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建设方案及行洪论证报告报批稿.doc_第1页
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建设方案及行洪论证报告报批稿.doc_第2页
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建设方案及行洪论证报告报批稿.doc_第3页
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建设方案及行洪论证报告报批稿.doc_第4页
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建设方案及行洪论证报告报批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目目 录录 1 概述概述 .1 1.1 项目背景.1 1.2 评价依据.3 1.3 技术路线及工作内容.4 1.4 其它.4 2 涉河建涉河建设设方案方案 .5 2.1 建设项目概况.5 2.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6 2.3 设计依据.6 2.4 设计原则.7 2.5 河道整治方案.7 3 河道基本情况河道基本情况 .10 3.1 河道基本情况.10 3.2 气象水文条件.10 3.3 工程地质.11 3.4 工程河段现有涉河建筑物.12 3.5 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15 4 河河势稳势稳定性分析定性分析 .16 4.1 河道历史演变分析.16 4.2 河流近期演变.16 4.3 河道演变趋势分析.16 5 防洪防洪评评价价计计算算 .18 5.1 水文分析计算.18 5.2 设计洪水计算.19 5.3 控制断面选取以及控制断面水位流量关系.25 5.4 洪水水面线计算.27 5.5 河道冲刷计算分析.31 5.6 河道雍水分析.32 5.7 工程建设对河道河势影响分析.33 ii 6 防洪防洪综综合合评评价价 .35 6.1 与现有防洪标准、技术要求的适应性分析.35 6.2 对行洪能力的影响分析.35 6.3 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36 6.4 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36 7 防治与防治与补补救措施救措施 .37 7.1 建设项目未达到防洪标准的补救措施.37 7.2 项目建设期上游回水影响的防治措施.38 8 结论结论与建与建议议 .39 8.1 结论.39 8.2 建议.40 附件:附件: 附件 1 建设项目委托书 附件 2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同意*房地产开发项目核准 的批复 附附图图: : 附图 1 工程地理位置及测站分布图 附图 2 沙坪坝气象站暴雨频率曲线图 附图 3 工程所在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图 附图 4 工程断面集雨面积图 附图 5 工程河道规划平面图 附图 6 工程河道建设纵横断面图 *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建设及河道整治方案防洪评价报告 1 1 概述概述 1.1项项目目背背景景 *位于*市主城区西南部,是长江和嘉陵江环抱的*渝中半岛 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跨东经 1061510635,北纬 29152935,幅 员面积 430.78km2,与渝中区、沙坪坝区、大渡口区、璧山和江津接壤, 与南岸区、巴南区隔江相望。南北最长 36.12km,东西最宽 30.4km。 *房地产开发项目位于*市*金凤镇和走马镇的交界处,金 凤镇龙潭湖南侧,用地属于*金凤镇和走马镇行政辖区范围。该组 团地块的功能定位为以休闲运动为主的生态运动居住社区。 图1 工程位置图 根据*市*金凤镇龙潭湖南侧部分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涉及地块编号为 a1-16,a1-20,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为一类住 宅用地,该地区地形呈不规则形状,地势较平坦,本次工程河段从西 南向东北方向穿过本地块。 *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建设及河道整治方案防洪评价报告 2 由于河流对河床的长期冲刷下切作用,目前河床已趋于相对稳定 期。近期受*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影响,场地平整过程中导致部分弃 渣入河,使得河流淤积现象较为严重,河道行洪能力低,基本不具备 河道防洪的能力。 