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在蒙古国肯特省哈沙顿道鲁高德铀矿预查区的应用研究[权威资料]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9/24/f3886b76-34fd-4a8f-897c-322815b58b84/f3886b76-34fd-4a8f-897c-322815b58b841.gif)
![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在蒙古国肯特省哈沙顿道鲁高德铀矿预查区的应用研究[权威资料]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9/24/f3886b76-34fd-4a8f-897c-322815b58b84/f3886b76-34fd-4a8f-897c-322815b58b842.gif)
![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在蒙古国肯特省哈沙顿道鲁高德铀矿预查区的应用研究[权威资料]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9/24/f3886b76-34fd-4a8f-897c-322815b58b84/f3886b76-34fd-4a8f-897c-322815b58b843.gif)
![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在蒙古国肯特省哈沙顿道鲁高德铀矿预查区的应用研究[权威资料]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9/24/f3886b76-34fd-4a8f-897c-322815b58b84/f3886b76-34fd-4a8f-897c-322815b58b844.gif)
![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在蒙古国肯特省哈沙顿道鲁高德铀矿预查区的应用研究[权威资料]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9/24/f3886b76-34fd-4a8f-897c-322815b58b84/f3886b76-34fd-4a8f-897c-322815b58b845.gif)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在蒙古国肯特省哈沙顿道鲁高德铀矿预查区的应用研究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铀矿勘查中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的原理和方法,使用 FJ427A1 型微机热释光剂量计对 2289 点进行了测试,发现异常场 34 个,对于研究成矿规律及该铀矿下一步勘查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土壤天然热释光、铀矿勘查 P426 A 1 矿区地质概况 哈沙顿道鲁高德铀矿区位于蒙古国肯特省嘎勒希尔 苏木哈沙顿道鲁高德地区,距肯特省会温都尔汗市东南 80km,跟苏赫巴托尔省相邻,地理坐标( WGS-84):东经111121.97 111181.97 ,北纬 46431.7 46451.7 ,面积 28.2991km2。 本区位于西伯利亚板块南缘,区域地质环境处于环太平洋带西北缘的中生代火山 -深成岩带中。 1:100 万铀矿成矿分区将蒙古国划分为 4 个铀成矿省:蒙古 -濒额尔古纳铀成矿省、戈壁 -塔木查干铀成矿省、杭爱 -达乌尔铀成矿省和北蒙古铀成矿省。预查区位于蒙古滨额尔古纳铀、多金属、萤石 成矿带的中东部 (见图 2 蒙古铀成矿分区略图 )。该铀成矿省成矿类型主要为大陆火山杂岩中的脉状或网脉状矿床和砂岩中的层间矿床铀矿床。 预查区广布的为白垩系沉积地层,其中白垩系巴彦额尔赫特岩层( K1be)为灰黑色页岩、泥灰岩,灰色砂岩、砾岩、石膏层局部夹油页岩,面积 17.93 km2,白垩系下查干察布岩层( K1cc1)为土黄色砂岩、泥岩夹油页岩,面积 0.68 km2。勘查区的西北部出露地层为三叠系 -侏罗系鲍尔乌尼格特地层( T3-J1bu),灰至褐紫色,蚀变后呈绿色的安山岩 -玄武岩,面积 3.78 km2。 矿区西北部出露有侵入岩,为三叠系 -侏罗系( 2T3 -J1b)钾长花岗岩,面积 3.76 km2,占矿区总面积的 13.28%。 2 土壤天然热释光异常特征 2.1 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 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属于积累测氡方法的范畴,该方法具有测量时间长、灵敏度高、短期干扰因素 (气象等 )小等特点,而且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方法能比较好的显示深部铀矿的异常,是一种快速、有效、切实可行的寻找隐伏铀矿的方法。 2.1.1 原理 在自然界中,岩石经过风化形成土壤和砂,其中的 矿物组分发生了变化。在所取样的 B 层土壤中,碳酸盐以及铁、铝等元素单独或一起淋失,石英或其他抗风化矿物组成的砂粒或粉砂粒相对富集。