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中学生弹力带健身操创编与健身效果的实验研究.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中学生弹力带健身操创编与健身效果的实验研究.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中学生弹力带健身操创编与健身效果的实验研究.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中学生弹力带健身操创编与健身效果的实验研究.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中学生弹力带健身操创编与健身效果的实验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生弹力带健身操创编与健身效果的实验研究 i 中文摘要 本研究根据目前青少年学生力量、耐力素质下降的现状,结合中学生身体发 育特点以及学校体育的实际情况, 创编适合学生运动负荷和兴趣特点的弹力带健 身操发展力量素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等方法,选取西安 两所中学年龄在13至15岁学生为对象, 通过十周的弹力带健身操健身运动实验, 取得以下主要结果。 研究结果: 1. 弹力带健身操是伴随音乐节拍进行从上肢到下肢的全身练习。按照渐增负荷 原则,分一级训练阶段和二级训练阶段各 5 周,一级阶段选取阻力为 2-4kg 弹力 带,二级阶段选取为 4-6kg,两阶段的负荷强度均选择心率在 100-150 次/分之 间,自我感觉量表在 12-15 之间,每次练习 30 分钟以上,每周 3 次,基本满足 学生力量、耐力健身要求。 2十周弹力带健身操锻炼后,反映学生形态指标的身高和体重没有显著性影响, 但能使上臂围差值提高且有显著性差异。 3. 十周弹力带健身操锻炼后,实验组学生的台阶指数、肺活量都显著提高,对 照组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 4. 十周弹力带健身操锻炼后,反映学生力量素质指标的投实心球、握力、俯卧 撑(男) 、斜身引体(女) 、仰卧起坐、立定跳远均得到提高,有很显著性差异; 反映学生的耐力、灵敏素质指标也有所提高且有显著性差异;但对柔韧素质没有 显著性影响。 5通过对测试指标的筛选,选取提高 10%以上的指标作为弹力带健身过程中的 效果评价指标。 结论: 1.弹力带健身操在锻炼的内容、负荷强度、运动频率和强度均达到了学生的健身 要求。并伴随音乐节奏激发学生兴趣。是一套可以改善学生力量、耐力素质具有 实际操作性的健身操。 2. 弹力带健身操锻炼后可以使反映学生形态指标的上臂围差值有所提高。反映 机能指标的台阶指数提高、肺活量增强,说明弹力带健身操对人体心血管机能、 呼吸系统机能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3弹力带健身操锻炼后可以显著的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同时也对学生的耐力、 灵敏素质有所改善。 4.通过对弹力带健身操健身效果指标的分析,发现肺活量、左右横跨、握力、投 实心球、俯卧撑(男) 、斜身引体(女) 、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指标实验前后具 中学生弹力带健身操创编与健身效果的实验研究 ii 有显著性提高,因此,可以选择为评价青少年力量健身效果的指标。 关键词:中学生;弹力带健身操;创编;健身 论文类型:应用性研究 关键词:中学生;弹力带健身操;创编;健身 论文类型:应用性研究 中学生弹力带健身操创编与健身效果的实验研究 iii abstract this research now according to young students strength, stamina diathesis decline, based on the status of the physical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middle school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s actual situation, creating the student movement load and interest for the elastic belt setting-up exercise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power quality. this paper used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experimental metho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the selection of xian two middle school aged 13 to 15 years old students as the object, by ten weeks the elastic belt setting-up exercise fitness movement experiment, obtains the following main results. results: 1. elastic belt with music beats for abs is from the upper body exercises to lower limb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points with increasing first and second primary training 5 weeks training stages, level 1 phase for 2-4kg selecting resistance, secondary stage with selected bounce for 4 - 6 kg, two phase load strength, all choose the heart rate, in 100-150 times/points between, self feeling inventory in 12-15 between, each exercise 30 minutes above, every week 3, basic satisfy students strength, endurance fitness requirements. 