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XX企业物流路径优化研究.doc_第1页
毕业论文-XX企业物流路径优化研究.doc_第2页
毕业论文-XX企业物流路径优化研究.doc_第3页
毕业论文-XX企业物流路径优化研究.doc_第4页
毕业论文-XX企业物流路径优化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XX企业物流路径优化研究学 生:学 号:指导教师:专 业:工商管理xx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二O一 年六月 中文摘要摘 要(重写)(对论文研究内容的浓缩)物流理论由西方国家引入我国后,受到了政府、企业及学术界前所未有的关注。学术界偏重于对大物流公司物流理论研究。我国中小企业物流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日趋突出,理论导向相对滞后,优化中小企业物流已刻不容缓。首先,分析我国物流发展及管理现状、中小企业物流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第三方物流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中小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建立诚信,共赢的物流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以第三方物流公司为核心的物流联盟,利用社会物流资源,减少中小企业物流投资,获得物流规模效益和专业服务来优化中小企业物流。其次,运用中小企业集群的对策,集群的中小企业形成企业联盟,构建虚拟的企业集团,整合联盟企业的物流资源,解决中小企业分散、物流规模小和不连续等问题,中小企业物流获得集群效益,从而使中小企业的物流得到优化。最后,找到优化中小企业物流的内因,即中小企业物流内部管理。当前,中小企业在利用好社会物流资源的同时,挖掘中小企业的内部潜力,优化自身物流。通过提高中小企业管理者对物流的认识,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调整中小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加强计划管理,建立健全物流绩效考核体系,并通过数学模型,从量化的角度对中小企业物流进行优化。中小企业物流优化的对策,运用到 N公司的实际工作中,N公司物流优化取得了一些成果。关键词:物流,优化对策II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ABSTRACTABSTRACTLogistics theory has drawn unprecedented attention from the government,company and academic sphere since it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from western countries. Academic theory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ose logistic giant, the theory for those problems faced by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SME) are relatively lag behind, it is high time to optimize the logistic of SME.We begin 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status in logistics, and the characteristic and existing problem of logistic in SME, and we analyze the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Then raise the point that by the way of faithful cooperation between SME and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establish the win-win logistic union around the nucleus of third party logistics. SME could make use of social logistic resources to reduce the investment on logistic, and gain the scale efficiency to optimize the logistic of SME.Then by the grouping of SME, the SME formed an enterprise union, a fictitious enterprise group. Conform the logistic resource, and settle the scattering, small and in-consistencies of SME. By grouping strategy, SME optimize their logistic.Finally, we could find the core