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客设置的研究 辽宁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 普修课程内容设置的研究 姓名 丁辉 指导教师 王洪 学科专业 体育教育训练学 中文摘要 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改革 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又是教 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体操类普修课程是高等教育体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规定 的六类主干课程之一 随着中小学体育新课程方案的出台和实旆 学校体育对 体育教师在体操类课程内容方面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 求 作为培养目标主要是中学体育师资的辽宁省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 在培 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过程中 其体操类原有的普修课程内容设置体系已显现 出与培养学校体育需求的人才规格不相匹配的问题 如何使辽宁省高等学校体 育教育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的内容设置能够主动适应学校体育发展对其提出的 客观要求 是值得我们研究探讨的课题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 问卷调查法 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高等 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的设置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目前辽 宁省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存在着必修课中的竞技性 动作数量过多且动作难度偏大 中学体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一些重要课程内容 没有被列入必修课中等与培养中学体育师资教学工作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这 些问题已经在学生的教学实习和教学工作中日渐突显 针对这种状况 本文根 据 课程与教学论 的相关理论及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对体操类课程内容 设置的要求 考虑到目前中学体育对体操类课程内容的设置需求及对体育教师 的相应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要求 辽宁省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体操 类课程内容的学习需求情况 体操学科专家对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课程内容设 置的建议等依据 对辽宁省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提 出了适应性变革方案 同时提出了方案实施的办法及建议 关键词 辽宁省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教学内容设置 辽宁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的研究 1 前言 2 0 0 3 年6 月 教育部印发了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 体操类课程是所规定的六类主干课程之一 体操类课程是教育部在e 述文件中提到的 个新概念 体操类课程包括基本体操 健美操 舞蹈等内容 体操类课程因其在体 育教学和体育锻炼中具有十分全面而又独特的作用 确立了它在体育院系所设置的课 程中特有的重要地位 体操类课程作为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群 对 学生体育专业知识的积累 运动技能的形成及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所研究的体操类课程是辽宁省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的所有与体操相关的体 操课程内容的总称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中学体育教育教 学中有关体操类课程内容的设置与教学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学体育对体育教师 在体操类课程内容方面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体育院系作为主要培 养中学体剖币资的专业院系 在培养体育教育专业 才过程中 其体操类原有的普修 课程内容设置体系己最现出与学校体育需求的 才规格不相匹配的具体问题 主要表 现为 在 奥林匹克运动项目 思想影响下设置的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基本上是按照 竞技体操项目来选择的 其涉及面窄 竞技性色彩浓 与目前的中学体育教材中设置 的体操类课程内容不相 致 缺少符合中学实际需要的那些易普及 易开展 实效性 强 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 以健身强体为主要目的 富有表演与娱乐色彩的体操类课 程内容 这种状况导致了体育院系毕业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习得的知识 技能在中学体 育教学中有相当部分用不上 而工作中实际需求的 识 技自 又有相当部分在受教育 过程中没有得到相应的传授与培养 上世纪9 0 年代初 我国中学体育出现了对体操类课程中的竞技性教学内容需求 量明显减少 对健身娱乐性教学内容需求量日益增多的趋势 体育院系体操类课程内 容设置体系中 竞技性内容偏多偏难 各类教学内容时数安排不尽合理 符合中学体 育教学需要的教学内容未被纳八等问题 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在受教育过程 中习得的知识 技能与工作实际需求相适应的授业宗旨 针滞童些实际问题 我国部 分体育院度及师范院校体育系的体操学者们适时而动地对体操类普修课程的内容设置 进行了与时俱进的研究和探讨 主要成果有 海师范大学黄兆辉等的 关于高师体育 系体操课教学内容及体系改革的思考 北京体育师范学院杨萍 张学刚的 我院体操 教学回顾和改革设想 南京体育学院陶新的 关于我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教学 改革的设计方案 成都体育学院 体操普修课教学改革课题组 的 关于体育系体操 普修课教学改革的设想 吉林体院高雅铃等的 离皎体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程整体改革 与建设的研究 e 海体育学院陈锡尧等的 对当前我基体育学院体操课程存在若干问 题的探讨 及福建师大陈俊钦等人的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内容设置 的基本f 涫取向研究 