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略论社会科学哲学视野中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pdf_第1页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略论社会科学哲学视野中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pdf_第2页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略论社会科学哲学视野中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pdf_第3页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略论社会科学哲学视野中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pdf_第4页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论文)略论社会科学哲学视野中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略论社会科学哲学视野中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中文摘要 社会科学哲学,这个出现在当代西方哲学界的概念,既是对社会科学理论的 哲学反思,又是对科学哲学中社会层面的研究。两种观念相互独立的同时,却有 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社会科学哲学所形成的是关于社会的理论和关于哲学的 理论,对于当今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就需要运用社会科学哲学的知 识与理论来加以解决。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学科之间的联系变的更加 密切。但高速的发展的社会却也产生难以预测,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就需要一 个可以总结社会发展规律,提供解决问题方法的学科,这就是社会科学哲学。社 会科学哲学通过对社会科学的反思, 通过对社会的研究来把握逻辑思想和规范学 科理论,同时也有助于扩大社会科学的研究范围,为社会科学的发展创造更大的 空间。而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还会对社会科学起来指导、规范和发展的作用。 社会科学是关于人类社会生活的知识,关于自然、生长以及社会功能的知识 体系,是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各种现象,揭示各种不同社会现象的本质、相互 联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是人们对人类本身的行为所形成的社会活动进行认识 之后所建立的知识体系, 是以理论形式反映人们对社会存在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的认识。20 世纪以来,社会科学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位置,人们要想 能有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要想提高生活质量,就必须要了解社会,了解社会 发展的规律。这就是社会科学的作用之所在。 社会技术是在人们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起来的, 是用来调整各种社会关系 的方法和手段。区别于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自然技术,社会技术以社会科学为基 础,这也就决定了社会科学与社会技术密不可分的关系。 社会科学是对社会过程的反映和陈述, 社会技术是对社会主体人的行为过程 的调整和控制;社会科学是对社会现象、本质、规律进行说明的解释,社会技术 则确立具体目的,使社会科学理论变成社会现实;社会科学力求正确,社会技术 则力求社会利益最大化。社会科学与社会技术分属两类不同的范畴,具有不同的 价值和功能。社会科学是社会技术的理论基础,社会技术是社会科学发生作用的 中介,社会技术是人们改造社会科学的实践性知识体系。理论需要向实践转化。 社会科学要想得到发展就要转化为实践,即社会技术。因此,也就是说,社会科 学转化社会技术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技术,从社会科学向社会技术的转化 ii brief discussion on development trend of social sci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in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abstract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appeared in modern western philosophy field, was the philosophical rethought of social science theory, and was also the research of social field in science philosophy. these two ideas were independent, while they were interrelationship and mutual promoting.