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们的路在何方? 底层文学发展之我见中文摘要 我们的路在何方? 底层文学发展之我见 中文摘要 “底层写作”“底层文学”是近年来中国文学界新出现的文学现象,俨然成为一 种新的文艺思潮,在创作界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引起了国内学界、创作界的持 续关注。这一写作方式的两大特征是底层题材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不过在理论与 创作上,“底层文学”既有突出成绩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将介绍底层文学的产生 和现状,分析“底层文学”的产生根源、特点及其意义,更要对“底层文学”的相关 理论批评以及在“底层”的讨论中存在许多莫衷一是的问题进行摘要性的说明剖析。 在此基础上,笔者对这一文学现象做出某些批判性的评价,谈些粗浅意见,提出自己 对于当代文学特别是“底层文学”应如何生存发展的一点小的主张,希望能为当代文 学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关键词:底层底层文学发展对策 作者:王斌 指导老师;朱栋霖 w h e r ei so u rw a y p - l 订yo p i n i o na b o u t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t h eb o t t o ml i t e r a t u r e a b s t r a c t w h e r ei so u r w a y ? o p i n i o na b o u t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t h eb o t t o ml i t e r a t u r e a b s t r a c t ”b o t t o mw r i t i n g ”b o t t o ml i t e r a t u r e ”i st h a tc h i n e s el i t e r a r yc i r c l e sa p p e a r si nr e c e n t y e a r sn e w l yl i t e r a t u r ep h e n o m e n o n ,b e c o m e so n e k i n do fn e wt r e n do ft h o u g h ti nl i t e r a t u r e a n da r tv e r yl i k e l y ,i nc r e a t i o ne m e r g e n c em a n yo u t s t a n d i n gw o r k s ,a r i s i n gf r o mt h e d o m e s t i ca c a d e m i c ,c r e a t i v ec o m m u n i t yo fs u s t a i n e da t t e n t i o n t w ob i g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t h ew r i t i n ga r eb o t t o ms u b j e c tm a t t e ra n dt h ec r e a t i v em e t h o d so fr e a l i s m h o w e v e ro nt h e o r ya n dc r e a t i o n ,n o wt h a t ”b o t t o ml i t e r a t u r e ”h a v i n go u t s t a n d i n g a c h i e v e m e n th a sa l s oa p p e a r e daf e wq u e s t i o n s t h i sa r t i c l ew i l li n t r o d u c et h eb o t t o m l i t e r a t u r eu n d e r l y i n gt h eg e n e r a t i o na n dt h es t a t u sq u o ,a n a l y s i so f ”b o t t o ml i t e r a t u r e ”o f t h ec a u s e s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a n dt h e i rs i g n i f i c a n c e ,m o r et ot h e ”b o t t o ml i t e r a t u r e ”t h e o r yo f c r i t i c i s ma sw e l la si nt h e ”b o t t o m ”a n dd e c i d ew h i c hi sr i g h tt h e r ea r eal o to fd i s c u s s i o n o fi s s u e st h a ts u m m a r ya n a l y s i s o nt h i sb a s i s ,t h ea u t h o ro ft h i sl i t e r a r yp h e n o m e n o nt om a k es o m ec r i t i c a le v a l u a t i o n , o nt h em o r es u p e r f i c i a lv i e w s ,p u tf o r w a r dt h e i ro w nc o n t e m p o r a r yl i t e r a t u r e ;e s p e c i a l l y f o r ”b o t t o ml i t e r a t u r e ”s h o u