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音乐学专业论文)河南坠子唱腔特点与演唱风格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本文从河南坠子唱腔音乐的特点与演唱特点两方面,初步探索了河南坠子的 唱腔风格,全文除序言和结尾外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概述。考察河南坠子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轨迹,大致可分为三个阶 段:初期发展;民初以后至5 0 年代的蓬勃发展;新时期的发展。 第二部分从河南坠子唱腔的结构特点和唱腔音乐的基本特点出发,分析了唱 腔音乐的旋律特点、调式、节奏、常用板式、伴奏音乐与乐器。河南坠子唱腔旋 ;律高起低落,“搬高落矮”,以五声正音为主,间或使用“7 ”与“4 ”的偏音,四 度音程的使用较多;平腔是坠子音乐中用的最多、最具特色的核心板式,黑板、 闪板,是平腔节奏的主要特色;起腔、平腔、落腔、寒韵、快扎板是河南坠子的 常用板式;伴奏音乐中前奏音乐多用大过板和小过板;伴奏乐器中,主奏乐器为 坠琴,另有二胡、扬琴、琵琶等乐器。 第三部分研究了坠子的演唱风格。坠子的演唱方法以“大本嗓”为主,结合 使用“二本嗓”,强调丹田气的支持,注重三步音的运用,并从共鸣、吐字、行腔 等几个方面,分别详细阐述了坠子的演唱技巧。 第四部分总结坠子不同流派的演唱风格,并分别介绍不同流派代表人物及其 演唱风格。 关键词:河南坠子大本嗓边音 a b s t r a c t t h i sp a p e rm a i n l yr e s e a r c h e st h ea r i as t y l eo fh e n a n z h u i z ii n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o fi t sm u s i c a la n ds i n g i n gf e a t u r e s b e s i d e si n t r o d u c t i o na n d c o n c l u s i o n , t h eb o d yo ft h i sp a p e rc o m p o s e sf o u rp a r t s t h ef i r s tp a r ti s g e n e r a li n t r o d u c t i o n ,s t u d y i n gt h ef o r m a t i o n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h e n a n z h u i z i ,w h i c hh i s t o r yc a nb ed i v i d e di n t ot h r e ep e r i o d s t h ep r i m a r yd e v e l o p m e n t :f l o u r i s hf r o m1 9 1 2 st o1 9 5 0 s :e x p a n s i o ni nn e w s t a g e s - b a s e do nt h es t r u c t u r ea n da r i am u s i co fh e n a n z h u i z i , t h es e c o n dp a r t a n a l y s e si t sr h y t h m ,t u n e ,r h y m e ,u s u a l l yu s e d b a n da n di n s t r u m e n t s h e n a n z h u i z ts t a r t sa th i g hp i t c ha n de n d si nl o w :d o m i n a t e db yt h eu s e o fp e n t c h o r d a n df o u rd i a t o n i c d e g r e ei n t e r v a l s w jt ho c c a s i o n a l d e v i a t i o no f “7 ”o r “4 ”f 1 a tt u n ei st h em o s tp o p u l a r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b a n di nt h ez h u i z ii i 】u s i c b l a c kb a n da n df l a s hb a n df e a t u r et h er h y t h mo f f l a tt u n e h e n a n z h u i z io f t e nu s e sr i s i n gt u n e , f l a tt u n e , f a l l e nt u n e s e l d o mr h y 皿ea sw e l la sq u i c kb e a t e nb a n d t h em u s i cj nt h ep r e l u d eu s u a l l y e m p l o y sm a j o ra n dm i n o rt r a n s i e n tb a n d t h ei n s t r u m e n t sa r em a i n