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产业集群:椒江制造业的成长机理和问题研究 ii april 2009 中 文 摘 要 台州市位于中国黄金海岸线中部,上海经济区南翼,椒江区是台州中心城市的 主城区,是中国大陆民营企业股份制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国内产业集群模式发展比 较成功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椒江区始终坚持“工业立区”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 务业双轮驱动、联动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形成了 以市场为主导、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医药化工、电子电器、缝制设备、塑料模具、 电力等为支柱产业的区域产业体系,成为全国最大的缝制设备制造基地、家电及制 冷配件生产基地、全国化学原料药制造基地。但同时, “椒江制造”同样也面临着一 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全面分析椒江产业集群的现状,准确认识椒江产业集 群的比较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把握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落实科学发展观,促 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椒江制造”的整体升级,对于推进椒江经济健康、 稳定、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力求客观准确地反映椒江产业集群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探究其未来发展方向, 为各级决策部门审视椒江制造业发展战略,制定科学的区域产业政策以及区域统筹 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业集群;成长机理;问题研究 avstract i abstract taizhou city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chinas golden coastal area and in the southern wing of shanghai economic area. jiaojiang district is the mayor district of taizhou city. it is the area with developed industrial clustering in the country as well as one of the birthplaces of non-governmental stock-sharing entertainment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up, jiaojiang district has stuck to the policy of “developing the district by industry and has been driven both by advanc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been optimized and th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has been enhanced continuously. consequently, the regional industrial system has been formed, with the market as the leading element, the non-governmental economy as mainstream, and with the pillar industries including pharmaceutical and chemical industry, electronic and electric appliances, sewing machines, plastic models and power supply. it has become the biggest production bases of sewing machines, household electric appliances, refrigerating parts and chemicals and raw pharmaceuticals in the country. however, the term “made in jiaojiang” is facing some serious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therefore, we should analyze the status-quo of the industrial clustering in jiaojiang in an all-round way and mak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of the industrial clustering. furthermore, we should grasp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the industrial clustering, carry out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transfer of economic increasing mode and achieve the overall upgrading of “made in jiaojing”. to do such is of vital significance for the healthy, stabl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jiaojiangs economy. this thesis aims to supply the decision-making departments of various levels with useful references