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夏电力公司标准 宁夏电力公司交流电气设备试验规程 117前 言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全面推行检修模式转变的条件下,为落实 “三集五大”的总体要求,规范和有效开展设备状态检修工作,根据相关国标、行标、国家电网公司相关标准,并结合宁夏电力公司实际情况,制订本规程。宁夏电力公司交流电气设备试验规程(2010年版)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宁夏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实施规程(2006年版)、宁夏电力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实施规程(2008年版)同时作废,公司所属各单位自行制定的相关规程规定,凡涉及交流电气设备试验的项目、周期、内容和要求等,如与本规程有抵触,应以宁夏电力公司交流电气设备试验规程(2010年版)为准。本规程由宁夏电力公司生技部提出并负责解释。本规程由宁夏电力公司科信部归口。本规程主要起草单位: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 本规程参与起草人: 本规程由宁夏电力公司批准。目 录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定义、符号14总则35电力变压器、电抗器及消弧线圈66互感器197高压套管298断路器339电容器4410过电压保护装置4711电力电缆5512接地装置5913支柱绝缘子、悬式绝缘子、复合绝缘子、RTV涂料6214变电站设备外绝缘、母线及引流线6915二次回路71161kV 及以下的配电装置和馈电线路72171kV以上架空输电线路7318绝缘油试验7619SF6气体79附录 A 状态量显著性差异分析法(规范性附录)81附录 B 变压器线间电阻到相绕组电阻的换算方法(规范性附录)82附录 C油浸电力变压器绕组直流泄漏电流参考值(规范性附录)83附录 D高压电气设备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规范性附录)84附录 E 气体绝缘设备老练试验方法(规范性附录)86附录 F 抽检试验抽样规则(规范性附录)87附录 G断路器操动机构的试验(规范性附录)88附录 H电力电缆线路交叉互联系统试验方法和要求(规范性附录)90附录 I橡塑电缆内衬层和外护套被破坏进水确定方法(规范性附录)91附录 J橡塑电缆内衬层和外护套被破坏进水确定方法(规范性附录)92附录 K高压支柱瓷绝缘子的外观检查要求(规范性附录)93附录 L高压支柱瓷绝缘子超声探伤检测方法及判断依据(规范性附录)94附录 M 复合绝缘子和RTV涂料憎水性测量方法及判断准则(规范性附录)96附录 N旋转电机(参考附录)98附录 O同步发电机和调相机定子绕组的交流试验电压、老化鉴定和硅钢片单位损耗(参考附录)106附录 P封闭母线(参考附录)114附录 Q 电除尘器(参考附录)1151 范围本试验规程规定了宁夏交流电网中各类高压电气设备投运前试验,以及运行中的巡检、检查和试验的项目、周期和技术要求,用以判断设备是否符合运行条件,保证安全运行。本试验规程适用于宁夏电力公司所辖的75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交流电气设备。宁夏电力系统内的并网电厂、电力用户可参照或引用本规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GB 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 1094.11996 电力变压器 第1部分 总则GB 1094.32003 电力变压器 第3部分 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GB 1094.112007 电力变压器 第11部分 干式变压器GB 12072006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GB 12082006 电流互感器GB 19842003 高压交流断路器GB 47032007 电容式电压互感器GB 19852004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642008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DL/T 7222000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DL/T 8462004 标称电压高于1000V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使用导则DL/T 10482007 标称电压高于1000V的交流用棒形支柱复合绝缘子-定义、试验方法及验收规则Q/GDW 1572007 750kV 电力设备交接试验标准Q/GDW 1582007 750kV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Q/GDW 1682008 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Q/GDW 4072010 高压支柱瓷绝缘子现场检测导则Q/GDW 4102010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用非线性电阻型消谐器技术标准3 定义、符号下列定义和符号适用于本规程。