发生的诱因,因病菌多从这2种虫的分泌物中吸取营养,同时也随蚜虫和蚧壳虫而传播。,图5.油茶绵蚧,图6.黑刺粉虱,油茶烟煤病发病症状病叶初期出现黑色霉点增多或沿中脉生长,严重时叶及小枝上形成一层黑色烟煤状物,这是病菌的菌丝体和繁殖体。最后在枝叶表面形成一层很厚的黑色覆盖层。,图5.油茶烟煤病发病症状,油茶烟煤病防治方法1、成林应注意修枝、间伐、通风降湿;或在林内栽植山苍子防治烟煤病;2、发现有绵蚧和黑刺粉虱,可用40乐果乳油1000至2000倍液或50敌敌畏500至1000倍液喷杀;发病期可喷洒石硫合剂。夏季用波美0.3度,春秋季用1度,冬季用3度;或用1食盐水、0.6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50三硫磷1500至2000倍液防治,均有效。,2.4油茶根腐病油茶根腐病主要危害油茶一年生苗木。主要发生于45月和910月,78月是重病株死亡期。病原菌适宜生长于ph值为4左右的土中,特别是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时,适宜于感染部位和根部土壤越冬,主要从伤口或幼嫩表皮侵染。,油茶根腐病发病原因油茶根腐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镰刀属李瑟组层生镰刀菌(fusariumproliferatum)。病菌从侧根、支根和细根侵入发病,但至发展到危害病株的根茎部或主根,使根茎处树皮或主根表皮完全腐烂才导致死亡。,图7.层生镰刀菌,油茶根腐病发病症状先侵染苗木根颈部,患部组织初期褐色,后长出白色绵毛状物(菌索),受害苗木根部腐烂、叶片凋落,最后死亡。,图8.油茶根腐病发病症状,油茶根腐病防治方法油茶根腐病发病后尽可能清除重病株,以熟石灰拌土覆盖,或用50%退菌特、50%多菌灵等浇灌根茎处防治。,三、油茶常见虫害及防治方法,3.1油茶毒蛾,油茶毒蛾。又叫茶毒蛾、茶毛虫。属鳞翅目、毒蛾科。幼虫取食叶片,也取食嫩枝、树枝、幼果等,使油茶枯死或大量减产。,图9油茶毒蛾各虫态特征及危害状,油茶毒蛾生物学特性每年23代,以卵越冬。翌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孵化。刚孵化的幼虫群集在卵块周围,2龄幼虫略行分散,3龄幼虫可分散成23个虫群,有时也很集中。12龄幼虫仅食叶肉,并会吐丝迁移枝顶。4龄以后,大量取食叶片,以57龄幼虫取食量较大。幼虫老熟后,下爬到树基部附近群集结茧化蛹。一般5月下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开始出现成虫。69月,2代虫部分卵块即行越冬,部分卵块继续发育为3代,一直到11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再产卵越冬。,成虫善于飞翔,并且趋光,常迁移转换至新环境取食,招致猖獗发生。幼虫喜欢较高湿度,所以水边路边洼地发生较多,树的下部、山脚也较多。年度不同的雨量对虫害发生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在6月中旬前后雨量比常年多时,幼虫孵化率高,危害加重,应特别注意。,油茶毒蛾危害规律,油茶毒蛾防治方法,1、灭蛹,培土7一10厘米,打实,使土中蛹不能羽化。2、捕杀幼龄幼虫,将枯黄或灰白色膜质被害叶片摘掉,将幼虫放入盛药粉或石灰的土箕内灭杀。3、药杀幼虫或用肥皂水浸幼虫,将肥皂或棉油皂切成薄片,用少量水煮溶,加水(不能用井水)配成150-200倍液,将有虫枝叶浸入肥皂水内,随即取出,杀虫率可达100%。4、3龄前可用0.2阿维菌素25003000倍液或用90敌百虫、50马拉松、25亚胺硫磷、50二溴磷、50杀螟松15002o00倍液进行防治5、成虫期点灯诱蛾,或利用性激素诱杀雄蛾,结合耕作深埋结茧虫蛹。,3.2油茶尺蠖,油茶尺蠖。又叫量步虫。鳞翅目尺蛾科昆虫。幼虫取食油茶树叶,常使油茶树早期落果,造成重大损失。大量发生时可吃光全树叶片,植株如火烧状干枯。常连续危害23年,造成全株枯死。