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责分工培训模式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体会.doc_第1页
职责分工培训模式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体会.doc_第2页
职责分工培训模式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体会.doc_第3页
职责分工培训模式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体会.doc_第4页
职责分工培训模式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体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责分工培训模式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体会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2011sep,20(26)3337?职责分工培训模式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体会韦焱(广西河池市妇幼保健院,广西河池547000)摘要i1的探讨职责分工强化培训模式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按照传统培训法实施a,b,c,d复苏的对照组和按职责分工专项操作强化培训后实施复苏的职责分工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新生儿5minapgar评分<8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职责分工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5minapgar评分<8分者少于对照组.结论按职责分工强化培训法可提高新生儿窒息复苏效果.关键词职责分工培训;新生儿;窒息;复苏术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8849(2011)26333702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的代谢性酸中毒,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新生儿窒息仍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j,发生率为4.7%8.9%l3j.新生儿窒息是出生后最常见的紧急情况,必须积极正确处理,以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及预防远期后遗症.目前在大医院,复苏工作主要由麻醉医生和新生儿科医师完成,然而在很多中,小医院的复苏工作主要由产科医生,助产士,护士来完成.在复苏过程中,复苏小组人员默契配合,迅速,正确,有效地进行复苏至关重要.我院产科于2008年开始,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与临床复苏抢救中采用职责分工模式,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以2006年1月一2o07年12月在本院产科足月阴道活产的1225例新生儿为对照组,男658例,女567例;孕母年龄1840岁,平均25.42岁;初产妇1040例,经产妇185例;高危妊娠858例.以2008年1月一2o09年12月足月阴道活产的l238例新生儿为职责分工组,男669例,女569例;孕母年龄194o岁,平均25.43岁;初产妇105l例,经产妇187例;高危妊娠866例.2组新生儿性别,产母年龄及产次,高危妊娠因素等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1.2培训方法对照组:使用美国第5版新生儿窒息复苏教程(nrp)对产科全体医护人员进行集体理论知识讲课和技能演示,然后在教员指导下医护人员各自进行技能操作训练,培训结束后进行考试,考核(操作考核项目全员相同).在临床复苏抢救中,复苏小组人员不明确分工.职责分工组:培训教程,理论知识讲课,技能演示与对照组相同,但技能培训是根据复苏小组人员在临床复苏抢救工作中承担的职责,把医生,助产士,护士分3个组,每组由教员近距离的进行复苏技能操作项目演示,然后医护人员在教员的指导下各自强化训练各组操作项目,在熟练掌握本组操作项目基础上,训练另外2组的操作项目.培训结束后进行考试,考核(操作考核项目选题也根据医护人员在临床复苏中承担的职责分工不同而不全相同).在临床复苏抢救中,复苏小组人员基本上按医生,助产士,护士3组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医生组:新生儿心率监测,呼吸音听诊,胃气过音听诊,与施行正压人工通气配合的胸外心脏按压.助产士组:新生儿体位安置,吸耳球和吸引管清理呼吸道,气管插管吸引胎粪,面罩一气囊正压通气,气管插管正压通气,与胸外心脏按压配合的正压通气.护士组:常压给氧,在施行面罩一气囊和气管插管正压通气中与操作者的配合,在施行气管插管吸引胎粪中与操作者的配合,插胃管,脐静脉穿刺,1:10000肾上腺素的配制和气管,脐静脉给药.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软件处理数据,进行x检验.2结果2组新生儿窒息,5minapgar评分<8分情况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见表1.表12组新生儿窒息,5minapgar评分<8分情况比较例(%)3讨论传统法复苏有时因复苏小组人员职责不明确,易造成抢救场面混乱,抢救指挥者要求抢救人员施行某一操作时,在场的人员要么不知由谁去完成好,要么几个人都抢着去施行而影响另一项抢救措施的准备或实施.在新生儿窒息复苏技能中,技能操作有1o多项,采用传统法培训时,医护人员多,项目多,训练时间相对少,医护人员训练时易走过场,技术掌握不到位(尤其是低年资的医护人员),以致在临床复苏抢救工作中信心不足,不知所措.