图2 河道现状图 该河道是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河道的整治作为 *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配套工程,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保 证*项目的防洪要求及其正常运行,该河道的过洪能力有重要作 用。 现状河道由于自身冲淤作用,局部河段已产生一定程度的改道, 为符合*市*金凤镇龙潭湖南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河道定位, *房地产开发项目将对该该河道进行整治,此项工程将对河道行 洪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为分析其影响程度,验证河道过流能力是否 满足行洪要求,受*公司的委托,*公司承担了*房地产开发项 *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建设及河道整治方案防洪评价报告 3 目涉河建设方案与防洪评价的论证工作。 1.2 评评价价依依据据 1.2.1 相关法律、相关法律、法法规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6 (4)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利部、国家 计委水政19927 号 (5)*市河道管理条例2002.6 (6)*市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办法2003.4 (7)*市水利局关于加强全市河道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渝水 河201070 号) 1.2.2 技技术标术标准及准及规规程、程、规规范范 (1)防洪标准(gb50201-94); (2)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3)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4)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 (5)河道管理范围内项目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试行), (水利 部办建管)2004109号,2004.7; (6)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 5180-2003); (7)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57-1996; (8)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建设及河道整治方案防洪评价报告 4 1.2.3 参考参考资资料料 (1)*市*金凤镇龙潭湖南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2)*设计方案 1.3 技技术术路路线线及及工工作作内内容容 *房地产开发项目行洪能力及河势影响研究论证,拟通过对 该河段河床演变分析和a1-16,a1-20地块已建拱桥工程过洪能力复 核计算,分析工程是否能满足相应防洪标准下过洪要求,从而综合评 价其对工程附近河段的河势、防洪及已建工程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 包括: (1)收集资料,主要包括河床地形、水文、工程河段涉河工程等资 料; (2)河床演变分析; (3)水文分析计算; (4)复核*a1-16,a1-20地块已成拱桥工程过水能力; (5)评价工程对河段行洪能力的影响; (6)分析工程对河势、行洪及涉河工程的影响; (7)评价工程对防汛抢险的影响评价。 1.4 其其它它 本报告平面坐标采用*独立坐标系统,高程系统除特别备注外, 均为黄海高程。 *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建设及河道整治方案防洪评价报告 5 2 涉河建涉河建设设方案方案 2.1 建建设设项项目目概概况况 2.1.1 工程名称与地点工程名称与地点 工程名称:*房地产开发涉河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金凤镇龙潭湖南侧 2.1.2 工程工程规规模及防洪模及防洪标标准准 (1)工程规模 *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地块编号为 a1-16,a1-20,为了满足 *市*金凤镇龙潭湖南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河道布设需要, 本次拟对河道进行整治,本次工程涉及河道全长 339.5m,工程起点位 于河道上游已建拱桥处,工程河段终点位于下游刚架桥处,靠近 *g5001 绕城高速。