in their examination of the strategy of jiaojiang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establishment of scientific regional industrial policy and regional overall planning by reflecting the exact history and status-quo of jiaojiangs industrial clustering and exploring its future development. key words:industrial clustering, growing mechanism, problem research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背景问题背景 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中,产业集群是最引人注目的经济地理现象。众多的产业集 群构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经济马赛克” ,并由此创造了当今世界的绝大部分 财富。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美国 380 个产业集群生产了全美接近 60%的产值;而意 大利则形成了 199 个产业集群,该国每年 200 多亿美元的出口额主要由其中的 66 个 产业集群生产。此外,法、英、德以及拉丁美洲等国都将产业集群作为一种行之有 效的产业组织方式,列为国家主要经济发展战略。2001 年,美国商务部发表了一篇 基于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州长指南 ,详尽分析了产业集群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 性,提出要利用政策有力地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在我国二十多年改革实践中,产 业集群这种集聚的产业组织及其空间形态也不断呈现出较高的经济价值,尤其在珠 三角、长三角等地区,众多产业集群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完成资本积累,并进而提 高区域竞争力,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绩效。 地处浙江省台州市主城区所在的椒江区是中国大陆民营企业股份制的发源地之 一,也是国内产业集群模式发展比较成功的地区。改革开放 30 年以来,特别是椒江 建区以来,勤劳、勇敢、智慧的椒江人民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精神, 不断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探索,积极推进全民创业、全面创新,经济社会发展突飞 猛进,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强区、从滨海小镇向中心城市主城区、从温饱到全 面小康社会的新跨越。始终坚持“工业立区”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 联动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形成了以市场为主导、 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医药化工、电子电器、缝制设备、塑料模具、电力等为支柱 产业的区域产业体系,成为全国最大的缝制设备制造基地、家电及制冷配件生产基 地、全国化学原料药制造基地。但同时, “椒江制造”同样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的矛盾 和问题。因此,全面分析椒江产业集群的现状,准确认识椒江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 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把握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增长方 式的转变,实现“椒江制造”的整体升级,对于推进椒江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 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产业集群:椒江制造业的成长机理和问题研究 2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力求客观准确地反映椒江产业集群发展的历史与现实,探究其未来发展 方向,为各级决策部门审视椒江制造业发展战略,制定科学的区域产业政策以及区 域统筹规划提供参考,从而增强了本文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3 待答问题 1.3 待答问题 本研究立足于探求产业集群在椒江典型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整理产业集群发展理论及其一般规律; 二是探求椒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成长机理; 三是分析椒江产业集群当前所面临主要问题和困难; 四是试图定位椒江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提出若干发展对策。 1.4 有关名词的解释 产业集群: 1.4 有关名词的解释 产业集群:迈克.e.波特(1998)认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是在某 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产业集群包括一 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产业集群经常向下延伸至销 售渠道和客户,并侧面扩展到辅助性产品的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 产业公司。产业集群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 他机构。