,图9油茶尺蠖各虫态特征及危害状,油茶尺蠖生物学特性油茶尺蠖1年发生1代,以蛹潜伏于油茶树蔸或油桐、松、杉树周围土内过冬,第2年2月成虫开始羽化、产卵,2月下旬至3月上旬为产卵高峰;3月底开始孵化幼虫,4月中旬至5月中旬是幼虫危害油茶的盛期;5月底至6月初入土化蛹。幼虫6龄,前3龄时间较短,约20d,后3龄时间较长,约40d,整个幼虫期约2个月。,由初期少量的虫源地到中期多量的暴发点,暴发点迅速扩大,形成很多暴发片,若干暴发片相互衔接,则连成大面积发生区。大发生高潮以后,受灾面积又随着暴发点灾情的下降而逐年缩小。油茶尺蠖的大发生,有逐年上升和下降的历史规律。一般发生在海拔高度200350m的丘陵谷地,向阳地带,为油茶尺蠖提供了比较稳定的温度、湿度和气流条件,有利于油茶尺蠖蛹的羽化、卵的孵化、幼虫的活动以及老熟幼虫的化蛹,促进虫源基数迅速增殖。,油茶尺蠖发生规律,油茶尺蠖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包括:挖蛹埋蛹、捕蛾挖卵、捕捉幼虫等方法;2、药物防治。坚持“治早治小”原则,在每年4月上旬左右,3龄幼虫前可用0.2阿维菌素25003000倍液或用90敌百虫、50马拉松、25亚胺硫磷、50二溴磷、50杀螟松15002o00倍液进行防治;3、生物防治。利用尺蠖的天敌寄生蜂、寄生蝇、鸟类和菌类等防治。据试验,用白僵菌、苏云金杆菌每毫升1-2亿孢子的菌液喷杀2-3龄幼虫,灭虫率达90以上。此外,鸟类中的白头翁鹑雉、竹鸡等,寄生蜂中的姬蜂、土蜂等,都是油茶尺蠖的主要天敌。,3.3茶刺蛾,茶刺蛾。又叫火辣子。鳞翅目刺蛾科昆虫。幼虫栖居叶背取食,幼龄幼虫取食下表皮和叶肉,留下枯黄半透膜,中龄以后咬食叶片成缺刻,常从叶尖向叶基锯食,留下平宜如刀切的半截叶片。,图10茶刺蛾各虫态特征及危害状,茶刺蛾的生物学特性成虫寿命一般45天,日间栖于茶丛叶背,夜间活动,有趋光性。羽化后12天即交尾卵。23晚产完,每雌可产卵数十粒不等,多产于茶丛中上部叶片反面边缘锯齿处;卵经过710天即孵化为幼虫,主要取食叶片的下表皮和叶肉。4龄后,食量增大,一般一头4龄幼虫一天可食去25叶片。幼虫历期2030天,一般蜕皮5次,6龄。幼虫老熟后,停食11.5天,便开始结茧化蛹,蛹化在茶树落叶下面、枝桠问或表土中,一般入土的约深5mm左右。,茶刺蛾的发生规律,在湖南一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茶丛根际落叶和表土中结茧越冬。三代幼虫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中、下旬和9月中、下旬盛发。且常以第2代发生最多,为害较大。成虫日间栖于茶丛内叶背,夜晚活动,有趋光性。卵单产,产于茶丛下部叶背。幼虫孵化后取食叶片背面成半透膜枯斑,以后向上取食叶片成缺刻。幼虫期一般长达2226天。,茶刺蛾的防治方法,1、人工方法。结合耕作击碎虫茧;灯光诱杀成虫;2、化学药剂。用0.5亿孢子的青虫菌喷杀或90%敌百虫、50%杀螟橙、50%杀螟松、25%亚胺硫磷、80%敌敌畏等10001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20%杀灭菊酯等5000-6000倍液喷施;3、天敌利用。天敌主要有寄生蜂和病毒。一般第二代病毒感染较少,第一代次之第三代最多。感染病毒的幼虫食量减少,发育缓慢,体色变为淡紫红色,虫体较软,死亡后虫体一触即破。,3.4茶梢蛀蛾,茶梢蛀蛾又名茶梢蛾,属鳞翅目尖翅蛾科。幼虫先潜食叶肉,留下表皮,呈黄褐色圆斑,后期蛀食枝梢,致使芽梢停止生长,枯萎易折。,图10茶梢蛀蛾成虫,茶梢蛀蛾的发生规律,茶梢蛀蛾在湖南一年发生l代,以幼虫在受害树叶潜斑内越冬。次年3月下旬越冬幼虫开始从潜斑内爬出转蛀嫩梢4月上、中旬为盛期转叶蛀梢直到5月上旬结束。7月下旬老熟幼虫开始化蛹8月下旬为盛期,9月上旬结束。成虫9月上旬开始羽化9月中旬为盛期,9月下旬结束。9月下旬至l0月中旬卵相继孵化幼虫钻入叶内为害。,茶梢蛀蛾的防治方法,1、人工方法。成虫羽化前,摘除受害梢,降低虫口密度;2、化学药剂。