等 这些成果也都不同程度地在部分体育院系的体操类课程教 学改革中得到了应用 为部分体育院系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近年来 辽宁省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在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上也进行了一 定程度的变革 但是 以技能性内容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与教学实践还没有大的改 变 一些新兴的体操类课程 如 体育舞蹈 健美操 形体训练 体育游戏 辽宁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王的研究 等还是以任意j 蝴的形式出现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俸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完成体 操类课程内容学习后习得的知识与技能 在教育实习过程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 学非 所用 学不足所用 的问题 学生承担体操类课程教学的总体能力水平不高 在体操 类课程学习成果方面的客观表现 没有达到辽宁省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目 标的总体要求标准 可以认为 如何对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进行适应性变革 是 辽宁省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 在面向市场需求 培养体育 才工作中需要尽早解决 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的出发点正是为了解决辽宁省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的内 容设置与 音养中学体育师资教学工作需求之间存在的不和谐问题 期望研究成果能够 为辽宁省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 以下简称辽宁省高校体教专业 教学计划及体操类普 修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 1 研究内容 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 2 2 研究方法 2 2 1 文献责耕法 通i 蜥大学图书馆 中文删目录检索 和中国教育期刊网 对1 9 9 4 年至今有 关体操类课程内容设置方面的文献进行了检索 检索到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4 0 余篇 阅读了 课程论 教学论 教育学 教育哲学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体操 等专业书籍 2 2 2 调查法 2 2 2 1 访问调查 2 0 0 4 年9 月至1 0 月间 走访了1 0 所辽宁省高等学使体育教育专业在沈阳 大 连市 县的教育实习基地p 陵 针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僻麟孚黼内容设置的现状及成因 问题 对2 0 余名中学体育教师进行了访问 同时对所设计的 实习基地学校教师调查 问卷 进行了效度检验 2 2 2 2 问卷调查 2 2 2 2 1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 为了了解基层学校体育课教学中体操类课程内容的设置与教学情况 向辽宁省高 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在辽宁省的部分实习基地学校教师发放了调查问卷 问卷发放 回收情况见袭1 2 辽宁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的研究 表1 实习基地学校教师问卷的发放和回收统计表 份 项目 实习基地学校 发放 回收 无效 有效回收率 2 9 2 9 0 1 0 0 为了了解辽宁省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体操类课程内容设置的需求情况 2 0 0 4 年9 月 1 0 月分别对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和大莲大学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专业2 0 0 1 级和2 0 0 2 级部分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 问卷发放 回收情况见表 2 表2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问卷的发放和回收统计表 份 2 2 2 2 2 问卷效度检验 实习基地学校教师问卷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闯卷均采用专家评定法进行效度检 验 实习基地学校教师问卷的效度检验专家由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灼奎大学体育学院例镕 教研室老师 学校体育方面的老师和中学的老师构成 具体情 况见表3 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问卷符合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际 问卷有效 表3 实习基地学校教师问卷效度检验专家构成表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问卷效度检验的专家由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和大连大学体育学院体操教研室副教授以上的教师和大连大学体育学院学校体育方面 副教授以e 教师共1 5 名构成 专家职称结构见图l 专家们对该问卷的认同率为1 0 0 辽宁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的研究 图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问卷效度检验专家职称结构 2 2 2 3 3 闯卷信厦黼 实习基地学校教师问卷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问卷均采用重测法进行信度检验 1 5 天后对实习基地学校教师问卷进行重测 重测教师1 0 名 两次测试结果的一 致性系数是0 8 9 表明有较高的可靠性 1 5 天后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问卷进行重测 重测学生3 0 名 两次测试结果的一 致性系数是0 8 3 表明有较高的可靠性 2 2 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 i 1 1 5f o r w i n d o w s 统计软件包对 学生调查问卷 和 捌m 调查问卷 进行统计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 1 我国部分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改革的现状 和发展趋势 3 1 1 