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论文)可再生胺法烟气脱硫实验研究.pdf_第1页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可再生胺法烟气脱硫实验研究.pdf_第2页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可再生胺法烟气脱硫实验研究.pdf_第3页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可再生胺法烟气脱硫实验研究.pdf_第4页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可再生胺法烟气脱硫实验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环境工程专业论文)可再生胺法烟气脱硫实验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 1 论 文 可1耳 生胺法烟气脱硫实验研究 ab s t i a c t e x p erim e n t a l s t u d i e s o f fl u eg a s d e s u l furi z a t i o np r o c e s s b yren e w abl e a m i n e w e re c am e do u t t h ro u gh t h e e s t a b l i s ho f t h e s i m u l a t e dfl u eg a s d e s u 1 p h u 石 z a t i o nd e v i c e s . t h e e x p e ri me n t a ire s u l t si n d i c at ed t h a lt h eet h y l enedi am i n e h ad ag o o d d e s u 1 fura t i o n p e r fo rma n c e . e x p e ri m e n tadd ed aci da sadd i t i v e sto r e d u c et h ev o l a t i 1 i z at i o no f t h e e t h y l e n e d i am in ei nt h ea b s o rp t i o na n dd e s o rpt i o np roc e s s , andi t sa l s oc an i m p rov et h e e ffic i e n c yo f d e s u l fu ri z at i o n . t h ee mc l enc yo f d e s u l fu ri z a t io nw as b e tt erwh en add e d m e d i u m ac i do r w e ak ac i d . t h ee t h y i e n e d i a m i n e/ p h o s p h o ri cac i daqu eo u sso l u t i o n , et h y l e n edi ami n e /b o ri caci daqu e o u ssoi u t i o na n det h y 1 ene d i am i n e /c i t ri ca c idaqu e o u s s o l u t i o nh a dt h e p o t e n t i a i i t yo f i n d u s t ri a l app l i c a t i o n . 化k et h ec o s t o f r a wm at eria l i nt o c o n s i d e r at i o n , e x p e ri m e n t s e l ect e de t h y l enedi a mi n e /p h o sph o ri caci da q u e o u ss o l u t i on a s abs o the n t - c h o s e nt h ee t h y lene d i a mi n e / p h o s p hori caci da q u eou ss o l u t i o nas th eabs o r b ent , t e a c h n o l o g y c o n d i t i o n s o f a b s o rp t i o n 即d d e sbs o rp t i o n w er e re s e arch e d i n t h e 巾 2 5 0 n l m x 3 6 0m m p ack e dt o w 既 t h ee x p e ri m e n t a 1 r e s u l t si n d i c a t e dt h ath i gh i q u i d 电 as r at i o , l o wa b s o rp t i o nt e m p e rat u re, h i gh c o n c e n t r at i o no f t h eb arren s o l u t i o n a n d h i gh p h c o u l dh e i pto p rom o t et h ee mc i e n c yo f a b sorpt i o n . opt i miz at i o no f c o n d i t i on u n d er 1曲 o r a to 卿s c a le w as6 x asfo lio w in g : th e liq u i山 娜 r at io w aso 名 l /m 3 一 。 , u m 3 , t址 a b s o rp t i o nt e m p e ra t u re w a s5 0 一5 5 , t h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o fet h y 1e n e d i ami n ew as 0 3 m o l / l , i n i t i a l p hv a l u e o f t h e b a rren s o l u t i o n w as7 .0 . the r e ac t i ont emp e ra t u reo f th e d e s o rp t i o n w as 0()1 0 6 , t h e i n i t i a l v a l u e p ho f t h e ri c h s o ! u t i o n w a s abo u t s 石 . the e mc i e n c y o f d e s u l p h u ri z a t i o n w a s abo u t 9 9 %and t h e d e s o rp t i o n e ffic i e n c y w a s a b o u t 9 0 %, u n d e r t h i s c o n d i t i o n the a b s o rb e n t c an b e re u s e dfo r m a n yt i m e s a n dg a i nt h e b yprod u c t s s q . b ased o nt h ee x p e ri me n t a i re s u 1 t so f l a bexp erim e n t , c h o s e nt h epow erp l ant as a t毗e t ,th ed e s i助 e dc o n d it io nw ere:g as tre a tm en tc a p ac ityw as 6 x lo 加m 3爪 , d e s u l fu ri z a t io n e ffec t w a s 9 8 % 。 t h e c o n c e n t ra t i o n o f s 0 2 w as5 0 0 0 x l o 七 . the d i a m d e r s o f t h e p ack ed t o w e r w as3 4 0 0 n l m , th e h e i ght o f t h e t o w erw a s i 3 0 0 m m. k e y w o r d s : fl u e g a s d e s u l fu ri z a t i o n , 5 0 2 , e ffi c i e n c y o f d e s u l p h u ri z a t i o n , a b s o rb e n t 声明 本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在本 学位论文中,除了加以标注和致谢的部分外,不包含其他人 已经发表或 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任何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 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 工作的同事对本学位论文做出的贡献均己 在论文 中作 了明确的说明。 研 究 生 签 名 : 二 卿 片日 年 夕 月 阳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南京理工大学有权保存本学位论文的电子和纸质文档,可以 借阅或 上网公布本学位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可以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并 授权其保存、借阅或上网公布本学位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对于保密 论文,按保密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处理。 研 究 生 签 名 渔再 一 甲年 2 “ 吞 ,j 硕 1 : 论 文 可万1 生胺法烟气脱硫买验研究 月 ij吕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要素, 几乎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大气。 但是自 工业革命以来,大量燃料的燃烧、 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的排放, 使得大气环境质最日 趋恶化,治理大气环境刻不容缓。 在各类大气污染物中, 最重要的是由燃煤引起的污 染。燃煤二氧化硫 ( 5 0 2 )污染控制是目前我国大气污染控制领域最紧迫的任务。 . 1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 . 1燃煤 5 0 : 的排放 煤、 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的 燃烧会 产生 5 0 2 、 氮氧化物 ( n o x ) 和颗粒物等 污染 物, 其中燃煤产生的污染最为严重。 煤是一种低品位的化石能源, 我国的原煤中灰分 和硫含量高。 根据能否在空 气中燃烧, 煤中 硫可分为可 燃硫和不可燃 硫川 。 可燃硫及 其化合物在高温下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可用如下方程式表示: 5 + 0, 分 5 0, ( 1 . 