当幼虫尚在叶片中时(一般在8月上旬至10月中旬),喷洒敌百虫、氧化乐果、杀螟松、马拉松1000倍液,敌敌畏1500一2000倍液进行防治;,3.5油茶象鼻虫,油茶象鼻虫又名茶子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为害油茶果,幼虫在茶果内蛀食种仁,引起果实中空,幼果脱落,成虫亦以象鼻状咀嚼式口器啄食茶果,影响茶果产量和质量。成虫还能取食嫩梢表皮,使嫩梢枯死。,图11油茶象鼻虫各虫态及危害状,油茶象鼻虫的发生规律,二年发生1代,以当年幼虫和先年新羽化的成虫在土内越冬。越冬成虫于翌年4月下旬陆续出土,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成虫盛发并产卵幼果内。幼虫在果内孵化即取食果仁,910月间陆续出果入士越冬。越冬幼虫在土中直至第二年10月化蛹,蛹经30天左右羽化为成虫留在土内越冬。,油茶象鼻虫的防治方法,1、深耕灭虫。结合茶园深耕,翻转土壤,抑制其发生;2、捕杀成虫。利用成虫假死性,先在树下放塑料布,振动茶树,集中捕杀;3、适时采收茶果。适当提前采收茶果、摊放在水泥坪上,待幼虫出果后集中消灭;4、药剂防治。发生严重的茶园,可在成虫盛发期喷药。可在下午至黄昏喷施80敌敌畏、90敌百虫、50马拉硫磷、50倍硫磷、50辛硫磷、90杀螟丹8001000倍液,或10天王星30003500倍液。喷药时注意将地面喷湿。土壤施药可用95杀螟丹每亩0.20.3千克拌土撒施。,3.6茶天牛,茶天牛别名楝树天牛、株闪光天牛、贼老虫等。鞘翅目,天牛科。幼虫蛀食枝干和根部,致树势衰弱,上部叶片枯黄,芽细瘦稀少,枝干易折断,严重时整株枯死。,图12茶天牛成虫,茶天牛的发生规律及习性,2年或2年多发生一代,以幼虫或成虫在寄主枝干或根内越冬。越冬成虫于翌年4月下旬7月上旬出现,5月底产卵,进入6月上旬幼虫开始孵化,10月下旬越冬,下一年8月下旬9月底化蛹,9月中旬l0月中旬成虫才羽化,羽化后成虫不出土在蛹室内越冬,到第三年4月下旬才开始外出交尾。把卵产在距地面735cm、茎粗235cm的枝干上或产在茎皮裂缝或枝杈上。初孵幼虫蛀食皮下,12天后进入木质部,再向下蛀成隧道,至地下33cm以上。在地际35cm处留有细小排泄孔,孔外地面堆有虫粪木屑。老熟幼虫上升至地表310cm的隧道里,做成长圆形石灰质茧,蜕皮后化蛹在茧中。,茶天牛的防治方法,1、成虫出土前用生石灰5kg,硫磺粉05kg,牛胶250g,对水20l调和成白色涂剂,涂在距地面50cm枝干上或根颈部,可减少该天牛产卵。2、茶树根际处及时培土,严防根颈部外露和成虫产卵。3、于成虫发生期用灯火诱杀成虫或于清晨人工捕捉。4、从排泄孔注入敌敌畏、乐果等杀虫剂40一50倍液,然后用泥巴封口,可毒杀幼虫。5、把百部根切成46cm长或半夏的茎叶切碎后,塞进虫孔,也能毒杀幼虫。,3.7油茶叶蜂,又名油茶青虫。膜翅目、叶蜂总科昆虫。幼虫为害油茶春梢嫩叶,大发生时,油茶新老叶全被吃光,严重影响油茶产量。,图13油茶叶蜂幼虫及成虫,油茶叶蜂的发生规律及习性,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成虫趋光性弱,傍晚及黎明栖于枝丫处,夜间躲入叶背。成虫产卵于萌动的芽内。产卵时,雌蜂锯破芽苞,将卵用粘液粘于芽内第3-5片嫩叶的正面,每芽产卵2-5粒。幼虫有假死性。,油茶叶蜂的防治方法,1、用幼虫的集中性及假死性,在3龄后,用塑料布摊在树下,摇落幼虫进行人工捕杀;2、结合冬季垦复茶山,挖出叶蜂蛹,任其暴露冻死或让天敌捕杀;3、在幼虫爬出芽苞后,每亩用2.5溴氰菊酯5000倍液喷杀。,四、湖南油茶病虫害防治工作展望,为促进我省油茶产业健康发展,切实强加油茶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油茶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应采取以下措施:1、以县为单位形成测报网络,县林业局、乡镇林业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