我国部分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挚垮珲程内容设置体系历史变化的基本 干青 况 上世纪5 0 年代中期至8 0 年代中期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 我国学校体育无论 是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内容的选择 还是教学形式的采用 都必须与国家制定的政 策性很强的教育计划保持高度 致 学校体育的教学活动主要是以组织学生进行技能 学习的形式进行 增强学生体质 锻炼学生意志的体育任务也是i 蓖过组织学生进行技 能学习的途径来完成 中高等学校体育教材的内容基本上也都是以技能性动作为主体 这种以动作技能教学为主体的学校体育教学 毫无疑问地对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水平 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体育院系在培养体育师资过程中也就理所当然地把动作技能教学 放在了首位 在这种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我国体育院系体操类课程内容体系 其内容 的选择必然要与国家计划培养的中高等学校体育教师所应具备的体操类课程方面的知 识 技能相匹配 这一时期 我国体育院系体操类课程的内容设置 基本上是按原苏 联的钵操类课程教学梗珂断的 表现为以竞技体操赫沭为课程内容设置的基本框架 从计划需求的角度安排了基本体操 团体操 辅助性体操等内容 4 辽宁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粪普修课程内容设置的研究 8 0 年代中期至9 0 年代中期 我国高等教育倡导的是 提高学生综合索暖 培养 复合型 才 的教育思想 全国各体育院系体操类课程的教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转变 普遍的观点是 既要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又要强比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要在教学过程 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基本动作技术教学和教学基本能力培养 要强调学生掌握的动作技 术必须规范到能做示范的标准 同时要求学生具备对所学过的体操类课程内容进行教 学的能力 在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培养复台型人才 教育思想的影响下 多数体育 院系在体操普修课教学大纲中削减了难度较大的竞技性体操动作的数量 在原体操类 课程设置体系的基础上 增设了健美操 体育游戏等课程 9 0 年代中期到现在 随着国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学校体育观念的进一步更新 我国中高等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 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的 变化口中高等学校对新时期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的要求也都有了新的标准 特别是一系列表演性 娱乐性色彩浓厚 以强身健体为主要目的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学 校体育教学中的不断涌现 直接对学校体育教师提出了 宽泛地掌握随时代发展应运 而生的各项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与教学技能 的具体要求 全国各所体育院校及师范 院校体育系都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 对各自的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进行了变革 都不同程度地缩减了教学耗时比较长 学生不易掌握的竞技性体操课程内容 增添了 易普及 易开展 表演 娱乐色彩比较浓 强身健体效果比较好的表演娱乐性体操课 程内容 不断地根据社会需求对教育的多方面要素进行适时 适宜的变革 是教育发展要 满足社会需求思想对教育工作提出的客观要求 全国各体育院校及师范院校体育系在 体操类课程内容设置方面随时代发展而进行的阶段性变革 也是教育发展主动满足社 会需求思想对体育院系体操类课程教学工作产生影响的历史必然 3 1 2 我国部分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改革的现状及其发展 趋势 为了使培养的体育教育专业 才体操类课程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能够适应不断 变化的社会需求 国内部分体育院系的体育教育专业先后组织专门人员对本院系的体 操类普修课程的内容设置进行了研究乃至变革 吉林体育学院体操类普修课程教学改革课题组几经研究后 提出了在体操类普修 课程内容设置体系中增加健美操 形体训练 国际体育舞蹈 实用轻器械体操等技术 性课程的方案 同时对相关的理论体系进行了相应的变革 增开了 健身体操理论 的课程 在竞技体操的理论教学中增加了 体操的健身原理及锻炼价值 的章节 南京体育学院体操类普修课程教学改革课题研究 员设计了 四学期三阶段 的 体操类普修曝程教学方案 具体的实施办法是 把健美操 体育舞蹈 体育游戏融于 体操普修课的教学中 在四个学期分三个阶段进 厅整个体操类普修课程的教学活动 第一阶段进 亍基本体操的理论和实践部分的教学 第二阶段啦肾涔霄舞蹈 体育游戏 和健美操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部分的教学 第三阶段进行学校体育教材中设置的竞技性 体操动作的教学 成都体育学院体操类普修课程教学的改革 也是将整个体操类普修课程的内容教 学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 阶段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基本体操和队列队形练习 第二阶 段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健美 健美操 实用性体操 第三阶段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中高等 5 辽宁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捧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的研究 学校体育教材中涉及到的竞技性体操动作 同时他们还将承担体操类普修课程教学任 务的全体教师 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划分为基本体操教学 健美操及实用性体操教学和 竞技性体操教学三个教学小组 形成了具体的课程内容由具体的教学小组来完成教学 任务的富有责任制意味的教学体制 首都体育学院的体操类普惨课程内容设置改革 实施的是在体操普修课中增加基 本体操课时 减少竞技性体操内容和课时 增添健美操 形体训练和体育舞蹈内容 同时开设小型团体操 集体舞 交谊舞等任意选修课的方案 e 海体育学院在体撵类普穆深陧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多门数 短课时 成体系的教 学实验 具体作法是 将全部体操类课程内容 根据内容特点分为1 1 个部分 视为 1 1 门课程 