3.1状态检修 Condition-based Maintenance状态检修是企业以安全、可靠性、环境、成本为基础,通过设备状态评价、风险评估,检修决策,达到运行安全可靠,检修成本合理的一种检修策略。3.2设备状态量 Equipment Condition Indicators直接或间接表征设备状态的各类信息,如数据、声音、图像、现象等。3.3投运前试验 Exam before Operation新安装完毕,或经过A级、B级检修的设备应进行的试验,其中经过B级检修的设备投运前试验项目,应根据检修所涉及的范围进行选取。3.4例行检查 Routine Maintenance定期在现场对设备进行的状态检查,含各种简单保养和维修,如污秽清扫、螺丝紧固、防腐处理、自备表计校验、易损件更换、功能确认等。3.5巡检 Routine Inspection为掌握设备状态,对设备进行的巡视和检查。3.6例行试验 Routine Test为获取设备状态量,评估设备状态,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定期进行的各种带电检测和停电试验。需要设备退出运行才能进行的例行试验称为停电例行试验。3.7诊断性试验 Diagnostic Test巡检、在线监测、例行试验等发现设备状态不良,或经受了不良工况,或受家族缺陷警示,或连续运行了较长时间,为进一步评估设备状态进行的试验。3.8在线监测Online Monitoring在不影响设备运行的条件下,对设备状况连续或定时进行的监测,通常是自动进行的。3.9带电检测 Energized Test对在运行电压下的设备,采用专用仪器,由人员参与进行的测试。3.10初值 Initial Value指能够代表状态量原始值的试验值。初值可以是出厂值、投运前试验值、早期试验值等。初值差定义为:(当前测量值-初值)/初值100%。3.11注意值 Attention Value状态量达到该数值时,设备可能存在或可能发展为缺陷。3.12警示值 Warning Value状态量达到该数值时,设备已存在缺陷并有可能发展为故障。3.13家族缺陷 Family Defect经确认由设计、和/或材质、和/或工艺共性因素导致的设备缺陷称为家族缺陷。如出现这类缺陷,具有同一设计、和/或材质、和/或工艺的其它设备,不论其当前是否可检出同类缺陷,在这种缺陷隐患被消除之前,都称为有家族缺陷设备。3.14不良工况 Undesirable Service Condition设备在运行中经受的、可能对设备状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各种特别工况。3.15基准周期 Benchmark Interval本规程规定的巡检周期和例行试验周期。3.16轮试 In Turn Testing对于数量较多的同厂同型设备,若例行试验项目的周期为2年及以上,宜在周期内逐年分批进行,这一方式称为轮试。3.17U0/U 电缆额定电压(其中U0为电缆导体与金属套或金属屏蔽之间的设计电压,U为导体与导体之间的设计电压)3.18Un设备额定电压。3.19Um设备最高工作电压有效值。4 总则4.1 设备巡检在设备运行期间,按规定的巡检内容和巡检周期对各类设备进行巡检,巡检内容还应包括设备技术文件特别提示的其它巡检要求。巡检情况应有书面或电子文档记录。在雷雨季节前,大风、降雨(雪、冰雹)、沙尘暴之后,应对相关设备加强巡检;新投运的设备、对核心部件或主体进行解体性检修后重新投运的设备,宜加强巡检;日最高气温35以上或大负荷期间,宜加强红外测温。4.2 试验分类和说明4.2.1 试验分类本规程将试验分为投运前试验、例行试验和诊断性试验。投运前试验对新安装完毕以及经过A级、B级检修的设备进行。例行试验和诊断性试验对运行中设备进行,例行试验通常按周期进行,诊断性试验只在诊断设备状态时根据情况有选择地进行。4.2.2 试验说明4.2.2.1 若存在设备技术文件要求但本规程未涵盖的检查和试验项目,按设备技术文件要求进行。若设备技术文件要求与本规程要求不一致,按严格要求执行。4.2.2.2关于投运前试验的特殊规定:1) 新安装完毕及经过A级检修后设备的投运前试验应按本规程所列的全部投运前试验项目进行。2) 经过B级检修后设备的投运前试验项目应根据检修所涉及的范围进行选取。3) 110kV及以上充油或充气设备经投运前试验超过6个月未投入运行,或运行中设备停运超过6个月的,在设备投运前,应按规程中规定的试验项目进行试验。35kV及以下设备按1年执行。其中,对于运行中停运的设备,其试验要求应符合例行试验的规定。4.2.2.3 关于例行试验的特殊规定:1) 除支柱绝缘子、悬式绝缘子、复合绝缘子外,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新设备投运满1年,应进行例行试验。2) 现场备用设备应视同运行设备进行例行试验;备用设备投运前应对其进行例行试验;若更换的是新设备,投运前应按本规程投运前试验要求进行试验。4.2.2.4 除特别说明,所有电容和介质损耗因数一并测量的试验,试验电压均为10kV。4.2.2.5在进行与温度和湿度有关的各种试验时(如测量直流电阻、绝缘电阻、tan、泄漏电流等),应同时测量被试品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在进行绝缘试验时,被试品温度一般不低于5,户外试验应在良好的天气进行,且空气相对湿度一般不高于80%。