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皇甫湜年谱简编.pdf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皇甫湜年谱简编.pdf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皇甫湜年谱简编.pdf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皇甫湜年谱简编.pdf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皇甫湜年谱简编.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皇甫湜年谱简编.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摘要 皇甫浞是中唐时期与韩愈文名并驱的文学家,“韩门子弟”之一,但后人对 其研究远不及韩门其他子弟,尚存诸多空白、存疑之处。皆谓“文如其人,对 皇甫浞这一文坛名将的研究亦当以其人为先。本文拟对其生平、仕履、部分作品 的作年及其交游进行初步考察,并参考之前学者的研究成果,对部分有出入者进 行辨正考订,附于文后。但因才力浅陋,加之材料散佚,故多有存疑处,终不免 挂一漏万,然皇甫浞毕竟为中唐文苑之名家,其作品存世者尚丰,而其奇言异行 亦屡见于前人笔端之下,故对其生平之勾勒虽稀疏难以细辨,然尚可窥其大略。 私意以此投石问路,为此后深入研究其文、其诗奠一基础。 本文经初步考订以为皇甫浞生于贞元三年( 7 8 7 ) ,卒于大和九年( 8 3 5 ) ,年 四十九。其少年时即已文声鹊起,曾为顾况所赏;十六岁即离家赴举,与韩愈并 称“一代龙门,尚未举试,即受牛僧孺等人贽谒,但才高性傲,三度落榜,至 二十岁时方始及第;又三年,登制举,与牛僧孺、李宗闵并擢优等,但因极诋时 政,入仕外官,任尉陆浑;曾为侍御,步入清途,终因谤议,斥贬睦州;又谪吉 州、韶州,中数入幕,凡十余年;入为内员,历官补阙、博士,仕至郎中,突遭 国变,命丧于非。其交游,数十年与韩愈相始终;同刘柳、李翱、贾岛、牛僧孺、 白居易等诗文往来,亦相款洽;又接引后学,勤以为务,李、王、邱等诸生,送 迎往还,书序以励。 关键词:皇甫浞;生平;交游 t h eg e n e r a lb i o g r a p h i c a l - c h r o n o l o g yo fh u a n gf u s h i a b s t r a c t h u a n g f u s h iw a so n eo ft h ef a m o u sw r i t e r si nt h em i d d l e - t a n gd y n a s t yw h o k e p t p a c e 、析t ht h ew e l l k n o w nl i t e r a r yg i a n th a n y u h o w e v e r , t h es t u d i e sd o n ea b o u t h u a n gf u s h ib yp o s t e r i t i e sw e r ef a ri n s u f f i c i e n ta n dt h e r eb e i n gm u c hs p a c ef o r e x p l o r i n g t h et h e s i si st h et e x t u a lr e s e a r c ha b o u tt h el i f e t i m eo fh u a n gf u s h i ,b u t t h e r ea r es t i l ls o m eq u e s t i o n su n s o l v e d ,o w i n gt om y i n a d e q u a t es c h o l a ra b i l i t i e sa n d t h ea b s e n th i s t o r i cf i l e s a n y w a y , a t t r i b u t i n gt oh u a n g f u s h i r e p u t a t i o n ,i n c l u d i n gh i s e c c e n t r i cb e h a v i o r sa n do u t s t a n d i n gw o r k s ,w ec a ns t i l lk n o wa b o u th i sl i f e t i m eo nt h e w h o l e a n dih o p et h e s es t u d i e sc a np a yaw a yf o rt h ef u r t h e rr e s e