2. ten weeks elastic belt setting-up exercise after exercise reflects the student morphological index, height and weight, but no significant effect can make hiplines difference value is improving and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3. ten weeks elastic belt setting-up exercise after exercise that the students steps index, vital capacity, the contro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each index does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4. ten weeks elastic belt setting-up exercise after exercise, reflects the student strength quality indexes proves, grip, push-ups cast (male), oblique body pull-ups (female), sit-ups, standing long jump are improved,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endurance, sensitive reflects the student has also improved quality indicators a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ut no significant flexibility making impact. 5. through the screening test index of more than 10%, selected as elastic belt fitness index in the process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icator. conclusion: 1. elastic belt setting-up exercise in the content, load exercise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strength, sport reached the students fitness requirements. and with music rhythm 中学生弹力带健身操创编与健身效果的实验研究 iv motivating students interests. is a set of can improve students strength, endurance quality has the actual operational setting-up exercise. 2. elastic belt setting-up exercise after exercise can make the morphological index reflects the student improve difference value is the upper arm surrounds. reflect function index steps index increased, the lungs stronger, explain elastic belt setting-up exercise on human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respiratory function also have well effect. 3. elastic belt setting-up exercis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students after the power quality, but also to students endurance, sensitive quality improved. 4. through the elastic belt setting-up exercise fitness results index analysis of the vital, found about grip, throwing across, proves, push-ups (male), oblique body pull-ups (female), standing long jump, sit-ups index before and after the experiment h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erefore, can choose for evaluation index of teenagers force fitness effect.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lastic belt setting-up exercise; choreographing; fitness type of thesis:applied research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 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 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做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论文作者: 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对 本人递交的学位论文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 件和电子版, 允许在校内和与学校有协议的部门公布论文并被查阅和 借阅。 