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库.doc_第1页
公路沥青库.doc_第2页
公路沥青库.doc_第3页
公路沥青库.doc_第4页
公路沥青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案号:jtics 930p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jtt 137一2005 代替137一1994公路沥青库20050921发布2006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目次前言 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等级、类型和组成 4技术要求5设备验收 6沥青产品包装、留样及计量工前言本标准代替1371994公路沥青库环境保护技术要求。 本次修订与盯137一t994相比,进行了如下修改和补充:本标准的名称改为公路沥青库,只保留了1371994中“燃烧炉的排放”(见475)的要 求;增加了设备等级、类型和组成;增加了沥青库设施设备的技术要求及电气系统、防雷和防静电、消防、污水处理等要求;增加了沥青罐、输油及热力管道、加热炉和电气系统的验收规则;增加了沥青产品包装、留样及计量。 本标准由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筑养路机械分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是无锡华通公路机械有限公司、武汉昌世筑养路设备有限公司、陕两省公路物资供销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余良、常世琨、辛元源、张国平、炅共坤、袁洪强。 本标准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情况为:it 1371994公路沥青库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路沥青库的等级、类型和组成,技术要求,设备验收,沥青产品包装、留样及计鼍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公路沥青库。2规范性引用文件卜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以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et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985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izl的基本型式与尺寸gbt 4064电气设备安全设计导则gbj 65 工业和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规范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3271 锅炉大气污染排放标准gb 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74石油库设计规范gb 5016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椎及二次回路结线j瓿工及验收规范gb 50185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蜒检验评定标准gb 50235 工、眦金属管道工程施工中及验收规范g13 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施工及验收规范jbt 10094t、锅炉通用技术条件3等级、类型和组成31等级 沥青库的等级划分应符合表l的规定。表1沥青库等级划分等级 沥青席总容量(tv),m3等级沥青库总容昔(tv),m3 级tv100000四级1000iv10000二级 30000iv(100000五级 tv0 4 62o7 62烟煤07 7311 80油、气1 l82473加热炉正常工作时,其噪声应符合jbt 10094的规定。474加热炉应设置有超温报警装置、差压报警装置,并能准确、可靠地自动报警。当各报警装置报警时,相应系统应能自动调节保护。475加热炉大气污染物排放应符合gb 13271的规定。48输油及热力管道481管道应采用无缝钢管,管道的管径和壁厚应满足流虽、压力和温度的要求。管道公称直径大于25mm时,连接方式采用法兰连接,不得采用螺纹连接,法兰许用公称压力不小j二16mpa。482供热管路密封垫片的材料应耐高温、耐腐蚀,采用金属网缠绕石墨垫片或膨胀石墨复合垫片。483距离较长的受热管道应采取热补偿措施。484靠近罐体拐弯的输油主管线在05m长度范围内不得安装阀门。