a r c hw o r k a f t e rp r e l i m i n a r yi n s p e c t i o n ,id r a wac o n c l u s i o nt h a th u a n gf u s h iw a sb o r ni n a d 7 8 7a n dd i e di na d 8 3 5 ,w i t hal i f e s p a no fa b o u t4 9y e a r s a say o u n gm a l l ,h e w a sb r i l l i a n ta n dc o m m e n d e db yg u k u a n gw h ow a sag r e a tw r i t e ra tt h a tt i m e w h e n h ew a s16y e a r so l d ,h el e a fh o m et ot a k ep a r ti nt h ei m p e r i a lc i v i ls e r v i c e e x a m i n a t i o nt e s ti nt h ec a p i t a l b e f o r et h i sa d m i s s i o ne x a m ,h ew a sv i s i t e db ys o m e p e e r sw h ob e c a m ef a m o u sl i t e r a r yw r i t e r sl a t e r b u tu n e x p e c t e d l y b e i n gt a l e n t e db u t h a u g h t y , h ef a i l e di nt h a tt e s t ,a n de v e ne n c o u n t e r e ds u c c e s s i v ef a i l u r ei nt h en e x tt w o y e a r s i nt h ef o l l o w i n gy e 鸡h ef i n a l l yp a s s e da n o t h e re x a m i n a t i o nw h i c hw a s p r e s i d e db y t h ee m p e r o ri np e r s o nw i t ht h eb e s ta c h i e v e m e n t ,a n db e c a m ea no f f i c i a l i nt h ec e n t r a lg o v e r n m e n t u n f o r t u n a t e l y , h ew a sr e p e l l e dl a t e ro nt or e m o t ec o u n t i e s s e v e r a lt i m e si ns e v e r a ly e a r sd u et oh i sa r r o g a n tp e r s o n a l i t y a th i sl a t ey e a r s ,h ew a s t r a n s f e r r e dt ot h ec a p i t a la g a i n ,b u td i e di nac o u pb e f o r el o n g h i sf r i e n d si n c l u d e d m a n yc o n t e m p o r a r yl i t e r a t u r ew r i t e r s ,s u c ha sh a n y u ,l i a o ,j i a d a o ,b a i j u y ia n ds oo n , b e s i d e sh ew a sf o n do f i n s t r u c t i n gs t u d e n t st o o k e yw o r d s :h u a n gf u s h i ;l i f e t i m e ;i n t e r c o u r s e i i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本人 在论文写作中参考的其他个人或集体的研究成果,均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 明。