j.a.theo、roleland 和 pimden hertog (1998)对产业集群的定义是:为了 获取新的互补技术,从互补资产和知识联盟中获得收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 成本,克服或构筑市场壁垒,取得协作经济效益,分散创新风险和相互依赖性很强 的企业(包括专业供应商)、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和工程设计公司)、中介 机构(经纪人和咨询顾问)和客户通过增值链相互联系形成的网络,这种网络就是群。 区位商:区位商:产业集群常用界定指标之一,通常是指某地某产业比重与整体区域的 该产业产值的比重之比。区位商公式:q=(eij/eit)/(enj/ent) ,式中 eij 是 i 地区 j 部门的职工人数或产值,eit 是 i 地区的职工总数或总产值,enj 是总区域 j 部门的职工人数或产值,ent 是总区域职工总数或总产值。 囚徒困境:囚徒困境:逻辑名词,即囚徒困境悖论(prisoners dilemma),是一个非零和博 弈(non-zero-sum game)。经典的囚徒困境悖论如下:两个嫌疑犯被警察抓获。由于 第一章 绪论 3 警察没有足够的证据控告他们,所以他们对被分开在两个处所的嫌疑犯提供同样一 笔交易:如果你承认罪行,而你的同伙保持沉默,他将被判处 10 年监禁,而你可以 马上获得自由;如果他承认罪行,而你保持沉默,你将被判处 10 年监禁,而他则可 以马上获释。但是如果你们两个都保持沉默,我们只能判处你们 6 个月的监禁。如 果你们两个人都认罪,你们每人将得到 5 年的监禁。它反映了看起来很合理的个人 行为与合作所得的利益间的矛盾,在一个短期看起来有利的策略却可能带来长期的 错误的情况。这个问题的本质是在一个不知道其它的参赛者期望他们做什么的情况 下,每一个个体参赛者都会期望获取最大的利益而不考虑别人的利益亦即是说, 参赛者是一个 “利己主义者” 。 这个悖论揭示了这样一个矛盾: 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 他们会冒着的倒闭与他人合作而得到的比他们期望得到的要少的利益。 1.5 研究范围与限制 1.5 研究范围与限制 囿于知识背景、理论水平、能力和精力以及研究视角的约束,目前的研究还存 在很大的局限。其一,本研究仅以椒江的产业集群为焦点,但椒江作为台州市的主 城区之一,产业同临近县市区有着很大的关联度。所以仅仅停留在椒江区域范围内 的研究,是有一定局限性的,至少从集群行为生态角度来看是不完整的。其二,受 条件的限制,本研究对椒江产业集群选取的企业样本不够多,资料获得有限,研究 比较宏观,仅从产业集群角度对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并没有落到集群产业的每条链、 每一个企业分子上,因此所提出的产业发展对策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一般性指导的 层次上,无法针对集群一个个具体的产业子链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产业集群:椒江制造业的成长机理和问题研究 4 第二章 文献评论 第二章 文献评论 2.1 主要参阅的文献 2.1 主要参阅的文献 国家竞争优势波特 著 李明轩、邱如美 译; 竞争论 波特 著 高登第 李明轩译; 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发展与新型工业化 国家经贸委行业规划司; 简论我国地方企业集群的研究意义王缉慈、童昕 著; 民营经济与制度创新:台州现象研究史晋川、汪炜、钱滔等著。 对集群(cluster)战略的关注也是世界性的。很多文献的表述都指出,营造地 方产业集群是提高国家竞争力以应对全球化挑战的一种重要政策措施。尤其是上世 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很多国家的地方政府在总结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都把公共政策 重点转向了促进地方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升级,其核心是通过区域治理,使增 强本地生产系统的内力和利用国际资源相结合。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 、经 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力图推动产业集群战略和政策在第 三世界地方公共政策中的实践。 早在一百多年前,经济学家马歇尔就观察到一些主要依靠工匠技能的特定产业 部门对特定地区的依赖,称之为产业“本地化” 。马歇尔从新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通 过研究工业组织,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当产业集中在特定的地 区时,会出现熟练劳工的市场和先进的附属产业,或产生专门化的服务业,以及改 进铁路交通和其它基础设施;企业集聚还会引起知识量的增加和技术信息的传播(技 术外溢)。 工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韦伯则从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阐明了企业集聚的好处是 成本的降低。韦伯把产业集群的产生归结为四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技术设 备的发展。随着技术设备专业化的整体功能加强,技术设备相互依存会使企业集中 化。第二个因素是劳动力组织的发展。韦伯把一个充分发展的、新颖的、综合的劳 动力组织看作是一定意义上的设备,由于其专业化,因而促进了产业集群化。第三 个因素是市场化因素。韦伯认为这是最重要的因素。产业集群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 第二章 文献评论 5 批量购买和出售的规模,得到成本更为低廉的信用,甚至“消灭中间人” 。第四个因 素是经常性开支成本。产业集群会引发煤、电、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减少经 常性开支成本。 当代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克鲁格曼从理论上证明了工业活动倾向于空间集聚 的一般性趋势,并阐明由于外在环境的限制,如贸易保护、地理分割等原因,产业 区集聚的空间格局可以是多样的,特殊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产业区形成的过程中产生 巨大的影响力。 