本次在工程实施中河道拟采用梯形断面景观明渠 设计。 (2)防洪标准 *房地产开发项目位于*市*西部缙云山麓,属于长江水系 支流梁滩河的支流莲花滩河上游支沟,该区域规划建设成以休闲运动 度假公园为主,配套居住、商贸、市政公用设施、公共设施的综合开发 建设片区。根据*市主城区城市防洪规划(2006-2020),工程所在区 城市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中小河流所在流域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 洪水;根据*市*金凤镇龙潭湖南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河道 拟进行整治,涉及局部改道,根据*市水利局关于加强全市河道管 理工作的紧急通知(渝水河201070号)规定,应相应提高一至二档 防洪标准,从防洪安全角度出发,确定本次改造工程河段防洪标准按 100年一遇洪水考虑。 *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建设及河道整治方案防洪评价报告 6 2.2工工程程建建设设的的必必要要性性 (1)防洪的要求 莲花滩河及其支流是该区域雨洪的主要排泄通道。*降水量年 内分布不均,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5-9月,占到全年降雨量的70%左 右,造成了莲花滩河水量季节性差异大,在多雨季节易形成山洪,随 着雨季的来临,防洪形势严峻。 (2)满足*景观的要求 莲花滩河及其支流是区域规划确定的重要的生态廊道,是联系滨 河生态景观廊道,是*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3)城市规划的要求 根据*市*金凤镇龙潭湖南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基 本上顺应自然生态水系的保护,保留原有河流的机理,并对部分河段 进行了渠化整治。 2.3 设设计计依依据据 (1)防洪标准(gb50201-1994); (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 (3)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1992); (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1998); (5)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 (6)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导流设计导则(dl/t 5114-2000); (7)*市公路路政管理条例(2002); (8)*市*金凤镇龙潭湖南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9)*设计方案。 *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建设及河道整治方案防洪评价报告 7 2.4 设设计计原原则则 *房地产开发项目河道整治工程在满足区域防洪功能的前提 下,还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及自然景观的营造,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的要求。工程布置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防洪安全原则:涉河建筑物必须满足河道行洪安全,保障区域 防洪安全,消除防洪安全隐患。 (2)规划适应原则:河道及建筑物布置与规划相适应,从环境的整 体性出发,统筹布局与城市各个功能区相匹配,相协调,塑造以休闲 运动为主的生态运动居住社区形象。 (3)生态保护原则:尊重原有生态景观环境,创造生态良好的人居 环境。 (4)可持续发展原则:力求经济、环境、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以 良好的开发效益创造可持续建设条件,以优美、超前的环境建设奠定 可持续开发的基础。 