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种族和性别对人脸多维度评价影响的实验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种族和性别对人脸多维度评价影响的实验研究 表目录 表1 1 正立呈现的人脸照片的种族与性别评价结果1 4 表1 2 人脸种族、人脸性别和被试性别在五个维度评价中的方差分析结果1 5 表2 一1 人脸种族、人脸性别和被试性别在五个维度评价中的方差分析结果2 6 表3 1 呈现方式在评价中的方差分析结果 表3 2 呈现方式在魅力程度、熟悉程度、种族判断和性别判断评价中的结果4 2 表3 3 不同呈现方式下不同种族人脸的种族判断得分 表3 4 不同种族人脸在不同呈现方式下的种族判断得分4 4 图目录 图1 一l 入脸种族和人脸性别在魅力程度评价上的主效应 图l 一2 被试对不同种族和不同性别人脸在魅力程度评价中的结果 1 6 1 6 图1 3 不同性别被试对不同性别人脸在魅力程度评价中的结果1 7 图l 一4 人脸种族和人脸性别在熟悉程度评价上的主效应 图1 5 不同性别被试对不同种族人脸在熟悉程度评价中的结果 1 8 一1 8 图1 6 不同性别被试对不同性别人脸在熟悉程度评价中的结果1 9 图1 7 人脸种族、人脸性别和被试性别在独特程度评价上的主效应2 0 图l 一8 被试对不同种族和不同性别人脸在独特程度评价中的结果2 0 图1 9 不同性别被试对不同性别人脸在独特程度评价中的结果2 l 图1 1 0 人脸种族、人脸性别和被试性别在种族判断上的主效应 图卜一l l 不同性别被试对不同种族人脸在种族判断评价中的结果2 2 图l 1 2 人脸性别和被试性别在性别判断上的主效应 图2 一1 人脸种族、人脸性别和被试性别在魅力程度评价上的主效应2 7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种族和性别对人脸多维度评价影响的实验研究 图2 2 人脸性别和被试性别在熟悉程度评价上的主效应2 8 图2 3 不同性别被试对不同种族人脸种族在熟悉程度评价中的结果 图2 4 人脸种族在独特程度评价上的主效应 2 8 2 9 图2 5 被试对不同种族和不同性别人脸在独特程度评价中的结果3 0 图2 6 人脸种族在种族判断上的主效应 3 1 图2 - - 7 不同性别被试对不同种族和不同性别人脸在种族判断评价中的结果3 1 图2 8 人脸性别和被试性别在性别判断中的主效应 图2 9 不同性别被试对不同种族和不同性别人脸在性别判断评价中的结果3 3 图3 1 不同性别被试在评价中的结果 图3 2 不同性别被试对不同性别人脸在魅力程度评价中的结果 3 7 3 9 图3 3 不同性别被试对不同性别人脸在熟悉程度评价中的结果3 9 图3 4 不同性别被试对不同性别人脸在独特程度评价中的结果4 0 图3 5 呈现方式在五个维度评价中的结果 4 2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种族和性别对人脸多难度评价影响的实验研究 种族和性别对人脸多维度评价影响的实验研究 摘要 本研究采用不同种族、不同性别的人脸照片作为实验材料,运用p h o t o s h o p 软件对人脸的肤色、脸部轮廓和发型等进行统一,通过考察人脸评价中的魅力程 度、熟悉程度、独特程度、种族判断和性别判断五个维度的评价,分别对人脸种 族、被试性别和人脸性别在多维度评价中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本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探讨正立呈现方式下种族与性别对人脸多维度 评价的影响;实验二探讨倒置呈现方式下种族与性别对人脸多维度评价的影响。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 ( 1 ) 从总体上看,种族和性别对人脸多维度评价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集中体 现在人脸种族和人脸性别的影响、被试性别的影响、人脸性别与被试性别的 交互影响这几个方面。 ( 2 ) 人脸种族和人脸性别会影晌多维度评价。被试认为自种人人脸和女性人脸更 有魅力,认为黄种人人脸和女性人脸更熟悉,认为白种人人脸和男性人脸更 独特。同时,被试对本种族人脸和女性人脸的种族判断更准确,对男性人脸 的性别判断更准确。 ( 3 ) 被试性别会影响多维度评价。和女性被试相比,男性被试认为所评价的人脸 更独特。同时,女性被试对人脸的种族判断更准确,男性被试对人脸的性别 判断更准确。 ( 4 ) 人脸性别与被试性别对多维度评价存在交互影响,出现显著的跨性别效应。 不同性别的被试对同性别人脸的魅力程度评价较高。同时女性被试认为女 性人脸更熟悉,男性被试认为男性人脸更独特。 ( 5 ) 星现方式会影响人脸的多维度评价。在魅力程度、熟悉程度、种族判断和性 别判断四个维度出现了反转效应。 