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was the theory about social and philosophy. it needed to use the knowledge and theory in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to solve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modern social development. the relation between subjects was closer according to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t the rapid developing society could also have problems hard to be forecasted and solved. at this time, it just needed the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the subject summarized the law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vided the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s.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grasped the logical idea and regulated discipline theory by rethinking social science, and researching society. it also could help to enlarge the research range of social science, and provide larger roo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also had guiding, standard and developing function to social science. social science was the knowledge system about human social lives, about nature, about living, and about social function. it was the subject to research every phenomenon in human social activities, to reveal the essence, relationship and developing rules of every different social phenomenon. it was the knowledge system established by human after they recognized the social activities formed by the behaviors of their own. it reflected human recognition in essence of social existing and its developing rules by theory form. social science occupied important position in human social lives since 20th century. people had to understand society, understand rules of social development, if they wanted better life and development, wanted to improve life quality. that was the point of the function of social science. social technology was accumulated during human long time social practice. it was method and mean to adjust every social relationship. different from natural science basing on natural technology, social technology based on social science. that decided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ial technology and social science was inseparable. iii social science was the reflection and statement of social process, while social technology was the adjustment and control of social main body, human behaviors. social science was the explanation of social phenomenon, essence and rules, while social technology had to establish specific aim to change social science theory into social reality. social science looked for correct, while social technology looked for maximum of social benefits.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technology belonged to two different fields with different value and function. social science was theoretical base of social technology. social technology was medium to help social science to react. social technology was practical knowledge system of transforming social science by human. theory needed to be transformed into practice. if social science wants to develop, it has to transform into practice, that is social technology. thus,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form social science to social technology was the necessary