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的护理.ppt.ppt_第1页
麻疹的护理.ppt.ppt_第2页
麻疹的护理.ppt.ppt_第3页
麻疹的护理.ppt.ppt_第4页
麻疹的护理.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麻疹患儿的护理 一 定义 以初热期发热 咳嗽 流涕 眼结膜充血 畏光等 2 3天后口腔颊黏膜粗糙 有细小白点 麻疹黏膜斑 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二 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麻疹病毒属副粘液病毒 电镜下呈球形或丝状 直径为120 250nm 中心为直径17nm的单股rna 外包核衣壳 核衣壳外为10 20nm厚的脂蛋白囊膜 表面有短小突起 囊膜含有三种蛋白 m蛋白 系非糖化蛋白 位于囊膜脂质双层内 与病毒装配 芽生 维持病毒颗粒完整性有关 糖化蛋白 位于囊膜表面 有吸咐于宿主细胞的作用 还能凝集猴红细胞 f1蛋白 是细胞融合蛋白或血溶素位于囊膜表面 具促使病毒与宿主细胞融合及溶血功能 病原学与流行病学 麻疹病毒可在人胚肾 猴肾及人羊膜细胞中增殖 经组织培养连续传代后 逐渐失去致病性 但保持免疫性 故依此制备减毒活疫苗 过去一直认为麻疹毒抗原性稳定 但近年有人认为麻疹病毒抗原也有变异 该病毒外界抵抗力不强 易被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灭活 耐寒不耐热 4 可存活5个月 15 存活5年 而20 37 仅存活2小时 56 30分钟即被破坏 临床特征为发热 流涕 咳嗽 眼结合膜炎 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 三 传播途径 1 传染源患者为唯一传染源 一般认为出疹前后5天均有传染性 该病传染性强 易感者直接接触后90 以上可得病 隐性感染者的传染源作用不大 2 传播途径患者咳嗽 喷嚏时 病毒随飞沫排出 直接到达易感者的呼吸道或眼结合膜而致感染 间接传播很少 3 易感人群未患过麻疹 也未接种麻疹疫苗者均为易感者 病后有较持久的免疫力 通常6个月至5岁小儿发病率最高 6个月以下的婴儿具有母递免疫力 极少发病 麻疹活疫苗预防接种后可获有效免疫力 但抗体水平可逐年下降 因此如再接触传染源还可发病 据报道60年代以后广泛预防接种 发病年龄有增大趋势 隐性感染者也普遍存在 且产生的免疫力较疫苗免疫强10倍多 4 流行特征本病目前多为散发 但如传染源进入易感者居住集中的地区 则可致暴发流行 流行多发生于冬春两季 在未普及疫苗接种地区 往往每2 3年发生一次流行 当城市易感者超过40 农村易感者达60 80 时即有发生流行的可能 四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10 14天 严重感染或输血感染者可短至6天 被动免疫或接种疫苗者 可长达3 4周 本病典型经过分三期 1 前驱期又称出疹前驱期 持续3 4天 但体弱 重症或滥用退热剂者可延至7 8天 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炎症 急起发热 咳嗽 流涕 喷嚏 畏光流泪 结膜充血 眼睑浮肿 咳嗽逐日加重 婴儿可伴有呕吐腹泻 起病2 3天第一臼齿对面的颊粘膜上出现针尖大小 细盐粒样灰白色斑点 微隆起 周围红晕称为麻疹粘膜斑 此征有早期诊断价值 初少许 随后扩散至整个颊粘膜及唇龈等处 粘膜斑多数在出疹后1 2天完全消失 下脸缘可见充血的红线 少数病人病初1 2日在颈 胸 腹部出现风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或荨麻疹 数小时即退 称为前驱疹 此时在悬雍垂 扁桃体 咽后壁 软腭处亦可见到红色斑点 出疹期才消退 二 出疹期于第4病日左右开始出疹 一般持续3 5天 皮疹首先开始耳后发际 渐及前额 面颈 躯干与四肢 待手脚心见疹时 则为 出齐 或 出透 皮疹初为稀疏淡红色斑丘疹 直径2 4mm 逐渐皮疹增多 融合呈卵园形或不规则形 疹间可见正常皮肤 皮疹出透后转为暗棕色 病情严重时 皮疹可突然隐退 本期全身中毒症加重 体温高达40 精神萎糜 嗜睡 有时谵妄抽搐 面部浮肿 皮诊 眼分泌物增多 甚至粘连眼睑不易睁开 流浓涕 上述表现之面貌称为麻疹面容 舌乳头红肿 咽部肿痛 咳嗽加重 声音嘶哑 呼吸道急促 胸部x线检查 可见轻重不等的较广泛的肺部浸润病变 肺部体征 除重症病人肺部闻有细湿罗音外 多为阴性 该期病人肝脾可肿大 婴幼儿易伴腹泻稀水样便 粪检含有少许脓细胞 三 恢复期皮疹出齐后 中毒症状明显缓解 体温下降 约1 2日降至正常 精神食欲好转 呼吸道炎症迅速减轻 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并留有糠麸样细小脱屑及淡褐色色素沉着 以驱干为多 1 2周退净 若无并发症的典型麻疹全程10 14天 五 分型 临床上根据症状分典型 轻型 重型 异型四型麻疹 典型麻疹 见于未接种或初免失败者 此型分三期 轻型麻疹多见于接受过疫苗免疫者 目前以轻型患者多见 发热低 