2.5 河河道道整整治治方方案案 2.5.1 河道整治河道整治 为了有利于规划建设用地,与*市*金凤镇龙潭湖南侧地块控 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河道走势一致,达到河流综合整治的目标,为 尽量减少工程占地,本段河道规划设计拟采用梯形景观明渠型式布置, 河底宽为 4m,边坡按照 1:1.5 设计,本工程河段河道比较平缓,整治 后河道平均纵坡为 5.48;其河道中心线控制点及坐标值详见表 2- 1。 表 2-1 工程河段中心线控制坐标 桩号x 轴y 轴备注 *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建设及河道整治方案防洪评价报告 8 k0+618.161643.6037124.79 上游溢流堰 k0+539.561654.4637201.99 k0+459.561701.0137266.21 k0+439.561699.7737286.18 上游公路桥 k0+389.56141.8937300.70 束窄河道 k0+355.161771.1837315.55 上游人行桥 k0+339.561785.18 37321.95 工程段起点 k0+315.661804.51 37336.96 k0+291.061827.8537341.11 r30 圆弧段 k0+239.561878.44 37331.26 k0+189.561927.5537321.69 k0+164.161952.4737316.84 k0+139.561976.5137319.61 k0+089.561999.9137360.17 k0+084.261999.0137365.44 r40 圆弧段 k0+036.461987.85 37411.93 k0+032.261986.8737416.02 拟建拱桥 k0+015.061982.86 37432.71 渐变段起点 k0+000.061979.3637447.29 工程段终点 2.5.2 跨河建筑物跨河建筑物 根据*方案设计,本次防洪评价涉及 6 处交通桥,从计算河 段上游开始: 1、k0+618.1 处已建人行桥,桥下有溢流堰,为抬高水位立水景 之用,堰顶高程 294.0m,一共 6 孔。 2、k0+439.5-k0+459.5 处已建公路桥,单跨拱桥,净跨 15.55m, 桥面高程 296.35m。 3、k0+355.1 处已建景观人行桥,为 2 跨拱桥,单跨 5.0m,拱顶 高程 293.35m,桥面高程 294.90m。 4、k0+339.5 处已建公路桥,桥下游既是本工程起始点,单跨拱 桥,净跨 16.0m,拱顶高程 297.94m,桥下设实用溢流堰,堰顶高程 292.0m,为抬高水位立水景之用。 5、k0+032.2-k0+036.4 处为规划修建公路拱桥位置(消防车道), 其跨度较大,桥下净空不影响本河道行洪,在计算中不予考虑。 *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建设及河道整治方案防洪评价报告 9 6、k0+000.0 处刚架人行桥,也是本工程控制断面,桥下 2 跨桥 洞,洞宽 4m,洞顶高程经目测远高于设计洪水。 根据下游刚架桥控制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推求的设计洪水结果, 对控制断面以上 5 处桥梁过流能力进行分析,除 k0+355.1 处景观人 行桥,其余均能满足河道行洪要求。 通过对全河段进行建前、建后洪水水面线推求,并在回水区内做 行洪能力评价:下游拟建公路桥应满足河道行洪断面需要,推荐选择 为单跨型,并且桥洞断面净空应大于设计河道护坡行洪断面;上游回 水区内 k0+355.1 处景观人行桥在工程建设前后均不能满足行洪要求, 建后洪水位高于建前 30cm,属于危险建筑;其余涉河桥梁满足行洪要 求。 2.5.3 河道河道护护岸岸 *整个地块高程落差不大,为满足行洪安全,本次报告推荐河 道护岸工程的护岸结构总体为生态护岸形式,包括镇脚和生态岸坡。 最终方案以业主的施工设计图为准。 (1)镇脚 河岸临近河床易受常年洪水冲刷部分两岸均采用干砌石镇脚。镇 脚高度 1.0m,边坡 1:0.3,材料为干砌条石;干砌石镇脚自然形成细小 凹凸和空隙,有利于确保植物生长。 (2)生态岸坡 镇脚廊道之上为生态岸坡,大多数河段边坡为 1:1.5,部分受限河 段在满足边坡稳定要求的前提下,岸坡两侧可按规划植物群落进行植 栽,按规划做景观配置,打造一条靓丽的河岸生态走廊。 *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建设及河道整治方案防洪评价报告 10 3 河道基本情况河道基本情况 3.1 河河道道基基本本情情况况 梁滩河是嘉陵江下游右岸的一条主要支流,贯穿*市区的九龙坡、 沙坪坝、北碚 3 个区,干流发源于*的巴福镇,经白市驿镇、含谷镇, 进入沙坪坝区的西永、土主镇,与左岸主要支流龙凤河汇流后,经沙坪 坝区的回龙坝镇、凤凰镇和北碚区的歇马镇、龙凤桥镇、北温泉镇,在 毛背沱汇入嘉陵江,干流河道总长 88.7km(*段长 21.4km、沙坪坝区 段长 48.8km、北碚区段长 18.5km),全流域面积 510.1km2(*境 144.7km2、沙坪坝区境 285.31km2,北碚区境 80.09km2);干流平均坡降 2.60%。 