tre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cience. keywords: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social science, social technology, transformation from social science to social technology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 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授权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处, 将本人硕士学位论文的全部或 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 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 有权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日期: 略论社会科学哲学视野中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1 第一章 引言 一、论文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论文问题的提出 在世纪之初,一个包含着人类社会生活知识的学科,关于自然、生长及社 会功能的知识体系形成了,这就是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对人类社会和人类生活 是非常重要的。人类只有了解了社会,了解了人类的生活环境,才能更好的发 展科学技术,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那么,是否可以将社会科学和哲学两者结合起来而形成一个更为全面,更 为完整的体系呢?这就是在当代西方哲学界出现的“社会科学哲学” 。人们对这 一概念的理解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有人将其理解成为“社会科学”的哲学;也 有人将其理解为“社会的”科学哲学。无论是哪种理解都好,它都离不开社会, 离不开科学,离不开哲学。将这三者结合为一体的社会科学哲学对社会科学又 具有指导作用,那么,通过社会科学发展起来的社会科学哲学再作用于社会科 学的时候,会使社会科学朝着什么方向发展呢?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 社会科学的研究作用构成的社会科学哲学究竟会将它的研究对象界定在什 么方向、使它的研究范围包含了哪些内容、把它的研究方法扩展到什么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科学哲学中又会出现哪些新的学科和思想 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社会科学哲学从一个新生学科发展到当代所引人思考的问 题。 而近年来,被普遍接受的社会技术又将其研究重点放在了社会关系上,与 社会科学相关联。二者相作用之后的发展方向可以说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 作用。研究一个对社会关系密切相关的学科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的理论意 义也就在此。 (三)研究的现实意义 20 世纪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世纪,在科学技术方面是这样,在科学研究方面 也是这样。社会科学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它的任务是通过研究 略论社会科学哲学视野中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2 社会现象来阐述其发展规律。而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又是十分宽泛的,这也 就为对它的研究提出了难题,如何才能全面又系统的研究社会科学呢?这就促 使了社会科学哲学的产生。 社会科学哲学通过对社会科学的反思,以得出社会科学的学科观点,进而 指导社会科学和科学哲学更好的服务社会,推动社会进步。例如:只有使社会 发展,让人们生活的开心、满足、有意义,才能够从学习如何制造更好的汽车 和大厦、如何进行空间旅行、如何制造更快的计算机中获得利益。 社会科学哲学的现实意义在于它可以指导社会科学进行自身的扩张与修 复,社会科学的发展也会带动社会技术的发展,而当社会技术有所创新的时候, 社会科学也会随之发展。这是一个循环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科学 与社会技术可以说是相互转化的。清楚了二者相互转化的过程,也就有利于更 好地把握社会技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文献综述 爱因斯坦认为“政治学比物理学更困难,而且世界毁于差劲的政治学家比 毁于差劲的物理学家的可能性要更大。 ” 他以自然学家的立场客观地指出了社会 科学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与复杂性。所谓的社会科学是从整体上探求社会的 起源、演变、范畴、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人类社会的、有目的的 科学认识活动及其知识体系。 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科学专门探讨以“人”为主体而衍生出来的所有课 题,这其中包括了探讨人类社会生活层面的知识领域,探讨人类文化及其与周 围环境的关系,研究分析人类行为、人际关系及人类与其他生存环境之间关系 的科学。在这个意义上,可以将社会科学称为“研究人的学问” 。 社会科学以人类社会生活领域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为对象和内容,描述、解 释和预测社会系统以及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各子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历史发展; 探讨作为社会生产力、社会关系的人,研究人们之间的经济、政治、法律、文 化等各方面的关系和活动方式;研究社会的自然前提,说明地理环境、自然资 源等等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戴维米勒认为: “社会科学通过对社 会改进提出批评,或者更准确地说,通过尝试性地发现一些特殊的经济行为或 者实践行为是否同样会产生一种期待的或者渴望的结果,使社会科学取得非常 巨大的发展。 ” 20 世纪的科学明朗,集中,而当代的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实践和人类发展 中所造成各种问题和矛盾日益加剧和激化,使得有关反思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 突现出来。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出现使得科学技术哲学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略论社会科学哲学视野中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3 但却给科学哲学的学科建设及发展状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社会科学哲学的发 展可以规范科学哲学学科的发展,避免科学哲学学科的边缘化。 再由社会科学哲学的角度反观社会科学会发现,社会科学是社会技术的基 础,与社会技术的关系密切。社会科学是理论层面的,上升上到实践层面指导 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就要转化为社会技术,这可以说是社会科学和社会技 术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社会科学哲学一方面以社会科学为对象,一方面以社会实在为对象,通过 对社会科学的研究达到对社会实在的把握,从而对人的行为及其社会产物进行 理性批判。本文通过对社会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基本含义的内容研究,引出社 会科学的发展趋势,进而研究社会科学向社会技术的转化。 (二)研究方法 1、分析法 本文将对社会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含义,特点及其相关概念进行分 析,以引申出社会科学在社会科学哲学视野中的发展趋势。 2、归纳法 通过去社会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基本内容的归纳和总结,得出社会科学向 社会技术转化的表现。 3、结合法 根据社会科学哲学的学科定位及发展方向,将其应用去当代社会,与当代 社会情况结合,以求得社会科学的社会技术化趋势表现。 四、论文的创新点 本文力图以全新的视角,在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前期研究基础上,对 社会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进行详实而具体的解构与阐释,并根据当前的社会发 展,对社会科学哲学作具体的分析,考察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科学哲学 问题分析的价值取向和现实意义。在社会科学哲学的视野下,引出社会技术的 概念并对其内容,功能和意义加以陈述,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社会科学与社会技 略论社会科学哲学视野中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4 术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社会技术的基础,社会科学的发展影响着社会技术 的发展,而社会技术的创新也推动着社会科学的进步。因此,社会科学作为理 论层面的学科,要想指导实践,得到检验,就要向实践,也就是社会技术转化。 这也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就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略论社会科学哲学视野中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5 第二章 社会科学哲学:内涵、进程、派别与价值 社会科学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的哲学反思,“即指 社会科学 的哲学或指 社 会的科学哲学。 ” 1虽然这两种观点的侧重点并不相同,前者是说社会科学哲 学是对社会科学理论的哲学反思,而后者是说社会科学哲学是对科学哲学中的 社会层面的研究,但这两种对社会科学哲学观点的概括却都是正确的。 一、社会科学哲学的内涵 社会科学哲学是出现在当代西方哲学界的一个概念,关注的是社会科学理 论的哲学反思,形成的是关于社会和哲学的理论。20 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科学 在社会生活中地位的提高,社会科学对人类社会的作用也随之提高。然而高速 发展的现代社会却是机遇与危机并存的,如何解决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如 何将社会科学更好的应用于社会便需要社会科学哲学来解决了。 正如上边所说的, 社会科学哲学通常被理解为 “社会科学” 的哲学或是 “社 会的”科学哲学。从这两种不同的解释便可以看出社会科学哲学的内涵是十分 宽泛的。 第一,社会科学哲学可以划分到广义的科学哲学之中。所谓的科学哲学, 就是哲学对科学的反思,其研究对象是科学及科学理论。以此类推,可以说, 社会科学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理论的哲学反思。“这一观点形成于实证主义统治时 期,尤其是随着自然科学在人类社会生活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之后,社会科学的 学科制度化受到了自然科学的强烈影响,并以自然科学为楷模来构造自己的学 科体系和研究方法,因此,社会科学对自然科学具有广泛的从属性。作为 20 世 纪前半期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主流观念,这一以实证主义为标签的观点,从正 反不同的方向上,促成了其后各种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流派的出现。 ” 2 社会科学哲学是一种反思的研究,其立足点是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换言 之,社会科学哲学应该注重研究各门社会科学之间的共性,通过对这些共性的 研究以得出社会现象统一的框架,进而分析其价值及作用。这么看来,经济学、 政治学等都是这一种社会科学哲学的研究对象。“这一类型的社会科学哲学家拒 绝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对社会科学的普遍指导作用,其哲学在于反思社会科学 学科当中的社会科学实践,寻求具体学科本身的普遍原则和理论。因此,这一 方向实际上主要与具体的社会科学学科结合在了一起。 ” 3 1 殷杰.当代西方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3 期,第 26 页 2 殷杰.当代西方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3 期,第 26 页 3 殷杰.当代西方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3 期,第 27 页 略论社会科学哲学视野中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6 第二,社会科学哲学也可以被看成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即是“社会的”科 学哲学。伴随着反对自然科学的霸主地位和社会科学本身的发展,尤其是库恩 “学科范式不可通约”思想的影响,古典实证主义走向崩溃,出现了一系列实 证主义的替代理论。 “这一观点普遍坚持反自然主义的立场,认为社会科学哲学 的研究对象具有独特的性质,无论是社会事实还是具有自由意志的社会个体, 无法获得像处理自然事实时的那种精确知识。因此,社会科学哲学应当形成自 己独立的领地,更多关注的不应当是寻求普遍规律或进行精准预测,而应将之 定位于概率性的概括和规则的制订。更为重要的是,在该观点的引导下,社会 科学哲学的研究已经逐渐摆脱了认识论局限,开始与普遍的科学知识生产、社 会实践等更为广泛的论题结合起来。这一方向上延伸出多个思想流派,它们构 成了 20 世纪后半期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的主导路径。 ” 4 从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过程来看,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是分为阶段的,并 不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曼尼卡斯认为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开始于西方哲学和科学的肇始主题是古希腊城邦;第二个阶 段开始于文艺复兴晚期,延续到法国革命主题是西方现代性;第三个阶大 约是在 19 世纪主题是科学观念与人文科学观念之争;第四个阶段是现在, 开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主题是实证主义与反自然主义关于人文科学观念的 争论。 ” 5 社会科学哲学并不是孤立单一的学科,要结合起它所涉及的学科领域一起 来研究。所有与社会有关的事物,包括社会、经济、历史等, “不仅是影响科学 知识形成的重要方面,而且它们本身就是科学知识。正是在此基础上,凸显这 些因素的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诸如社会学、经济学、史学、语言学等,作为 科学知识的分支,共同提出了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普遍性、根本性的哲学论 题。 ” 6其实,从上边社会科学哲学的两方面含义就可以看出社会科学哲学由 产生到发展成熟的过程。社会科学哲学从广义科学哲学定义下的一个领域,发 展到具有独立的学科理论,“进而以成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向具体社会科学学科 的渗透,这一发展充分表明,当代社会科学哲学正在由作为认知的体系向作为 社会化的体制迈进。 ” 7 二、社会科学哲学的进程 社会科学哲学将其主要目标设定为将反思自然科学时所取得的成功方法、 4 殷杰.当代西方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3 期,第 27 页 5 peter t. manicas. “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 history”. in edward craing (ed.),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london: routledge, 1998 6 殷杰.当代西方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3 期,第 27 页 7 殷杰.当代西方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j 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3 期,第 27 页 略论社会科学哲学视野中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7 规律和观念,引入到社会科学的相同问题域当中,用来提升社会科学的学科地 位。20 世纪前半期,社会科学哲学经过了一段相对来说比较消沉的时期,随后 “社会科学哲学又作为一个活跃而激动人心的哲学研究领域重新出现了。对社 会科学实践方法论的自我意识,对哲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之间密切关系的认 识,以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关系的重新定位,都成为了认识论的中心问 题。 ” 8社会科学哲学作为科学哲学的亚领域,它也是经过了一系列的转向才发 展起来的。经过这几个转向之后,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空间变的得为广阔,也 更多的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知识转向 过往的历史告诉我们,适用于自然科学的方法并不一定会也适用于社会科 学。