关键词人脸多维度评价种族性别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种族和性别对人脸多维度评价影响的实验研究 t h es t u d yo fe f f e c t so fr a c ea n ds e xo nf a c i a l m u l t i d i m e n s i o n a le v a l u a t i o n a b s t r a c t i n t h i ss t u d y , d i g i t a lf a c i a lp h o t o g r a p h sw e r ea p p l i e da se x p e r i m e n t a lm a t e r i a la n d s o f t w a r ea sa d o b ep h o t o s h o pw a su s e dt ou n i f yt h ec o m p l e x i o n ,f a c i a lo u t l i n ea n d h a i r s t y l e t h r o u g he x a m i n i n gt h er a t i n go fa t t r a c t i v e n e s s ,f a m i l i a r i t y , d i s t i n c t i v e n e s s , r a c i a lj u d g r n e n ta n ds e x u a ij u d g m e n t ,t h ee f f e c t so fr a c ea n ds e xw e s e p a r a t e l y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t h es t u d yi n c l u d e dt w oe x p e r i m e n t s e x p e r i m e n tlw a sc o n d u c t e dt oe x p l o r et h e e f f e c to fr a c ea n ds e xo nf a c i a lm u l t i d i m e n s i o n a le v a l u a t i o ni nu p r i g h to r i e n t a t i o no f f a c e e x p e r i m e n t2w a sl i k ee x p e r i m e n t1 ,b u tf a c e sw e r eu p s i d ed o w n t h e r ew e r ef i v ec o n c l u s i o n sa sf o l l o w s : ( 1 ) i ng e n e r a i ,t h ee f f e c t so fm c ea n ds e xo nf a c i a lm u l t i d i m e n s i o n a le v a l u a t i o n e m b o d i e dc o n c e n t r a t e d l yi ns e v e r a la s p e c t s ,s u c ha st h em a i ne f f e c t sf o rf a c e ,s e x a n do f f a c ea n ds e xo f r a t e r , a n di n t e r a c t i o nb e t w e e ns e x e so f f a c ea n dr a t e r ( 2 ) r a c ea n ds e xo ff a c ea f f e c t e dt h er a t i n g c a u c a s i a na n df e m a l ef a c e sw e r e r e c e i v e dh i 【g h e ra t t r a c t i v e n e s sr a t i n g a s i a na n df e m a l ef a c e sw e r er e c e i v e dh i g h e r f a m i l i a r i t yr a t i n g c a u c a s i a na n dm a l ef a c e sw e r er e c e i v e dh i l g h e rd i s t i n c t i v e n e s s r a t i n g a n dr a t e r s p e r f o r m a n c ew a sb e t t e ri nr a c i a lj u d g m e n to fo w n - r a c ef a c e s a n df e m a l ef a c e sa n di ns e x u a lj u d g m e n to f m a l ef a c e s ( 3 ) s e xo fr a t e ra f f e c t e dt h er a t i n g a l lf a c e sw e r er e c e i v e dh i g h e rd i s t i n c t i v e n e s s r a t i n gb ym a l er a t e r s f e m a l ed i dm u c hb e t t e ri nr a c i a lj u d g m e n t ,w h i l em a l e w e r eb e t t e ri ns e x u a lj u d g m e n t ( 4 ) a ni n t e r a c t i o nb e t w e e ns e xo ff a c ea n dr a t e r o nf a c i a lm u l t i d i m e n s i o n a l e v a l u a t i o nw a sf o u n d ,w h i c hi sn a m e dc r o s s s e xe f f e c t r a t e r sp r e f