reason of optimizing logistic of SME, i.e. internal management. At present SME should make use of the social resource and develop its own capability as well. This could be done by improving the status of logistic,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the management staff, adjust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business flow Figure, further strengthen the planning management and establish the system of assessing logistic performance. By using the mathematic model, we can optimize the logistic in SME.The writer apply the optimums countermove in his practice in NN company and solve some of the logistic problems in the company.Key words: Logistics, Optimums countermove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1 绪论11.1 论文研究背景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1.3 论文结构、内容与方法22 物流管理理论背景32.1 物流管理概念32.2 物流管理内容及特点32.2.1 物流管理内容32.2.2 物流管理特点42.3 方法介绍42.3.1 5W1H42.3.1 ECRS原则53 N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分析73.1 企业介绍73.1.1 产品介绍73.2 公司物流管理现状分析73.2.1 厂部布局与物流情况73.2.2 原因分析84 N企业物流路径优化114.1 指导思想114.2 推行组织的建立114.3 解决思路114.4 制程整合124.5 电梯分流控制134.5.1 物料与电梯紧密程度分析134.5.2 按灯管控154.6 电梯使用标准化164.7 物流优化效果分析184.7.1 保证产线供料184.7.2 缩短生产周期184.7.3 物流人员精简185 结论19致谢20参考文献21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绪论1 绪论1.2 论文研究背景物流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1915 年提出了“Physical Distribution”(直译为实分拨或实物分销),可缩写为 PD。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围绕着战争物资供应“后勤”(Logistics)理论被应用于战争活动中。“后勤”是指将战时物资生产、采购、运输、配送等活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一布置,以求战略物资补给的费用更低、速度更快、服务更好。二战以后 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后勤一词在企业管理中广泛使用,使得物流的含义扩大,包括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的物流1。我国对物流下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该定义与 Logistics 相对应。公司从2003年起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订单剧增,生产能力为满负荷。在公司实习期间,发现公司生产物流不畅通,造成了生产率的降低,影响企业效益。在同行业之间比较,生产的能力与交货期影响着公司的订单。物流为公司利润的第三源泉,解决物流问题成为公司的必修课。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尽可能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即寻求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一种动态平衡,并由此创造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根据这个目标,物流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提供给客户。 物流管理强调运用系统方法解决问题。现代物流通常被认为是由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诸环节构成。各环节原本都有各自的功能、利益和观念。系统方法就是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技术,使各个环节共享总体信息,把所有环节作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来进行组织和管理,以使系统能够在尽可能低的总成本条件下,提供有竞争优势的客户服务。