l db et h es u r v i v a l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o ft h ei d e ao fal i t t l eh o p e f o rt h ec o n t e m p o r a r yl i t e r a t u r ei nab r o a d e rd e v e l o p m e n tt h i n k i n gs p a c e k e yw o r d s :b o t t o m ;b o t t o ml i t e r a t u r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 l l w r i t t e n b yw a n gb i n s u p e r v i s e db yz h ud o n gl i n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使用授权声明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 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 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含为获得苏州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 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 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研究生签名:互弧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苏州大学、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论文合作部、中国 社科院文献信息情报中心有权保留本人所送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文档,可以采 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 致。除在保密期内的保密论文外,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公布( 包括刊登) 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论文的公布( 包括刊登) 授权苏州大学学位办办理。 我们的路在何方? 底层文学发展之我见 序言 序言 新世纪以来,“底层文学”创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并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也引 发了一系列的相关论争。在文化界、创作界、批评界延续了几年热议后,现在似乎对 于“底层文学 的各种讨论有所降温,而实际上关于“底层 、“底层文学”的概念内 涵和外延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目前,底层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底层与底层文学的 概念界定,底层书写的文学、文化与社会意义,申诉与代言的身份焦虑等方面。并且 当下对“底层文学”的探讨更是向一个更广泛的视域前进,牵涉到作家创作、出版营 销、理论研究、社会学研究等等方面,使这一话题具有了更为广泛的公共性。人们不 断地试图从各种角度用各种话语方法,来对“底层文学”的概念、范畴、表达与接受 对象进行研究和阐释,“底层文学”已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一种学术资源,被不断地 开掘和拓展。 为了推进新世纪文学特别是底层文学能更好地实现其文学目的,本文将对“底层 文学”这一本身就存在漏洞的命题,进行梳理和反思,以期在理论上能够进一步探讨 和建设,同时批判性提出一些浅见,从而能使所谓的“底层文学 和新世纪文学获得 新的发展和更为持久的生命力。 我们的路在何方? 底层文学发展之我见 第一章背景综述:底层文学的前世今生 第一章背景综述:底层文学的前世今生 近几年来“底层文学”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微至显的过程。2 0 0 4 年,曹征路的那 儿、陈应松的马嘶岭血案等作品集中出现的时候,并没有“底层文学”的说法。 以底层为题材的文学出现,是作家本着直面现实的写作态度和一种知识分子的立场对 现实生活重大问题的表述。人们对改革进行反思,人们开始关注在这样的历史变动中, 到底发生了什么? 人民的命运怎样?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 背景下,“底层文学”虽然是一个新概念,但作为这一概念所表述的文学现象却是早 已存在的,而且作为一种具有多层意义的文学现象,已逐渐成为新世纪文学中一个不 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关注底层文学,我们首先来探寻一下底层文学的发展历程。 2 0 世纪9 0 年代,天涯、南方文学率先推出关注底层人民生存状态的打工 文学和生活实录。一些来自底层的知名作家也视点下移,着力书写与生俱有的平民化 生存记忆,表现出“强烈忧患意识 。【1 】 当代2 0 0 4 年第5 期发表曹征路的那儿被看作是底层文学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国有企业改制导致国家财富流失、工人生活艰难为背景,写工会主席“我小舅 抗争失败,最后自杀的故事。 