莲花滩河为梁滩河右支流,发源于*的走马镇皮罗寺,经九龙坡 的金凤镇、沙坪坝区的曾家镇,在陈家桥镇与左支虎溪河汇流。莲花滩 河集雨面积 106.81km2,河长 25.64km,比降 1.833;工程河段位于梁 滩河支流莲花滩河上游支流,龙潭沟水库南侧,在*的金凤镇境内。 本次*房地产项目 a1-16,a1-20 地块涉及河道最上游断面为已建 单跨拱桥,该拱桥跨度为 15m,工程河段最下游断面为一多孔刚架桥, 每孔跨度为 4.0m。 3.2 气气象象水水文文条条件件 据沙坪坝气象站资料显示,*属于南亚季风环流控制范围,具 备亚热湿润季风气候特性,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使其具有较明显的 气候垂直带谱结构。区内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具有东暖、夏热、秋长的气候特点。 工程河段多年平均气温 17.6,极端最高气温 41.7,极端最低 *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建设及河道整治方案防洪评价报告 11 气温 1.8,年总积温 5390,最热为每年 7 月中旬至 8 月中旬,最冷 为每年 12 月下旬至次年 1 月中旬。 工程河段全年平均降水量 1067.8mm,其中 24 月春季平均降 水 217.5mm,5-7 月夏季 454.5mm,8-10 月秋季 358.9mm,111 月冬 季 86.9mm,降水量最多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 43%,冬季降水 量最少,只占全年降水量的 8%。 工程河段年平均无霜期为 335 天,霜冻一般出现在每年小雪至次 年立春前后, (即 121 月)轻者地面草丛上白霜,重者水田起薄冰,多 发生于每次寒潮过后的晴天。整年多云雾,全年日照时间不超过 1276 小时,全年日照平均率为 25%,8 月日照时间最多为平均 223 小时, 10 月平均日照时间 20 小时。 春天盛行东南风,风力一般 12 级,夏季多东南风和西北风,风 向不稳定,往往夹着雷暴,风力为阵性大风,最大可达 8 级,伏天午时 多南风,一般 1 级微风,秋冬季节为西北风,风向较稳定,最大 5 级。 冬春季节多为高积云和层积云,云积稳定,终日笼罩,不见天日。夏季 多为积雨云和雷雨云,云层变化大,分布不均,积散较快。秋天多为云 朵,移动缓慢,显得秋高气爽。 3.3 工工程程地地质质 (一)地形地貌(一)地形地貌 *金凤镇龙潭湖南侧地块位于金凤东南部,属山地平行岭谷区, 地貌的发育主要受构造及岩性的控制,常形成宽缓的树枝状的沟谷及 孤立的残丘地貌。地形总体西北高,东南低,标高 200.0m-320.0m,相 对高差 120.0m。广布稻田、旱地、鱼塘。区内地貌属剥蚀丘陵地貌。中 心内以浅丘地形为主,高程从 200m-320m,大多数高程集中在 200m- *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建设及河道整治方案防洪评价报告 12 240m 之间。坡度10%用地集中在中部,坡度 10-25%及以上集中在 中心两侧,组团多数用地适合建设或通过整治基本适合建设开发。少 量坡度25%坡地可保持原生态,进行绿化。 (二)水文(二)水文 规划地块总体地形上有利于地表、地下水排泄。第四系土层中未 见泉点出露,地下水贫乏,仅在雨季局部土层可存在少量上层滞水。 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稻田、水塘等地表水体的补给,经岩石中 的裂隙迳流。第四系土层为粘性土,属弱透水层,基岩主要为泥岩,属 相对隔水层,仅于沟谷地带及强风化层中赋存少量风化裂隙水。故 *金凤镇龙潭湖南侧地块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三)地震(三)地震设设防烈度防烈度 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的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另据中国地震 烈度区划图(1990),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工程区域属于相 对稳定的弱震环境,根据规范不进行抗震计算。 3.4 工工程程河河段段现现有有涉涉河河建建筑筑物物 本报告中的涉及的小溪河*境内河段,河道曲折,比降较小, 与本次*房地产开发项目相关的现有涉河建筑物主要有: (1)上游工程起点处拱桥 该拱桥桥面高程为 298.30m,根据现场勘测,该桥为单跨拱桥, 跨度为 15m,洞顶高程为 397.94m,河底高程 291.30m;河底中心坐 标为 x=61785.18,y=37321.95。为了上游景观需要,桥下游设有一处 溢流堰,堰顶高程为 292.00m。上游起点现状见图 3-1 所示。 *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建设及河道整治方案防洪评价报告 13 图3-1 上游起点拱桥现状图 采用堰流公式对该桥过流能力进行复核,在百年一遇洪水条件下, 该桥底部堰上水头为 3.5m,即 p=1%标准下堰上水头为 295.50m。由 于桥上游行洪断面急剧扩大,因此假定上游水面为静止,按能量守恒 推算静水位为 295.96m。经计算,该拱桥最大过流能力为 258m3/s,能 满足上游来水 100 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桥上游 50m 范围内已被开发 为休闲娱乐功能区,其高程远低于百年一遇洪水位,现状下游河道现 状淤积比较明显,过流能力较弱,使得河道在 100 年一遇设计洪水情 况下,容易对桥上游两岸房屋造成淹没。 (2)下游工程终点刚架桥 根据现场勘测,该桥为多孔刚架桥,每孔净宽 4.0m,共 3 孔,该 桥桥面高程为 295.44m,河底高程为 289.44m,河底中心坐标为 x=61979.36,y=37447.29,经分析计算,其百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 294.17m,其最大过流能力为 245.90m3/s。 *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建设及河道整治方案防洪评价报告 14 图3-2 下游终点刚架桥现状图 (3)回水区 k0+618.1 人行桥 根据现场勘测,该桥为多孔刚架桥,每孔净宽 4.5m,共 6 孔,该 桥桥面高程为 296.00m,河底高程为 291.80m,桥下堰顶高程 294.00m。经分析计算,下游堤防建设前后设计洪水位为 295.68m、295.69m,考虑计算误差可以认定其在工程建设前后无区别。 该桥位于工程回水区上游,不受下游河道建设影响。 图3-3 k0+618.1人行桥现状图 *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建设及河道整治方案防洪评价报告 15 (4)回水区 k0+439.5-k0+459.5 处公路桥 根据现场勘测,该桥为单跨拱桥,净跨 15.55m,桥面高程为 296.35m,河底高程为 291.45m,经分析计算,堤防建设前其百年一遇 设计洪水位 295.48m,建设后 295.63m,水位雍高 15cm。但建设后洪 水位低于拱顶高程,不影响公路桥结构安全。 (5)回水区 k0+355.1 人行桥 根据现场勘测,该桥为拱桥,每孔净宽 5.0m,共 2 孔,该桥桥面 高程为 294.90m,河底高程为 291.35m,拱顶高程 293.35m。经分析计 算,堤防建设前其百年一遇设计洪水位 295.20m,建设后 295.50m,水 位雍高 30cm。下游堤防建设前后其设计洪水位均高过现有桥面高程, 该桥属于危险建筑物,建议拆除下游 k0+000.0 处桥下溢流堰或者采 取安全措施编制防洪预案降低该河段受淹危害。 图3-4 k0+355.1人行桥现状图 3.5 水水利利规规划划及及实实施施安安排排 据调查,目前在本工程河段桩号k0+031.0-k0+036.4m处,拟建一 *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建设及河道整治方案防洪评价报告 16 座公路桥,除此以外,无其它规划的水利工程和设施。 4 河河势稳势稳定性分析定性分析 4.1 河河道道历历史史演演变变分分析析 河道演变主要受地形、地势、河床地质构造、两岸植被、当地气 象和径流条件及人为的影响。本次*房地产开发项目涉及河流为 莲花滩河上游支流、龙潭沟水库溢洪道泄流。经现场踏勘及向当地水 利部门了解,该河段河道多年稳定无变化。多为依山宽浅式河床,沿 程滩濠相间,基岩出露,河床组成以粘土为主。 项目涉及河段无长时段历史观测资料,但经现场踏勘可见,沿库 两岸为一级阶地,植被较好。经现场踏勘及向当地水利部门了解,该 河段河道多年稳定无变化。 4.2 河河流流近近期期演演变变 河道近期的演变主要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是因为*的建 设和开发,对工程区进行了一定的平场挖填,使得河道在近年冲淤过 程中产生局部改道。受*房地产开发建设的影响,场地平整过程中 导致部分弃渣入河,使得河流淤积现象较为严重,河道行洪能力低, 基本不具备河道防洪的能力。 4.3 河河道道演演变变趋趋势势分分析析 河势就是河流形态发展和自动调整变化的趋势。本工程建成后, 将对天然河道的河流走向和河势冲淤进行恢复整治,因此,河流的地 质地貌条件、河床地层的组成均没有发生大的改变,工程建设对该河 *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建设及河道整治方案防洪评价报告 17 段河势的影响很小。据现场踏勘和相关资料分析,本工程河段河床组 成主要以砂粘土为主,多年来河道形态变化不大,自然岸线固定,洲 滩、主槽以及整个河势稳定。