1) 3 f e s z + 8 0 2 分f e 3 0 4 + 6 5 0 2( 1 2 ) 我国5 0 2 排放量与煤消耗量有密切关系, 随着燃煤量的增加, 燃煤排放 5 0 2 也不 断增长, 我国5 0 2 排放量 从1 9 9 5 年起至今一直居世界 第一位 12 , 我k 近几年来的5 0 2 排放量 卜, 01 如表1 , 1 所列, 若不采取有效的削减措施, 到2 0 2 0 年 我国的5 0 2 排放量 将 达到3500 万t 。我国的耗煤大户主要是火电厂,其次是1业锅炉和取暖炉。因此削 减和控制燃煤特别是火电厂 燃煤 5 0 : 污染,是我#1能源和环保部门面临的严峻挑战。 表1 . 1我国 近几年来的5 0 : 排放量 tab l e l . l the d i s c h a r g i n gc a p a c i t y o f s 0 : i n re c e n t y e a rs 年份l 9992 0( 旧2 0()l2 (x)22 0()32 i 洲 ) 42 0052 0 0 6 排放精/ mtl s 乃71 9 .5 51 9 471 9 之62 1 . 5 82 2 542 5 492 5 月4 1 . 1 . 2 5 0 : 及酸雨的危害 5 0 2 对人体的危 害包 括两 个方面:一方面是5 0 2 气体本身的毒 性作用,这种气体 能刺 激呼吸道, 引 起支 气管 痉辛。 可能造成呕吐、 呼吸困 难和意识障碍, 引起呼吸道 疾患或哮喘:另一方“ 11 是酸中毒现象,当空气湿度升高时,潮湿的粘膜表面吸收s q 形成亚 硫酸 ( h z s o 3 ) 和硫酸 ( h z s o 4 ), 会破坏糖类 和蛋自 质的代谢,抑制人脑、 肝、 脾、肌肉的氧化过程, 抑制氦从酸的氧化脱氦基作用和内酮酸的氧化作用,降低 维生索b . 和c 的含缝,并能刺激造血器官,引起内分泌器官及骨组织的改变,破坏生 顾 卜 论 文 可11手 生胺法烟气脱硫实验研究 殖功能。 在空气中的 浓度为 。 一 02 m 留 l 的时候, 即能对机体产生危 害, 浓度超过 住 3 m 澎 l 的时候,可 能会引 起死 亡1 川。 s q对 环境的 危害主要 表现在形成酸雨上 , 一般将p h 值 小于5 . 6 的降水称为酸雨。在大气中,5 0 2 可存在5 天左右,通过催化氧化或光化学氧 化两种途径转变为三氧化硫 ( 5 仇),再与水结合形成h z s 伪, 以干沉降和湿沉降两 种形式 将至地 球表面 1 州 3 1 , 对水生生 态系 统、 农业生态系 统、 森林生态系统、 建筑物 和材料以及人体健康 等方面构成危害。 我国由 5 0 2 排放 所导致的酸雨 污染危害面积达 国 土面积的 30%, 给因家带来直 接经济损失上千亿元1 4 1 。 在 “ 八五” 期间, 酸雨污染 已由 “ 七五”期间的西南等少数地区, 扩展到长江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的大部分地区 及四川盆地。形成了西南、华南、华北、华中和华东五个酸雨区。我国酸雨的化学特 征 是 p h 值 低 , 硫 酸 根 ( 5 0 4 2 一 ) 、 钱 根 离 子 ( n h 4 十 ) 和 钙 离 子 ( c a z + ) 浓 度 远 远 高 于 欧美, 而硝酸根 ( n o 3 一 ) 浓度则 低于欧美。 研究表明, 我国酸性降 水中 的5 0 4 2 一 与 n 伪- 摩尔比大约为6 4: 1 。因此, 我国的酸雨是硫酸型的,主要是人为排放造成的。 表1 .2 列出了 我国酸性降 水的 化学特征 1 。 表1 . 2我国酸性降水的化学特征 t a b 】 e12们l ec h e ml c a 】 c h a r a c l e r o f t h ea c l dral ni nch l n a 织 分5 0 4 2 一n h 4 +c a z +n o ; 其 他 比例/ %3 2 21 6 乃2 1 ,24 月2 5 石 1 . 1 3燃煤5 0 : 排放控制 对策 为了遏制酸雨和s q污染的发展趋势,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酸雨监测, 80年代中期开展了典型区域酸雨攻关研究, 90年代初开展了全国酸雨沉降研究并着手 进行酸雨防治,对燃煤烟气脱硫技术和设备进行了攻关研究, 在两省九市 ( 广东、 贵 州两省和重庆、宜宾、 南宁、 桂林、 柳州、宜昌、青岛、杭州和长沙九市) 进行了5 0 2 排污收费试点工作 1 5 。 在此从础上,1 9 95年8 月, 全国 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订的 中 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按该 法的要求,划定我国酸雨控制区和5 0 2 控制区 ( 即 “ 两控区”)。在借鉴国外污染控制经验的同时,结合我1 司 国情, 政府已 把把酸 雨 和5 0 2 污染防治l 作纳入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并 采取了 相应措施,根 据燃料 的生命周期进行全过程控制。 其中包括调整能源结构、 优化能源质量、 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重点治理火电厂的 5 0 2 污染、 研究开发治理 技术和设备、 实施排污许可证 制度 和进行 排污交易试 点等多 个方面 1 7 j 。 由于可持续 性战略目 标的 提出, 国家对环保工 作 的力度1 1 益加强。 近年来,ltj家对 卜 业炉窑、火电厂、 炼焦炉和水泥厂等行业都制定 了各自的污染拧制标准。