针对1 1 课程进行教学活动 分析上述体育院系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的改革现状可以发现 总体上各体育 院系 在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e 都目 减了竞技性体操的内容 增添了表演娱乐 性较强的体操内容 都力求拓宽学生对体操类普修课程的学习面 而所有这些 又都 源于教育发展要满足社会需求的这 指导思想 可以看到 随着学校体育对表演娱乐 性较强 强身健体效果较好的体操类普修深程内容需求的不断增多 我国体育院系体 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的改革将会更为明显地显现出适度削减竞技性体操类课程内 容 较大量增设表演娱乐性较强的体操类课程内容的趋势 3 2 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的依据 3 2 1 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课程内容设置的理论依据 3 2 1 1 课程论 依据 我国著名课程论专家钟启泉 张华编著的 课程与教学论 是我国教育理论界较 为权威的研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学术著作 在 课程与教学论 的 课 程内容选择 章中 两位专家把 课程内容选择 c u r r i c u l u ms e l e c t i o n 具体描 述为 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 从学科知识 当代社会生活经验 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 这些课程要素包括概念 原理 技能 方法 价值观等 具体说来就是 当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主要是学科发展的时候 学科知 识就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 历史上形形色色的要素主义教育学者 他们把传递文化要 素作为 嬉的基本使命 永恒主义教育学者 以及2 0 世纪5 0 6 0 年代的结构主义课 程论者 都主张 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 然而 怎样选择学科知识 庄子 其知也 无涯 其生也有涯 的感慨茁今天依然具有 鼹的时代感 一方面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更新期空前缩短 社会对知识的需求空前加剧 另 方面 许多学科的地位非常 稳固 课程内容削减起来难度相当大 不削减 则很难增加新的内容 1 当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主要是当代社会生活需求的时候 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就成 为课程的主要内容 然而 社会生活经验是纷繁复杂 良莠并存的 选择哪些社会生 活经验作为学校课程内容昵 在课程论发展史上 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问 题存在三种典型的观点 即 被动适应论 主动适应论 超越论 被动适应论 认为 教育只是社会生活的准备 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学 校课程应当以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为根本宗旨 主动适应论认为 个人与社会是互动 的 有机统一的 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 还不断改造蓄社会生活 教育的根 6 辽宁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奏普修课程内容设置的研究 本崮霞蠢融会踟敛蛭0 社会 致 掌懈以社会生活经验为楱瞄 手旨向社会生活 经验的改造 超越论认为 学校课程厦主动选择社会生活经验 并不断批判与超越社 会生活经验 而目还不断建构新的社会生活经验 三种观点尽管有着不问的课程选择 主张 但都强调了课程要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理论 当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主要是学习者的需要的时候 学习者的经验就成为课程的 主要内容 历史上 凡倡导经验课程的课程理论流派大都把学习者的经验置于课程内 容的楔b 或重要地位 如1 8 世纪法国卢梭倡导的 自然教育论 及相应的浪漫自然主 义经验课程理论 2 0 世纪e 半叶杜威倡导的 进步教育论 及相应的经验自然主义经 验课程理论 2 0 世纪7 0 年代以来流 亍的当代人本主义经验课程理论等 但怎样选择 学习者的经验作为课程内容 我们应该确立 学习者是主体 学习者经验的选择的过 程即是尊重并提升学习者的个性差异的过程 学习者是课程开发者 学习者作为课程 主体的地位要得以确立 学习者主要不是接受别 提供的现成的课程 而是眼据自己 的需要和目标 与教师和其他学习者一道开发自己的课程 学习者是知识与文化的创 造者 学习者创造着社会生活经验 也就是说课程的开发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目标 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 选择学生感兴趣与需要的课程内容时 这样的课程才具有课 程的意义 e 述理论表明的关于 课程内容选择 的观点是 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是 学科 的发展 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学习者的需要 相应地 课程内容韵基本取向是 学科知识 当代社会生活经验 学习者的经验 3 2 1 2 体育与健康谦程标准 依据 体育与健康 h 2 年级 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 标准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 育部2 0 0 1 年制定的中学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性文件 该文件主要用来指导中学体育与健 康课程的教学及教学内容的选择 标准 中包括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 身体健康 心 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每个领域叉包括六个水平 在五个领域中运动技能 学习领域体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学习运动技能也是实 现其他学习领域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 1 标准 中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所包含的 体操教学内容 及运动技能学习领域各个水平中对体操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 应该是 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为了培养适应学校体育需求的体育 才而进行的体操类普修课 