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 签名) :名音 m 矿年月汐e l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厦门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厦门大学有 权保留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和电子版,有权 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 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 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本学位论文属于 1 、保密() ,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彳 ( 请在以上相应括号内打“”) 作者签名:名名 导师签名: 善着 日期:切9 年f 月矽日 日期:户一罗年,月s 1 日 引言 己i言 jl f j 皇甫浞,这位唐时与韩愈齐名的文学家,即使在尚奇成风的中唐社会也依然 能成为一个独特的存在。他特立独行,仅因蜜蜂所螫,就“箕敛蜂巢,绞取其液”; 只为幼子录诗小误,即“擒啮其臂,血流及肘 。即使寄人檐下,也褊性难移, 任裴度幕府判官时,只因幕主未曾请其作序,他便怒而请辞,后经裴度软语相劝, 方稍解忿。 他恃才傲物,尚未应举,便以“一代龙门 之身份往还于士子之间,李贺、 牛僧孺都曾投贽其门下,但就在他以为“天下公议可抵而掇”之时,却三举连败, 狼狈之至,绝望而归。其为才所累,却又禀性难移,即使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 那种目空一切、狂狷傲诞的个性比之早年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京都任郎时因 辨急使酒,数忤同省,为求免祸,最终只好自求外放;事后虽有所反省,觉己“眼 中始无人”,决计“永不夸人”、又以酒“辱身灭名 ,毅然作赋自警,然而时不 稍迁,其又固态重萌。其矜傲之态姿,为时人称以朝野之冠绝;其稍让之谦辞, 即被视为推抑他人之盛赞。 文如其人。他与李翱被公推为“韩门高弟”,翱得愈之实,而浞得愈之奇, 此已成为二人作文之盖棺定论。从皇甫浞现存的作品来看,他确实崇奉着“务奇”、 “己出 的思想,好用古字、尚用奇语,甚而在句读上也孜孜以求,这于时人读 来已是“瞪目舌涩”,况乎今人? 他的存诗不多,最著名的涉江已经失传, 目前仅存的两首虽然不足以作身后之论,但于中亦可窥见其以文为诗、意奇语怪 的痕迹,此与其文可谓同源异流。他的“奇”可以说是出于蓝而胜于蓝,故而韩 愈于诸多弟子中最推重他,将身后之墓志、墓铭皆托付之,这一举动甚至引起后 人的不满,以为其文不实,不足“使愈千古”。 而这样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却极可能在大和九年的“甘露事变”中寿 折命殒了,其年尚不足五十。可以说,在他身上几乎集中了那个时代高才的所有 特征:气褊性急、恃才傲物而又天年不享。而对于偏爱高才的后人来说,皇甫浞 却又似乎是一个例外,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涉及其生平的似仅有今人曹汛的皇 甫浞生卒年考证及杨军等人的皇甫浞评传,资料欠缺可能是原因之一。本 皇甫浞年谱简编 文试就手头现有资料进行辨察,以期对其生平仕履作一简括勾勒。此外,因皇甫 浞生活在“韩门子弟这样一个文学圈子里,与刘柳、李翱、李贺、贾岛及牛僧 孺、白居易等于时文坛名家时有往还,考察其一生的行迹,也可对上述诸家之活 动情况有所补证。 2 居籍家世 居籍家世 皇甫浞,字持正,行七。睦州新安人( 今浙江淳安) ,郡望安定 ( 今甘肃泾川县西北) ,早年曾一度寄居扬州。 浞字持正,清人陈启源毛诗稽古编卷三十云:“浞浞其浊,笺云:浞 浞,持正貌。唐皇甫浞字持正本此。”元人陆友研北杂志卷下亦云:“客 有周皇甫浞何以字持正,余日,见诗谷风章,浞浞其浊。郑笺云:浞浞, 持正貌。盖取此义。 浞籍新安,又作还淳、清溪。四库全书考证卷九十八:“寄皇甫浞 注浞睦州新安人。按旧唐书地理志,新安开元二十年改为还淳,永贞元年 改清溪,此乃新害皇甫浞传之讹。 浙江通志卷三十八人物志六之 三罾有其传。 浞以安定为郡望,时人亦称之为“安定皇甫浞 。其悲汝南周子桑:“友 人安定皇甫浞适至”、李贺仁和里杂叙皇甫浞:“安定美人截黄绶 、刘禹 锡唐故柳州刺史柳君集纪:“安定皇甫浞 。按皇甫乃安定著姓,元和姓 纂附四校记卷五“皇甫 条:“子姓,宋戴公之子充石字皇父,子孙以王父字 为氏。汉兴,改父为甫。后汉安定都尉皇甫摧生棱,始居中安定。棱子 彪,有八子,号八祖阜甫氏,为著姓。 浞虽为淳安人,然其早年曾寓居扬州。唐故著作佐郎顾况集序:“浞以童 子见君于扬州孝感寺”、东还赋:“经淮水兮凌大江,抵扬州之寄家。亘年岁以 不居,谓须臾息足于蓬蜗”、让风:“昨以南昌,迄于建昌( 昌当为康 之误) 今由建康,抵于我家。终朝之程,百里之赊。 