2 0 0 4 年,由天涯杂志在文学界率先发起“底层与关于底层的表述专题讨 论,刊发文化批评家蔡翔、王酉龙、刘旭的文章,对1 9 9 0 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在转型 中出现的社会分层的趋势和现实进行探讨。 2 0 0 4 年6 月,天涯再度组织讨论,发表王晓明的l 县见闻、蔡翔与刘旭的 底层问题与知识分子的使命、顾铮为底层的视觉代言与社会进步、吴志峰故 乡、底层、知识分子及其他、摩罗我是农民的儿子。 2 0 0 5 年1 2 月,新星出版社和“新浪网”联合召开“多重视角纵深对话:关注中 国农村妇女问题暨妇女闲聊录研讨会”,学者张颐武、贺绍俊、张新颖、荒 林等对于林自文学写作的转型进行分析。林白以在湖北各地遇见的妇女等文章, 表现她创作方向和个人精神的转折。张新颖指出,林白的妇女闲聊录是一次把“上 升”的艺术改变为“下降 的艺术的尝试,要把文学从个人的高度“下降 到辽阔的 2 我们熬路凌传方? 瘫层文学发嶷之我冤 第一掌慧条综述:残层文学懿夔邀今生 生活世界中去。不久,张新颖再度发表文章,从妇女闲聊录反思“文学性。 2 0 0 6 年l 男,全新改版的小说选刊开设了“声音“发现等栏重,关注底 层与底层表述。 2 0 0 6 年2 胃,天涯杂志第三次组织“底层与关于底层的表述讨论,发表学 者陈映芳、南帆、柳冬妮、耿占春等人的文章,从全球的左翼思潮背景,观察中国的 “底层简题。 2 0 0 6 年4 月1 8 日到1 9 日,内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组织的“底层与文 学的研讨会在北京密云县召开。阁晶明、李洁菲、李建军、孙郁、张柠、萧夏林、 李静、刘庆邦、杨显惠等数十人出席。与会者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左翼文学潮流和 当代文学中的“底层叙述进行了分析。由于发言者的角度不同,关予“底层、底层 问题与知识分子使命 的讨论,最终演变为“底层能否摆脱被表述的命运”的激辩。 2 0 0 7 年1 1 月重层至4 曰,由中国新文学学会、江南大学文学院共同举办的中国 新文学学会2 3 届年会暨“底层创作与和谐社会 学术研讨会在江苏无锡召开。来自 海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8 0 余名专家学者,就底层仓l 作与和谐社会、底层文学的历 史审视、底层创作理论、作家言说的身份会与底层社会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 由上述底层文学发展中的若干大事件综合分析可知,底层文学其实是从2 0 0 4 年 才开始讨论的一种文学现象。最早是在天涯杂志发表刘旭的文章及与蔡翔的对话 关于“底层与底层的表述 这样一组文章,成为文学界谈论底层的滥觞,引起了 很大的反响。文学评论界提出了“底层文学的概念,主要倡导者是“左岸文化网 团结的一群作家、文学研究者和文学批评者。从讨论那儿开始之后,天涯、上 海文学、小说选刊、北京文学等文学刊物不断地参与到讨论中来,还有3 c 学 评论、文艺理论与批评等文艺理论干| l 物都在关注这个话题。底层与关于底层的表 述,已经作为当下一个重要的命题被广泛关注。2 0 0 4 年与2 0 0 5 年,关于底层的论争 基本上是在文化层面与理论层面,其焦点集中在底层能否自我表述的闯题上。当代文 学界的知名学者如蔡翔、南帆等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2 0 0 6 年以质,底层争论转 为对文学具体创作方法、现实倾向与美学观的讨论,一批年轻新锐的批评家把底层写 作作为可实践的文学概念、文学主张进行阐释立论,并提出一整套创作标准,以此为 前提,对当代文学进行批判性研究。几年来,随着“底层文学”的概念被不断炒热, 3 我们的路在何方? 底层文学发展之我见第一章背景综述:底层文学的前世今生 许多作家蜂拥而至,底层写作的数量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底层文学写作概念的本源 性缺陷也逐渐呈现出来。以底层的目光与视野思考中国现实生活并进行写作,虽然突 显了文学介入现实的力量与决心,彰显了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责任,但同时,也使得文 学中的现实出现很多问题。底层与文学的关系、作家对底层的表达等话题在今天依然 充满歧义。什么叫底层、怎样实现对底层的关注,这些问题实际上深刻地触及到当代 社会问题的根本。 而对于所谓“底层文学”的概念,研究者认为就是内容主要描写底层生活中的人 与事;形式上,以现实主义为主,但并不排斥艺术上的创新与探索;在写作态度上, 它是一种严肃认真的艺术创造,对现实持一种反思、批判的态度,对底层有着同情与 悲悯之心,但背后可以有不同的思想资源;在传统上,它主要继承了2 0 世纪左翼文 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传统,但又融入了新的思想与新的创造。【2 】 4 我们熬路凌 毒方? 底层文学发震之我觅第二章筑层文学鲮分辑评徐 第二章底层文学的分析评价 第一节底层及底层文学表述之辨 在谈论底层写作底层文学时,我们必须先明确底层的概念,焉这一概念的表述, 至今仍然见仁见智。 一、底层含义 关予底层文学大致的概念,就是以写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等“底层人民生 活为主的小说,反映苦难、社会正义等社会重大问题。如果将“底层文学”简单定义 力“由底层作者撰写或其他阶层作者表现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也许分歧不致太大, 但对“底层”这一概念的内涵,诸家的界说却有差异,未有统一。 在文艺报底层文学 弓l 发思考( 2 0 0 6 年1 月2 l 嚣) 的访谈文章中,南 帆认为底层无法进行一个简单的本质主义命名,而是必须进入历史化的过程。换句话 说,底层不是固定的某些人,两是要在特定的历史环境里瓣认。尽管如此,底层有一 个基本特征,即底层是一个被压抑的阶层。 