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论文)《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分类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四库全书总目 子部分类研究 中文摘要 四库全书总目 以下简称 总目 又称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共2 0 0 卷 是清朝乾隆年间由纪昀等人主持纂修的一部大型官修目录著作 是 四库全 书 的解题目录 对 总目 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而 进步 纵观有清一代 对 总目 研究的专著及论文几乎为零 注意力仅限于纠 谬补续以及条纲系目上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这种状况方得以改变 随着清 廷的没落与渐逝 总目 亦被用作揭露清廷罪恶的见证 其神秘的面纱一点点 被剥落 1 随着民国的建立 总目 研究开始兴旺发达起来 二十世纪末二十 一世纪初 总目 研究达到全盛 著述繁富 与 总目 的研究相比 子部分类方面的专题研究相对比较薄弱 或散见于 总目 研究中 如司马朝军的 四库全书总目 研究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 0 0 4 年 中第三章第二节论述了子部分类的一些问题 或是对子部分类某一方 面或是子部下的某一小类进行的研究 如雷坤的 试论 四库全书总目 子部区 分著录于与存目对分类的影响 姻川图书馆学报 2 0 0 3 年第5 期 因此 有必要对 总目 子部分类进行全面的挖掘 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章 总目 子部分类概况及分析 这一章首先从 总目 凡例 中编 者论述的与分类有关的问题入手 然后探讨子部分类排序的整体构思 并对排序 的缘由予以探讨 最后从存录内容 分类根据 类目比较三方面对子部大小类作 简要叙述和分析评论 第二章 子部分类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 这一部分首先追溯 总目 以前子 部的演变情况 其次总结 总目 子部对前人的继承 尤其是 隋志 子部 一 书 奠定了 总目 子部分类的定型工作 最后探讨 总目 子部分类的发展问 题 第三章 子部分类评说 这一章分为三部分 考证 总目 子部分类在实践 方面已经开始弱化 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 的思想 探讨子部分类的思想性 从 尊崇儒学提倡封建伦理道德 提高传统科技的地位 存西方科学灭西方宗教三方 面作进一步探索 考证 总目 子部分类的影响以及不足之处 在论证子部分类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在当时乃至今日产生极大的认可和共鸣的同时 重点对子部分类存在的过杂 界 限不明 分类过粗 观念陈旧等不足进行全面的探究 全面考证子部分类的成败 得失 关键词 总目 子部分类类目继承和发展思想性不足 分类号 g 2 5 6 2 山东师范大学硕 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c n t n l o g h e 醇i m p e r i q lc o h e c 伽n 时f o n r 咚h m m m 了对m ec m n l o g u e 时 j 却绷泌 纠 砌假矿 i 叫 h e r e i n a r e rr e f e n e dt 0a sc h 纽正曙口p i sal a r g e s c a l e o f j f i c i a lc a t a l o g l l ew o r k sw i mat o t a lo f2 0 0v o l u m e s e d i t e db yj i y u l ld u 血g q i a i l l o n gp e o di l lm eq i n gd y n a s 秒 t h em o n o 黟a p h sa i l dt h e s i sa b o u tt h e 麓纽触弘p印p r o a c hz e r 0 i nt h e q i n gd y n a s 妣o f 讹c h0 1 1 l y r e s t r i c t e d t o c o 玎e c 缸g s u p p l e m e n ta n db a n d s t h e 国f 口细弘矿 h a sa l s ob e e nu s e da saw i 协e s so f e v i l so ft h eq i n gi i y n a s 够a n di t sm y s t e r i o u sm u s ki s n a l i n go 停 a st h eq i n g l y n a s t yd e c l i n e di n l a t e 19 mc e i m l 巧a n de a r l y2 0 t hc e n t u 巧 t h es t u d i e sw e r e f l o 嘶s h i n gw h e nt l l er e p u b l i co fc h i n ae s t a t 1 i s h e d a n dc 伽叩r e l l e n s i v ep r o s p e r i o u si n 1 a t e2 0 t h c e n m 嗲a n de a r l y2 1 t hc e r l t u w i i l c o m p a r i s o nw i t ht h es t u d i e so ft h e 口纽z 堙w p t h es p e c i a ls t u d i e so ft h e p h i l o s o p h ys e c t i o nc a t e g o r a r eu i l s u b s t a n t i a l s o m ea r es c 犹e r e di ns t u d yo ft h e c 口t l l o g h e s u c ha ss m d y 可t h ec 口t n l o g h e 西i 翻p e r i n lc o l l e c t i o n 吁f o n r s 硫a c h a o j u n s o c i c i e t ys c i e n t i f i c1 i t e 胁r ep r e s s 2 0 0 4 s 0 m ea r es t u m e so fap a no ra c l a s so ft h ep h i l o s o p h ys e c t i o nc a t e g o 巧 s u c ha sd 括c 船如刀口刀缆7 f 