按上所列篇什皆为 浞早年之作,东还赋一篇更是明言其寄家扬州,且居已亘年,可知浞之青少 岑仲勉唐人行第录( 外三种)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4 第3 9 页 薛庶旃等编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中荤民园七十二年第1 9 0 1 页 彭定求伞唐诗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6 0 卷三九一,第4 4 0 7 页 刘禹锡刘禹锡集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0 卷十九,第2 3 7 页 北京:中华书局,1 9 9 4 第6 1 0 页 以“终朝之程,百里之赊”及“建康”( 今南京) 所处之地,可知此“家”当指江苏扬州,而非浙江淳安 3 皇甫浞年谱简编 年时期当在扬州度过。 母舅王涯,宪宗、文宗二朝宰相,卒于“甘露之变 。 通鉴卷二百三十七“元和三年 条:“夏,四月,上策试贤良方正直言 极谏举人,伊阙尉牛僧孺、陆浑尉阜甫浞,前进士李宗闵皆指陈时政之失,无所 避;李吉甫恶其言直,泣诉于上:翰林学士裴垧、王涯覆策。珀,涯之甥 也,涯不先言;无所异同。上不得己,罢垴、涯学士”;同年五月,自居 易上论制科人传,中云:“皇甫浞是王涯外甥,以其言直合取,涯亦不敢以私 嫌自避,当时有状,具以陈奏。” 夫人为牛僧孺表姊妹。 唐摭言卷十:“或日,松( 即浞之子) ,丞相奇章公( 即牛僧孺) 表甥 、 唐诗纪事卷五三:“松为牛僧孺表甥”。 按浞与牛氏结为姻亲,迨与二人共籍、同年、以文会友有关。 浞郡望安定,牛亦为安定人,元和三年二人又同赴“贤良方正极言直谏” 制举,并居异等。另李珏故丞相太子少师赠太尉牛公神道碑:“( 僧孺) 早与 韩吏部( 愈) 、皇甫郎中( 浞) 为文章友,其名相上下。 子松,字子奇,自号檀栾子。 传见于淳安县志。工诗词,今存词二十二首 ,诗十三首;亦擅文,新 北京:中华书局,1 9 5 6 第7 6 4 9 页 董诰全唐文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3 卷六百六十七,第6 7 7 8 页 丁鼎牛僧儒年谱 m 辽宁:辽海出版社,1 9 9 7 第3 页 徐松 臀科记考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4 卷十七,“元和三年”条,第6 3 2 页 董诰全唐文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3 卷七二0 ,第7 4 0 8 页 见张璋、黄畲全唐五代词唐词( 上海:上海古籍f l l 版社,1 9 8 6 卷二,第1 7 4 页) 按赵崇祚花 间集卷一收其词十二首(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 0 0 3 ) 、全唐诗卷八百九十一收其词十八首 ( 北京:中华书局,1 9 6 0 ) ,均未全。 彭定求全唐诗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6 0 卷三百六十九,第4 1 5 3 页 4 居籍家世 书艺文志纪其大隐赋一卷( 今仅存一篇,见文苑英华赋部卷九 九) 、醉乡日月三卷 ( 按,此盖本自唐摭言卷十、诗话总龟前集三十 九所载,二者皆谓松著醉乡日月三卷,今已不传) 、署名刘轲之牛羊日历 序一篇 ( 牛羊日历附注云:“檀栾子皇甫松序”。见晁载之续谈助卷三) , 此外通鉴亦言其著有续牛羊日历数卷,但历来对日历、续日历 之作者、序者争议颇多,至今尚无定论 ,权录于此。然松久试不第,至光化三 年十二月( 9 0 1 年) 前后,韦庄上迄追赐李贺皇甫松等进士进第奏,云“李 贺、皇甫松俱无显遇,皆有奇才。丽句清词,遍在词人之口。衔冤抱恨,竞 为冥路之尘 ,表请追赠阜甫松等人进士之名 ,是知松生前未获一第,另从奏表 时间来看,松之卒在光化三年以前。 又甘肃省重修灵台县志卷一古迹陵墓:“皇甫松、竹墓在县城西 北十五里之柳家铺西,俗称双堠子是也。按皇甫松与竹俱系唐时诗人, 则 浞子于松之外尚有竹一人,惜未见于他籍,盖其诗名未逮其兄故耳。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2 卷六十,第1 6 1 5 页 同上。卷五十九,第1 5 4 3 页 同e 。卷五十九,第1 5 4 3 页 北京:中华书局,1 9 5 6 卷二四三,“宝历元年正月”考异条,第7 8 4 1 页。 明人胡应麟以为日历“必赞皇( 指李德裕) 之党且恶刘轲者为之也”( 网部正讹卷下) ;而 o 按浞集有东还赋一篇,乃其贞元二十一年三举落第、愤而赴粤,不耐其 苦、遂萌离计时作,赋云:“归去来兮,将息我以倦游。日月出入如忽忽然兮, 何东西南北之悠悠。