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河发电公司掺烧褐煤AGC控制策略优化浅析[权威资料]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9/24/5a7ce38a-38e0-420d-8253-6826cb3e332e/5a7ce38a-38e0-420d-8253-6826cb3e332e1.gif)
![庄河发电公司掺烧褐煤AGC控制策略优化浅析[权威资料]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9/24/5a7ce38a-38e0-420d-8253-6826cb3e332e/5a7ce38a-38e0-420d-8253-6826cb3e332e2.gif)
![庄河发电公司掺烧褐煤AGC控制策略优化浅析[权威资料]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9/24/5a7ce38a-38e0-420d-8253-6826cb3e332e/5a7ce38a-38e0-420d-8253-6826cb3e332e3.gif)
![庄河发电公司掺烧褐煤AGC控制策略优化浅析[权威资料]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9/24/5a7ce38a-38e0-420d-8253-6826cb3e332e/5a7ce38a-38e0-420d-8253-6826cb3e332e4.gif)
![庄河发电公司掺烧褐煤AGC控制策略优化浅析[权威资料]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9/24/5a7ce38a-38e0-420d-8253-6826cb3e332e/5a7ce38a-38e0-420d-8253-6826cb3e332e5.gif)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庄河发电公司掺烧褐煤 AGC 控制策略优化浅析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目前各发电公司火电厂机组运行均在 AGC 方式下运行 ,而实际情况是由于各个火电厂为了降低发电成本,均已不同幅度掺烧褐煤,掺烧后锅炉燃烧特性发生改变,原来设计的 AGC 控制策略就显得不适应,机组升降负荷率被迫降低,主汽压力也变得不稳定,特别在 NOB 方式下 AGC 更是对 CCS 控制产生更大负面影响。本文将对大连庄河发电公司超临界直流炉褐煤掺烧对锅炉燃烧影响和对 AGC 控制影响进行分析,然后对出现的不利情况提出解决方案,最后在大连庄河发电公司 #2 机组进行实际应用。实践证明该方案设计合理、效果明显,达到了控制设计的要求。 关键词:主汽压力负荷率滑压控制 D045 A 1、火电厂 AGC 系统控制现状 当前,随着我国新能源的快速发展,风电、核电等新能源在当地电网的比重快速上升。但是核电不参与调峰、风电受自然环境影响而起伏不定的,随之带来的问题是电网的调度难度进一步加大;同时随着电网的扩大发展,省网之间和区域网之间电能交换也大幅度提升,于是,当今电网 侧 AGC控制方式均采用 NOB 方式(即无基点联络线控制方式)。 NOB 控制方式具有实时性、不确定方向性和幅度性、给定值无静态稳定等特点,这虽然对电网侧调节有利但对发电侧的控制却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负荷没有稳定点、主汽压力波动大、实际负荷变化率低、与一次调频易发生矛盾等。 现在,各个发电公司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都不同程度的掺烧褐煤,由于褐煤与设计煤种差异较大,在炉膛燃烧的特性也发生较大改变,这对于 AGC 控制更是雪上加霜。 大连庄河发电公司为 2600MW 超临界直流炉火力发电机组,采用正压一次风、直吹式制粉系统,燃烧方式为前后墙对冲。设计煤种为烟煤,发热量 5070 大卡。 2010 年前,我们燃烧的煤种是设计煤种,当时协调控制系统、一次调频功能、 AGC 等主要自动控制系统全部投入。控制指标是:升降负荷率 7MW,主汽压力动态变化幅度 0.8MP(负荷变化 50MW),静态变化幅度 0.3MP,主汽温度动态变化幅度,静态变化幅度。 