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高墩施工技术[权威资料]_第1页
铁路高墩施工技术[权威资料]_第2页
铁路高墩施工技术[权威资料]_第3页
铁路高墩施工技术[权威资料]_第4页
铁路高墩施工技术[权威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路高墩施工技术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特大桥高墩施工的施工难度比较大,一般都会作为特大桥施工工程的重点控制对象,本文结合某特大桥的高墩施工实例,对特大桥高墩施工难点、相关的技术工艺以及施工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同类工程提供一些参考借鉴的依据,为我国特大桥安全、有效地施工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特大桥;高墩;施工难点;施工技术 TU74 A 1、施工重难点和关键技术 高墩模板设计及主要施工工艺、方法 在复杂条件下,墩身线性控制 墩身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 高墩施工风险控制 2、模板设计及主要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2.1 模板设计总体方案 铁路空心墩施工采用类翻模施工工艺,即空心墩外模以顶口圆端半径尺寸最小处作为模板顶口,以底口圆端半径最大尺寸为模板底口 1.5m 为一节做全套模板,根据各个桥墩顶、底口尺寸调整模板节段长度,保证每个桥墩顶、底口处尺寸单独成节。 2.1.1 模板设计 空心墩设计基本 上分为 3 个部分,下部为桥墩的实体部分;中间采用空心薄壁设计,外壁 35: 1,内壁 1: 70、1: 80、 1: 55 三种坡比形式;顶部为实体部分和墩帽。 墩身外坡比均设计为 351 ,考虑便于模板进行施工,外模以顶口圆端半径尺寸最小处作为模板顶口,以底口圆端半径最大尺寸为模板底口 1.5m 为一节做全套模板,根据各个桥墩顶、底口尺寸调整模板节段长度,保证每个桥墩顶、底口处尺寸单独成节。模板拼装图见下图: 2.1.1.1 外模板构造的设计 由于墩身高,模板倒用次数多,确定面板使用 5mm 厚钢板制作, 模板纵肋采用 12 槽钢,后横梁采用 216 槽钢,纵肋和横梁组焊而成,模板法兰采用 1.5cm 钢板,连接螺栓采用 20 螺栓,间距 20cm。模板具体参数见下面模板圆端模及平面模板设计图: 2.1.1.2 内模设计 考虑到内模施工空间较小,面板使用 5mm 厚钢板制作,模板纵肋采用 8 槽钢,圈肋采用 16 槽钢,纵肋和横梁组焊而成,模板法兰采用 1.0cm 钢板,撑杆采用 16 槽钢。内模板拉杆采用 20 精扎螺纹钢,拉杆孔与外模相对应。共加工内模板板 6 套。模板具体参数见下面模板圆端模及平面模板设计图: 2.1.1.3 工作平台 特大桥外模工作平台主要靠在设计外模上利用预留螺栓孔,在竖向加劲肋上安装吊篮式三角支架,施工人员通过工业电梯和空心墩内部内爬梯进入工作平台在墩中心搭设钢管支架,顶部设置横杆,放置厚度 3cm 的脚手板,作为操作平台。 工作平台图见下图: 2.1.1.4 模板的抗风设计 在模板的四个平模角分别设置四个吊环,利用已经施工下部混凝土 32 的拉杆孔和通气孔设置为作为临时约束,采用 20 钢丝绳利用紧线器(或其他类似工具)将模板进行预拉紧,必要的时候可以暂时利 用钢筋直接临时焊接处理。 2.2 工艺原理 空心墩分节施工,每节施工高度 3m,模板分定位导向模板与混凝土施工模板。其施工示意图和工艺流程图见下图。 2.3 主要施工方法 2.3.1 钢筋连接作业工艺 ( 1)该技术和工法的特点 接头强度达到行业标准 JGJ107-2003 中接头性能要求。 螺纹牙型好、精度高,连接质量稳定可靠。 应用范围广:适用于直径 14 50mm 的钢筋在任意方向连接。 施工速度快。 施工安全可靠。 节约能源。 ( 2)工艺原理 钢筋加工和连接的工艺流程: 钢筋端面平头。 剥肋滚压螺纹。 丝头质量检验。 带帽保护。 丝头质量抽检。钢筋连接工艺流程: 钢筋就位。 接头拧紧。 作标记。 施工检验。 绑扎其它钢筋。 ( 3)机具设备 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机:该设备集钢筋剥肋及螺纹滚压于一身,一次装卡即可完成两道工序,它主要由台钳、剥肋机构、滚丝头、减速机、冷却系统、电器系统、机座等组成。 