对不满足上述温度、湿度条件情况下,测得的试验数据应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电气设备是否可以运行。必要时,在温度、湿度达到要求的条件下,应安排复测。4.2.2.6在进行直流高压试验时,应采用负极性接线。4.2.2.7 如不拆引线不影响对试验结果的判断时,宜采用不拆引线试验的方法进行。4.2.2.8 关于交流耐压试验的规定:1) 50Hz交流耐压试验,加至试验电压后的持续时间,凡无特殊说明者,均为1min;其它耐压方法的施加时间在有关设备的试验要求中规定。2) 非标准电压等级的电力设备的交流耐压试验值,可根据本规程规定的相邻电压等级按插入法计算。3)充油电力设备在注油后应有足够的静置时间才可进行耐压试验。静置时间如无制造厂规定,则应依据设备的额定电压满足以下要求:750kV设备静置时间大于96h;330kV设备静置时间大于72h;220kV设备静置时间大于48h;110kV及以下设备静置时间大于24h。4)进行耐压试验时,应尽量将连在一起的各种设备分离开来单独试验(制造厂装配的成套设备不在此限),但同一试验电压的设备可以连在一起进行试验。已有单独试验记录的若干不同试验电压的电力设备,在单独试验有困难时,也可以连在一起进行试验,此时,试验电压应采用所连接设备中的最低试验电压。5)当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与实际使用的额定电压不同时,应根据下列原则确定其试验电压:a) 当采用额定电压较高的设备以加强绝缘时,应按照设备的额定电压确定其试验电压。b) 当采用额定电压较高的设备作为代用设备时,应按照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确定其试验电压。c) 为满足高海拔地区的要求而采用较高电压等级的设备时,应在安装地点按实际使用的额定工作电压确定其试验电压。4.2.2.9 测量绝缘电阻时,采用兆欧表的电压等级及量程,在本标准未作特殊规定时,应按下列规定执行:1) 100V以下的电气设备或回路,采用250V且量程为 50M及以上兆欧表;2) 500V以下至100V的电气设备或回路,采用500V且量程为1OOM及以上兆欧表;3) 3000V以下至500V的电气设备或回路,采用1000V且量程为2000M及以上兆欧表;4) 10000V以下至3000V的电气设备或回路,采用2500V且量程为10000M及以上兆欧表;5) 10000V及以上的电气设备或回路,采用2500V或5000V且量程为1OOOOM及以上兆欧表;4.3 设备状态量的评价和处置原则4.3.1 设备状态评价原则设备状态的评价应该基于巡检及例行试验、诊断性试验、在线监测、带电检测、家族缺陷、不良工况等状态信息,包括其现象强度、量值大小以及发展趋势,结合与同类设备的比较,做出综合判断。4.3.2 注意值处置原则有注意值要求的状态量,若当前试验值超过注意值或接近注意值的趋势明显,对于正在运行的设备,应加强跟踪监测;对于停电设备,如怀疑属于严重缺陷,不宜投入运行。 4.3.3 警示值处置原则有警示值要求的状态量,若当前试验值超过警示值或接近警示值的趋势明显,对于运行设备应尽快安排停电试验;对于停电设备,消除此隐患之前,一般不应投入运行。4.3.4 状态量的显著性差异分析在相近的运行和检测条件下,同一家族设备的同一状态量不应有明显差异,否则应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分析方法见附录A。4.3.5 易受环境影响状态量的纵横比分析本方法可作为辅助分析手段。如a、b、c三相(设备)的上次试验值和当前试验值分别为a1、b1、c1、a2、b2、c2,在分析设备a当前试验值a2是否正常时, 根据与相比有无明显差异进行判断,一般不超过30%可判为正常。4.4 基于设备状态的周期调整4.4.1 周期的调整本规程给出的基准周期适用于一般情况。对于停电例行试验,其周期可以依据设备状态评价结果、地域环境、电网结构等特点,在基准周期的基础上酌情延长或缩短,调整后的周期一般不小于1年,也不大于本规程所列基准周期的1.5倍。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设备运行后的第一轮停电例行试验的周期不得延长。4.4.2 可延迟试验的条件符合以下各项条件的设备,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设备的停电例行试验可以在4.4.1条周期调整后的基础上延迟12个年度:1) 巡检中未见可能危及该设备安全运行的任何异常;2) 带电检测、在线监测(如有)可靠的显示设备状态良好;3) 上次例行试验与其前次例行(或交接)试验结果相比无明显差异;4) 没有任何可能危及设备安全运行的家族缺陷;5) 上次例行试验以来,没有经受严重的不良工况。4.4.3 需提前试验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设备,需提前或尽快安排例行/诊断性试验:1) 巡检中发现有异常,此异常可能是重大质量隐患所致;2) 带电检测、在线监测(如有)显示设备状态不良;3) 以往的例行试验有朝着注意值或警示值方向发展的明显趋势;或者接近注意值或警示值;4) 存在重大家族缺陷;5) 经受了较为严重不良工况,不进行试验无法确定其是否对设备状态有实质性损害。如初步判定设备继续运行有风险,则不论是否到期,都应列入最近的年度试验计划,情况严重时,应尽快退出运行,进行试验。