淹踵楚以轹宋,畿途梁而轨周。旋巴邓兮结鞅,事崤函兮相 辅。褫予魄于波澜,委予迹于灵丘。来默默兮无定,往区区兮何求。朝吾去夫帝 乡,越嵩华而并河。经淮水兮凌大江,抵扬州之寄家。亘年岁以不居,谓须臾息 足于蓬蜗。曾不得暖床之席,扁舟渺兮前程途。时浩瀚兮月逶迤,陟火岭之峨峨。 既脱身于水险,聊憩弄兮云波。彼夷越之都府,于沧赢之曲阿。将穷耳目兮又诉 东南,眇千里兮烟霞。情眷恋于江介,梦绸缪于渭滨。公孙游兮莲勺,尼父 聘兮蔡陈。一困身于王者,一固穷兮圣人。思九州之博大,胡自陷于斯民。盍归 来兮,无自苦恨。”述其前年赴举、本年( 指贞元二十一年) 离京,还家往粤、 决意北归之情景,而其是年前后之行迹亦可知矣。 “淹踵楚以轹宋,委予迹于灵丘。楚地、灵丘均在今湖北一带,则浞 初举赴京乃取湖北一途入京。其有荆南节度判官壁记一篇,中云:“御史大 夫,河东裴公,尹正大都,节度群州”,按此“裴公 当指裴胄。据旧书裴 胄传 ,裴胄,河东闻喜人,曾官任京兆少尹,贞元八年( 7 9 2 ) 二月由江西观 察使转江陵尹、荆南节度使,仍兼御史大夫,贞元十九年五月卒于任。则浞此记 当作于贞元十八年、其首入帝京之际。 初识韩愈,并同愈共访牛僧孺。 唐摭言卷六“公荐 条载 :“韩文公、皇甫浞,贞元中名价籍甚,亦一 代之龙门也。奇章公始来自江黄间,置书囊于国东门,携所业,先诣二公卜进退。 偶属二公从容皆谒之,各袖一轴面贽。其首篇说乐,韩始见题而掩卷问之日:且 以拍板为什么? 僧孺日:乐句。二公因大称赏之。( 同书卷七“升沉后进 条所载略同。) 按僧孺永贞元年( 8 0 5 ) 进士及第,愈与浞二人共访僧孺当在贞元 荆南节度使,治所江陵,在今湖北境内 北京:中华书局,1 9 7 5 卷一百二十二,第3 5 0 7 页 上海古籍出版社唐五代笔记小说人观 m 安徽:安徽出版社,2 0 0 0 第1 6 2 6 页 志学之期( 德宗贞元三年至贞元二十一年) 二十年( 8 0 4 ) 之前;又浞贞元十八年方至京,愈十九年末因谏犯宪宗贬斥阳山, 则僧孺向二人行卷投业当在十八、九年左右。 与独孤申叔交,四月,申叔卒,浞作伤独孤赋以悼之。 独孤氏即独孤申叔,贞元十三年进士及第,十五年登博学鸿词科,检校秘书 郎;又三年丁父忧,申叔不久亦亡,年二十七,时在贞元十八年四月五日圆。赋 日:“我不见其几何兮,殄七同而及斯。”迨申叔卒前不久尚与浞往来,而其卒后 数日浞方获此凶讯。 又愈集有独孤申叔哀辞、宗元有独孤君墓碣,皆为悼申叔之作,而浞 本年初至帝阙,则其与申叔交当出于愈等故耳。 贞元十九年癸未( 8 0 3 ) ,十七岁。 初次应举,落第后羁留长安。 浞答刘敦质:“浞求闻京师三年矣。一年以未成颠蹶,二年以不试狼狈, 及今三年不遇有司。”按“不试狼狈”指贞元二十年停贡举事,则其初试当在贞 元十九年。 六月,有诏停次年举选,韩愈时为监察御史,上论今年权停举选状, 以为停举不宜,德宗不纳。 登科记考卷十五“贞元十九年”条:“六月( 旧书本纪作七月) , 敕礼部举人:自春以来,久愆时雨。念其旅食京邑,资用屡空,其礼部举人, 今年宜权停。( 册府元龟、唐会要) ”。愈论今年权停举选状云:“右, 臣伏见今月十日敕,今年诸色举选宜权停者。臣伏思之,窃以为十口之家, 益之以一二人,于食未有所费。今京师之人,不啻百万,都计举者不过五七干人, 傅璇琮唐才子校笺- - ) 之韩愈传北京:中华书局,1 9 8 9 卷五,第4 4 1 至4 4 3 页阳山,在今 广东连州。 柳宗元亡友故秘书省校书郎独孤君墓碣董诰全唐文 m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3 卷五八八, 第5 9 4 7 页 见全唐文 m 卷五百四十九,第5 5 5 9 页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4 卷十五,第5 6 2 页 9 皇甫浞年谱简编 并其僮仆畜马,不当京师百分之一。举选者皆赍持资用,以有易无,未见其 弊。今若暂停举选,或恐所害实深:一则远近惊惶,一则人士失业。”以次年停 贡举事知,德宗未采其言。 十月,历游河南一带;遇周子桑卒,作悲汝南周子桑文以哀之。 悲汝南子桑文云:“汝南周子桑,年二十三,贞元十九年如京师, 见无举诏东还,冬及宋而病,闰月丁亥而死。 宋,在今河南商丘;“闰月丁亥, 即十月初十。另据明人商辂蔗山笔尘云:“其( 指浞) 诗若出世行、悲 汝南子桑等作,多不可读。 则浞此篇另有附诗,然今不存。 贞元二十年甲申( 8 0 4 ) ,十八岁。 本年停贡举,浞仍滞京师。 贞元二十一年乙酉( 8 0 5 ) ,十九岁。 三度赴试,终以榜落,愤而返家。 答刘敦质书言其返程:“出潼关,历峡游洛,顺河而东 ,东还赋亦 云:“朝吾既去夫帝乡,越嵩华而并河,经淮水兮凌大江,抵扬州之寄家。 则其 由长安出发,出陕西潼关,经河南峡石,至洛阳,越嵩山,渡淮河,沿长江东下 抵达扬州。