张来民认为,“底层是社会学意义的概念,是基于社会学有关社会分层理论的 表述。在新时期对“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社会理论的拨乱反正之后,阶级谱系的无限 扩大化和僵硬化、教条化以及斗争理论已被走向稳定和谐的社会趋势所取代。但随着 市场经济的竞争性的社会展开及其所导致的社会不均衡,有关社会分层的理论观念就 仍然成为我们把握和观察社会的一个有效视角。所谓“底层”,可戬从人的较会位置 和职业、经济状况等因素看,也可以从其价值含义上去理解,即包括处于社会下层的 三教九流,其主要特征是绝们因其环境、素质、群体性或个体性等都尚处于为农、食、 住等基本生存权而奋斗的夹缝中,为这种“第一生存 要义所左右,还谈不上更高阶 段的“发展性需要,更谈不上体闲和享乐。 评论家阎晶明将“底层 归为“知识分子的一个说法,一种关注,它最主要的意 义在于社会阶层的整体的关照 ,城市平民、农民工,还有更复杂的群体集合到这个 概念之下,命之为社会底层。【3 】 5 我饲戆路在嚣方? 底层文学发震之我冕第二章廉层文学兹分辑译徐 评论家李建军将“小人物”列为底层的主体。他认为,“他们是陷入困境的生存 群落,她们的境遇某种程度上就是入类境遇的象征,所以写底层入菜狰程度上就是 在写整个人类的种体验。“小人物 作为文学的重要写作对象,如何去写,是否去 关注,是由一个时代的文学精神品质和道德形象决定的。【毒】 由上述各家所言,底层内涵尚无法统一,但“底层”概念因其笼统和象征性,契 合文学的人道主义关怀和相对明晰的棵人民性”倾向,焉在有关文学批评的语境中已 被更多地使用。总体上说,“底层”概念流行于文学界,是新世纪中国文学的客观发 展情势所致,是文学的一个进步。丽实际上根据刘小新在近期文论中的底层论述述 略指出,“底层 概念最早来自安东尼奥葛兰西的狱中札记,用来指前资本主 义结构中的意大利南部农民。葛兰西的底层理论实际仍然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他通 过论述底层在各种统治中的作用而论及底层在自己的政党领导下取得霸权的问题。其 “属下概念在斯皮瓦克属下能够说话吗? 等盾殖民论述得到进一步阐释,他突 出了“底层”不能发音的特征。单元庄社会群体结构变革与政策理论研究认为, 改革开放以来,新技术革命带来新兴产韭蓬勃发展和社会产业及生产力结构的剧变, 导致生产关系和资源配置领域中的“权益重构 ,逐步形成新的资源配黉结构和观念 文化体系。【5 j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在职业类别基础上,依据对组 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这三种资源的占有程度,对当代中国社会阶层进行划分。 f 6 】蔡翔、刘旭底层闻题与知识分子的使命、有关底层的问答认为底层很少或 基本不占有上述三种资源,其来源主要是商业服务业员工、产业工人、农业劳动者和 城乡无进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底层遭受贫困的折磨,需要帮勘和救济,处于被压抑的 阶层。若从文化表述、再现或文化资本的角度来讲,底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缺乏话 语权,底层就是沉默的大多数,准确地说底层就是弱势阶层。【7 】 由此可见,底层是一个社会学概念,若从社会结构的分化和知识话语的生产方面 定位,底层主要指占有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瓷源都较少,在经济结构中处于下 层,社会地位低,丧失话语权的部贫民众。在中国当前批评话语中,或许是为了区别 耳熟能详的“无产阶级”,而普遍使用“底层 的概念。 如果说明确了底层的内涵以后,那么再来探讨底层文学的概念时首先凸显出来的 是“代言”的障碍问题。谁在写“底层”? “底层入能说话吗? 谁有资格为“底层 6 我爱熬路套何方? 底层文学发震之我见第二章瘫层文学豹分辑谖徐 人”说话? 如何为“底层人说话? 这些都是“底层文学”兴起以来持续讨论的问题。 这些阔题有一个共嚣的指尚,就是写作者琴羹被写作者麴阶级或除层身份差异,以及由 此差异所产生的对写作者代言合法性的质疑。 二、底层文学的含义 底层概念没有统一或者说存在多重解释外,底层文学的概念则同样存在偏差。蔡 翔、王晓明、孟繁华、刘继明和南帆等都一直在讨论什么是底层文学,底层与知识分 子的关系等理论层面问题,链们讨论的一个焦点就是作为一个知识分予能不能代表底 层人说话,这是不是有可能,因为毕竟知识分子可能跟底层人关系不大。这里我分两 方面来阐释。 第一,总体来说,我认为底层文学由底层作者撰写或其他阶层作者表现底层经验 的文学表述,代表的是一种面尚下层民生的写作颧廊,拓展了文学题材,丰富了文学 自身,表达作家的人道主义关怀,唤起社会对底层的关注与同情。“底层文学”可以 细分为底层作者的写作与职业性作家关于底层经验的文学表述两种。亦如张未民将鑫 前文学表现底层经验分为两种写作方式:种是“在写作中生存”,一种是“在生存 中写作 。前者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的专她化、职业化发展,以及文学本体论、纯 文学论的发展所形成的主流写作,即职业性作家的写作方式,他们强调写作是他们生 命的生存方式,文学是俺们生命实现的方式。文学成为他赖以生存的躯壳,是生存的 一个目的。后者是新世纪文学中出现的一种新的边缘写作方式,这些作者往往是在生 存第一线上拼斗的生存者,同时又将生存斗争中的精神物化为文学作晶,显示了生存 对于文学的重要意义。“在生存中写作”现在渐渐为人们所关注,从某种意义来说突 显了职业作家们“在写 擘中生存 豹局限和闯题。靠在写作中生存”的写作方式有可 能使作者产生启蒙主义者式的自大和自恋,对底层生活、对文学以外的生活以俯瞰的 姿态视之。这种对文学的融足心理和自我局限,对文学以外社会的隔绝,邵使作者放 文学本能的角度自觉地涉足底层现实,也往往捉襟见肘,对底层现实矛盾最后往往采 取欲望化的虚幻解决或审美化的虚幻解决,显示出长于文学思考而无力进行社会思考 和现实思考的虚幻状态。 