l yz h u i q i n , t w o s t r i n gc h i n e s ev i 0 1 i n , d u l c i m e r , l u t ea n do t h e r s t h et h i r dp a r tc o n c e n t r a t e so nt h es t y l eo fs i n g i n g h e n a n z h u i z i u s u a l l yu s e su n m o d i f i e dv o i c e , c o m b i n e dw i t hf a l s e t t o , p u t t i n ge m p h a s i s o nt h es u p p o r to fd e e pb r e a t h f r o mt h eb e l l ya sw e l la st h eu s a g eo f t r i m e s t e r f u r t h e r m o r e , t h es i n g i n gt e c h n i q u e su s e di nh e n a n z h u i z ia r e i l l u s t r a t e di nd e t a i l sf r o mt h ea s p e c t so fr e s o n a n c e ,p r o n u n c i a t i o na n d t o n e t h ef o u r t hp a r tc o n c l u d e st h es i n g i n gs t y l eo fh e n a n z h u i z i sv a r i o u s s c h o o l sa n di n t r o d u c e si t s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a r t i s ta n dt h e i rs t y l e k e y w o r d s :h e 蚰i l z h u i z 扎 u n m o d i f i e dv o i c e ;l a t e r a l i 美于学位论文驰立完成和内容刨衢韵声明 校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变流等目的,可以采取影印、缩即、扫描 乖烤贝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话史( 甄爨麦本和电于文本) 。 ( 涉覆保密由喜拍学位论文在解密后连用本授权书) 学位获得者( 学位论文诈者) 书名:三住嚯复 v ,一易年a 0 日 睦壹:谙在相应的“口内划“ 序言 河南坠子,是产生并流行在河南省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属于渔鼓、道情类 曲种。大约一百三十多前诞生于开封,至清光绪年问遍及豫东、豫西,在河南省 省大部分地区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它是由原先流行在河南和皖 北的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曲艺形式相互结合,在音乐唱腔等方面互相吸收融 合后而形成的。新的唱腔和音乐结构的出现,是河南坠子形成的标志。 河南坠子的唱腔属于板式变化体,以吟诵性的平腔为基础,鲜明的徵调式为 特征,唱念均以中州音韵为主,兼用少量的徽白,也吸收了一些普通话的字音。 其表演形式以个人唱为主,伴奏乐器坠琴为辅。河南坠子经过半个世纪的迅速衍 变,已成为河南曲艺之首。它的唱腔清新淳朴,优美动听,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贴近生活,易学易唱,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曲艺传授历来以口传心授为主,以身作教,在传授和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 重技术、师承、模仿,轻理论、文化、创造的弊端,表现在河南坠子这一地方曲 种,尤为严重。目前,学术界对于河南坠子的研究侧重于历史渊源,音乐特点方 面,也有少数文章对河南坠子进行了简要的概括,而对于唱腔风格,只见零零散 散,三言两语的评论性文章,更未见有专题论著问世。因此,本文从河南坠子的 唱腔音乐风格出发,分析其演唱方法,并力图辨明其不同流派的演唱风格特征, 目的在于汲取民族民间音乐的营养,去粗取精,促进河南坠子艺术的改革与发展。 ( 一) 初期发展 第一章概述 河南坠子因用坠子弦伴奏( 即坠琴) 而得名,简称坠子;早期也写作坠子书。 因演唱者手拿简板或小铙伴奏,也称小铙坠子或简板书、晌板书。主要流行于河 南各地及毗邻省市,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河南坠子是河南的主要曲种之一,其渊源流变很少有文字记载,经过前人多 年研究,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由莺歌柳和道情结合而成。另一种认为,坠子 始脱胎于三弦书,后于道情结合。”据许昌老艺人孟治法1 9 6 3 年口碑资料,他师 爷说坠子形成于清道光年间( 1 8 2 1 1 8 3 9 年) 的开封,为三弦书艺人乔治山( 禹 县说为王仞) 首创,乔小时唱三弦书时常用马尾做个弓子在三弦上拉着玩,出师 后便拉着唱玉虎坠( 曲目名) ,人们管他的演唱方式叫“坠子”。