从 2010 年开始,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开始大量掺烧褐煤,采取的运行方式是: 360MW 以下, 4 台磨煤机运行全部烧褐煤; 360MW-480 MW 之间 4 台褐煤磨煤机和 1 台烟煤磨煤机运行; 480MW-600 MW 之间 4 台褐煤磨煤机和 2 台烟煤磨煤机运行。 掺烧褐煤后主要自动系统控制指标是:升降负荷率 3-4MW,主汽压力动态变化幅度 0.9MP,静态变化幅度 0.3MP,主汽温度动态变化幅度,静态变化幅度 . 2、褐煤掺烧后控制系统品质下降原因分析 2010 年 4 月,辽宁省电网 AGC 控制方式开始采用 NOB方式,我公司机组 AGC 控制系统指标进一步下降。为了解决控制系统控制品质下降问题,我们对机组运行特性进行长时间摸底跟踪,通过大量的试验及论证 ,总结出影响控制系统指标因素如下: 2.1 当前的火电厂锅炉主汽压力控制基本上都在滑压运行方式,该方式与 AGC 给定负荷无静态稳定性产生矛盾,导致主汽压力即使是在负荷相对稳定中也在不停的摆动,庄河电厂负荷变化幅度 15MW ,这就造成主汽压力定值在0.57MP 范围内波动。这不仅对锅炉燃烧产生影响而且对机组快速响应负荷能力也产生负面影响。 2.2 发电厂锅炉燃烧的滞后特别是直吹式制粉系统的滞后性与 AGC 方向不确定性和幅度性的矛盾。 NOB 方式下的 AGC负荷指令是无法预测的,是加是减,加多少减多少是 无法预测的,这就给常规 CCS 自动控制特别是主汽压力自动控制带来不利影响。即:解决了加减负荷初始的快速性和连续性又带来了煤量过调的问题;避免了煤量过调又带来了响应负荷指令慢的问题;机组负荷没有绝对稳态只有相对稳态,锅炉燃烧的滞后性与机组负荷变化方向相反性导致主汽压力一直处于正弦波波动中。 2.3 一次调频投入对主汽压力控制的影响。一次调频的频繁动作,带来了燃料和负荷双重波动,导致主汽压力的不稳定,主汽压力负荷补偿功能的投入又反过来影响负荷的稳定。 2.4 褐煤燃烧具有的先吸热后放热特性与 AGC 要求的快速响应负荷的矛盾。褐煤水分含量较高,当需要快速加负荷时,煤量虽然及时进入炉膛但由于新加入的煤不能及时燃烧放热满足负荷增加要求,相反在燃烧初期要吸收炉膛原有的热量造成煤量过加导致煤量过调。 2.5 煤量需求的变化与一次风量的矛盾。锅炉掺烧褐煤后,磨煤机一次风量自然要加大,多数情况下磨煤机一次风量调节门都全开,使一次风量失去调节手段。 3、控制策略优化 针对上述的分析,我们提出下列解决方案 3.1 滑压调节采用人工智能判定分析调节。其工作原理是:当机组加负荷使,首先判 定当时主汽压力变化状态,如果是上升则滑压自动跟随负荷而变化,如果是不变或下降则维持当时压力不变直至压力开始上升;机组减负荷时于此相反。在机组加减负荷过程结束一段时间后无论主汽压力状态如何都立即回到滑压状态以便及时调节迎接下一次负荷变化。该方案能快速响应 AGC 的变化而不会出现主汽压力高 /低闭锁负荷的情况发生。 控制原理如图: 3.2 烟煤磨煤机和褐煤磨煤机混烧时,按照煤质发热量和磨煤机实际出力情况共同确定每台磨煤机实际出力原则工作;全烧褐煤时按照煤质发热量确定每台磨煤机出力。 3.3 提高负荷 煤量前馈能力,快速解决热负荷需求。减小主汽压力 PID 调节器调节幅度,避免煤量过调。同时减弱主汽压力变化煤量前馈幅度。 3.4 增设一次调频动作煤量跟随判断回路。当一次调频小幅度、短时、频繁动作时不考虑煤量跟随功能;当动作幅度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在投入煤量跟随功能。 3.5 快速提高一次风压给定值响应负荷对煤量的要求。 4、现场实施与调试 上述控制原理设计完成后,我们利用 #2 机组停运的机会将上述控制原理进行 DCS 组态,机组启动后,开始调试。 4.1 控制参数设置遵循的原则是: 4.1.1 以负荷 -煤量前馈作用为主解决负荷加减煤量响应的快速性,主汽压力调节回路重点是解决静态稳定性,主汽压力变化前馈作用要适中兼顾主汽压力动态稳定性和静态稳定性。 4.1.2 人工智能判定滑压功能既要考虑负荷低频高幅度变化的适应性又要考虑负荷高频低幅度变化适应性。 4.1.3 提高一次风压给定值响应速度要考虑一次风机的承受能力防止风机失速。 4.1.4 煤量频繁变化要充分考虑煤燃烧后水量何时加到位配合问题,防止分离器出口温度达不到合适过热 度而影响主汽温问题。 