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新校区总体规划[精品资料]_第1页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新校区总体规划[精品资料]_第2页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新校区总体规划[精品资料]_第3页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新校区总体规划[精品资料]_第4页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新校区总体规划[精品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新校区总体规划 -精品资料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 学术论文 期刊文献 年终总结 年终报告 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述职报告 实习报告 单位总结 摘要:对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新校区的考察调研,对学校的现状、功能发展定位、规划原则、规划理念做出分析,为后续的实际规划设计和建筑单体的设计做出准备。 关键词:校园;规划;理念 0 引言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新校区建设规划,通过实地调研, 查阅相关历史背景资料,寻找人文与整体规划之间的联系,为后续的校园规划案和单体建筑设计奠定理念基础。 1 项目现状条件 本案位于旗山分景区东麓、福州地区大学城南部,占地168 亩( 112000 )。基地位于海拔 44m 的国屿山西麓,北部屿福建工程学院新校区相邻,南部与福建师范大学新校区(河西区)接壤,西部隔武警总队培训基地与 316-324 国道连接线和京福高速公路相望。纵贯大学城的溪源江、学园南路、科技路在基地的东北部交汇。基地地势东高西低,场地地表现状标高东部地块在 7.1-8.9m,西部地块在 7.0-7.3m。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浦自东向西经基地中部流向西南,水体面积约 30 亩( 20000)。基地现为村民农田,以地瓜、甘蔗、茉莉花等经济作物为主,表层多为耕植土、粘土河粉质粘土。基地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2 功能发展定位 新校区是将来学院办学的主体,是学校事实教育结构调整战略和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主要阵地,主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重点发展新兴学科、应用学科、边缘学科、高新技术学科及其专业。新校区各专业在校生人数达 2500 人。 3 规划原则 1.个性化原则:规划 中传承女院文化,地域特色,创造个性化人文精神的校园环境。 2.环保原则:规划中应结合自然,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保护和构建校园生态系统,创造生态化,园林化的校园环境。 3.整体性原则:规划中各建筑、景观元素相互协调,有机关联,形成空间环境上和谐的整体连续性。 4.可持续性原则:校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使规划结构多样。协调富有弹性,适应未来变化,满足可持续发展。 4 规划理念 作为校园规划的设计者,我们以整体用地空间环境营造为设计对象和最终目标,关注校园区 的整个生活空间,人文环境,力求在规划原则的基础上,背景条件的限制下,创造出一个最佳方案。 1938 年,地处北京的辅仁大学购得恭王府东边一部分为女院和女生校舍。其间园中有景,景中有画,极是读书陶冶心性的佳处。曾有毕业生写诗回忆当年在恭王府里读书的情景: “ 记否天香雨,翠竹染苍碧。槛外海棠白,瓣缀青草地。飞檐琐窗前,掩卷听鸟语。 ” 辅仁女生在此读书生活,环境优美之至为人称羡,外人便说这里的女学生都是 “ 格格 ” ,进入昔日王府读书的女生们也引以为荣。 引辅仁大学女生部为例,在于表达设计初衷 建造一座 让新时代女生引以为荣得女院 这也是女院理事会成员无私奉献精神对设计者潜意识的感召。