其后,安徽太 和县北七十里庙的郭成德,随父亲在开封做生意时,学会坠子这种形式,回安徽 老家后又拜道情艺人张魁元为师,二者逐渐结合。 针对上述看法,也有人提出莺歌柳唱腔和三弦书极其相似,演唱形式也几乎 相同,所以两种看法均可成立。而坠子究竟形成于何处,至今尚无定论。 大约于清光绪年间坠子在豫东周口、商丘一带开始流行,人称“渔鼓坠”或 “弦子鼓”。其时艺人只有男性,多为道情或莺歌柳、三弦书等艺人改学唱之,如 胡明善、薛玉湘等。他们在乡村露天演唱或到城镇小巷“逛夹道”。演出形式有一 人手拿着坠琴自拉自唱,也有二人相伴的,即一人拉坠琴,一人手拿二尺余长的 竹板,腋下夹着渔鼓筒演出。曲调唱腔夹杂道情、莺歌柳。演出书目多是道情原 有的大部头书,如响马传、河间府等,也有偶唱王麻休妻、三打四劝 等莺歌柳书的短篇曲目。 ( 二) 民初以后至5 0 年代的蓬勃发展阶段 清末民初,河南坠子已有相当发展,并被广大群众所接受。随着坠子听众愈 来愈多,开封一带许多唱道情的艺人也增加了坠琴伴奏,借以招徕听众。 辛亥革命以后,坠子愈加兴盛。有些茶棚和坠子艺人合作,使坠子由唱地摊 发展为书场演出。据老艺人段绍周昕其父说:“民国元年,相国寺二殿前十几棚都 是唱道情、坠子的。”其中刘世禄、高治安、程万林三家影响最大,他们在开封广 泛收徒传艺,形成强大的声势,对后来开封坠子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嗣后,受山东大鼓等艺术的影响,1 9 1 3 年前后,河南坠子出现了第一代女艺 人尹风宝、张三妮等。在她们的影响下,马双枝、马桂枝、吕小红等女艺人脱颖 而出。女艺人的登台,以其独特的声隋韵味,使坠子艺术得到重大变革。在演出 书目上,一批精悍灵活的小段成为她们的拿手节目,如小黑牛、小黑驴、兰 桥会、梁山伯与祝英台、哭长城、偷石榴、武家坡等,改变了过去以 大书为主的局面。在唱腔曲调上,她们演唱时配以咿呀的花腔,并兼容民间流行 的对花、小放牛、马头调等小曲及河南梆子、大鼓书等戏曲曲艺的唱腔, 使河南坠子逐渐形成了一些固定的腔调,如十字韵、七字韵、寒韵等。 1 9 2 0 年前后,河南军阀混乱,民不聊生,书场冷落,部分艺人迫于生计,转 向外省演出。由此,坠子艺术逐渐在全国产生了影响。北伐战争胜利后,河南各 地文化活动又活跃了起来,坠子也恢复了往臼的生机。一些军政要人及艺人开始 着手于对坠子加以改革。如在冯玉祥倡导下,开封成立了游艺训练班,编写一些 提倡放足、戒烟及宣传革命的现代曲目。女艺人乔清秀为使坠子更适应城市的演 出,将坠子与梨华大鼓巧妙结合,创造了独树一帜的乔派坠子。李红燕、王立先 等艺人吸收了大调曲子、琴书、京剧、评书等的伴奏乐器和伴奏风格的特长,加 强了坠子唱腔曲调的音乐性和旋律美,使坠子艺术更富魅力。在各地坠子艺术发 展流变过程中,由于受语音和其他艺术形式的不同影响,此期逐渐形成东、西、 北三路流派。东路也叫下路坠子,以豫东商丘为中心,它较多地吸收了道情、琴 书等艺术营养,行腔优美缠绵,旋律缓慢,多为下行音,善于抒睛,伴奏不蹬脚 1 梆,以大书为主,代表演员有张大贵、马艳秋等。西路也叫上路、中路坠子,以 郑州、开封为中心,包括信阳、许昌、洛阳、南阳等地,吸收三弦书的艺术特色 较多,唱腔讲究大口硬功,朴实雄壮,演唱者手拿铰子( 单钗) 击节,伴奏蹬脚 梆,多唱小段。代表演员有刘宗琴、刘明枝、刘桂枝等。北路也叫乔派坠子,以 豫北安阳、新乡为中心,唱腔较多地吸收了大鼓书的音韵,多用小碎口和花腔, 风格俊俏、流利、婉转,伴奏乐器加有书鼓,善唱民间生活和风趣的段子,代表 演员有乔清秀、徐玉玲等。 1 9 3 0 年后,坠子已流布全省。进入黄金时代,成为河南曲坛上主要流行曲种 之一。新一代坠子名家竟相迭出,王仲礼、刘兰芳、郭艳秋、徐玉兰等人演出的 宝玉探病、苏三起解、小寡妇上坟等曲目脍炙人口。随着坠子艺术的蜚 声艺坛,上海百代、胜利等唱片公司,先后邀请赵翠亭、乔清秀、程玉兰、董桂 枝等著名女艺人灌制了独占花魁、锯六缸、三堂会审、许仙游湖等2 0 多张唱片,为坠子艺术留下了宝贵资料。与此同时,开封教育实验区又先后委派 马灵泉、张履谦等人两次对相国寺坠子艺术进行调查,初步掌握了当时坠子的书 目,茶园及艺人等情况,并撰写成近万字的调查报告。分别收入该区出版部出版 的相国寺、相国寺民众娱乐调查( 之二) 等书。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河南坠子成为宣传抗日,揭露敌人、教育群众的有力 武器。打东洋、反扫荡等节目,大大鼓舞了正在浴血抗敌的广大民众的斗争 意志。不少坠子艺人积极投身于革命洪流,进行抗日宣传。解放战争时期,冀、 鲁、豫解放区的坠子艺人积极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整理改编旧曲目,创作演唱新 曲目,并用戏曲的形式将坠子搬上舞台。由曲艺发展成为戏曲,使坠子艺术向前 迈了一大步。 ( 三) 新时期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各地文化主管部门对坠子艺术 采取多种措施加以扶植,不断举办曲艺人员培训班或坠子班。 4 1 9 5 3 年前后,先后建立了河南曲艺组,郑州市革新曲艺团体,并招收培养了 一批具有高初中文化程度的坠子新人,使坠子艺术得到较为全面的革新与提高。 