4.2 控制策略优化前后对比 4.2.1 未实施控制策略优化前控制系统主要参数曲线如图 1: 其中:红线代表 AGC 指令;浅绿线代表实际负荷;浅蓝线代表滑压给定;黄线代表未采用人工智能判定后的滑压给定;粉线代表实际机前压力;深蓝代表给煤量;深绿代表分离器出口温度给定;黑色代表分离器出口实际温度 4.2.2 实施掺烧褐煤 AGC 控制策略优化控制系统主要参数曲线如图 2: 其中:红线代表 AGC 指令;浅绿线代表实际负荷;浅蓝线代表滑压给定;黄线代表采用人 工智能判定后的滑压给定;粉线代表实际机前压力;深蓝代表给煤量;深绿代表分离器出口温度给定;黑色代表分离器出口实际温度 从图 1 中我们可以看到当 AGC 指令开始减小时,滑压给定立即随负荷减小而变小,实际机前压力在上升造成二者压力偏差达到 1.0MP 而闭锁减负荷(在第 20 分钟时段)。分离器出口温度给定与实际偏差在 6 摄氏度。 从图 2 中我们可以看到当 AGC 指令开始减小时,实际机前压力在上升时,滑压给定随负荷减小而变小但是采用人工智能判定后的滑压给定并不是在减小而是保持当时压力直至实际机前压力在开始下 降时才进行滑压(在第 20 分钟时段),在此期间从未发生闭锁减负荷情况(在第 30 分钟和1 时 20 分时段)。分离器出口温度给定与实际偏差在 4 摄氏度。 通过对二者的曲线参数分析看,后者在负荷加减幅度明显高于后者,主汽压力控制在较理想范围内,分离器出口温度控制更加理想。 5、结论和问题 从现场实际应用看,此次实施的掺烧褐煤 AGC 控制策略优化是成功的,达到预期目的。但在调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5.1 由于修改组态时间仓促按照煤质发热量和磨煤机实际出力情况共同确定每台磨煤机实际出力 控制原则未实施,导致在磨煤机临界出力时控制困难。 5.2 由于 AGC 方式下机组负荷没有绝对稳态只有相对稳态,锅炉燃烧的滞后性与机组负荷变化方向相反性导致主汽压力一直处于正弦波波动中,虽然通过此次控制优化得到改善,但未彻底解决,仍需进一步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热工自动控制系统 张玉铎 王满稼编 水利电力出版社 文档资料:庄河发电公司掺烧褐煤 AGC 控制策略优化浅析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 :制药厂中净化空调的施工安 装调试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箱形连续梁施工要点浅析 住宅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思考 中小跨径公路桥梁结构设计探究 雨季建筑施工技术及其解决措施探究 应村水电站大坝安全综合评价 郑焦城际铁路跨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交叉方案研究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地下水中的汞分析 探讨工程招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体外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加固中应用的思考 探讨工商管理信息化发展对策 我国道路桥梁建设的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弱电设施年度健康评估计划
- 消防安全演习与培训计划
- 中小学数学素养提升教学计划
- 2025教育项目经理述职报告范文
- 小学生健美操团体协作训练计划
- 2025版小学信息科技综合实践教学计划
- 2025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学习评价计划
- 一年级第二学期班主任培训计划
- 初一班级艺术素养提升计划
-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与评估标准
- 桩侧摩阻力ppt(图文丰富共28)
- 幕墙材料运输方案
- 项目经理年度考核评价表
- 9E燃机系统培训演3.25
- 2022年山东省临沂市中考生物试题及答案解析
-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赏析》示范PPT课件
- 起重信号工、司索工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带答案
- 废旧塑料回收再生资源利用项目建议书
- 玻璃纤维生产工艺流程培训
- 无砟轨道底座板首件施工总结(最新)
- 作文纸模板带字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