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二刻拍案惊奇》代词研究.pdf_第1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二刻拍案惊奇》代词研究.pdf_第2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二刻拍案惊奇》代词研究.pdf_第3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二刻拍案惊奇》代词研究.pdf_第4页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二刻拍案惊奇》代词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论文)《二刻拍案惊奇》代词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本人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 位期问沦文_ r := 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于西北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 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人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学校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 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本人保 证,业后结合学位论文研究课题再撰写的文章一律注明作者单位为西北 人学。 保密论文待解 学位论文作者指导教师签名: i 垒皇丕 年月 日 西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本 论之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北大 。筝或缕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 术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童。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勿茗擎。南 0 。辟f 占月口j e t 二刻拍案惊奇代词研究 摘要:代词研究是近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开展较早,成果也较为丰 富的方砸。2 0 世纪4 0 年代,吕叔湘先生的论文释您,俺,咱,附 论们字,开创了近代汉语代词研究的先河;而吕先生草创于4 0 年代 末,出版于1 9 8 5 年的近代汉语指代词,“无论从内容看,还是从 , 方法看,指代词都是汉语语法学的一个里程碑”。( 梅祖麟语,1986 年) 此外,也有其他学者讨论过近代汉语的代词。但是,对于前后一 千年的近代汉语时期来说,这些研究仍然不够细致。 本文试图通过对明末的拟话本小说集二刻拍案惊奇中代词运 用的统计和语用多样性的考察,归纳出当时口语作品中的代词系统。 研究得知,二刻拍案惊奇所运用的代词极为丰富,人称代词、 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三大类,皆有比较全面的单词形式,又有多样的 复合形式:有纯仿古的用法,有近代新生代词的丰富面貌,还有古代 汉语代词在近代其它代词影响下的新形式。同时,二刻拍案惊奇 的代词系统与现代汉语的代词系统更为接近,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 关键词:二刻拍案惊奇近代汉语代词 多样性过渡性 as t u d yo nt h ep r o n o u n so fp a a nj i n g q i nt h es e c o n d a b s t r a c t :w i t hf r u i t f u ir e s u l t s ,t h es t u d yo fp r o n o u n si s c a r t i e do u te a r l ie ri nt h eb r a n c ho fm o d e r nc h i n e s eg r a m m a r m r l us h u x i a n g se s s a y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so fn i n ,a n ,z a ,i n a d d i t i o nm e n ”o p e n e dt h eb r a n c ho fm o d e r nc h i n e s eg r a m m a r m o d e r nc h i n e s ed e n o t a t i v ep r o n o u n s ,ab o o kp u b l is h e di n1 9 8 5 , isam i l e s t