根据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 g b16 2 9 7 一 1 9 %),现 有 的 生 产 和 使 片 j 含 硫 化 合 物 的 企 业 5 0 2 排 ljz最 分 别 要 控制 在 1 2 0 0 m g/ m 3 和 7 0 0 m g/ m , 以 硕 ! 论 文 叮再生胺法烟产 脱硫实验研究 而 1 9 9 7 年 以 后 的 新 建 企 业 则 要 分 别 控 制 在 96 0m岁 m , 和 5 50 m 咖 , 以下 1 川 。 有机胺法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s q污染 的治 理分为燃烧前 , 嫩烧中 和燃烧后 三大 类! 7 。 燃 烧前 是指对 燃料 进行 处理,如洗煤、气化和液化等:燃烧中是指炉内脱硫,如流化床燃烧脱硫、炉内喷钙 脱硫、型煤固硫和利用脱硫添加剂等;燃烧后脱硫 ( f g d)即烟气脱硫,是目前世界 上惟一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技术。世界各国研究j 于 发的烟气脱硫技术估计超过 200 种 日 5 。 按脱硫过程是否加水和脱 硫产物的干湿形态, 烟气脱 硫又可分为 湿法、 干 法和半 干法三类工 艺1 ” 1 。 湿法脱硫 技术 成熟, 效率高, 运行可 靠, 操作简单, 但 脱硫 产物的处理比较麻烦,烟温降低不利于扩散,传统湿法的工艺较复杂, 占地面积和投 资较大;干法、半干法的脱硫产物为干粉状,处理容易,工艺设备简单,维修方便, 烟气无需再热, 投资一般低于传统湿法等优点,可是它却存在c 留 5 比高、脱硫效率低 和副 产物不能商 品化等缺点 120) 。 湿 法按脱硫产物是否回收, 烟气 脱硫可分为 抛弃 法和 回收法,前者是将5 0 2 转化为固体残渣抛弃掉,后者是将烟气中的5 0 2 转化为硫酸、 硫磺、液体5 0 2 、化肥等有用物质回收。 有机胺法一般应用于 炼油厂 脱除 硫化氢( h z s), 如b a s f 公 司开发的a m d e a工 艺 侧 一 23, 使 用a m d e a溶剂高选择性吸收h z s 。 近几年来, 有机 胺法才开始应用于 脱 除5 0 2 。 加拿大u n i o nc artri d e 公司开 发的c a n s o l v 法1 2 4 刁 6 1 己 在 世界 范围内商业化 应 用,c ansolv法使用一种 专 利胺液循环高效吸收烟气中的 5 0 2 ,加热吸收了5 0 2 的胺 液, 将 纯5 0 : 气体从 胺液中解吸出来, 得到 的高 纯度饱和的5 0 : 气 体可 用来制酸 或硫 磺, 而再生出 来的胺液回到系统循环再 利用。 h ak ka等阴 一 翔报 道了c an so lv法有 机胺 吸收 5 0 : 的反应机理, 发现烟气中的氯离子、 硝酸根离一子和氟离子等酸根离子可以提 高 吸收液的抗氧化能力, 降低再,l能耗。 le。 等! 2 川 报道了c an s ol v 法硫磺 制酸 装置的 工艺, c an s ol v 法5 0 2 循 环工艺最大 的特点是尾气吸收系统具有很 强的吸收、缓冲能 力。 与传统的2 转2 吸装置 130 一 引 1 相比 , c anso l v 法5 0 : 循 环装置 用 1 座较小的 吸收塔 代并中间吸收塔, 用 1 座c ans ol v再生塔和 1 台溶齐 u 净化设备代替3 台气体换热器和 2 段催化床,降 低了 装置 的投资。 国 内 清 华 大 学 汤 志 刚 等 13zj 采 用乙 二 胺 / 磷 酸 溶 液 吸 收 5 0 2 , 在 小 试规 模上 研 究了 其脱硫性能,并对 5 0 犷 乙止胺溶液体系的 气液平衡进行了 测定 及预 测, 在小 试基础 卜 对z o o mw机组规模的1 包 j 一 烟气脱硫进行了经济性分析, 得出1 氮 1艺的投资是石灰 石/ 石片法的1 / 3 。 洛阳不 , 油化工 1 二 程有限公司 炼制研究所1 3 3 一 3 4 采用 种专 利胺液l o s 吸收 5 0 2 , 通过在 8 网环填料塔 进行连续吸收一 解吸实验,评价了该吸收剂的吸收- 解吸性能。 连续吸收一 解吸实验表明吸收ffljl d s对烟气中5 0 : 吸收速率高, 硫容量大。 硕 卜 论 文 可再生胺法烟气脱硫实验研究 使用周期长。 华南理工大学周春琼等135 1 利用乙二胺合钻/ 尿素 溶液同时吸收 5 0 : 和 n o , 通过加入尿素提高亚硫酸根离子 ( 5 0 尹)的 氧化率, 避免 产生亚硫酸钻沉淀, 保证长时间高 效吸收5 0 2 和n o , 吸收的 最佳温度为60一70, 反应受气液传质表 面积和传质系数控制。 3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烟气脱硫是减少工业燃煤锅炉 5 仇排放的有效方 法,随 着脱 硫设 备运行数量的 不 断增加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脱硫副产品的产量剧增,其处理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 在 目前工业应用的烟气脱硫技术中,湿法特别是石灰石/ 石膏湿法最普遍,该方法脱硫 率高, 吸收剂廉价易得, 但是耗水量大, 运行中有废水排出,脱硫石膏综合利用在一 些地方比较困难, 脱硫副产品石膏大多闲置堆放,形成大量的固体和液体废弃物,既 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又造成二次污染。 针对这些问题, 课题研究了一种利用可再生胺 脱除5 0 2 的工 艺。 可再生胺法烟气脱硫工艺利用有机二胺吸收烟气中的5 伍,得到高纯度的5 0 2 , 同时吸收剂可再生重复使用, 有望解决现有脱硫方法中副产品处理困难等问题。 