本人授权西安体育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 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 汇编本学位论文。 论文作者: 导师: 日期: 日期: 中学生弹力带健身操创编与健身效果的实验研究 承 诺 书 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 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属于西安体育学院。 如果今后发表与在读期间学 位论文相关的内容,需署名培养单位,否则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除 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文献资料外, 本学位论文不包括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成果。 学位论文作者: 年 月 日 中学生弹力带健身操创编与健身效果的实验研究 1 1 前言 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还关系着国 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为了增强青少年体质,增进健康,2007 年由教育部和 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各类学校推动开展阳光体育,受到了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 重视。体育运动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征,科学的体育运动是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灵丹妙药,而不适宜的运动不但没有健身效果,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因此,在 学校开展青少年的健身运动, 根据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进行科学的健身运动成为 目前研究的关键问题。 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 近来来我国青少年的体质一直呈现下滑的趋势, 肥胖、视力及肺活量问题严重,其中身体素质现状尤为严重,力量、耐力素质大 幅下降。根据教育部发表的 2006 年青少年身体素质健康检测报告,我国中小学 生的身体素质过去三年呈下降趋势。其中反映机能指标的肺活量有所下降,反映 身体素质指标的速度、力量(爆发力) 、耐水平进一步下降。如陈宏宇对 2005 年 福建省 3942 名 13-18 岁青少年身体素质进行分析显示;学生速度素质总体水平 以及城市学生下肢爆发力总体水平有所提高,而对于学生力量耐力素质、柔韧性 素质的总体水平以及乡村学生下肢爆发力总体水平呈现下降, 如在立定跳远反映 下肢力量方面乡村男生 13-14 岁负增长显著,乡村女生 15-17 岁负增长显著,城 乡男生引体向上成绩下降非常显著。曾海涛 2007 年和 2008 年对广西 7 市 18 所 普通中学的耐力、爆发力、力量素质成绩进行调查和分析。分析发现部分学生体 质存在普遍下降趋势,特别是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项目下降的趋势更大。如在力 量项目分析方面;男生 08 年比 07 年掷实心球平均成绩下降了 0.44m。女生 08 年比 07 年掷实心球平均成绩下降 0.07m。爆发力项目分析方面;男生立定跳远; 08 年比 07 年平均成绩下降了 0.04m。女生的立定跳远平均成绩下降了 0.03m。 力量素质是人体最重要的身体素质,是其他身体素质的基础,是素质的素质,人 体的所有运动几乎都是对抗阻力而产生, 良好的力量素质是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 重要基础。例如跑速、游速等需要强大的肌肉力量,运动持续时间的长短有赖于 力量的大小,柔韧、灵敏、协调等机能也与力量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根 据目前青少年学生力量素质下滑的现状和肌肉力量发育特征来创编适合他们的 负荷量和强度的弹力带健身操来发展他力量素质作为本研究的重点 本研究从中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出发,结合学校体育锻炼的实际情况,创 编适合中学生力量健身的弹力带健身操来发展学生的力量素质, 并实施为期十周 的实验,验证健身操健身的科学性,并分析本健身操对中学生的健身效果和评价 方法,为中学生的健身提供科学合理的参照,以期能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现状。 中学生弹力带健身操创编与健身效果的实验研究 2 2 文献综述 2.1 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现状 2.1.1 身体素质的概述 人的一切活动,如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军事训练或体育运动等,都是在中 枢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所实现的不同形式的肌肉活动。 这些活动的基本能力可以表 现很多方面,如肌肉收缩力量的大小、收缩速度的快慢、持续时间的长短、关节 活动范围的大小和动作是否灵敏协调等。 