4.5 解体性检修的适用原则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设备,需要对设备核心部件或主体进行解体性检修,不适宜解体性检修的应予以更换:1) 例行或诊断性试验表明,存在重大缺陷的设备;2) 受重大家族缺陷警示,为消除隐患,需对核心部件或主体进行解体性检修的设备;3) 依据设备技术文件之推荐或运行经验,需对核心部件或主体进行解体性检修的设备。5 电力变压器、电抗器及消弧线圈5.1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电抗器及消弧线圈5.1.1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电抗器及消弧线圈投运前试验表1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电抗器及消弧线圈投运前试验序号项目要求说明条款1绝缘油试验见18.1.1条及18.1.2条见18.1.1条及18.1.2条2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H2及烃类气体含量(L/L)任一项不得超过下列数值:总烃:20;H2:10;C2H2:0见5.1.1.1条3油中含气量%(体积分数)见18.1.1条见18.1.1.10条4油中含水量mg/L见18.1.1条见5.1.1.2条5绕组直流电阻1) 1.6MVA 以上变压器,各相绕组电阻相互间的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无中性点引出的绕组,线间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1%。2) 1.6 MVA 及以下变压器,相间差别一般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4%;线间差别一般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3) 电抗器参照执行。见5.1.1.3条6绕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1) 绝缘电阻换算至同一温度下,与出厂值相比应无显著变化,一般不低于上次值的70%2) 35kV及以上变压器、电抗器应测量吸收比,吸收比在常温下应不低于1.3;吸收比偏低时可测量极化指数,应不低于1.5。3) 电压等级为220 kV及以上且容量为120 MVA 以上变压器应测量极化指数,且极化指数应不低于1.5。见5.1.1.4条7绕组的tan及电容量1) 20时不大于下列数值:750kV 0.5%330kV 0.6%110kV220kV 0.8%35kV及以下 1.5%2) 换算至同一温度下,tan值与出厂试验值比较不应有显著变化(增量一般不大于30%)3) 试验电压:绕组电压10kV及以上:10kV绕组电压10kV以下: Un见5.1.1.5条8电容型套管tan和电容见7.1条见5.1.1.6条9绕组泄漏电流见5.1.1.7条见5.1.1.7条10铁芯(有外引接地线)绝缘电阻1) 大于1000M2) 应无闪络及击穿现象。见5.1.1.8条11有载分接开关检查见5.1.1.9条见5.1.1.9条12绕组所有分接电压比1) 各分接的电压比与铭牌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且符合规律2) 35kV以下,电压比小于3的变压器电压比允许偏差为1%;其它所有变压器,额定分接电压比允许偏差为0.5%,其它分接的电压比应在变压器阻抗电压值(%)的1/10以内,但偏差不得超过1%13三相变压器的接线组别或单相变压器的极性必须与变压器铭牌和顶盖上的端子标志相一致见5.1.1.10条14频响法绕组变形测试频响曲线三相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别见5.1.1.11条15低电压短路阻抗测试短路阻抗与铭牌值相比,或短路阻抗、短路电抗三相互比,变化率超过2%时,应引起注意,变化率超过5%时,应结合绕组变形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或安排吊罩检查。见5.1.1.12条16外施交流耐压试验试验耐受电压标准见附录D,或取出厂试验电压值的80%见5.1.1.13条17感应耐压及局部放电试验1) 试验电压不产生忽然下降。2) 在线端电压为1.5 Um /时,放电量一般不大于500pC,或在线端电压为1.3 Um /时,放电量一般不大于300pC。3) 在线端电压为1.1 Um /时,放电量一般不大于100pC见5.1.1.14条18电抗器电抗值测量见5.1.1.15条见5.1.1.15条19测温装置校验及其二次回路试验无异常见5.1.1.16条20气体继电器校验及其二次回路试验无异常见5.1.1.17条21压力释放器校验动作值与铭牌值相差应在10%范围内或符合制造厂规定见5.1.1.18条22冷却装置及其二次回路检查试验无异常见5.1.1.19条23整体密封检查1) 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管状和平面油箱变压器采用超过油枕顶部0.6m油柱试验(约5kPa压力),对于波纹油箱和有散热器的油箱采用超过油枕顶部0.3m油柱试验(约2.5kPa压力),试验时间12h无渗漏2) 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在油枕顶部施加0.035MPa压力,试验持续时间24h无渗漏见5.1.1.20条24套管中的电流互感器试验无异常见5.1.1.21条25变压器相位检查必须与电网相位一致26全电压下空载合闸空载合闸5次,每次间隔5min,应无异常现象见5.1.1.22条27噪声测量距设备轮廊线2米处的噪声值应不大于80dB。 