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中国柑桔研究状况中国是柑桔的重要原产地之一,柑桔资源丰富,优良品种繁多,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早在夏朝(前21世纪-前17世纪),中国的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生产的柑桔,已列为贡税之物。经过长期栽培、选择,柑桔成了人类的珍贵果品.据考证,直到公元1471年,桔、柑、橙等柑桔类果树才从我国传入葡萄牙的里斯本,公元1665年才传入美国的佛罗里达。 世界柑桔主要分布在北纬35以南的区域,性喜温暖湿润,有大水体增温的地域可向北推进到北纬45。世界有135个国家生产柑桔,年产量10282.2万吨,面积10730万亩,均居百果之首,产量第一位的数巴西,2425.26万吨,第二位数美国,1633.52万吨,中国第三,1078万吨,再后是墨西哥、西班牙、伊朗、印度、意大利等国。 我国柑桔分布在北纬1637之间,海拔最高达2600米(四川巴塘),南起海南省的三亚市,北至陕、甘、豫,东起台湾省,西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河谷。但我国柑桔的经济栽培区主要集中在北纬2033之间,海拔7001000米以下。全国生产柑桔包括台湾省在内有1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主产柑桔的有浙江、福建、湖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江西、重庆和台湾等10个省(市、区),其次是上海、贵州、云南、江苏等省(市),陕西、河南、海南、安徽和甘肃等省也有种植。全国种植柑桔的县(市、区)有985个。柑桔属芸香科柑桔亚科是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除枳以外),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高约2m。小枝较细弱,无毛,通常有刺。叶长卵状披针形,长48cm。花黄白色,单生或簇生叶腋。果扁球形,径57cm,橙黄色或橙红色,果皮薄易剥离。春季开花,1012月果熟。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柚、酸橙、甜橙稍强。 用作经济栽培的有3个属:枳属、柑桔属和金柑属。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栽培的柑桔主要是柑桔属。第一节 柑桔的品种柑桔自古代即在其起源中心东南亚地区种植,现已在世界很多气候条件适合的地区种植。柑桔现在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水果之一,其主产区已远离起源中心。为了提高柑桔生产量,政府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柑桔离体收藏库,以便支持柑桔育种和其它研究。这些收藏库的建立和扩大涉及到从其它国家引进新的柑桔种质资源 (krueger 邱敦莲,2004)。柑桔是我国规划的11种优势农产品之一,现有栽培面积150.57万hm2,居世界第一位,年产量1100多万t.居世界第三位。20世纪末,柑桔生产由数量型生产向质量效益型生产转变,特别是在加入wto之后,柑桔产业面对国际市场竞争,不能再靠量多价廉占领市场,必须是质优、食用安全的 (王成秋 焦必宁 唐忠海 赵其阳 葛杰 李宜琴,2005)。我国目前主栽脐橙品种成熟期多数集中在12月中下旬以前,此时是柑桔鲜果大量集中上市的时间。能否延长脐橙的采收期至次年2-3月,对于调整我国柑桔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江东 陈竹生 洪棋斌 龚桂芝 李喜庆,2004)。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我国柑桔由于品种结构不合理、果品上市期太集中、缺少优质品种等问题,开始出现卖果难,柑桔的经济效益明显下降。为迎接市场挑战,提高柑桔经济效益,不断选育和推广柑桔新品种,成为当务之急。引种是柑桔选育种的主要途径之一,因其快捷简便,见效快,被国内外广泛采用 (谭勇 宋发安 宋文化,2005)。促进果实充分生长发育,是柑桔栽培者提高产量及其商品价值的基本追求,也是柑桔栽培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为了解我国新近推广的几个柑桔品种的果实生长发育规律,我们对其果实的生长发育动态进行了观察研究 (谢让金 何绍兰 谢金峰 文泽富,2004)。一、 橙类1鄂柑2号鄂柑2号系龟井系温州蜜柑芽变新品种。特点为树形开张、树势旺盛、自然圆头形,叶片大、长椭圆形,萌芽率强,成枝力中等;以顶花、有叶花坐果率高,结果母枝多为春梢;丰产性好,品质上等,果实为高扁圆形,单果重130150g,9月下旬着色,10月上旬成熟,含可溶性固形物10%-12%。为少有的早熟、大叶温州蜜柑新品种 (冉德森 杨承清,2004)。2 改良橙改良橙(广东亦称红江橙)是华南地区柑桔的主栽品种之一,广东是我国改良橙的最大生产基地,2004年广东改良橙栽培面积约7000hm2,占广东省柑桔面积的5%。改良橙的全红肉果以果形美,果肉红色、化渣多汁、风味浓郁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在市场上售价较高,是果农生产主要品种 (朱庆竖 李华 廖伟平,2006)。3 粤英柑桔粤英柑桔是1978年在河源市紫金县乌石镇榕林村的115年生书田桔园中发现的,2006年11月经广东省农业厅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现场鉴定 (彭成绩,2007)。经过4个无性世代不同地点的种植,均表现早结、丰产、稳产性好,抗逆性强,果实肉质细嫩、清甜、有蜜味,“粤英柑桔”属优良新品种 (彭成绩 钟云 刘岩 林润才 甘廉,2007)。