自控限位:对钢筋的夹持位置进行自控限位,型号划分与钢筋规格相同。 螺纹环规:用于检验钢筋丝头的专用量具。 ( 4)墩身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 2.3.2 混凝土施工 A、混凝土的拌和: 在对所有进场的水泥、砂、碎石、外加剂、掺合料进行试验检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原材料才能用于墩身混凝土的拌和。水泥、粉煤灰分别采用专用粒料罐进行储存,自动计量,每盘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少于 2min。 B、混凝土的垂直运输 墩身砼浇采用塔吊和输送泵两套方案。采用塔吊运输时,根据塔吊型号,选用合适的料斗,尽可能发挥塔吊工作能力,加快浇筑速度,本工程采用 2t/40m 型塔吊,根据不同的浇筑部位,每次起吊混凝土方量为 0.81m3。 C、混凝土顶面标高的控制 因墩身混凝土分节浇注,控制好每节混凝土顶面高度可以保证相邻两段墩身接缝良好,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浇注完毕后派专人用木抹子将模板四周附近的混凝土抹平,保证混凝土面与模板顶面平齐,以保证上下两节段为一条平齐的接缝。 D、混凝土顶面凿毛 为了保证上下两节段混凝土的良好的结合,待混凝土强度达到 2.5Mpa 后进行人工凿毛,凿毛标准为,首先必须将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凿掉,露出石子,凿完后用风枪先吹掉混凝 土残渣,再用高压水冲洗干净。保证凿毛的混凝土面清洁。 2.3.3 空心墩底部实体段施工 空心墩底部设计为实体段,实体段长度为 2.5m-7.5m,其中 4#墩实体段长度底部最大为 7.5m,顶部为 5m。 ( 1)实体段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措施 控制拌合温度 混凝土的拌合温度:或称之为出机温度,混凝土的拌合温度主要是原材料供给的,根据拌合前混凝土原材料的总热量与拌合后混凝土能量混相等的原则,即可求出混凝土拌合温度。 浇注时环境温度 混凝土的浇注温度 :经过运输、平仓、振捣过程后温度称之为浇注温度。浇注温度与外界气温有关,当外界气温高于拌合温度时,浇注温度比拌合温度要高,反之亦然。 采用冷却管降温 依据承台温度应力场特征,水平安置冷却水管。施工现场具体的布置,根据浇注的环境和气候状况进行温控计算,后依据计算的结果进行布置。 A、冷却水管路布置原则:从中间向两侧分部布置,水平管间距为 120cm,距离四周边缘不大于 110cm;各层间进、出水管均各自独立,散热管进出水口均露出承台侧面 20cm。 B、水管接头采用 PVC 弯 管连接,在混凝土施工前 ,水管系统均经过通水试压,仔细检查每一个接头 ,确保管路不漏水。 2.3.4 空心墩的封顶施工 2.3.4.1 施工方案选定 目前建筑施工解决竖向承重的常规办法是搭设满堂脚手架的方式。但京山特大桥的薄壁空心桥墩封顶施工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空心墩内部空间狭小; 要求搭设的满堂脚手架很高(最高达 65m),技术上很难把握; 材料进出只能通过的空间很小(进人洞),施工很不方便; 施工周期长,塔机利用率不高,同时模板的周转率很低,施工很不经济; 施工必须要考虑封顶的厚度 形成支撑梁满足下部施工承重需要。 2.3.4.2 具体施工方法 ( 1)预埋件制作 支点预埋件作为支撑系统的主要构件,制作要求较高。本方案设计中采用两根 50cm 长的 20a 普通工字钢。在外露端必须采用 6mm 厚钢板封住。 ( 2)预埋件安装 混凝土施工到方案设计的高度前,在钢模板上设置相应的方孔,预埋件按设计埋入 30cm,外露 20cm,同时将埋入部分与两层空心墩身护面钢筋焊接牢固。本次计算的节点为16 个。 ( 3)支撑系统安装 钢横梁安装完毕后即可按 设计的位置搭设传力杆件(传力杆件为了便于落模采用普通 48*3.0 钢管脚手架,顶部设置调整高度的顶托),在传力杆件上搭设木横梁 10*8,木横梁上密铺普通组合钢模板。 2.3.5 墩身养护 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混凝土养护剂采用 YF-6 型养护剂。 