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摘要 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从秦汉以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逐渐走向繁荣的时期。 隋之前,周武帝灭佛毁寺,5 8 1 年隋文帝执政,恢复佛教,并下令计口出钱,营造 经、像。隋文帝谓“我兴由佛法”,诏文有谓“朕归依三宝,重兴圣教,思与四海 内一切人民俱发菩提,共修福业,使当今现在,爰及来世,永作善因,同登妙果” 佛教因此大行。开始了我国佛教艺术的又一昌盛时期。 隋王朝统全国后,虽然南北文化进一步融合,但是仍然没有形成一个全国 统一的造型式样,石佛造像的造型特征还具有区域性风格的变化。各个地区不同 造像风格也不同,按区域分类由东至西可以分为山东地区、河北地区、山西地区、 河南地区以及陕西地区。其区域性同时代性同时存在发展。隋代的石佛造像主要 分布于中原北部地区,长安、洛阳作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在佛教 及佛教造像方面起到了中心的作用。金铜佛像的变化样式也会与石佛造型的样式 相互影响,有的金铜佛造像就像是石佛的翻版,但是金铜佛按区域划分就比较困 难,不是每个地区都有鲜明的风格特征,而且有记载的遗留的资料又比较少。所 以本人按照一尊金铜佛中的造像数量将其分类为:复合式、三尊佛、双身佛及其 单体佛。 隋代石佛造像与金铜像特征基本相同,造像形式变化越来越丰富,这种变化 前期主要是相对北齐、北周的风格对比而言的。东部地区多承袭北齐风格,与北 齐相比隋代造型体躯特别是肩部变得开阔,有体量感。腰部略收细,但仍然直立 僵硬无动态,腹部略向前凸,从侧面看整体显得扁平,并有弧度。帔帛不强调外 张,这是隋代造像风格的新气韵,璎珞多流行“x ”型、“u ”型,石佛东部地区还 流行斜挎于肩部,装饰风格有简略与复杂两种形式。西部地区多受到北周时期的 影响,但与北周相比,体态略为柔软,带动感,更能代表所谓隋代造像形式的时 代特征。隋代璎珞繁复华丽,多流行“x ”型及“u ”型的二重璎珞,或“u ”型璎 珞,并饰大佩,帔帛多在腹前及膝前呈二重“u ”型。隋代后期到唐代初期腰部扭 曲更大,但还带有僵硬感,形成了盛唐时期体躯三道弯的雏形。 造像的数量方面,同样风格的造像开皇年间远远多于仁寿、大业年间。而且 几乎为小型造像,一直延续到唐初。 在隋代造像的复兴热潮中,涌现出了一批成熟洗练、形式完美的作品。创造 出形象朴素典雅,装饰繁丽的艺术风格。在造型艺术方面从静态转向动态,是一 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关键词:隋代,石佛,金铜佛,分类,造型特征 a b s t r a c t s u id y n a s t yi sa 饷r l s i t i o n a lp e r i o di nc h i n a sf e u d a lh i s t o 珂w i t i l e s s i n gm e e v o l v e m e n tf i m mt 1 1 e p r o l o n g c ds p l i t t i n ga f t e rh a nd y n 嬲t yt ot h en a t i o n a i r e u l l i f i c a t i o na n dp r o s p e r i t y d e s p i t em ec r a c k d o w no fb u d d l l i s md l m n g 廿l er e i g no f e m p e r o rw uo fn o r c hz 1 1 0 up r e c e d i n gs u id y n a s 吼t l l eb u d d h i s mr e s u r r e c t e ds i n c e e m p c r o rw c no fs u id y n 嘶a s c e n d e dt b et l l r o n ei na d 5 8 0 t h a n k st 0h i s c o i n i n a n do fp 0 1 1t a x a t i o nt of i n a n c et l l ee x t e n s i v es c r i p 栅e 蛆dj o s sr e m e d y ,t 1 1 e b u d d h i s mc 锄et oe n i o ya 、v i d ep r e a l e n c ed u r i n gh i sr e i g nw h i c ha d v a n c e dt 1 1 e b u d d h i s ta r tt oa n o 山e rh e i 曲to fs p t e n d o r nc a nb e 口r o v e db ye “r p e r o rw e n ss a v i n g o fh i sr i s eb e i n gb u d d l l a - b l e s s e d a n o m c ri i l d i c a t i o ni nt h i sc o n n e c t i o ng r o e st ot l l e e m p e r o r sm y a lr e s c r i p ta r g m n gt l l a th ew a sd e v o t i o n a l l yd e s i r o u so fr e v i v i n gt h e h o l yr e l i 西o nn l m u g l lb e c o m i n gab u d d l l i s t 趾df o l l o w 协gt h eb u d d l l i s ti a w s 、v i t ha l l p e o p l ea r o l m dt i l ew h o l ec o u n 竹s oa st op r a c t i c eg o o d n e s si nt l l i sl i f cw h i c hw o u l d e n s u r et l l eu n i v e r s a lc o n s n m a t i o no fh i s 口e o 口l ei n 1 en e x tl i f b t h i si sa n m o l o g i z e d i nt h es e c o n dv o l 啪eo 鲥阳胁招。