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山区概念的法律界定.doc_第1页
论山区概念的法律界定.doc_第2页
论山区概念的法律界定.doc_第3页
论山区概念的法律界定.doc_第4页
论山区概念的法律界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山区概念的法律界定第20卷第4期2010年4月长春大学学报journalofchangchununiversityvo1.20no.4apr.2010论山区概念的法律界定贾欢,顾月月(浙江省林学院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1300)摘要:山区可持续发展立法已成为全新的世界性发展趋势,我国学者提出制定一部山区法或山区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法.构建山区可持续发展的法制体系,先要确定山区概念并划分其范围.文章通过综合学者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角度所作出的定义,提出我国在法律角度对山区定义的缺陷,借鉴国外山区法中对山区进行定义中所采用的各种标准,结合我国山区的特殊性对其做出界定是最科学的.关键词:山地;山区;山区法中图分类号:d922.6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3907(2010)040038041问题的提出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的落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大屏障.山区问题是个综合性问题,其研究亟待加强系统性,综合性,目前中国山区科学已进入比较成熟的发展时期,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研究山区的学科:山地学,山区经济学,山区社会学,山区环境学,山区民族学等.但是对山区的法制建设研究还未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虽然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中央和地方山区政策,由于政策本身的局限性:不稳定性,非规范性和惩罚力低,这样就难以达到综合治理和发展山区的效果.我国正在制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山区综合开发的决定和”十一五”和2020年全国山区综合开发实施纲要,山区的法制建设已经进人全国法律体系建设的日程.构建山区可持续发展的法制体系,首先必须要明确其研究对象.现今比较通用的划分山区的标准是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于1985年提出的”起伏相对高度大于200m的地段统称之为山地,它包括低山,中山,高山,极高山,以及高原,山原,丘陵及其间的山谷与山间盆地.”并根据此标准得出我国山区(包括丘陵和高原)面积663.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9.1%.包括我国(不含台湾,香港,澳门)除上海市以外的30个省(区)的1564个县.但是这个概念的确立的标准也具有局限性,它简单地从自然地理因素做出定义并划分山区,如何科学地确立研究对象至关重要.2与山区相似概念的界定2.1山脉山脉属于地质学的范畴,是指成线状延伸的山地,即成行列的群山,山势起伏,向一定的方向延展像脉络似的,所以叫做山脉,包括若干条山岭和山谷组成的山体.几个相邻山脉可以组成一个山系,如喜马拉雅山系.山脉按照其形成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褶皱山(两个板块相互挤压,地壳会弯曲变形,形成山脉);火山(岩浆从地球深处岩浆仓喷发出来形成火山,喷射出来的熔岩);断层山(地球板块互相碰撞,使地壳出现断层或裂缝,巨大岩块受挤上升);冠状山(地壳下的岩浆往上涌,使地球表层的岩石向上隆起,形成冠状山).2.2山地山地属于地质学范畴,地表形态按高低起伏特征定义为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差200米以上,山地由山顶,山坡和山麓三个部分组成,平均高度都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脉即可以称为山地.山地以较小的峰顶面积区别于高原,又以较大的高度区别于丘陵.山地的表面形状奇特多样,按山的高度可以分为高山地,中山地和低山地.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称为高山;海拔在10003500米的称为低山;海拔低于1000米的收稿日期:200912-30作者简介:贾欢(1986-),女,湖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法方向研究.第4期贾欢,等:论山区概念的法律界定39称为低山.我国的山地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喜马拉雅山,昆仑山,唐古拉山,天山和阿尔泰山都是着名的大山.山地是一个众多山所在的地域,山地与丘陵的差别是山地的高度差异比丘陵要大,高原上的高度差异较小,这是山地与高原的区别,但一般高原上也可能会有山地,比如青藏高原.3我国山区界定的研究山区一词来源于英文(mountainarea/region/zone),可翻译为山地,山地社区或山区等,凡是由山脉或者山系组成的空间区域,都可叫做山区.山区具有多重属性,可在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多学科意义上使用.对山区概念加以界定是山区政策法律化的前提条件,只有确定了作用对象,政策或法律的实施才真正有意义.学者们对山区的定义分别在自然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角度进行了探讨,目前已逐渐认为山区具有多种属性,是社会,经济,人文,自然的综合体,其中自然科学界基本使用”山地”,而人文社会科学界大多使用”山区”这一概念.3.1自然科学界的定义上世纪80年代山地学学科体系大讨论中:丁锡祉和郑远昌发表”初论山地学”一文,对山地学进行学科定义,并提出山地学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等.l0年后又在”再论山地学”一文中把山地定义为:”它是具有一定海拔,相对高度及坡度的自然一人文综合体,山地具有垂直分异性,自然一人文要素的多样性,环境的脆弱性,灾害的多发性,经济滞后,岛屿效应显着的特点.”