按职责分工培训,医护人员明确职责,着重强化训练了她职责范围内的技能操作,在每次培训中,她们操练的项目相对较少,操练的时间相对较多,医护人员对每个项目操作易精练而很快得以掌握.在临床复苏工作中,她们职责较明确,各负其责,?3338?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2011sep,20(26)头脑清醒,反应敏捷,技能熟练而自信心足,抢救时人员配合默契,易做到忙而不乱.在职责分工培训中,要注意进行各组技能项目训练的同时兼顾另外2组项目技能的训练,使所有医护人员掌握复苏中所有技能项目操作技能,尤其是医生和助产士.通过每年的复训,医护人员对新生儿复苏技能将逐年得到提高,这样,在临床复苏抢救中,遇上复苏人员紧缺(或多),原复苏小组人员职责分工未达最佳时,应急情况下可以进行角色转换,确保复苏的有效进行.本研究结果显示,按职责分工培训可提高新生儿复苏效果,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72高淑强.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推广5年总结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1981993曹云.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术j.新医学,2007,38(1):4648收稿日期20100301早期体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影响袁光辉(湖南省株洲市一医院,湖南株洲412000)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体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o例,2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体位护理(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半俯卧位,坐位,站立).结果出院时治疗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均<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体位护理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脑卒中;体位护理;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脑卒中患者由于持久卧床或长期被迫采取坐位,活动量减少,身体负重明显减少,又因体位不正确或对患侧运动和搬动不正确,容易引起患者肩关节半脱位,肩疼痛,髋关节外旋,足内翻,足下垂等并发症.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发生导致了住院时间的延长和治疗费用的增加,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如何避免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脑卒中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我院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体位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6月一2009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急性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脑ct或mri检查证实,均为首次发病,并起病3d内人院.所有患者按人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o例.治疗组年龄】568岁,平均55岁;男36例,女14例;左侧偏瘫22例,右侧偏瘫28例.对照组年龄l869岁,平均57.2岁;男38例,女l2例;左侧偏瘫21例,右侧偏瘫29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均>0.05).1.2方法患者人院后均按照不同病情给予相应的常规治疗及神经内科专科整体护理,病情稳定后配合功能康复锻炼.对照组没有进行体位护理,只进行功能康复锻炼.治疗组入院后第1天开始进行体位护理,各种体位宜经常变换,早期23h变换体位1次,鼓励患侧卧位,避免半卧位,并提倡早期由卧位一坐位过度.病情稳定后配合功能锻炼.体位护理方法如下.1.2.1仰卧位仰卧时可使用3个枕头:枕头1垫于头下,文章编号10088849(2011)263338一o2但不宜过高,面部朝向患侧;枕头2为防止肩胛骨前后缩,在肩后部垫一个比躯干略高的枕头,使肩关节呈外展位,将伸展的上肢放于枕上,前臂伸直旋后,手掌心向上,手指伸展,张开;枕头3为防止息侧骨盆后缩,在患侧骨盆及大腿下垫枕,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使膝关节呈轻度屈曲位.软瘫期仰卧时用t字板将足固定于背屈,外翻位以防止足下垂.痉挛期则宜避免足底受到刺激而引起阳性支持反应加重痉挛模式.亦可将下肢置于屈膝,屈髋位,足底着床,大腿微内收位.1.2.2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患侧上肢下垫一枕头,使患侧肩部前伸,肘关节尽量伸展或微屈,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手指伸直.患侧骨盆旋前,髋关节仍然呈半屈曲位,置于枕上,患足与小腿尽量保持垂直位.1.2.3患侧卧位这是最重要且提倡的一种体位,该体位可以伸张患侧躯体,有利于缓解痉挛,抑制痉挛模式.指导患者患侧在下,健侧在上.患侧上肢前伸时肘肩部向前,上臂前伸以避免肩关节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展,手指张开,掌心向上,健侧下肢屈髋屈膝,前置于枕上,患侧髋关节微后伸,膝关节屈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