见5.1.1.23条28振动测量额定工况下测得的箱壳振动振幅双峰值不应大于l00m。见5.1.1.24条29油箱表面温度测量温升应不大于65K见5.1.1.25条5.1.1.1 油中溶解气体色谱分析1) 电压等级在35kV及以上的变压器、电抗器,应在注油静置后、耐压和局部放电试验24h后、冲击合闸及额定电压下运行24h后,各进行一次变压器器身内绝缘油的油中溶解气体的色谱分析。各次测得的氢、乙炔、总烃含量,应无明显差别。2) 电压等级在110/66kV及以上的变压器、电抗器,经投运前试验超过6个月未投入运行,或运行中设备停运超过6个月的,在投运前应再次进行试验。35kV电压等级设备按1年执行。3)试验应按国家标准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GB/T 7252进行。4)总烃包括CH4、C2H4、C2H6和C2H2四种气体。5)溶解气体组份含量的单位为L/L。5.1.1.2 油中含水量 1) 电压等级在110/66kV及以上的变压器、电抗器进行。 2) 经投运前试验超过6个月未投入运行,或运行中设备停运超过6个月的,在投运前应再次进行试验。35kV电压等级设备按1年执行。5.1.1.3 绕组直流电阻1) 变压器、电抗器及消弧线圈均应进行。2) 如电阻相间差在出厂时超过规定,制造厂已说明了这种偏差的原因,则在换算至同一温度下时,与以前相同部位测得值比较,其差别不应大于2%,当超过1%时应引起注意。3) 无激磁调压变压器应在运行的分接位置锁定后测量直流电阻。4) 不同温度下电阻值按下式换算:R2R1(T+t2)/(T+t1) (1)式中R1、R2分别为在温度t1、t2下的电阻值;T为电阻温度常数,铜导线取235,铝导线取225。5) 220 kV及以上绕组的测试电流不宜大于10A。f)Yo联结的变压器绕组可采用三相测量方式,但必须在额定挡采用单相测量方式进行测试。7) 若无中性点引出线,应测量各线端的电阻,必要时可换算到相绕组,换算方法参见附录B。5.1.1.4 绕组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1) 变压器、电抗器及消弧线圈均应进行。2) 电压等级为220kV 及以上且容量为120MVA及以上时,宜采用输出电流不小于3mA的兆欧表。3) 测量前被试绕组应充分放电。4) 测量温度以顶层油温为准。5) 尽量在油温低于50时测量,不同温度下的绝缘电阻值按下式换算 (2)式中R1、R2分别为温度t1、t2时的绝缘电阻值。6) 吸收比和极化指数不进行温度换算。7) 绝缘电阻大于10000 M时,吸收比和极化指数可仅作为参考。8) 电缆出线变压器的电缆出线侧绕组绝缘电阻由中性点套管处测量。9) 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设备,经投运前试验超过6个月未投入运行,或运行中设备停运超过6个月的,在投运前应再次进行试验。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设备按1年执行。5.1.1.5 绕组的tan及电容量1) 电压等级为35kV及以上且容量在8000kVA及以上的变压器、电抗器及消弧线圈,应测量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an。1) 非被试绕组应接地,被试绕组应短路。2) 同一变压器各绕组tan的要求值相同。3)尽量在油温低于50时测量,不同温度下的tan值一般按下式换算 (3)式中tan1、tan2分别为温度t1、t2时的tan值。4)封闭式电缆出线变压器只测量非电缆出线侧绕组的 tan。5.1.1.6 电容型套管tan和电容1) 用正接法测量,测量时相同电压等级的三相绕组及中性点短接加压,非测量的其他绕组三相短路接地。2) 测量时记录环境温度及变压器顶层油温。3) 封闭式电缆出线的变压器只测量有末屏引出的套管,电缆侧套管从中性点加压,非被试侧短路接地。4) 经投运前试验超过6个月未投入运行,或运行中设备停运超过6个月的,在投运前应再次进行试验。5.1.1.7 绕组泄漏电流1) 电压等级为35kV及以上且容量在8000kVA及以上的变压器、电抗器及消弧线圈,应测量直流泄漏电流。2) 试验电压的选取见附录C。3) 读取1分钟时的泄漏电流值,泄漏电流参考值参见附录C的规定。由泄漏电流换算成的绝缘电阻值应与兆欧表所测值相近(在相同温度下)。4) 封闭式电缆出线变压器的电缆出线侧绕组泄漏电流由中性点套管处测量。5.1.1.8 铁芯(有外引接地线)绝缘电阻1) 绝缘电阻测量采用2500V兆欧表。2) 只对有外引接地线的铁芯、夹件进行测量5.1.1.9 有载分接开关检查1) 变压器带电前应进行有载调压切换装置切换过程试验,检查切换开关切换触头的全部动作顺序,测量过渡电阻阻值和切换时间。测得的过渡电阻阻值、三相同步偏差、切换时间的数值、正反向切换时间偏差均符合制造厂技术要求。由于变压器结构及接线原因无法测量的,不进行该项试验。2) 在变压器无电压下,手动操作不少于2个循环、电动操作不少于5个循环。其中电动操作时电源电压为额定电压的85%及以上。操作无卡涩、连动程序,电气和机械限位正常。3) 循环操作后进行绕组连同套管在所有分接下直流电阻和电压比测量,试验结果应符合本规程表1之序号4和序号11的要求。4) 在变压器带电条件下进行有载调压开关电动操作,动作应正常。