并提出了创立综合性的山地学学科群的概念,主张山地学研究包括三个层次:基础理论层次,直接应用的技术性层次和介于二者之间的技术理论层次.”,对此种定义有许多学者提出不同的见地.余大富教授将山地学研究对象定义为”以地域自然一人文综合体存在的山地系统即山地人地系统”.山地学的理论体系可以规定为山地系统及其分系统的结构,功能与演变知识,理论的科学组合,山地学的其他研究内容都应以服务于这一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为原则来确定.同期艾南山教授从比较的角度对山地学的有关概念,对象等进行了讨论.提出只有深入的研究,才能揭示山地系统内非线性藕合作用的特殊性.钟祥浩认为:”山地具有不同于平原的自然属性,其显着特征是具有明显的三维空间和不规则变化的斜坡,其中具有一定高度和陡坡的斜坡是决定山地自然属性的关键要素”.笔者认为,山地学者的的研究为此后山区的发展和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早期学者们注重从山地的自然因素如高度,坡度,地质灾害等界定,指出山地最基本的特征是拥有较大的相对高度和较陡的坡度.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山地区域关系,农业,林业,生态环境等,其经济滞后和环境脆弱的特点凸显出来,在界定的过程中加入了与山地紧密经济联系的一定区域.自然科学界逐渐摆脱当初的纯自然概念,提出山地学应研究山地人地系统,既要包括含人文因素或有人文价值和人类活动的山地区域,且有三重边界:自然的山地系统边界,山地人类文化系统边界和人类文化与自然山地相互作用系统边界.自然科学界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逐步融人人文因素,这不仅体现在山区定义的过程中,也是学术研究发展进程.3.2人文社会科学界的定义山地学学科体系有条不紊的发展,确定了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同时,山地研究开始涉及山区的经济发展,民族,人13和社区等问题,学者们倡导建立山区经济学,山区社会学,山区民族学等学科体系,探讨其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等.杜克勤教授在其中国山区经济研究一书中将山区的经济性与自然两者结合做出定义”山区具有自然和经济的双重意义,是以山地这种特殊自然综合体为基础的,并包括一部分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有内在联系的相邻非山地”.陈国阶教授从区域规划和协调发展的角度”谈论山区必须先谈论山地,将山地作为一种地貌类型,而将山区作为一种区域类型.两者密切相关但又不完全相同,山区是以山地为主的区域”.李明华教授从90年代初致力于研究山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人口等问题,提出建立山区社会学学科体系,在山区社会学引论一书中对比山区的特点提出:”凡以山脉或山系组成的空间区域,都可以叫做山区.从外延上看,包括丘陵和高原,因为丘陵,高原与山区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从内涵进行分析,山区一词具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山区和平原相对,是一个地理区域概念;同时,山区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又是一种落后地区或”欠发达地区”,这种落后是社会系统整体发育的落后.因此山区也是一个社会的概念;山区的空间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及特有的产业特点构成了经济学研究的意义”.笔者认为,自然科学界在定义山地时采用高度,坡度等直观的标准,这样能给我们一种形象的构造,而人文科学界从山区的内在的经济,人口,社区等关系来论述山区的特点,给我们建立以逻辑统一的内在整体.长春大学学报第2o卷山地学研究对象为”作为自然一人文综合体而存在的山地地域系统”.这里的山地地域系统是指包括了人文因素或有人文价值和人文活动影响的山地系统.山区是自然与人文的综合体,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特征,特别要强调的是山区往往有着封闭性,边缘性,民族类型多样性,发展的滞后性,政治控制的薄弱性,文化心理的保守性等,将两种角度结合起来是确立山区研究对象的发展趋势.4国外山区法对山区的定义国外大多数国家还没有施行山区法,一般利用现有其他领域的法律来处理山地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少数几个国家如法国,古巴,希腊,罗马尼亚,摩洛哥,保加利亚,意大利,瑞士,格鲁吉亚,乌克兰,日本,北奥塞梯一阿兰共和国已经有了专门针对山地的法律,在如何确定山区的所辖范围,法律制定者考虑不同的因素来定义山区和确定边界,包括自然特征(高度,地形,气候等)和人文因素(经济,民族,居民分布等).在已经颁布的各国山区法的定义标准中,高度是最基本的测量标准,各国山区法从自然特征出发结合山区坡度,气候,地形对山区做出定义.如罗马尼亚山区法将”山区”定义为:受恶劣气候条件影响的,海拔高度在600米以上,并且只有短期作物收获季节的区域;大部分地方在600米以下,坡度超过20.,并且使农耕困难的乡村地区;不符合上述标准,但是综合因素产生同样困难的地区.乌克兰对山区定义高度标准为400米,同时在下列情况下:(i)1/3以上的有关领土位于海拔400米以上;领土被河道分开,至少50%的耕地位于大于l2度的斜坡上;每个居民所占的耕地少于0.15公顷,或者每个居民所占的农业土地少于0.6公顷;有恶劣的气候条件,也可以划入山区的范围.保加利亚的山区定义:山区是指由一个或多个相邻的市组成的区域,其中70%以上的区域有以下特征:海拔600米以上或最高点与最低点有400米以上的落差.法国山区边界根据其是在法国大都市还是在海外而不同,城市山区包括至少80%的地区的海拔高度超过600米的市,或者在这些地区的可耕地上,最高海拔和最低海拔之差不少于400米.海外山区包括联合行政区海拔500米以上的市,以及瓜德罗普岛和马提尼克岛行政区300米以上的市.此外,如果多数坡地的坡度在15%以上,这些行政区中海拔100米以上的市也被划分为山区.仅仅从高度,坡度,气候等自然因素对山区做出定义并划分山区范围是不完备的,国外山区法通常将人文特点与自然因素标准相结合共同使用.罗马尼亚在高度标准的前提下,还特别规定对人们群众的经济活动产生负面影响,比如海拔高度,倾斜度,植被周期及其他方面的物理和地理等不同于平原的因素的存在对人们生活产生了妨碍.法国大都市山区的划分依据各省的规定,以海拔高度和特殊障碍物为基本标准来划分,如果不符合这些海拔标准和海拔落差的市,如果与符合条件的邻近市在经济上密切相关,也可以被认为是山区.