哈佛大学教授波特在其国家和区域竞争优势的研究里极力强调地理集聚现象的 广泛性及对地方竞争优势的重要意义,强调集群理论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新 的思维方式。他对集群行为开展了实证性的系统研究,用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说明, 在许多地区和产业,企业在纵向(供应和销售)与横向(共同的市场和用户、产品)上 以集群的方式组织起来,地区(国家)竞争优势在其著名的“钻石模型”中被归结为: 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支援性产业以及企业竞争策略结构四要素构成的“钻石” 菱形,而政府政策和市场机会都是作为外生因素对竞争优势发挥间接的作用。 图 1 波特关于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 图 1 波特关于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 (资料来源:台湾中山大学网站) 国内著名产业集群研究学者王辑慈指出,集群揭示了相关企业在一些地方集结 成群,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现象和机制。从结构来看,集群除了包括本地企业之外, 还包括提供研究和技术性支持的大学、政府机构以及其他促进企业联系和互动的机 构,例如行业协会、商会等。 本研究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地理上相对集中的、业务上横向相关或纵向相关的、 产业集群:椒江制造业的成长机理和问题研究 6 交易机制上遵循市场法则的多个企业集聚体。产业集群的本质性特征体现在:众多 企业在一个范围不大的地域内围绕一个产业链或产业链上的某个、某些环节进行的 横向或纵向集聚。产业链、企业数量和区域集中是构成产业集群特征的三大基本要 素。 集群有多种形式,其复杂性也不尽相同,但产业集群的主体都是大量产业关联 的企业及其支撑机构,其内容包括: 1、生产最终产品或提供最终服务的企业。 2、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生产服务和基础设施的投入供应商。 3、下游的销售商及销售网络、顾客。 4、侧面有互补商品的生产商。 5、支撑机构有:地方政府、行业协会、起支撑作用的民间团体、行业中介、金 融部门以及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起支持作用的机构,如:大学、研究机构、咨询 中心、培训中心等。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合作与竞争、共享资源,产业显著的外部 规模经济效应,可以提高集群内及其周边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而且还能带动 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 2.2 对产业集群成长机理的一般认识 2.2.1 外部经济循环作用 集群之所以得以形成和持续发展,外部经济效应是不竭的动力源。马歇尔最早 分析了“产业区”的外部经济机理。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中有过一段明了、直观 的阐述: “聚集在宫廷的那群富人,需要特别高级品质的货物,这就吸引了熟练的工 人远道而来,而且培养了当地工人。 ” 。当某个产品有一定的需求而其交易费用大时, 这个产品的市场往往是被分割成空间距离之间规模有限的一些条块。由于不完全竞 争性质和就地供应市场的要求,分布于不同区域的厂商数量开始增加,而后专业化 分工和产品细分开始出现,并交互推动市场的扩张和市场外部性的提升,从而形成 “市场扩张生产专业化/产品细分外部经济加强厂商集聚市场扩张”的循环 累积效应,最终导致较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形成。 第二章 文献评论 7 图 2 产业集群发展的循环累积效应 图 2 产业集群发展的循环累积效应 市场扩张 生产专业化/产品细分 厂商集聚 外部经济加强 (资料来源:自制) 2.2.2 集聚经济效益 这一机制首先是由韦伯发现的,他认为企业追求集聚经济效益的内在动力 导致它们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形成地方工业化。其中,专业化生产本身要求工业 的集聚;基于分工之上的各劳动力组织,为降低生产成本而进行批量购买和销售, 共用基础设施以降低一般经常性开支成本的需求等都会有力地促进集聚的产生发 展。 2.2.3 集群竞争优势 迈克尔波特从产业竞争优势的角度分析产业集群的形成。他强调,产业集群 内的竞争压力、竞争潜在压力和持续比较可以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反 过来,这些创新活动又导致新企业和新型企业活动的出现;集群还有利于降低搜寻 成本和交易成本,降低企业进人的风险,并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从而促进企业的 产生与发展。 2.2.4 产业关联延伸 产业集群有一个共同的基础产业的关联性,没有产业关联也就无所谓集群的 形成和发展。由于产业关联的存在,各种相关产业或支持性产业交错在一起,产业 间就会产生内生增强效应。 2.3 对原生型产业集群的一般认识 产业集群根据形成方式可分为两大基本类型:一是基于产业转移而形成的集群 植入型;二是基于本土形成的集群原生型。后一类型又可细分为民间自发 产业集群:椒江制造业的成长机理和问题研究 8 型集群和政府催生型集群两种。椒江的产业集群形成方式基本上为民间自发型原生 集群。 2.3.1 基于工商传统的家庭工场生产方式 与植入型产业集群能充分利用当地相对丰富的生产资源和低成本不同,原生型 产业集群大多数是在资源要素相对贫乏的地方诞生并成长起来的,浙江温台地区是 中国大陆最典型的原生型产业集群聚集区。而这种聚集有很大程度上归源于当地工 商传统和生产方式不断催生集群的带动力量企业家和技术能手。没有工商传统 的地方即便资源要素充裕可能无法催生大量中小企业的诞生,更谈不上集群。 2.3.2 基于社会网络的分工协作体系 集聚网络的外部化是原生型产业集群成长的内驱机制。产业集群一经形成,就 会通过其网络外向延伸而扩大其规模。 地方性历史传统和人文环境是产业网络中的重要因素,是我国原生型产业集群 成长的内在动力之一。信任和承诺是社会关系网中的基本规范,集群基于地理上接 近,企业主会充分利用以业缘、亲缘和准亲缘关系形成社会关系网络,相互取得信 任和承诺,以便降低交易成本,协调生产经营活动。 