要解决这种情况,就要“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引进 语言的维度 ,因 为语言总是与生活形式结合在一起,而对人类知识以及与此相关的诸多概念 的哲学阐释,要求把这些概念置于社会关系的背景中 。 ” 9这样,便有了知识 转向的前身历史文化转向。这一转向帮助社会科学哲学统一了与其有关的 各个思潮,使得社会科学哲学可以继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知识转向 “是一种认知或认识论的转向, 本质上是朝向社会科学话语中知识的一种转向。 它凸现了行为人的心理意向特征,将知识定位于相互理解的基础上,知识亲知 就是行为主体之间所共有的一种实施言语行为的过程,由此,导致了对行为中 的言语和言语中的行为的交流和社会研究的繁增。 ” 10 (二)逻辑转向 普遍认为,社会科学哲学是在实证主义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孔德于 19 世 纪开创了实证主义,旨在区别知识与信仰,是一种看重感觉,反对形而上学的 哲学派别。而在 20 世纪之后发展出来的逻辑实证主义,则相对于孔德的老实证 主义,被称为新实证主义。新实证主义引入了逻辑这一概念,明确地区分了逻 辑和经验。 “因为逻辑代表的是由科学语言所表征的知识形式,而经验则关涉于 世界的知识基础,两者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新实证主义的这一认识为其 用自然科学来统一社会科学的客观主义的统一科学纲领开启了理论可能, 因为既然语言和实在之间存在着一种同构的或映射的关系,实在依赖于语言 , 8 michael martin、lee mcintyre. readings in the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 mit, 1994, p. xv 9 彼得温奇.社会科学的观念及其与哲学的关系,第 41 页 10 殷杰.当代西方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3 期,第 30 页 略论社会科学哲学视野中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8 那么思维着的行为主体在认识中就成为无足轻重的人 11。 制造理想的科学语言, 用演绎的逻辑推理替代经验的归纳,为所有知识寻求逻辑基础,成为了这一时 期社会科学的基本目标,由此,新实证主义的思想成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 正统观念。 ” 12 (三)语言转向 社会科学哲学的语言转向是由逻辑转向所引发的。通过语言转向,语言在 哲学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这其中包括了语法学、语义学和语用学。所谓的语 法学,研究的是只是句子的结构,并未涉及到句子的内容及意义;所谓的语义 学,研究的是不同句子之间表达的规律及其内在联系;所谓的语用学,研究的 包括的句子的结构及句子的表达。由这三方面组成的语言转向揭示了语言在科 学之中的作用。 “语言转向实际上消解了实证主义用假说的检验、证实或证伪 来理解科学知识发展的观念 ,也就意味着社会科学哲学脱离了自然主义的限 制,能够在更大的空间中,使用理解、解释、意向、行为、因果关系、规则、 整体、社会批判等范畴,发挥其对于社会实在和社会知识的反思作用。 ” 13 这三个转向构成了社会科学哲学在 20 世纪的发展和转变。 “它们表明了社 会科学哲学从认识论向知识问题,以及认知的实践、结构和过程的一种转变, 正是在这种转变当中,社会科学哲学得以产生、建构、转化和应用,从而揭示 了社会科学哲学研究论域的情景转换,促成了社会科学哲学基本理论呈现出新 的目标和定位。 ” 14 “自逻辑实证主义诞生,使科学哲学拥有了其独特的学科地位之后,正统 的以科学理性为基点的科学哲学传统,随着历史和实践的观点的介入,在其内 在发展路径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另一方面,具有明显的大陆物证的科学哲学 研究路径,也深刻地影响了传统科学哲学的这一转变。 ” 15后经验主义出现后的 社会科学哲学在经过了这一系列的转变之后,逐渐形成了一些像解构、建构等 新的概念,为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新的理论提供了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发 现社会科学哲学未来发展的不同方向。 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社会科学哲学会发展出来以认识社会为目的的社会 认识论。由西方传统科学哲学发展起来的“社会认识论,作为当代认识论的一 个重要分支或者一种当代形态,以人们对于社会的对象性认识和社会总体的自 11 w. yourgrau, a. breck(eds.). physics, logic and history. new york london: plenum press, 1970, p.94 12 殷杰.当代西方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3 期,第 29 页 13 殷杰.当代西方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3 期,第 30 页 14 殷杰.当代西方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3 期,第 31 页 15 殷杰.当代西方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3 期,第 33 页 略论社会科学哲学视野中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9 我认识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在认知与评价、说明与理解、回溯与前瞻、批判 与建构、客观性与主体性等多方面的统一中探索社会认识的科学化进程,揭示 人类社会的自我认识之谜。 ” 16所谓的社会认识论, 是相对于传统认识论而言的。 传统的认识论是一种以个人为单位的一种认知行为,具有一定的主观局限性。 要消除这种局限性,就需要研究一种新的认识论,即社会认识论,来取代旧有 的认识方法。 “只有在社会中达成共识,才具有意义。可见,知识具有内在的社 会性,学术知识的生产本身,也需要置于新的认识论框架下进行研究,诸如多 元文化和公共背景下的知识,以及信息技术和知识产权的知识。 ” 17 社会认识论最早是由美国图书馆学家谢拉和艾甘于 1952 年提出的, “社会 认识论就是记录知识得以在所有可知的学科领域中被理解的工具,是信息与知 识交流的中介机构,所以作为知识的知识,社会认识论要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 以发挥知识的最大效能” 。 18而发展到 80 年代的社会认识论则开始更多的关注 对社会的认识和研究, “是对相关于知识的社会关系、社会作用、社会利益和社 会体制等诸多社会因素的哲学研究,或者说它是知识与信息的社会维度的哲学 研究。 ” 19这时的社会认识论已经开始区别于传统的认识论,将研究对象转向了 整个社会,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个人的认识。此时的社会认识论旨在找到一种有 别于传统认识论的认识方法,为科学知识提供更客观、更广泛的信息。 “试图通 过社会交流,提供一条探索人类知识增长的新途径,从而这社会知识论奠定哲 学基础,是试图在科学应该是什么的规范的科学哲学进路与科学实际是 什么的描述的科学哲学进路之间架起桥梁。 ” 20 从后经验主义的角度来看,社会科学哲学中会出现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或 也称之为结构主义,可以说它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后经验主义时代对逻 辑实证主义标准科学观念的批判,尤其是对科学的客观性和权威性的质疑,对 科学和信仰、知识和权力相分离的不满,都孕育了建构主义的思想元素。建构 主义对科学知识和科学实践的关注,以及完全不同于传统反思科学的方式,极 大地改变了实证主义传统中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因为论不仅在相关于科学的各 个方面都引入了诸如社会的结构、利益、组织等之类的社会因素认识到它们在 科学发展中具有的重要作用;而且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来看待科学知识的产生、 评价和使用,认识到了行为者的各种社会约束和利益对科学实践的制约,从而 在科学的研究方法、思维视角和话语表述上,改变了传统科学哲学的风格,开 始走向科学实践和文化,走向经验案例研究方法,这都具有颠覆传统的意义。 ” 16 17 殷杰.当代西方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3 期,第 36 页 18 美 j.巴德. 杰西谢拉. 社会认识论和实践j. 国外社会科学,2003(1) :105 19 殷杰、尤洋.当代社会认识论研究及其意义(上)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 年 8 月 20 殷杰.当代西方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3 期,第 36 页 略论社会科学哲学视野中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10 21 从社会科学哲学的研究视角来看,社会科学哲学对社会科学“科学性”问 题的研究对象会变为知识;对社会科学“可能性”问题的研究会转向开放。 社会科学的科学性是对哲学流派和观点的反思,这与自然科学是不同的。 科学性这一概念是在 30 年代之后才开始变成占统治地位的观念的, 推动了社会 科学哲学在当时的发展,在此之前,客观性问题是社会科学哲学的核心问题。 随后, “从马克思对社会历史发展的科学分析,到迪尔凯对社会事实的澄清; 从韦伯对人类行动的理性能力和结构的分析,到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从 福柯对知识谱系的研究,到许茨的现象学社会学的建构;都体现了社会科学的 知识转向 。 ” 22知识转向的出现,将其研究的对象带回到知识上来了。 社会科学的可能性最早的出现形式是规范问题的方式。社会科学就是通过 这些规范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而得到发展的。 “ 规范道路是把数学作为研究手 段和工具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各学科,从而形成了以数量和行为分析为特征的 美国社会科学模式。 在此过程中, 哲学对社会科学发展所起的直接作用并不大。 ” 23正是由于哲学在这个过程是发挥不到太大的作用,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而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却变的越来越多元化, 所包含的学科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这也就要求它的研究道路变成了开放道路,其开放的对象有两种: “一条是向社 会开放,形成社会问题导向;另一条是其他学科的开放,形成科学导向。 ” 24 另外,社会科学选择开放道路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社会科学只有向 社会开放,才能确定出与现实更相符的研究对象与课题。 无论是社会认识论还是建构主义,代表的都只是部分社会科学哲学发展的 方向。但却都“表明了科学哲学内部所经历的一种认识论的转变及其后果,以 及对重新定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本质和关系的要求。 ” 25 三、社会科学哲学的派别 无论社会科学哲学被理解为社会科学的反思的也好,被理解为科学哲学的 子学科也罢,社会科学无疑都含盖很多学科,例如,政治学、经济学等等。无 论从哪个方面来看,社会科学哲学都不可能只涉及到一个方向或领域。因此, 弄清社会科学哲学所发展出来的学科流派对于理解和发展社会科学都是十分必 要的。 21 殷杰.当代西方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3 期,第 33 页 22 吴畏.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哲学发展的三种态势j.哲学动态,2008.7 23 patrick baert,. “pragmatism, realism and hermeneutics” foundations of science 8, (2003), pp. 89106 24 吴畏.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哲学发展的三种态势j .