e r r e do w n s e x f a c e si na t t r a c t i v e n e s sr a t i n g a n df e m a l ef a c e sw e r er e c e i v e dh i g h e rf a m i l i a r i t y r a t i n gb yf e m a l er a t e r s ,w h i l em a l ef a c e sw e r er e c e i v e dh i g h e rd i s t i n c t i v e n e s s 5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种族和性别对人脸多维度评价影响的实验研究 r a t i n gb ym a l er a t e r s ( 5 ) o r i e n t a t i o no ff a c ea f f e c t e dt h er a t i n g a n di n v e r s i o ne f f e c tw a sf o u n d i nr a t i n go f a t t r a c t i v e n e s s ,f a m i l i a r i t y , r a c i a lj u d g m e n ta n ds e x u a lj u d g m e n t k e y w o r d s :f a c i a lm u l t i d i m e n s i o n a le v a l u a t i o n r a c es e x 6 渐缸太学硕士论文 种族和性捌对_ 凡脸多罐度评价形璃韵实验研究 前言 人脸作为一类复杂的、多维的、自然的特殊视觉刺激,是视觉辨别个体身份 的最具鉴别性的指标。通过对他人人脸或者自我人脸的认知,人们可以获得许多 重要的社会信息。因此人脸一直以来吸引了多个学科的科学家对其进行大量研 究。人脸识别的个体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达尔文对人和动物的情绪表达的研究 吼 人脸评价研究是建立在人脸认知加工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之上的一项研究,涉 及认知科学、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在理论上,研究人们对人脸信 息各个维度的主观评价的规律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人类一般知觉加工模式的规 律,有助于我们对与人脸认知有关的现象( 如人脸认知的跨种族效应、跨性别效 应、反转效应等) 进行解释,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了解人脸评价规律中表现的心理 及社会知觉方式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人脸评价的研究结果可应用于外科 整形手术,可应用于法律事件中对罪犯的指证,也可应用于工业设计、广告设计 与制作等方面。 在以往人脸认知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人脸的认知过程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 响。其中,人脸种族、人脸性别以及被试性别是三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因而受到 了诸多研究者的关注。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人脸认知的过程中存在两种普遍的 现象,即跨种族效应和跨性别效应。这两种效应分别体现了种族和性别对人脸识 别的影响。以往研究者试图通过不同的理论来解释这两种现象。下面我们将对相 关的研究及解释理论进行评述。 一、跨种族效应的研究 跨种族效应( c r o s s - r a c ee f f e c t ) 是指人们对本种族人脸的辨认绩效往往高 于对其他种族人脸的辨认绩敷8 j 。对这种现象相似的描述还有本族效应 ( o w r t - r a c e e f f e c t ) 和异族效应( o t h e r - r a c e e f f e c t ) 。这一现象的产生源自人 们在法律事件中对非本种族罪犯的指认错误,这让很多无辜的人蒙冤入狱1 4 l 【”。 基于这样的原因大量的研究都集中于揭示跨种族效应的原因以及它对人脸识别 和识别准确率的影响。早期的研究者多将种族间的差异归结于社会态度的影响和 和识别准确率的影响。早期的研究者多将种族间的差异归结于社会态度的影响和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种族和性别对人脸多维度评价影响的实验研究 外貌上的差异,有代表性的理论是内在的刺激差异假设和社会态度假设。近期更 多的理论认为种族间接触经验的影响和认知加工机制的不同造成了这种差异,代 表性理论有不同经验假设、人脸空间模型理论、分类假设和特征选择假设。 内在的刺激差异假设( i n h e r e n ts t i m u l u sd i f f e r e n c e sh y p o t h e s i s ) 认为,跨种 族效应的产生是由于人脸的内在可记忆程度存在种族间的差异,人们认为一些种 族的人脸与其他种族人脸相比,外貌上是相似的,属于同质的刺激类型6 】1 7 】。 