1 9 5 6 年以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坠予演员 们积极整理,改编了大批旧书目,如李逵夺鱼、大红袍、包公案等,创 作改编了近百部现代曲目,如摘棉花、刘胡兰、儿女风尘记等。在表演 形式上一批新的文艺工作者更是勇于改革。如赵铮演唱的乔派坠子摘棉花,经 加工修改后,风格更清新活泼,在中国首届音乐周演出时,轰动曲坛,受到毛泽 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还有刘宗琴、马艳秋、赵玉凤、马志忠等 坠子名家和琴师,他们凭着高超的技艺,多次在全国及省、市文艺调演中夺得奖 牌。 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编演中长篇书目受到各地文化主管部门 的重视。1 9 8 0 年河南省文化局在郑州首次举办“河南坠子中长篇青年演员进修 班”,培养造就了一批演唱中长篇大书的中青年坠子演员,如长葛的胡润芝,鲁山 的赵玉萍和安阳的王巧珍等。同时还涌现出一批新编和整理的中长篇书目,如夜 走良门镇、春江、海青天等,以及指导中长篇创作和表演的专著传奇大 书艺术( 内部出版) 此时期一批坠子现代曲目受到好评,其中多数在全国和省内获奖,如井台 会、送红花、兄弟队长、春妞进城、姑嫂观灯、慈儿念母盼统一等。 由冯锦昌整理、刘宗琴口述并演唱的河南坠子传统长篇书目砸御匾也灌制盒 式磁带发行。目前现代化的传媒和诸多新的娱乐形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传统的 坠子艺术渐渐呈现出衰微之势。但是,坠子艺术正在积极进行体制和艺术上的革 新。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坠子在艺术的百花园中依然有自己的席之地,并将重新 走向振兴,开放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天地中。 第二章河南坠子的唱腔特点 第一节曲文词格与韵辙 每个曲种的曲文词格与其声腔体系是密不可分的。河南坠子的音乐结构是板 腔体,它的唱腔音乐为一个上旬,一个下旬的齐言对偶句。习惯上称作上、下旬, 这种结构形式既是唱词的文体格式,也是唱调的乐段程式。 河南坠子的唱腔属于板腔体,其唱词多以“七字句”、“十字句”的规整 句式为主,也有由此变格而出现的“混合句”、“五字句”。无论何种句式,在 一段唱词的句数中必须是成偶数,即二、四、六、八演唱时可加衬字,以达 到流畅顺口的效果。 如:l 、七字句: 二爷接过一杯酒就知药酒害英豪 一一= 一= 将酒泼在刀刃上火焰冒够二指高 一一= 一= 这是比较规整的词组字数,二、二、三词格的七字句。七字句的旬调,必须 是上四下三才能唱得顺口。 2 、十字句: 这本是黛玉悲秋红楼梦像这样痴心女子多伤情 三 四三三四三 十字句习惯上三、中四、下三,有时候十字句是用上三、中三、下四来组成 的。 这天喊丫环莺声细语叫紫鹃和雪燕你们是听 三三 四三三四 掺扶着姑娘我把花园迸 观一观花草儿散散心情 三三 四 三三四 3 、五字句: 秦重端银灯 打量女娇娃 二三 二三 青丝如墨染 鬓角斜插花 二三 二三 4 、混合句: 大观园一阵起秋风( 八字句) 林黛玉娇嗔与众不同( 九字句) 黛玉说残秋人爱观残秋景 ( 十一字句) 丫环说怕是姑娘对景耍伤情 ( 十三字句) 这种混合旬,打破了规整的七字句和十字句式,比较自由。 5 、加“衬”字句 ( 要) 山长青松松罩山, 山上有洞是洞里( 那个) 修仙。 昔日( 里) 有位( 这么) 读书客( 呀) , 他的名字叫魏景元。 ( 在) 家中奉了( 他们) 父母娘的命, ( 这个) 一奔华山念圣贤。 这是一段加衬字的变格七字句唱调,曲谱没有变化,句子就显得活泼的多了, 演唱流畅顺口。在河南坠子不少的传统曲目中,以七字句,十字句为基础的变格 成八字句、九字句、十一字句,并加以衬字来演唱,收到良好的效果。 以上这种结构为上下旬的齐言诗体,在文辞上讲究声韵。声指四声,韵指韵 辙,这种讲究与演唱的需要相关。 从文辞上讲,坠子曲文是上、下齐言句的诗体,归韵属中州韵,习惯上叫十 三辙,即:( 1 ) 发花辙( 2 ) 索波辙( 3 ) 乜斜辙( 4 ) 一七辙( 5 ) 姑苏辙( 6 ) 怀来辙( 7 ) 灰堆辙( 8 ) 遥条辙( 9 ) 由求辙( 1 0 ) 言前辙( 1 1 ) 人辰辙( 1 2 ) 江阳辙( 1 3 ) 中东辙 坠子唱词多以七字句、十字句为主,上、下两旬的文辞格式可以对仗,也可 以不对仗。每旬又依辞意和语节分句逗,并成为遵守的规格。上句可以押韵,也 可不押韵,但作为一个唱段的首句,一般都应合辙押韵,起一种规定此唱段使用 什么韵辙的作用。 第二节河南坠子的唱腔音乐特点 坠子唱腔音乐属板式变化体,平腔( 又称平板平调) 是基本板式。以此为基础, 发展出七字韵、五字嵌、寒韵、武板等多种变化板式,另有开篇引子、哼弦腔、 三大腔及牌子等。不同地区演员间,又形成了诸多流派。但追根溯源,各板式变 化的依据是平腔,各派路风格的本质,是各自具有不同的平腔唱法。因此,平腔 是坠子音乐中用的最多、变化最丰富、最具特色的核心板式,对平腔的研究与分 析,可以涵盖坠子音乐的基本特色,也是认识坠子音乐的关键。以下从坠子平腔 的旋律特点、调式、节奏、坠子的伴奏音乐及常用唱腔结构等方面研究坠子唱腔 音乐的基本特点。 ( 一) 坠子唱腔音乐的旋律特点 l 、高起低落,“搬高落矮” 坠子唱腔音乐的旋律走向总趋势是高起低落,具体到某一个板式来说,就是 开始部分的音高,随着唱腔的发展,中间有向上进行,但起伏不大,在完整句子 的最后,总是落在低音上,形成由高到低、由上到下的旋律线,用坠子的术语说, 即“搬高落矮”请看谱例 例如: 1 = d2 4 范秀霞昭君出塞 她l 查i 矗鲤i 叁垒鱼i 区亘基 走一山曼一山山山是也葶断, 塑圣垦耋l 塑2 ) l 虹血】矗6i ! 