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试题.doc_第1页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试题.doc_第2页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试题.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姓名: 计分: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植物的根总是向下、向着有水的地方生长,这种特性叫做 、 。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的方向生长,这种特性叫做 。2、 、水分、 和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和适应能力是 (相同、不相同)的。各地区的特定环境也决定了该环境条件下植物的 分布。3、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 、 的作用,当某一种类生物的生存受到影响时,也会影响到许多与之有关的生物种类。4、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 、 。5、在右图中的括号内填写对应的消化器官的名称。大部分营养物质是在 中被人体吸收的。人体的小肠很长,内表面布满了 ,这些特点都是为了更好地 。6、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 经过长期的研究,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叫 。7、火山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活动,一般会在地表上形成 状的高山。火山爆发时,除了喷出 ,还会喷出 、 。8、 、 、 等都会对岩石变化产生作用。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研究植物的茎叶是否总朝着光的方向生长的实验中,除了改变( )条件外,其它条件要加以控制使之其本相同。A、温度 B、水分 C、土壤 D、光照方向2、下面几种水果中来自北方的是( )。A、香蕉B、苹果C、芒果 D、荔枝3、夜莺的生活习性是白天休息,夜晚觅食,到了秋天就从北方飞到南方越冬。影响这两种习性的因素是()。A、阳光和食物B、温度和食物C、温度和水分 D、阳光和温度4、将池塘中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的是( )A、阳光 B、微生物 C、鱼 D、水5、食物链总是从()开始,食物链除了动植物外还有微生物。A、动物B、微生物C、植物6、科学家曾在喜马拉雅山脉采集到了鱼龙的化石,同时还发现了鱼类、海藻、海螺的化石。由此可推测喜马拉雅山脉一带在很早以前可能是( )A、森林茂密的高山 B、辽阔的平原 C、汪洋大海 7、地震的发生与( )有关。A、雷电 B、洪水 C、岩层运动 D、泥石流8、火山和地震大多发生在( )A、陆地的城市中 B、沙漠或荒野中 C、大海中 D、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带9、地球上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是( ),要有计划地开采,合理利用。A、可以再生的资源 B、不可再生的资源 C、能否再生无法确定10、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破碎地貌形成的原因有( )A、黄土结构疏松,本来就容易流失 B、气候干旱,降水量少C、人类的活动破坏了高原上的森林和草原 D、以上原因都是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1、绿豆发芽只要有充足的水分就行 ( )2、池塘里的生物形成各种各样的食物链,保持着池塘生态平衡 ( )3、刚过保质期的牛奶闻上去没有什么异味,可以食用。 ( )4、冰箱不仅能保鲜,而且能杀灭微生物。 ( )5、“葵花朵朵向太阳”体现了植物的向光性。 ( )6、火山喷发给人类和自然环境带来灾难,但也可以被人类所利用 ( )7、各种矿物都需要一定的形成条件。 ( )8、煤是由于地壳的变动,古代的树林被埋在地下,与空气隔绝,并长期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而逐渐形成的。 ( )9、人类自身的活动也是影响地表变化的重要力量。 ( )10、围湖造田可以增加粮食产量,对自然环境不会有太多影响 。 ( )四、连线题(6分)1、将食品营养与其对应的现象连起来。燃烧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气味 A、淀粉含量多的食品遇碘酒会变为蓝紫色 B、脂肪含量多的食品涂在纸上会使纸变透明 C、蛋白质含量多的食品五、综合题 (24分)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分)我国地震记载史约有3800多年,记载史上的9000多次地震中,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有800多次,8级以上的大地震有18次,最强烈地震8.5级,共3次。它们是1668年山东营县-郯城地震,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1950年西藏察隅地震,台湾是我国地震发生次数最多的省,平均每年有感地震达200-300次。(1)、由以上材料可知,我国是一个 的国家。(1分)(2)、破坏性地震的级数为 级以上。(1分)(3)、我国地震发生最频繁的省是 省。(1分)(4)、根据你的了解说说地震会带来哪些方面的危害?(5分)2、依据下图写出2条食物链,并在图上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