操作过程中,各侧电压应在系统电压允许范围内。5) 绝缘油注人切换开关油箱前,其击穿电压应符合制造厂的技术要求,击穿电压一般不低于35kV。6) 二次回路绝缘性能试验见15.2条。5.1.1.10 三相变压器的接线组别或单相变压器的极性单相变压器组成的三相变压器组应在联结完成后进行组别检查。5.1.1.11 频响法绕组变形测试1) 电压等级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进行。2) 对有载开关应在最大分接下测试,对无载开关应在同一运行分接下测试。5.1.1.12 低电压短路阻抗测试1) 电压等级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进行。2) 测试在较低的电压(一般不超过400V)下进行。3) 测试中应注意电源波形和频率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必要时,应对测试过程中的电源频率进行记录。4) 对有载开关应在最大分接、额定分接及最小分接下测试,对无载开关应在运行分接下测试。5.1.1.13 外施交流耐压试验1) 66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压器绕组线端,及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中性点,应进行外施交流耐压试验。2) 试验电压波形尽可能接近正弦,试验电压值为测量电压的峰值除以,试验时应在高压端监测。3)外施交流电压试验电压的频率应为4565Hz,全电压下耐受时间为60s。5.1.1.14 感应电压及局部放电试验1) 电压等级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在新安装时,必须进行现场局部放电试验。对于电压等级为110kV的变压器,当对绝缘有怀疑时,应进行局部放电试验。2) 试验中电压的施加,应按图1所示的程序进行。图1中,A5min;B5min;C试验时间(t),其取值如式4所示,但不得少于15s;D60min(对于Um300kV)或30min(对于Um300kV);E5min。图 1 感应电压及局部放电试验加压程序 (4)3) 对地电压值,或。其中,新出厂变压器的U2按较高电压选取,已经过运行的变压器,U2的取值需经协商确定。对于750kV变压器,当U1电压值大于产品工频耐受电压的80%时,应与制造厂协商。4) 在施加试验电压的前后,应测量所有测量通道上的背景噪声水平。5) 在电压上升到U1及由U2下降的过程中,应记录可能出现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和熄灭电压。应在下测量局部放电视在电荷量。6)在电压U2的第一阶段中应读取并记录一个读数,对该阶段不规定其视在电荷量值。在施加U1期间内不要求给出视在电荷量值。在电压U2的第二个阶段的整个期间,应连续地观察局部放电水平,并每隔5min记录一次。5.1.1.15 电抗器电抗值测量 测量并提供电抗器现场安装后的电抗值;如受试验条件限制测量可在低电压下测量。5.1.1.16 测温装置校验及其二次回路试验1) 应符合JJG310压力式温度计检定规程的规定。2) 密封良好,指示正确,测温电阻值应和出厂值相符。3) 二次回路绝缘性能试验见15.2条。5.1.1.17 气体继电器校验及其二次回路试验1) 应符合JJG52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压力真空表及真空表检定规程、JJG544压力控制器检定规程的规定。2) 整定值符合运行规程要求,动作正确。3) 二次回路绝缘性能试验见15.2条。5.1.1.18 压力释放器校验出厂有报告的,投运前可不进行。5.1.1.19 冷却装置及其二次回路检查试验1) 投运后,流向、温升和声响正常无渗漏油。2) 强油水冷装置的检查试验,按制造厂规定。3) 二次回路绝缘性能试验见15.2条。5.1.1.20 整体密封检查试验时应带冷却器,但不带压力释放装置。5.1.1.21 套管中的电流互感器试验1) 检查二次端子的极性和接线应与铭牌标志相符。2) 二次绕组绝缘性能试验见15.2条。3) 测量各绕组的比值差和角差,应与出厂试验结果相符。4) 校核励磁特性,应满足继电保护的要求,与制造厂提供的励磁特性应无明显差别。5) 密封性检查,应无渗漏油且有防潮措施。5.1.1.22 全电压下空载合闸1) 在运行分接上进行。2) 由变压器高压侧或中压侧加压。3) 110kV及以上的变压器中性点应接地。4) 发电机变压器组的中间连接无断开点的变压器,可不进行。5.1.1.23 噪声测量1) 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以及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抗器,应进行噪声测量。2) 噪声测量应在额定工况下,开启所需的冷却装置条件下进行。3) 测量方法和要求按GB1094.10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定的规定进行,测点不少于10个。5.1.1.24 振动测量 1) 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抗器,应进行振动测量。2) 测量应在系统最高电压下或电抗器额定电压下进行。3) 测量方法和要求应符合GB10229电抗器的有关规定。