厂鼬fd 伽 a tt h a tt i m e ,t b ef i p m r eo fs t o n e c a r v i n gb u d d h av a r i e si ns t y l ei nd i 丘色r e n ta r c a s a i l dt l l e r el a c k san a t i o n a l l yu n i f i e dp a n e mms p i t eo f t l l ec _ i l l t u r ei n t e 掣a t i o no f n o r m 锄ds o u t l la r e a ss i n c et 1 1 es u iu n i f i c a t i o n hc o n s i d e r i n go f 也er c g i o n a ld i f f e r e n c e s , m es t o n e c a r v i l l gb l l d d h a 例l si n t of i v es t y l e s :t h a to fs h a l l d o n h e b e i ,s h a l l x i , h e n a na n ds h 啪x i m e 踟w m i l e , i t s r e g i o n a l i z a t i o nw a se c h o e db yi t s c o m e m p o m e i t y a st h ep o l i t i c a l ,e c o n o m i ca n dc u l t u r a lh u ba t 也a tt i m e ,c h a n g ,吼 a n dl u o y a n go ft l l en o r t h e mc l l i n aw h e r es 1 d n ef i 星阻r e sw e r em o s t l yd i s t r i b u t e d , s e f v e da st l l ea r t i s t i cc e n t e rf o rb u d d l l i s tf l g u r i n 窟a d d i t i o n a l l y ,b r o n z eb u d d h a :f i g u i si na l lp r o b a b i l i t yc o n n e c t e dw i mt l l es t o n c c a r v i l l gb u d d l l af i 里【u r e ,w i ms o m e b r o n z ef i g u r e st h el l n e rc o p i e so f 也es t o n eb u d m m6 9 u m s h o 、e v e r ,d e v o i do f d i s t i n c t i v er c g i o n a lf e a = i l r e s 趾da v a i la _ b l cr e c o r d s ,也ec l 船s i f i c a t i o no fb r o n z ef i g 【u r e a c c o r d i n gt o 甜e a ss i 鲥n e sa 虹o t l yp r o b l 啪i nt h i sp a p s u c h 咖eo fb u d d h a f i g u r ci sd i v i d e di i l c o r d 觚c e 、】l ,i t hf i 目l r eq u 删t yi n t of o u rg r o u p s ,n a n l e l y ,t l l e c o m p l c x ,t h et f i p l e ,t h ed o u b l e ,a n dt h es i n g l e s c o m d a r e d 、) l ,i m 也o s ei nn o r t l lo id y n a s t ya n dn o r mz h o ud y n a s t y ,t h e s t o n e c a r v i n gf i g u r e si ns u id y n a s t ) 卜一l i k em eb f o n z ef i 鲫l r e s 侧o yi n c r e a s i n g l y p r o 如s es t y l e s f i r s n y f o l l 州n g 也cn o r t l lq i sp a 船m ,m es t o n eb u d d h af i g u r em e 船t e ma r c ah a sw i d e rs h ) m d e r st l l a te v o k eas e n o fb m h n e s sa n das l e n d e r c rw a i s t t 1 1 0 u 曲s 伽s t i