o n eb o t hf r o mi t sc o n t e n ta n di t sm e t h o d o l o g y ( m e i z u l i n1 9 8 6 ) o t h e rs c h o l a r sa l s od is c u s s e dt h es t u d yo fp r o n o u n s , b u tt h e ya r ef a rf r o me n o u g hi nt h ec o n t e x to fm o r et h a tone th o u s a n dy e a r sh is t o r yo fm o d e r nc h i n e s e t h ist h e s ist e n d st o s t u d yt h ei m i t a t e d h u a nb e nn o v e l w r i t t e nb y1 i n gm e n g c h ui nt h e1 a t e rm i n gd y n a s t yi n1 7 t h c e n tu r y t h r o u g hs t a t is t ic a l s t u d ya n dv a r i e t ys t u d y ,t h i s t h e s is a t t e m p t st og e n e r a l iz et h eo r a lp r o n o u n s y s t e mo ft h a t t i m e t h r o u g ht h es t u d y ,t h et h e s isc o n c l u d e st h a t t h ep r o n o u n s i i th ep a i n nj i n g q it h es e c o n da r ev a r i o u s p e r s o n a lp r o n o u n s 。 d e m o n s t r a t iv e p r o n o u n sa n di n t e r r o g a t i v ep r o n o u n sa 1 1 h a v e t h e i rc o m p i e t es i n 9 1 ec h a r a c t e rf o r m sa n de o m p l e xf o r m s :t h e c l a s s icu s a g e s ,n e w l yg e n e r a t e df o r m sa n dn e wf o r m so fc l a s s i c c h ineseu n d e rt h ei n f l u e n c eo fm e d e r np r o n o u n s m e a n w h i l et h e f ”o d ( ,u n sinth ep a f a n j l n g q i 砌ps e c o n da r ec 1os e lyr o l “t u dw h h p r o n o u n s i n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c h i n e s e , a n ds h o w sa s t r o n g t r a n s itio n k e y w o r d s :p a i a nj i n g q i n 7 h es e c o n d m o d e r nc h i n e s e p r o n o u n sv a r ie t y t r a n s i t i o n 一、近代汉语代词研究综述 ( 一) 关于代词 1 、代词的词类地位 代词是指能起到指示、称代作用的词,也被称为指代词( 吕叔湘, 1 9 4 0 年) 。作为一个词类,代词内部的功能差异很大,在汉语语法学 史l 人们对代词的处理也存在很大的分歧,对于它在整个汉语词类体 系中的地位有过不同的说法: 在是甭立类问题上,曾有人主张取消代词一类1 ;也有人主张把代 叫分川pj 入名洲、j 1 1 ;容训、副词等2 ;这两种主张实质相同,例如黎锦 熙,刘世儒主张“按照它们各自的语法形式把它们各归入它们应该归 入的类”,具体是,在名词中立一小类,叫“代词性名词”,如“你、 我、他、谁、什么”之类:在形容词中立一小类,叫“代词性形容词”, 如“这、那、什么、多少”之类;在副词中立一小类,叫“代副词”, 如“这么、怎么、多么”等。这样安排,虽然在词类体系中没有了代 词这样一类词,但会导致名词、形容词、副词中分别出来的小类却都 有了“代词性”,按这种分法,势必还应在动词、数词等词中各立一 “代渊性”小类,因为这些词都可能会被某些代词指代,结果几乎要 在实词的每一类中都立一个小类,而且有不少代词将是兼类的,如 “这、那”可能被归在“代词性名词”、“代词性形容词”等小类罩。 既然在多种词类系统里都列出一个“代词性”的小类,且不少代 词又很难归入哪一种“代词性”小类,那么着眼于“代词性”,把那 些单列在各类里的词都归在代词这个大类里,再根据这些词的指代功 能区别进行再分类,这种方法似乎更合理。目前的语法书一般是这么 处理的。 在代词的虚实问题上也有过不同的看法:马氏文通给代训( f c 见乃凡关于“代浏”( 中国语文1 9 5 5 年弗4 期) 2 见黎锦熙刘世儒的语法再讨论代词和代名词问题( 中国语文 1 9 6 0 年第6 期) 2 中称“代字”) 下的定义是:“凡实字用以指名者,日代字”,可见马 氏是将代词归入实词一类的,但他对“虚、实”本身的界定不是很精 密。