通常把人体在肌肉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 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等机能能力统称为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是 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12。 2.1.2 身体素质的基本构成要素 身体素质是机体各器官系统功能的综合表现, 是掌握运动技能和提高运动成 绩的基础, 其构成要素包括身力量素质、 耐力素质、 速度素质、 灵敏和柔韧素质。 2.1.2.1 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是指人的机体或肌体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 它不仅是人体运动的基本素质和衡量身体训练水平的重要指标, 同时也是掌握运 动技能和提高运动技术的基础 3。 2.1.2.2.耐力素质 耐力素质也称耐久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工作的运动能力,也称为 抗疲劳能力,是反应人体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内容。耐力素质按照运动时的外部 表现分为速度耐力、力量耐力和静力耐力;按参加运动时能量供应的特点分为有 氧耐力和无氧耐力;按照该项工作所涉及的主要器官分为呼吸循环系统耐力、肌 肉耐力及全身耐力 3。 2.1.2.3 速度素质 是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是人体在神经系统支配下,以高能物质 atp、 cp 为主要能源,进行快速的运动能力。它可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 度 3。 2.1.2.4 灵敏和柔韧素质 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突发变化的条件下,人体能快速、准确、协调、灵活地 反应过来,并迅速地适应变换情况完成动作的能力。灵敏素质的提高能更好地发 挥力量、速度和耐力的潜在能力。此外,肌肉协调性,关节活动的幅度加大, 1 邓树勋.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62-363. 2 刘星亮.体育测量与评价m.北京:北体大出版社,2006:72-73. 3 杨建昌.运动生理学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187-193. 中学生弹力带健身操创编与健身效果的实验研究 3 2.1.3 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现状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最快的一个时期,可塑性非常大。他们的成长状况直 接关系到祖国的未来,身体素质从表面上看,影响的是他们的个体,但实质上则 关系到了一个国家、民族的总体素质。体质主要是指人体的质量,影响到体质的 因素主要有遗传与体育锻炼。身质素质作为体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 身体在生活及运动中所表现出的速度、耐力、力量等各种素质。身体素质在体质 的综合评价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很高的价值。然而,目前我国青少年的 身体素质状况却不容乐观,出现了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的趋势,引起社会各界的 关注和重视 4。 2005 年我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 2000-2005 年我国学生耐力素质、 柔韧性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均全面下降。反映柔韧性素质的立位体前屈 指标和 1985 年相比,7 一 12 岁下降平均 0.4 厘米,13 一 18 岁下降 1.8 厘米, 19 一 22 岁下降 2.5 厘米;反映下肢爆发力的立定跳远除乡村男生有三个年龄组 有所提高外, 其余均是下降。 最多下降 2.3 厘米; 反映耐力素质的 800 的米、 1000 米跑下降更为明显。13-18 岁中学男生女生的 1000 米、800 米跑的平均水平下降 9.6 秒、12.6 秒,大学男女生分别下降 20 秒和巧 0.1 秒。另外,斜身引体向上、 引体向上、 仰卧起坐等指标也没有一个上升的 5。 陈宏宇6对 2005 年福建省 3942 名 13-18 岁青少年身体素质进行分析及综合评价。 并应用可比性原则将其与 1995 年的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显示;10 年间学生速度素质总体水平以及城市学生下 肢爆发力总体水平有所提高,而对于学生力量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耐力素质 的总体水平以及乡村学生下肢爆发力总体水平呈现下降。 如在立定跳远反映下肢 力量方面乡村男生 13-14 岁负增长显著,乡村女生 15-17 岁负增长显著,18 岁 增加显著。这可能是身体素质发展不平衡所致。力量耐力素质总体水平下降与 1995 年相比;城乡男生引体向上 6 个年龄组成绩下降非常显著。城市男生平均 下降 3.75cm,乡村男生平均下降 2.84cm。仰卧起坐城市女生 13 至 16 岁略有下 降,乡村女生除了 17 岁没有下降,其余皆下降。曾海涛 7对广西 7 市 18 所普通中 学 2007 年、2008 年初三学生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来的耐力、爆发 力、力量素质成绩进行调查和分析。分析发现部分学生体质存在普遍下降趋势, 特别是耐力素质和力量素质项目下降的趋势更大。如在力量项目分析方面;男生 08 年比 07 年掷实心球平均成绩下降了 0.44m。女生 08 年比 07 年掷实心球平均 成绩下降 0.07m。爆发力项目分析方面;男生立定跳远;08 年比 07 年平均成绩 4 焦健军.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原因探究及对策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12(3) :11-14. 