系统方法认为,系统的效益并不是它们各个局部环节效益的简单相加。系统方法意味着,对于出现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要对全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比如过分强调包装材料的节约,就可能因其易于破损造成运输和装卸费用的上升。因此,系统方法强调要进行总成本分析,以及避免次佳效应和成本权衡应用的分析,以达到总成本最低。目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深化、市场竞争的加剧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和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物流在整个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日俱增。物流管理的发展经历了配送管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3个层次。物流涵盖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全部社会再生产过程,存在物流就存在对物流的管理。物流管理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可以减少资金占用,加快资金周转,降低物流费用。因此,针对公司物流管理问题研究很有必要。本论文主要针对N公司在。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对。的研究,希望解决该公司。问题。1.3 论文结构、内容与方法论文首先提出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运用5W1H、ECRS原则、统计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首先对物流管理的背景和特征进行了分析,接着对N公司企业物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然后重点研究物流的现状和造成物流问题的原因,通过对物流途径的优化解决物流问题,并对优化后的效果与之前的效果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本文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提出本文研究的背景、目的以及论文的结构和内容,第二章介绍物流管理的概念和本文说涉及的知识与方法,第三章 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分析介绍企业物流管理情况与影响物流问题的原因。针对问题随后提出物流优化的方法,并得到优化的效果,最后总结本次论文以及学到的知识。23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2 物流管理理论背景2 物流管理理论背景2.1 物流管理概念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形成的,当初被称为 Physical Distribution(即 PD),译成汉语是“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1935 年,美国销售协会阐述了“实物分配”的概念:实物分配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在从生产场所的流动过程中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1963 年,物流的概念被引入日本,当时的物流被理解为“在连接生产和消费间对物资履行保管、运输、装卸、包装、加工等功能,以及作为控制这类功能后援的信息功能,它在物资销售中起了桥梁作用”。物流管理委员会(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CLM)对物流管理的定义:物流管理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它对从起始点到消费地的货物流和货物储存、服务及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计划、实施和控制,以满足顾客的需要。物流管理的领域及各要素的关系:物流管理活动包括入库及出库的运输管理,运输工具管理,仓库运作,物料搬运,订单执行,物流网络设计,存货管理,供应/需求计划,以及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管理。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涉及采购获取,生产计划,包装及汇总,以及客户服务。物流管理包含在战略层、运营层及战术层的计划及执行中。物流管理是一项集成的系统功能,它必须将所有物流活动与包括市场营销、销售、生产、财务以及信息技术以内其他职能集成一体进行协调以使整个系统产出最优化11。伴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物流内涵和外延有很大的变化,概念发展经过了曲折的道路,有着各种各样的定义。