王力先生曾把代词称作“半虚词”,他说:“它们本身并不表示某 一类的实物,实情,或实事,然而在某一些情形之下,它们却能代替 名词,形容词,或动词的用途。由此看来,它们的本身是虚词,而它 们所代替的却是实词。”王力先生区分实词、虚词是着眼于词义的。 如果根据是否具有充当句法成分的功能来区分实词和虚词,那么代词 就只能是实词,因为代词都是能充当句法成分的,目前大多数研究代 词的书也是把代词划为实词的。在将代词划为实词的学者中,对代词 在实词中的地位又有不同的看法,例如有的把实词分为体词和谓词两 类,代测兼有二二者1 ;有的把实词分为体词、谓词和加词三类,代词兼 有三者2 ;这里对此不作讨论。 2 、代词的分类问题 代词的基本性质在于它对某种实词、短语或句子的指代作用。由 j :分类的角度不同,代词又可以有多种分类:有的学者根据代词是否 定指,区分为定指代词和不定指代词。一般来说,“你”、“我”、“他”、 “这”、“那”等及由它们构成的代词是定指代词;而像“谁”、“什么”、 “哪儿”、“几”等表示疑问的代词是不定指代词。有的学者根据句法 功能,区分为体词性代词和谓词性代词。体词性代词的句法功能类似 体洲,u j 以作主语、宾语、定语,主要包括指代人或事物、处所、时 问、数量等的代词,像“我你”、“他”、几”、“多少”等:谓词性 代词的句法功能类似于谓词,可以作谓语,像“这样”、“那样”、“这 么”、“那么”等。还有的学者直接根据代词的句法功能把代词分为代 名词、代动词、代形容词等几类3 。 目前较为通行的分类是把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 1 见朱德熙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1 9 8 2 年 2 见方绪军现代汉语实词华东师大出版社2 0 0 0 1 0 3 吧越,c 仟汉语1 1 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 9 7 9 年 词三类。人称代词通常是用于指代人称的,又可细分为第一人称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等,人称代词并非都是指人的,尤其是 第三人称代词既可指人,又可指物。指示代词是主要用于指示的那些 代词,如“这、那”及由它们构成的复合形式,多数指示代词也有替 代作用。疑问代词主要是用来提问的,在间句里,疑问代词的指代对 象是待解的;疑问代词也有不表疑问的。疑问代词的指代对象有些跟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的指代对象是对应的,如“谁”跟人称代词对应; “哪、哪里”等跟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里”等对应;“怎么、 怎样”等跟指示代词“这么、那么、这么样、那么样”等对应。 把代列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并不是按照代词的句 法功能来划分的,而是按照代词的指示、代替功能划分的。如,同为 指示代词的“这儿”、“那儿”与“这么”、“那么”的句法功能差别很 大;而作为不同类的疑问代词“哪儿”和指示代词“这儿”、“那儿” 的句法功能却是相似的。 ( 二) 已有的研究成果 第一次对汉语代词做系统研究的著作当数1 8 9 8 年问世的马氏 文通,不过马氏研究的主要是先秦两汉的语料,没有涉及近代汉语。 f 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从“史”的角度介绍过“他、伊、渠”及 “这、那”的形成、演变等内容,在汉语语法史中又作了修订和 l 、充:卒| :科院刘甓研究员主持的“九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近 代汉语专书语法研究”对1 0 部专书的语法研究( 已结项) 中都不同 程度地涉及到了近代汉语代词:此外,乃凡的关于“代词”、林祥 楣的代词、黎锦熙,刘世儒的语法再讨论一一代词和代名词问 题、朱德熙的语法讲义、郭锡良的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起源和 发展、梅祖麟( 美国) 的关于近代汉语指代词、贾爱媛的汉语 第二身代词的流变、以及日本学者太田辰夫的中国语历史文法 和志村良治的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等论文和专著都对代词问题作 4 了讨论。而称得上近代汉语代词研究集大成的著作则数吕叔湘先生的 近代汉语指代词,该书除了介绍代词的历史嬗交外,将更多的笔 墨转向代词在近代汉语中语用多样性的描写上,令我们获益非浅。以 上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更深入全面地研究近代汉语代词提供了较为 曝实的基础。 5 二、关于本论题 ( 一) 关于二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是明朝末年由凌漾初编著的拟话本小说集。作 栉凌漾初( 1 5 8 0 年一一1 6 4 4 年) ,字玄房,号初成,又号即空观主人, 浙江乌城( 今吴兴) 人。