幻豳旷嗣妇坊曙 豇 咖p 如c 砌咖刀口咒d 琥pc 口缸z 喈甜p 蜓 口伽酊c 缸姆扔妇自泐刀 l e ik u n s i c h 眦ll i b a r a 巧 j o 啪a l p h a s e 5 2 0 0 3 s ow eh a v et om a k ea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s t u d ya b o u tp k l o s o p h y s e c t i o na t e g o r yi 1 1c h 纽z 白暑w p t h i sp a p e ri sd j v i d e di n t o3p a r t s c 帅t e r1 t h es m 肌a 巧a n da 1 1 a l y s i so ft l l ep h i l o s o p h ys e 0 nc a t e g o r i n c k 纽z 匆零w p t 1 1 i sc h a 印t e rp r o c e e dw i t hp r o b l e m sr e l a t e dt 0t h ep 1 1 i l o s o p h ys e c t i o n c a t e g o 叮d i s c u s s e db yt 1 1 ea u t h o ri n 胁z 唧圯 扣以露 t h e nm a k ead i s c u s s i o na b o u t t h eo v e r a l lc o n c 印t i o na n dr e a s o no ft h ep h i l o s o p h ys e 幽o nc a t e g o 叫s o r t a n df i n a l l y m a k eab r i e fd e s c r i p t i o na n dc 伽吼e 咖o nd a x i a 0 1 e io fm ep l l i l o s o p h ys e c t i o n c a t e g o 巧i n3a s p e c t so fc o n t e n t r e a s o na n dc o m p 撕s o nb e 铆e e i lc a t e g o e s c h a 印t e r2 c o n t r i b u t i o i l so fl a t e rg e n e r a t i o n st op r e d e c e s s o r sf 0 rt h ep h i l o s 叩h y s e c t i o nc a t e g o 巧 t 1 1 i sc h a 印t e rs t a nw i t ht r a c i n gb a c kt h ee v o l u t i o no ft h ep l l i l o s o p h y 3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s e c t i o nc a t e g o 巧i n c 口砌 磅纠pb e f o r e t h ea g eo fs u m m a 巧 t h e ns u m m 撕z ei t s i 1 1 1 1 e r i 切n c eo ft h o s ep r e d e c e s s o r se s p e c i a l l y 脚s 勿秒矿s 讲上枷l 口印 础洳s 印缈 w l l i c he s 切b l i s hs t e r e o t y p eo f p h i l o s o p h ys e c t i o nc a t e g o 巧i n 勉m z 扫霉w p a n df i n a l l y d i s c u s st h ed e v e l 叩m e n to fp m l o s o p h ys e c t i o nc a t e g o 巧i 1 1 h 胁z 曙h e c h 唧t e r3 c o m m m e n t so np h i l o s o p h ys e c t i o nc a t e g o 巧 1 1 1 i sc h a 印t e ri sd i v i d e d 硫o3s e c t i o l l s t e x t u a lr e s e a r c ho n p h i l o s o p h ys e c t i o nc a t e g o 哕sb e e nw e a k e n 砸d i t i o n a l a c a d e m i c 戗l o u 曲t s m a k i n gd i s c u s s i o n a b o u ti d e o l o 舀c a lc o n t e n do f p 1 1 i l o s o p h ys e c t i o nc a t e g o r yi n3a s p e c t so fa d v o c a t i n gt r i 出t i o n a le t h j c sa n d m o r a l i t i z n p r 0 v i n gt l l es t a t u so ft r i d i t i o n a lt e c l l i l o l o g a n d i i l 仃o d u c i n gw e s 仃e n s c i e i l c eb u t v a n i s h i n g w e s t r e n r e l i 百o n s t h e i 1 1 f l u e n c ea n d d e f i c i e n c y o f p h i l o s 叩h ys e c t i o nc a t e g o 巧i n 国纽蛔掣p m a k i n ga ne m p h a s i so nd e f i c i e n c j e ss u c ha s t o om o r em i s c e l l a n e o u sc o n t e n t s m z z yb o u n 出血e s r o u 曲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o u t m o d e d i d e a s t og e tc o r n p r e h e n s i v ec o n c l u s i o na b o u tp o s o p h ys e c t i o nc a t e g o r y 4 k e yw o r d s p l l i l o s o p h ys e c t i o nc a t e g o r yo fs u m m a 巧 c a t e g o r y i i l l l e r i 协c ea n dd e v e l o p m e n t i d e o l o 百c a lc o n t e n d c a t e g o r y g 2 5 6 独创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 