方案一改再改,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优化,节约,最终定案,理念存在于各个设计要点中: 4.1 文化历史之传承 女院前身是 1908 年创办的私立福州华南女子文理学院, 1984 年,旅居海内外的校友筹资复办了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作为我国第一所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的民办高校,女院一直坚持 “ 不以营利为目的 ” ,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路子,经过 20 余年的发展,成为福建省高职教育百花丛中的一朵奇葩。 本 案的设计基于女院悠久的历史沿革,呼应女院踏实的办学方针,突出新女性知性独立又感性优雅的性格特点,继承老校区中西合璧,庄重典雅的建筑风格,尽量保留原有水域和植被,体现对历史的尊重。加入建筑和景观元素,是立足于传统之上的创新,是发展性办学方针的再现。在各元素的细部(圆柱、墙群、连廊、挑檐等)依然明显流露出老女院的历史痕迹,令人流连那曾经存在的学府书香。 4.2 情感空间的塑造 所谓 “ 情感空间 ” ,是与物质空间相对立的空间。情感空间强调感受力量。这类空间被关怀的人才是真正的主角,而建筑与环境只有 具备了情感之后才真正有了灵魂,其完整性和统一性才能得到体现。 一个吸引人的,有感染力的,能够潜移默化地教育和改造人的高等校园,一定具有典型丰富的情感空间,与物质空间共同组成校园的全部。正是这种空间组合,决定了我们对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的总体印象。 女院有其特有的情感空间。华南女学员的生活、学习、娱乐和感知,可爱中有智慧、细腻中有洒脱、沉静中有进取、温柔中有坚韧。本案在规划中关注真正属于女性特质的内涵,融规划于情感之中。开放的国屿山景观、含蓄的引导性绿化、端庄的建筑群体、温婉的河浦水域、幽雅 的庭院小品 无不再现女性特质,我们期待这里成为孕育莘莘女子的温床,女学员带着梦想和希冀走进来,也必将带着热爱和憧憬走向新的人生。 4.3 整体凝聚力的形成 内部的凝聚: 规划轴线和中心、标志性节点,强化了校园空间上的认知性,中心感和标志感有利于整体感的形成。 本案在延续校园规划整体性布局的基础上,强调现代校园人性化的空间。摈弃严谨的中轴线关系,冷漠压抑的主建筑楼,在保持与阳光绿化接触的开阔空间的同时,以非对称布局围合的交往空间,使之成为供大型集会和平时休闲读书的校园中心,此外单体建筑沿承老学院 “ 一主二从 ” 的建筑布局,使其统一和谐。 内外的和谐: 内外部空间的交融,强调空间的交往。这其中包括建筑和周边城市的协调,内部景观和周边环境的呼应,内部私密空间和外部开放空间的自然过渡等。从使用者的感受上说,在区内感受区外,在校外感受校内,都是一种和谐的整体性。 统一的文化格调: 不同于其他学院的女性校园性质,华南地区特有的建筑风格,规划者对项目的个性化理解,都使校园布局形成与众不同的文化格调。而这种格调辅助有形的空间环境,强化了校园的整体感 。 4.4 具体规划布局 4.4.1 总体布局 在基地东部,临学园南路设校园的主入口,由礼仪大道引导进入中心广场,两侧分别为行政办公楼与实验楼。中心广场正前端是标志性的图书馆和学生礼堂,南部生活区和教学区分居两侧,两区中部是大面积的湖景,外教楼临湖而建,南北端各设一个次入口分别与师大校区和科技路相连。 4.4.2 功能分区 本案功能分区以动静分区,内外分隔位分区原则。由东北向顺时针分布着:行政区、实验区、中心建筑区(图书馆和学生活动中心综合体)、生活区、教学区;中央 是景观共享区;由于地形和学园规模的限制,运动区主要设在场地西部,其他分散于各区中,既高效利用场地,又满足不同使用要求。生活区与教学区设在基地静区,是基于功能上的考量;大气的中央建筑体和极富韵律的实验楼群结合形成科技路沿街立面,是基于造型上的考量。功能区的分布遵循整体性原则,合理紧凑,逻辑清晰。 4.4.3 交通系统 车行:保证车行道能方便到达每一栋楼的门厅,保证中心绿化区及庭院绿地不受车行干扰,结合车行道,经济地设置一些机动停车位,结合半地下室设计非机动车停车位。 步行空间是校园 交通的重点,本案细分为功能步行和景观步行两个部分: 功能步行 高效便捷:广场、步行道、建筑间的连廊系统保证了各功能区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计算,从生活区食堂到各个最远点所需时间在 5 分钟内。