工程勘测范围未见滑坡、泥石流等不良 地质现象,岸坡稳定,工程修建后对河道主流与局部流向改变甚微, 且范围甚小,对河势的稳定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建设及河道整治方案防洪评价报告 18 5 防洪防洪评评价价计计算算 5.1水水文文分分析析计计算算 5.1.1 防洪防洪标标准准 *位于*市*西部缙云山麓,属于长江水系支流梁滩河的支 流莲花滩河上游支沟,该区域规划建设成以休闲运动度假公园为主, 配套居住、商贸、市政公用设施、公共设施的综合开发建设片区。根据 *市主城区城市防洪规划(2006-2020),工程所在区城市防洪标准 为100年一遇,中小河流所在流域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根据* 市*金凤镇龙潭湖南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河道拟进行局部改 道,根据*市水利局关于加强全市河道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渝水 河201070号)规定,应相应提高一至二档防洪标准,从防洪安全角度 出发,确定本次a1-16,a1-20地块防洪标准按100年一遇洪水考虑。 5.1.2 暴雨洪水特征暴雨洪水特征 (1)基本特征 工程流域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多雨,常出现大雨或 暴雨,暴雨一般发生在 510 月,大暴雨多发生在 68 月,根据附近 气象站逐日降雨资料统计分析,一次暴雨过程多为 13 天,其中大 部分雨量都集中在 24 小时以内。工程流域属山溪性雨洪河流,洪水 由暴雨形成,洪水过程陡涨陡落,其过程直接受暴雨特性的影响。根 据河边水文站对邻近河流的实测资料统计,最大洪峰流量出现在 59 月,通过洪水过程线分析,起涨时间多在 26h,形成洪峰时间 多在 13 h 以内,峰型多为单峰。 (2)历史洪水 *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建设及河道整治方案防洪评价报告 19 据统计自 1981 年至今该地区发生过 5 次较大洪灾,洪灾的主要 成因系集中暴雨形成,尤其是 2008 年 6.15 洪水(24 小时降雨达 163.1mm)和 2007 年 7.17 洪水(24 小时降雨达 271mm)。根据沙坪坝 气象站资料可知, “2007.7.17 特大暴雨”沙坪坝气象站日降雨量突破了 该站自 1892 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历史最大日降雨量,故其重现 期为 115 年, “2008 年 6.15 大暴雨”及“1981 年 7.16 大暴雨”均为 5-10 年一遇。 根据向当地龙潭村农村居民调查,2007 年 7 月 17 日洪水是当地 几位近 70 岁的老人所见的最大一次洪水。在沙坪坝站 55 年暴雨资料 中“07.7.17”暴雨为 6h、24h 暴雨系列的最大值。根据洪水调查和洪灾 情况及暴雨资料分析,根据洪痕计算分析, “07.7.17”洪水洪峰值在工 程流域约为 33.0m3/s,与该根据暴雨推算的地区 100 年一遇洪水基本 相当,再向前无据可考,故可将 2007 年 7 月 17 日洪水重现期定为 100 年。 5.2 设设计计洪洪水水计计算算 5.2.1 设计设计洪水洪水计计算方案算方案 本次设计洪水计算以下游刚架桥为控制断面,在进行区域洪水计 算时,本次从河道防洪安全及工程实际出发,考虑了以下情况: (1)在河道上游左岸支流上有小(一)型水库龙潭沟水库,结合防 洪要求,同时考虑工程投资等因素,本次设计洪水计算需考虑龙潭沟 水库的调节作用。 (2)工程河段上游于 2005 年修建一龙潭沟水库引水渠,将来自工 程河段上游的水量引至龙潭沟水库,考虑到该引水渠引水流量较小, 从工程防洪安全角度出发,在本次计算中不考虑该引水渠的引水流量 *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建设及河道整治方案防洪评价报告 20 值。 (3)流域内无实测洪水资料,因此,本次河道洪水计算方法按四 川中小流域洪水计算手册中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的方法计算洪 水。 5.2.2 设计设计洪水洪水计计算算 (一)基本(一)基本资资料料 工程所在流域内无气象站,但距本工程直线距离 12km 左右处有 沙坪坝气象站,距本工程直线距离 14km 左右有璧山县气象站。 (1)暴雨参数 工程所在流域附近有沙坪坝气象站,距本工程约 12km 左右,此 站有长短历时降水观测资料,系列长,精度高。因此本次计算收集了 沙坪坝气象站 19602008 年年最大 1/6、1、6、24 小时暴雨资料,采 用 p型曲线适线分析计算。详见下表 5-1 和附图 2-1附图 2-4。 