二刻拍案惊奇于明崇祯五年( 1 6 3 2 年) 面世,此前,凌漾初于天启七年( 1 6 2 7 年) 编著初刻拍案惊奇, :书合称“r 二拍”,均由尚友掌书坊刊行。二书原本已失,今所见最 早且最为完整的本子是藏于日本内阁文库的尚友堂刻本,二刻拍案 惊奇原本共4 0 卷,但在写成后不久第2 3 卷和第4 0 卷就逸失,尚 友掌刻本为保持其完整性,将初刻拍案惊奇第2 3 卷和作者另外 一本戏剧小说宋公明闹元宵补充进来,就形成现在所见的“二拍” 第2 3 卷重复及二刻拍案惊奇( 以下简称二刻) 第4 0 卷与其它 3 9 卷不同体裁的现象。 ( 二) 二刻拍案惊奇的语料地位 二刻与初刻拍案惊奇合称为“二拍? ,它与先前产生的 “三言”( 冯梦龙编著) 有很大的不同,“三言”基本上是作者对宋元 明话本小蜕檀集整理的合集,创作的成分很少,而二刻( 包括初 刻拍案惊奇) “因取其抑塞磊落之才,出绪余以为传奇,又降而为演 义”,其故事或者是作者耳闻目睹,或者是前人的笔记、野史或戏曲, 但人都经过作者的再创造;它又有着较强的口语性,可以作为我们了 解明术汉语面貌的语料。以往人们对二刻的研究多限于思想艺术 方面,在汉语史的角度则很少有人关注,有的也只是偶尔作为其它研 究的例子而已,并无系统的研究;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人们对之 前的作品如古尊宿语要、水浒、朴通事、金瓶梅及之后的 儿女英雄传、红楼梦等的语法包括代词都有所研究,而对二 刻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此外,近代汉语历史 6 跨越一千余年,要想清晰地了解近代汉语代词发展的全貌,目前的研 究还远远不够,加之我国地域广大汉语方言分歧严重,以往的研究 兴趣又都集中在数十部“代表”或“典型”的著作卜,这种情况,实 际上近代汉语代词“史”的线索仍无法完全贯穿起来,必须扩大研究 范围,将尽可能多的语料包容进来 以上也是我们以二刻代词作为考察对象的原因。 ( 三) 二刻代词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本文试图通过对二刻中代词的系统考察,了解二刻时代 汉语代词的面貌 在对二刻代词进行考察时,则按照当前大多数学者的代词分 类方法将代词分为三大类,即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然后 时各类代词进行再分类;具体分析每个代词时,在定量统计的基础上, 主要展示其语用的丰富多样性。因为表示复数的词尾“们”与人称代 词关系密切,所以也可把它归入代词的系统( 本文将“们”在第一、 二、三人称代词后和其在名词后的情况分别统计分析) 本文所据二刻是以岳麓书社按日本内阁文库的尚友堂刻本为 底奉,由秦旭卿标点并于1 9 8 8 年出版的本子为蓝本,同时参考三秦 出版社2 0 0 3 年版二刻,力求语料准确可信。 7 三、二刻拍案惊奇的代词系统 在对二刻代词考察时,按照各类里最基本的单词的用法或意 义进行分类,有些代词是跨类的,为了清晰地了解该类代词的全貌, 尽可能将其放在一起统计分析。另外,在分析疑问代词时,把某些代 词( 主要是单个代词+ 量词) 不表疑问的形式也列出来,以求展现它 们在那个时代的各种用法。 ( 一) 人称代词 1 1 第一人称代词 二刻中第一人称代词有“我”、“吾”、“咱”及各自的复合形 ,“人家”和“某”也有第一人称代词的用法。 “我”和“吾”是汉语中较早出现的第一人称代词,但在上古二 者是有分别的:“吾”除了在否定旬中提到动词前可作宾语外,主要 作主语和定语;而“我”只作宾语,但周秦时期它就扩展到了“吾” 的领域。秦汉以后的口语晕很可能已经统一于“我”,“吾”仅见于书 随语了。 二刻中“我”、“吾”的用法基本相同,只是“我”的出现次 数远多于“吾”。在近代汉语中,“吾”的出现应是刻意仿古的结果。 1 1 1 1 我 ( 1 ) 表单数,分别做主语、宾语、定语等。1 4 6 3 例 妙观道:“我起初原说利物之外,再赠五十千,” 卷 之二 妙现道:“嬷嬷,他分明把此话挟制着我,我也不好回得” 同上 寄儿慌了道:“前番到失了两头牛,打的苦恼今这众生又 病害起来,万一死了,又是我的罪过”卷之十九 ( 2 ) 表复数,相当于“我们”。 我+ 表复数的数量词或名词。1 2 例 风生道:“我两人心事以明,到此地位,还有何说? ”卷 之九 小姐道:“几乎被他坏了我名声,却也亏他救了我一命,成 就我两人姻缘,还算做个恩人了”卷之二十九 两个秀才道:“怎见得我云南人只要嫖老的? ”卷之四 单词形式,往往其前已经有“我们( 每) ”表明是复数。仅 2 例 ( 柯陈大官人) 与同兄弟柯陈二、柯陈三等会集,商议道: “这个官府,甚有吾每体面,他既以礼相待,我当以礼接他而 今吾每办了果盒,一路迎了上去”卷之二十七 众道嚷道:“我们几曾有人跟来? 这是你串同了白日撞偷了 我帽子去了我们帽子几两一项结的,决不与你干休! ”卷之 三十九 ( 3 ) “我+ 的”构成名词性词组,做宾语。2 例 高愚溪道:。你收下我的,一家一计过去,我倒相安。 休分彼此,说是你的、我的”卷之二十六 1 1 1 2 我们( 每) 共2 6 l 例 ( 1 ) 排除式,包括“我”和第三者,跟“你( 们) ”对立。做主 语、同位语、宾语、定语、兼语。2 5 9 例 应捕道:“我们不同的你去,必要为你受亏了”卷之 三十九 窦二道:“我们兴高得紧,管你耐烦不耐烦,我们大家扯了 去”卷之九 五客道:“有好酒只管拿出来,我每不亏你”卷之三十六 仁兄不肯与我每明言,他日定要做出事来,性命干系,非同 9 小可。 