我国对物流的概念也数易其稿,综合参考了美国、日本的物流定义,又充分考虑了中国物流发展的现实状况,编制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2001 年 4 月)12,对物流的定义是: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根据 2001 年 4 月 17 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即由专业物流组织而行的物流。所谓专业化物流组织,一般指的第三方物流还应该是独立的、同第一方和第二方物流组织相比具有明显资源优势的物流公司。在我国,主要是由传统储运企业转型后实现了功能整合的物流公司。2.2 物流管理内容及特点2.2.1 物流管理内容现代物流管理的内容大体上可分为物流业务管理和技术管理两大方面,前者包括物流的计划管理、调整物流关系、物流成本管理、库存控制、物流标准化、物流信息系统管理及物流的人才管理等;后者包括物流的软、硬技术的管理。随着现代物流在我国的发展,物流管理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物流管理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对物流活动诸要素的管理,包括运输、储存等环节的管理;对物流系统诸要素的管理,即对其中人、财、物、设备、方法和信息等六大要素的管理;对物流活动中具体职能的管理,主要包括物流计划、质量、技术、经济等职能的管理等。物流体系的四个核心是:采购、仓储、配送、运输。2.2.2 物流管理特点与传统物流管理相比较,现代物流管理具有以下七个方面的特点:1) 现代物流具有国际化的大背景2) 现代物流管理柔性化3) 现代物流体现着系统管理的思想4) 现代物流更显智能化和信息化5) 现代物流管理网络化6) 现代物流管理标准化7) 现代物流服务趋于社会化物流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以信息为中心;重效率更重效果。2.3 方法介绍2.3.1 5W1H5W1H是管理工作中对目标计划进行分解和进行决策的思维程序。它对要解决问题的目的、对象、地点、时间、人员和方法提出一系列的询问,并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1)Why为什么干这件事?(目的); (2)What怎么回事?(对象); (3)Where在什么地方执行?(地点); (4)When什么时间执行?什么时间完成?(时间); (5)Who由谁执行?(人员); (6)How怎样执行?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方法)。 对象:公司生产什么产品?车间生产什么零配件?为什么要生产这个产品?能不能生产别的?我到底应该生产什么?例如如果现在这个产品不挣钱,换个利润高的产品 场所:生产是在哪里干的?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个地方干?换个地方行不行?到底应该在什么地方干?这是选择工作场所应该考虑的。 时间和程序:例如现在这个工序或者零部件是在什么时候干的?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干?能不能在其他时候干?把后工序提到前面行不行?到底应该在什么时间干? 人员:现在这个事情是谁在干?为什么要让他干?如果他既不负责任,脾气又很大,是不是可以换个人?有时候换一个人,整个生产就有起色了。 手段:手段也就是工艺方法,例如,现在我们是怎样干的?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来干?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干?到底应该怎么干?有时候方法一改,全局就会改变。 以上六个问题的英文第一个字母为5个W和1个H,所以简称5W1H工作法。运用这种方法分析问题时,先将这六个问题列出,得到回答后,再考虑列出一些小问题,又得到回答后,便可进行取消、合并、重排和简化工作,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从而产生更新的创造性设想或决策。2.3.1 ECRS原则ECRS分析法,即取消(Eliminate)、合并(Combine)、调整顺序(Rearrange)、简化(Simplify)。 在进行5W1H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寻找工序流程的改善方向,构思新的工作方法,以取代现行的工作方法。运用ECRS四原则,即取消、合并、重组和简化的原则,可以帮助人们找到更好的效能和更佳的工序方法。1)取消(Eliminate):“完成了什么?是否必要?为什么?”首先考虑该项工作有无取消的可能性。如果所研究的工作、工序、操作可以取消而又不影响半成品的质量和组装进度,这便是最有效果的改善。例如,不必要的工序、搬运、检验等,都应予以取消,特别要注意那些工作量大的装配作业;如果不能全部取消,可考虑部分地取消。例如,由本厂自行制造变为外购,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取消和改善。 具体操作 取消所有多余的步骤或动作(包括身体、四肢、手和眼的动作); 减少工作中的不规则性,比如将工具存放地点固定,形成习惯性机械动作等; 尽量取消或减少手的使用,如抓握、搬运等; 取消笨拙的或不自然、不流畅的动作; 尽量减少一切肌肉力量的使用; 减少对惯性、动量的克服; 杜绝一观危险动作和隐患; 除必要的休息外,取消工作中的一切人员和设备的闲置时间。 2)合并(Combine):合并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变成一个。