程内容设置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水平一的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 具体到体操项目的要求是 学生在学习时要能徽出基本体操的动作 还要能做出 些单一的竞技体操动作 如滚 翻 劈叉等 另外还能模仿简单的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 水平二的目标是要求学生能说出所做简单运动的术语 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 具 体 州漾项目的要求是 学生能说出所做的简单动作的术语 如转头 侧平举 体测 屈 踢腿等 能做出体操的简单组台动作 做出舞蹈或韵律活动中的简单组合动作 水平三的目标要求是学生知道所练习的运动项目的术语并自g 看懂体育比赛 还应 初步掌握运动基本技术 具体到体操项目的要求是 学生应该知道体操动作术语 如 上举 踢腿等 还应知道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术语 如舞蹈中的跑跳步等 初步掌握 一两套徒手体操或轻器械体操 初步掌握 套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 水平四的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所学项目的简单技战术知识和竞赛规则以达到观赏 7 辽宁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捧粪普修课程内容设置的研究 体育比赛的程度 发展运动挽 忙能力 具体到体操项目的要求是 学生能够了懈基 本技术的知识 了解简单战术的知识 了解竞技性体操的竞赛规则 完成一两套技巧 项目动作或器械体操动作 完成一两套舞蹈或健美操 水平五的目标是提高学生一两项运动的技战术水平 增强技战术自q i 拥能力 具 体到体操项目的要求是 学生能较熟练地完成一两套技巧项目动作或器械体操动作 较为熟练地完成 两套舞蹈或健美操 自编自练箍单的舞蹈或健美操 水平六的目标是要求学生能组织和参加小型的体育比赛的 具体到体操项目的要 求是 学生应该能够组织和参加广播体操比赛 组织和参加集体健美操比赛或集体舞 等项目的比赛 综e 所述可以发现 标准 对体操类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是 在技术方面 要使 学生掌握基本体操 韵律活动 技巧动作 器械体操 健美操和体育舞蹈的基本动作 在理论方面 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操术语 基本的体操技 战术知识及竞赛揪0 在能力方面 要使学生能够自编自练简单的舞蹈或健美操 能够组织和参加广播体操 集体健美龋列斟辖 等项目的比赛 基本体操 韵律聒动 技巧动作 器械体操 健 美操和体育舞蹈是 标准 中提出的体操类课程的基本内容 而韵律活动 健美操和 体育舞蹈则贯穿在运动技能学习领域六个水平的始终 3 2 2 体育教育专业俸聚类课程内容设置的实践依据 3 2 2 1 中学体育教学对体操类课程内窖的需求情况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 学校体育的理念和内容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 以通过习褥运动技能过程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 镪缡学生意志为主要形式的体育谦也 已演变为多种形式并存的局面 些表演 娱乐性色彩较浓 强身健体效果较好 运 动技能水平要求不高的体育运动项目已逐渐深入到中学的体育课堂 特别是体操类课 程的一些新兴的内容 更是受到了广大中学生的喜爱 表4 是本文对辽宁省高校体救专业在辽宁省的实习基 也校进行的 关予基地校体 育教学错建桑类课程内容需日獭的教师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采取各个选项指标按五级 分类的方法让答卷教师进行答题 采用对河卷的五级分类分别赋值的方法对问卷进行 处理 五级分类的相应赋值是5 分 4 分 3 分 2 分 1 分 单项指标总分最高分是 1 4 5 分 擐f 氐分是2 9 分 辽宁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掉娄普修课程内容设置的研究 表4 中学体育谋体操类课程内容需求程度调查结果 项目内容分数 队列队形 健美操 跳绳 广播操 一般跳跃 技巧简易练习 医疗保健体操 实心球练习 体操橇练习 哑铃练习 肋术练习 爬绳 爬竿练习 单杠练习 双杠练习 艺术体操练习 把杆形体练习 蹦床运动 小型团体操 现代舞 体育舞蹈 体育游戏 踏板操 跳马山羊练习 舒操凳练习 从袭4 中可以看到 得分在1 0 3 分以上的教学内容有 队列队形练习 1 4 0 分 体育游戏 1 3 9 分 广播操 1 3 1 分 健美操 1 3 0 分 体育舞蹈 1 1 2 分 这些 体操类课程内容可视之为中学体育教学中最为需求的体操类课程内容 得分在8 0 分以上1 0 0 分以下的教学内容有 一般跳跃9 5 分 技巧简易练习9 5 分 医疗保健体操8 9 分 跳绳8 9 分 跳马l b 羊练习8 2 分 哑铃练习8 1 分 双杠练 习8 1 分 小型团体操8 1 分 单杠练习8 0 分 这些体操类课程内容可视之为中学体育 教学中次为需求的体操类课程内容 得分在8 0 分以下的教学内容有 实心球练习7 6 分 肋木练习6 5 分 艺术体操练 习6 0 分 现代舞6 0 分 把杆形体练习5 7 分 踏板操4 5 分 体操棍练习4 0 分 爬绳 竿练习4 0 分 铸嘏辱醇g 习3 7 分 躏鼢i 运动3 2 分 这些内客遁 秘为中学体育教学中 不太需求的体操类课程内容 上述问卷调查结果反映出的中学体育教学对体操类课程内容需求变化的总体情况 9 撤 拈 明 叭诣 舳剐 盯弛缸 n地舾鸵盯 辽宁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王的研究 是 传统的队列队形练习和广播体操仍然是中学体育教学中最为需求的体操类课程内 容 新兴的健美操 体育舞蹈 体育游戏等也成为了中学体育教学中最为需求的体操 类课程内容 原本最为中学体育教学需求的 般跳跃练习 技巧简易练习 单杠练习 双杠练习 跳马山羊练习等已变为中学舒育荔哮中次为需求的锌操类课程内容 一些 受场地器材约束较大 如踏板 操蹦床运动 把杆形体练习等 或对学生吸引力不强 如实 已 球练习 僻摆棍练习 肋木练习 爬绔掸练习 艺沭僻操练习 瑚斛密 等 的其它体操类课程内容已基本上不为中学体育教学所需求 3 2 2 2 中学体育教学体操类课程内容对体育救师知识续构和教学能力的要求情况 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自 力 是教师完成教学鲑务的基本条件 当教学内容发 生变化时 教学工作对教师自q 教学能力就会提出新的要求 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体操类 课程内容已经发生了一定黻的变化 这种变化对中学体育教师体操类课程内容的教 学能力也必然要提出新的要求 表5 是对辽宁省高校体教专业在辽宁省的实习基地校进行的关于基地校体操类课 程内容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要求的教师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采取各个选项指标按五级 分类的力祛让答卷教l 硪进行答题 采用对问卷的五级分类分别赋值的方法对问卷进行 处理 五级分类的相应赋值是5 分 4 分 3 分 2 分 1 分 单项指标总分最高分是 1 4 5 分 最f 氐分是2 9 分 表5 