4 贡柑贡柑(citrus sinensis osheck(deqing tribute range)是广东的地方优良柑桔品种,种植面积已达1万hm2。德庆贡柑具有果形美观、果色金黄、清甜香蜜、皮薄核少、肉脆化渣、高糖低酸(固酸比高)以及成熟期迟等特点,是南方优稀柑桔地方品种,口感极佳。特别适合鲜食。但果农在生产过程中早采现象十分普遍,部分提前至11月(柳建良 丘苑新 郭建华 彭佳容,2007)。5 塔罗科血橙塔罗科血橙新系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从塔罗科血橙珠心苗中选出的甜橙新品种,2003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江东,2005)。该品种保持了塔罗科血橙树势强健的特点,比塔罗科血橙果大,单果质量180-250g,果实品质优良,无核,较晚熟,丰产性强,抗病,适应性广,栽培容易,是优良的鲜食晚熟甜橙品种 (江东 洪棋斌 龚桂芝 李喜庆 叶庆亮,2004)。平江县园艺示范中心于2001年春经湖南省农业厅首家引进天草桔橙苗木及部分接穗,之后,岳阳市也有一些单位陆续引进。经试栽及高接。该品种表现出着果率极高,抗寒性强,早结、丰产、稳产。果皮光滑,风味好。品质优良等优点,但在病害方面有与其他柑桔品种不同的表现 (向立志 杨风雄 廖正坤,2006)。6 茂谷柑茂谷柑(即默科特桔橙)是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农业试验所用宽皮柑桔与甜橙杂交育成的后代,是佛罗里达州的主栽品种之一。具有晚熟,品质佳,结果性能好,外形美观等优点,可望成为我区调整柑桔产期结构的优良品种之一。1998年我们从台湾引入试种,2000年开始结果,结果性能及品质均表现良好。2003年广西柑桔研究所0.33hm2网室大棚试验园及部分果农的茂谷柑果实出现了日灼、粒化现象,受害果率达到38%以上,严重地影响该品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弄清楚原因,找出解决方法,2004年我们进行了气候原因分析,以及覆盖、喷灌、遮阳、套袋、贴纸、微量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等试验 (赵小龙 李贤良 刘升球 阳廷密 莫健生,2006)。7脐橙我国目前主栽脐橙品种成熟期多数集中在12月中下旬以前,此时是柑桔鲜果大量集中上市的时间。能否延长脐橙的采收期至次年2-3月,对于调整我国柑桔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江东 陈竹生 洪棋斌 龚桂芝 李喜庆,2004)。红肉脐橙系从cara cara驯化株系中选出的优良品种,经多点区试、示范,表现适应性好,丰产性强,质佳味浓,耐贮,有香气等优良特性。果肉红色(番茄红素着色) (伊华林 邓秀新 等,2003)。福本脐橙原产日本和歌山县,为华盛顿脐橙的枝变,成熟期早,果面光滑、色泽深红艳丽;肉质脆嫩多汁,风味酸甜适口,富香气,无核,品质极优,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其生长势较旺,抽梢次数多且梢期不整齐、节间密、枝条粗壮。重庆地区高温多湿,日照不足,导致脐橙畸形花多而着果率很低。通过环剥、环割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提高果树着果率已有很多报道 (淳长品 彭良志 曹立 江才伦,2007)。熊甘飞和潘芝梅(1998)分析了丽水地区种植脐橙的主要气候条件,并通过考察,认为脐橙栽培次适宜区丽水的山区,由于地形等作用,亦存在着众多的适宜脐橙栽培的小区。在广西象州柑桔溃疡病疫区引种试栽了6个日本脐橙品种,丹下,铃木,森田,清家,白柳,吉田。经3年调查观察,发现品种间抗病性和丰产性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以丹下表现最好,可在疫区适当发展这一优质脐橙品种 (韦建福 韦禄贵,1995)。为充分利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内350m海拔以下优越的小气候资源和丰富的山地资源,调整龙山县柑桔生产柑占80%的品种结构,增加柑桔市场的花色品种,使全县柑桔生产由单一鲜食内销型向外销鲜食加工型发展,自1991年我们开展了脐橙引种、早结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在龙山县岩冲乡的比耳村、向家村建立研究基地,试验示范面积为13.33hm2,3年结果,每666.7m2产量300kg。于1993年10月开始实施早结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进行生物学特性观察,品种筛选等研究工作 (谭世贤 田清生,2002)。张君圻和林绍生(1996)选取与脐橙生长结果相磁的14个气候生态因子,应用聚类分析对浙江柑桔区和国内外脐橙产区的53个样点进行分区。选择气候生态最为近似的日本大分,静冈,和歌山,熊本和美国佛罗里达州作浙江脐橙引种种源地,引入在那里业已栽培成功的脐橙品种供浙江栽培。引种实践证明,应用气候生态聚类分析指导浙江脐橙引种,选育的品种符合高产,优质,抗逆高效等柑桔综合育种目标。8瓯柑无子瓯柑是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山水果树研究所、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历时10余年从普通瓯柑中选育出的芽变单株,2004年2月通过浙江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的良种认定并命名 (徐象华,2007)。9 椪柑新生系3号椪柑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在20世纪80年代从椪柑中选育出的少核中熟新品系。1991年云南省思茅市热带亚热带果树良种场从该所引进接穗嫁接育苗试种成功。