5.1.1.25 油箱表面温度测量 1) 33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抗器,应进行油箱表面温度测量。2) 测量应在电抗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进行。3) 使用红外测温仪进行温度分布测量。5.1.2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电抗器及消弧线圈巡检及例行试验表2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电抗器及消弧线圈巡检项目序号巡检项目 基准周期 要求 说明条款1外观 330kV及以上:2周220kV:1月110/66kV:3月35kV及以下:半年无异常见5.1.2.1a)条 2油温和绕组温度 符合设备技术文件之要求 见5.1.2.1b)条 3呼吸器干燥剂(硅胶)1/3 以上处于干燥状态 见5.1.2.1c)条 4冷却系统无异常 见5.1.2.1d)条 5声响及振动无异常 见5.1.2.1e)条 表3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电抗器及消弧线圈例行试验项目序号例行试验项目基准周期 要求 说明条款1红外热像检测330kV及以上:1月220kV:3月110/66kV:6月35kV及以下:1年无异常 见5.1.2.2条2油中溶解气体分析330kV及以上:3月220kV:半年35kV110kV:1年乙炔1(330kV及以上)(L/12)5(其它)(L/L)(注意值)氢气150(L/L)(注意值)总烃150(L/L)(注意值)绝对产气速率: 0.25 mL/h(开放式)(注意值) 或0.5 mL/h(密封式)(注意值)相对产气速率10%/月(注意值)见5.1.2.3条3绕组电阻110/66kV及以上:3年35kV及以下:6年1.各相绕组电阻相互间的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警示值);2.无中性点引出的绕组,线间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1%(警示值)3.三相不平衡率较初始值变化量大于0.5%(注意值)应引起注意,大于1%(警示值)应查明处理4.各相绕组电阻与以前相同部位、相同温度下的历次结果相比,其差别不应大于2%(警示值),当超过1%(注意值)时应引起注意见5.1.2.4条4绝缘油例行试验330kV及以上:1年110/66kV220kV:3年35kV及以下:6年见18.2条见18.2条5套管试验见7.2条见7.2条见7.2条6铁心绝缘电阻110/66kV及以上:3年35kV及以下:6年100M(新投运1000 M)(注意值)见5.1.2.5条7铁心接地电流测量1年100mA(注意值)见5.1.2.6条8绕组绝缘电阻110/66kV及以上:3年35kV及以下:6年1. 绝缘电阻换算至同一温度下,与前一次测试结果相比应无显著变化,一般不低于上次值的70%2. 35kV及以上变压器、电抗器应测量吸收比,吸收比1.3或极化指数1.5 或绝缘电阻10000 M(注意值)见5.1.2.7条9绕组绝缘介质损耗因数(20)110/66kV及以上:3年35kV:6年330kV及以上:0.5%(注意值)110/66kV220kV:0.8%(注意值)35kV及以下:1.5%(注意值)见5.1.2.8条10有载分接开关检查见5.1.2.9条见5.1.2.9条见5.1.2.9条11测温装置检查及校验3年无异常见5.1.2.10条12气体继电器检查及校验解体性检修时无异常见5.1.2.11条13冷却装置检查3年无异常见5.1.2.12条14压力释放装置检查解体性检修时无异常见5.1.2.13条5.1.2.1 巡检说明1) 外观无异常,油位正常,无油渗漏;2) 记录油温、绕组温度,环境温度、负荷和冷却器开启组数;3)呼吸器呼吸正常;当2/3干燥剂受潮时应予更换;若干燥剂受潮速度异常,应检查密封,并取油样分析油中水分(仅对开放式);4)冷却系统的风扇运行正常,出风口和散热器无异物附着或严重积污;潜油泵无异常声响、振动,油流指示器指示正确;5)设备声响和振动无异常,必要时按GB/T 1094.10测量变压器声级;如振动异常,可定量测量。5.1.2.2 红外热像检测检测变压器箱体、储油柜、套管、引线接头及电缆等,红外热像图显示应无异常温升、温差和/或相对温差。检测和分析方法参考DL/T 664。5.1.2.3 油中溶解气体分析1) 除例行试验外,新投运、对核心部件或主体进行解体性检修后重新投运的变压器,在投运后的第1、4、10、30天各进行一次本项试验。若有增长趋势,即使小于注意值,也应缩短试验周期。烃类气体含量较高时,应计算总烃的产气速率。取样及测量程序参考GB/T 7252,同时注意设备技术文件的特别提示(如有)。2) 当怀疑有内部缺陷(如听到异常声响)、气体继电器有信号、经历了过负荷运行以及发生了出口或近区短路故障,应进行额外的取样分析。3)设备从实际带电之日起,即纳入监测范围。4)实施了绝缘油色谱在线监测的设备,在确定在线监测结果可靠、有效的前提下,其离线检测的周期可延长至基准检测周期的2倍,但每次离线检测结果须与在线监测结果进行对比。5)其它要求参照5.1.1.1条。5.1.2.4 绕组电阻1) 如电阻相间差在出厂时超过规定,制造厂已说明了这种偏差的原因,则与以前相同部位测得值比较,应符合表3序号3之要求4,或表7序号2之要求4。2) 无励磁调压变压器改变分接位置后、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开关检修后及更换套管后,也应测量一次。