按此途与其初入京都之径略为相异,( 东还赋:“淹踵楚以跞宋,几 途梁而轨周 ,迨其时由扬州入湖北,经洛阳抵长安) 盖一由水路、一由陆路。 归家小住后,决意远赴岭南,行前作答刘敦质书 o 答刘敦质书云:“行当持手于穷涧,贯利濒江谷土练麻而养,逍遥温饱, 期不失其所以为心而已今又远去江南,若复默口,将惧无复,故出兴舒叠偻 指而质言之不惭,亦唯子之故也。 迨其将赴岭表,忧惧音书难通,遂复刘书, 以志其向。 第1 2 页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之史部史评类北京:中华书局,1 9 6 5 卷二八一,第1 9 6 页 浞赴粤事见其东还赋。 1 0 志学之期( 德宗贞元三年至贞元二十一年) 居数月,不耐其寂,作东还赋以明志。 东还赋叙言粤地之风土:“屋下罗星,户内冷风。淖泥淤敛,虺毒阴攻。 地淹于泽,水贵于玉。”终不胜其苦,遂作归图:“情眷恋于江介,梦绸缪于渭 滨,思九州之博大,胡自陷于斯民,何归来兮,无自苦恨。按“江介乃 指其家,“渭滨 代言帝京,盖彼时浞已有再试之意。 入江西,投刺观察使李巽,作上江西李大夫书,以期叙用,未能遂愿; 返家,作让风冼 按“江西李大夫即李巽,贞元十四年( 7 9 8 ) 至永贞元年( 8 0 5 ) 任江西观 察使。盖浞特于北返途中绕道江西,上书于李,其上江西李大夫书云:“居 蓬衣白之士,所以勤力苦心,砣砣皇皇,出其家,辞其亲,甘穷饿而乐离别者, 岂有贰事哉? 笃守道而求知也。谨献旧文十首,以先面贽,干犯左右,惶惧 于旌门之前。”唐制:“士服短褐,庶人以白。 浞于时尚未及第,故自言“居 蓬衣白之士;又中唐以降,方镇逐增,幕门渐开,士子往往于科第之外,投身 幕府,以之为津,以博一仕;浞以文投业,乃冀以幕府之途回旋入仕,然未见 用,失望之余,归转扬州。其让风云:“昨以南昌,迄于建昌( 在今江西。 然以两地之距“三千”里观之,“建昌”当为“建康”之误) ,悠悠三千,厥路何 长今由建康抵于我家,终朝之程,百里之赊。 再度赴京求售,马异作送皇甫浞赴举一诗以送。 诗云:“马蹄声特特,去入天子国。借问去是谁,秀才皇甫浞。吞吐一腹文, 八音兼五色。主文有崔李,郁郁为朝德。青铜镜必明,朱丝绳必直。称意太平年, 愿子长相忆。按开元二十四年后,省试取士由吏部移礼部,主考之官亦由考功 员外郎转为礼部侍郎;据登科记考卷十六“元和元年”条,是年主考为礼 部侍郎崔郾,诗言“主文有崔李 ,则诗当作于省试前一年 。 吴廷燮唐方镇年表江西北京:中华书局,1 9 8 0 卷五,第8 3 1 页至第8 3 2 页 欧阳修新书车服志北京:中华书局,1 9 8 2 卷二十四,第5 2 7 页 石云涛唐代幕制与士风幕府为要津唐代幕府制度研究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0 0 3 第4 8 2 页 o 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浞用其韵一诗乃和作,浞原诗已佚。愈诗云:“时当 玄冬泽乾源 ,则诗作于冬日,钱伸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 下简称集释) 系之于本年,今从之。按唐诗纪事皇甫浞云:“浞不善诗,退之和公安、 陆浑二篇,可以想见其怪奇。退之诗日:皇甫作诗止睡昏,辞夸出真遂上 焚。要余和增怪又烦,虽欲悔舌不可扪。言其怪而好讥骂也。 由之亦可图貌浞 原诗之风。 东晋元魏正闰论无确年可考,然文中有“因戎之迁,伊川为陆浑矣” 之句,通读是篇,鲜有以一地为论者,此特列之,迨身居其地,有感而发耳。 其论日:“所以为中国者,以礼义也;所谓夷狄者,无礼义也。岂系于地哉? 杞用夷礼,杞即夷矣;子居九夷,夷不陋矣;沐纣之化,商士为顽人矣;因戎之 迁,伊川为陆浑矣。非系于地也。”容斋随笔卷九“皇甫浞正闰论 条云:“晋、 魏以来,正、闰( 注:“闰 意非正统,与“正 相对) 之说纷纷,前人论之多 矣。唯牟甫浞之论不然,此说亦有理。 据此言,则浞论可得“奇正” 二字,此与其“文奇而理正 ( 答李生第二书) 之论亦可互为表里,盖或从昌 黎“论文贵自树立,不蹈袭前人,不取悦今世 之授也。另永珞四库全书总目别 集类三卷一五0 皇甫持正集六卷言其“编年纪传论、孟子苟子言性论 亦未尝不持论平允 ,可为其论体之综概。 浞有论进奉书一篇,为本年所作。 书云:“伏见陛下正月十一日赦书,陛下深念疲人,恳责贪隶,往之随使贡 其据沈钦韩韩集补注陆浑山火一首和阜甫浞用其韵所注:“火以喻权悻势方薰灼,炎官热属则指 附和之人,牛、李等以直言被黜,犹黑螭之遭焚”,( 上海:上海古籍 i 版社,1 9 8 4 第8 0 6 页) 以为是 诗乃为本年制举事而作,傅璇琮编年史中唐卷“元和三年”条亦主是说。 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一:“陆浑县,本陆浑戎所居,春秋时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至汉为陆浑 县。”