52005 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6-115. 6 陈宏宇.福建省青少年身体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2) :21-25. 7 曾海涛.广西初三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分析j.体育科技,2009,30(3):24-27. 中学生弹力带健身操创编与健身效果的实验研究 4 下降了 0.04m。女生的立定跳远平均成绩下降了 0.03m。 纵观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研究可以发现,身体素质方面不同程度的呈下降 趋势,而且的城乡差异具有显著性。 2.1.4 影响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因素分析 朱永新在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问题亟待重视中指出我国青少年身体素 质下降的原因有:第一;是在新课程实验工作中,也产生了很多困惑,对新一轮 体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认识上出现了偏差,丢弃了传统的锻炼方法,体育教学 混乱。第二;体育课没有合理的运动负荷和技能。第三;青少年学生没有足够的 体育锻炼时间 8。吴增强,沈之菲,马珍珍在对当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思 考中指出导致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是复杂的。归纳起来,主要有 以下原因: 首先,在思想观念上,我们还没有把学生健康问题放在第一位;其二, 由于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急功近 利的倾向; 其三,由于升学压力层层下压,学生体质健康和学校体育工作遭遇冷落, 学生缺少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空间;其四,家庭教育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对孩子 培养方向的偏离,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为了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孩子 培养不顾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拔苗助长” ,热衷于早期 “智力开发” , 参加各种辅导班、考证班,剥夺了孩子玩耍的权利、锻炼身体的权利;二是部分 家长对孩子过分保护和溺爱,家长小心翼翼地养育孩子,生怕孩子受到意外伤害。 由于害怕学生受伤,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学校也不得不取消一些对抗性强和容易 受伤的体育教学项目 9。 杨则宜在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中指出我国青少年学 生体能素质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体育活动不足,学习负担过重,膳食营养不合理 和营养状况不佳等 10。 综合上述影响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原因很多, 学校体育是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 的主要形式。因此,学校体育的开展状况对青少年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 学校体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它制约着学校体育的发展以及学生身体素质的改善, 体育课的开课率较高但是上课的质量不是很好;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况不好,学 生缺乏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指导。因此,学生的身体的下降也就成为目前我国青 少年面临的严峻问题。 2.2 青少年力量素质的研究 2.2.1 发展青少年力量素质的研究现状 身体素质是由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这五种要素所构成。由于人 8 朱永新.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问题亟待重视j.天津教育,2007,21(4) :17-18. 9 吴增强,沈之菲,马珍珍.当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7,3(6):11-12. 10 杨则宜.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27(3):397-399. 中学生弹力带健身操创编与健身效果的实验研究 5 体的一切活动最终都要通过肌肉的活动表现出来,也就是肌肉力量的大小,因此 在五种身体素质中,力量素质是最主要的素质 11。 青少年身体素质训练,尤其是力量训练是青少年尽早掌握专项运动技术,使 运动成绩稳定提高的保障。通过力量训练,可以使青少年运动器官达到良好的发 育状态,有效地预防和避免运动损伤,保证训练进程。通过训练实践和体育科研 表明,从 10-13 岁开始采用合理的举重方法进行力量训练,对青少年的健康不但 无害,反而会大大促进其的生长发育。力量训练不仅有效地促进了支撑运动器官 的发育,而且也可同步地提高其心血管系统的机能能力。 国外学者对 13-16 岁的少年研究测试表明; 从事杠铃训练的青少年比其他同 龄青少年安静时心率要减慢。心率减慢是心脏功能增强的良好适应性改变,其实 质是每博输出量增加 12。 王宝成等 13研究指出;9 一 13 岁;这个年龄组阶段正处于基础训练初期阶 段,应采用双人练习、上下阶梯和各种力量游戏练习,通过练习全面发展力量。 