至堑i 垂f 墨1 ql 蛆业 建一峙 又一崎嶂蟑所十层层, 雌山商 叁鱼iq 塑! 堇! 至1 日ql 商豆高挡性曰月 。鱼i i 也 蛆匦l 亚6 】迥 圯相捧摔又酥睦巷 上例中,在开始部分起音为“6 ”,第一句下行到“2 ”。由于平腔各部分上下 旬的落音多在中低音区,即旋律很少在高音上持续进行,也很少见向上续进的乐 旬,所以它的旋律走向为由高到低,高起低落。正是由于它由高到低的旋律走向, 它的许多唱腔( 如寒韵) 可以抒发哀伤悲痛的思想感情,演起悲剧来往往催人泪 下,感人至深。 2 、它的唱腔音乐多以五声正音为主,间或使用“7 ”与“4 ”的偏音 坠子的唱腔音乐多以五声正音为主,问或使用“7 ”与“4 ”的偏音,曲调 悠扬、委婉、。旋律性强。 例如: 1 = d2 4 赵铮晴文撕扇 n 厂、nn 厂、厂、n 55 啦蚰i2 墨2 每1 5 业鲢丝12 :21 - el ! :呈蛐鼬业 一乾明月卑抱骑凡逆 i 国iq6 套i 蹲靼盯唣il _ 蛆幽堕“ ! :2 墨鱼21gh ig :! 幽红弛i 址蛆目世i ! :2 蛆幽堕 花 儿 垂 小院 圬f 在上例中,旋律进行以1 、2 、3 、5 、6 的五声正音为主,结合使用偏音“4 ” 与“7 ”,并采用级进的方法,使音乐有起有伏,曲调流畅、舒展、旋律性强,颇 具民歌风。 3 、旋律有口语化特点 平腔具有词多腔少的特点,在词曲的节奏配合方面,多为一字一音或一字一 拍,很少有拖腔( 仅在寒韵、唱腔尾部等特殊地方使用拖腔) ,具有浓郁的说唱特 点和朴实自然的风格。在传统唱段,尤其是男艺人的唱词中,“词多腔少”的特点 更为突出。 在不同时代,不同流派间存在着较大差异。早期男艺人所使用的唱腔中,限 于嗓音条件( 以及时代、艺术修养等) ,音调比较平直、朴素,多以唱词的音韵起 调,旋律有口语化的特点,主要侧重于故事情节的叙述。 例如: l = d 2 4乔利元白猿偷桃 o bi65 i 5 5i8 81 帅l88i5 蟊8 2 蛐l 晶i ( 壮耻l 壮锄1 址ui 商山长 膏挫拯畦山山最白神是嗣星有仙 坤5 ) i 趾5i 啦啦i5 鑫l 矗。i l 音像山删有一十点崭 锕, 在上例男腔唱段中,多为一字一音,旋律起伏不大,尤其是第二乐句的音调 平直,变化少,具有口语化的特点。 4 、四度音程跳进较多 许昌、郑州及洛阳一带的坠子唱腔音乐受豫西民间音乐四度进行的音调风格 特征的影响,在旋律进行中多采用四度音程跳进的手法。 例如: l = d2 4董桂枝王员外休妻 2 蛆1 盟佥i2 丝i1 - j ( 盟虹id 啦! 5 鲢l 丝1 ) i2 耻5 蚰 怅小掘棒协书积辟打 能辞臣抖靖庄上 2 缨i1 i5 塑i 丝1i5 业i l 亟蛆l 塑a i1 址i 目 蛔嘶其 详奄f 当初咱二京链舟蠢晋虹+ 七体+ 八配升威翠 上例中的旋律音程中多是四度跳进关系,大量四度音程的使用是西路坠子的 风格特征。“5 、1 、2 ”三音成为旋律的骨架,旋律构以四度音程跳进为基础,风 格质朴粗犷。所以西路坠子一向以节奏鲜明和“硬弓大调”的演唱风格著称。 5 、北路坠子的旋律,以级进与小跳、波浪式起伏为主 例如:1 = d 乔清秀三堂会审 血ii 血【血6i 业蚯iii ;i 壁1 2j 亚蛆l 俎蛆i5 i ( 驰绠 栳叫成瞎翘 j c 不硌捆罂他坞儿郇十 一 秤盒 、 、 5 鼬i 幽盟il 些5 ) i 垃h 唾撵垂 蛐uiq 盘i 国i 国 f 一条奎植 什 堑墅她i 地理l 幽1 ) l 毡8i 缝5l ( 扛7i 强m 5j6 咝i5 女j ( 、 把小虹盎与t 沈搛 以北路坠子为基础而自创流派的乔派唱腔向以“巧调”著称,影响较广。5 0 年代后的新唱腔也以乔派为基础进行发展、创造。因此,乔派唱腔和新唱腔成为 坠子音乐的主流。这些唱腔以优美、婉转,表现力强为特色,其旋法则以流畅的 级进与小跳、波浪式起伏进行为主。 另外,坠子由于受流布地区的语言、语气、音调、风土人情及审美观念的影 1 1 响,各个地区、各流派的唱腔风格又有所不同。 ( 二) 调式 坠子的音乐调式丰富多彩,其基本调式大致有两种 l 、徵调式 它是坠子的基本调式,以五声正音为主的七声调式,偶尔以装饰音形态使用 偏音,增加了唱腔的色彩。在各段、各部分的全终止中,均以徵音为结束音,显 示出调式主音的稳定性。坠子的常用唱腔如:起腔、落腔、寒韵、快扎板等板式 都是微调式。 在徵调式结构中,并不特意强调其属音商,而下属音宫,具有明显的调式骨 干音性质。各派平腔唱腔中,结构的下旬、旋律的半终止总以宫音为结束音。在 新唱腔的叙述句中,下旬必须以宫音为中心,且反复叠唱,使旋律具有明显的徵 调式色彩。徵调式中强调下属音宫中的做法,原因有三:其一,受伴奏乐器坠琴 四度定弦及其演奏特征的影响;其二,坠子音乐源于道情与莺歌柳书,而莺歌柳 书的音乐以宫调式为主;其三,受河南其它民间音乐中徵一宫调式的影响。总之, 强调宫音的微调式,成为坠子的调式特色。 2 、宫调式 河南坠予的平腔、五予嵌、十字韵等板式都是富调式。河南坠子的基本调式 是徵调式,其唱段终止音大部分落于主音“5 ”,结腔旋律比较单调。富虽然是微 调式的下属音( 功能音) ,坠子原来并无此终止式,是赵峥吸收时代音调用于坠子 的。传统坠子的落腔是微调式,为了让结尾响亮有力,经过赵峥的改革后,新时 期的落腔也有用宫调式的。