截至2003年底,已育苗503.16万株,推广种植3022hm2,云南省思茅市、西双版纳州、保山市、临沧地区、大理州、红河州等6个地(州、市)引种栽培,近年来缅甸、老挝北部地区也有引种 (杨开正,2005)。从江县是贵州省柑桔生产的优势区域,以椪柑主导当地柑桔产业发展。“华柑2号”是华中农业大学、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湖北长阳清江椪柑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从长阳县渔峡口镇岩松坪村老系实生硬芦园中发现的优良单株,原代号为清江椪柑1号。200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定名为“华柑2号” (覃伟 姜自民 王海波 伊华林,2006)。陈立松和万蜀渊(1996)从体细胞染色体数、气孔大小与密度、花粉粒的形态与大小、小孢子母细胞的形态与大小,对“桂林良丰”无核椪柑的细胞学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桂林良丰”无核椪柑为4x与2x两种倍数性的混倍体,且4x细胞与2x细胞的比例为1:1。此研究在椪柑上尚属首例报道。因此,本突变体既可作为无核椪柑的新类型,又可作为新的种质资源进一步用于育种。10卡里佐枳橙卡里佐枳橙(carrizo citrange)为枳与甜橙的杂种。其幼苗生长快,主干直立,主根发达,与绝大多数柑桔品种的亲和性好,嫁接后生长迅速,结果早,耐寒,树势较强,较耐干旱,是重要的柑桔砧木,在美国、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等国被广泛应用于柑桔生产 (彭良志 江才伦 曹立 淳长品 雷霆,2005)。11温岭高橙温岭高橙是浙江省温岭市传统的地方品种,属杂柑类常绿果树,系橙、柚的自然杂交种,在当地已有700多年的栽培历史。浙江农业大学吴耕民教授认为温岭高橙就是葡萄柚的原生种。1997年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正式认定“温岭高橙”品种 (王涛 林媚 黄雪燕 陈丹霞 冯先,2007)。12 温州蜜柑地处中亚热带的湘南、桂北地区,是温州蜜柑最适宜栽培区。20世纪80年代以前,这里温州蜜柑栽培面积占柑桔总面积的80%。80年代以后,通过品种结构调整,温州蜜柑面积逐渐减少,但仍占49.67%,是该地区面积最大的柑桔品种。温州蜜柑挂果多少,产量高低,极大地影响着该区柑桔产量和果农的经济收入。为了获得高产稳产,以保花保果为中心的多种保果措施,在生产上广泛推广应用,其中抹梢保果技术的应用,取得了极好的经济效益 (张亚平 郑朝耀 吴令华,2007)。温州蜜柑是永州市最大的柑桔栽培品种,其生长与结果好坏,产量高低,对当地柑桔生产和果农经济收入影响极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这里有的年份温州蜜柑着果率很低,春梢生长旺,这给秋梢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秋梢生长好,第二年就会形成秋梢结果大年。基于这一现状,如何利用好秋梢隔年结果具有重要意义 (蒋水林 郑朝耀 吴令华,2007)。13蕉柑彭成绩和唐小浪(1995)从1985年台湾引进的蕉柑中选育出的大果,无核、优质新品系-“85-2”蕉柑,具有早结丰产性好,果实比普通蕉柑大、翌年1月中旬成熟,果形美观,无核,囊壁薄,克服了普通蕉柑囊壁稍厚的缺点,食之化渣,汁胞柔软多汁,可溶性固形物10.7%,甜酸适中,品质上等,耐贮藏,该品系的选育研已通过省级技术鉴定。14黄果柑我国特有的黄果柑,具有晚熟,无核优质,结果早,丰产,适应性强,基本无大小年结果现象,市场潜力巨大。发展黄果柑,对完善我国柑桔品种结构与增加果农经济收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卢德明,2004)。二、 桔类1砂糖桔砂糖桔是原产于广东省四会市的名特优柑桔品种,果实味甜如砂糖,故称之为砂糖桔;又因在农历十月果皮还呈青绿色时即可食用,故又称“十月桔”。砂糖桔果实色泽橙等,单果重约40g左右,果皮薄而脆嫩,易剥离,果肉汁多化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4%以上,味清甜而带香气,属于高糖、低酸、维生素c含量丰富的水果 (胡位荣 刘顺枝 许淑慧 谢江辉,2007)。砂糖桔也是广东省肇庆市的一个地方性名特优柑桔品种,具有品质优、早结、丰产等特性,果品畅销国内外,售价高,经济效益显著。近年来发展速度快,种植面积迅速增加,仅广东肇庆和云浮两市的种植面积已超过6.6万hm2,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柱产业 (李学斌,2004)。无籽沙糖桔是叶自行等组顺应市场需要而选育出的柑桔新品种,于2005年1月通过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证书编号:粤科鉴字(2004)330号】,2006年1月18日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粤审果2006003】。该品种定植后第3年即可试产,平均株产10kg;第4年可投产,平均株产25kg;盛产期平均株产5075kg。因其早结丰产且适应性较强,已成为广东省的主栽柑桔品种 (叶自行 胡桂兵 许建楷 罗志达,2007)。2红玉柑红玉柑是以“新本一号”少核本地早桔为母本,刘勤光甜橙与本地早桔的杂交后代刘本橙为父本回交育成的桔一桔橙新品种。作为本地早桔“家族”的新成员,以果形较大,少核,品质优良,树势强健,丰产稳产和耐贮藏,对柑桔疮痂病具抗性,可以在柑桔品种结构调整中发挥作用 (徐建国 卢健平,2006)。3 春甜桔春甜桔又名紫金春甜桔,果实皮薄少核,低酸清甜,果肉细嫩化渣、多汁,高产,迟熟,是广东省优良柑桔品种。但其裂果严重,裂果率一般为10%20%,高的超过30%。对此,我们于2001-2004年展开了调查研究,初步探明了裂果原因及发生规律,并进行了喷硼试验,取得了良好的防裂效果 (李荣 李建光 潘学文,2005)。