大大方便了师生。 景观步道 营造诗画意境:该设置是女学园的又一亮点。沿湖绿化道、健身路径与通往国屿山的小径相呼应,女生款款漫步其间,鸟语花香、书声琅琅,那是多么优美如画的情景啊。 4.4.4 景观绿化 本案力求人为景观与自然景观达到相互交融。 主入口前区的引导性绿化、主广场 景观、湖心区景观三者与国屿山景观在平面上和空间上互相渗透,运动区景观、主广场景观与湖心区景观相互关联,体现了生态环境上严谨的逻辑性。同时,国屿山自然景观开门见山,直面校内外,湖心区景观是中心广场的延续,也是静区的中心,还通过保留古榕与师大大面积湖景遥相呼应,再一次验证了本案景观环境的理性设计。 4.4.5 空间竖向 本案把运动区与停车处设在低标高处,这样处理,既把可能破坏性和干扰降到最低,又丰富了校园的空间界面; 在校区北面,是连续大气的建筑立面,摈弃压抑的围墙,利用明渠作为护校 河,有机联系校区与周边道路; 临近国屿山是开放的广场空间和对景观环境要求较高的低矮的教学楼群,再到正南部的多层公寓楼群,形成开放的景观界面,在空间上相互渗透自然大气; 校园区建筑多为 3、 4、 6 层,低矮内敛,由连廊相互连接,辅佐校方强调的 “ 一主二从 ” 建筑布局,校园空间显得庄重而不失开放,紧凑而不失灵动; 从北次入口到中心广场,到湖心景观区,再到保留古榕,再到师大的开敞湖面,从北到南形成一条开放的视觉通廊,保证了景观空间的延续性; 从国屿山到主题建筑是一条主要的空间轴线, 在中心广场处,发散出三条次轴,分别连接东主入口、北次入口和湖心区。四轴中贯穿山、水、建筑、广场,空间肌理丰富变化。 4.5.水系处理 龙王大水时,人走在该基地,水没到大腿以上,所以防洪是本案的规划前提,泄洪没处理好,就没有好规划。本案设计者通过研究调查,权衡利弊,初步决定采取明渠疏导的策略,在本地块进出市政泄洪管道之间开辟明渠,过水断面结合校园景观设计,形成新概念 “ 护城河 ” ,一方面节约了管道造价和对自然地貌的破坏,一方面丰富景观界面,一举多得。 湖心区尽量利用原有河浦,增设绿化 小品等人造景观,丰富环境。在河浦两端设闸,独立管理水流,使校园有属于自己的活水特色景观。 4.6 节约与环保 本案委托方是校方理事会,他们不以营利为目的,无私奉献女生教育,故节能与环保是防洪后又一重要要求。 用地方面,尽可能减少填挖土方量,低标高处建筑运动场和停车点,尽量保留原有树木,选择性价比高的景观小品,利用河浦造湖,营造校园小气候; 建筑方面主要采用当地建筑材料,经济的结构设计方案,合理的节能措施:如对日照通风要求高的建筑全控制在南北向,利用挑檐和格栅遮阳节能。 配电房水泵房设置在场地中部,节省管线造价等。 最终达到节约项目总投资的目的。 4.7 经济技术指标 5 结语 学校的本源 “ 一座学校就是这样一种场景,一棵大树下,有一个长着在侃侃而谈,在他周围团团围坐一群孩子在聆听他的教诲,育人之根本在教会每个孩子如何正确写一个人字 ” ,在这种信念的指引下,华南女子学院的校区规划合理结合了地理、历史、人文和教书育人的环境,产生并深渊影响着学子。 参考文献: 【 1】汤朔宁,从 “ 生活基本单元 ” 到 “ 功能基本单元 ” 大学校 园规划设计方案探讨【 J】,城市规划学刊, 2008( 3) 【 2】张开妍,山 .水 .医 .人 福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规划设计的理念及表达【 J】,科技信息, 2010( 17) 【 3】张华、魏春秀,现代化学校的总体规划设计【 J】,黑龙江冶金, 2010( 6) 【 4】曹滨,园林式校园规划设计实践【 J】,山西建筑, 2009( 9) 【 5】李双跃、黄军轩、胡妍妍,天津 “ 三校区 ” 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19) 【 6】田斌,孝感市孝感学院校园规划设计浅析【 J】,今日湖北, 2011( 4) 作者简介:高巧玲( 1983-),女,硕士研究生,讲师,担任建筑专业课程教师,交通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 阅读相关文档 :提高海上油田采收率的调堵技术应用研究 石油软件的测试方法研究与实践 确定合理泵挂提高深井泵泵效的对策探讨 对抽油机井断杆的认识与自扶对策研究 抽油机井管杆防偏磨措施的探索与应用 埕岛油田同心双管分层注水工艺现场应用效果分析 智能变电站中无功优化研究与应用 采油矿精细注采地面管理的实践探索 直流电法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