北京:中华书局,1 9 8 3 卷五,第1 4 3 页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7 8 第1 1 3 页 北京:中华书局,1 9 6 5 第1 2 9 1 页 1 9 皇甫浞年谱简编 来,一皆罢工之,此实白日之明,层云之泽也。按册府元龟卷八十九帝 王部赦宥第八:“三年正月癸巳,御宣政殿。受尊号日睿圣文武皇帝。册 礼毕,移仗御丹风楼,大赦天下。自今以后应诸道有除官赴阙、受代至京,不 得取本道钱妄称进奉。 据陈垣二十史朔闰表,元和三年正月“癸巳”即 为此月第十一日,与浞文合,则知浞此书乃作于本年。 元和四年己丑( 8 0 9 ) ,二十三岁。 秋,贺往陆浑访浞,有官不来,题皇甫浞先辈厅一诗。 诗云:“官不来,官庭秋,老桐错干青龙愁。书司曹佐走如牛,叠声问佐官 来不。官不来,门幽幽。 按“书司曹佐”,王琦注日:“凡县有司功佐、司仓佐、 司户佐、司兵佐、司法佐、司士佐,畿县减司兵,上县有司户、司法而已,所谓 书司曹佐者也。固又新书百官志四下:“县尉分判众曹。” 诗言“叠声问 佐官来不? ”,佐之官即尉也,则诗作于浞尉陆浑之时可确矣。又去年冬十月 浞方赴陆浑,明年又除改他官( 见“元和五年 条考) ,而是诗明言秋时作( “官 不来,官庭秋,老桐错干青龙愁。”) ,则其必当作于本年。 附异 朱谱系此诗于元和八年。按浞八年四月前已贬睦州( 见“元和八 年 条考) ,其说当误。 元和五年庚寅( 8 1 0 ) ,二十四岁。 迁殿中侍御史,右巡东都,与愈联袂同访李贺,贺作高轩过 o 钱仲联集释引唐人周必大言:“余尝得浞永州元次山唐亭诗碑,题云: 侍御史内供奉皇甫浞。”按侍御史乃指殿中侍御史,置九人,一人知东推, 南京:凤凰出版社,2 0 0 6 第9 8 9 页 王琦等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李长吉歌诗王琦汇解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8 卷四,第 2 9 8 页至第2 9 9 页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2 卷三十九,第1 3 1 9 页 详见钱仲联集释陆浑山火和皇甫浞用其韵注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8 4 第8 0 6 页 岁及而立( 宪宗元和元年至元和十一年) 一人知西推,二人分知左右巡,二人为廊下食使,余三人为内供奉回。然内供奉 供职内庭,当不至出外省,其至永州当有故耳。 据唐语林卷八:“二日殿院,其僚日殿中侍御史,最先入,知右巡; 已次知左巡,号两巡使,所主繁剧,及迁向上,则又入推,益为烦劳。 圆新 书百官志三:“左巡知京城内,右巡知京城外,尽雍、洛二州之境、“东推, 监太仓出纳;西推,监左藏出纳。” 知殿中侍御史当有分务,初事外巡,出入皇 都;迁职内推,不出帝京;至廊下食使、内供奉则居处台省内院;疑浞初为知巡 事,居年乃迁职内供奉。按浞元和八年外贬睦州( 见“元和八年条”考) ,其任 侍御当在本年或后( 唐时官职三年一转) 。殿中侍御史,从七品下,“掌朝廷供奉 之仪式,凡两京城内,则分知左右巡,各察其所巡之内不法之事”回。 贺诗题下小注云:“韩员外愈、皇甫侍御见过,因而命作。诗日:“华裾织 翠青如葱 ,金环压辔摇玲珑。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 子,文章钜公。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 天无功。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按贺元和六年春释褐奉礼郎 ,而是诗当作于贺困居之际,故其作时必在此前; 又愈去年六月以都官员# t - t 1 分司东都,至六年秋抵京任职方员外郎、而浞于去年 秋尚尉陆浑,以此合勘,则诗当作于本年或后。 唐摭言卷十“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 条:“贺年七岁,以长短 之制,名动京华。时韩文公与皇甫浞览贺所业,奇之,而未知其人。因相谓日: 若是古人,吾曹不知者;若是今人,岂有不知之理? 会有以瑶肃行止言者, 二公因连骑造门,请见其子。既而总角荷衣而出,二公不之信,贺就试一篇,承 命欣然,操觚染翰,旁若无人。仍目日高轩过,日:“( 诗略) 。二公大惊, 以所乘马命辖镳而还所居,亲为束发。”