f fa i l du n b e n d i n g i t sb e l l yi sp r o 州e ds l i g h t l yi n 锄a r c ,a p p e a r i n g r e l 矾v e l yf l 砒w h e ns e e nl a t e r a l l y t h es i l kc a p eo nn sb o d yt e n d sn o tt ob en 叩p m g w i l i c hc o m e st ob ek n o w n 船牡i m l o v a t i o ni ns u id ”船辑w i t l lr e s p e c tt 0i e w e l l a c e , t l l ex 觚du s t y l ep r e a i l sa l l d h o s ew o ms l m 岫r 毽o no n es h o u l d e rc a na l s ob es e e n i nt h ee a s t e ma r e 乱t h eo m a m c n t a l 饼毗e r ni se i 姗s i m p l i f i e do rs o p h i s t i c a t e d s e c o n d l y ,也es t o n ef i 艘i nw e s t e mm _ c a s ,o w i l 培m u c hi t si 胡u e i l c et of i g u r e si n n o r c l lz h o ud y n a s t y ,i ss v e l t e ra n dm o r ev i b r a n ti nt e r m so fp o s t l l r e ,b e t t e r r e p r e s e m a t i v eo ft h ea c h i e v e m e n to fs u i sf i 星衄呛a n t h ej e 、e 1l a c e so fs l l id y n a s t y a r ee x 缸铷l yc o m p l c x 卸dn a m b o y a n tw i t hm e i rp o p u l a rs t y l e sm c l u d i n gx - p l u s u p a t t e ma i l du p l u s g r e a tp e n d a mp a n e m d o u b l eup i l e u po fs i l kc a p ec a i lb es e e nm 劬mo f t h eb e l l ya i l dk n e e s d u n gt h el a t cs u ia n dt h ee a d y t a i i l gd ”嘶,m ef i g u r e p o s t i l r eb e c 锄em o r cc u r v i n g mt l l ew a i s t t h o u 曲r e m a i n i n gs t i 或i tr c p r c s e n t e dt 1 1 e n 】d i m e n to ft h cg r a c e f i l lt r i p l e c u r v eb o d y 觑血_ l r e db yb u d 曲af i g u r ea tt l l eh e i g h to f t a n g d ) r i l a s 够 q 啪t i t a _ t i v e l 弘t h e r ec o m em o r en g u f e so fm es 锄es t y l ei nk a i h u a n gp e r i o dm a n r e n s h o ua n dd a y ep e r i o d s p l u s ,t h es r n a l l _ s i z e 矗g l 】鹏p r e d o m i n a t e di ns u id y n a s t y w h i c hd i dn o tc h a n g cu m i l l es t a r to f t 龇gd y n 嬲够 1 1 1 ef i g u r i n gr e s u r r e c t i o ni ns u id y n 淞t yp r o d u saw e a l mo ff i g u r ew o r k so f a n i s t i cp e m c t b n f o m a t i v e l ys i 瑚p l e 锄dg r e “,o m 锄e n t a l l yp r 0 向s ea n d g o 唱e o l l s i na d d i t i o n ,i ti sas i g n i f i c a n tt 啪s i t i o 砌p e r i o df o ra n i s t i cf l g 谢n g 舶m t l l es t a t i c 印p r o a c ht ot l l ed y n 锄i c8 p p r o a c h k e y w o r d s :s u id y t l 丑s 妣s t o n e c a r v i n gb u d d l l a ,b r o n z eb u d d h a ,c l 硒s i 矗c a t i o n , f i g u r i i l gf e a t u r e s ,j e w e li 鼬e ,s i l kc a p e 日u面 我白幼喜欢艺术,近年来又在书画、陶瓷鉴定等方面深入学习,尤其在中央 民族大学硕士课程学习期间,金申先生是我们佛教造像鉴定专业的老师,金申老 师的授课非常系统而且生动,使我在学习过程中,对佛教造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我国的佛教造像艺术中,隋代以朴素的特征被作为短暂的过渡期被大家忽 略。