特别是风雨送归、高原英魂歌颂雷锋和孑l 繁森 两段,终止均在高八度的宫音( 1 ) 上,给人一种“高山仰止”的精神感染,表现 了群众对这些高尚人物的尊敬爱戴之情。 ( 三) 节奏 平腔对起音、落音的板眼处理十分细腻而独具特色。在歌唱性较强的段落( 如 开唱旬) ,起音常在弱拍、弱位( 俗称黑板、闪板) ,形成抑扬格的态势,造成一 种节奏动力,又使语势显得平顺、柔和,增加了抒情性。此外,句尾的落音也常 在弱拍、弱位,同样是对抒情性的强调。如下例1 中各旬的起音等。在叙事性段 落,上旬往往强起强落,下旬则采用弱起弱落的做法。在乔派唱腔中,对于多在 低音区回旋,上下旬的落音相同的叙述句中,用这种节奏处理,还起到了上下旬 “仰合”关系的作用。新唱腔中,叙述句的起音也常使用弱起( 闪板) 做法,使 叙述旬的表情更为丰富( 见下例2 ) 。总之,黑板、闪板,成为平腔节奏的主要特 色之一。 例如l : l = d2 4王玉宝活捉张三 o 啦l7 盘iz6 iq6 曼i 盘( 蛆吐j 虹蛆i 蚯耻 耻2 ) j i 十金乌 西蛑蘑砬山哥 业盘i 遗7i 叠佥i1 - l ( 鲤业i 耻礁l 蚯蛆i1 _ ) l 业叠 五兔衷升上鹰栏,星斗 佥金il 垒佥i 。ol 鑫。ls l 鲣ai 翁 童群盘凡扮选歼鸟归杯受内嘱 例如2 : 1 = d2 4 赵铮苏武牧羊 。确i 7 。= = ;= = 一 惩苒 武 迥业i 虹区壅i 2o 蛆韭i 量三1 3 五鼍祝朔中部将寿墨目 出谴 、 61 匈妊 雌! 坠鱼i 璺i 蛆幽ll 里岔i l 堑垂亘i e 反靖田危 恨蕾f睦 崔 任加 毙 og7 晶i 如鑫6 阻5 鼎nl 国。 1 0g756 i56726 臣i8 586 墨l2 墨1 。 h 押段争l北协啦辈车煦成 归 ( 四) 多种音乐素材的融合 河南坠子的唱腔采用板腔变化的方法去发展唱腔,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结 合中州音韵,吸收了中州地区的民间音乐特点,如山东大鼓、京韵大鼓、落子、 河南衄子、豫剧等的部分唱腔,也从民歌中吸取营养。有些长篇大书中,还常从 某些戏曲中借鉴一些腔调,如在唱段前奏之前,在念完“定场诗”之后的“叫板” ( 如“听我慢慢地道来”之类) ,或唱段中某些“半说半唱”部分。均从豫剧和越 调等剧种唱腔中的( 滚白) 借鉴而来。例如:下例最后一个乐句吸收了豫剧的唱腔 垃韭1eo1 塑理l 韭ol 墨b 呈1 丝8j 强3l8 蛆1 麴乖西 _ f 目譬共四it 层 皮儿再把手抓丁两把么将废晌磬程 泉 一io 吐n 吐n 雌i 卸塑l 业地o 幽f 22 fnlo 蚵 哎吱建牛 芷是 e 时肄 一 儿 2 墼l 22 塑1 蝗韭1 毒1 ;堑1 8 一、 哎 崆畸咝吱吱嗖哎哎 例如:下例是吸收了莲花落的部分唱腔 、 丛墟i 1o 血韭i 垃鲤1 坠地l1oi 址业i 旦星吐il 4 蛆 小薛地卒中的水 嚷蒋 芬的凡 凡童木隶璃童凡它刷冉拉拉 韭堕l 垂垒墟j 一声响胛么讯过小析 例如:下例是赵峥仲秋月中第五段音乐的开始,吸收了民歌名曲十五的 月亮主题做前奏 5 281765 8 75 6 o6 他 兰至曼11 哥一0 6 6bi6558l2 8 例如:下段中的两句吸收了河南曲子汉江和扭丝的音调,柔美流畅。 6r n 霜 杠- o8 飞 他 n n 高举 、一 8 135182 = = = = = ;2 = = = = = 隶 烈缱的 兰 鸢 85 甸南 世i ! ! ! ! 迦l 虹 081 毛择 27 思想 65 缸 t 耋| 警 例如:下例中,“喜只喜”以下的几个排比句吸取了京韵大鼓的味道,旋律别 致,情绪开朗。 蛆鱼l 。g 垡l 墨垣蛆ll 矗ia 金i 噩墓l 佥叠i ;o 再之 暴者般辞盘光i qf q起亳 搞; 冀只;亳 业如i 星:! 丛i 西蛆j 】坠2l 垦 i1 8oi _ 垒l 堡 郇发水 归t 柯邋 | 巨幢鲡 蕈关旯冀,抄诲上 霜波篙蔼捐#虑 0 276 曲世丁 l 鼬蛆l 凡扯它 些重量# 1 - j 辟砖发班 第三节河南坠子的唱腔结构 河南坠子的唱腔,过去曾有“九腔十八调”之说,说明它唱腔丰富。根据所 掌握的材料,和艺人们通常的习惯,坠子唱腔可分为:起腔、平腔、落腔、寒韵、 武板、垛板、五字嵌、十字韵、快扎板和曲牌等,而其中的起腔、平腔、落腔与 快扎板是常用的唱腔,武板、垛板、寒韵、五字嵌、十字韵和曲牌则不太常用, 或只根据唱词的需要,把它们插在平腔与落腔之间使用。在一个曲目中,其具体 的组联方式大致是:由起腔以中速或慢速起唱,下接平腔( 可以多次反复,并可以分 为许多小段落) ,速度逐步加快,中间有时可以插入五字嵌、十字韵、垛板或寒韵 等,最后进入快扎板结束全曲。 坠子的唱腔,过去曾历史的形成了“南口”和“北口”两大流派,并有东路、 西路、中路之说,但音乐上讲,仍以“南口”、“北口”区别较大。 坠子的唱腔分类介绍如下: ( 起腔) 起腔:是用在唱段的开始部分的一种唱腔,也有人称之为起板或大开口。由 于它的筇一、二句唱词常用同韵字来演唱,所以又口q “定辙腔”。其主要特征是, 唱腔的旋律性较强,旬尾常有拖腔,其后并多附有模拟该句唱腔旋律的过门。 常用的起腔有三种:一种是书帽式的起腔。 解放前,因为坠子多在茶馆、书棚演唱,为了招徕听众,常在正段开始前演 唱几句书帽,一方面试弦儿,一方面等听众,所以又叫引子。它的唱词是一些现 成的套子,在简单的唱词之外,往往加上许多衬字。这种书帽式的起腔,可长可 短,短则一句,长则数十旬不一。 例如:选自万花楼 型i5 韭 俺们建i 昌一回 蛆m o4 理l5 韭i 墨亘强l 蛆驰 随着坠子走向舞台演出,这种书帽式的起腔,已逐渐被能够概括整个唱段内 容,或能引出人物、故事的起腔替代,这种起腔多为四、六、八句唱词组成。