4 福桔福桔是福建福州的名果之一,属桔中佳品,年产量近10万吨。福桔果形为圆形略扁,色泽鲜艳美观,皮薄汁多,甜酸适口,福桔营养丰富,既可鲜食又可制成桔饼,有化痰止咳、暖胃宜脾的功效。三、 柚类1翡翠柚翡翠柚和处红柚是浙江省丽水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历时15年选出的优良新品种,2002、2003年分别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蓝云龙 汤后良,2004)。通过10种不同花粉对翡翠柚座果率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花粉处理对翡翠柚座果率有明显的影响,其中以胡柚、处州早红柚、早香柚、楚晶文旦花粉授粉翡翠柚座果率最高;脐橙、本地香柚、天草次之;椪柑较差;翡翠柚最差,座果率为零;对照(自然授粉)座果率为4.6% (蓝云龙 斯金平 徐象华 阮秀春,2004)。2 上杭蜜柚上杭蜜柚是福建省上杭县经作站于1996年在从台湾引进的泰国蜜柚中选育出的晚熟柚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速生丰产、抗逆性强、晚熟、果形美观、果皮鲜艳、果大皮薄、汁多化渣、甜酸适口、营养丰富、贮藏性好等特点。1992年12月经农业部柑桔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评审,其综合指标达优质果品标准,获“优质果品证书” (雷天,2006)。3 贡水白柚贡水白柚(原名宣恩白柚)是湖北省宣恩县的地方良种,是当地的重要农产品之一。生产中存在树势弱、产量低和品质下降等现象,果农的经济效益不高。刘英等在田间调查中发现,柚矮化病为害可能是造成树势衰弱的重要原因,因此,通过病害鉴定和脱毒获得无病毒母树应是防治病害的必要步骤。为此应用了指示植物、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贡水白柚优良单株感染病毒病情况进行了鉴定,并应用热处理茎尖嫁接对优良单株进行脱毒试验 (刘英 杨方云 李太盛 唐科志 周彦 刘科宏,2006)。四、 杂柑杂交育种是通过基因重组创新种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近百年来,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育成了大量的优良杂交柑桔鲜食品种和砧木品种。我国柑桔杂交育种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育种者对育种方法和遗传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探索,现已取得了长足进展,育成了10多个桔橙或桔柚杂种,通称为杂柑 (曹立 彭良志 彭爱红 淳长品,2007)。1不知火杂柑不知火杂柑是由日本农水省园艺试验场于1972年以清见中野3号械柑育成,风味好,品质特优,是日本近年销售价格较高的柑桔品种。笔者通过近5年的试种观察,结合在川渝两地的推广栽培,发现该品种优质丰产,但也有不容忽视的果实褐腐病 (曹立 姚廷山,2006)。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1999年从日本等国家引入了50多份优良柑桔新品种,2001年选择其中的不知火等品种在广东省博罗县杨侨柑桔研究所内进行中试研究。4年多的试验表明,不知火杂柑综合表现优良,在广东具有较好的栽培前景 (胡桂兵 邓桥胜 林顺权 杜育映,2006)。2朱见杂柑广东是我国柑桔栽培适宜区,适合种植各种柑桔类水果,并有传统的种植管理技术和一些丰产优质品种。但近十年来,广东的柑桔生产停滞不前甚至一度滑坡,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其中品种结构不合理是主要原因之一,而引种是解决此问题最快捷的途径。为此,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1999年直接从日本引进朱见杂柑(特罗维塔宫川温州蜜柑,清见桔橙)(邓肯葡萄柚丹西红桔,西米诺尔桔柚seminole)在广东省博罗县杨侨柑桔研究所进行了中试研究。4年多的试验观察表明,朱见杂柑综合性状表现较优良,在广东具有一定栽培前景 (胡桂兵 杜育映 林顺权 陈桂英,2006)。3清见桔橙清见桔橙(kiyomitangor,清见,)是日本园艺试验场东海支场(现农林水产省果树试验场兴津柑桔部)以官川早熟温州蜜柑为母本,特罗维塔甜橙为父本,1949年杂交,1956年定植,1963年开始结果,1974年以“兴津21号”参加系统适应性鉴定试验,1979年推出的日本以有性杂交育种育成的第一个桔橙杂种 (翁法令 徐建国 柯甫志,2004)。因其果实品质好、丰产稳产、无核晚熟等特点,被我国农业部列为柑桔“948”项目推广品种。为了满足市场对晚熟杂柑产品的需要,促进柑桔品种结构调整和熟期结构优化,重庆市涪陵区果品办公室1998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引进了清见桔橙。2003年对其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观察,以期对其适应性和生产发展潜力做出初步评价,指导我区晚熟杂柑的发展 (黄华 杨茂盛 易永文 侯英 陈建,2005)。4象山红桔橙“象山红桔橙”是浙江省象山县在20世纪90年代初从日本引入的“天草”品种中,经多年筛选培育而成的桔橙新品种。2001年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果实外观优美,品质优良,经济效益好,浙江鲜果产地批发均价68元/kg,最高达12元/kg,2005年已鲜销出口到俄罗斯。近年来,广西从象山县引进象山红桔橙,在柳州、桂林、梧州、来宾等市试种,该品种在各地表现良好。为了探讨枳砧血橙、枳砧脐橙高接象山红桔橙的早结丰产栽培技术,笔者于2002-2005年在桂林试验点将34年生枳砧塔罗科血橙1000株,高接象山红5131个芽;在柳州试验点,将4年生枳砧脐橙4000株,高接象山红20000个芽,两处成活率达到90.0%94.3%。