卷之二十九 ( 2 ) 包括式,相当于“你我”。l 例 宜笑姐道:“我两个炒进去,也不好推拒得我每”卷之三 十四 ( :j ) 相当于“我”,与“自家”连用,作同位语。1 例 张贡生道:“我每自家年纪不小,倒不喜欢那孩子心性的, 是老成些的好”卷之四“我每”单指。张贡生”一人。 二刻中除了“人称代词+ 们( 每) ”表复数外,还有“第 一、二人称代词+ 辈、等、曹”等表复数的形式,后者早在战国 以后就逐渐出现了,但严格地说,它们并不算人称代词的复数形 式“我等、我辈、你等、汝曹”之类等于说“我们这些( 人) 、 你们这些( 人) ”,“等、辈、曹”等并非表复数的词尾。真正人 称代词复数是“人称代词+ 们( 每) ”的形式,这是宋以后的事了。 1 1 1 3 我等 作做主语或同位语。4 例 柯陈兄弟推辞道:“我等草泽小人,承蒙恩府不弃,岂 敢上刀赐宴? ”卷之二十七 柯陈兄弟见说,惊得面如土色道:。我等岂可轻易见得上 司? ”同上 1 1 1 4 我辈 作做主语或同位语。1 0 例 相约道:“我辈今e l 逢场作戏,图个发兴消闲而已” 卷 2 k 直生道:“我辈大丈夫,气吞湖海,鬼物所畏,有甚没胆气 处? ”卷之十三 1 1 1 5 我家 自称,相当于“我”。1 例 兴哥道;“只是你去了,万一不到我这里来了,叫我家 枉自盼望”卷之四 l _ 1 2 1 吾 ( i ) 表单数,做主语、定语、宾语等。1 2 6 例 ( 夏主薄) 吩咐儿子道:“吾替他地府中辩去。”卷之 十六 郑十道:“吾友沈大官人也愿与众位下一局”卷 之八 美人又笑道:“郎信吾否? ”卷之三十七 ( 沈将仕) 顿足道:“若使吾得似李三,也在里头私混 得一场,死也甘心。”卷之八 ( 法轮) 乃谦词推托道:“檀越肯将来施作佛供,自是 檀越结缘,吾僧家何敢与其事?卷之三十六 ( 2 ) 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们”,后跟表复数的数量词或名词。5 例 郑、李两人道:“此王朝仪使君之隶卒也,使君与吾两人最 相厚善,故此辈见吾等走过不感怠慢。”卷之八 抽马道:“吾夫妇目下当受此杖,两位是必见许则个” 卷之三十三 1 1 2 2 吾们( 每) 共1 0 例,做主语、( 介词) 宾语等。 一个大喊遣:“小弟窦尚武,吾们同去吃酒”卷之九 门上人道:。等他出来,你自走过来觑面见他,须与吾 们无干”卷之二十四 ( 柯陈大官人) 与同兄弟柯陈二、柯陈三等会集,商议道: “这个官府,甚有吾每体面,他既以礼相待,我当以礼接他。而 今吾每办了果盒,带了羊酒,结束鲜明,一路迎将上去”卷之 二十七 1 1 2 3 吾等1 例 1 1 郑、李两人道:“故此辈见吾等走过,不敢怠慢” 卷 之八 1 1 2 4 吾曹l 例 ( 群盗) 共相希咤道:“他日作了宰相,宰制天下,当念 吾曾为盗多出于不得已之情”卷之二十七 1 1 2 5 吾辈6 倒 李三道:“大观人不曾相会,有吾辈同往,只说道钦慕 高雅,愿一识荆。卷之八 1 1 3 1 人家 作镝一人称仅1 例相当于“我”。另13 例见泛称代词 真珠姬心里还护着那主翁,回言道:“人家便认得,却是不晓 得姓名,也不晓得地方,”卷之五 在二刻之前“人”有时也当第一人称讲例如: 若知人为伊瘦损,成病又何妨古今词话 在二刻之后的作品中“人”与“人家”都有作第一人称 的,如红楼梦: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有今日 人家这里费力,你们紧着混,我就不说了 以现代口语论,“人”和“人家”比“我”要婉转些,也俏皮些。 1 1 4 1 咱 最早出现于宋时,吕叔湘先生认为是“自家”的合音。 二刻中“咱”的单词形式分为排除式和包括式两种用法。 7 例 ( ”排除式,不包括对话人,相当于“我”。6 例 老妈道:“说得明白,咱好去说”卷之二 徐德道:“你瞒咱则甚? 咱叫你今后仔细些罢了” 卷 之三十八 ( 2 ) 包括式,相当于“你我”。仅l 例 徐德一日对莫大姐遣:“咱辛辛苦苦了半世,挣得有碗饭吃 了,也要装些体面,不要被外人笑话便好”卷之三十八 i 1 4 2 咱们 当“咱”作第一人称讲时,受“我们”、“你们”的影响,产 生“咱们”是很自然的事情。 二刻中“咱们”相当于“我们”,与“你们”对立。3 例 ( 诸王) 说道:“你每两人,多是国手,未定高下今日在咱 们面前比试一比试,咱们出一百千刊物为赌,何如? ”卷之二 诸王见说俱各拍手跌足,大笑起来道:“妙,妙,妙咱们 多做个保亲,正是风流佳话 1 1 4 3 咱家 相当于第一人称“我”,太监自称。2 例 中大人道:“令郎哥儿是咱家遏着携见圣上的,咱家也有个 薄礼儿,做个纪念”卷之五 1 1 5 1 某 。代汉语中就有的代词性质的词,用法较特殊,似乎无法确切地 n j 入哪一类代词,因为其较多地用于自称,所以本文将其归入第一人 称代词后考察。 二刻中“某”除了指人,还可指物事、时间,共7 8 例。另 外有表人的复合形式“某等”。 ( 1 ) 指人,5 6 例,又可分为自称和非自称两类。 说话者自称,是一种谦称的方式 张生供手伏输道:“客艺果高,非某敌手增饶一子,方可 再请教。”卷之二 相士看见走惊道:“先辈气色极高 君右者,据某所见,便当第一人及第“ 吾在此阏人多矣,无出 以上两例中“某”相当于“我”,下面 同样表谦称: 卷之八 l 例“某”放在娃后 ( 提控) 道:“顾莱有个下处主人江客,是个善良人户” 卷之十五 非自称,表示无法说明或不必说明的人 家人已皆惊骇,他竞走出来对刘秀才说道:。