同样,王文初新世纪底层写作的三种入文观照对底层文学的界定被普遍认可。 他认为对底层写作的理解,大致为两种。一种是从作者的角度来理解,即处于社会底 7 我们的路在何方? 底层文学发展之我见第二章底层文学的分析评价 层或基层的作者的写作。另一种是从客体对象的角度来理解,即作者并不一定身处社 会底层或基层,但所表现对象为社会底层的写作。判定是何种写作的标准,仅仅依据 作者的身份是远远不够的。只能以所表现的客体对象为依据。那么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如何? 应该说,底层作者往往更为熟悉自己的生活,这是他们的优势。但他们在取得 一定的成功之后会不会不知不觉地进入中产阶层作家的行列? 就如张清华在提到打 工诗人柳东妩并论及他的身份时也说:“曾经是 一个“打工诗人 ,但现在他是否还 是? 作者的身份固然很重要的,但也不是那么重要。【8 】 学者南帆进而指出,中产阶层对于底层经验的表述能否得到被表述者的认可? 底 层对于他们使用的理论、概念以及各种修辞方式是否习惯? 知识分子美学与底层美学 , 一致吗? 作家的中产阶级化会不会妨碍他们表述底层? 这都是今天必须深入讨论的 问题。至少必须察觉一种可能:如果中产阶层作家拥有表述底层的强烈愿望,他们就 会相当程度地超越自己的中产阶层身份。作家的一个重要工作是想象,这是他们超越 中产阶层身份的重要手段。蔡翔也认为,如果把底层仅仅视为一种题材,那么,我们 就有可能重新陷入“题材决定论的旧式陷阱。最重要的并不在于是否具体地叙述底 层,而是让这个词成为一个“在场”的“他者,是在这个词的目光注视中,开始我 们的叙事。【9 】 目前的“底层文学 总的来说主要是一种知识分子式的精英性写作,基本为专业 作家 1 0 】写,文学爱好者读,传播范围大体局限于以文学期刊为主要渠道的“文学圈”。 也就是说,写作者和绝大部分阅读者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底层 ,因此这就出现了 当前关于底层文学的主体“代言”之争,质疑作家代言的合法性。甚至在学者张柠看 来,“底层”不仅仅意味着苦难苦难只是人们跳出底层对其反观后的感受。苦难 不存在于底层,而恰恰是知识分子作为精英文化的代言人对底层的一种误读。【1 1 】 第二,底层文学,抛开题材决定论不谈,顾名思义,就是指以反映社会底层人的 生存状态和生存价值为题材的文学。底层文学的表述是相对以下几方面文学来说的: 第一种就是“纯文学”,纯文学就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兴起的一种文艺思潮, 以先锋派和现代主义为代表,描写人的抽象的苦闷、绝望的一些情绪,与现实不发生 关系,后来变得无病呻吟。第二种就是商业文学,商业化的通俗文学。它基本上就是 按照商业的模式来运作,是一种商业性的“产品”,而不是作为一个作家的创作,它 8 我锤嚣蘧巍秘方? 褒层文学发展之我冕第二章底层文学的分辑译徐 是通过出版的渠道占领精神文化领域的一种商品。第三种就是主旋律文学,主旋律文 学是一种按照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来写的,粉馋太平、不触及到真正的社会闻题的文 学。而新兴起来的底层文学跟这三种文学是不一样的,它是描写底层人的生活状态, 代表底层入发出他们的声音的一种文学形式。具体说来,“底层文学 与“纯文学 的描写对象不一样,“纯文学 是不描写现实生活或只描写中上层生活,而“底层文 学弦描写的是底层生活;“底层文学 与通俗文学写佟性质不样,通俗文学是模式 化的,主要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并使大众在幻想中逃避现实,而“底层文学 则是 作家的独特创造,它不是要迎合丽是要提升大众的审美趣味,并使之对真实的处境有 所认识与反思;“底层文学与主旋律文学主要是处理现实态度不同,主旋律文学对 现实秩序及其不公平之处加以粉饰,使之合理化,丽“底层文学静奂| 对现实有一种反 思、批判的态度,希望引起大众对不公平、不合理之处的关注,以发生改变的可能性。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学者李云雷总结臻“底层文学 的概念或内涵:在内容上, 它主要描写底层生活中的人与事;在形式上,它以现实主义为主,但并不排斥艺术上 的创新与探索;在写作态度上,它是一种严肃认真的艺术创造,对现实持一种反思、 批判的态度,对底层有着同情与悲悯之心,但背后可以有不同的思想资源;在传统上, 它主要继承了2 0 世纪左翼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传统,僵又融入了新的 思想与新的创造。我想这样一个定义应该是比较科学完备的。 当前底层文学发展的势头比较好。在文学杂志上,以城市下岗工人和进城农民工 为叙事主人公的作品比比皆是。在一个处于发展阶段的国家,底层文学在社会文化的 大格局中的地位不可或缺,因为它所反映的社会存在是这个时代一个有机的组成部 分。而同时“底层 一词给人更多的是悲凉与困扰。另外在底层浪潮中许多“伪底层 作品出现,正是反映出这些作家本质上缺乏直面现实的精神,“拿底层说事”。现在一 些真正从事“底层 写作的作家,甚至拒绝这标签,批评也似要避讳。其实这芷是 巍前底层文学的突出问题,不是没有表现现实、关注现实的文学,而是缺少有力量的 文学,缺少具有丰满现实品格和实践力量的文学,因此往往给人以现实主义不充分、 人民性不充分的感觉,在写作中生存有余,丽在社会中生存无力。当前底层写作、底 层文学所表现出的特点也是比较清楚的,接下来具体谈一下这个方面。 9 我们的路在俘方? 底层文学发震之我冤第二章底层文学的分板译侩 第二节底层写作的特点 一、底层文学孛苦难主题较多,彰显悲剧性特色 苦难主题可以说像爱情主题一样是文学的一个永恒主题。因为苦难是人类成长史 的见证,是人的生命史的见证。文学中的苦难主题具有灵魂的震撼力。底层文学最触 豳的特点就是这个题材中一直有很多悲惨的敞事和很多人物反抗命运的悲壮故事。