然而,隋代的统一使佛教造像出现了东西、南北地区的融合,再加上正是因 为有了北周的灭佛事件,使隋代在造像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是一个重要的转折 时期。展示了中国佛教艺术史上的一个辉煌成就,丰富了中国文化的深厚传统。 对于隋代造像,许多前辈学者已经有了很多研究成果和著作,从目前研究状 况看主要有: 1 大村西崖先生,于1 9 1 5 年佛书刊行会中国美术史雕塑篇,对隋代造像 及其石窟作了总体的介绍。 2 同本松原三郎先生,在1 9 9 5 年吉川弘文社出版的中国佛教雕刻史论 书中,对中国各朝代包括隋代的佛教造像进行了具体详细的论述。 3 金申先生,于2 0 0 6 年即将在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佛像粹编海外及港 台收藏佛像( 初稿) 的书中,把流失在海外的造像( 其中包括隋代的) 有系统 的汇集。也是我在本文探讨中的基础资料。 4 榻伯遘先生( 松原三郎靛) ,在1 9 8 5 年日本凸版印刷株式会社出版的埋 屯扎危中国石亿。研究一河北省曲陨出士。白玉像岂稿年铭文中,对河北曲阳出 土的白大理石石佛的时代特征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5 金维诺先生,于2 0 0 2 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佛雕佛造像式样与 风格,以及2 0 0 4 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美术魏晋至隋唐的书 中,对隋代造像作了整体介绍。 6 李静杰先生,1 9 9 6 年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金铜佛,对我国金铜 佛用细致的列表进行分析归类,以及1 9 9 5 年中国世界语出版社出版的石佛选 粹书中,对石佛的汇编。 7 台湾专家李玉珉女士,在1 9 9 7 年台北觉风佛教艺术文化基金会出版的中 国佛教美术论文索引1 9 3 0 1 9 9 3 中,对有关隋代佛教的出版资料进行了汇编。 8 韩国专家梁银景女士,在2 0 0 4 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隋代佛教窟龛研究 一书中对隋代石窟以及部分造像风格的渊源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研究。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著作和论述还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对于专家们的研究成 果我也经过认真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新的体会。我结合运用了历史学、 考古学、地理学和宗教学的研究方法对隋代的佛教造像进行造型、分类的探索和 分析,并提出了本人浅拙的见解,就教于方家。 隋代的佛教造像初期基本沿袭了南北朝的因素,接近北齐、北周的风格,在 逐渐成熟的过程中结束了南北朝的传统样式。形成了新的造型风格,并发展变化 一直延续到唐初。隋代虽然统一了全国,然而还没有能够形成全国统一的造像式 样,造像风格仍然具有区域性特征。其地区性划分大多是根据铭文资料记载、以 及石窟造像风格判断的。而金铜佛地区风格不是非常明显,主要以一体造像中的 数量来分类论述的。本文中石佛造像部分主要以单体造像为主,不包括隋代石窟 造像的分析。最后,对几尊难以区分年代的造像提出了个人见解,希望能给大家 对隋代的造像风格,提供新的认识。 2 一、历史背景 北周大定元年( 5 8 1 ) ,隋王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了隋( 5 8 卜6 1 8 ) ,开皇 九年( 5 8 9 ) 灭南朝的陈,结束了从西晋末年以后二百七十余年的南北政治分裂 的局面,天下一统。政治上的统一,必然带来文化各方面的融会和发展。隋书 卷二中:隋文帝谓“我兴由佛法”,诏文有谓“朕归依三宝,重兴圣教,思与四 海内一切人民俱发菩提,共修福业,使当今现在,爰及来世,永作善因,同登妙 果”佛教因此大行。1 开始了我国佛教艺术的又一昌盛时期,初步形成了一个新 的面貌。 隋朝文帝杨坚年号开皇( 5 8 1 6 0 0 ) 、仁寿( 6 0 1 6 0 4 ) ,炀帝杨广年号大业 ( 6 0 5 6 1 8 ) ,恭帝杨侑年号义宁( 6 1 7 6 1 8 ) ,共三十八年。都长安( 今陕西西安) , 长安和洛阳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帝兴建大兴城,置有二市,东市名都会,西市名 利人。炀帝兴建东都后,洛阳比长安更为繁盛。 北周武帝建德三年( 5 7 4 ) 禁断佛道二教,经佛悉毁,佛道二百万还俗。建 德六年( 5 7 6 年) ,北齐灭亡后,北齐境内的经佛也被毁废、僧人还俗。佛教与 道教的发展均遭严重破坏。直到大成元年( 5 7 9 ) 北周宣帝诏复佛道像,制作塑 像一万余躯,大象二年( 5 8 0 ) 北周静帝复佛道二教。1 可以看出实际隋朝佛教 复兴的萌芽是从北周末年开始的。隋文帝杨坚执政后,立即恢复佛道二教一生致 力于佛教的传播。于开皇元年( 5 8 1 ) 下诏修复七年前被北周武帝下诏废弃的佛 寺,开皇二年诏建都城大兴善寺,以后接连下诏修复北周武帝灭法是所毁寺院, 佛教迅速得以复兴。