而专业化分工本身就具有“自我繁殖”能力。一是各行各业分工的内向发展, 会为创造新的专业提供条件。产品价值链越长,技术上进行工序分解的可能性就越 大,垂直劳动合作分工就越长,吸引更多企业加入. 众多企业聚集在一起。二是分 工度会随技术的改进而深化。分工度的提高使得技术效率提高,效率与分工度的交 互影响,构成小企业的自我繁殖特性。在集群内分工深化的同时,集群间的协作也 在发展,这种趋势逐步演化为地域分工的格局。 2.3.3 由市场互动而获得持久的成长动力 中小企业集群,尤其是集群发展初期,其生存和发展直接依存于市场,特别是 专业市场。上世纪末,浙江独特的“建一个市场,带一批产业,兴一个城镇,活一 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路子使得专业市场如雨后春笋,并不断细分深化。可以说, 第二章 文献评论 9 基本上产品价值链上的每个环节都有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市场衔接。 2.3.4 关键企业和企业家创业带动 尤其是民间自发型产业集群,有的是由传统生产工艺的传承发展起来的,其中 的技术人员就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也有的是由本地先行闯荡市场并获得成功的某 个企业带动的。关键企业的业主具有丰富的市场经验,直接或间接带动本地的联合 创业,使其他业主获得发展机遇。以家庭工业为基础的许多企业集群就是通过一人 带一家、一家带一村、一村带一乡发展起来的。 2.3.5 集群中的技术溢出和学习效应 同类企业的地理集中可使某一企业发现新的市场需求以及产品创新与技术创新 活动迅速而方便的被其他企业学习和扩散开来。领先创新的企业家客观上扮演着示 范者角色,其他新进者可以通过模仿获得必要的技能与知识。虽然这种模仿常常非 示范者所愿,当集群的效应常常使这种模仿无可避免。 2.3.6 得益于政府作用机制 通常,植入型和政府催生型的产业集群一开始就直接得到政府政策的恩惠和扶 植。而在自发型产业集群形成前期,地方政府通常出于避免与国家政策和机制发生 可能的冲突而实行“无为而治” 。但当产业集群具备雏形后,地方政府一般都能采取 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了集群的发展。这些措施包括:出台地方性法规、确认体制的 地方合法性、制定特色产业政策、建立专业市场、规范市场行为、增强地方品牌效 应等等。 2.4 产业集群的界定指标 在产业集群的研究中,首先必须对产业集群进行界定。界定产业集群的方法很 多,区位商是其中较为常用的界定方法。此外,在集群的定量分析工具中,还有图 表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有助于精确地识别区域内相对集中的产业以及 不同产业部门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但这些定量分析工具也存在着不足,它们并不能 产业集群:椒江制造业的成长机理和问题研究 10 解释集群企业之间的联系、特性及集群所带来的好处,而这种网络联系是产业集群 存在与发展的关键因素。鉴于此,在对产业集群进行研究时,在进行定量分析的同 时,引入定性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从而更好地对产业集群进行 界定。这一点在研究集群的众多学者中已达成共识。定性分析不仅能对定量分析的 结果予以确认和证实,而且还能识别出为传统数据分析所忽略的处于潜在发展阶段 的产业集群。 2.4.1 区位商 区位商又称专门化率,是区分地域分工格局的基本指标,它能说明在地域分工 中,某种产业或产品生产区域化的水平,通过产业或产品生产区域化的比较,显现 出地域分工的基本格局,是现代经济学中常用的分析区域产业布局、产业优势和产 业集群规模度的指标。 在区域经济分析中,区位商是一种十分有用的工具,由于区域规模的差异,直 接进行市场绝对份额比较显然无法显示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优势所在,而通过区位商 指标有利于显示真正的区域优势行业,真实地反映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主导经济 部门的作用及其变化特点。特别是在分析区域产业内部结构时,可以对比有关部门 或产业活动的区位商,研究区域优势行业的变动及趋向,明确各部门或产业活动在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差异以及重点和薄弱环节所在,从而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主 导产业,判断产业集群规模,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第三章 研究方法和设计 11 第三章第三章 研究方法和设计研究方法和设计 3.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 本研究力求对椒江区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市场竞争力进行深入全面的探讨和 研究。本研究涉及椒江区内有一定规模经济效益的医药化工、服装机械、家用电器 行业企业,以及初具规模的工艺品、机械、纺织、塑料制品行业企业。 3.2 资料收集方法与过程资料收集方法与过程 理论文献的收集以互联网国研网数据库为主,并查阅了当地图书馆有关报刊、 图书。区域有关资料的收集包括统计部门有关报表以及省、市、区历年年鉴。研究 人员对相关集群企业、合作商、销售点进行了调查,并走访计划、统计、财政、税 收等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调查中主要对相关人士如企业内部人员、管理者、经营者、 专家、政府官员等进行主要以面谈为主的访问。 3.3 论文研究方法设计论文研究方法设计 一是运用理论分析 1 和个案调研的方法进行研究。既重视理论上的提炼,又重 视对个案的深入剖析,使理论认识更加可靠确切,以增强研究的真实性和说服力。 二是以定性分析为主,定性、定量和定位相结合进行综合研究。定性分析方面 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第一,资料文献分析法。通过对有关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理论、 地方经济发展理论文献的分析研究,探求了产业集群的发展机理及其对区域经济增 长的影响。第二,专家座谈法。就椒江区如何提升产业集群,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邀请了部分学者、专家进行了座谈,对论文研究提出了衷恳意见。