悲 剧性是新世纪底层小说最重要的美学品格之,一个底层作家对悲剧的理解会在很大 程度上决定其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表达效果。 越来越多的作家把笔触对准了底层民众的底层生活,表现底层民众在社会转型期 的困窘的生活状态。自上世纪9 0 年代以来,中国已逐渐步入消费时代,在文化上也 深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底层文学中的悲剧书写也显示了许多新的特点,如价值系统 的失衡与表义上的不连贯、悲喜剧因素的混杂,以及时尚因素的渗透秘影响等。底层 文学的共同之处就是描述了不同身份的底层民众的苦难生活。例如陈应松的神农架系 列小说始终围绕著鄂西北贫瘠山区农民的苦难进行,以非常沉重的笔调坦露了真实的 生活场景。这是种触动了他情感末梢并给他带来痛感和强烈表达欲的“生活,就 像陈应松在自己的写作札记里谈到写作缘由时说的:“我宁愿拥有远方的出,最 原始的农村和耕作方式。最古老的故事、油灯甚至峡谷里漫长的黑暗。那是我激动的 源泉,想象力的锋芒 ,“我将怀着对生命扼杀的义愤,一种对山的崇敬来歌唱它们: 死亡和生存的艰难,歌颂那遥远边地的混乱、神秘、贫困、乡里乡气的冲动、神奇、 宽大无边、厚重、在被榨予后的沉默;女人的沉默,男人的气度。【1 2 】刘庆邦的中 篇小说神木讲述了两个农民工办“点予 ( 被害人) 赚钱的故事:他们在黑暗的 小煤窑下制造事故,将“点子害死,谎称发生矿难,然后以“点子亲人的身份向 窑主要钱。这是一个关于贪婪和谋杀的故事,虽然是部很沉重的小说,没有大悲大 恸麴结局,僵却很能触动人们内心那些生存压力与困境带来的泛悲剧情愫。在刘庆邦 的另一篇小说红煤中,描写了一个中国式的于连宋长玉的农民轮换工为扭转 自己贫困的生活和卑徽的身份,想尽各种办法,最焉终于发达,并将在底层所受到的 压抑转化为一种恶意的报复,写出了人性中扭曲、疯狂的一面。沈从文先生说过写小 l o 我们的路程侮方? 底爱文学发展之我霓第二章底层文学趋分辑评傍 说要始终贴着人物来写,这句话对刘庆邦影响很大。对人物灵魂的关注、对人性的拷 问、对入的生存状态的呈现,是刘庆邦近些年写作的重点。墨皇的事实真相描述 了一个民工被剥夺了话语权然后疯掉的故事。年轻的来喜满怀着希望进城打工,但是 在城市挖了凡个月的下水道后,匏没有得到自己应得的报酬包王麸拒绝支纣民工 的工资。在他劳动的过程中,他亲眼目睹了桩凶杀案。但是奇怪的是,当整个城市 都在沸沸扬扬地谈论这个案子的时候,西西睹整个事件面曾经被警察询问过的民工来 喜突然成了一个局外人没有人听他的关于这个谋杀案事实真相的诉说,连个修 鞋的老头也可以喋喋不体地诉说绝想象中的或者道听途说来的谋杀现场的真相,偏偏 他这个真正的目睹者被大家忽略了。小说指出来,这种情况的出现,最根本的原因在 于来喜的身份他是一个民工。小说描述了一个纲节:在公交车上,一个年轻入对 他的女朋友夸夸其谈轰动这个城市的那桩谋杀案,似乎他是飚击证人样,当来喜的 伙伴黄狗纠正那个年轻人的错误的夸夸其谈的时候,小说写道,靠青年推了一下自己 的眼镜,用嘲笑的口气说,好像你真的看见了,汽车2 你知道蚂蚱从哪头放屁? 然 后,黄狗的脸就红了。显然,从这个细节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实生活中,民工根本没 有能力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人认真的听他们谈话。这种存在的 被忽视一方面带给他们精神的压抑,另一方面,也壹接影响了他们的生存也许就 是因为他们是民工,所以他们的劳动果实才可以被包工头克扣而他们没有任何能力对 此发出反抗的声音。来喜无法忍受这种压抑,最后疯掉了。【1 3 】这样的小说还很多, 诸如鬼予的被雨淋湿的河、大年夜,杨映川的不能掉头,陈应松的马嘶岭 血案,张楚的长发,郡丽的明惠的圣诞、我的生活质量,马秋芬的北方 船,罗伟章的大嫂谣、我们的路,胡学文的命案高悬,杨继平的烟农, 葛水平的喊山,王大进的花留飘零水自流,刘继明的我们夫妇之闻,迟子 建的踏着月光的行板、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等等,也都是关注底层民众物质、精 神生活状态的优秀作品。而且关注底层的苦难叙事也获得了主流文坛的认可,上述作 品中就有多个获得各种文学奖项。 由此可以看出,对民众疾苦的深入描写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构成部分, 但这个部分是不能用含混的“底层写作”“底层文学来简单涵盖的,我们更应该思 考这些作品揭示的疾忠背后的东西。 我餐懿路程何方? 底层文学发溪之我冤第二搴底凄文学的分辑诱徐 二、底层文学的社会性凸显,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 关注底层的作品,大多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品,体现出中国当代文学的社会性或 更多的人民性。批判现实主义的生命力之所以强盛不衰,就因为针砭时弊、抨击黑暗、 为民请命、同情弱者、伸张正义。总的来说,在底层写作中有一种强大的平民精神, 它促使作家放下虚幻的知识分子架子,以平等的姿态走进人民的生活之中,表现出相 当强烈的对于社会现实的见证意识和批判精神。很多作家都将对社会现实和底层民众 的精神与生存的“见证”与“记录 作为自邑的追求。曹征路在谈到他的那儿时 就说过,他“对自己有一个定位,就是真实地记录下我能感受到的时代变迁。我是个 拙人,能做到这一点就不错了【1 4 。贾平凹在谈到他的长篇小说高兴时也这样 说过:“这个年代的写作普遍缺乏大精神和大技巧,文学作品不可能经典,那么,就 不妨把巍已的作品写成一份份社会记录面留给历史。我要写刘高兴和刘高兴一样的乡 下进城群体,他们是如何走进城市的,他们如何在城市里安身生活,他们又是如何感 受认知城市,德们有他们的命运,这个时代又赋予他们如何的命运感,能写出来让更 多的人了解,我觉得我就满足了。” i s 出身矿工而主要以北方矿区和贫苦乡村的底 层生活作为自己题材志容的散文作家夏榆,在他的临终的鼹:杨家营纪事中有着 这样的“引言 :“在那个黄河岸边历史悠久的村庄,我看到与城市不同的图景。