开皇三年( 5 8 3 ) ,孤独皇后在长安长乐坊为其父建赵景公 寺,仅华严院一处就有“小银像六百余躯,金佛一躯,长数尺;大银像高六尺余, 及瑜石卢舍那立像高六尺,古样精巧”( 京洛寺塔记卷三) 。开皇十七年( 5 9 7 ) , 高僧智凯在世共造大寺三十五藏,造金檀画像十万许区( 法苑珠林) 。开皇 二十年( 6 0 0 年) 严禁毁坏、偷盗佛像等( 隋书高祖纪下) 。仁寿三年( 6 0 3 年) ,诏于五十三州立舍利塔。文帝在位二十三年,于一百余州立舍利塔,立寺 三千七百九十二所,写经四十六藏十三万二千零二十六卷,修故经三千八百五十 啪杨炎德、王泽庆隋仁寿三年观世音瞢萨石雕,文物1 9 8 1 年第四期4 7 页 圄周怕五武帝纪 3 部,造像十万六千五百八十躯( 辩正论卷三) 。炀帝( 6 0 5 6 1 8 ) 时也笃 好佛教,在位十四年又造新像三千八百五十躯,修治故像十万零一千躯,修故经 六百一十二藏二万九千一百七十二部。皇室、廷臣、僧尼雕铸佛像风气日炙。礼 部尚书张颖舍长安私宅为应法寺,铸造鎏金佛像十万躯( 酉阳杂俎续集) 。 大业十年( 6 1 4 ) 北京房山云蒙山万佛堂,有文殊、普贤、万菩萨法会浮雕一堂, 为唐代石刻。堂下水洞壁上有大业十年刻经和隋唐佛像。”1 隋代造像风靡一时,不仅平复了周武灭法的创伤,而且比灭法前更加繁荣昌 盛,是佛教艺术的又一个辉煌的时期。然而另一方面隋代经济以及对于佛教的政 策也有限制的一面,隋文帝在开皇九年( 5 8 9 ) 灭陈时,曾令陈都建康的城邑宫 室荡平耕垦,于石头城置蒋州,使南北朝时代盛极一时的建康佛教顿告衰微。其 时诸寺多毁于战火,“钟梵响辍,鸡犬不闻”。因此蒋州奉诚寺慧文等致书智甥, 请转达坐镇扬州的晋王杨广予以护持。后来杨广做了皇帝,于大业三年( 6 0 7 ) 下令沙门致敬王者;更于大业五年( 6 0 9 ) 令无德的僧尼还俗,寺院按照僧尼的 数量保留,其余一概拆毁:一时造成因僧废寺的现象。大业前期是隋朝极盛的时 期,大业五年( 6 0 9 ) ,炀帝西巡河右,亲征吐谷浑。大业六年( 6 1 0 ) ,东都洛阳 便已开始不宁,有数十个“素冠练衣,焚香持华,自称弥勒佛”的弥勒教徒作乱。 大业七年( 6 1 1 ) 山东王薄点燃了隋末农民起义的第一支火把。隋炀帝于大业七 年( 6 1 1 ) 、大业九年( 6 1 3 ) 、大业十年( 6 1 4 ) 三次征兵,北行远征高丽。大 业九年( 6 1 3 ) 在黎阳仓督运兵粮的杨素儿子杨玄感叛变作乱。此后以山东、河 南、河北地区为中心,农民起义不断发生。“ 诸多原因,隋代造像的优秀作品主要出现在隋代的前半期,到了大业年后期 造像品质不断走向粗劣。 隋文帝并没有积极倡导石窟造像活动。隋炀帝在大力倡导佛法的同时,也把 佛教作为其政绩的政治筹码,但却无意于石窟开凿。”1 隋代开窟造像主要有山东 3 1 金维诺中国古代佛雕佛造像式样与风格,文物出版杜2 0 0 2 年1 0 l 页、2 2 4 页 王子云中国雕塑艺术史,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8 8 年1 9 l 页 “3 范文澜唐代佛教附隋唐五代佛教大事年表,人民出版杜1 9 7 9 年1 1 2 1 1 5 页 【s 】h t t p :w w w c c t v ,c o m h i s t o r y 2 8 2 4 1 0 1 2 1 4s h t m i 考古专家:隋代石窟数量不多与政治有 关央视国际黼c c t vc o m2 0 0 5 年0 8 月2 4 日1 3 :d 1 来源 新华社 4 青州驼山( 有大小六个佛龛) ,云门山和济南玉函山( 开皇四年至开皇二十年, 共约九十余躯) 以及山西天龙山等地,这些石窟的隋代造像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驼山“青州总管平桑公造像龛”佛像面帽方颐,头髻低平窄肩平胸,衣纹疏简; 菩萨面长颐丰,颔首挺胸,亭亭玉立,情态优美。太原天龙山第8 窟开于丌皂四 年( 5 8 4 ) ,佛与菩萨衣薄贴体,保留有北齐“曹家样”的影响。隋开皇九年( 5 8 9 ) 开凿的宝山大住圣窟是由灵裕法师丌凿的石窟,窟内三壁f 龛,雕卢舍那,弥勒, 阿弥陀三尊,并镂刻释迦牟尼佛等三十五佛及过去七佛坐像。甘肃天水麦积山造 像多一佛二菩萨或四菩萨,造型更趋写实,肌肤圆润,衣饰简洁。山东青卅l 云门 山( 青州南十里) 虽主要的只有二龛,但其第二龛的胁侍菩萨颇有代表性,颁首 挺立的姿态,长而圆润的脸型是隋代标准风格。此外所开凿的石窟,还有山东历 城的神通寺千佛岩等。至于云岗、龙门、响堂山、天龙山等石窟及敦煌千佛洞等, 也陆续有开凿。但是,隋代石窟整体数量上并不多,后来又由于一武一宗的 两度大灭法,再加上战乱,使各地石窟已十有九被毁失。 幸好还有隋代雕造的单体石佛造像、金铜像、玉石像、锤揲涂金像等,遗留 至今的为数不少,给我们研究在造像方面留下了丰富的资料。隋代佛教造像融合 了东西部地区以及江南地区的风格特点,形成独特的时代特征,涌现出一批成熟 洗练的作品,隋代的佛教造像风格是独自成立的。可以说是我国佛教造像艺术的 一个转折过渡期,也可以龉是新的艺术风格的开始。 二、石佛造像的分类与造型特征 ( 一) 单体造像概述 石佛造像的分类与金铜像不同,石佛像体积大不易搬动,论证区域性的资料 价值会高得多。石佛的单体造像比石窟造像更加精致,对于认识隋代不同时期雕 塑风格的发展与变化,探索前人的艺术创造和拽艺经验具有特殊的意义。 隋王朝统一全国后,虽然南北文化进r 步融合,但是仍然没有形成一个全国 统一的造型式样,造型特征还具有区域性风格的变化。