我去得三月, 你在家做的事,那件不是,那件不是某妻说甚么话,桌仆做甚 勾当”卷之十三 赖莱当下写了个某人寄顿银两数目明白,押了个字,随着到 县间来。卷之十三 ( 2 ) 指物市或时间,表示无法说明或不必说明。做定语等。2 2 例 姜字五十九号:当洞庭山某寺金刚经一卷本米五十石 卷之一 前年某月某日晚间忽然风飘甚么物件下来,卷之一 1 1 5 2 某等 相当于“我们这些人”,似乎也有对对方表示恭敬的意味,作 仁语、宾语等。5 例 老成的道:“先生不必拘此,某等敢以卖情相告某等生在 海滨多是在海里去做生计的。当道恐怕某等在内地生事,作戍 我们穿件蓝袍,做了个秀才,羁縻着“卷之二十六 各官道:“这是有眼不识泰山,罪应万死只求老大人自行 诛戮,赐免奏闻,以宽某等失于简察之罪,便是大恩了”卷之 二十三 1 2 第二人称代词 二刻中除了“你”之外,还有“尔”、“汝”与“子”,后三 1 4 者也多为仿古所致。 1 2 1 1 你 王力先生和吕叔湘先生均认为是古代汉语第二人称代词“尔”的 音变形式,最早出现于南北朝的文献中。 二刻时代,“你”的用法已与现代基本一样了。 ( i ) 表单数,做主语、定语、宾语、兼语。1 1 4 6 例 ( 知县) 问道:“你自何来? ”卷之二十七 钱里虫道:“你家儿子乃是莫老儿骨血”卷之十 走夫道:“要我饶你,须得二千缗钱”卷之十四 ( 2 ) 相当于“你们”。 后跟表复数的数量词或名词。1 5 例 诸王道:“前日闻得你两人比试,是妙观赢了,今日何反如 此说? ”卷之二 太守道:“下官为此相请,欲为你两人成此好事,” 卷之七 两个雏儿晓得他是云南人,戏他道:“闻得你云南人只要嫖 老的,”卷之四 单词形式表复数。9 例 两个秀才坐定问店主人道:“此间有个杨捡事,住在何处? ” 店主人伸伸舌头:。这人不是好惹的,你远来的人,有甚要紧? 没事问他怎么? ”卷之四 众道大惊,一齐下马,跪在路旁,告求饶命。交元喝遭:“留 下东西,饶你命去罢! ”卷之二十七, 懒龙道:“你两个不必怕我,今见你每生计可怜,我当 送二百金与你,助你经营快不可别寻道路,如此苦楚” 卷 之三十九 上面l 例,在一句中同时出现“你两个”、“你每”、“你”, 兰者所指相同。 ( 3 ) “你”不定指。 表提示,也是作者假想的听话人或读者。 1 5 例 道于是日,舍乡村男妇儿童无不毕赴,同观社火你道如何 叫得社火?卷之二 翰林取出,定睛一看,遭:。元来如此! ”你道写得甚么?卷 之三 。 现代汉语中,在没有明确的、直接的交际对象时,如在文章、 广播电视节目中,“你”也有类似的用法。如: 当你走到一群天真烂漫的儿童中间去,听他们唱一曲儿 歌,你马上会觉得心旷神怡,忽然又年轻了似的 与“我”搭配构成“你我”格式。3 5 例 起初止是一两个人,后来簸箕般围将转来,你诘我问,你喧 我嚷卷之五 到得掷到兴头上,你强我赛,各要争雄,一二万钱只好做一 掷,怎好就歇得手?卷之八 ( 4 ) “你+ 的”构成名词性词组。1 例 高愚溪道:“你收下我的,一家一计过去,我倒相安 休分彼此,说是你的、我的”巷之二十六 1 2 1 2 你们( 每) ( 1 ) 共9 1 例,做主语、定语、宾语、兼语等 廉使道:“你们果是能干既是这等了,外边不可走漏一毫 风信”卷之四 胡鸿道:“我方才见过少卿了,少卿叫我先来通知你母 子,早晚有便,就要请你们动身也”卷之三十二 媒婆道:“说过只要事成,不惜重价,你每能要得多少? 那 富家心性,料强勾你每心下的,凭你们讨礼罢了” 卷之十五 ( 两个雏儿) 戏他道:“闻得你云南人只要嫖老的我每敢此 不中你每的意? ”卷之四 1 6 ( 2 ) “你们+ 的”构成名词性成分。l 例 ( 高愚溪) 口里便狠狠毒毒的说道:“我还是吃用自家的, 不吃用你们的”卷之二十六 1 2 1 3 你等l 倒 襄敏公,倒问道:“你等去未多时,如何一起跑了回 来? ”卷之五 1 2 1 4 你家 作定语,相当于“你( 的) ”。l 例 张贡生道:“看你家教化,若多讨得到手,是罄多送你 些。”卷之四 1 2 2 1 汝 单词形式,做主语、宾语、定语、兼语。4 7 例 ( 太守) 指着史生,对薛倩道:“今以此生为汝夫,汝 心中没有不足处了么? ”卷之七 ( 兵巡) 便道:“牒文不难,即将汝状判准,排号用印,付 汝持去就是了”卷之二十七 五客教沈一来,与他遭:“此一囊金银器皿,尽以赏汝,然 须到家始看,此处不可泄露”卷之三十六 1 2 2 2 汝等2 例 文元道:“汝等迟迟,且着你看一个样! ”卷之二十七 众女道:“主翁与汝等通家,故彼此各无避忌如何带了他 家少年来,搀预我良人之会? ”卷之八 1 2 3 1 尔 单词形式,做定语。1 例 众姬问道:“此不是尔所有,何故将来作注? ” 卷之八 1 2 3 2 尔等1 例 1 7 ( 石察院) 轻轻吩咐道:。待本院廉访得实,当有移文 至彼知会,关取尔等到此明怨,万万不可泄露”卷之四 1 2 4 1 子 古代汉语中已有。一般都认为它是具有称代作用的名词,杨伯峻 先生则将其纳入人称代词中的对称敬词,因为其表尊敬或客气的意味 很浓,例如:“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馁诗经卫风氓) ) ) ,而且 杨先生还认为到孟子时代,它已经成为了一般的对称词。此外, 俞理明先生认为在汉术魏晋佛经中,“子”可指称第三人称,且所指 称的对象多是卑下鄙陋者,可能是“是子”或“此予”的简称,如: 我见流水,有一人而持一木作桥我念亍之所作甚何小矣,等作, 可以广大所以者何? 