因此, 对可再生胺法烟气脱硫工艺进行研究具有实际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 1) 吸收剂 的筛选;(2)吸收液组成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吸收液配方;( 3) 吸收液 ( 贫 液) 初始浓度对脱 硫效率的影响, 确定 最佳贫液 浓度:(4) 液气比 ( l i g ) 对脱硫效 率的影响, 确定最佳l / g ;( 5) 反应温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反应温度; ( 6) 贫液 初始p h 值对脱 硫效率的影响, 确定贫液最 佳p h 值; ( 7) 解吸温度 对5 0 2 解吸率的 影响, 确定 最佳解吸温度;( 8) 吸收液 ( 富液) 初始p h 值对解吸效率的影响, 确定 富液最佳 p h 值。 ( 9) 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 对中试规模将用的填料塔及其内部构 件进行设计。 硕 论 文可再生胺法烟声 t 脱硫实验研究 2吸收剂的筛选实验研究 2 . 1实验药品及仪器 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如表 2 . 1 和表 2 2所列,其中实验药品均为分析纯。 表2 . 1实验药品 tab le z . i e x p e ri m e n t a l ma t e n a l s 药品名称产地 乙_胺 上海实意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磷酸上海实意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氮基磺酸钱上海恒信化学 试剂有限公 司 硫酸按上海凌锋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硫酸 南京化学试剂厂 硼酸 西安化学试剂厂 盐酸 南京化学试剂厂 丙烯 酸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hlj有限公司 柠檬酸上 海实意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牛磺酸中国医药集团卜 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草酸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hlj有限公司 氨水中国医药集 团上海化学 试刊有限公司 可溶性淀粉中国医药集团上 海化学试hlj有限公司 氢氧化纳上海久亿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氢氧化钾中国医药集团 上 海化学试hlj有限公司 尿 素中国队药集团 卜 海化学试hlj有限公司 三乙醇胺中国医药集团 仁 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碘化钾上海久亿化学试4lj有限公司 倾 1 : 论 文可iij生胺法烟气脱硫实验研究 硫代硫酸钠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碘酸钾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碘 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 试剂有限公 司 无水碳酸钠南京化学试剂厂 5 0 、n。 及 0, 钢瓶气南京5 5 所气体公司 表2 之 实验仪器 tab le z 之e x peri me n t a l , n s trume n t s 仪器名称产地 5 丫9 3 0 2 b质量流量显示仪 北京 圣业 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 0 1 一 i ab巧 呀 电热鼓风干燥器 犬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g + z h i ( 2 2) 滴 定 终点 时 溶 液 山 无 色 变 为 蓝 色 , 测 定 范 围 为10 0m岁 m 3 一 6 00 0m留 m 3 。 在 测定 范 lf内 , 方法的批内误差不大于 士 6 %。 ( 1) 试剂的配制: 吸收液: 称取 110 9 氨基磺酸钱, 7. 09硫酸钱, 溶入少量水中, 加水 至 10 00m l, 摇匀,贮存于玻璃瓶中,冰箱保存。 淀 粉 指 示 剂 : 称 取0 2 09可 溶 性 淀 粉 , 加 入少 量水 调 成 糊 状 , 缓 慢 倒 入l o oml 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澄清,冷却后贮存于细口瓶中,现配现用。 碘酸钾标准溶液c (l /6 k i 0 3 ) : 称 取1 . 5 9 碘酸钾 (l10 烘干z h), 准 确到0 . 000 1 9, 溶于 水, 移入s o 0m l 容量瓶中,用水 稀释至标线, 冰箱保存。 标准盐酸溶液c( h ci) 司. z m ol /l: 量取 1 0 0 1 l l l浓盐酸, 用水稀释至 1 0 0 0 m lo 硫代硫酸钠溶液c ( n a z s z o 3 ) =0. l m o l / l : 称取2 5 9 硫代硫酸钠, 溶解于l o o om l 新煮 沸并己 冷却的水中,加0 2 0 9 无 水碳酸钠, 贮于棕色细l 瓶中, 放置一周后 标定 其浓度, 冰箱保存。 