如工序或工作的合并、工具的合并等。合并后可以有效地消除重复现象,能取得较大的效果。当工序之间的生产能力不平衡,出现人浮于事和忙闲不均时,就需要对这些工序进行调整和合并。有些相同的工作完全可以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去进行,也可以考虑能否都合并在一道工序内。 具体操作 合并多个方向突变的动作,形成单一方向的连续动作; 固定机器运行周期,并使工作能在一个周期内完成; 实现工具的合并,控制的合并,以及动作的合并。 3)重排(Rearrange)重组也称为替换。就是通过改变工作程序,使工作的先后顺序重新组合,以达到改善工作的目的。例如,前后工序的对换、手的动作改换为脚的动作、生产现场机器设备位置的调整等。 具体操作 使两只手的工作负荷均衡,而且同时进行,相互对称; 使工作由手向眼转移。 4)简化(Simplify)经过取消、合并、重组之后,再对该项工作作进一步更深入的分析研究,使现行方法尽量地简化,以最大限度地缩短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就是一种工序的改善,也是局部范围的省略,整个范围的省略也就是取消。 具体操作 减少目光搜索的范围与变焦次数; 使工作能在正常区域内完成而不必移动身体; 使动作幅度减小; 使手柄、杠杆、踏板、按钮等控制器适合于人的尺寸与肌体性能; 在需要高强度肌肉力量处,借助惯性来获得能量帮助; 使用尽可能简单的动作组合; 减少每一个动作的复杂程度,尤其是在一个位置上的多个动作。ECRS分析原则的适用性ECRS原则针对每一道工序流程都引出四项提问。任何作业或工序流程,都可以运用ECRS改善四原则来进行分析和改善。通过分析,简化工序流程,从而找出更好的效能、更佳的作业方法和作业流程。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4 N企业物流路径优化3 N企业物流管理现状分析3.1 N企业介绍可对该公司作一较细的介绍,包括在何处,成立于何时,构成,等等N企业主要包括NSD和NWE两大事业处。主要从事研发、制造、销售路由器、交换机等各类纲络通信产品,同时还从事软(硬)件、互联纲、电子商务等高科技产业开发。已成为台湾最大的网络系统产品公司。 企业主要从事光纤交换机以及路由器滤波器无线网络设备、PONMID、WiMAXVoIPSTB机顶盒ADSLCable ModemWireless ModulePNDMobile PhoneWLANSwitch 等网络通讯产品的研发、SMT、测试、组装。N企业是位居全球前列的网络通讯产品制造商。未来,企业将努力为基站、路由器及光传输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强化高清与多媒体服务,进军云端运算,并与友军单位密切合作,开辟发展新局。3.1.1 产品介绍N企业的产品主要是网络通信产品,如路由器,交换机等等。其零部件小且加工的过程较多。从而造成厂房内部物流频繁,厂房经常出现断料,物流不畅通。 为何没得3.1.2?如果没有就不用二级标题!3.2 公司物流管理现状分析3.2.1 厂部布局与物流情况公司制造部总共有冲压、焊接、弹性、涂装、组装五大制程。且分布在不同的楼层,如3.1图所示。图 3.1 厂房布局图根据数据调查,其中:1#与2#电梯相距80米,2#与3#电梯相距125米。各分厂物料去向:冲压后的产品大部分走的是2#与5#电梯到达2楼组装和3楼涂装。焊接打磨后的产品走1#与2#电梯到达2楼与3楼。组装后的产品走1#与2#电梯到达码头。弹性厂的物料供给组装和涂装加工。涂装后的产品到达组装。在2#电梯旁有从冲压至涂装的吊挂线,但是针对比较大件的物料不适合,大部分物料走电梯,且吊挂线成本高。由以上调查可以发现,厂房内部的物流运输必须用的工具就是电梯。电梯承担者厂部的物流重担。3.2.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在组装和涂装厂经常出现供料不及时的问题,以冲压厂至涂装厂A料号为例:其流程如图3.2:图3.2 A料号运送流程从冲压厂送货至涂装厂,经过流程总时间为900s,在途中耽误的时间太长,导致在加工时物料运送不及时。由以上过程画出直方图如下图3.3.图 3.3 A料号运送过程时间图图中:A冲压出货后到达电梯所花费的时间20S;B在电梯门口等待直到进入电梯所花费的时间为320S;C从电梯关上从一楼到三楼所花费的时间为60S;D从三楼出电梯后到达三楼涂装物料暂存区所花费的时间为280S;E物料放好后找生管签字花费的时间为30S;F从生管签字后找仓管签字所花费的时间为70S;G生管签字后把物料运送到指定地点花费的时间为65S;H把物料清点入库花费的时间为55S。从图3.3可以看出,耽误时间最长的是B和D过程,即等待电梯和出电梯花了大量的时间。通过对电梯的抽查得出数据,如图3.4:图3.4 电梯运行数据调查经过调查分析得到1号与2号电梯的运输量较大,然而6号电梯的物流量很小。对各电梯物料调查得到:1号电梯进出物料:焊接半成品,涂装产品,涂装包材;2号电梯进出物料:冲压半成品,弹性半成品,供应商物料,涂装包材;3号电梯进出物料:弹性废料;4号电梯进出物料:组装包材,组装产品,焊接半成品;5号电梯进出物料:焊接半成品,冲压半成品,冲压包材,弹性半成品,外协物料;6号电梯进出物料:漆粉,D11涂装半产品,样品。由图3.4和调查的内容运用鱼骨图对数据进行分析调查,得出其结论如下图3.5:图3.5 鱼骨图分析鱼骨图分析得出影响物流紧张的主要的原因有:1) 线路不合理;2) 多余搬运;3) 来料集中;4) 电梯负荷高;5) 人员操作无标准。4 N企业物流路径优化4.1 指导思想 物流优化要做到保障安全,即真实可追溯,也就是是及时准确切实可行的服务。因为物流本身不是增值过程(注意是制造企业环节),所以,提供准确的、及时的服务就是对企业利益的最好保障。