高接树生长良好,尚未发现不亲和现象,单株产量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李志宏 石健泉 黎明盛 沈丽娟,2006)。5秋辉和默科特“秋辉”是鲍威尔桔柚(bower)与坦普尔桔橙(temple)杂交育成的早熟杂柑品种,“默科特”是桔橙杂交育成的迟熟品种,均是农业部“948”柑桔项目推荐发展品种。为了满足市场对早、晚熟杂柑产品的需要,促进品种结构和成熟期调整,赣州市柑桔科学研究所于2000年春从华中农业大学引进秋辉和默科特杂柑品种接穗,高接于所内新品种观察园4年生枳砧宫川温州蜜柑上,2002-2004年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以期对其适应性和生产开发潜力做出评价,指导赣南杂柑发展 (赖华荣 刘传福 方贻文 严翔,2006)。6春见桔橙春见桔橙系日本静冈县果树试验场以清见桔橙与椪柑f-2432杂交育成的最新品种,因高糖、优质、丰产而被推广。在国家和四川省外国专家局及内江市政府引智办的支持下,2000-2002年数次从日本爱媛县引进春见接穗,高接于内江市东兴区和资中县,中间砧为22年生枳砧锦橙和10年生枳枳砧锦橙 (陈竹生 江东 洪棋斌 欧文华,2004)。7甜春桔柚甜春桔柚sweet spring又名甜泉桔柚,原产日本,由上田温州蜜柑(母本)与八朔柑(父本)杂交而成。2001年10月龙泉市林场从相邻的庆元县引进甜春桔柚接穗,高接在13年生的中晚熟温州蜜柑上;2004年3月龙泉市阳光农业有限公司又引进小苗种植。经过5年多的试验观察,该品种表现优质,丰产,抗逆性强,耐贮运,经济效益好,可作为浙西南山区柑桔更新换代新品种推广发展 (吴建峰,2007)。8天草桔橙平江县园艺示范中心于2001年春经湖南省农业厅首家引进天草桔橙苗木及部分接穗,之后,岳阳市也有一些单位陆续引进。经试栽及高接。该品种表现出着果率极高,抗寒性强,早结、丰产、稳产。果皮光滑,风味好。品质优良等优点,但在病害方面有与其他柑桔品种不同的表现 (向立志 杨风雄 廖正坤,2006)。五、 枸橼枸橼在我国有11个类型(变种,品种或杂种),根据它们的地理分布和植物学性状,认为枸橼的原发中心在云南的西南部和西部;野生的沧源香橼是枸橼的原始类型,由其演化为小香橼,小果香橼和栽培的木香橼等;佛手是由枸橙演化而来 (郭天池,1993)。参考文献1. 蔡柏龄 曾朗 朱晓云 胡细根 曾知富,南丰蜜桔设施栽培遏制疮痂瘸发生.中国南方果树.2004,33(3).-16-16.2. 蔡永强,早美光等油桃品种在贵州南部的表现.中国南方果树.1999,28(6).-42-42.3. 曹立 姚廷山,不知火杂柑的果实特征及褐腐病防治.中国南方果树.2006,35(2).-19-20.4. 曹立 何永睿 彭祝春 李太盛,柑桔育种实践中实生苗的培育.中国南方果树.2007,36(6).-13-15.5. 曹立 彭良志 彭爱红 淳长品,以无核单胚品种为母本创新柑桔种质技术探索.中国南方果树.2007,36(5).-23-25.6. 陈方永 付春华 刘继红,黄岩本地早品种改良现状.中国南方果树.2003,32(6).-3-4.7. 陈辉球 刘干生 郭宣传 卢昭云,柑桔无病毒接穗快速繁育技术.中国南方果树.2007,36(5).-4-4.8. 陈吉笙 金义华,柑桔抗寒新品种“华农本地早”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性状的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1,10(1).-63-68.9. 陈加福,台湾名优特水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中国南方果树.2007,36(3).-56-57.10. 陈杰忠 陈全友 等,不同柑桔品种表现衰退病茎陷点症状调查.中国柑桔.1992,21(2).-26-28.11. 陈金印 徐晓彪,我国金柑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改进对策.中国柑桔.1995,24(4).-16-18.12. 陈进 苏应春,云南西双版纳大翼厚皮橙的研究.中国柑桔.1993,22(3).-3-5.13. 陈力耕 胡运权,晚熟宽皮柑桔新品种晚蜜1号.果树科学.1991,8(3).-181-184.14. 陈明发,清见桔橙的引种表现及高接栽培初探.中国南方果树.2004,33(2).-6-7.15. 陈世平 陈光铭,灰色系统理论在柑桔新品种(系)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初探.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22(2).-282-285.16. 陈喜文 陈梦龙,湖南柑桔资源的植物血清学研究.湖南农学院学报.1991,17(4).-714-719.17. 陈在新 伍涛 肖德元 李伟,湖北公安县柑桔冻害调查与成因分析.中国南方果树.2005,34(4).-11-12.18. 陈昭明,鄂西高寒山地积橙新类型长阳枳橙.中国柑桔.1993,22(4).-14-14.19. 陈志敏 钱皆兵 等,不知火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中国南方果树.2001,30(4).-6-7.20. 陈竹生,第三届中国柑桔产业化论坛柑桔品种改良进展及对我国柑桔品种结构调整的建议.中国南方果树.2005,34(2).-23-26.21. 陈竹生,目前我国柑桔品种繁殖推广中存在的几个问题.中国南方果树.2003,32(4).-14-15.22. 陈竹生,晚熟柑桔中国柑桔业的希望.中国南方果树.2004,33(4).-18-20.23. 陈竹生 陈全友,二十三个柚品种特性评价.中国柑桔.1993,22(2).-3-7.24. 陈竹生 计玉,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测定若干甜橙品种的抗寒性.中国柑桔.1991,20(4).-11-13.25. 陈竹生 江东 洪棋斌 欧文华,春见桔橙主要性状和栽培技术.