起 腔均为徵调式。例如:“南口”的起腔徐玉兰宝玉哭黛玉 o7l 凸6i 矗j 鱼盘l 蛆 疆宝 五 闷蚓羌哪些书 ( l 墼! 丛l 蚰组l 垦:圣g l 堂f 耻) ll 旦耻 甚想 薏玉辣辣妤惭 q 墼地i 蛆组f 1 姓i 丑2 抽父妯导摹归仙羿融下t ,h 。1 、 乳 竺蛳i l 墼1 1l 鱼亟 - 阡诸 市盎 j 迦些 i 仃 砸 苷 n ,_ 、 0821217 7 5 = 。2 5 。0 2 号 一位蠡招 “北口”的起腔比较强调唱腔的音乐性,可以明显的看出它脱胎于“南口”的 起腔与落腔,同时也不难看出它和山东大鼓的具体联系。 例如:乔清秀唱河南坠子三堂会审 oi li 迅l 函gi 业佥l 五盈1 金佥i 国、i 鱼1 1l 韭盟 庶 罨 北束一十烛虹, 丧 变下 e三0 干他是 堕ui 叁q4 南京辖的辱 何老风唱山东大鼓三堂会审 i6i6i _ i1 垦! 量蚰 我奉是北京的一 个妓女 ii 璺l 蛆id 鲤l 1 1 结变下王三公子南京城的 人哪 还有一种是新时期的起腔,也有吸收江南小曲作为“起腔”曲调的。 例如:2 4 选白晴文撕扇 ,、 5 5b548 一 乇明 ,、 6532 艳 l 些1 睹 1 。2852 821 l6 128 花 存 1 8 1 28 5 风 ,7 、 2176 蒇 、 208 送 永 厂红 一 平腔:是坠子的基本唱腔,它产生早,用得多。它的主要特征是:上下旬, 宫调式。上下旬之间可有过门,可不要过门。基本结构为一对可以多次反复的上 下旬,并以此构成大段唱腔。每句唱腔的旋律,通常多为四小节。上句的旬尾落 音较自由( 其中落“3 ”音的较多些) ,下旬一般落“1 ”音( 有少部分,如北坠 子中,有落“5 ”音者) 。上、下旬一般没有拖腔,最常见的旬式有四种: 如:( 1 ) 王元伦对缀罗 2 i2 表庄有 i2 eii i2 ii 晕l量i i2i i l 至i星ie l3 3i 3 一 小走蛆推静他选采诞古三言两甸攥说好 2l l 啦靼i l2ll 一 融畋选十佳虫新艚 ( 2 ) 吴珊摘棉花 鲢蚯i 鲢韭| 盟盟i 33i 血地i 耻金l 盆鲣i 缝掣 谴嚼是一说话吧佛就采打岔午砬断巷能吐庄咱们京 鲤l 塑l 墨3 吐墅簪i 蛭攀i 蝗塑i 鑫鑫ib 驰 建博岸的气候 譬 育变化经常的 f阿 芷 把巷凡 “。、 ! :垒出1 刮 ( 3 ) 王桂兰关王庙赠金 1 l 一 九好 32 一 选= 21 一 失婶 il55i 亘8 呈l1 一l5 业i5 511 1 11 - l 蛆业i8 鱼 蚂上前簌非f席群叫声三爷鲡听庄 脚里h 兰爷 墨j 丝u 肆| 冒布跏理 呈i 1 1 最辟 i2 星i1 - 亩寄院 ( 4 ) 乔清秀昭君出塞 亩寄 1 - j _ 盟j 8 oj 孽8 量j 蛆2 陡郇十小拮蝗椰奄!件 亚 套 2 8 i 玉j 卉晶jp 2l6 如i5ii7 65l62m2 而i 一一l 一一l 1 1 一i l i i 1 一l 。一i1 一1 一j 璺不见怪皇城 一 鹰型车见八、】和八 盯 黄 飞翟l 蟑缈i 目m 2 i5 嵋l ! :量塑l 塑蛆l425 韭l5 i 型 不 见有九九 儿 + 一问朝 壬 齄坐不见埔觏 弛巾会l 盆舀f 节。i i 史武甘甘 还有一种典型的平腔是上旬落在“2 ”,下旬落在“1 ”音。例如:乔利元白 猿偷桃 星亘5i 置亘量亘 云萝山倒有一个 l5 建1 水帘洞, 亘5 墨i 66 i 鼬矗 云登山倒有一个水帘 阻f f 在平腔中,尤其是在演唱长篇大书的时候,常常在唱腔中插入一些话自。插 白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伴奏音乐不停,在保持正常节拍进行的同时插入 话白结束后,以下的唱腔随时接续上去。例如:刘宗琴李逵夺鱼 韭4 叠i 目驷l 叠el 叠2il _ e le 叠1 地1 5 81 塑埋 f - :1 一- ;。i 。 一o 一一一 件柬南也选啦太蠕天摄判t 眯翦昏i 白1什么事j 青啮的 柚目lo 蛆l i 蛆驰l o 5 lo 驷l 11 lo 蟑l 11 io 驰i 11 选辑慌枨? o 鲤l 1 l 19 鱼1q 8i 9oi 88i8o i 井吐 隶十黑丈设 另种是唱腔和伴奏全停下来,插白结束后,或直接唱,或另奏过门后往下 将唱腔顺延下去。例如: 。选自玉堂春 i 平嘲 ( 剜兰芳演唱周俊全记谱) nnn ,、 詈( 前略罂鱼旦j 业盟i 盟盟lj ol 雌韭l 盟盟i 盟盟1 o 、 抱头痛 哭 泪 纷纷。 nnr oj ) o ( 血蛆f 业3i 盟盟l 嘻) 、( 白) “耗口尊,( 唱) 自从我鄢 兰 郎他走后,畦) ( 落腔) 落腔:是用以构成段落的方法,即俗话所况的“换个疙瘩”。它和平腔一样。 由上下旬组成,不同的是落腔是微调式,下旬落在“5 ”音,上句可以落在任何一 个音上。最常见的是上旬落在“5 ”音。 例如:王元伦临潼山救驾 鼬l8 盆i 垃币p 向韭| 缱币8 郇十说山东求哎 葛i 。斫孟i 五茄邝。女io 亟l 业韭i 18l 垫1 i 引a a 丞i 凸玎f 酉1 町 遵山东,哎 i 韭韭l1 业i 堕1 个) 缈l 郇十 ,、 8ei 鲤币椰。婴f88i 俎2 2 斫弼i 豇5 j eqi f 山东好担肼十叫舞 晾桐睁吸吁哎喧呀 弓! iz 币,i 盟川外吣,i 蛆塑l 。m 邢,1 l 剧畸瞍嚏珥啊畸郇十呀哎喧哎 在传统坠子里上句落在“7 ”音的情况最少见。下例中的最后两句是落腔,其 中上句落“7 ”音。 例如:张秀兰草船借箭 鱼塑l 韭l 叠l8 1 可邵( 塑l ! 