4.2 推行组织的建立好的实施效果需要推行组织,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图如图4.1所示。公司推行小组由公司总经理挂帅,负责并制定物流的整体时间表,对每一阶段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评审。物流专案组为项目总负责人,负责物流管理的培训、宣传,招集会议,总结、评比,策划物流相关活动等。各部门部长为各单位物流具体执行负责人,负责领导下属员工实施物流方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好的经验,循序渐进达到部门物流目标及各阶段目标。各部门还制定有专人作为物流方案推行的协调员,协调上下级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传达各阶段的精神,汇报本部门物流方案的实施情况。图4.1 推行组织结构图4.3 解决思路厂房布局主要有冲压弹性组装涂装与焊接。其料号多达一万多种料号多数量少物料运输在各个厂部之间频率非常高。首先我采用2S将物料整理分类,将其分为必须运输的物料和不必运输的物料。针对不必运输的物料我们采取制程整合的办法来解决,针对必须运输的物料我们从物料的运输途径,方法进行优化。解决思路如图4.2所示: 图4.2 解决思路4.3.1 制程整合通过物料的调查统计,发现有些物料送到其他厂部没有进行工艺处理,只是包装和进行存货。以A机种为例,其流程如下图4.3:图4.3 A机种物料制造工艺流程从上图可以看出物料经过了很多次搬运,增加了不要的运输,使得物流变得繁多。我们用5W1H(如表4.4)追寻真因。 图4.4 5W1H提问法在进行5W1H分析的基础上,寻找工序流程的改善方向,构思新的工作方法,以取代现行的工作方法。运用ECRS四原则,即取消、合并、重组和简化的原则,找到更好的效能和更佳的工序方法,将原来在组装厂包装改为冲压随线包装。其流程如图4.5所示:图4.5 A机种物料改善后流程4.3.2电梯分流控制为解决电梯负荷中和电梯线路问题,从电梯的使用频率调查中得到电梯的物料运输量如下表4.1所示:电梯号1#2#3#4#5#6#合计数量(板/天)270168510010513661表4.1 电梯物料运输量统计表发现电梯的载荷量分布不均衡,于是我们定性分析物料和电梯的紧密程度对电梯分流。物料与电梯紧密程度分析我们分析各个厂部物料的运输与各个电梯的相关紧密程度。1)首先建立评定表如下图4.6:图4.62)经过调查统计得到其相关活动图如下图4.7所示。图4.7 物料与电梯活动相关图2)通过相关活动图和关系密切程度表得到其关系密切程度及积分统计表如下图4.10所示。4.8 关系密切程度及积分统计表3)将得分为6分的整理分类得到其各个电梯物流方案一(如图4.9)与二(如图4.10)。图4.9 方案一图4.10 方案二从理论角度分析方案一与方案二:1)方案一分流的均衡效果比方案二号;2)方案一和方案二的不同在于供应商和漆粉物料走的电梯有差别。通过调查分析后发现,供应商始终坚持走2号电梯,而漆粉倒料走6电梯,分析其原因:供应商运货时间有限,若走3号电梯,则因为长时间的路程耽误会影响物料的运输;供应商物料走3号电梯会造成三楼涂装厂内部物料上挂及内部处理的混乱,影响产品质量;漆粉走3号电梯运输的路程加长,且会造成环境污染。针对以上的问题,因此选择方案二。按灯管控从方案二中我们发现,2号电梯的物流厂部多,如何控制2号电梯的有序运行,成为优化的难点。从物流的途径上我们现在没有改善的途径,因此从物流的方法上寻求突破口。可采用物流分离的方法有:空间分离;时间分离。由于厂部的布置不能改变,因此只能从时间上控制物流的先后顺序。于是我们把日常交通中红黄绿灯控制交通的有序引入到厂房2号电梯处控制物料运送的顺序。1)安灯位置设计:由于物料的运输都是经过仓管人员从电脑上的确认后才开始运送,于是将灯安放在1楼、2楼、3楼仓管人员的工作处,且每楼安放红、黄、绿三盏灯。2)物料运输规则:由于2号电梯从一楼、二楼进电梯的物料都是运送至三楼涂装,因此控制物料运输需求的是三楼涂装厂仓管;灯不亮,冲压和弹性厂禁止运送物料至涂装厂,此时表明供应商正在运送物料至涂装厂或者涂装厂的冲压与弹性物料已经够多;绿灯亮,表明冲压和涂装都可按照正常的生产排配运送物料到涂装厂;红灯亮,则表明此时只能有冲压厂运送物料或表明需求冲压物料;黄灯亮,则表明此时只能有弹性厂运送物料或表明需求弹性物料。将上述运输规则整理变为口号为:红灯亮 冲压上;黄灯亮 弹性上;绿灯亮 都可上;灯不亮 禁止上。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改善措施后,到底物流的效果如何,通过后期的改善运行后总结效果。4.3.3 电梯使用标准化电梯的使用标准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电梯使用规范;2)电梯使用部门;3)电梯进出口路线划定;4)电梯物流方向确定。电梯目视化管理设计:电梯进出口采用交通路线的方法,规定以电梯的左侧为进,右侧为出口的方式对电梯门口的进行标示,并在电梯旁画出暂存区域,以供等电梯人员堆放物料,如图4.11。 图4.11 电梯进出口目视化调查发现1号与2号电梯的物流方向较集中且各个电梯的物流方向相似,于是在1号与2号电梯之间采用单向流的思想,规定1号电梯只下,2号电梯只上。在电梯部门使用规定后,确认每部电梯使用的部门,将其粘贴在电梯门口,并注明管理责任人,如下图4.12所示。图4.12 电梯使用部门规范将电梯进出的标准和使用标准将其标准化贴于电梯门口,以供物流人员参考,规范电梯的使用,使得进出电梯快速有序,如图4.13。图4.13 电梯使用规范 4.4物流优化效果分析保证产线供料实施方案以来公司对时间、空间、电梯等方面合理利用,以发挥它们的最大效能,从而创造一个高效率的、物尽其用的工作现场,产线供料不及时的问题得到解决。