吸取碘酸钾标准溶液 25. 叨ml , 置于 250m l碘量瓶中, 加入 7 伪 们 l 新煮 沸并己 冷却的水,加1 . 0 9 碘化 钾, 振荡至完全溶 解后, 再加入 1 . z m ol /l 的敖 酸 溶液 1 住 ( 冶 i l ,立即盖好瓶塞,混匀。在暗处置放 s m in后,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 淡黄色,加 淀粉指示剂 s m l , 继续滴定 至蓝色刚好 退去。 按下 式计算硫代 硫酸 钠溶 液的浓度 : c ( n a : 5 : 0 3 ) - w xl 0 0 0 3 5 . 6 7 x v 丝丁 担 5 0 0.0 5 0 xw 3 5 . 6 7xv ( 23) 式中, c( n 为 5 : 0 3 ) 为硫代硫酸钠溶液的 浓度, m ol 几; w为称取的碘酸 钾质量,9: v为滴定所用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 l ;35 67 为相当 i ll m ol /l硫代硫酸钠溶液 的碘酸钾的质量。 碘聆 七 备液c( 1 / 2 1 2 ) =0. 1 0 m o l /l: 称取4 0 刀 9 碘化钾,1 2 7 9 碘, 加少量水 溶解 后,用水稀释至 i o 0 0 n 1 l 。加3滴欲酸,贮于棕色瓶中,保存于暗处,每月用硫代硫 酸钠 溶液标定一 次。吸取0 . i o m ol /l碘贮备液2 5 . ) () n 1 l , 用0 . o m ol 几硫代 硫酸钠标 准溶液标定,至溶液以 1 红株色变为淡黄色后,加淀粉指小剂5 . o m l , 继续用硫代硫酸 钠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为止。按 卜 式计算碘贮备液浓度: c ( 1 / 2 1 2 ) = c ( n a s z o ) x v ( 2_4) 2 5 0 0 硕卜 论 文可再生胶夺去 烟气脱硫实验研究 式中, c ( 1 / 2 1 2 ) 为 碘贮备液浓度, m o l / l : c( n a 2 s 2 0 3 ) 为 硫代硫 酸钠标准溶液的 浓 度,m ol /l;v为滴定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体积,m l :25刀 。为滴定时取贮备液 的体积 。 碘标准溶液c ( 1 / 2 1 2 ) = 0 刃 1 0 m o l / l : 吸取o l o m o l /l碘贮备液l 0()刀 m l 于1 0 0 0 m 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贮存于棕色瓶中,冰箱保存。 ( 2) 5 0 2 浓度测定: 将 1 0 m l吸收液移入吸收瓶,吸收管示意图如图2 . 1 所示。用注射器缓慢抽取模 拟烟气 v l ,然后注入吸收瓶中充分吸收。将吸收了5 0 : 的吸收液移入锥形瓶,用蒸 馏水清洗吸收瓶,清洗液也移入锥形瓶。滴加 4滴淀粉指示剂,用 仓 olom ol 几 碘标 准溶液滴定至蓝色。记录碘标准溶液的消耗量 v. 。另取相同体积吸收液,同法进行 空白滴定,记录碘标准溶液的消耗量v o 。5 0 : 浓度按下式计算: ( v !一 vo ) x c ( 1 /2 1 2 ) 、 3 2 刀 v xl 0() o( 2 5) 式 中 , c 为 标 准 状 况 下 干 烟气5 0 : 浓 度, m 留 耐; c (1 /21 2 ) 为 碘 标 准 溶 液 浓 度, m 。 !/l ; v: 为滴定吸收了5 0 2 的吸收液所消耗的碘标准溶液的体积, m l : v 。 为滴定空白吸收 液所消耗的碘标准溶液的体积, m l ; v为模拟烟气的采样体积, l : 32乃为 i ll m of 几 碘标 准溶液 ( 1 / 2 1 2 ) 相当 于的 5 0 : ( 1 / 2 5 0 2 )的 质量,9 。若烟气中 5 0 : 浓度高, 可 取部分吸收液进行滴定。此时,按式 ( 2 . 5) 所列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应除以部分吸收 液占总吸收液的比值。 烟气进11 洲 、 二 目 =寻烟气出日 扮 一 _ 图2 . 1吸收管示惹图 f lg z . i the s c h e mat lc d l a gra ms o f h e a b s o rpt l o ntu b e 硕 1 论 文可冉生胺法烟气脱硫实验研究 2 3 2 吸收曲线 用脱 硫率, 能来评价吸收剂吸 收5 0 2 的效粱,脱硫率可 按下 式计 算: 冲 ; ; 一 三 二 达 x l 0 0 0;o ( 2 石) 式 中 , 如 。 为 脱 硫 率 , % ; ci 为 进口 烟 气 中5 0 2 的 浓 度, m 留 m 3 : co 为 出 口 烟 气 中5 仇 的 浓 度 , m 留 m 3 。 通 过 绘 制 脱 硫 率 随 时 间 、 温 度 等 因 素 变 化 的 吸 收 曲 线 来 评 价 吸 收 剂 的脱硫效果,筛选最佳吸收剂,研究最佳吸收工艺条件。 2 3 . 3解吸曲线 用解吸率刀 d 来评价富液解吸5 0 : 的效果,解吸率可按下式计算: , 。 e n = 二 丛 七 c n 一以 n 一 1 )、 1 0 0 0,0( n 一 1 ,2 , 3 二 ( 2 . 7) 式 中 , 冲 df 。 为 第n 次 的 解 吸 率, % : c 。 为 第n 次 吸 收 后, 富 液 中5 0 2 的 浓 度, m g 加 ; c 、为 第n 次 解 吸 后 , 贫 液中s q的 浓 度 , m g/ n 1 3 : c 以 n 一 ;)为 第 ( n 一 1) 次 解 吸后 , 贫 液 中5 0 : 的 浓 度 , m 留 m , : 其中, 、 0=0。 