社会态度假设( s o c i a la t t i t u d eh y p o t h e s i s ) 认为,个体对种族的态度影响人 脸识别能力。与在种族态度中有较多偏见的个体相比,有较少偏见的个体能够更 好的区分非本种族个体的人脸【8 】【9 】【1 0 1 。 不同经验假设( d i f f e r e m i a le x p e r i e n c eh y p o t h e s i s ) 认为,种族间接触经验 在质和量上的差异能够影响跨种族效应的程度【l l 】【他l i t 3 1 。研究者认为,增加与非 本种族个体的接触经验能够提高对非本种族人脸的记忆绩效,这种改变的产生存 在以下几种可能:( 1 ) 增加接触经验减少了对非本种族人脸的印刻反应,同时使 个体更趋向于搜索个性化的信息 1 4 】1 1 5 】;( 2 ) 通过相关的社会奖励与惩罚影响了 个体正确识别非本种族个体的动机i ;( 3 ) 增加接触经验降低了对非本种族陌 生人脸知觉的复杂性。 人脸空间模型( f a c es p a c e ”m o d e l s ) 理论认为,人类的表征系统是一个多 维度空间,人脸就是在这个多维空间中通过不同的维度特征得到表征的。这些维 度都是在个体对不同刺激类型先前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1 。本种族人脸能够在 这个空间中得到较为充分的表征,在这个空制中的分布较为均匀,个体之间能够 得到较好的区分。而非本种族人脸在空间中的分布则较为集中,因而不能得到很 好的表征。 分类假说( c a t e g o r i c a lh y p o t h e s i s ) 认为,非本种族的人脸与本种族相比, 有着更显著的分类标识( 如西方人面孔与东方人面孔相比,鼻子高而突出) ,使 人们自动倾向将其归于一组,因此形成了组内( 本种族人脸) 与组外( 非本种族 人脸) 两种不同类型的人脸。对本种族人脸的识别强调个体方面的认知,而对非 本种族人脸的识别则强调分类水平上的认知【撺】。 特征选择假说( f e a t u r e s e l e c t i o nh y p o t h e s i s ) 认为,人们在对非本种族人脸 进行编码时,在种族特征上消耗了太多的资源,导致对个性化信息接收的减少 浙江大学磷j 论文 种族和性别对人脸多雏度评价影响的实验研究 ”副【i “。因为很多人脸识别都需要依靠个性化信息,所以非本种族人脸记忆起来 很困难。这与小孩子在识别人脸时,由于过多关注诸如眼镜、帽子之类的非人脸 信息而造成对人脸识别的困难是相似的1 2 0 】f 2 l 】。 综合以往研究来看,虽然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理论和假设对跨种族效应进行 解释,但这些理论都不是相互对立、彼此矛盾的。恰恰相反,他们的区别在于分 别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对同一种现象进行解释。譬如,不同经验假设是从社会因素 的层次加以解释,而人脸空间模型理论则着重于人脸认知机制的层次。不同的接 触经验能够影响入脸认知的跨种族效应,同时,人脸空间模型也是依据不同的经 验建立的,伴随着经验的变化而发生人脸空间布局的改变,继而影响跨种族效应。 从这一点来说,各种理论之间是相互补充的。 二、跨性别效应的研究 以往研究中,研究者发现,性别对人脸认知的影响存在类似于跨种族效应的 现象,即跨性别效应。研究者曾对跨性别效应进行了一些研究,总结起来有三种 不同的跨性别效应。 第一种,有的研究者认为,女性被试辨认所有性别的人脸刺激的绩效均高于 男性被试的辨认绩效【2 2 1 ( 2 3 。对这一现象,研究者认为女性在语词方面的优势能 够易化其对人脸的认知。 第二种,也有的研究者认为,在女性人脸刺激认知中,女性被试存在优势, 而在男性人脸刺激认知中,男女被试没有差异【2 4 1 。对这现象,研究者只是证 明女性在语词方面的优势与其在人脸识别上的优势无关,但没有提出更多的假设 解释这一现象。 第三种,男性被试在辨认男性人脸时具有优势,而女性被试在辨认女性人脸 时具有优势。w r i g h t 等人从生物进化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解释。 他们认为,由于生存和繁衍的需要,我们的祖先更关注与自己竞争配偶的个体( 同 性个体) ,相比之下,对可能成为自己配偶的个体( 异性个体) 则关注较少,由 此造成了对同性的人脸识别绩效更高。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同性之间的社会接 触较多是这种跨性别效应产生的部分原因。譬如,在非色情杂志的封面,大多数 的封面人物照片都是与杂志的目标消费群同一性别的人物。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增 9 浙江大学烦士论文 种族和性别对人脸多维度评价影响的实验研究 加接触的途径,从而部分影响了对同性人脸的识别。 其他研究者也对女性在人脸识别中表现出来的优势进行了解释。g o l d s t e i n 和c h a n c e ( 1 9 7 1 ) 研究认为,男性和女性在人脸识别方面的差异是由不同的兴 趣和动机造成的1 1 7 】。这一提法得到了一些研究的证明。有研究者发现,女性在 儿童人脸的认知上也存在优势,他们将原因归结为女性比男性对儿童有更大的兴 趣口2 1 1 2 6 】f 27 1 。 