土壤和砂中含有大量的 SiO2 和CaCO3 等具有半导体性质的结晶矿物,这些结晶矿物都是天然热释光的探测器。当晶体受到射线作用后,产生电离和激发,被矿物晶体价带中的缺陷所俘获。在没有外来能量激发的情况下,这些电子和空穴将长期留在矿物晶体的缺陷中。随着时间的积累,矿物晶体缺陷中的电子、空穴也不断的积累。把土壤样品加热到一定温度,将矿物晶体缺陷中的电子、空穴释放出来,测量加热状态下样品的热 释光强度就可以研究空间辐射场的分布,间接寻找铀矿床。 由于矿物晶体累积记录天然辐射的时间很长,热释光测量的异常重复性较好,能够反映较弱的异常信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在空间上位于氧化 还原过渡带处,随着铀的沉淀,与铀伴生的一些金属元素也先后沉淀下来,这些金属元素对热释光有较强的猝灭效应,晶体中的热释光强度与所接受的辐射剂量成正比,样品释放的热释光强度反映了空间辐射场的强弱,这种辐射场主要由铀及其子体核素所引起。因此,与铀伴生的金属元素产生的猝灭效应又提高了铀矿床辐射场的异常衬度。 2.1.2 野外采样与碎样 按照土壤地球化学规范( DZ/T0145-94)的要求,样品采集在地表以下 20 50cm 深处土壤的 B 层 淋积层 或 C 层母质层 中的细粒级物质。采集样品均来自同一介质、同一层位物质,在设计采样点周围 2 3m 的范围内,由 3 5 个坑采样组合成一个样,采集样品重量以过筛后送化验室单样品的重量达到 80-100g 为标准,一般采集 200-300g。样品采集后用黑色布袋装好,避光、避高温、避辐射保存在蒙古包里自然风干,等阴凉风干以后,采用 100 目筛进行样品加工,每个样品重量不小于 80g。 2.1.3 仪器参数设定 本次勘查工作使用的是北京产 FJ427A1 型微机热释光剂量计(读出器),仪器采用最新设计的单片机和液晶显示器组成操作台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和计算机通讯,由计算机连接打印机。系统可以对经过 、 、中子、 X 射线等辐照后的热释光剂量元件进行测量,读出累计剂量值,具有参数编辑、发光曲线显示、数据处理、自动校准、自动扣除本底、数据库编辑与检索等功能。并且仪器的设计符合GB10264-88 国家标准的规定。 根据土壤样品的发光区间,我们对铀矿预查区土壤样品测试升温区间 的选定进行了研究,首先确定读出温度和升温速率不变,测试同一个样品,预热温度分别取 140 、160 、 180 、 200 、 220 进行测量,由图 2 可以看出,对应热释光强度逐渐增大,当 180 后,随着预热温度的增加,同一样品的热释光强度又逐渐减小,由此可见,铀矿预查区土壤热释光预热温度确定为 180 。根据同样的方法讨论读出温度,由图 3 可知,读出温度确定为 340 。 图 2 预热温度对土壤样品热释光强度的影响图 3 读出温度对土壤样品热释光强度的影响 升温速率也是热释光测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为了确定 测试条件,对升温速率进行了试验研究,固定预热温度180 和读出温度 340 ,升温速率分别取 15/s ,20/s , 25/s , 30/s 和 35/s ,由图 4 可知,当升温速率为 20/s 时,热释光强度最大,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热释光强度趋于平稳,略有减小,因此在其他测试条件相同时,升温速率选择为 20/s 。 综合上述试验结果,实验条件为:预热温度 180 、读出温度 340 、升温速度 20/s 。 图 4 升温速率对土壤样品热释光强度的影响 2.1.4 质量控制 通过每天 对质控样品三次测量,求其平均值,作为当天仪器稳定性监测结果,来监测仪器的稳定性能。根据相对标准偏差公式计算判断仪器测量结果的稳定性,计算如下: 相对标准偏差是 7.18%,小于 10%,说明仪器测量结果稳定性良好。 2.2 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成果 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共做了 2289 点,辐射量值介于0.87-288.28mGy 之间,平均 4.67mGy。 2.2.1 数理统计 对取得的测试结果进行核对无误后进行数理统计分析,计算出土壤天然热释光背景值为 3.41mGy 和土壤 天然热释光背景值标准偏差 为 1.79mGy。 以和 的数理关系,圈出热释光测量低场、偏低场、正常场、偏高场,高场、异常场等六种晕场;放射性核素晕场见表 1 表 1 放射性核素晕场计算表 注: 1) 土壤天然热释光背景值 2) 土壤天然热释光背景值标准偏差 2.2.2 异常解释 本次工作共圈定 34 处土壤天然热释光异常场, (见图 5土壤天然热释光综合成果图 )其中 3 号、 4 号、 2 号异常找矿前景较好。 3 号异常:异常规模大,面积 0.202 km2,其中东 西宽100-500m,南北长 400-700m。异常场内采集样品数 28 个,最低值 9.10mGy,最高值 27.23mGy,平均为 13.48mGy。该异常位于砂岩分布区,地表有少量砂砾石覆盖,异常可能由隐伏砂岩铀矿放射性同位素富集引起。 4 号异常场:异常大致呈面状展布,东西宽 380-460m,南北长 120-190m,面积 0.071km2。异常场内采集样品数 8 个,最低值 10.28mGy,最高值 43.70mGy,平均为20.72mGy,异常强度高,浓集中心和浓度分带明显。