此迨为小说家言,观贺此诗,即知其非 出于童子之手,且由末句“我今垂翅附冥鸿,他年不羞蛇作龙”亦可推断此当为 欧阳修新书百官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 9 8 2 卷三十八,第1 2 3 9 页 上海古籍 l l 版社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 m 安徽:安徽出版社,2 0 0 0 第2 1 1 页 北京:中华书局,1 9 8 2 卷三十八,第1 2 3 8 至1 2 3 9 页 刘煦旧书职官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 9 7 5 卷四十四,第1 8 6 3 页 旧书舆服志:“六品、七品服绿”。北京:中华书局,1 9 7 5 卷四十五,第1 9 5 2 页 贺于元和六年春释褐奉礼郎事,详见上文“元和二年”条注。 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第1 6 6 9 页 2 1 皇甫涅年谱简编 贺仕进遇阻、折翅铩羽后之作。 冬与李贺别,贺有洛阳城外别皇甫浞一诗,为留另q 之作。 贺诗云:“洛阳吹别风,龙门起断烟。冬树束生涩,晚紫凝华天。单身野霜 上,疲马飞蓬间。凭轩一双泪,奉坠绿衣前。” “绿衣 ,据旧书舆服志:“六品、七品服绿,浞时为殿中侍御史, 官从七品下,服绿;“龙门”,据王琦注,在洛阳城南二十五里处圆,其与贺故里 昌谷东话相望,当为贺还乡之作;“冬树 ,表明时已入冬。按贺曾于元和五年冬 返乡,六年四月左右居官奉礼郎,九年秋后又游赵三年,此间浞亦外贬出京( 见 “元和八年条”考) ,至十三年北返时贺已故去( 据朱谱,贺卒于十一年) , 故二人于洛阳相别至迟不当晚于本年冬,浞居侍御史亦当在此之前。 附异 朱谱附是诗于八年冬,以为此年贺因病辞官,先归昌谷,继至洛 后门,然后西去,诗即作于此时。按浞八年已至睦州( 见“元和八年”条考) , 当未能与贺别于洛阳。 又以此年浞官监察御史,云:“监察御史正八品下,不应着绿衣。意者亦如 侍御之称,不妨假借;抑诗中用语固不必拘定制欤? ”此说或由王注所发。 王注日:“( 浞) 为陆浑尉,乃畿且尉官,只九品,理不应服绿。岂其时已受辟于 幕府,而借用幕职之服,抑其为侍御之时欤? 按浞是时不当尉陆浑,若据王 说,浞远赴百里( 陆浑距洛百三十里) 送贺于洛城外,岂非异于常理? 当以其后 疑为是。 另傅璇琮编年史中唐卷系贺释谒奉礼郎之时于元和五年四月 ,然据 上考,似本年末贺尚处困厄之际,疑当以朱谱为是。 北京:中华书局,1 9 7 5 卷p q 十五,第1 9 5 2 页 王琦等三家评注李长古歌诗李长吉歌诗王琦汇解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 9 9 8 卷四,第 1 5 7 页 朱谱“元和五年条”。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 粥上海:上海古籍i | 1 版社,1 9 8 1 第5 0 9 页 据朱谱“元和八年”条,贺亦曾于八年春辞官返乡( 第5 1 2 页) 。然观贺是诗乃作于冬时,且以诗意 推之其亦似作于未仕前。 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李长吉歌诗王琦汇解卷四,第2 9 7 页 辽宁:辽海出版社,1 9 9 8 第6 7 9 页 岁及而立( 宪宗元和元年至元和十一年) 元和七年壬辰( 8 1 2 ) ,二十六岁。 约于本年迁职内供奉,游永州祁阳,题石唐亭,作题浯溪石诗。 浞任内供奉事,见前文“元和五年”条考。 按唐语林卷八云:“( 殿中侍御史) 最先入,知右巡:已次知左巡,号两 巡使,所主繁剧,及迁向上,则又入推,益为烦劳。惟其中间,则入清闲。故 台中谚日:免巡未推,只得自如。言其闲适也。私疑浞由推官迁职内供 奉之际亦有闲时,故远而游永,然为臆断,未能遽定。 “浯溪 乃元结命名,取“旌吾独有 之意,与蛞台、唐亭,合称“三 吾 。前引之周必大语,“唐”当为“厝”之刊误。据周氏所言,浞曾题诗店亭, 浯溪与其同处一地,则是诗亦当作于此时。 又陆游渭南文集跋皇甫先生文集云:“右一诗,在浯溪中兴颂旁石间 , 持正集中无诗,诗见于世者此一篇耳 ,然自是杰作。近时有容斋随笔亦载此 诗,乃云风格殊无可采,人之所见恐不应如此。或是传写误尔。 按容斋随笔 卷八“皇甫浞诗 云:“浯溪石问有浞一诗,为元结而作,味此诗,乃论唐 人文章耳,风格殊无可采也。”浞题浯溪石诗云:“次山有文章,可惋只在 碎。次山乃元结之字,故洪氏谓其“为元结而作 ,而放翁所论者亦为浞题浯 溪石一诗当无疑义。 诗云:“李杜才海翻,高下非可概。按愈有醉留东野一诗,中有“昔 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之句,钱仲联集释系之于贞元十四 年( 7 9 8 ) ,则愈早年即有李、杜并举之论,浞是诗迨瓣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