综合以往研究来看,女性在女性人脸认知中具有优势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但是这种优势的范围( 只限于女性人脸刺激还是普遍于所有人脸刺激) 以及男性 在人脸识别中是否存在优势还存在争议。 三、对以往研究的评述 综合以上研究成果,我们知道,种族和性别是影响人脸认知的两个主要因素。 由于人脸评价是建立在人脸认知基础之上的一项研究,因此我们认为,种族和性 别也会对人脸评价造成一定的影响。基于这样的假设,我们认为,人脸评价研究 可以在下面三个问题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 1 ) 以往人脸认知规律的研究中,研究者大多采用相同的实验范式,让被试 对人脸的种族和性别做出“对”或“不对”的判断反应,同时将被试的反 应时和正确率作为衡量跨种族效应和跨性别效应产生与否或程度大小的 : 依据。我们认为,人脸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刺激,人们在人脸认知的过程中 进行的判断或许也是复杂的,不确定的,不会仅仅是判断反应或选择反应 这么简单,其中应存在自信程度上的差异。对这种差异的考察需要运用评 定计量法。国外研究者在典型程度等维度上均采用了评定计量法,国内研 究者何铨、马剑虹也尝试将评定计量法运用于人脸相似性判断的研究中 【2 钔。但他们都没有在种族判断和性别判断这两个维度运用评定计量法进 行研究。 ( 2 ) 以往的人脸评价研究一般立足于单一维度的评价研究或者维度之间的关 系的研究,还没有研究者涉及同时对人脸进行多维度评价的规律研究,特 别是种族与性别在人脸多维度评价中的影响。 ( 3 ) 以往的人脸评价研究一般是对种族和性别因素分别进行研究,还没有研 1 0 浙江大学须士论文 种族和性别对人脸多维度评价影响的实验聊 究 究者将两种因素综合起来进行研究。 四、本研究的构思 基于我们对以往研究的分析,在本研究中,我们有以下两点创新: ( 1 ) 采用评定计量法对人脸的种族和性别判断进行测量。 ( 2 ) 我们将对种族和性别在人脸多维度评价过程中的影响进行综合研究。 通过我们的研究,我们将说明以下两个问题: ( 1 ) 人脸种族、人脸性别和被试性别是如何影响人脸多维度评价的,并就此建 立模型。 ( 2 ) 在人脸反转的特殊情况下对该模型进行验证。 我们的研究具体包括下面两个部分: ( 1 ) 实验一研究正立呈现方式下种族与性别对人脸多维度评价的影响。 ( 2 ) 实验二研究倒置里现方式下种族与性别对人脸多维度评价的影响。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种族和性别对人脸多维度评价影响的实验研究 实验一正立呈现方式下种族与性别对入脸多维度评价的影响 1 实验目的 研究人脸在正立呈现的方式下,人脸种族与性别对人脸的多维度评价产生的 影响。 2 实验方法 2 1 实验装置 本实验的主要装置有p 4 计算机一台;1 7 英寸v g a 彩色显示器( 分辨率为 1 0 2 4 x 7 6 8 ) 和计算机数字键盘。 计算机用于控制整个实验程序,记录被试反应。显示器用于显示实验材 料。被试使用数字键盘进行按键打分。 2 2 实验材料 实验采用两类彩色人脸照片:一类是男性人脸照片,共6 3 张,其中黄种人 人脸2 9 张,白种人人脸3 4 张:另一类是女性人脸照片,共4 5 张,其中黄种人 人脸2 4 张,自种人人脸2 l 张。 为了控制轮廓、发型和肤色等信息对人脸评价的影响,事先对实验材料进行 处理。以男性人脸的制作方法为例。以一张男性黄种人人脸的脸部轮廓为人脸模 板,用p h o t o s h o p 从实验所采用的男性人脸原型人脸中剪切眼睛、鼻子和嘴巴区 域,分别粘贴于人脸模板上,不改变原型人脸中眼睛、鼻子和嘴巴区域的特征信 息和结构信息,得到经过处理的男性人脸照片。女性人脸的制作方法同男性人脸。 每张人脸除了眼睛、鼻子和嘴巴区域的特征和结构不同以外,其他包括脸部轮廓、 肤色、发型、头饰以及耳朵都是一样的。 实验人脸的大小均为3 8 4 4 8 0 象素,约为1 3 5 5 1 6 9 3 厘米。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种族和牲别对人脸多维度评价影响的实验研究 2 3 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被试内设计。 实验的自变量是人脸种族( 黄种人白种人) 和人脸性别( 男女) ,因变量是 评价维度得分。 2 4 实验任务 实验中,在计算机屏幕的左半部分,每次呈现一张正立的人脸,屏幕的右半 部分呈现评价量表( 见附录二) ,要求被试分别从魅力程度、熟悉程度、独特程度、 种族判断和性别判断这五个维度运用7 点量表对人脸进行评价,并按相应的数字 键打分。为了平衡顺序效应,在实验中,有一半被试首先对男性人脸进行评价, 然后对女性人脸进行评价:另一半则相反。每个被试需要对1 0 8 张人脸进行打分 评价,每张人脸呈现5 次,一次对应一个维度的评价量表,共评价5 4 0 次。 2 5 实验程序 实验在安静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实验时,被试距离计算机屏幕中央的水平 距离为6 0 厘米。 实验前,主试首先向被试说明指导语,然后被试输入年龄、性别等个人信息。 随后进入实验。 实验中,在计算机屏幕的左半部分,每次呈现一张正立的人脸,屏幕的右半 部分呈现一个7 点评价量表,每次呈现一个维度的量表,呈现的维度依次为魅力 程度、熟悉程度、独特程度、种族判断和性别判断。