上呼吸道症状轻 麻疹粘膜斑不明显 皮疹少 并发症少 重型麻疹病情重笃 高热 谵妄 抽搐者为中毒性麻疹 伴循环衰竭者为休克性麻疹 皮疹为出血性 压之不退色者为出血性麻疹 异型麻疹见于接种灭活麻疹疫苗后半年以后再次接种者 中国用减毒活疫苗 故此型很少见 六 并发症 1 喉 气管 支气管炎麻疹病毒本身可导致整个呼吸道炎症 由于 3岁的小儿喉腔狭小 粘膜层血管丰富 结缔组织松弛 如继发细菌或病毒感染 可造成呼吸道阻塞而需行气管切开术 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 犬吠样咳嗽 吸气性呼吸困难及三凹征 严重者可窒息死亡 2 肺炎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间质性肺炎常在出疹及体温下降后消退 支气管肺炎更常见 为细菌继发感染所致 常见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 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嗜血性流感杆菌等 故易并发脓胸或脓气胸 aids病人合并麻疹肺炎 伴有皮疹 常可致命 3 心肌炎较少见 但一过性心电图改变常见 4 神经系统 1 麻疹脑炎发病率约为1 2 多在出疹后2 5天再次发热 外周血白细胞增多 出现意识改变 惊厥 突然昏迷等症状 脑脊液改变为 轻度单核细胞及蛋白增多 糖正常 病死率达10 25 存活者中20 50 留有运动 智力或精神上的后遗症 2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是一种急性感染的迟发性并发症 表现为大脑机能的渐进性衰退 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一 在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前若干年有典型麻疹史 并完全恢复 病程快慢不一 大部分病人在诊断后l 3年死亡 个别能存活10年以上 3 其他格 巴综合征 偏瘫 大脑血栓性静脉炎和球后视神经炎均少见 5 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症麻疹过程中由于高热 食欲不振 可使患儿营养状况变差 消瘦 常见维生素a缺乏 角膜呈混浊 软化 且发展极迅速 最后导致失明 七 辅助检查 1 周围血象出疹期白细胞计数常降至4000 6000 mm3 尤以中性粒细胞下降为多 2 分泌物涂片检查多核巨细胞鼻咽 眼分泌物及尿沉渣涂片 以瑞氏染色 显微镜下可见脱落的上皮多核巨细胞 在出疹前后1 2天即可阳性 比麻疹粘膜斑出现早 对早期诊断有帮助 3 病毒学检查应用荧光标记特异抗体检测鼻粘膜印片或尿沉渣 可在上皮细胞或白细胞内找到麻疹抗原 阳性有诊断价值 早期从鼻咽部及眼分泌物和血液白细胞中分离到麻疹病毒可肯定诊断 恢复期血清血凝抑制及补体结合抗体有4倍以上增高或发病1个月后抗体滴度大于1 60 均有助诊断 特异性igm测定也有早期诊断价值 八 治疗 1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 房内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有畏光症状时房内光线要柔和 给予容易消化的富有营养的食物 补充足量水分 保持皮肤 粘膜清洁 2 对症治疗高热时可用小量退热剂 烦躁可适当给予苯巴比妥等镇静剂 剧咳时用镇咳祛疾剂 继发细菌感染可给抗生素 麻疹患儿对维生素a需要量大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 在维生素a缺乏区的麻疹患儿应补充维生素a l岁者每日给10万单位 年长儿20万单位 共两日 有维生素a缺乏眼症状者i 4周后应重复 3 中药方剂 九 预防 1 管理传染源 对病人应严密隔离 对接触者隔离检疫3周 流行期间托儿所 幼儿园等儿童机构应暂停接送和接收易感儿入所 2 切断传播途径 病室注意通风换气 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 医护人员离开病室后应洗手更换外衣或在空气流通处停留20分钟方可接触易感者 3 保护易感人群 1 自动免疫 麻疹活疫苗的应用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根本办法 可在流行前1个月 对未患过麻疹的8个月以上幼儿或易感者皮下注射0 2ml 由于注射疫苗后的潜伏期比自然感染潜伏期短 3 11天 多数5 8天 故易感者在接触病人后2天接种活疫苗 仍可预防麻疹发生 若于接触2天后接种 则预防效果下降 对8周内接受过输血 血制品或其它被动免疫制剂者 因其影响疫苗的功效 应推迟接种 有发热 传染病者应暂缓接种 对孕妇 过敏体质 免疫功能低下者 活动性肺结核均应禁忌接种 现在国家进行麻疹疫苗接种为8月龄初始一针 6岁加强一针 2 被动免疫 有密切接触史的体弱 患病 年幼的易感儿应采用被动免疫 肌注丙种球蛋白0 1 0 2ml kg 胎盘球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