在这个年龄组应学会 30 一 40 种练习,并正确地完成。在这个年龄组,也可进行 腰腹力量的练习。像仰卧起坐、山羊挺身等等。每周两次发展力量。13 一 15 岁; 这个年龄阶段属基础训练的中期阶段。 在此阶段可以适当的增加杠铃和循环训练 的方法。16 一 17 岁;是基础训练结束、初期专项力量训练阶段。该阶段可增加 各种力量练习手段和方法,加强杠铃和力量练习器的训练比例。杠铃练习使用的 重量最好不要超过体重,负荷重量要保证能重复 8 次以上。主要采用的练习有高 翻、剪步翻、下蹲翻、抓举、挺举、卧推、深蹲、半蹲和半蹲跳等。杠铃练习首 先要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这是该阶段力量练习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掌握正确的 杠铃练习动作,在长期的力量训练过程中可以有效的避免受伤。对于腿部力量和 弹跳力可采用各种方式的快速跳跃练习和多级跳练习, 也可采用超等长方式的各 种跳深练习(控制跳深高度),一周 2 一 3 次,每次 2 组,每组 10 次。应该注意 的一点是,无论从事任何运动项目,青少年都要注意加强躯干力量的训练。 从发展青少年力量素质研究可以看出,青少年专项力量训练研究的比较多, 但力量健身很少,传统的力量训练包括自身抗阻、哑铃、杠铃等方法发展力量。 采用这些力量练习方法用于青少年力量健身激发不起青少年锻炼的兴趣也容易 受伤。因此,设计一套适合青少年力量健身方法,不但能起到力量健身还能提高 他们的积极性尤为重要。 2.2.2 青少年力量素质发展的特征研究 11 杨建昌.运动生理学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180-182. 12 陈红梅.青少年儿童体能训练力量训练要点j,体育师友,2007.12(6) :12-14. 13 王宝成.青少年力量训练j.青少年训练,首都体育学院,2003,13(3) :11-16 中学生弹力带健身操创编与健身效果的实验研究 6 2.2.2.1 青少年力量素质自然发展不平衡特征 由于青少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肌肉力量发育出现顺序都不是一致的, 个体本 身的各肌群肌肉力量的大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会使身体本身有些肌群的肌肉 力量相对某些肌群肌肉力量会比较薄弱。 如果青少年在肌肉力量发育还没有相对 稳定的时期参加长期而规律的运动训练或进行专项力量训练, 如果不注重薄弱肌 肉群的训练,个体的肌群差异将会越来越明显。肌肉力量如不均衡增加会使运动 损伤的几率提高。研究表明:青少年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要有计划地发展小肌肉群 和伸肌力,促进肌肉力量的均衡发展。在生长加速期,应多进行纵跳和支撑自身 体重等伸展肢体的力量练习 14。 因此, 青少年不宜进行过早的大负荷的力量锻炼, 这样会导致小肌肉群发育不够完善, 也会造成大小肌群发育和肌肉力量素质发展 的不平衡,影响技术动作的稳定协调。 2.2.2.2 青少年力量素质自然发展的年龄特征 肌肉力量是随着个体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有关力量发展的年龄阶段研究报 告不尽相同,这可能与测定的部位、测定的方法、训练程度和地区等因素不同有 关 15。以力量为主导的运动能力在青少年发育过程表现出鲜明的年龄阶段特征。 男生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快速增长阶段、慢速增长阶段、稳定阶段。三个阶段相 对应的年龄段分别为:6-14 岁、15-18 岁、19-25 岁。女生分为四个阶段:快速 增长阶段、停滞下降阶段、恢复阶段、稳定阶段。四个阶段相对应的年龄段分别 为:6-12 岁、12-15 岁、16-18 岁、19-22 岁。青少年在青春发育期前,肌肉组 织中含水量较多,蛋白质、脂肪以及无机盐类比成人少,肌肉收缩成分较少,收 缩力量较弱,耐力差,年龄越小,这一特点越明显 16,17。balague f 研究发现在 10 岁以前随着身体的生长发育,男孩和女孩肌肉力量都是缓慢而 平稳地增长,从 11 岁开始,最大力量增长速加快。青春期后半期,一般女孩在 15-17 岁,男孩在 16-18 岁时是肌肉力量发展最快的时期 18。有资料显示,从 6 岁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握力随之增大,女孩握力最大增长出现在 10.5 岁,随 后增长速度减慢,而男孩从 14 岁时开始出现最大增长,直到 20 岁握力都有明显 增长 19。男女达到最大肌肉力量的年龄分别在 25 岁和 22 岁左右,此后随着年龄 的增长,身体大部分肌肉力量开始衰退 20。 14 许月初,朱惠莲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的参考值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0,12(6) :379-398. 15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260-263. 16 季成叶儿童少年卫生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2-31. 17 王小燕,孙红敏浅谈儿童少年体育健身的生物学原理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3):38-40. 18 邓树勋,洪泰田,曹志发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35-451. 19 佟启良儿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与体育运动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5,4(1):52. 20balaguef.cross-sectionalstudyof theisokineticmuscle trunk strength amongschool childrenj.spine,1993,18:1199-1205. 