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实验-Ex10-GDP区域分布图的生成与对比.doc_第1页
ArcGIS实验-Ex10-GDP区域分布图的生成与对比.doc_第2页
ArcGIS实验-Ex10-GDP区域分布图的生成与对比.doc_第3页
ArcGIS实验-Ex10-GDP区域分布图的生成与对比.doc_第4页
ArcGIS实验-Ex10-GDP区域分布图的生成与对比.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栅格数据的空间分析练习4:GDP区域分布图的生成与对比一、背景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是保证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GDP是分析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科学准确分析各地区GDP空间分布特征,对制定有效措施,指导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二、目的ArcGIS中提供了三种空间插值方法,每种插值方法在原理上和应用上否大不相同,在此通过具体实例练习如何利用IDW内插方法和Spline内插方法进行GDP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以此来引导读者对空间插值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三、要求1、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连带效应和辐射作用。以该地区各区域年GDP数据为依据,采用IDW和Spline内插方法创建该地区GDP空间分异栅格图; 2、分析每种插值方法中主要参数的变化对内插结果的影响; 3、分析两种内插方法生成的GDP空间分析图的差异性,简单说明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4、通过该练习,熟练掌握两种插值方法的适用性各有什么不同。四、数据Blocks.shp、Parcels.shp,存放在/ChP3/Ex1中,请将其拷贝到E:/ChP3/Ex1。结果数据存放于/ChP3/Ex1/Result中。五、操作步骤图1 ArcMap加载进来时的原始数据(一) IDW内插方法1、插值步骤: A. 运行ArcMap,加载Spatial Analyst模块,如果Spatial Analyst模块未能激活,点击Tools菜单下的Extensions,选择Spatial Analyst,点击Close按钮。B. 单击File菜单下的Open命令,打开加载地图文档对话框,选择E:Chp8x4GDP.mxdC. 在Spatial Analyst下拉菜单中选择Options选项,在Options中的General页面中再设置默认工作路径,此处假定为“E:Chp8Ex4test_result”,并设置Analysis mask为bound.shp,如图2。 D. 在Spatial Analyst下拉菜单中选择Interpolate to Raster, 在弹出的下一级菜单中点击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如图3所示。 图2 Options选项 图3 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选项图4 Power为2的IDW插值结果E. 设置Z value field为GDP;设置Power为2;设置Output cell size为500;其他参数不变,点击OK,进行计算,结果如图4所示。F. 将Power值改为5,重复上述步骤,结果如图5所示。图5 Power为5的IDW插值结果G. 在Spatial Analyst下拉菜单中选择Raster Calculator,求Abs(Power=2)-(Power=5),如图6所示。IDW插值结果如图7所示。图6 Raster Calculator命令图7 Abs(Power=2)-(Power=5)的IDW插值结果2、结果分析 A. 由于IDW是一个加权距离平均,平均值不能大于输入最高值或是小于输入最低值,因此输出的结果数据中,每一栅格值均处于采样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范围之内。的输出值限制在用于插值的输入值的范围内;B. 幂指数不同,IDW的插值结果是不同的。幂指数越大,较远的点对于输入的影响越小,即幂指数越高,其局部影响的程度越高。C. IDW属于精确性(生成表面通过采样点)插值方法。因此,即使给出不同的幂指数值,在采样点上它们差值的绝对值比较小,差值比较大的地方出现在突然采样数据变化比较剧烈和频繁的区域有。此外,如果采用同样搜索半径和参加内插的最小采样点数,生成表面在最近的几个采样的几何中心区域具有比较稳定的内插值,受幂指数的影响不是很明显。 (二) Spline内插方法1、插值步骤: A. 在Spatial Analyst下拉菜单中选择Interpolate to Raster, 在弹出的下一级菜单中点击Spline; B. 设置Z value field为GDP;设置Spline type为Regularized;设置Weight值为0;设置Output cell size为500;其他参数不变,点击OK,进行计算,如图8所示;结果如图9。 图8 Spline对话框图9 Weight=0的Spline Regularized内插结果C. 将Weight值改为0.01,重复上述步骤,结果如图10; 图10 Weight=0.01的Spline Regularized内插结果D. 在Spatial Analyst下拉菜单中选择Raster Calculator,并求Regularized中Abs(Weight=0)-(Weight=0.01),如图11所示,结果如图12。图11 Raster Calculator命令图12 Abs(Weight=0)-(Weight=0.01)的Spline Regularized内插结果E.修改Spline type为Tension,Weight分别取0和5,其它参数不变,如图13,重复上述步骤,结果如图14、15所示。设置Spline type为Tension,并分别取Weight值为0和5 图13 Spline参数设置图14 Weight=0的Spline Tension内插结果图15 Weight=5的Spline Tension内插结果F.计算Tension中Abs(Weight=0)-(Weight=5),插值结果如图16所示。图16 Abs(Weight=0)-(Weight=5)的Spline Tension内插结果2、结论: A. Spline插值结果光滑,它的插值结果范围将远远超出原值范围; B. 在Spline插值中Regularized插值结果要较Tension插值结果光滑; C. 对于Regularied选项,它把一次求导(坡度),二次求导(坡度变化率)和三次求导(二次求导的变化率)合并为其最低估计计算,它决定了表面最小曲率表达的三次导的权重。weight值越高则生成的表面越光滑; D. 对于Tension选项,它仅使用一次和二次导数。weight值越高则生成的表面越粗糙,但是表面的值越接近控制点; E. 从Regularized和Tension选项中分别对两次权重差值取绝对值的结果图中可以看出,在采样点处差值的绝对值都比较小,而在采样点之间比较大,尤其是在采样点比较稀疏的地方差值绝对值相对会大一些。 (三) IDW与Spline对比分析1、操作过程: A. 选取IDW(Power=2)内插结果图,如图4所示; B. 选取Spline(Regularized,Weight=0.01)内插结果图,如图10所示; C. 在Spatial Analyst下拉菜单中选择Raster Calculator,输入公式:Abs(IDW - Spline ),点击Evaluate来完成运算,如图17。结果如图18所示。图17 Raster Calculator命令图18 IDW与Spline对比分析2、结论: A. 从上一组图可以看出每两组值的差的绝对值在采样点处都比较小,在非采样点处相对较大; B. 在采样点比较密集的地方差的绝对值较小,在采样点分布比较稀疏的地方差的绝对值较大。C. 结合采样点处数据大小,可以看出在采样点变化比较大的地方差的绝对值较大,变化比较均衡的地方差的绝对值较小。六、实验结论1、IDW与Spline插值结果之间的存在着比较大的区别。在采样点处变化都比较小,在非采样点处相对较大;在采样点比较密集的地方内插值变化较小,在采样点分布比较稀疏的地方变化较大;结合采样点处数据大小,可以看出在采样点分布比较规律或采样点值比较均一的地方,内插结果的变化普遍较小,而在采样点分布零散并且采样值变化频繁、剧烈的区域,内插结果的变化普遍较大。2、IDW是一个加权距离平均,其每一栅格的输出值限制在采样点的输入值的范围内,因此,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