坠引韭i 婴) lq 丝 选十击敲呜宦 进十 2 年f r 爨 l 蛆f 望f 些 塑l 缈l 址罢i 蛆j 继l 电0i 罩钾矾【塑i 弭) | l 墼 髑营的犬小 三罩 廊十 2 2 多f自由 ( 寒韵) 寒韵为一眼板,是河南坠子唱腔中一种表现悲伤、凄苦之情的特定腔调,常和 平腔穿插使用。唱腔旋律舒展,悠长而自由的行腔中,跨小节的切分节奏较多, 不论是句子的起落,还是旋律中的起伏与转折,大都在眼位上。“寒韵”唱腔一 般以一对上下旬唱词为基础构成,唱腔的下旬多由高而低下行,并落于低音“5 ”。 “寒韵”有大、小之分。“大寒韵”的行腔及跟腔过门较长,旋律起伏较大;“小 寒韵”的唱腔及跟腔过门较短,旋律亦较简约。 例如:选自玉堂春 韭l 盟aj 88 88i8 印印丛n 町石1 f 脚2 jo 盟 把 j 硪打威把h 兜 疆 呀啊辋啊 22 j o2i 幽卵幽i 幽幽l 丌h 町百_ 再下一i o 塑i 判桃后蛙决才锋回文 缒韭l 缱丌、f nf n 订nq 。i 。of 婵她i 蟑卿订 玎f 耶= 下。小oi l 上例为“大寒韵”,唱腔的下旬落于低音“5 ”,行腔较长,拖腔也较长。 快扎板) 快扎板速度总是由慢到快,唱到将近结束的地方,速度变得更快,曲调简化 到近似朗诵,这就是快扎板。快扎板的长短没有一定。它的特点是速度较快,突 然用一个甩腔落在“2 ”音或“5 ”音上,把板扎死,当然也可以“快喝快刹”和 “快唱慢刹”。东路艺人有的又称其为“送腔”。 例如:马艳秋鸿雁捎书 曼 1 q 辱 ; n 8585 袁萤蓑 1 虿蛆lql 纽f 叫毫庄 车 。l 地i 业i 如i 1l 蛆i 叁鱼 庄,有薏名落。蜗窑拉 宣 风 bi 韭i 蝉l 地l 堕 iiii ! i 8i 幽i 幽 啭剩星洋挂琅中,番- 乓香 将链f压,车魁峨蟪 堕l5l 蝴】弛i 业l8l 业l 韭1 韭l 业i 血i 盟l 生墨1 21 厂、 nn ;n 户件灵庄旺地理廖蛾蟪略君庙选万占手戢窘甍名 其它唱腔: :唱腔旋律节拍较自由。在有板无眼( 1 4 拍) 的伴奏背景下,大部 分唱腔属于“快打慢唱”。多用于表现紧张、强烈的气氛和情绪。 例如:选自古城会 oi 。7 i 7lal 印币面行昂1 蛆i 啦o 1 7 者燕 阳罐马往j t闻黄= 爷催马往 八 只马 7i7i7ib 。l 卿卵z 。 艇长孙限四只手 上f = 爷 i :走喜皇袁蠼吃饭 ml 。iil i1 5 i 啦 写 咆 百里醺 邮啦杀 业i7i g 6 5i l 的寝聃干醢砸 7ig i 6i88 卜l 榔i5i 一 杀的羌萁馘,们刀们铲 5 睦e jti 8 一; 斩瓤订 任 再鲰 6 e f :唱词为五字句,板一眼( 2 4 拍) 。上句的落音较自由,下旬多 落在“1 ”音上,一般多与平腔穿插使用,其基本句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旬式如: 2 4 选自包公案 鱼坠u i1 4 验) 【曼i 墅量l t 埋u ) l 堑d 路过郇扶构县,有 喊冤 t 青 胡爷喧丁 51 如卵 亘陋寒瘟 if 礤 拉 这是一种节奏规整的五字句,这种节奏型在五字句中使用的较多。 第二种旬式如:2 4 选自五虎平西 qg 鱼l 鲤丘3 坌f 量i 驱1 q5 鲢5i 鲤韭韭8 、4 鲎馆开言道寒售昕l m 者容往下吧 咱店皇亭谙嗣 这是一种使用闪板( 即在弱拍、弱位起音) 节奏的五字句,这种节奏型在五 字句中使用的较少。 :唱词为十字句,一眼板,上句多落在“2 ”音,下旬落在“l ”音, 一般也是同 穿插使用。例如:2 4 选自刘备过江 幽5i 盟蛐墨8 曼i 曼术高殳葶镬是长的世韩儿, j 痂 人儿 血5l 鱼血il 塑佥 盟术黑更术白奄糟 钰 佳 :就是艺人们所说的“跺起来唱”的结果( 伸展称作“撅开来唱”) , 上下旬都跺的称为“跺板”,一板一眼。多与 穿插使用。在具体形式上, 常见的有两种。第一种有 的习称,最早见于范丽凤所唱的小黑驴唱段, 2 5 上句多落在“6 ”音,下旬落在“2 ”音上。 例如:2 4 选自小黑驴 金。l 虹幽j 呈矗知。i 鱼。墨l 曼5i | 盘矗恙1 。盘i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贡嘎辅警考试题库(附答案)
- 初中开学典礼暨“超少年·国防志-青春向国旗少年有担当”主题升旗仪式主持稿
- 2025年高端会计人才考试题库(附答案)
- 麻风竞赛答题库及答案
- 东湖学院食堂管理办法
- 襄阳市绿化管理办法
- 网络交易管理办法
- 街巷硬化养护管理办法
- 个人信息泄露管理办法
- 专职队员绩效管理办法
- 2025-2030年积木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DB4403T 508-2024《生产经营单位锂离子电池存储使用安全规范》
- 2025届云南省红河州英语七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静脉输液安全试题及答案
- 基于“筋膜”理论治疗百日咳痉咳期
- 艺术品版权授权协议范本6篇
- T/CECS 10021-2019照明用LED驱动电源技术要求
- T/CCS 060-2023智能化煤矿运维组织架构管理规范
- 小红书运营合伙协议书
-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2025年储能电池热管理技术在船舶动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