每个维度的评价对应一个问 题,如魅力程度评价的问题是“这张人脸对您有多大的吸引力”,被试根据自己 对人脸的评价从7 点量表中选出符合自己意向的个,并按相应的数字键打分。 一个问题回答完毕,计算机自动呈现下一个维度的问题。对一张人脸的评价结束, 1 秒后,呈现下一张人脸。计算机记录被试每次的反应。 实验对被试的反应时间没有限制,被试完成整个实验的时间约为6 0 分钟a 中间不休息。 实验程序用专用的e p r i m e 软件控制。 浙江大学额士论文种鹱和性别对人脸多鳢度评价影响的实验研究 2 6 实验被试 共有2 8 名浙江理工大学本科生作为被试参加实验。男女各半,年龄在1 8 2 2 周岁,视力或矫正视力在i 0 以上。 3 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 本实验结果由s p s s w i n 6 0 软件包处理。 3 1 人脸照片的种族与性另i j 的区分度检验 表l 1 是对1 0 8 张人脸照片的种族与性别进行的区分度检验结果。其中, 种族得分里,高分代表白种人,低分代表黄种人,不同种族的划分以3 为分界线。 性别得分里,高分代表女性,低分代表男性,不同性别的划分以3 为分界线。 襄l l 芷立呈现的人脸腻片的种族与性别评价绪果 ( 洼:表中分数是从0 到6 的平均分,括号内数值是标准差) 从表1 1 可知,t 检验结果显示。被试对不同种族人脸的种族判断结果差异 显著( ,= 一2 8 8 0 5 ,p = 0 0 0 ,0 i ) ,被试对不同性男g 人脸的性别判断结果差异显著( f 。- 6 5 4 1 9 ,p = 0 0 0 0 1 ) 以上结果表明,被试能够正确区分人脸的种族和性别。我们选用的每张人脸 在种族和性别的分类上是明确的,具有一定的区分度。 3 2 入脸种族、人脸性别和被试性别对人脸多维度评价的影响 我们对人脸种族、人脸性别和被试性别在五个维度评价中的影响进行方差分 析,得到表i 一2 的分析结果。 1 4 塑坚查堂堡主堡苎 翌蔓塑丝! ! 壁查丝墨丝壅堡塑垄堕塑壅墼堕塞 墨! = ! 些登鳖:坐堡型塑垫姿丝型垄兰尘丝些堡竺! 箜查茎坌堑丝墨 墅垄壁鏖 塾墨堡堡塾堑壁鏖登夔型堑丝型型墅 f 3 0 2 5 0 + 4 6 9 0 * 1 0 2 7 1 6 *5 2 4 4 3 4 * *6 1 6 人脸种族 人脸性别 被试性别 人脸种族x 人脸性别 人脸种族 被试性别 人脸性别 被试性别 人脸种族 人脸性别 被试性别 d f111li p 0 0 0 0 3 10 0 00 0 04 3 3 f2 3 3 4 3 ” 1 9 1 2 4 9 0 4 1 ”5 1 4 5 *3 4 9 5 6 * * d f1l ili p : 0 0 00 0 00 0 00 2 40 0 0 f 2 3 0 5 0 9 6 1 4 ,3 1 5 + +2 9 1 8 1 +5 ,3 4 1 d fl1 1 1 1 p ,1 3 07 5 6,0 0 0。0 0 00 2 2 f 7 4 7 8 * * 2 2 1 9 】2 。3 1 2 ” 2 5 4 7 j 。8 6 5 d f1l1i1 p 0 0 71 3 80 0 11 1 2+ 1 7 4 f2 7 8j 0 1 2 2 ”3 4 9 44 ,4 6 7 *2 3 5 7 d f111l1 p 5 9 9 ,0 0 2 0 6 3 0 3 6,1 2 6 , 1 9 5 9 2 * *6 7 5 0 * *1 2 5 2 5 * * 0 5 4 0 1 5 d f l l 1 l 1 p 0 0 0 0 1 0 0 0 0 8 1 7 9 0 3 f 3 9 2 2 9 3 2 3 7 2 1 2 2 6 6 9 d fllil1 p 5 3 25 8 96 2 76 4 61 0 4 ( 注;”p 。0 1 ,p 0 5 ) 我们将根据表1 2 中方差分析的结果对人脸种族、人脸性别和被试性别在 五个评价维度中的影响分别进行分析。 1 、魅力程度评价分析 由表1 2 的结果可知:人脸种族和人脸性别对人脸魅力程度的评价具有显 著的主效应影响。如图1 l 所示,被试认为白种人人脸更有魅力( t = - 4 3 0 6 ,p = 0 0 0 0 1 ) ,认为女性人脸更有魅力p = 3 8 7 6 ,p = ,0 0 0 0 5 ) ,认为女性白种人人脸比男 性白种人人脸更有魅力o = 5 9 7 2 ,p = 0 0 0 0 5 ) ,女性被试 认为女性人脸比男性人脸更有魅力( f = 一5 3 7 0 ,p = 0 0 0 0 1 ) 。 圈l 一1 入脸种族和人脸性别在魅力程度评价上的主效应 图1 - - 2 被试对不同种族和不同性别入脸在魅力程度评价中的结果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种族鞍性* 目对人脸多维度评价影响的实验研究 图l 一3 不周性别被试对不同性别人脸在魅力程度评价中的结果 2 、熟悉程度评价分析 由表1 2 的结果可知:人脸种族和人脸性别对人脸熟悉程度的评价具有显 著的主效应影响。如图l 4 所示被试认为黄种人入脸更熟悉8 = 2 5 8 7 p = o 0 = 0 1 ) 认为女性人脸更熟悉( f = 4 3 7 3 ,p = 0 0 0 0 5 ) ,女性披试认为女性人 脸比男性人脸更为熟悉( t - - 4 9 7 5 ,口= 0 0 0 0 1 ) 。 浙江大学硕:l 论文 种族和性别对人脸多螭度评价影响的实验研究 圈l 一4 人脸种族和人脸性别在熟悉程度评价上的主效应 圈l 一5 不同性别被试对不同种族人脸在熟悉程度评价中的结果 8 浙江火学硕士论文 种族和性别对人脸多维度评价影响的实验研究 图l 一6 不同性别被试对不同性别人脸在熟悉程度评价中的结果 3 、独特程度评价分析 由表1 2 的结果可知:人验种族、人脸性别和被试性别对人脸独特程度的 评价具有显著的主效应影响。