欲令一切悉可得度过( 支畿文殊师利问菩 萨署经,大正藏) ) 1 4 4 40 2 ) 有客比丘来,应次受房舍时知房舍比丘与客比丘先有嫌,便作 是念:“我今得子,当与破房,今其比死”( 东晋佛陀跋陀罗,法显 摩渴僧羝律,大正藏2 2 2 5 7 1 ) “子”的这种用法知见于翻译的佛经中,可能与当时汉语缺乏一 个真i i 三的第三人称代词有关,南北朝时就很少此类用例了。 本文将其归入代词是鉴于它在二刻中的实际用法,事实上, 它或多或少仍有表客气的意味。主要做宾语、定语。4 例 ( 祝东老) 道:“聊助子妆奁之费,少尽姑表之情”卷 之七 县君一把扶起道:“自前日博柑之日,便觉钟情于子, 但礼法所拘,不敢自逞。” 卷之十四 道士道:“此皆子善念所至也”卷之二十四 ( 懒龙) 对贫儿道:“此乃子之命也”卷之三十九 1 3 第三人称代词 见俞雕从佛经材料看六朝时代的几个兰身称谓词,中古汉语研究) 商务印书馆2 0 0 1 1 3 i 1 他 古代汉语中,没有一个完备的第三人称代词,在现代汉语需用主 语“他”、“他们”的地方,多用名词来复说上文,或者省略主语;有 时,在“他”的位置上也用“彼”、“之”、“其”等,但后三者的用法 都有限制。 “他”存k 吉就有了,也写做“它”,但当时做“别人”或“别 的”讲,如诗经郑风:“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杨树达先生曾 引后汉书方术传:。还他马,赦汝死罪”作为“他”最早用作第 三人称代词的例证,但吕叔湘先生认为,作为第三人称代词必须是专 指的,而且还必须是有定的,而这一例中“他”虽专指一人,但还是 兀定的,所以不是第三人称代词。多数学者认为,“他”发展为第三 人称代词是在唐代,二刻时代“他”已经成为了一个成熟的第三 人称代词。 二刻中,单词形式: ( 1 ) 表单数,做主语、定语、宾语及兼语。1 2 8 6 例 却说唐朝侍郎白乐天,号香山居士,他是个佛门中再来人 卷之一 刘妈道:“我家翠小娘与他家定哥同年,又曾同学,翠小娘 不是他不肯出嫁,故此要许他。” 卷之六 果然莫翁在莫妈面前寻个头脑,故意说与丫头不好,要卖他 出去。卷之十 一群牛共有八九只,寄儿逯只看相,用手去牵他鼻子 卷 之十九 ( 2 ) 单词形式表复数,相当于“他们”。 往往上文已指明是复数,这与第一、二人称代词“我”、“你” 的用法相同。5 0 例 纪老三道:。多承两位不弃,足感盛情”两个同声应道: “妙,妙”当夜纪老三迭他在客房歇宿,正是红花场庄上之房 1 9 卷之四 众人见他交头接耳。尽见遭无非是些调情肉麻之态,那里 管他就里?卷之七 懒龙道:“若他失去了新帽,明日不来游山了,有何趣味? 你 不要管,看我明b 消遣他。纱王山终是不解其意,只得由他卷 之三十九 前两个“他”指众道士,最后一个“他”指“懒龙”。 后跟表复数的数量词或名词。4 5 例 是日,叫他两个进私衙来,吩咐道:“我有件机密事,要你 每两个做去”卷之四 当下江老随捕人去了,提控转身安慰他母子道:“此事只要 破费,须有分辨处,不妨大事”卷之十五 ( 3 ) “他”虚指,构成“单音节动词+ 他+ 数( 量) 词+ 名词性词或 叫组”肜式。4 例 何不往彼一游,寻个出头的国手较一较高低,也与中国吐一 吐气,博他一个远乡异域的高名,传之不朽卷之二 ( 翰林) 想道:“我且在他床里眠他一眠,也沾他些香气, 只当亲挨着他皮内一般”卷之三 这种用法的“他”在二刻之前就有了,如水浒中“今日 歇他一日,明日早下山去”;这种用法一直延续到现在,如“试他一 试”、“喝他一杯”之类。 ( 4 ) “他+ 的”构成名词性词组,做宾语。6 例 嬷嬷道:。他赢了你棋,利物怕不是他的? ”卷之二 铁里虫道:“你家儿子乃是莫老儿骨血,而今他家里万万贯 家财,田园屋字,你儿子多该有分,何不到他家去,要分他的? 卷之十 内中有一条被,乃是西洋异锦,更为奇特,众人见他如此炫 耀,戏道:“我们用甚法取了他的,以博一笑才好? ” 卷之三十 九 1 3 1 2 他们( 每) ( i ) 共8 l 例,做主语、宾语、定语、兼语等。 又一个道:“妙是妙,他们岂肯轻易放对? 是必众人出些利 物与他们赌胜,才弄得成”卷之二 瑶月道:“是到极是,只是今日难见他们”卷之三十四 ( 吴宣教) 说道:“我须不认得宅上甚么人,烦你与我分派 一分派,是必买他们尽皆口净方妙”卷之十四 ( 沈将仕) 想一想道:“只是要引到内里击,还得他每 领路。”卷之八 ( 2 ) “他们+ 的”构成名词性成分。1 例 高愚溪思量道:“有此三个女儿,轮转供养,够过了残年 了只是白- 乞他们的,心里不安”卷之二十九 1 3 1 3 他家 相当于“他”。3 例 ( 张大秀才) 对兄弟道:“问倒问着了,果然去年在汤家嫖 得正是只是依他家说起来,竞自不曾往京哩”卷之四 春花乜斜着双眼道:“他家动不动吃了药做事,好不爽利煞 人! ” 卷之十八 爻t 二“之”和“其” 这两个训主要用作代词似乎争议不大,但究竟应归入人称代词还 是指示代词的问题上,学者分歧很大,马建忠马氏文通认为二者 兼有指名代字和指示代字( 其代字与现代汉语代词的定义稍有区别) ; 杨树达在高等国文法中将二者归入指示代词;而王力先生汉语 史稿“人称代词”一节将二者归入与“我、吾、余、予,汝、尔” 等一、_ 人称代词并列的第三人称代词,但又认为二者是兼可指事物 的人称代词,与第一、二人称有显著不同;在“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 的彤式”一节中,王力先生又认为二者有指示代词的用法。本文中因 者多用于指人所以归入人称代词。 2 1 1 3 2 1 之 一二刎中“之” 做定语、宾语,当为仿古所致。