中国南方果树.2004,33(2).-5-5.26. 戴胜根,应重视果树(柑桔)砧木的一致性.中国南方果树.2001,30(5).-64-65.27. 邓崇岭 唐艳,温州蜜柑的单胚杂种温柚一号.中国柑桔.1993,22(4).-15-15.28. 邓烈,柑桔冻害预防及冻后补救措施.中国南方果树.2007,36(6).-15-15.29. 邓秀新,日本果树(柑桔)业现状.中国南方果树.1999,28(2).-16-18.30. 邓秀新 余桂红,柑桔体细胞融合再生9个组合的二倍体叶肉亲本类型植株.园艺学报.2000,27(1).-1-5.31. 范风鹂 吴世平 范渠森,闽北山区柑桔黄龙病发生情况调查及防治建议.中国南方果树.2003,32(4).-10-11.32. 范家兴 梅必生 等,柑桔品种结构优化及品质改良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南方果树.2002,31(2).-7-9.33. 傅火生 吴森,南丰蜜桔优良株系“杨小26”的选育.中国南方果树.1999,28(6).-6-7.34. 甘奕勇,砂糖桔非黄龙病黄化的诊断及其矫治.中国南方果树.2007,36(5).-14-15.35. 高金田 颜伟,中国水果出口策略.中国市场.2005(10).-46-47.36. 辜青青 徐小彪 曲雪燕 刘善军 黄春辉,无核桠柑“赣椪1号”抗寒性的初步研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25(6).-869-871.37. 郭天池,中国的枸橼.中国柑桔.1993,22(4).-3-6.38. 郭文武 邓秀新,柑桔细胞电融合再生两个种间体细胞杂种.生物工程学报.2000,16(2).-179-182.39. 郭文武 邓秀新,原生质体融合与果树遗传改良.果树科学.1996,13(1).-49-55.40. 何建河 庄加国 等,特晚熟柑桔良种台湾“茂谷柑”在漳浦的表现及主要栽培管理技术.中国南方果树.2001,30(5).-7-8.41. 贺太贵 庄宝仁,长寿沙田柚授粉品种筛选试验.中国柑桔.1990,19(1).-21-22.42. 衡文华 苏龙安 等,北缘地区柑桔抗寒优质良种城固冰糖桔高产优质高效产销技术.中国南方果树.2002,31(4).-7-8.43. 胡安生,本地早的生物学特点及其适宜栽培技术的探讨.中国柑桔.1992,21(1).-19-19.44. 胡桂兵 邓桥胜 林顺权 杜育映,不知火杂柑在广东的引种表现及栽培要点.中国热带农业.2006(1).-41-42.45. 胡桂兵 杜育映 林顺权 陈桂英,朱见杂柑在广东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中国南方果树.2006,35(4).-1-2.46. 胡家珍 徐良,对五个柑橘品种花粉育性的研究.湖北农业科学.1991(12).-21-23.47. 胡军华 李鸿筠 等,13个柑桔栽培品种对柑桔潜叶蛾的抗性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1,23(6).-522-523.48. 胡军华 李鸿筠 冉春 雷慧德 林邦茂 张权炳,不同柑桔品种对潜叶蛾抗性研究.中国南方果树.2004,33(2).-19-20.49. 胡宁三 蔡盛华 陆修闽 黄新忠,柑桔新品种红肉蜜柚.中国南方果树.2007,36(5).-1-2.50. 胡思勤 甘明 等,具瘤神蕊螨在不同柑桔品种园的空间分布型.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1999,23(3).-246-249.51. 胡思勤 徐波,江西不同品种柑桔园螨类自然种群消长动态调查.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0,24(1).-11-14.52. 胡位荣 刘顺枝 许淑慧 谢江辉,砂糖桔果实贮藏性能研究.中国南方果树.2007,36(6).-23-25.53. 胡运权 陈力耕,路比血橙少核株系2216的选育及少核原因的初步研究.中国柑桔.1989,18(1).-8-10.54. 黄华 杨茂盛 易永文 侯英 陈建,清见桔橙引种试验初报.中国南方果树.2005,34(2).-5-6.55. 黄先彪 罗胜利,异常气候对柑桔生产的影响.中国南方果树.2006,35(3).-19-21.56. 黄昀 李道高 赵中金 李传义 等,丘陵紫色土不同柑桔品种对土壤重金属富集特征研究.中国南方果树.2005,34(5).-1-4.57. 江才伦 陈全友,发展夏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南方果树.2001,30(6).-8-9.58. 江才伦 刘光祥 彭良志 淳长品,红肉脐橙的主要特性和栽培管理要点.中国南方果树.2004,33(3).-6-7.59. 江东,甜橙新品种塔罗科血橙新系.中国果树.2005(1).-60-60.60. 江东 陈竹生,不同特早熟温州蜜柑果实成熟期差异比较.中国南方果树.2000,29(4).-5-6.61. 江东 陈竹生 洪棋斌 龚桂芝 李喜庆,四个国外脐橙品种引种试栽报告.中国南方果树.2004,33(3).-1-4.62. 江东 洪棋斌 龚桂芝 李喜庆 叶庆亮,甜橙新品种塔罗科血橙新系.园艺学报.2004,31(4).-559-559.63. 蒋水林 郑朝耀 吴令华,温州蜜柑利用秋梢隔年结果技术调查与探讨.中国南方果树.2007,36(1).-14-15.64. 赖华荣 刘传福 方贻文 严翔 等,秋辉和默科特在赣南的引种表现.中国南方果树.2006,35(3).-8-9.65. 蓝云龙 斯金平 徐象华 阮秀春,不同花粉授粉对翡翠柚座果率的影响.浙江林业科技.2004,24(1).-27-28,42.66. 蓝云龙 汤后良,翡翠柚和处红柚的高接技术.中国南方果树.2004,33(3).-7-7.67. 雷慧德 胡军华 李鸿筠 冉春 张权炳 林邦茂,不同柑桔品种上桔全爪螨的生长和种群动态差异.昆虫学报.2004,47(5).-607-611.68. 雷天,上杭蜜柚主要性状与速生丰产栽培技术初报.中国热带农业.2006(1).-38-40.69. 