通过 绘制 解 吸 率随 时 间 、 温 度等 因 素 的 解 吸曲 线来评价吸收剂的解吸效果,研究最佳解吸工艺条件。 2. 4吸收剂的筛选实验装置 吸收hlj的筛选实验装置如图 2. 2所示。5 0 : 通过干燥器,进入缓冲罐,5 0 : 流量 由 质量流量计 控制。 n : 和0 2 进入 缓冲罐与5 0 : 混合均匀, n : 和0 : 的流量由转 子流 量计控制。混合均匀的模拟烟气进入吸收罐中充分吸收,吸收液山恒温水浴锅控温, 吸收后的烟气进入尾气吸收罐完全吸收,以免排大气造成污染。实验时,每间隔 1 0min , 用注射器在采样日采样,同 时,用p h测 试笔 测定吸收液的p h值。 硕 1 : 论 文可再生胺法烟气脱硫实验研究 l 2 一义 三 u 一 一石 书 升 一 一 - 一 泣 全 宝 片四lj乙- n一9一-一一- 厂 , 专 十 一 图 2 2 吸收剂筛选实验装置 f l g z .2 the e x pen men t a l a p p arat uso f t h e ab s o rt 犯 n t s c 溉n i n g 卜 5 0 : 钢瓶: 2-n : 钢瓶:3 0 : 钢瓶: 4 一 缓冲 幼: 5 一 吸收姗: 6 一 恒温水浴 锅: 7 一 尾气吸收罐: 8 一 干燥器:9 一 减压阀: 10一 转子流最计:! 卜烟气采样口:! 2 一 质量流见计 2. 5吸收剂筛选实验 选择优良 的吸收剂是 吸收过程的关键,作为气 体吸收剂 应具有以 下特点 13v : ( 1) 吸收hlj应对被分离组分有较大的溶解度,以减少吸收剂的用量,从而降低 回收吸收剂的能耗: ( 2 )吸收hlj应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即对于被分离组分能选择性溶解,而对其余 组分则基本不吸收或很少吸收; ( 3 )吸收后的吸收剂应易一 f 再生,以减少 “ 脱吸”设备费和操作费; ( 4 )吸收hlj应具有较低的粘度和较高的化学稳定性: ( 5 )!吸收剂应尽可能的廉价易得、无毒、不易然、腐蚀性小。 在选择吸收剂时,应首先考虑所选吸收剂是否具有毒性,实验用正丁胺来吸收 s q, 虽然取得了很好的 吸收效果, 但是正丁 胺毒性 较高 且易 燃, 故不作为实验 研究 的吸收剂: 其次吸收剂要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实验用南化集团研究院研制的位阻胺及 复合胺1 3 8 娜 , ! 来 吸收 5 0 2 , 也得到较好的效果,但该 胺液对 c o : 也 会有很大的吸收, 所以不将其作为实验研究的吸收剂。 原则 1 几 说, 理想的吸收hlj应只务高吸收容量、高解吸率和低氧化率等优点。结合 实验室的条件, 选取了几种当前川内外研究的热点吸收hlj,如有机砚胺、醇胺、牛黄 酸故、 尿素 142 确等物质作为5 0 : 吸收剂。 ! l 硕 卜 论 文可再生胺法烟气脱硫实验研兀 25 , 1不同吸收剂的脱硫效果比较 不同 吸收剂的 脱硫率及p h值 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 . 3 和图2 4所示。实验采 用模 拟烟气1 , 5 0 : 浓度3 0 0 0 x l o 一 6 , 烟气流量l o o 0inu m i n , 吸收 温度5 5 。其中 尿 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1 0 %,三乙醉胺和牛磺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 %,乙二胺溶液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住 3 m ol 几 ( 质量分数 1 8 %) 。 1 oo 90 807060504030 岁、山巷 02 04060801 00 u m in 图 2 3不同吸收剂的脱硫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f i g 2 3the c u 口 e o f t h e fl u e gas d e s u l fun zat l o n s e ffic i enc y v a ryi n g wit hl ime o f d l 1ter e n t abs o r b e n t 。 , 乙二 胺 :口 .牛 磺 砖 钾 : ,屎 素 : 。 兰 2醒 膝 1 2 1 o 8 五 6 4 0204060801 00 灯 m i n 图2 4不同 吸收剂的p h值随时间的 变化曲 线 f lg z . 4 the c u 列 e o f t he日 u e g a s d e s u l fu n za t t o n s e ffi c le n c y v a 即 i n g w lt h p ho f d i ffere n t a b s o rb e ll t 屯 .乙二胺:口 ,牛确酸钾:,尿素:。三乙醉胺 山图2 . 3 和图2 4可以吞出, 尿素济液在最初 z o n l i n内的脱硫率稳定在94%左右, 但z o m in后,脱硫率开始急剧卜 降, p h值也随之 骤降。 尿素与5 0 : 发 1 三 如卜 反应: 硕 十 论文可1 1于 生胺法烟气脱硫实验研究 5 0 2 + ( n h z ) z c o+z h zo+l / 2 0 2 ”( n h 4 ) 2 5 0 ; + c o z( 2 名 ) 尿素的质量分数在儿种吸溶液中最大,但吸收容量却相对较小, 而且尿素吸收了5 0 2 后会释放出温室气体c 0 2 ,造成二次污染。故尿素不作为5 0 : 吸收剂。 三乙醇胺溶液的 脱硫率稳定 在93% 左右, p h值曲 线下降 趋势平缓, 吸收容量大。 