中学体育课体操类课程内容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情况调查结果 能力要求 口令哨子的运用 队列队形的指挥能力 领做备类徒手操 创编徒手操的能力 教学组织 讲解示范能力 教学的保护和帮助能力 组织体操竞赛 从事裁判工作的能力 全民健身活动的参与和指导能力 胜任体育课及课外活动的体操教材教学的能力 具各体操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运用体操技术动作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 从事学校业余体操训练队训练的能力 组织群众性体操比赛及体操等级比赛的能力 体操技术的表现能力 教学教法的设计和运用能力 改造创编教材的能力 体育舞蹈 健美操 艺术体操的教学和创编能力 创编趣味体操的能力 组织学生欣赏美和培养学生体操美的能力 从表5 中可以看到 得分在1 0 0 分以上的教学能力指标有 口令哨子的运用 队 列队形自嘴挥能力 1 4 3 分 教学组织 讲解示范能力 1 4 1 分 教学的保护和帮助 1 0 绷一m啪 m船鲫m m 盼m瑚研协鹏m 辽宁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的研究 能力 1 3 5 分 胜任体育课及课外活动的佛播彰嗣教学的能力 1 3 5 分 教学教法的 设计和运用能力 1 3 0 分 领做各类徒手体操 创编徒手操的能力 1 2 9 分 体育舞 蹈 健美操 艺术体操的教学和创编能力 1 2 5 分 具备体操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运用 体操技术动作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 1 2 4 分 组织学生欣赏美和培养学生体操美的能 力 1 1 1 分 傅操技术的表现能力 1 0 8 分 创编趣味体操的能力 1 0 8 分 改造 创编教材的能力 1 0 7 分 得分在8 0 分以上1 0 0 分以下的教学能力指标有 全民健身活动的参与和指导能力 9 9 分 组织体操竞赛 从事裁判工作的能力 8 3 分 能组织群众性体操比赛及体 操等级比赛的能力 8 3 分 得分在8 0 分以下的教学能力指标有 从事学校业余体操队训练的能力 7 7 分 分析e 述体操类课程内容各种教学能力的得分状况可以发现 宽泛地掌握基本性 表演性 娱乐性较强的体操类课程内容的示范 讲解 组织 指挥 创编 设计等教 学能力 是中学体育教学体操类课程内容对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总体要求 3 2 2 3 辽宁省高校体教专业学生对体操类课程内容学习的需求情况 学生们对学习内容的需求 在经典课程论里已被视为课程目标的来源 当学生们 的主体性得以提高 需求得以满足的时候 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 自觉性 创造性才自2 得以充分的发挥 在考意专业课程内容设置问题时 是不能忽视学生们对 学习内容的需求这一重要依据的 表6 是本文对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和大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 育专业2 0 0 l 2 0 0 2 级共4 4 5 名学生进行的体操类普修课程教学内容学习需求的调查结 果 辽宁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探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的研究 表6 辽宁省部分高校体教专业2 0 0 l 2 0 0 2 级学生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 学习需求的调查结果 从表6 中可以看出 1 7 项体操类课程内容都受到学生的需求 但受学生需求的程 度却有所不同 有些课程内容受至b 学生需求的人数比铡比较高 是大多数学生的需求 有些课程内容受到学生需求的人数比例比较低 是少部分学生的需求 学生需求率在7 0 9 6 以上的课程内容有 队列队形练习 徒手体操 轻器械体操 体操的基本理论 健美操 体育游戏 学生需求率在5 0 9 6 到6 9 的课程内容有 体操比赛组织与裁判 现代舞 专门器械 体操 体育舞蹈 健美健身 小型团体操 学生需求率在5 以下的课程内容有 技巧造型 艺术体操 竞技体操 踏板操 蹦床运动 部分学生在回答问卷时还提出了其他 些新兴的体操类曝程内容需求 如 街舞 拉丁健美操 竞技健美 瑜伽术 团体操的编捧等内容 分析e 述调查结果可以发现 当前学生对体操类课程内容的需求是丰富多彩的 但对具体课程内容学生需求的人数比例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 总体情况是 基本体 操 健美操 体育游戏 现代舞 体育舞蹈 健美健身 小型团体操 体操比赛组织 与裁判等内容学生需求的 数比例比较大 而竞技体操 技巧造型 艺术体操 踏板 操 蹦床运动等内容学生需求的人数比例却比较小 3 2 3 体操学科专家对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的建议 关于使学科专家的建议成为教育目标的来源 泰勒指出 教育目标的这 来口 是 典型的为学校和学院所通用的 学校和学院的教科书通常是由学科专家撰写 并主要 1 2 辽宁瘩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搛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的研究 反映他们的观点 1 但是 许多人批评由学科专家建议的教育目标太专业化 专门化 或在其他方面对大多数学生是不合适的 泰勒认为 以前由学科专家提出的许多目标 之所以不恰当 可能是由于人们向学科专家求教的问题不对 人们求教于学科专家的 问题常常是 应对将要在该学科领域从事极高深研究的学生提供什么样的基础教 学 而问题恰恰应该是 该学科对那些不打算成为该学科辏哦专家的学生的教育 能作出什么贡献 该学科对外行和 般公民自g 有何贡献 学科专家根据后一类问题 制定教育目标更为恰当 可见 寨勒对学科专家的建议的看法 是要求学科专家站在 学科的立场上 从更广阔的教育视野出发提出 婧目标 就体育 女育专业体l 粒肇翻呈 内容的设置而言 显然应该按照泰勒的这种教育目标的指导思想去选择教学内容 因 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大多数将来不是要成为体操学科的专家 学习体操类课程不是为 将来在体操学科领域 事极高深的研究傲准备 面是要为满足将来工作崮旺上的需要 依据上述指导思想 本文针对体育教育专业粥鹈琶课程内容设置问题对一 鳟科 专家进行了调套访问 共访问了1 0 名专家 其中教授6 名 副教授4 名 专家们的统 性建议是应该从学科的发展 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要出发去选择体操类课程内容 具体起来说 体操类瀑程内容体系要由理论知识 运动技能 教学能力几方面构成 结合目前中学体育需求 所选择的内容要有健身价值 娱乐价值 欣赏价值 社会价 值 实用价值 同时要满足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韵需求 3 3 辽宁省高校体教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的现状及其效应分析 3 3 1 辽宁省高校体教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的现状 本文以在我省较有代表性的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和大连大学体 