李贵君 陈全友,特早熟温州蜜柑的主要品系及引种策略.中国柑桔.1993,22(4).-16-17.70. 李国康 骆朱森,少核椪柑优系“86-1”.中国果树.1996(1).-12-14.71. 李荣 李建光 潘学文,春甜桔夏秋季裂果原因及防裂措施研究.中国南方果树.2005,34(3).-9-10.72. 李学斌,少核本地早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中国南方果树.2004,33(6).-11-11,21.73. 李志宏 石健泉 黎明盛 沈丽娟,高接象山红桔橙早结丰产技术关键.中国南方果树.2006,35(3).-16-17.74. 林大盛 杨家栋,宫内伊予柑引种研究.中国柑桔.1994,23(3).-9-10.75. 刘春荣 张百寿,特早熟温州蜜柑栽培技术要点.中国柑桔.1995,24(1).-32-33.76. 刘国琴 樊卫国 何嵩涛 刘进平,16个柑桔品种的光合特性.种子.2003(5).-12-14.77. 刘特开 邓建华,梅州夏蕉柑选育初报.中国柑桔.1993,22(3).-13-13.78. 刘晓,柑桔主栽品种(系)对桔全爪螨的抗性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0,12(2).-129-132.79. 刘新录 邓秀新 王小兵 宋昱 等,巴西柑桔考察报告.中国南方果树.2003,32(5).-20-26.80. 刘映红 谢红,柑桔属10个品种对桔全爪螨种群的影响.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2,14(2).-118-124.81. 刘勇 吴波 刘德春 孙中海,江西柑橘地方品种资源及野生近缘种ssr分子标记.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7(4).-486-490.82. 柳建良 丘苑新 郭建华 彭佳容,不同采收期对德庆贡柑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中国南方果树.2007,36(5).-10-11.83. 卢开阳 吴和明,湖北省2001年审(认)定的果树新品种.中国果树.2001(3).-48-49.84. 卢志红 黄森,杂柑在柑桔品种结构调整中的地位分析.中国南方果树.2003,32(3).-26-26.85. 吕秀兰 徐少良,高湿寡日照地区丰脐,朋娜,大三岛脐橙高接在不同品种上的表现.中国南方果树.1997,26(2).-6-7.86. 马培恰 唐小浪 吴文 黄永敬,广东四个汁用甜橙良种的生长特性及果实品质分析.中国南方果树.2005,34(6).-1-2.87. 闵泽萍 黄俊 等,早熟温州蜜柑不同果枝类型的果实品质差异调查.中国南方果树.2001,30(6).-21-21.88. 彭成绩,柑桔新品种粤英选育初报.中国果树.2007(4).-69-69.89. 彭成绩 钟云 刘岩 林润才 甘廉,柑桔新品种“粤英”选育初报.中国南方果树.2007,36(2).-1-2.90. 彭良志 曹立 淳长品 江才伦 雷霆,不同砧木对脐橙树体与果实品质的影响.中国南方果树.2003,32(5).-1-4.91. 彭良志 江才伦 曹立 淳长品 雷霆,土壤ph值对卡里佐枳橙砧甜橙缺铁程度的影响.中国南方果树.2005,34(5).-11-12.92. 彭祝春 龚桂芝 洪棋斌,柑桔嫩梢嫁接技术.中国南方果树.2007,36(4).-10-11.93. 戚英鹤 贝增明,脐橙抗寒性与叶片结构的关系.浙江林业科技.1995,15(2).-27-29.94. 邱柱石 黄美玲,柚矮化病的品种感病性调查.中国南方果树.1999,28(2).-3-6.95. 权银,当前推广的柑桔名特优新品种及其选择策略.中国南方果树.2000,29(5).-4-5.96. 冉春 雷慧德 等,柑桔矢尖蚧综合防治研究进展.植物保护.2002,28(5).-45-48.97. 冉德森 杨承清,鄂柑2号选育与丰产稳产栽培技术.湖北农业科学.2004(6).-61-62.98. 沈海明 张顺玉,柑桔抗旱栽培对策.中国南方果树.2000,29(3).-10-11.99. 沈丽娟,十四个脐橙品种(系)在广西的栽培表现及其评价.中国南方果树.1998,27(2).-7-9.100. 沈丽娟 陶有胜,国外李良种引种初报.中国南方果树.2000,29(6).-41-42.101. 沈兆敏,我国柑桔早中晚熟优良品种(系)配套探讨.中国柑桔.1995,24(1).-38-42.102. 石健泉 沈丽娟,大三岛等七个日本脐橙品种比较试验总结.中国柑桔.1991,20(2).-17-18.103. 石健泉 沈丽娟,广西甜橙品种资源特性评价.中国柑桔.1995,24(4).-14-16.104. 孙德昕 康丽媛,冰糖橙等四个中低酸甜橙砧木比较试验.中国南方果树.2003,32(1).-3-6.105. 孙德昕 杨绍春,纽荷尔等30个脐橙品系在云南引种比较试验.中国南方果树.2003,32(6).-1-3.106. 孙志高 黄学根 焦必宁 王华 郭莉,柑桔果实主要苦味成分的分布及橙汁脱苦技术研究.食品科学.2005,26(6).-146-148.107. 覃伟,华柑2号的选育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中国果树.2006(4).-68-68.108. 覃伟 姜自民 王海波 伊华林 等,“华柑2号”的选育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中国南方果树.2006,35(2).-1-2.109. 谭世贤 田清生,湘西山区脐橙早结丰产栽培试验总结.中国南方果树.2002,31(6).-11-12.110. 谭勇 宋发安 宋文化,十个脐橙品种(系)在三峡河谷地区试种初报.中国南方果树.2005,34(1).-1-2.111. 唐科志 杨方云 周常勇 赵学源 黄森 刘英 等,天草、不知火等日本柑桔品种的病毒病鉴定与脱毒.中国南方果树.2005,34(4).-13-14.112. 唐小浪 罗敏,通过重复照射培育无核红江橙新品系.中国柑桔.1993,22(4).-18-19.113. 唐小浪 马培恰 吴文 黄永敬 等,天草桔橙在广东的引种试验研究.