各个区域不同造像风格也 不同,由东至西可以分为山东地区、河北地区、山西地区、河南地区、以及陕西 小同,由东至西可以分为山东地区、河北地区、山西地区、河南地区、以及陕西 旧会维诺中国古代佛雕佛造像式样与风格,文物出版社2 0 0 2 年1 0 1 页 5 地区。其地域性同时代性同时存在发展。隋代的石佛造像主要分布于中原北部地 区,长安、洛阳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在佛教及佛教造像方面起到 了中心的作用。然而金铜佛的区域划分就比较困难。金铜佛并不是每个地区都有 鲜明的特征的,而金铜佛像的变化样式也会间接的影响石佛造型的样式的变化。 例如隋代石佛造像、石窟的造像组合形式也由早期的一铺三尊发展到一铺五尊、 七尊、九尊甚至更多。 石佛造像与石质也有一定的关系,根据它的石质不同雕塑的艺术风格也有一 定的影响,一般造像石材是为自然分布的区域所使用。甘肃一带多为砂岩,炳灵 寺为黄色的砂岩,易风化;山西云冈一带为易风化的砂岩,但北齐天龙山为砂岩 与河南巩县相似;而河南龙门一带为石灰岩,浓石灰色,石质细硬:山东济南东 南云门山、玉函山为石灰岩”1 :另外,陕西地区的黄花石;河北地区主要为白大 理石,以及陕西、山西地区的石灰岩也都有分布。 ( 二) 造像的地区分类 山东地区 山东古称齐鲁,地处海陆交通枢纽,东汉时期信佛教的楚王英和融( 活动于 西元二世纪末) 的活动范围即在鲁南,苏北一带,所以山东是我国佛教发展较早 的一个地区。山东云门山、玉函山、驼山都有隋代的石窟,其中规模最大的是驼 山。山东造像除了受河北的影响以外,造像中所见的尖角状衣带的作法和小螺发 的表现,以及东魏、北齐、隋菩萨的璎珞装饰等,又都与南朝造像颇有渊源。 隋代统一中国后,由于山东地区较为偏远,早期造像风格仍具有相当的保守 性,特别是西部地区保守性特点更强。造型特征与河北地区相同流行直筒式造型, 是北齐式样的延续,与北周风格大不相同。 山东地区最为人知的云门山第二龛观世音菩萨像,为隋代开皇末期的作品。 在延续传统风格的同时,已经受到了北周的影响。造像比开皇早期有了明显的变 化,造像两肩开阔,上身有肉感,及腰部变细,颈部三道线明显,宝冠豪华。山 东地区诸城等地的单体菩萨造像的菩萨装有其独特的装饰风格。 。1 榻伯逵松原三郎欹埋屯扎把中国石彳厶。研究一河北省曲隰出土。白玉像七桶年铭文 凸版印刷株式会杜1 9 8 5 年1 1 4 一1 1 6 页 6 列举论述山东地区的石佛造像特征: ( 图1 ) 菩萨体躯呈筒形较宽阔,仍为瘦身直立型。虽然宝冠损坏较大,面 部也受损,但还可以看出与益都云门山第二龛的菩萨立像的面部的相通处。帔帛 较窄而薄,肩部打结,又由两肩部垂下至臂腕。胸前处在胸部打结,内衣胸部亦 打结垂下,特别是背面的颈部帔帛也打了一个结后垂于膝部,并用圆型物作装饰。 帔帛的装饰像是中国结。另一处帔帛于腹下部、膝部呈两层“u ”型。这种形式 是北周时期西部地区常见的,在山东及东部地区北齐晚期开始有出现,但并不太 流行,隋代中期以后才流行起来。所以山东地区在具有相当保守性的北齐风格的 同时也融入了北周风格的影响,如帔帛的两层“u ”型装饰方式以及体躯相对开 阔,侧面看较扁平的造型特征。璎珞斜挎右肩,细小,垂至膝部,这种璎珞形式 在河南大住圣窟,云门山第1 龛、响堂山等石窟中可以看到,为东部地区的流行。 这个地区有的造像中,还有璎珞腹部饰圆环为中心呈放射状。菩萨装的装饰风格 独特,较为平面化,少立体感。 图卜l 菩萨立像( 正面) 图卜2 菩萨立像( 背面) 石灰岩1 9 8 8 年山东省诸城市南郊出土 通高5 1 c m 头部、两手、两脚缺、身体中部断诸城博物馆藏 7 2 河北地区 河北以定县为中心于太行山脉东路一带盛行佛教文化,造像用附近黄山一带 采取的白大理石。从东魏时期丌始到北齐、隋代,隋代时这种流行还贯入河南陕 西。 曲阳一带盛行小型造像,北齐、北周末到隋代渗透了中国佛教的民间化,并 且反映了当时庶民的信仰,这一带人们在佛像雕塑中除了以二菩萨二比丘为胁侍 之外,另有二狮子、香炉以及刻在舟形光背中的无数化佛、配双树、天宫、飞天、 供养天人以及台座饰十神像等,造型极其特殊,印度风味十足。另外,进入隋代 后与白大理石小像相反,在定县一带还出现了巨大的大像高都在两米以上,都不 带背光。 白大理石具有特有的光泽质感,给人一种洁白、纯净、高尚的印象,突出佛 陀的静穆神圣与智慧庄严。造型特征具有相当的保守性特点。初期与北齐中晚期 没有大的区别。着衣、璎珞装饰简略化。这种筒略化装饰形式及其直立的体躯, 使开皇后半期菩萨立像中,仍然没有脱出与北齐年间式样的大的区别。 河北曲阳修德寺出土的石像的造像风格 1 9 5 3 年河北曲阳修德寺出土2 4 体石像中,其中隋代带纪年款的有八十一 体,开皇年间四十八体,仁寿年间十一体,大业二十二体,其中坐佛一体,双立 佛一体,阿弥陀像三体,观音像四体,双观音像九体,菩萨像十三体,双菩萨像 三十四体,思惟像五体,双思维像八体,三尊造像一体。是隋代雕塑艺术史的宝 库。” 隋代造像形体趋于丰满,衣饰简净,双面透雕已不多见,背部仍施彩绘或刻 铭。与北齐时期风格相似,只有在头部与衣纹、帔帛装饰的细节方面有些区别。 造型体态均整,胸部阔,腰略细,衣装轻薄,农纹下摆均等有装饰性,雕法有力。 无论持物与不持物手背都朝外,与与愿印相反。嘲菩萨像一般不饰璎珞。菩萨像 粗糙者多,宝冠、帔帛装饰极为简单,光背、台座、宝冠、着衣多用朱、赭石色 绘,来弥补造型简单的不足。还有一种其他地区几乎未有的造像组合形式,二菩 萨并立像。 ”榻伯逢松原三郎歌埋屯扎把中国石亿。研究一河北省曲曙出土。白玉像已旆年铭文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1 9 8 5 年1 1 4 1 1 6 页 冯贺军曲阳白石造像研究,紫禁城出版社2 0 0 5 年1 1 0 1 1 5 页 8 列举论述河北地区的石佛造像特征: ( 图2 ) 造像为隋前期造像,帔帛于胸前交叉呈“x ”型,这是北齐时期东部 地区盛行的式样,一直延续到隋代前期。