如图1 7 所示,被试认为白种人人脸更独特o = 8 9 1 4 ,p = ,0 0 0 0 1 ) ,认为男性人脸更独特p = 2 9 1 0 ,p = 0 0 0 0 1 ) ,同时,男 性被试认为所评价的人脸更独特0 = 3 5 5 5 ,p = 0 0 0 0 1 ) ;经逐步回归分析,得 出方程:独特程度评价= 5 0 7 人脸种族一2 3 6 人脸性别一1 5 9 x 被试性别。 由表1 2 的结果可知:人脸种族与人脸性别和人脸性别与被试性别的交互 作用显著。如图1 8 所示,被试认为男性黄种人人脸比女性黄种人人脸更独特 ( t - - - - - 5 1 8 4 ,p = 0 0 0 0 5 ) ;如图1 9 所示,男性被试认为男性人脸比女 性人脸更为独特( = 4 0 8 6 ,p = 0 0 0 0 5 ) 。 1 9 浙江大学硕二e 论文种族和性别对人脸多维度评价影响的实验研究 圈1 7 人脸种族、人脸性别和被试性别在独特程度评价上的主效应 图1 8 被试对不同种族和不同性别人脸在独特程度评价中的结果 浙江大学碗士论文 种族和性别对人脸多维度评价影响的实验研究 圈1 9 不同性别被试对不同性别人脸在独特程度评价中的结果 4 、种族判断分析 由表1 2 的结果可知:人脸种族、人脸性别和被试性别对人脸的种族判断 具有显著的主效应影响。如图1 一1 0 所示,被试对黄种人人脸的种族判断绩效优 于对白种人人脸的判断绩效( f = 2 1 7 2 5 ,p = 0 0 0 0 1 ) ,被试对女性人脸的种族判 断绩效优于对男性人脸的判断绩效( r = 2 0 7 5 ,p = 0 3 9 0 5 ) ,女性被试的种族判 断绩效优于男性被试的判断绩效o = 2 9 0 2 ,p = 0 0 4 0 1 ) :经逐步回归分析,得 出方程:种族判断= 8 2 0 人脸种族一1 9 5 人脸性别一0 8 1 被试性别。 由表1 2 的结果可知:人脸种族与被试性别的交互作用显著。如图1 1 l 所示,男性被试对黄种人人脸的种族判断绩效优于女性被试的判断绩效o = 4 3 5 4 ,p = 0 0 0 0 1 ) ,女性被试对白种人人脸的种族判断续效优于男性被试的判 断绩效0 = 4 0 7 1 ,p = 0 0 0 0 1 ) 。 浙江人学硕:l 论文种族和性别对人脸多维度评价影情的实验研究 图1 一l o 人脸种族、人脸性别和被试性别在种族判斯上的主效应 圈l l l 不同性别被试对不同种族人脸在种族判断评价中的结果 5 、性别判断分析 由表1 2 的结果可知:人脸性别和被试性别对人脸的性别判断具有显著的 主效应影响。如图1 1 2 所示,被试对男性人脸的性别判断绩效优于对女性人脸 的判断绩效( 户一5 2 7 2 ,p = 0 0 0 0 1 ) ,男性被试的性别判断绩效优于女性被试的 判断绩效( f = 2 2 4 1 ,= 0 2 6 0 5 ) ;经逐步回归分析,得出方程:性别判断= 3 7 3 人脸性别+ 1 5 1 x 被试性别。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种族和性别对人脸多维度评价影响的实验研究 由表1 2 的结果可知:对人脸的性别判断不受交互作用的影响。 4 结论 圈l 一1 2 人脸性别和被试性别在性别判断上的主效应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 在正立呈现方式下。人脸魅力程度的评价分别受到人脸种族和入脸性别的影 响,同时,人脸种族与人脸性别、人脸性别与被试性别对评价产生交互作用 的影响。 2 ) 在正立呈现方式下,人脸熟悉程度的评价分别受到人脸种族和人脸性别的影 响,同时,人脸种族与被试性别、人脸性别与被试性别对评价产生交互作用 的影响。 3 ) 在正立呈现方式下,人脸独特程度的评价分别受到入脸种族、人脸性别和被 试性别的影响,同时,人脸种族与人脸性别、人脸性别与被试性别对评价产 生交互作用的影响。 4 ) 在正立里现方式下,人脸的种族判断分别受到人脸种族、人脸性别和被试性 别的影响,同时,人脸种族与被试性别对判断产生交互作用的影响。 5 ) 在正立呈现方式下,人脸的性别判断分别受到人脸性别和被试性别的影响, 且不受交互作用的影响。 浙江大学硕士论文 种族和性别对人脸多维度评价影响的实验研究 实验二倒置呈现方式下种族与性别对人脸多维度评价的影响 l 实验目的 研究人脸在倒置呈现的方式下,人脸种族与性别对人脸的多维度评价产生的 影响。 2 实验方法 2 1 实验装置 本实验的主要装景有p 4 计算机一台;1 7 英寸v g a 彩色显示器( 分辨率为 1 0 2 4x7 6 8 ) 和计算机数字键盘。 计算机用于控制整个实验程序,记录被试反应。显示器用于显示实验材 料。被试使用数字键盘进行按键打分。 2 2 实验材料 实验采用的两类彩色人脸照片:一类是男性人脸照片,共6 3 张,其中黄种 人人脸2 9 张,白种人人脸3 4 张;另一类是女性人脸照片,共4 5 张,其中黄种 人人脸2 4 张,白种人人脸2 l 张。本实验所用的实验材料与实验一相同。 为了控制轮廓、发型和肤色等信息对人脸评价的影响,事先对实验材料进行 处理。以男性人脸的制作方法为例。以一张男性黄种人人脸的脸部轮廓为人脸模 板,用p h o t o s h o p 从实验所采用的男性人脸原型人脸中剪切眼睛、鼻子和嘴巴区 域。分别粘贴于人脸模板上,不改变原型入脸中眼睛、鼻子和嘴巴区域的特征信 息和结构信息,得到经过处理的男性人脸照片。