看到 与拥有姿本与自由豹中产阶级不同的另一个阶层,那是中国社会更为广大更为辽阔的 另一个阶层。我看到生存在那里的现实境况。也许还有内心和精神的境况。记录 它们薛意义可能只是在麓一个资本主义的时代提供一个荒凉的心灵标本,为一个全球 化的自由时代提供份不自由的证据。”在夏榆这里,对于底层民间的“见证”和“记 录”承担着击穿全球化或资本主义时代繁荣假象的“证据功能。在东莞打工的诗人 郑小琼也曾这样来理解自已的诗歌写作。她说:“我在五金厂打工五年时光,每个月 我都会碰到机器轧掉半截手指或者指甲盖的事情。我的内心充满了疼痛。当我从报纸 上看到在珠三角每年有超过四万根的断指之痛时,我一直在计算着,这些断指如果摆 藏一条直线,它们将会有多长,两这条线还在不断地、快速地加长之中。此刻,我想 得更多的是这些瘦弱的文字有什么用? 它们不能接起任何一根手指。但是,我仍不断 地告诉离邑,我必须写下来,把自爱的感受写下来,这些感受不仅仅是我的,也是我 的工友们的。我们既然对现实不能改变什么,但是我们已经见证了什么,我想,我必 1 2 我翻静路焱秘方? 底层文学发震之我霓 第二章疯层文学懿分辑谖羧 须把它们记录下来。”【1 6 正是在对严酷现实触目惊心的“见证与“记录 中,“底 层文学相当有力地书写了当下中雪懿社会现实并对这样的现实做出了童己的批判。 陈应松被看成是底层写作的代表性作家,在他的神农架系列小说中,叙述始终围绕着 鄂西北贫瘠出区农民的苦难进行。作者菲常沉重地坦露了真实的生活场景,献这样的 叙述中我们能感到作者对苦难的震惊,从这种震惊中作者传达出他对现实的强烈批判 精神。但作者并没有止于震惊,更重要躲是他被苦难中搏斗的精神所震撼。恰是这种 震撼,使小说超越了一般的问题小说,在对现实批判之外,作者还有更深的精神追问。 而且应该说底层文学深化了苦难主题,作家通过苦难追闯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因为优 秀的小说绝不仅仅是批判现实的武器,其深远的精神诉求将使得小说的批判性更为恒 久。底层文学在苦难主题上所体现出的富有现实性的精神追闯,就是最典型的文学性 表达。我们会被小说中的苦难叙述所感动,会唤起道德良知,对社会不公表示义愤。 同时精神追问深化了苦难主题,也会激发我们继续追闯丽使我们的精神空间也随之无 限扩张。我以为“底层文学”除了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见证 之外,最突出的方面 在于对资本强权和戕害着民众的某些基层权力的批判,对底层苦难的内在真相与社会 原因的诘究与追问。 群底层文学中的很多作品都揭示和批判了资本强权所造成的底层苦难,控诉了 资本强权的凶蛮、残暴与虚伪,这在鬼子的被雨淋湿的河、陈应松的太平狗、 刘庆邦的卧底和曹征路的那儿等作品中,表现得都很突出。太平狗这样 从太平狗的视角书写过进城民工程大种的险恶处境:“它屏息在一个灯光模糊的大房 子里,终子看见了许多入有它的主人程大种! , i i j n 鼻的气味就是从那里面出来的, 里面热气蒸腾,毒气一团团阵阵向屋外涌出来,里面劳动的人在大池子周围活动着, 行走着,个个像张张薄纸。两个人看管着这些劳动的人。那两个人戴着一种突出 的面罩,就像两只嘴腮突出的野兽。太平看着它的主人,主人好像病了,脚踩着浮云, 在梦游一样。当他蹲下去的时候,那两个野兽突然在他的头上给了狠狠一棒,主 人程大种发出尖锐的惨叫。捂着头站起来的程大种,只好又开始拿起根沉重的棒子 在池子里搅拌起来,那腥黄的厚重的热气一下子吞没了他。资本强权就是这样野兽 般地对待着陷于其手的底层民工。但它的罪恶远不止此。刘庆邦的卧底、鬼子的 被雨淋湿的河和罗伟章的我们的路中,都有大发淫威的老板逼迫民工下跪的 我们的路在何方? 底层文学发展之我见 第二章底层文学的分析评价 情节。在资本强权的压迫下,民工所承受的不仅是肉体生命的摧残或剥夺,还有人格 的被侮与屈辱。“底层文学”相当有力地揭示出我们这个时代被侮辱与被迫害的人们 令人震惊的命运与生存,揭示出资本强权的罪恶。但就是这样的强权,实际上又相当 虚伪。在郑小琼的曾获人民文学“新浪潮散文奖”的作品铁塑料厂中,有 一段这样的文字:“穿过公司的荣誉室,会看到有面红色的锦旗上写着四个金黄的大 字菩萨心肠。这面锦旗是某个慈善机构赠送给这家公司老板的,他给这个慈善机 构捐款若干。每次看到这些,我都会想到那些出了工伤的同事,他们得不到赔偿,被 保安赶出厂门。他们眼神无助,委琐的身子在厂l j j l - 抖瑟。塑料厂老板不需要知道我 们生命的感受与疼痛,他需要我们像机器一样不停地运转,像那些塑料制品一样能够 给他带来利润和钞票。他用虚假的塑料植物,满足对自然绿色植物的虚拟臆想;他热 衷公益,换取声名,却对他工厂里一个个活生生的员工,视而不见,铁石心肠。 我 们在这里发现,“底层文学 不仅“见证”和“记录”了资本强权的残暴与罪恶,还 很有力地戳穿它的伪善和欺世盗名的道德假面。这样就使苦难叙述超越了意识形态的 约束,而接续起了左翼文学对于现代性的精神追问。【1 7 】 三、底层文学在叙事行文中显示宽广深厚的人文关怀 随着底层写作的深入,一批作家不再仅仅展示底层生活的苦难,而是在描写他们 苦难生活的过程中,充满人文关怀,表现他们的生命尊严,对每一个个体都用人道主 义的情怀去展示他们在苦难中善良和高贵的灵魂。 “底层文学 在反映时代性、特殊时期中国贫困阶层的生活境况及复杂的心态变 化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很多作家的主体姿态都是值得尊敬的,他们给予人物 极大的同情和悲悯。如罗伟章的大嫂谣、潜伏期等小说聚焦在底层或小人物身 上,他的叙事简洁有力,对于底层人的苦难和坚韧、小人物奋斗不成的悲怆,都有深 深的体谅和理解,这种我们久违的赤诚和不加避讳的对于人物直接的同情态度,没有 任何花哨的修辞或技巧,都让罗伟章的叙事有朴实而真挚的力量。同样像小说那儿, 抛开那些关于“左”或者“右”的讨论,它是一部有着非常饱满的情感力量的作品, 它对于现实的审视锋芒毕露。通向自由和富庶的道路应该如何走,显然很多时候是我 们力所不能及的问题,但是一个作家面向世界、面向社会、面向当下的审视态度、冷 峻思考却是必要的。