中学生弹力带健身操创编与健身效果的实验研究 7 虽然肌肉力量受不同的因素影响, 人体不同部位的肌肉力量发展会产生一些个体 差异,肌肉力量发展规律的总体趋势随年龄的变化大体上是一致的。力量素质是 肌肉力量的综合反映, 因此, 力量素质的发展在青少年时期也是随着年龄的增加, 表现出越来越好的趋势。 1995 年对全国 30 个省市、自治区、4 直辖市汉族学生体质调研结果显示: 立定跳远的成绩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生的均值都呈上升趋势。男生 12-15 岁增 长最快,19 岁达到最大值,女生 7-13 岁增长较快,15 岁接近最大值,以后处于 停滞状态。女子腰腹肌力量的发展主要在 7-11 岁,12-20 岁增长缓慢或停滞, 20 岁以后处于停滞或下降状态 17。根据 2000 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表 明:立定跳远和仰卧起坐成绩增长幅度的年龄变化与肌肉力量的自然增长有关。 如反映下肢肌肉爆发力的立定跳远,男生在 14-16 岁提高幅度最明显,18-22 岁 也有一定的提高, 但提高幅度出现了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 而女生则在14-17 岁提高幅度最大。代表腰腹肌耐力力量的仰卧起坐,女生在 15-17 岁提高幅度最 大,18-22 岁成绩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也有随年龄递减的趋势 18。随着生活水 平不断的提高,青少年的体质也进一步得到了改善,从资料可以看出 2000 年青 少年力量素质发展水平明显好于 1995 年,男、女生力量素质指标出现最大值的 年龄推后了,且女生的力量素质发展与男生的差距在减小,同时力量素质发展的 年龄期也延长了,力量素质有了更好的发展。青少年在生长发育时期,随着年龄 的增大身高也逐渐增高,在身高增长突增时,骨骼快速增长,这个时期肌肉以增 长为主, 只有当身高的增长逐渐缓慢下来, 肌纤维才逐渐增粗, 横断面逐渐增大, 肌力就出现了显著增大,而这个时期一般是青少年的青春期,男孩在 15 岁左右, 女孩在 13 岁左右。因此,这些与年龄有关的肌肉力量及力量素质的差异与随年 龄变化肌肉体积的差异有着高度相关性 21。 2.2.2.3 青少年力量素质自然发展的性别特征 在青春期发育的开始,是青少年许多体能指标性别差异显著化的“分水岭” 。 多数与肌肉力量相关的运动能力指标,虽然有各自发育阶段的特点和发育顺序, 但总体趋势是一致的。自青春期开始出现显著性的性别差异,而且随着年龄增 加差距会越来越大。 越是依赖肌肉力量的运动体能就和个体青春期性发育进 程的关系越密切 22。c.m.neu 等人的研究发现在青春期前,男孩的最大握力大于 女孩。从 10 岁开始,因女孩握力增长的速度相对较快,性别之间的差异减小, 到 13 岁时男、女孩。从 10 岁开始,因女孩握力增长的速度相对较快,性别之间 的差异减小,到 13 岁时男、女孩间的差异不明显。男孩在 14 岁以后,握力出现 21c.m.neu,et al.influence of puberty on muscle development at the forearj.am physiology endocrinal metab.2002,283:103-107 22cunningham,d.a,et al.aging and isokinetic plantar flexionj.eur applyphysial,1987,56:24-29 中学生弹力带健身操创编与健身效果的实验研究 8 最大增长,而女孩的握力随着年龄增加略有增长,所以性别之间的差异再次增大 23。 研究表明;若用绝对肌肉力量大小表示肌肉力量,一般男子的力量通常比女 子要大,女子上肢肌力比男子小 50%左右,下肢肌力小 30%左右,这是由于肌肉 横断面积或肌肉数量多少的差异所致 24。男女之间力量大小的差异,主要是由肌 肉体积大小不同而造成的,男女在 10 岁之前肌肉力量的增加速度基本相同差异 并不是很明显。但在 10 岁以后女孩力量增长速度加快,到了青春发育期女子力 量虽然在增加但速度开始逐渐变慢,男女性别差异越来越大 25。肌肉力量的大小 也受遗传、肌纤维类型、肌肉质量、神经肌肉协调关系等一系列生理乃至心理因 素的影响,而肌肉力量的自然发展则是以上因素综合作用结果的反映 26。肌肉力 量的性别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还受到激素的影响, 睾酮被认为是肌肉无氧运动最 直接的刺激因素,在男孩青春期早期,睾酮增加约为 4 倍,而在青春期后期又增 加约为 20 倍。而女孩在青春期早期和后期睾酮仅增加 4 倍。由于睾酮和其他雄 性激素是青春期男孩肌力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般早熟的儿童比晚熟儿童在青春期 各阶段都有较高肌肉力量 27。 从研究的资料中可以看出;青少年的肌肉力量发展在青春期前性别差异并不 明显,男、女青少年都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肌肉力量也逐渐增加,但伴随着青春期 的出现,肌肉力量显著增加,而此时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也变得更为明显,差 距逐渐增大大。 2.3 不同的抗阻健身训练方法的研究 2.3.1 抗阻训练的概念及发展的描述 抗阻训练也常被称为力量训练(目前国内也有称其为阻抗训练),通常指自身 克服阻力以达到肌肉的伸长和力量增加的过程 28。 抗阻训练是身体全面锻炼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增长肌肉 力量、体积和耐力的有效方法。研究发现;抗阻训练可以延缓肌肉衰老、改善速 23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编 2000 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4-141 24m.izquierdo,etal.maximal strength and power characteristics isometric anddynamic actions of the upper and lower extremities in middle-aged and old menj.scandinavian physiological society.1999,167:57-68 25level j,et al.