YF-6 型混凝土养护剂是复合类成模型养护剂,主要成份为:成模剂、改进剂、促进剂。 YF-6 型养护剂以水为连续相,选用了具有良好成模性与粘着性的成份作为成模剂;以有机胺作为改进剂,提高成模剂的溶解度,改良成模后的脆裂性,使覆盖模具有合宜的韧性。 具体操作方法为:用 3WS-7 型压缩喷雾器将养护剂溶液喷洒在混凝土表面上,喷头距表面 30cm 左右。喷洒时,操作人站在上风处,按顺序逐行喷洒,向前推进。 平均 1 天施工 1m,最后顶帽施工考虑 7d 时间 3.测量方案 本工程设专职测量工程师 1 人,主管大桥的测量工作;设测量技术员 2 人,负责京山特大桥的测量工作;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增加测量技工,以满足施工测量工作需要。 3 1 平面控制测量 工程开工前,指挥部专职测量工程师组织测量人员,CP ( )进行复核,并按照要求进 行平差,达到使用精度条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密是施工放样控制点,采用 GPS进行控制测量,同时利用全站仪进行校核,确保加密点精确无误。平面控制测量的示意图如下: 3.2 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在利用设计提供高程控制点的基础上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往返测量,电子平差。满足测量精度条件下,设置和加密控制点,作为控制高程施工使用。 3.3 施工放样 由于墩身比较高,项目部测量队每次支立模板前对墩身位置进行精确放线为支立模板提供依据,模板加固后测量队对模板平面位置进行复核,准确无 误后方可浇注混凝土,本循环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再次对墩身平面位置进行复核,以调整下一循环模板的支立位置,如此循环进行墩身施工。 墩身测量放线示意图见下图: 4.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 4.1 墩身表面质量通病的防治。 主要有蜂窝、麻面、气泡、泛砂、砼色泽不一致等现象,保证措施如下: 砼配合比设计时在满足施工条件下,应尽量降低含砂率和水灰比。 砼应强制拌和,罐车运输,连续浇注,杜绝坍落度不稳定,送料不衔接和每车砼级配不均匀、投料造成离淅的现象出现。 经试验掌握振捣的尺寸,既不能过振形成表面泛砂、砼流泪的现象,也不能因欠振导致蜂窝、麻面。 4.2 模板接缝、分层和分节施工缝的消除 由于翻模施工为分节段浇筑混凝土,在浇筑下一节段时,上一节段浇筑的墩身混凝土已硬化并发生收缩,与模板间产生一定的缝隙,不仅造成节段的错台较大,而且,最主要的是,浇筑混凝土时,水泥浆下漏,影响墩身外观。 ( 1)避免混凝土分层现象:这种现象大都是由于砼坍落度大,经振水泥内黑色成份上浮至表面,导致两层间有深色条带痕迹。也有前层初凝后浇注后层形成的施工缝 痕迹。 ( 2)环向施工缝处理:要求两节模板横向接缝严密,不能有漏浆现象,每次拼接时,粘贴双面胶带。 4.3 墩身防扭曲控制 在检查结构尺寸时,量取内外模板的对角线尺寸留底,在浇筑砼过程中或抽查复核时,一旦发现有异常现象,立刻根据留底对角线数据依靠墩身内部脚手架和底节模板桁架调校模板,同时采用全站仪放样圆端形空心墩的六大控制点复核,即墩截面的左右圆端和直圆四大相切点,控制结构尺寸允许误差,达到防止墩身扭曲的目的。 文档资料:铁路高墩施工技术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 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 :土建工程施工中的施工质量控制及措施 土建工程设计中裂缝控制的探讨 浅论煤矿胶带运输系统 土建工程监理在保证实施质量中的作用研究 填充墙砌体工程的施工技术措施解析 提高水利工程勘测设计质量的建议 试论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谈谈低碳式风景园林建设 探析公路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应对措施 讨论城市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