作家徐则臣同样关注现实,他的小说有非常鲜明的北京印记,像 1 4 我们的路在何方? 底层文学发展之我见第二章底层文学的分析评价 跑步穿过中关村、我们在北京相遇、把脸拉下写那些混迹于北京底层的小知 识分子们,有的带着高贵的理想过着卑贱的生活,有的则完全失去了方向,他们都是 这个大都市里的多余人,但是却最集中地揭示了城市的创伤与病痛。而王祥夫五张 犁在众多描写“现代化”过程中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以及失去土地后的愤懑无奈等复 杂情绪的作品中更是堪称精品。小说以一个在“正常人”眼里近乎“魔怔 的人物为 素描对象,以这一“魔怔者 超乎常规的行为刻画出一个生活在热爱、侍奉土地的自 我王国里的老农形象,这样的小说着重的是小处的经营,虽然不激烈不曲折,却也其 情可感。 四、底层文学因其题材先行之嫌,导致文学性不足的争议 对于底层文学文学性较差的问题争议颇多,究其原因,其中有两个重要的原因。 原因之一当然是底层文学存在某种程度的“题材决定论 。在涉及当下底层题材 的作品里,大多都是以描写生活在乡村、城市和城乡结合部的常被笼统地冠之以“底 层”的小人物及其生活,他们或者是在农村种地的农民,或者是进城打工的农民,或 者是虽没有土地却也无法真正成为“城里人”的“夹心人”,即使写“城里人,也多 是那些活在城市底层的人。而多少已被脸谱化了的“底层作家 好像总是以愤世嫉俗、 为民请命、苦大仇深的状态出现,他们的作品也更倾向于“苦难”展览、血泪控诉的 暴力美学,更有其中些没有足够的真情实感和强大意志力支撑或盲目跟风者则干脆 就是在模仿和“做秀 。 原因之二是底层文学对于现实主义的传统和先锋文学的传统都没有彳导到很好的 继承。 1 8 】一方面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中断使“底层文学”的写作在思想上缺乏有效 资源,作品缺乏思想穿透力,同时,作家缺乏写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基本功。于是, 我们看到很多空疏的道德义愤和浮光掠影的纪事及大量的类型人物,也缺乏对真正问 题的发掘和真正底层经验的表达。另一方面,先锋文学本来是中国作家普遍具有了叙 述意识,但市场化以后,现实主义重归主潮,先锋文学意识又被丢掉了。实际上此时 的现实主义已不是真正意义的现实主义,而是“好看故事”的写法。文学性的降低并 不是“底层文学”出现以后的事,目前“底层文学”之外的作品的文学性也普遍存在 问题,许多明显粗糙的作品迅速占领主流期刊可以说当前文学作品“文学性”差本身 就是一个原因。没有底层文学,文学性就提高了吗? 这也未必。当然,“题材热 、“政 1 5 我们的路在何方? 底层文学发展之我见 第二章底层文学的分析评价 治正确”可能会成为使文学性进一步降低,并且有冠冕的借1 3 ,这是我们需要特别警 惕和指出的。底层文学暴露的问题也正是当代文学本身的问题,这应该是个契机。 第三节底层文学产生根源探析 底层文学之所以产生并成为众所瞩目的文学现象,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三 方面条件所致。 一、底层文学产生的硬件,也是决定性原因社会环境变化 底层文学既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发展到今天的一个逻辑性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九十 年代以来错综复杂的社会变化催生出的必然产物。中国社会近二十年来发生的结构性 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思想更迭和人性蜕变是衍生底层文学的根本原因。当代中国社会 分层与两极分化愈演愈烈的趋势直接促使底层文学叙事的产生,或者说底层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实验室应急预案
- 成都市 2024-2025 学年小学五年级科学期中培优模拟卷及答案详解
- 2024-2025 学年度成都市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全真模拟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综合护理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湖南省公务员申论冲刺押题卷
- 2025年测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美术的常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面试模拟试卷
- 风险评估与管理流程
- 车辆行驶记录仪视场调整方法
- 2025中国家庭教育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报告
- 2025年无线电广播接收设备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综合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脉石英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汽车救援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无人机教学平台建设方案
- 2025年政治理论时政热点知识试题库(+答案)
-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冬季八防试题及答案
- GB/T 46391-2025城市和社区可持续发展宜居城市总体要求
- 消防安全风险识别与控制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