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muscles quantitativemorphological study of whole vastus laterals from childhood to adult agej.musclenerve,1992,15:404-409 26round jm,et al.hormonal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fferences instrength between boys and girls during adolescences longitudinal studyj.ann humbiol.1999,26:49-62 27patty s.freedson.et al.status of field-based fitness testing in children andyouthj.preventive medicine.2000,31:77-85 28feigenbaum m s,pollock m l.prescription of resistancetraining for health and diseasej.med sci sports exe,1999,31:38-45. 中学生弹力带健身操创编与健身效果的实验研究 9 度、平衡性、协调性、弹跳力、柔韧性及其他运动方面的素质,可以提高基础代 谢率,促进能量的消耗,减少身体脂肪的堆积。从而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随年 龄增长而易于出现的摔倒和骨折等现象 29。同时,抗组训练在预防慢性病方面和 医疗康复的作用近年来逐渐被人们发现和重视。 抗阻训练对于发展肌肉的力量和 增大肌肉的横断面的效果早已被人们所知。早在古希腊时期有位摔跤运动员米 洛,使用循序渐进的抗阻练习方法来发展自己的力量,他以每天举起一头小牛这 样一种原始方法来增强肌肉力量 30-31。在各种具体的运动方法中,在已较为充分 地认识了有氧运动益处的同时,人们对抗阻运动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抗 阻运动是肌肉克服一定阻力进行肌肉力量与耐力的锻炼。 目前抗阻运动逐步被世 界各国健身专家所重视,尤其受到其观念一直领先的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 的重视。在 acsm2000 年新公布的健身标准中,对抗性运动即抗阻运动已被列入 健康运动的范畴,该标准要求健身者每周至少 2 次中等强度的肌力运动,每次选 择 810 分钟,每分钟至少练习 812 次。这意味着健康的人必须要具有健壮身 体和结实的肌肉 32。 2.3.2 抗阻训练方法及分类 抗阻训练也常被称为力量训练,其训练方法的的分类比较多,从解剖学的角 度一般将力量训练方法分为动力训练方法和静力训练方法 33。 2.3.2.1 动力训练(又称等张收缩训练)法 在进行肌肉力量训练时, 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能够引起身体和物体的运动或 是运动发生变化,这种训练方法称动力训练。其训练的效果主要是取决于负荷量 的大小、练习的快慢乃至重复的次数多少,当这些因素发生改变时,将会 对肌肉的形态、结构、代谢及神经调节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影响其训 练效果。 这种训练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不能在整个训练的动作过程中使肌肉每一 次收缩的负功都相等,容易出现在某些关节角度上肌肉训练不足现象 34。根据动 力训练时肌肉工作的状况,可将动力训练分为向心收缩训练、离心收缩训练、等 速力量训练和反应力量训练 34。 2.3.2.1.1 向心收缩训练法 29 ferri a,scaglioni g,pousson m,et al.strength andpower changes of the human plantar flexors and knee extensorsin response to resistance training in old agej.acta physiolscand,2003,177:69-78 30王燕成.浅谈肌肉的抗阻训练j. 解放体育学院学报, 2000,11(3) :21-24. 31scaglioni g,ferri a,minetti a e,et al.plantar flexoractivation capacity and h reflex in older adults:adaptations tostrength trainingj.j appl physiol,2002,92:2292-2302. 32苏娟,钱健,蒋士泉.抗阻运动的练习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2002,21(3) :51-52. 33 王卫星.体能-力量训练指南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5-19. 34 邓树勋.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67-370. 中学生弹力带健身操创编与健身效果的实验研究 10 这是一种传统的训练方法,大家所说的动力训练就是这一种。其特点是肌肉收缩 大于阻力,肢体和器械朝肌肉拉力的方向运动,肌肉缩短。如上肢的各种推、拉 练习,下肢的各种蹬、摆练习,躯干的各种屈伸练习等 34。 2.3.2.1.2 离心收缩训练法 这种训练法的特点是肌肉收缩小于阻力。 肢体和器械的运动方向与肌肉的拉 力方向相反,肌肉被拉长。如身体负重后有意识的缓慢下蹲;举起杠铃后,肌肉 继续保持紧张,有控制的缓慢的将杠铃放下;单杠的引体向上成曲臂悬垂后慢慢 的变成直臂悬垂;还有平时训练的哑铃蹲跳、负重深蹲等均属于离心收缩训练法 33。 多数研究表明,离心练习方式至少与其他力量训练一样有效.弗莱克、克雷 默等人认为离心练习效果更好.离心练习主要的优点是承受的负荷较大,更有效 益于力量的发展。这种练习的缺点是运动 员必须精神高度集中。离心练习时运动员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