改善完后从冲压厂运送物料到涂装厂,由原来的900S降低为500S,运输时间大大降低,同时电梯的负荷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由原来的每8分钟一个周期降低到3.5分钟。厂区内运送道路通畅,运输效率大大提高。员工等待电梯的时间降低,员工投诉电梯问题的情况大大减少。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缩短生产周期通过制程整合的物料,我们可将其推广到35个料号,减少50个栈板,同时从冲压随线包装直接到码头出货,使其生产周期缩短3.5天,提高了企业的效益。物流人员精简 由于物流的畅通,使得运输的效率得到的极大的提高,减少拥堵时间的物流人员,原来物流人员为20人,精简物流人员7人,使得企业物流成本大大的降低。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5 结论5 结论(对论文所作工作进行总结)在企业物流管理问题,物流优化问题一直是一个研究的重点领域,其实,研究企业物流问题,就是对生产过程中的物流进行的优化,这里物流不仅仅是产品的移动,还包括物料的移动,生产过程是否顺利进行等方面,因为生产过程产生停顿,一定会影响物流过程的。在传统的关于物流问题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为了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往往只是考虑的涉及到生产物流顺畅的主要因素。但是,在显示的生产过程中,一些被认为是次要因素的影响因素也会对生产过程中的物流产生影响,比如电梯的使用,运输方法,参加生产过程的工作人员的能力,外协件能否准时到达工厂,以便提供足够的生产用的零部件等等。这些次要因素也许不会像主要影响因素一样会经常性的发生,但如果不把它们加入到模型中加以考虑,这个模型也不能说是完善的。所以,在本文中,分别列举了这些影响因素,并给出了相应的物流调配。由于我们对于这些次要因素对于生产调度模型的影星并不确定,所以,在实际的应用中,应该对这些次要因素加以优化,给他们确定一个合适的“分量”,不能过分的夸大它们产生的影响,因为这样会影响生产模型的科学性;也不能把这些影响因素考虑的过小,以至于不能够体现自身的影响。从定性的分析物料和各个电梯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通过物料的分流和单向流的引进可以直观的看到问题的所在和解决的效果,物流的理论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有些因素在实际的操作中不可行,尤其是在个别情况下,造成的影响可能比较严重。因此,对于这些会对物流产生影响的次要因素,应该给予适当的关注。但是,本文也存在一些遗憾的地方。首先,物流的理论模型中,有些影响因素用数学的形式来表述还是比较困难,有些因素要通过长期的观察才能够总结规律,这些都是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通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和对物流问题不断加深认识才能够完成的。其次,文章只是对于运输途径单一的进行了研究。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可能会是并行生产或者是更为复杂的混合生产,如何很好的应用模型,如何很好的进行物流,都是需要不断地研究的。第三,在物流优化中,影响物流的因素很有可能会同时发生,也有可能会轮流发生,这些情况更为复杂,需要不断地努力,来完善这些想法。本论文只是对企业物流问题一些粗浅的探讨,方法上侧重于实际运用,对理论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敬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教。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致谢致谢本论文是在导师牟小俐教授的严格、耐心的指导下完成的,她以渊博的知识、敏锐的学术眼光、以及开拓创新的意识,使得我的论文得以按时顺利完成。她严谨治学、通达助人的学风将使我终身受益,在此谨向牟教授致以最真诚的感谢和最崇高的敬意,您的培育之恩学生将永远难忘! 感激之情无法言表,唯有在以后的工作中创造更多的佳绩来报答恩师。感谢xx大学管理学院各位尊敬的老师,三年来,在你们的辛勤授课辅导下,我学习掌握了许多于将来工作意义重大的知识,在此表示最诚挚的感谢。感谢亲爱的同学们,是你们的关爱陪我度过了本科生生活,我将更加努力的学习工作来回报你们。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学业的支持,以及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给予我的关怀和爱护,是他们对我一贯的教导和鼓励才使我有了今天的成就。最后,向在百忙之中审阅本文的老师们表示感谢。由于研究能力的局限,加之时间的限制,文中可能有不少欠妥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专家学者提出宝贵意见,也诚恳地希望将来能够继续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谨以此文敬献给所有关心、鼓励和帮助过我的人们!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