定量分析方面, 论文中引用了国家核心期刊、专家最新成果以及相关统计部门的数据进行佐证,并 据此整理了一些图表进行辅证,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信性和客观性。定位分析方面, 针对椒江区现有典型产业集群企业发展个案开展研究,使具体观点更为清晰准确, 产业集群:椒江制造业的成长机理和问题研究 12 以免有失偏颇。 3.4 资料处理与分析方法资料处理与分析方法 限于资料的可获得性,在定量分析方法中,采用区位商指标来对产业集群进行 界定。本研究选择工业产值作为计算的指标,并以浙江省作为参照商数。对椒江制 造业中的 8 个块状发展的制造行业计算区位商以确定是否具有集群的可能性,并结 合实际进行经验判断,从而做出定性分析。在定量与定性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椒 江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在本研究中,考虑到我区东西部地区差异和浙江产业集群特点,故用浙江省的 数据来代替全国的数据,如此所得的区位商势必较以全国数据计算要小,但更却能 反映所定量的产业集群规模。 3.5 研究的实施程序研究的实施程序 如图 3 所示: 图 3 论文研究实施程序 (资料来源:自制) 第一步骤:界定研究问题 第二步骤:文献研究 第三步骤:研究方法及设计 第四步骤:资料收集、整理、分析 第五步骤:撰写论文、结论和建议 第四章 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13 第四章第四章 研究的结果与分析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4.1 椒江区制造业发展的基本状况椒江区制造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椒江区是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的现代化港口城市,为台州市的主城区。改革开放 以来,特别是椒江建区以来,勤劳、勇敢、智慧的椒江人民发扬“特别能吃苦、特 别能创业”精神,不断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探索,积极推进全民创业、全面创新, 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强区、从滨海小镇向中心城市主 城区、从温饱到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跨越。始终坚持“工业立区”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 服务业双轮驱动、联动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区域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形成 了以市场为主导、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医药化工、电子电器、缝制设备、塑料模 具、电力等为支柱产业的区域产业体系,成为全国最大的缝制设备制造基地、家电 及制冷配件生产基地、全国化学原料药制造基地。全区拥有规模上企业 432 家,其 中上亿元企业 53 家,有 7 家企业跻身中国大企业集团竞争力 500 强。海正、海翔、 水晶光电等 3 家上市企业、10 只中国驰名商标、5 只中国名牌产品和一批国家级免 检产品,33 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2008 年,全区生产总值 257.19 亿元,人均 gdp7500 美元;财政总收入 31.62 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16.82 亿元;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 22992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0391 元。 表 1 椒江区主要制造业产值比较表 1 椒江区主要制造业产值比较 产值(万元) 产值(万元) 产业类别 2003 2007 年 2008 年 产业类别 2003 2007 年 2008 年 化学原料 化学原料 176890 205320 223664 223664 医药制造 医药制造 299960 554573 6006744 6006744 专用设备 专用设备 264656 772189 462151 462151 电气器材 电气器材 223724 680995 658912 658912 工艺品 工艺品 16124 10396 10619 10619 纺织 纺织 58431 199183 185412 185412 塑料制品 塑料制品 46677 180404 167531 167531 机械制造 机械制造 30070 33905 39391 39391 注:专用设备是统计部门的口径分类,椒江的专用设备统计数据接近等同于服装机械 资料来源:椒江区统计局 产业集群:椒江制造业的成长机理和问题研究 14 4.2 对椒江块状发展的各制造产业是否存在集群的定量分析对椒江块状发展的各制造产业是否存在集群的定量分析 4.2.1 区位商统计结果 限于资料的可获得性,研究采用了区位商指标来对椒江的产业集群进行界定,以 工业产值作为计算的指标,对椒江制造业中,化学原料、医药制造、专用设备(含 服装机械制造)、电气器材、工艺品、纺织、塑料制品、机械制造等 8 个行业(以 统计口径分类)计算区位商。 表 2 椒江区主要制造业区位商比较表 2 椒江区主要制造业区位商比较 区位商 区位商 类别 2003 年 2007 年 2008 年 类别 2003 年 2007 年 2008 年 化学原料 化学原料 医药制造 医药制造 专用设备 专用设备 电气器材 电气器材 工艺品 工艺品 纺织 纺织 塑料制品 塑料制品 机械制造 机械制造 注:专用设备是统计部门的口径分类,椒江的专用设备统计数据接近等同于服装机械 资料来源:自制 4.2.2 是否具有产业集群现象的定量分析 一般认为,区位商大于 1 说明产业有存在聚集现象,区位商大于 1.4 的产业可以 初步判断为具有产业集群的可能性。从表 1 可以看出,椒江的各制造行业中,医药 和化学原料药、专用设备制造(以服装机械制造为主)、电气器材这三大行业具有 较为明显的产业集群现象;而普通机械制造、工艺品、纺织、塑料制品等行业虽然 发展较快,但由于行业集中度、市场集中度和空间集中度偏低,产业龙头尚未形成, 第四章 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15 产业配套还不成熟,还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发展的势态。