工程所在流域附近另有璧山气象站,距本工程直线距离 14km。 璧山县气象站位于璧山县城,其地理位置为东经 10614、北纬 29 34。本次计算收集了璧山气象站 19802007 年年最大 1/6 小时、1 小 时、6 小时暴雨量观测资料和 19592007 年最大 24 小时暴雨量观测 资料用于本次设计洪水计算,经频率分析,设计暴雨统计参数见表 5- 2。 本次设计还收集了由*市水文局编制的*市的暴雨统计参数等 值线图(以下称等值线图)中最大 1/6、1、6、24 小时暴雨量均值等 值线图和暴雨量变差系数 cv等值线图,其各特征参数见表 5-3 等值 线图暴雨特征参数表。 表 5-1 沙坪坝气象站设计暴雨特征值 单位:mm 资料 参数 沙坪坝气象站 *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建设及河道整治方案防洪评价报告 21 1/6h1h6h24h 均值15.539.571.599.1 cv0.360.400.500.50 cs3.5 cv 表 5-2 璧山气象站设计暴雨特征值 单位:mm 璧山气象站资料 参数1/6h1h6h24h 均值15.040.175.599.1 cv0.350.400.460.43 cs3.5 cv 表5-3 等值线图暴雨特征参数表 单位:mm 查等值线图 资料 参数1/6h1h6h24h 均值17.042.070.095.0 cv0.350.400.450.50 cs3.5 cv (2)设计暴雨成果 根据沙坪坝站、璧山站、等值线图暴雨特征参数计算设计暴雨成 果见表 5-4。 (3)暴雨参数合理性检验 由暴雨特征参数表可知,起控制作用的 6h、24h 暴雨时段中,璧 山站和沙坪坝站的均值较大, 等值线图参数值较小。沙坪坝站和壁 山站与本工程属于同一暴雨区域,分别位于本流域左右两侧中梁山以 东和缙云山以西,暴雨资料对本工程的代表性相近,但璧山站的暴雨 资料年限(28 年)较短,采用的 19802007 年资料中丰水年偏多,其 暴雨资料的代表性不如沙坪坝站。而等值线图资料统计年限截至 1998 年,没有反映 1998 年至今的近年大暴雨对暴雨参数的影响,故 计算的统计参数成果偏小。故本工程选定沙坪坝站暴雨特征参数作为 洪水计算依据。 *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建设及河道整治方案防洪评价报告 22 表 5-4 设计暴雨成果表 单位:mm 站名时段均值cv cs/c v p= 1% p=2 % p= 5% p=10 % p=20 % p=50 % 1/6h15.50.363.533.330.326.223.019.514.4 1h39.50.403.591.282.370.260.550.736.0 6h71.50.503.519617314211994.761.7 沙坪坝站 24h99.10.503.527124019716513185.5 1/6h170.353.535.832.728.42521.315.8 1h420.403.596.987.574.664.353.938.3 6h700.453.517615713211291.562.2 等值线图 24h950.503.526023018915812681.9 1/6h150.353.531.628.8252218.814 1h40.10.403.592.682.571.261.551.436.5 6h75.50.463.519917714812510268.7 璧山站 24h99.10.433.524121618215612888.8 (二)(二)设计设计洪水参数洪水参数 (1)流域产、汇流参数 根据工程流域特征参数及暴雨统计参数,按推理公式法和瞬时单 位线法计算设计洪水。 推理公式法产汇流参数的确定 a.产流参数 根据工程流域地理位置、地质概况、流域下垫面情况,本流域属 于区,盆地丘陵区,采用手册中表 3-1 盆地丘陵区的 值统计系 数公式:=4.8f-0.19、cv=0.18、cs=3.5cv计算各设计 值。 b.汇流参数 m 根据手册中表 3-2 的 m 值综合成果表,盆地丘陵区的 m 值计 算公式:当 =130 时,m=0.400.204,当 =30300 时, m=0.0920.636。 瞬时单位线法汇流参数及雨型的确定 *房地产开发项目涉河建设及河道整治方案防洪评价报告 23 a.产流参数 流域平均暴雨损失量 if,查手册中的综合分区图,设计流域属 1 区,if=2540mm;流域平均稳定入渗率c,查手册综合分区图 f c=0.80mm/h。 f b.汇流参数 根据设计流域的位置,查手册综合瞬时单位线汇流参数分区图, 属 2 区。 c.设计雨型 根据手册查设计雨型综合分区图为江北以上区。 (2)流域特征参数 根据流域支沟汇入情况及工程实际,本次设计选择一些典型的控 制断面进行设计洪水计算。流域参数计算公式如下: 集雨面积 f:根据 1:1 万航测图查算所而得; 河长 l:根据 1:1 万航测图查算所而得; 河流平均比降 j:采用()公式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