意大利山区划分标准时从抛弃高度标准到依据社会因素,法律上使用的山区标准最初主要以海拔高度为基准.1952年有关木材,森林和山区的991号法案规定,任何一个80%以上的区域海拔超过600米就称为山区,同样落差超过600米的地区也称为山区.但到1995年内政部和农业部联合做出决定,以后的山区市分类不再明示,对山区社会的组织结构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北奥塞梯一阿兰共和国山地范围的确定是通过对申请地区的认定以及对山地概念的定义而确定的.规定了山区的人口规模,以便确定哪些人群符合条件可以享有法定的优惠,政府依据法律规定拟定出山区居民区的民单,这对于确定”山地人口的身份”十分重要.笔者认为,回顾以上这些国家对山区的界定和划分,反映了政府对主要山区生态系统保护和发展的关心.推动山区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大多数与山区有关法规的首要目标,其有着特别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特点.国外在对山区定义和界定的标准以高度为基础,因为一定高度的生活状况比低地更加困难和不稳定.通常高度因素决定了必须采用特别的法律规定且把其他特殊情况与高度标准共同使用来更好地划分山区.高度应是我们对山区从法律上作出界定并划分山区范围应该采纳的首要标准,同时从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恶劣,生态系统脆弱,经济发展落后等特点出发来划分才是最为科学的.5综合评述山区可持续发展立法已经成为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性发展趋势,我国有学者针对我国现有环境法律的不足,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根据山区环境的生态规律要求我国应在全面,统一考虑山区现实情况和自身特殊性的基础上,采取不同于其他区域的管理政策,根据山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统制定一部体系健全,可操作第4期贾欢,等:论山区概念的法律界定4l性强,考虑山区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的综合性法律山区法.有学者在剖析我国山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制定一部山区资源综合开发与保护法.构建山区可持续发展的法制体系,要从山区区域关系的特殊性出发,山区作为自然一人文综合体和外部区域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从自然,经济,社会的不同层面揭示这种区域关系,山区区域关系李明华教授归纳为”生态关联关系,产业关联关系,社会文化类型的协调关系和人口迁移关系”.尽管在制定法的文本中每一次出现的山区,山,山岭等相似概念并不都具有法律的意义,如矿山法,土地管理法,草原法等从山的一个特殊经济功能界定山区.山区是以山脉或山系组成的空间区域,是自然一人文的综合体,山区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是以一定的高度(一般是200米以上),坡度为基础且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系统脆弱;同时具有其独有的人文社会特征,特别要强调的是山区往往有着封闭性,边缘性,民族类型多样性,发展的滞后性,政治控制的薄弱性和文化心理的保守性等特征.现今加快山区发展,构建山区可持续发展的法制体系,应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为出发点,保障山区居民的发展权,环境权,促进我国山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山区与平原的区域协调发展.参考文献:1李明华.山区社会学引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2白菊平,李文炬,周凌.山地及其相关法律发展趋势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钟祥浩.2o年来我国山地研究回顾与新世纪展望j.山地学报,2002(12):646659.4李明华.建立山地社会学的理论思考j.浙江社会科学,1994(6):114117.5李明华,徐琪.解决山区环境问题的制度导向j.浙江社会科学,2004(6):8994.责任编辑:钟声adiscussiononthelegaldefinitionofmountainareajiahuan,guyueyue(collegeofhumanities,zhejiangforestryuniversity,hangzhou311300,china)abstract:thelegislationofsustainabledevelopmentformountainareahasbecomeanewworldwidetrend.somescholarsgivethesuggestionsonmakingmountainarealaworcomprehensivedevelopmentandprotectionlawofmountainresources.intheconstructionofthelegalsystemofsustainablemountaindevelopment,wemustfirstdeterminetheconceptofthemountainsanddividemountainrange.thisarticleindicatesthedefectsthroughthedefinitionsofthescholarsfromtheperspectivesofnaturalsciencesandhumanitiesandso-eialsciences,defineschinamountainareasfromalegalpointofviewbydrawinglessonsfromstandardsinforeignmountainareala.keywords:mountainland;mountainarea;mountainarealaw(上接第37页)ananalysisonthefactorsinfluencingthedevelopmenttrendofproduction,preservationandprocessingtechnologiesofchinasseafoodatthebeginningofthecenturygfishchekob.b.kalenikt.k.(colle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