到后期时,帔帛的样式变化为胸、膝部 呈两道“u ”字形垂下( 如图3 ) 。这种形式前面提到过为北周西部地区菩萨像多 用的帔帛式样,是受到了长安地区的影响后来出现的。裙腰部翻出装饰的衣褶, 并且结两条装饰带垂下。这是河北地区北齐时期所没有的造型,后来成为进入唐 代帔帛缠身的过渡形式。但是体态呈直筒型仍然与北齐的式样近似,体现了河北 地区具有很强的保守性特点。 图2 邸仕询造菩萨立像开皇六年 故宫博物院藏 9 图3 大业二年铭霍双造双菩萨像 通高2 5 8 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 图4 ) 阿弥陀佛赤足立于莲花座上,身姿平直呈筒 形,腹微隆,素髻低平,面长圆,两眼下视,唇紧抿。 农薄衣纹稀疏,等间距斜垂,腹略突,施无畏、与愿 印。两侯i 的弟子合十予胸。呈现得稳重秀美。雕刻简 练,衣褶婉转自如,头光、身光光背素洁无纹,基座 后面刻铭文“。隋代时多为须弥座。 图4 弥勒三尊立像 遥高1 9 4 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图5 崇光寺菩萨立像自大理石 隋开皇五年( 5 8 5 ) 通商3 0 7 厘米 原在河北保定祟光寺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图6 崇光寺邑义八十入等造阿弥陀佛立像自大理石 隋开皇五年( 5 8 5 ) 通高5 7 8 厘米 原在河北保定崇光寺 英国大英博物馆藏 ”1 中国美术全集雕塑编隋唐雕塑,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8 8 年第2 页 1 0 ( 图5 ) 菩萨立像最初雕造于隋开皇五年,唐垂拱元年后补台座。是图6 ( 英 国大英博物馆藏) 阿弥陀佛的胁侍。造像两肩开阔、体躯略显魁梧,直立僵硬, 但腹部略向前凸,腰部显出体态略带柔和,侧面显得扁平,为隋代造像风格的新 气韵。璎珞的形式为典型的河北地区的形式。 ( 图6 ) 阿弥陀佛,原为观世音大势至菩萨的三尊组合形式。河北地区有铭 文记载的最早出现在曲阳修德寺出土的天统四年( 5 6 8 年) ,遗憾的是二胁侍欠 失,这可能与河北地区盛行信仰阿弥陀佛有关。这一盛行一直到唐初。( 而西部 地区则盛行释逝佛) 。此尊阿弥陀佛造型巨大,特征与( 图5 ) 的菩萨立像同样, 两肩开阔,素髻低平,面容、体躯趋于丰圆呈直筒型,显示了隋代的体量感,侧 面看扁平通肩式袈裟,较薄,内着僧祗支,衣内垂出双带。衣纹从胸部开始为等 间隔、规律的椭圆形,下摆自然略收,富有装饰性。 两者风格相同,体躯均为直筒状,裙摆衣纹的形式化也近似,着农、璎珞装 饰简略化,腹部略突,侧面看体躯扁平呈弧状,覆莲座的台座也很相近。整体造 型与北齐中、后期的特征区别不明显,与北周风格完全不同。但造像高大,不能 不说没有受到北周的影响。这是具有保守性的河北地区的隋代初期的特点。这一 点除了其为河北地区的特点外也与其白大理石的石质有关。 3 山西地区 从北魏迁都洛阳后,往返于大同洛阳之间,沿途留下了一些高水平的雕像, 太原又作为北齐高氏政权的陪都,隋代开凿了天龙山第八窟的开皇四年的菩萨 像、西山大佛也同样是太原的造像风格,造像艺术发展迅速。山西地区也具有独 特性,隋代菩萨像及佛像的造型风格豪爽,体态无动感。一种风格较为简素,体 躯短而圆。这种风格多为砂岩,石质较松。另一种体躯较饱满,受到北周风格影 响。璎珞具有特殊装饰风格,集中于腹前多饰怪兽。还有一种风格沿袭北齐风格, 为瘦身形,璎珞有装饰性但扁平少立体感。 列举论述山西地区的石佛造像特征: ( 图7 ) 为瘦身形,造型体躯为北齐风格的延续,然 而帔帛为胸前、膝前二重“u ”型,璎珞扁平有装饰性也 为“u ”型垂至膝前,裙腰部翻出装饰褶,是受到北周风 格的影响,应为时期应为隋代中期以后。初期时璎珞的造 型多为“x ”型,裙束腰部略高,束带,脸部带有童稚感。 造像风格与河北地区同样体躯为保守的瘦身直立型,装饰 性强是沿袭北魏的传统,较为平面化。 图7 菩萨立像 石灰岩通高2 2 3 厘米 山西博物馆藏 与图7 风格不同另一种风格,称之为“太原风格” ( 图8 1 2 ) 。因为其出 土地推钡0 在山西太原附近。造像年代由前期小型造像,体躯直立化变为后期大型 造像上半身短,腰部略收,衣纹简略化,衣质略显厚,璎珞豪华繁杂,交叉腰部 呈“x ”形,交叉处饰怪兽,开河寺隋代摩崖佛的菩萨像的下饰的璎珞,也是同 样的风格。( 图8 1 0 ) 观世音菩萨立像彩色尚鲜。两肩开阔。体量饱满,侧面看 体躯扁平,( 图8 、9 ) 松原三郎先生认为此像应为山西晋源城一带所出。( 因为 与1 9 5 4 年太原晋源城西北出的,现藏山西博物馆的一件菩萨像的造型和璎珞 式样几乎相同,但此像头部已缺) “。直立呆板的体躯造型,体现了具有很强的 保守性风格。璎珞在腹前的中心部饰怪兽,并且中间垂下一排。这一装饰风格非 常独特,璎珞、项饰繁复豪华庄重,遍身施彩绘,戴花冠。( 图1 0 ) 造像躯体 高大,饰物精美,极为罕见,据说是山西出土。 “3 松碌三郎中国恼教影瓤史镐,吉i i i 弘文社 1 9 9 5 年1 5 7 1 7 0 页 1 2 图8 观世音菩萨立像 隋石灰岩 高1 3 8 厘米 美国克里夫兰美术馆藏 图9 观世音菩萨立像 隋石灰岩 高1 6 8 厘米 图1 0 观世音菩萨立像 隋石灰岩 高约5 米 美国哈佛大学博物馆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 图l l 、1 2 ) 菩萨立像,上海博物 馆所藏的隋开皇十四年( 5 9 4 ) 是隋代标 准造型。其头戴高冠,面相丰满,表情 祥和。