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现状 表7 8 9 为样本进行分析a 1 3 辽宁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王的研究 表7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现状 目前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课程内容设置的情况是 必修课开设了体操 1 和体操 2 各7 2 学时 体操 1 的课程内容由队列队 形 徒手体操 轻器械体操 专门器械体操和竞技体操四项 技巧 单杠 双杠 跳 跃 构成 其中队列队形 徒手体操 轻器碱体操 专门器械体操等基本体操内容的 授课时数为3 0 学时 竞技体操四个项目 技巧 单杠 双杠 跳跃 的授谋时数为 4 2 学时 体操 2 的课程内容主要是竞技体操四个项目的技术练习 限制选修课开设了健美操和体育游戏 各3 6 学时 任意选修课开设了竞技体操 现代舞蹈 形俐i l 练 蹦床 体育游戏 踏板操 艺术体操各3 6 学时 技巧运动 团体操编排 表演体操各1 8 学时 1 4 辽宁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的研究 表8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现状 目前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课程内容设置的情况是 必修谍开设了体操 1 和体操 2 共8 0 学时 体操 1 的课程内容由队列队 形 徒手体操 轻器械体操 专门器械体操等基本体操内容 授课时数为3 2 学时 体 操 2 的课程内容主要是竞技体操四个项目的技术练习 授课时数为4 8 学时 健美 操5 2 学时 任意选修课开设了民族舞蹈 形体训练 健美与举重 团体操编排各2 0 学时 体 育游戏3 0 学时 表9 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现状 目前 大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课程内容设置的情况是 必修课开设了体操 1 和体操 2 共8 6 学时 体操 1 的课程内容由队列队 形 徒手体操 轻器械体操 专门器械体操等基本体操内容 授课时数为3 0 学时 体 操 2 的课程内容主要是竞技体操四个项目的技术练习 授课时数为5 6 学时 健美 操5 6 学时 任意选修课开设了艺术体操 体育舞蹈各3 2 学时 器械健身 舞蹈 团体操组织 辽宁省高等院枝体育教育专业体搌粪普修课程内容设王的研究 与编排 体育游戏各1 6 学时 从开设的体操类课程内容的种类数量e 看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的体 操类课程内容相对最为丰富 应该自涕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 但由于受到学生普遍 欢迎的 些体操类课程内容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列在教学计戈 中 而学生受整个教学计 划的制约 在完成课时数比较多的体操类必修课程的学习后不会有充足的时间去选修 更多的体操类选修课程 因此 目前辽宁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课程内容设置的 状况 还不能从根本e 满足学生们主观意愿上的学习需求 3 3 2 辽宁省高校体教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的效应分析 效应即效果反应 本文论及的效应指的是辽宁省高校体教专业俸曝类普修课程内 容设置对学生学习产生的效果反应 这种效果反应 1 亨面表现在学生对所设内容进 行学习的效果情况 另一方面表现在学生通过对所设内容进行学习丽习得的知识技能 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情况 3 3 2 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类课程内容学习效果情况 通过对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和大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 2 0 0 1 2 0 0 2 级学生的体操类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发现 在必修课学习方面 多数学生对课程内容学习兴趣不浓 许多学生靠教师督促进 行课堂练习 有较大比例的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课业而进行练习 真正为学得知识掌 握技能两进行刻苦练习的学生为数很少 这种对体操必修课进行学习的风气 在课程 结业考试时体现的课程教学结果是学生的动作技能水平普遍较眠 动作质量能够达到 示范标准的寥寥无 乙 2 0 0 3 年6 月 大连大学体育学院体操教研室组织进行了体育教 育专业2 0 0 2 级学生的竞技体操动作比赛 每个班级出6 名水平较高的同学参加比赛 比赛场面气氛热烈 同学们情绪高涨 对比赛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比赛取得了圆满 的成功 这次比赛对促进学生学习体操知识 练就体操动作技 吕毽到了非常积极的作 用 但也暴露出 些问题 那就是参赛学生表现出的动作难度和动作质量并不是 高 几位老剃和飙到 现在水平比较高的学生相当于8 0 年代中等水平的学生 造成这种 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一方面课程教学时数的缩减与教学内容的缩减 主要是动作的难 度和数量的缩减 不甚和谐 导致了课程教学标准的降低 只要学生能够完成动作就 可以及格 不求示范标准 另一方面受社会需求的影响 学生们对以竞技性体操内 容为主的体操必修课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都大不如从前 缺少了对体操课内容进行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限制选修课学习方面 健美操和体育游戏均有8 0 的学生对其进行了选修学 习 通过3 6 学时的学习 学生们普遍学到的是健美操基本的动作技能和体育游戏基本 的练习方 法 对于健美操和体育游戏的基础理论 内容编排 组织教学 竞赛裁判等 方面的知识 由于课时数较少的原因 学生们基本上没有受到全面的锻炼和培养 在任意选修课学习方面 健身健美 现代舞蹈 体育舞蹈 小型团体操课程均有 6 0 左右的学生对其进行了选修学习 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 趣浓厚 学习热情较高 自主学习意识较强 最终的学习效果较好 但同样由于学时数较少的原因 学生们学 到的主要还是这些课程的基本动作技能 对于这些课程的基础理论 内容编排 组织 教学 竞赛裁判等方面的知识同样基本上没有受到锻炼和培养 1 6 辽宁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的研究 3 3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类课程内容的知识技能在教育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情况 教育实习不仪是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践过程 