女性人脸的制作方法同男性人脸。 每张人脸除了眼睛、鼻子和嘴巴区域的特征和结构不同以外,其他包括脸部轮廓、 肤色、发型、头饰以及耳朵都是一样的。 实验人脸的大小均为3 8 4 x 4 8 0 象素,约为1 3 5 5 1 6 9 3 厘米。 浙江天学硕士论文种族和性别对人脸多维度评价影响的实验研究 2 3 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被试内设计。 实验的自变量是人脸种族( 黄种人,白种人) 和人脸性别( 男女) ,因变量是 评价维度得分。 2 4 实验任务 实验中,在计算机屏幕的左半部分,每次呈现一张正立的人脸,屏幕的右半 部分呈现评价量表( 见附录二) ,要求被试分别从魅力程度、熟悉程度、独特程 度、种族判断和性别判断这五个维度运用7 点量表对人脸进行评价,并按相应的 数字键打分。为了平衡顺序效应,在实验中,有一半被试首先对男性人脸进行评 价,然后对女性人脸进行评价;另一半则相反。每个被试需要对1 0 8 张人脸进行 打分评价,每张人脸呈现5 次,一次对应一个维度的评价量表,共评价5 4 0 次。 2 5 实验程序 实验在安静的实验室环境中进行。实验时,被试距离计算机屏幕中央的水平 距离为6 0 厘米。 实验前,主试首先向被试说明指导语,然后被试输入年龄、性别等个人信息。 随后进入实验。 实验中,在计算机屏幕的左半部分,每次里现一张正立的人脸,屏幕的右半 部分呈现一个7 点评价量表,每次呈现一个维度的量表,呈现的维度依次为魅力 程度、熟悉程度、独特程度、种族判断和性别判断。每个维度的评价对应一个问 题,如魅力程度评价的问题是“这张人脸对您有多大的吸引力”,被试根据自己 对人脸的评价从7 点量表中选出符合自己意向的一个,并按相应的数字键打分。 一个问题回答完毕,计算机自动呈现下一个维度的问题。对一张人脸的评价结束 1 秒后,呈现下一张人脸。计算机记录被试每次的反应。 实验对被试的反应时间没有限制,被试完成接个实验的时间约为6 0 分钟。 中间不休息。 实验程序用专用的e p r i m e 软件控制。 塑坚查兰堡圭堡兰 登苎塑丝型翌叁丝兰丝壁塑笪墅堕塑塞丝翌! 塞 2 6 实验被试 共有2 8 名浙江理工大学本科生作为被试参加实验,男女各半,年龄在1 8 2 2 周岁,视力或矫正视力在1 ,0 以上。 3 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 本实验结果由s p s s w i n 6 0 软件包处理。 我们对人脸种族、人脸性别和被试性别在五个维度评价中的影响进行方差分 析,得到表2 一l 的分析结果。 壅! = ! 墼翌茎:丝堡型塑茎蔓丝型垄至笙壅堡笙主塑查差坌堑塑墨 些垄堡堡垫墨堡鏖塾堑堡堕登蔓型堑 丝型型堑 人脸种族 人脸性别 被试性别 人脸种族 人脸性别 人脸种族 被试性别 人脸性别x 被试性别 人脸种族 人脸性别 f 6 2 ,6 0 7 ”1 8 4 21 8 1 7 0 3 * *1 0 5 6 0 6 5 * * 0 3 0 d f11lli p 0 0 01 7 6 0 0 00 0 08 6 2 f1 0 ,3 6 3 + + 1 9 0 6 7 * *8 3 28 8 92 1 6 7 8 0 * * d f l111 1 p 0 0 10 0 0 3 6 33 4 70 0 0 f3 3 。6 8 7 ” 1 6 1 2 9 ”2 6 3 92 7 96 4 6 7 4 * * d f 1l111 p 0 0 00 0 01 0 65 9 8 0 0 0 f 。5 7 6 0 2 65 7 3 5 *3 2 96 1 5 d f 11111 p 。4 4 9。8 7 20 1 85 6 7,4 3 4 f,8 1 69 4 3 0 * *2 8 12 9 6 1 3 3 5 0 d fl1l1 1 p 3 6 7 0 0 25 9 70 8 70 6 9 f3 1 7 1 0 4 12 7 43 3 93 7 0 d f1lll l p 0 7 68 4 06 0 15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roject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电缆厂检验知识培训课件
- 电煤知识培训内容摘要模板课件
- 本科线性代数考试题目及答案
- 高热惊厥科普课件
- Nicomol-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Acedapsone-d8-生命科学试剂-MCE
- MEDI-8852-生命科学试剂-MCE
- 保险学第七版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专升本考试题目及答案
- 我的家乡南阳
- 员工带孩子上班免责协议书
- 住院病历质量评审标准
- 高原病的预防与适应
- 老年健康照护课件
- 设备维修工技能培训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7章剩余价值的分配
- 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
- 成品出货检验报告模板
- 眼的生物化学讲义
-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语段综合专项练习题汇编(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