造型特点是:装束华美,璎珞严 身,腹部微微前突,帔带垂下贴于身体 两侧,下端及至座旁,呈弯拱状内抱, 浑然成一体。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是西 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的胁侍,被合 称为“西方三圣”。在中国的佛像雕 刻中,单独塑造观世音像者最为普遍, 而单体的大势至像则极少见到;同塑为 一体的“西方三圣”像较为常见,而三 像分别塑造,各自单独为一躯者亦不普遍。上海博物馆所藏的一对观世音与大势 1 3 至菩萨,原是寺院内阿弥陀佛主尊的左右胁侍者,现仅存单独的二躯菩萨像,但 二像高近等身,保存基本完好,属珍稀之物。二像不论面部、形态、装着、服饰, 都极为相似,但又各不相同。端庄的姿态,华美的装束。从整体造型及璎珞的装 饰风格看也应为山西地区所属。 ( 图1 3 ) 观音菩萨为本尊,阿难、迦 叶为胁侍。观音菩萨赤足立于莲座上。头 戴宝冠,冠为九瓣仰莲,莲瓣下方横带上 饰宝珠,两旁有宽形垂带垂至肩上,腕间 有帔帛笔直垂至仰莲座。面部圆丰,眉宇 清秀。右臂屈举,持物已损,左手持净瓶。 垂眸深思,略带微笑,面容慈祥。造像形 体圆实,体躯呈毫无变化的直筒状,腰部 硬直,两眼上吊,裙腰较高( 与驼山第3 龛右侧的菩萨像一致,是当时妇女的常服 “”) ,背光作大型桃状圆光,顶部向前弯曲。 腹前帔帛交叉呈“x ”型,璎珞为二串大数 珠挂在颈部,呈“u ”型垂至膝前,中间饰 宝珠。这已是隋代的新式样。裙褶对称垂 直刻线。阿难、迦叶立于两旁,光头无发, 秦光先造观音菩萨立像 袍服里身,两手缩在袖内,衣褶自然,一 隋开皇三年( 5 8 3 ) 石灰岩高4 1 5 厘米老一少,老者面上布满皱纹,少者丽上光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洁秀俊,生动自然。阿难、迦叶前分别立1 口7 ,i 夏,工啦j 喇州 or 1 止、皑4 ”ih u 川川u 且 有蹲狮。台座有铭文。与山西省万荣县出土的仁寿三年观世音菩萨像“”风格很相 似,也同样侍有二比丘,璎珞与头冠很相像,应为这一地区的造像风格。只是仁 寿年造像头光饰化佛,比丘比例变小。而此尊体现了隋初很强的保守性,就风格 而言,承袭了北齐与北周的两种式样,道劲而刚毅,但变化不大。 粱银景晴代佛教窟龛研究,文物出版社2 0 0 4 年1 3 l 页 杨炎德、王泽庆隋仁寿三年观世音菩萨石雕, 文物1 9 8 1 年第四期4 7 页 1 4 隋代盛行观世音菩萨造像,但台湾专家陈清香女士认为,在所有佛典罩好像 找不到观世音菩萨以二比丘为侍者的配置,在这为数可观的造像遗例之中,也很 难找到。对主尊是否是观世音菩萨感到疑问。“4 1 上述山西省万荣县出土的隋 仁寿三年观世音菩萨石雕中的观世音菩萨同样,可能是这一地区的一种流行而 已。 4 河南地区 洛阳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后期的都城,有大量的寺院和僧侣。但是东魏、北齐 时期向邺都转移使洛阳佛教逐渐衰落。到了隋代,隋炀帝执政期间,尤其是洛阳, 当时江南佛教的最大势力三学论盛行。江南义学色彩的佛教的发达,可能造成了 石窟造像的迟缓。“”河南地区继承仍然受到北齐的影响,流行菩提样式的龛像、 造像碑。河南地区菩萨像有璎珞、衣纹装饰简略的特征。石质多为灰青色石灰岩。 列举论述河南地区的石佛造像特征 ( 图1 4 ) 为河南出土主要是沿袭河北地区北 齐风格的特征,背屏内为浅浮雕,饰菩提树,菩提 树上有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考试试题(附答案)
- 兴业银行汉中市汉台区2025秋招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平安银行芜湖市镜湖区2025秋招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浦发银行贵阳市南明区2025秋招笔试热点题型专练及答案
- 广发银行南昌市青云谱区2025秋招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中信银行黄石市下陆区2025秋招笔试行测高频题及答案
- 华夏银行龙岩市新罗区2025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华夏银行昆明市五华区2025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平安银行天津市西青区2025秋招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平安银行昆明市呈贡区2025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湖南安全员c3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学生心理健康测试题及答案
- 产品品质及售后无忧服务承诺书3篇
- 2025年第11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课件
- 患者跌倒的预防及管理课件
- 医疗设备验收单
- 质量体系调查表模板(空)
- 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系统介绍
- 竞选大学心理委员ppt模板
- T∕CEPPEA 5008-2021 城市电缆线路岩土工程勘察规范_
- 医师执业注册健康体检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