共3 例 事虽怪异,想着母亲之言句句有头有尾,鹤龄自叹道:“读 尽稗官野史,今日若非身为之子,随你传闻,岂肯即信也? ”卷 之三十 元来这丁生少年才俊其家中老妪怜之,破壁得逃卷 之、 有个侍御李十一郎,名行修,妻王氏夫人,行修敬之入 宾卷之二十三 1 3 3 1 其 - 刻中“其”既可指人也可指物,近代汉语早期出现的“其” 的复合彤式“其时”、“其中”、“其问”也大量运用。 单词形式 门指人。2 0 1 例 谢天香道:“我也久闻其名,可惜不曾会面今日社酒,却 等他则甚? ”卷之二 要寄进去与翠翠看,等他知其心事,但恐怕泄漏了风声卷 之六 2 指物。7 5 例 乡里父老相商道:“此亭徒有其名,不存其扇”卷之 二 雷焕自佩其一,将其一献与张华,各自宝藏,自不强说卷 之三 1 3 3 2 其时 作状语、谓语等。3 9 例 曾在云南做兵备俭事,其时属下有个学霸廪生姓张,名寅 卷之四 明公功名到此,已无可加,急流勇退,此其时矣卷之十 九 1 3 3 3 其间 做主语、宾语等。1 3 例 其间有一小姬,年最少,貌最美,独是他输得最多卷之 八 谁知夭理所在,事到共间自有机会出来。卷之十八 孺人道:“不敢动问贤婿,贤婿既非姓白,为何假称舍侄, 光降寒门? 其闽必有因由”卷之三 i 3 3 4 其中 做主语、定语等。9 例 王通判惊道:“这分明是一个男子的头,不是那妇人的头了, 这头又出现的作怪,其中必有蹊跷”卷之二十八 起先那铸镜匠人打遣时节,只说寺中主持无非看样造镜,不 知其中就里卷之三十六 i 4 反身代词 1 4 1 1 自 单青节训“自”是古代汉语中就有的形式,在“自己、自家”等 近代汉语双音节词的排挤下,它的用法不如“自己、自家”丰富。 :刻中“自”的单词形式,主要作主语或与其它人称代训一 起构成同位关系。4 0 2 例 自( 那狐) 对蒋生道:“将这头一束,煎水自洗,当使你精 完气足,壮健如故:”卷之二十九 陈喇虎见说他不动,自到洪家去吓咋道:卷之三十一 众道大嚷道:“怪哉,怪哉! 我们的帽子多在那里去了? ”船 家道:。你们自收拾,怎么问我? 船不漏针,料没失处。”卷之 三十九 县令道:“还了他的,却不依旧让他行事去了? 岂有此理! 你 自走你的路,不要管我”卷之三十九 1 4 1 2 自己 做主语、宾语、定语等。7 0 例 1 单用,回指前面提到的人。 ( 权翰林) 因怕上司府县知道,车马迎送,酒里往来,拘束 得不耐烦,揣了自己年纪不多,卷之三 却只是夫妻两口,要这些家私竞没用处,自己反觉多的不耐 烦起来卷之三十六 2 放在表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后构成同位关系。 对那张贡生道:“这项银子,是你自己欺心不是处,黑 暗里葬送了,还怨帐兀谁? ”卷之四 当下三个捏手捏脚,一直领到宜笑姐自己房中,卷之 三十四 1 4 1 3 自家 在北京话罩己变做“自个儿”,但在一些方言里还有用“自家” 的 1 二刻中作主语、宾语、同位语、定语等。1 2 3 例 仁兄当以性命为重,自家留心便了卷之二十九 我们只是散步消遣,要行要止,凭得自家,岂不为妙? 卷 之八 张贡生道:“我每自家年纪不小,倒不喜欢那孩子心性的, 是老成些的好”卷之四 至于本质下劣,就是奢遮的国手师傅指教他秘密几多年,只 到得自家本等,高也高不多些儿。卷之二 杨二晓得他存心克毒,后来未必不火并自家屋里,家中也养 几个了得的家人,时时防备他 卷之四 2 “自家十的”构成独立的名词性结构。3 例 看了一会,果象是一般的再把自家的在臂上解下采,并一 并看,分毫不差卷之九 【高愚溪) 口里便狠狠毒毒的说道:“我还是吃用自家的, 不吃用你们的。”卷之二十六 家人见孩子生得清秀,尽多快活,养在家里,认做是自家的 了卷之三十八 1 4 1 4 自身 相当于“自己”。2 例 ( 行修) 晚间忽做一梦,梦见自身再娶夫人,卷之二 十三 家人辈齐道:“夫人知道了,恐怕自身有甚山高水低,所 以悲哭了一早起了。”同上 1 5 泛称代词 1 5 1 1 大众 做主语、( 介词) 宾语。2 例 所以王孙公子尽有携酒挟妓,特来观看的,直待诸戏尽完, 赛神礼毕,大众散开,卷之二 内中有一僧,法名辨悟,开言对大众道:卷之一 前一例指现场所有的人,后一例指现场除“一僧”之外的所有人。 1 5 1 2 众人 指某一范围内所有人做主语、宾语。1 1 7 例 众人急回头看去,却是一只大虫,吃了一惊。卷之十 罕察每人与了赏赐,吩咐众人,各送了回家卷之二 襄敏公见j k a - 急急之状,倒问道:“你等去未多时,如何一 齐跑了回来? ”卷之五 1 5 2 1 大家 做主语、同位语可分为两种情况。7 0 例 1 指某一菹围的所有人,不包括对话的人。 周国能道:“诸王殿下多在面上做证,大家认作保亲,还要 甚丈书契约? ”卷之二 窦二道:“我们* 高得紧,管你耐烦不耐烦,我们大家扯了 去。”卷之九 2 所说无例外。 大家笑了一场又将盒来摆在红花地上,。席地而坐,豁了几 拳,各各连饮几个大觥卷之四 胡大郎、支公子一干好事的,才晓得前日暗地相嘱,许下佳 期之说,大家笑耍,各来帮兴卷之二 3 与“众人”在一个句子里,似乎是多余的。 众人也大家忙了手脚,你挨我挤,吆吆喝喝,磕磕撞撞,那 里僳得着? 卷之一 1 5 2 2 人家 j 1 1 例,除了前述i 例第人称外,另有1 3 例表不必明说或无 法蜕出来的对象,做主语、宾语、定语等。 ( 黄翁) 心里疑道:“还是人家嫡妾相忌,没奈何抛下的? 还是人家生得儿女多了,怕受累弃着的? ,”卷之三十 ( 张廪生) 又道他埋在地下,或是藏在人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