该异常位于砂岩分布区,地表有少量砂砾 石覆盖,异常可能由隐伏砂岩铀矿放射性同位素富集引起。 2 号异常场:异常大致呈东西走向带状分布,东西宽100-800m,南北长 100-250m,面积 0.093km2。异常场内采集样品数 12 个,最低值 9.17mGy,热释光值最高 27.50mGy,平均为 14.43mGy,该异常位于白垩系地层中,可能由灰黑色页岩和黄褐色砂岩引起。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2、 3、 4 号异常场往西均未封闭。 16 号异常、 17 号异常、 18 号异常、 19 号异常、 20 号异常、 21 号异常、 22 号异常、 24 号异常、 31 号异常 、 32 号异常呈南东方向,位于现代河床中,推测为铀矿放射性同位素在现代河床搬运过程中产生的富集所致。 6 号异常、 7 号异常、 9 号异常、 10 号异常、 11 号异常、 12 号异常、 27 号异常位于火山岩和沉积岩接触带,可能是铀矿放射性同位素沿接触界面产生了局部富集。 1 号异常、 26 号异常在工区北部安山岩体内,可能是沿裂隙吸附铀矿放射性同位素所致; 5 号异常、 8 号异常位于砂岩分布区,地表有少量砂砾石覆盖,异常可能由砂岩铀矿放射性同位素富集引起。 13 号异常、 14 号异常、 15 号异常、 23 号异常、 25 号异常、 28 号异常、 29 号异常、 30 号异常、 33 号异常、 34 号异常位于大面积出露的白垩系灰黑色页岩夹黄褐色砂岩地层内,可能为隐伏铀矿放射性同位素所致。 图 5 土壤天然热释光综合成果图 3 结论和建议 这次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发现了 34 个异常,这些异常及其周边将是重点勘查区段,应加强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庆成,邓居智,杨亚新等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上土壤热释光异常特征 J物探与化探, 2002, 26( 4): 287-289 2白雪源土 壤天然热释光测量方法在相山铀矿的应用硕士论文 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 文档资料: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在蒙古国肯特省哈沙顿道鲁高德铀矿预查区的应用研究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 :浅谈新一代数据中心建设绿色节能策略 通风管道在暖通空调工程中的应用 土建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控制措施 铁路桥涵施工中的缺陷和应对策略研究 探讨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 讨论水泥稳定碎石施工变异的防治措施 铁路桥梁连续梁挂篮施工控制措施分析 讨论建筑工程质 量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 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比较和展望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甲醇燃料汽车行业发展分析及市场竞争格局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瑜伽夹克和连帽衫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玻璃工艺品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评估分析
- 2025至2030中国环境试验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验室设备标准化与统一化研究
- 推动素质教育教育机器人的重要作用与应用前景
- 招聘培训课件软件
- 美术培训主题课件名称
- 高效会议管理培训课件
- 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
- 禁止小孩进入车间协议书
- 工程项目参与经历证明文件(8篇)
- 学校规范常规化管理
- 装修公司挂靠协议书范本
- 2025-2030中国水晶玻璃茶具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桥梁减隔震装置技术条件 JTT 1062-2025》知识培训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日语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 防打架斗殴课件
- 太阳能路灯采购安装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智慧园艺考核大纲
-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全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