三大产业集群中,电气器材 的区位商有明显的下滑趋势,可见该产业集聚发展存在退步现象。 图 4 椒江制造业产业结构图 图 4 椒江制造业产业结构图 资料来源:椒江区“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 4.3 椒江主要产业集群概况椒江主要产业集群概况 4.3.1 医药和化学原料药制造产业集群概况 医药和化学原料药制造是椒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尤其是化学原料药及其中间 体发展,以其“规模大、质量高、品种全、成本高”而享誉海内外。国家于 2001 年 批准建立以椒江为中心的浙江化学原料药出口基地,如今医化基地已集聚了 60 多家 医化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医化企业有 30 多家,年销售收入近 100 亿元,出口 50 亿 元,利税近 10 亿元,是我国重要的化学原料药生产、出口基地。医化企业沿椒江外 沙港岸成条状分布,集群龙头海正、东港、九洲、海翔是浙江省“五个一批”企业。 浙江海正集团跻身国家 520 户重点企业行列,是全国最大的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生产 企业之一,旗下的海正药业是国内上市公司;东港工贸集团生产的氟哌酸产销量全 球最大;中贝九洲集团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卡马西平生产基地,产销量居世界第一。 电 子制 剂 家 用 电 器 汽 摩 配 件修 造 船原料药 服 装 机 械 塑料橡胶工艺品装备机械纺织服装化 工 (染 料 ) 新材料 产业集群:椒江制造业的成长机理和问题研究 16 4.3.2 服装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概况 椒江汇集了中国最多的缝制设备加工企业,是全国最大的缝纫机生产基地。企业 主要聚集在下陈街道,有各种缝制设备及零配件生产企业 200 多家,其中规模以上 制造企业达 13 家,至于家庭作坊更是数以千计;从业人员近万人,年生产缝制设备 250 多万套,实现总产值 33 亿元,其中多功能家用机和工业机分别占国内产量的三 成,直接出口 2 亿多美元,占全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额的 40%。产量和出口量均为全国 第一,产品销售遍布欧洲、美洲、非洲、远东、中亚、东南亚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 区。集群龙头“飞跃”、“宝石”位居全国工业缝纫机中国名牌产品“五强”之列, “飞跃”、“宝石”是中国驰名商标,“杰克”被评为中国“未来之星”21 家最具 成长性企业。 4.3.3 家用电器制造产业集群概况 椒江的家用电器制造主要聚集在洪家街道, 集群龙头企业星星集团连续三年进入 全国民营企业 500 强,是浙江省“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冷柜冰箱产销总量跻 入全国前四强,市场占有率达 25%以上,冰箱、饮水机、洗碗机、移动式空调销往四 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面对家用电器产业发展的规模门槛越来越高、产品更新换代越 来越快的现况, 该集团与当地政府联合兴建的电子工业产业区, 高起点步入 it 行业, 力邀多家国家级电子科研单位和知名的高科技厂家入园落户,实现了从传统产业向 高科技产业的跨越。 4.4 椒江产业集群的历史渊源椒江产业集群的历史渊源 椒江是台州近代工业的发祥地。1893 年,位于椒江口的海门港开埠,标志着台 州的商业重心逐渐东移至海门镇。海门港的兴起拓宽了台州与上海、宁波、温州及 厦门等外部区域的经济联系,市场范围的日益扩大加速了台州自然经济的分化和近 代工商业的兴起与繁荣,从而使台州逐步纳入华东沿海市场分工体系。以海门港和 发达的内河航运网络金清水系为依托,海门路桥泽国一带形成了台州 早期的产品集散中心和加工中心,主要有食品加工、纺织、机械制造、麻帽编织及 第四章 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17 化工等行业。海门港作为当时浙江省“四大米市”之一,机械碾米加工业相当发达, 带动了当地机械制造业的发展。20 世纪 30 年代,海门、路桥等地已开始生产肥皂等 日用化学制品,一时颇为兴盛。早期肥皂制造业的发展成为后来台州医药化工行业 兴起的源头 1。按照韦伯(1929)关于地区产业专业化成因的区位因素与非区位因素的 划分,海门港的兴起和温黄平原发达的内河航运体系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较好的 区位条件,而传统手工业与区际商贸业的发达(产业历史传统)则是促成改革开放后 产业集群迅速发展的非区位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类以往经济活动对目前产业 发展造成的一种累积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椒江因地处海防前线,国家投资极少,但是从五十年代开始, 数次兴起以人民公社办“五小”企业,使得当地农村工业有所发展,这为日后乡镇 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尤其是 1970 年, 下乡知识青年在这次热潮中充当了 “五小” 企业的骨干力量,他们还引发了当时城市工业与农村工业的“厂社挂钩”热,使得 “五小”企业在技术上有了较大进步。同时,部分企业开始实行独立核算与计时计 件工资制,从农村副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现今一些骨干企业早期发展的“母体”, 是椒江产业集群的发展源头。 4.5 椒江产业集群的形成路径椒江产业集群的形成路径 产业集群形成的路径从其动力机制看一般可以归结为两条, 即市场路径与成本路 径;从形成起源来看,则很大程度上依附于关键或龙头企业。 4.5.1 椒江产业集群形成的市场路径 第一阶段:自发性的市场孕育。在浙江,从事长途贩运的商贩、原国有企业的 销售人员、管理者等人员与外部市场联系密切,对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短缺 现象以及实现有效供给的途径拥有比较充分的信息,他们往往充当了产业集群形成 初期的创业企业家。