485管路的最高点应没置放气阀,最低点应设置排泄阀。486管路应有保温措施,其保温层表面温度不大于环境温度20。487管路和接头廊清洁、畅通,不得有堵塞和漏油现象。488在有海水腐蚀的场合应采取防腐措施。49泵、阀491各泵工作应可靠无泄漏,不得有冲击和异常响声。泵的配置应满足使用温度和流量的要求。492各泵入i 1处应设置过滤器。493泵体不带安全阀的出j管道上庇设置安全阀。494管道上的阀门应采用钢制阀门,各阀工作可靠无泄漏,阀的刚置应满足使用温度和流茸的要求。410仪表4101沥青库配套的仪表等级、测量范围和精度应符合使用要求。4102仪表安装牢固、连接可靠,易于观察,凡易碰撞的仪表应加装防护罩。4103控制台的仪表、指示灯应齐全,布置应合理、便于维修。411电气系统4111 电气线路的布线合理、整齐,各元件连接牢固、可靠,其绝缘性和安全性应符合gbt 4064的规4定,电缆不得与输油管道、热力管道同沟敷设。4112电控柜电源进线与机壳问绝缘电阻不小于2mq,并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和安全可靠的接地装置。4113 、二、三级沥青库应设置供信息系统使用的应急电源。41 14各控制按钮和开关的位置应便于操作。4 115室外的电气控制箱应严格按户外防水要求设计和安装。412防雷和防静电4121防雷设计应符合gb 50057。4122防静电设计应符合gbj 65。4123库区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d,。413消防4131沥青库内生产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耐火等级不得低于gb 50074的规定。4132沥青库储罐、加热炉附近应设置专用消防灭火设施。4133沥青库内应设消防冷却水系统。4134一、二、三、四级油库应设独立消防给水系统。4135沥青库的控制室、电话问、化验室均应配置灭火器材,宜选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其他场所宜选用干粉型或泡沫型灭火器。413 6 一、二、i级沥青库的消防泵臆设两个动力源。414污水处理4141沥青库的含汕与不含油泻水,应采用分流制排放。含油污水应采用管道排放;未被油品污染 的地面雨水和生产废水町采用明渠排放。但在排出石油库围墙之前应设置水封装置,水封装置与围墙 之间的排水通道应采用暗渠或暗管。4142沥青库的污水排放应符合gb 8978,含油污水应经过处理达到现行的国家排放标准后方能排放。4143油罐区防火堤内的含油污水管引出防火堤时,应在堤外采取防止油品流出罐区的切断措施。414 4含油污水处理应根据污水的水质进行相应的调节,采用隔油过滤等设施,对于间断排放的含油污水,应设调节池。4145在沥青库污水排放处,应设置取样点或检测水质和测量水量的设施。5设备验收验收设备有:沥青罐、输油及热力管道、加热炉和电气系统。51 沥青罐51 1 验收前技术资料的准备51 11沥青罐设计图纸及验收技术条件。51 12沥青罐体:基础复查、罐体壁板、底板、顶板、加热盘管的分项检测报告。51 13沥青罐相关部分:罐体除锈及除油、保温材料、外彩钢板、分项检测报告。51 2检测设备x射线机、水压机、水乎仪和线盘等。513验收的方法513 1底板进行探伤。5132壁板用x射线检测,检测比例按槽焊缝长度的5。5133罐体进行克水沉降试验,并进行正压及负压试验。5134罐体除锈、油漆、保温检测按gb 50185。552输油及热力管道521验收前技术资料的准备5211库区管线(含锅炉内)设计图纸及验收技术条件。5212管道、焊材、钢管的合格证等分项检测文件。5213管道的试验检测文件。522检测设备x射线探伤机、水压机、空气压缩机、水平仪、压力表等。523验收的方法5231加热盘管按焊接点长度的5进行探伤检测。5232按gb 50235规定,对加热盘管进行水压试验,水压为10mpa13mpa。5233管道保温工程按gb 50236规定验收。5234热管的真空度在生产过程中逐根检验,热管充液后在常温下内部为负压的热管应存放72h后 用听声法检验,“叮当”声为合格。5235核验原始记录。验收时应提交以下记录: a)管道的压力试验原始记录; b)管道射线探伤检验报告; c)建造过程中隐蔽工程(封闭)记录; d)管道补偿设备安装记录; e)阀门试验记录。53加热炉531验收前技术资料的准备5311加热炉的全套技术资料。5312加热炉试验检测文件。532验收方法向当地技术监督局锅炉处进行备案验收。54电气系统的验收电气系统按gb 50168、gb 50169、gb 50171进行验收。6沥青产品包装、留样及计量61包装沥青油液体产品贮运时,应装入油罐、油罐车、油船、铁桶等容器。油液注入上述容器时,应根据气 温变化情况,考虑到油品的膨胀性,留出必要的安全空问,切不可充满。62留样621沥青产品交接验收的留样应由交接双方按沥青产品取样法规定,根据交货方式(如油罐、车船)采样。622保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