三乙醇胺与5 0 : 发生如下反应: 5 0 2 + h : 0冲h z s o ( 2 . 9 ) h 2 5 0 3 冲h 一 + h s 0 3 一( 2 . 1 0 ) h s o 3一 峥h 一 + 5 0 3 2( 2 1 1 ) r n h z + h 十 峥r n h 3 一( 2 , 1 2 ) 式 (2. 1 2) 中,r n h : 代表三乙醇胺。 三乙醇胺溶液的 脱硫率与牛 磺酸钾、 尿素溶 液 的脱硫率相比略低,而且三乙醇胺与c o z 会发生如 下 反应: c 0 2 + h : 0峥hz c o ,( 2 . 1 3 ) h 2 c 0 3 冲h 一 + h c o 3 一( 2 . 1 4 ) h c 0 3一 汁h +c0 3 2一( 2 .1 5 ) r n h , + h 一 冲 r n h 3 一( 2 1 6 ) 实验考虑的是 5 0 : 的脱除,与 c o : 发生的反应是不期望出现的副反应。故三乙醉胺 不作为 5 0 2 1 吸收剂。 牛磺酸钾溶液的脱硫率稳定在94% 左右, p h值曲线下降 趋势平 缓, 吸收容量大。 牛磺酸钾溶液与5 0 : 发生如 卜 反应: n h z c h z c h z s 0 3 k+ h 一n h 3 一 c h : c h z s o : k( 2 1 7 ) 考虑到牛磺酸钾解吸率很低, 且配制牛磺酸钾溶液所需的牛磺酸价格昂贵, 其脱硫成 本太高, 故牛 磺酸钾也不作为5 0 : 吸收剂。 乙 乙 胺溶液虽然浓度低,但其脱 硫率稳定在98. 5 % 左右, p h值曲 线下 降 趋势平 缓,吸收容敬大。乙二胺 js o z 发尘如 下 反应: n h 犷 c h : 一 c h z 一 n h : 十 h 一 冲n h : 一 c h 犷 c h z 一 n h 。 一( 2 . 1 8 ) 在所选吸收剂中,乙 二 胺的脱硫效果是最好的,实验筛选乙 乙 胺作为吸收hlj。 倾 论 文 可11生胺法烟气脱硫实验研究 2 . 5 .2 添加有机酸后的脱硫效果比较 针对乙二胺易挥发的问题, 实验采取在乙二胺溶液中加入酸作为添加剂。以减少 乙 二胺的挥发。 乙二 胺溶液中 加入有机酸后的脱硫率 及p h值随时间的变 化曲 线如图 2 乃和图2 石所示。 o5 !的 势冷琴书冬城 985 02 04 06 0801 (x) tlmi n 图z j添加不同有机酸后脱硫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f l g z .5 们1 e c u rve o f l h e fl u e g asd e s u l fu ri zat i o n s e ffic ie n c y v a ry i n g w i t h l i m e o f a d d i n g d i fferen i o rga n i c a c i d 口 ,乙二胺:。 ,乙二胺j 柠捧酸:,乙二胺俩 烯酸:x ,乙二胺2 草酸 1 1 一 玉 8 7 卜 一 认 0204060801 00 tjmi n 图2 石添加有机酸后吸收液p h值随时间的 变化曲 线 f i g z 乃 the c u rv e o f t h e fl u e g a s d e s u lfu ri zat lo n s e ffi c ienc y v 侧 in g w l t h p h o f a d d i n g d i ffere n t o rga n l c a c l d 口 ,乙二胺:佗 。乙二胺柠橄酸:,乙二胺/ 丙烯酸:又 ,乙二胺/草酸 实验采 用模拟烟气1 。 5 0 2 浓 度3 0 0()x l 0 一 , 烟气流最1 0 0 0 m l/ m i n , 吸收温度5 5 oc, 乙_ 二 肢溶液的物质的皱 浓度为住 3 m ol /l。山图 2 . 5 和图2 . 6可以看出,加入柠檬酸的 i 4 倔1 1 论 文可再生胺法烟产 t 脱硫实验研究 溶液的脱硫率是最高的,稳定在992 %左右,而加入草酸、丙烯酸的溶液的脱硫率要 低 一 些, 乙三胺溶液中加入添加剂后的脱硫率比不加添加剂得到了明显提高, 而且加 入 添加剂 后, p h值曲线的下降 趋势也 变得平 缓 一 些, 实验选 取乙二 胺/ 柠檬酸溶液为 吸收配方。 2 . 5 3 添加无机酸后的脱硫效果比较 乙二 胺溶液中加入无机酸后脱 硫率及p h值随时间变化曲 线如图2 7和图2 . 8 所 示。 实 验采用模 拟烟气 1 , 5 0 : 浓度3 0 0 0 、 1 护, 烟气流量l ooornu m in , 吸 收温度55, 乙二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 3 m ol 几。由图2 刀和图2 . 8 可以看出,加入磷酸、硼 酸后的吸收液的脱硫率最高,稳定在9 9 2 % 左右,而加入硫酸、盐酸后的吸收液的脱 硫率相对低一些, 而乙二胺溶液中加入添加剂后的脱硫率比不加添加hlj得到了明显提 高, 加入添加剂 后, p h值曲 线下降趋势也 变得平缓一 些, 实验选取乙 二胺 / 磷酸和乙 二胺/ 硼酸溶液作为吸收配方。 o5 ,组 一 叫 平 碟 夕 匆 匆 众 99 罗山巷 98 石 02 04060801 00 盯 m in 图2 夕添 加无机酸后吸收液 吸收率随时间的 变化曲 线 f l g z 刀 刀 1 e c u rv e o f th e fl u e g asd e s u l fu n za l i o n s e ffi c i e n c y v a 心 in g w l t h t i me o f a d d in g d iffere n t in o 飞a n j c a c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