改革开放初期,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上升,计划指令调销为主 的本地商店开始很难满足日益提升的生活要求。此时,一些外出经商的商贩首先看 1 “五小企业”指小高炉、小化肥、小五金、小农具、小砖瓦等社队企业, 是 20 世纪 50 年代中后期出现,后 纷纷被清理。1970 年贯彻中共中央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决定,又在浙江东南沿海复苏。 产业集群:椒江制造业的成长机理和问题研究 18 到了商机,开始自发经营一些受人欢迎的产品,比如服装、缝纫机、家用电器等等。 刚开始,他们从上海、广东等地购进商品,公路铁路,大包小包,肩扛手提,并同 厂商建立了友好关系,在本地初步建立的销售网络。然后,他们发现其中的一些配 件、环节完全可以自己来做,可以大大降低交易的费用,于是自发性的市场孕育了 一批新兴生产企业。医化产业则有所不同,医药化工在椒江的发展是有一定的基础 的,当时的国营企业海门制药厂是日后海正集团的前身。这一阶段,国企一批技术 员工开始出走独闯,加入和兴建了一些制造化学原料药的工厂。 第二阶段:生产企业开始集聚。椒江改革开放初期的服装机械、家用电器等生 产企业,与其说是工厂,还不如说是作坊。但随着这些家庭工厂的数量不断增加, 加工各环节与前期供料、后期销售等的专业化分工体系逐渐出现。他们往往以联户 集资的方式获得资金,自发性的进行了专业化分工,并凭借港口贸易优势和依托临 近的当时已经比较发达的小商品集散地路桥区,逐步外化产品销售,甚至返销 到省外、国外,尽管常常被斥之为“假冒伪劣”,但企业逐渐成熟、市场就此打开 却是不争的事实。医化产业中,东港、九洲等企业开始同国内外著名医药企业合作, 为他们生产中间体,并将一些简单工序交给一些小企业,使得化工企业在椒江有如 雨后春笋般兴办。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海正、飞跃、星星、东港、九州等企业 的带头人,以其企业家的市场敏锐和管理能力开始崭露头角,带领企业高标准、严 要求地向上发展。 第三阶段:市场突破发展阶段。进一步扩张的市场支持更多的厂商以更低的成 本规模生产和开发细分产品,产业链,尤其是医化、服装机械的产业链不断分解、 拉长,分工越来越细,产品越做越精。同时,这三大行业产品的市场外部性显著提 升,进一步吸引了大批的资金、技术加入进来,产业集群已经形成并不断发展。上 世纪的九十年代初以来,医药化工、服装机械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产品远 销到欧美和东南亚的国家和地区;家用电器行业的星星系列产品也在国内声名鹊起。 4.5.2 产业集群形成的成本路径 一是成本供给。起先,由于计划经济造成的所有制歧视,椒江企业家的创业资本 很难从国有金融部门获得,这导致椒江的民营企业形成初期普遍表现为规模较小的 家族作坊,他们依靠原有资本积累以及通过血缘、亲缘等社会关系网络筹集。另一 第四章 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19 方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民 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供给;但刚从土地上释放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是尚未经过正规训练的初级劳动力,他们与资本的结合只能从事技术要求不高的粗 加工领域。资本和劳动力约束强度的差异决定了企业家首先选择投资规模小、密集 使用劳动的行业。一台注塑量为 2001000 克的注塑机在上世纪 80 年代末的价格在 14 万到 40 万元之间, 一些实力较强的家庭企业就购进 34 台并雇佣 35 个工人进 行生产。调查中,我们发现椒江很多企业在形成初期,并非是经营目前他们的主业, 很多都是通过塑料、纺织、五金零件的加工实现资本积累,通过差异化生产获得超 额利润的。 二是市场支撑。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涌现,市场上对钢铁、石油、铝材等原材料 的需求开始急剧增加,而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对钢材、石油等原材料加以严格控制, 民营企业很难通过正规渠道获得计划指标。在巨大市场需求的诱导下,从事废旧物 资收购的人员大量增加,他们通过回收废旧塑料、拆解和拼装废旧机电等方式为发 展中的民营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原材料、生产设备及其零配件。椒江区的 洪家、三甲街道很早就有多家废旧物料加工场,更有附近的路桥、温岭两地废旧物 料市场及其衍生的废旧物资加工业蓬勃发展,对椒江,甚至是整个台州的民营企业 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据统计,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废金属市场提供的材料为 温黄平原增加了 10 多亿工业产值。而另一头,为众多中小民营企业提供共享式销售 网络支撑的各类产品市场也应运而生。目前路桥的专业市场已经发展到 76 家,中国 日用品商城、路桥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施救培训课件
- 安全方面培训课题课件
- 安全新员工培训课件
- 农业碳汇项目可行性研究与市场潜力分析报告
- 电力检修工程方案费用(3篇)
- 安全文明施工培训感想课件
- 房屋改造工程安全方案(3篇)
- 猫咪眼类疾病知识培训课件
- 工程部方案编制(3篇)
- 安全教育培训需求频次课件
- 薄弱科目的攻克策略
- 2024年山东省国家安全主题知识竞赛备考试题库(含答案)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 小学生倾听课件
- 【MOOC】《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停车场)物业服务标准》
- 初级招标采购从业人员《招标采购法律法规》近年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 教学评一体化理念
- 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 ECE-R90-欧盟第3版-中文版(R090r3e-01)
- 2023学年武汉市武昌区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检测试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