同时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习得的知识技能在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的检验过程 本文通过对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师 范大学体育学院和大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在辽宁省的2 9 个教育实习基地校 的实习生指导教师进柿啪簦了解到 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有关体操类课程内容的知识 技能的应用效果是 对于基本体操的队列队形 广播体操等内容的教学 实习生们都有着较为理想的 示范 讲解 组织练习等方面的能力表现 多数实习生都能胜任中学体育教学中这方 面的工作 实习生在这方面内容的教学中所以有着较好的能力表现 一方面与体操课 中教师对这方面内容加大的教学力度有关 每个学生都被安排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队 列队形和广播体操的教学实习 另一方丽与实习前体育教育系对学生专门进行的这方 面内容的教学能力培训有关 对于部分学校开设的竞技体操内容的教学 实习生们表现出的动作示范 保护帮 助 教法运用等方甄的能力承平与实际工作需求海荐较大差距 动作示范不符合规格 保护帮助手法不熟练 教法运用不尽合理是存在的主要问题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 因是教学时数和教学内容的不甚和谐导致的课程教学标准的降低 致使学生在体操课 结业时没有达到应有的各方面能力水平 对于健美操 现代舞 体育游戏等表演娱乐性内容的教学 部分实习生能够很顺 利地将自己掌握的动作技能或游溅痨糍井髓 给学生 但对实习基地校提出的健美操 现代舞 校搡的创编要求却无能为力 还有 部分实习生由于在校学习时2 酾靴毖这 类课程 因此 根本就不具翻妨面内容的教学能力 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课 程教学时数少 课程性质是选修 3 4 辽宁省高校体教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的改孳方案 3 4 1 辽宁省高校体教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方案和特点 图2 是本文根据 课程与教学论 的相关理论及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对体操 类课程内容设置的要求 考虑到目前中学体育对体操类课程内容的设鼍需求及对体育 教师的相应能力要求 辽宁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对体操类曝程内容的学习需求 体操学科专家对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课程内容设置的建议 辽宁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 体操类课程内容设置效应等客观实际 对辽宁省高校体育 叟育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内 容设置提出的适应性变革方案 1 7 辽宁省高等腕较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普惨课程内容设置的研究 图2 辽宁省高校体教专业体育教育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内容设置方案 本设置方案的特点 第一 调整了必修课程中的竞技体操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也必然随之削减 增加 了必修课程内容种类 第二 合并了内容相互关联的部分选修课程 减少了不必要的学时浪费 本方案对各课程内容的确定及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是 课程内容要与中学体育实 际密切结合 适应中学体育实际的客观需求 教学活动要考虑到中学体育教学对教师 的能力要求 使学生掌握各门课程的基本理论 习得各门课程中的基本技术和练习方 法 练就对各门课程的基本内容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自e 力 需要特别 提的是 对于竞技体操 一 教学内容的确定 要把握 打好基础 重视应用 的原则 选择的技术动作 难度e 要以适应中学体育实际需要为基准 可 辽宁省高等院棱体育教育专业体棘粪普修课程内容设置的研究 把多年来诸如技巧前手翻 纵跳马分腿腾越及单 双杠上的 些难度较大 中学体育 教学中基本不需求的动作从教学大纲中剔除 同时设计 些符合中学体育实际需求的 难度适宜 易受青少年欢迎的简易性和辅助性的体操动作练习内容填充到教学大纲中 对于竞技体操 二 教学内容的确定 则应在竞技体操 一 的基础t 从理论到实 践都有与教学时数相适应的量和难度的增补 增补的内容同样应该考虑到中学体育教 学的实际需求 无论是对竞技体操 一 还是对竞技体操 二 在教学质量e 都要商 标准 严要求 都要使每个学生习得的动作技能达 可作示范的规格 学到的本领在 中学体育教学中真正能够有所应用 一定要消除学生学了很多内容 由于没有学到位 学完后难以应用的现象 3 4 2 辽宁省高校体教专业体操类普修课程教学实施办法 必修课程按学时总数合计 对四部分具体内容依序进行教学 视其为 f 课程 的形式进行开课 四部分内容的排事是基本体操 竞技体操 健美操 一 体育游 戏 要求任课教师对必修课程中四个部分的内容都具备理论和实践的教学能力 对于选修课程 般两言 学生应该在修完必修课的基础e 再进行选修课的学习 当然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进行必修课学习的同时进行自己目 够适应的 选修课学习 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T/CNSS 026-2024预包装食品嘌呤含量分级和标示
- 2025重庆市荣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瑞昌国际控股校园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6中铁北京局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基于知识图谱的问答-洞察及研究
- 哲学光芒专业引领
- 赞颂母爱之光
- 资本逻辑与性别差异-洞察及研究
- 人工智能导论第4版-课件 第8章-进化计算
- 手指谣大西瓜课件
- 食堂家长开放日活动方案及流程
- 网络传播概论(第5版)课件 第三章 网络传播形式的流变
- 三级安全教育试题及答案(包含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
- 【市质检】福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 地理试卷(含答案)
- 四川蜀道铁路运营管理集团行测笔试题库
- JB T 5496-2015 振动筛制造技术条件
- HGT 4686-2014 液氨泄漏的处理处置方法
- 《答谢中书书》教学设计
- (正式版)HGT 22820-2024 化工安全仪表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愚公移山说课稿讲解课件
- 《城市的起源与发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