中国南方果树.2006,35(5).-1-2.114. 田明义 彭世宽,柑桔品种对桔全爪螨自然种群动态的影响.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15(4).-43-46.115. 田千喜 陈海波,怀化地区柑桔品种结构优化模型研究.湖南农学院学报.1993,19(5).-435-442.116. 童英富 孔樟良,设施栽培草莓新品种章姬引种小结.中国南方果树.1999,28(4).-36-37.117. 万仁秀 马家骐,三个柠檬品种果实理化特性的比较研究.中国柑桔.1990,19(2).-17-18.118. 王成秋 焦必宁 唐忠海 赵其阳 葛杰 李宜琴,柑桔质量安全及其对策措施研究.中国南方果树.2005,34(1).-19-21.119. 王放 孟庆源 等,河南邓州柑桔生产的优势及发展对手对策.中国南方果树.2001,30(1).-17-18.120. 王恒正,本地早低产原因及丰产栽培措施.中国柑桔.1992,21(1).-20-20.121. 王联德 尤民生,柑桔品种对柑桔潜叶蛾实验种群的影响.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1,30(4).-493-497.122. 王涛 林媚 黄雪燕 陈丹霞 冯先,温岭高橙贮藏期果实性状、营养及活性成分的变化.中国南方果树.2007,36(5).-12-14.123. 王有生 肖顺恒,32个柑桔良种在云南华宁和适应性研究.中国南方果树.1997,26(6).-6-8.124. 韦建福 韦禄贵,6个日本脐橙优良品种对柑桔溃疡病的抗性调查.植物保护.1995,21(5).-18-19.125. 魏闻东 田鹏 夏莎玲,晚熟耐贮优质梨新品种中华玉梨的培育.中国南方果树.2006,35(5).-45-47.126. 翁法今 徐建国 柯甫志,日南1号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中国南方果树.2003,32(4).-3-4.127. 无,柑桔早,中,晚熟优良品种配套研究.中国南方果树.1997,26(4).-6-8.128. 吴厚玖 焦必等,几个柑桔品种加工制汁适应性研究.中国柑桔.1991,20(3).-28-30.129. 吴建峰,甜春桔柚的主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中国南方果树.2007,36(5).-3-3.130. 吴金虎 陈吉笙 等,柑桔胚珠培养及胚状体发生的研究.果树科学.1990,7(1).-19-24.131. 吴绍彝 林越,丰产耐贮的柑桔新品种丰彩暗柳橙.中国柑桔.1989,18(2).-3-6.132. 吴文 唐小浪 马培恰 黄永敬,奥灵达夏橙引种试验初报.中国南方果树.2007,36(6).-7-7,20.133. 吴跃辉 向德明 杨爱国 易强,象山红引种湘西的表现及制汁适应性研究.中国南方果树.2007,36(4).-21-22.134. 向立志 杨风雄 廖正坤,天草桔橙病害的发生及防治.中国南方果树.2006,35(2).-18-18.135. 肖慈木 范昭明,不同柚品种在枳砧上的早期表现.中国柑桔.1994,23(4).-19-20.136. 肖润林 陈朝明,不同品种柑桔果实中柚皮苷的含量变化.植物生理学通讯.1990(6).-24-26.137. 谢让金 何绍兰 谢金峰 文泽富,几个柑桔品种果实的生长发育动态观察(简报).中国南方果树.2004,33(6).-15-15,17.138. 谢治银 何天富,宫本,大浦5号特早熟温州蜜柑引种初报.中国柑桔.1995,24(1).-18-19.139. 熊甘飞 潘芝梅,开发山地气候资源,调整柑桔品种结构.浙江林业科技.1998,18(5).-68-70,82.140. 熊文祥 朱传祥,几个枇杷品种及其丰产栽培技术.中国南方果树.1998,27(5).-32-32.141. 徐建国 卢健平,红玉柑结果性能与少核原因研究.中国南方果树.2006,35(4).-4-5.142. 徐象华,柑桔新品种无子瓯柑的选育.中国果树.2007(1).-68-68.143. 徐跃兴,闽北的无核葡萄柚.中国南方果树.1997,26(1).-6-6.144. 杨开正,新生系3号椪柑在滇南的性状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中国南方果树.2005,34(1).-4-4.145. 杨秀娟 陈福如 等,柑桔溃疡病发生与防治研究进展.中国果树.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农业喷雾器轮胎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椰州林产品加工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革新与市场供需格局预测报告
- 2025年执法证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知识百科竞赛题库含完整答案【必刷】
- 高端定制手提公文箱行业2026年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研究
- 钻探施工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酒钢公司安全题库及答案解析
- 快消品电商渠道开拓与运营方案
- 塔式起重机安装技术交底及安全措施
- 广西南宁市天桃实验校2026届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 脑出血合并尿毒症护理查房
- 小学国防主题课件
- 企业投标ca锁管理办法
- 易栓症诊断与防治中国指南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培训宣贯
- 食堂安全知识培训
- 护理专业求职综合展示
- c2考驾照科目一试题及答案
- 燃气重大隐患判定标准试题及答案
- 初中物理《光学原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