3)有载调压变压器例行试验中,应测量所有档位的直阻。4)除例行试验之外,当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异常,怀疑存在发热性故障或放电性故障时,在诊断时也应进行本项目。5)其它要求参照5.1.1.3条。5.1.2.5 铁心绝缘电阻1) 绝缘电阻测量采用2500V(老旧变压器1000V)兆欧表。除注意绝缘电阻的大小外,要特别注意绝缘电阻的变化趋势。2) 夹件引出接地的,应分别测量铁心对夹件及夹件对地绝缘电阻。3)除例行试验之外,当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异常,怀疑存在发热性故障或放电性故障时,在诊断时也应进行本项目。5.1.2.6 铁心接地电流测量 1) 只对有外引接地线的铁芯、夹件进行测量。 2) 在运行条件下,测量流经接地线的电流,大于100mA时应予注意。5.1.2.7 绕组绝缘电阻1) 测量温度以顶层油温为准,各次测量时的温度应尽量接近。2) 除例行试验之外,当绝缘油例行试验中水分偏高,或者怀疑箱体密封被破坏,也应进行本项试验。3)其它要求参照5.1.1.4条。5.1.2.8 绕组绝缘介质损耗因数1) 测量温度以顶层油温为准,各次测量时的温度尽量相近。2) 测量绕组绝缘介质损耗因数时,应同时测量电容值,若此电容值发生明显变化,应予以注意。3)分析时应注意温度对介质损耗因数的影响。4)其它要求参照5.1.1.5条5.1.2.9 有载分接开关检查以下步骤可能会因制造商或型号的不同有所差异,必要时参考设备技术文件。1) 每年检查一次的项目:a) 储油柜、呼吸器和油位指示器,应按其技术文件要求检查;b) 在线滤油器, 应按其技术文件要求检查滤芯;c) 打开电动机构箱,检查是否有任何松动、生锈;检查加热器是否正常;d) 记录动作次数;e) 如有可能,通过操作1步再返回的方法,检查电机和计数器的功能。2) 每3年检查一次的项目:a) 在手摇操作正常的情况下,就地电动和远方各进行一个循环的操作,无异常;b) 检查紧急停止功能以及限位装置;c) 在绕组电阻测试之前检查动作特性,测量切换时间;有条件时测量过渡电阻,电阻值的初值差不超过10%;d) 油质试验:要求油耐受电压30kV;如果装备有在线滤油器,要求油耐受电压40kV。不满足要求时,需要对油进行过滤处理,或者换新油。5.1.2.10 测温装置检查1) 要求外观良好,运行中温度数据合理,相互比对无异常。2) 其它要求参照5.1.1.16条。5.1.2.11 气体继电器检查参照5.1.1.17条。5.1.2.12 冷却装置检查运行中,流向、温升和声响正常,无渗漏。强油水冷装置的检查和试验,按设备技术文件要求进行。5.1.2.13 压力释放装置检查按设备技术文件要求进行检查,应符合要求。一般要求开启压力与出厂值的标准偏差在10%之内或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要求。5.1.3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电抗器及消弧线圈诊断性试验表4 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及消弧线圈诊断性试验项目序号诊断性试验项目要求说明条款1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测量见5.1.3.1条见5.1.3.1条2短路阻抗测量1.与铭牌值或初始值相比,短路电抗与初始值相比,或三相互比,变化率超过2%(注意值)时,应引起注意2. 变化率超过5%(警示值)时,应结合绕组变形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或安排吊罩检查见5.1.3.2条3感应耐压和局部放电测量感应耐压:见附录D,或取出厂试验值的80% 局部放电:下:300pC(注意值)见5.1.3.3条4绕组频率响应分析见5.1.3.4条见5.1.3.4条5绕组各分接位置电压比初值差不超过0.5%(额定分接位置); 1.0%(其它)(警示值)见5.1.3.5条6直流偏磁水平检测(变压器)见5.1.3.6条见5.1.3.6条7电抗器电抗值测量1. 初值差不超过5%(注意值)2. 整组平均值相差不超过2% (注意值)见5.1.3.7条8纸绝缘聚合度测量聚合度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大理石堆场租赁及石材行业财务顾问服务合同
- 2025版互联网金融服务保障合同
- 语音信号处理课件
- 2025四人合伙人合同范本
- 2025标准商业店铺租赁合同模板(官方版)
- 2025【合同范本】电力供应费用同城特约委托收款协议书
- 2025版合同范本软件:专业外包合同模板示例
- 2025年经销商代理合同范本
- 医疗器械质量检测与维修维护合同
- 市场推广活动与执行保障协议签订
- 火焰探测器设计手册
- 给排水巡视检查记录表
- GB/T 778.1-2018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第1部分:计量要求和技术要求
- GB/T 19839-2005工业燃油燃气燃烧器通用技术条件
- GB/T 19478-2018畜禽屠宰操作规程鸡
- (完整版)人工智能介绍课件
- 陶瓷材料的制备课件
- 中职统计基础知识课件
- 预防校园欺凌-共创和谐校园-模拟法庭剧本
- 《人间词话》十则公开课
- 磁刺激仪技术参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