哲学动态,2008.7 25 殷杰.当代西方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3 期,第 37 页 略论社会科学哲学视野中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11 (一)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是由孔德在 19 世纪最先提出来的, 目的是用来形容社会科学的特 点,又可被称为实证哲学。 “其基本信念就是,在经验科学当中所使用的那些方 法,能够而且应该被扩展到人类智力与社会生活的研究当中,从而把这些关于 社会研究的领域确立为科学学科。 ” 26换言之,在实证主义看来,事物是要通过 经验去获得的,并以此来建立一个统一的知识体系。 “自孔德和穆勒提出社会 实证主义以来,实证主义在各历史阶段形成了不同的理论特征,经历了诸如 批判实证主义、经验批判主义、逻辑实证主义和逻辑经验主义,最终在 20 世纪 中期之后汇入到语言分析的哲学潮流中。这是实证主义由社会、经验等具体论 域上升到逻辑、语言等具有普遍性思维发展的过程。它以其强势、鲜明的科学 特征,为 20 世纪前半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框架提供了主流性的研究路径。 ” 27 在这之后,20 世纪还发展出来了新实证主义,也可称为逻辑实证主义,以维特 根斯坦为代表。 新实证主义引入了逻辑这个概念, 将逻辑与经验相结合, 使 “统 一科学” 成为可能。“逻辑实证主义把问题中心转变成考察用以描述和把握事情、 事件、事实的语言问题上。而日常语言的模糊和不确定又使得他们主要关心于 科学语言,即主体间性的科学语言。其目标就是发现语言的逻辑,科学语言的 所有句子的真正逻辑结构。因为其预设了理想语言和实在之间的同构性和映射 性关系,所以思维着的人类主体就由语言描述世界的能力所取代,从而,这意 味着只有自然科学的句子才是有意义的或能够由主体间证实的。 ” 28 实证主义认为: “成就一门科学的不是它的结果,而是目标。如果其目标是 要建立自然属性之间的普遍联系,当对一种关系的真理检验最终依赖于数据本 身,且该数据不是纯粹人造的时,那么该学科就是科学。 ” 29所以,不难发现: “实证主义的这一探索人类行为之路径,本质上是自然主义的。人类的思想和 感觉,从而所引发的行为都是自然世界的不可分割部分。这一基本立场成为后 经验主义批判的出发点。这之后,尽管各流派提出了不同的社会科学哲学思想, 但反自然主义的传统成为基本共识。 ” 30 (二)批判主义 “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社会科学知识必须是批判的知识,因为实证主 26 殷杰.当代西方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3 期,第 27 页 27 米俊绒、殷杰.实证主义与社会科学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 年 6 月 28 米俊绒、殷杰.实证主义与社会科学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 年 6 月 29 george homans. the nature of social science.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 1967, p.4 30 殷杰.当代西方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6 年第 3 期,第 28 页 略论社会科学哲学视野中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12 义的知识或单纯的理解,都是对现存社会的断言。批判内在地相关于解放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之目标就在于,通过深化社会自身的意识来改造社会” 。 31事实上,批判主义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批判主义, 可以根据其研究的侧重点不同而被划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是早期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批判主义将其批判的目 标放在中立的观念上,这主要针对的是实证主义里中立的观念。此时的批判主 义认为整个社会是一个运动的整体,因此,社会科学的研究应该放在如何解放 人类这个问题上,而不是单纯的解释。 “其核心就是把社会视为批判的整体,充 分贯彻辩证法文,揭示社会矛盾运动的本质,这一工作使得社会科学被定位在 批判实践的基础上,从而走向意识形态的社会批判。 ” 32 之后进入了新法兰克福学派时期,这是批判主义的另一阶段,以哈贝马斯 为代表。这一阶段的批判主义扩大了其研究范围,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如 何规范地建构社会科学的理论事实” 33这一问题上。再加上经过了语言转向, 出现了语言的批判,这时的社会科学哲学旨在建立一个集理解与说明为一身的 新的社会科学。 (三)后经验主义 研究后经验主义,首先要弄清何为经验主义呢。所谓的经验主义,是一种 认识论,认为知识来源于经验,可以说,经验主义就是实证主义。由此可知, 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产生的后经验主义的目的就是反对经验主义或实证主义。“后 经验主义则直接以反实证主义为基本立场,目的就是要打破实证主义的科学统 一观、科学方法的整体论等观念,推翻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权威性和普遍有效的 解释与预测功能等信仰,事实上,也就是要祛除实证主义的科学神话观,转而 将科学的理性和逻辑,看作与科学的社会、历史、文化、制度、组织等外在因 素具有同等的地位。 ” 34同样,作为社会科学哲学的后经验主义在经过了一系列 的转向发展之后,也出现了一些像解构、建构等新的概念,为社会科学哲学研 究新的理论提供了条件。 四、社会科学哲学的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事物,认识社会的角度也会不同,固有的方法 31 gerard delanty. social science: beyond constructivis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