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 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 注 如 没有其他需要特别声明的 本栏可空 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使用过的 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 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威 茅翩箨澎荔 2 砜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堂撞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权保 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堂撞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 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签字日期 2 0 0 7 年年月淹日 字 黝印 导师签字 7 l f 夕丁 7 l 岬 l 一 i 签字日期 2 0 0 马年中肜调 山东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引言 清代乾隆年间编撰的 四库全书总目 是由数百名学有专长的学者 在总 纂官纪昀 陆锡雄和孙士毅的带领下 前后历时二十余年 于乾隆六十年 17 9 5 年 最终定稿刊刻 总目 不仅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最后 规模最大 体制最 完备的一部官修目录 而且也是我国古代编制最出色 最负盛名 具有极高学术 价值的最为重要的目录专著 正是因为 总目 代表了我国古代目录著作的最高 水平 因此自问世之日即受到广泛的关注 研究者众多 著述日丰 为 总目 研究作为一门专门之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为后入深入研究 总目 提供 了丰厚的学术积累和更大的研究空间 从乾嘉之际到本世纪初期 总目 研究走过了2 0 0 多年的历程 2 0 0 余年 来 一代又一代的关于 总目 的研究者以其兢兢业业的态度和孜孜不懈的勤奋 建构了 总目 研究的宏大殿堂 使得 总目 研究逐渐走向了专学之路 总目 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关于 总目 的纠谬 订 误 考辨和补订 代表著作如余嘉锡的 四库提要辩证 刘兆佑的 四库全书 总目提要元人别集补正 周骏富的 四库余闻 苏莹辉的 论物类相感志之作 成时代 四库存目伪书考之一 等 2 用传统的目录 版本 考据和注释方 法对 总目 进行研究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代表著作如肖东发 陈慧杰的 史 籍类型发展之源流 读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史部札记之一 崔富章的 四 库全书总目 版本考辨 司马朝军的 四库全书总目 善本观初探 等 3 对 总目 的价值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如周积明的 文化视野下的 四库全书总 目 一书对 总目 的经世价值取向 理学观 西学观 学术论 批评方法 批评风格等进行全新的探讨和研究 4 总结 总目 研究成果的综述 如李杰 的 9 0 年代 四库总目 研究论文综述 司马朝军的 四库全书总目 研究 述略 等 而对 总目 子部的研究相对较少 时至今日 还未见到全面研究 总 目 子部分类的著作 本文旨在尝试对子部分类进行全面的研究 以期能为现阶 段 总目 的研究尽自己微薄之力 需要说明的是 本文所引用的 四库全书总目 皆以1 9 8 1 年中华书局本永 珞等撰的 四库全书总目 为据 这里一并指明 下文不再一一列入注释部分 第一章 总目 子部分类概况及分析 山东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分类是目录的灵魂 一部书目编撰是否成功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分类 我 国古代的目录学者历来重视分类问题 常有精辟论述 第一个将实践与理论相结 合的目录学家郑樵对于分类的作用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 将分类理论与部伍实践 相联系 认为二者的相似之处是 士兵在战场上伤亡 是列队不当造成的 图书 在流传中散佚 是分类不当的结果 并提出了分类的作用 类例既分 学术自明 郑樵的这一分类理论被后世目录学者所推崇 清乾嘉时期的目录学思想大家章学 诚继承和发扬了这一认识理论 还进一步提出了因 势 而设类目的思想 我们 要研究和分析 总目 子部分类问题 就要在对研究问题有全面了解的基础上 求得解决 兹概括成三个问题 阐述如下 1 总目 凡例 中的分类原则 2 总目 子部分类排序的整体构思 3 子部类目解析 第一节 总目 凡例 中的分类原则 凡例 二十则 是 总目 卷首对该书体例及用法的说明 第四 第五 第六 第十三 第十九则都是交代分类问题的 其中 第四则是总结类目设置原 则 第五则是论三级类目设立 第六则是论述图书分类问题 第十三则是分类的 特殊问题 也就是如何变通 二氏 之学以适应政治需要 第十九则是关于子部 类目合并问题的 凡例 第四则首先在分析比较诸家分类的基础上 提出了 择善而从 的 类目设置原则 凡例 说 自 隋志 以下 门目大同小异 互有出入 亦各 具得失 今择善而从 再以集部改隶史部 农家改隶杂家为例 重申部 类变 更原则 同时也指出了部分类目合并的原因 最后 凡例 编者又提出了 务 求典据 的原则 并以 五经总义 为例说明 总目 对名称内容不符类目加以 更张的慎重 兼诂群经者 唐志 题日 经解 则不见其为群经 朱彝尊 经 义考 题日 群经 又不见其为经解 徐乾学 通志堂 所刻改名日 总经解 何焯又讥其杜撰 今取 隋志 之文 名之日 五经总义 凡例 第五则专门论述了设立三级类目问题 首先 指出以往三级类目存 在的问题 凡例 说 焦弦 国史经籍志 多分子目 颇以馒订为嫌 认为前 人在设立三级类目时 只是简单的堆砌子目 无条理性可言 再详晰说明 总目 设立三级类目的主要原因 今酌乎其中 唯经部之小学类 史部之地理 传记 政书三类 子部之术数 艺术 谱录 杂家四类 集部之词曲类 流派至为繁夥 2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端绪易至茫如 谨约分小学为三子目 地理为九子目 传记为五子目 政书为六 子目 术数为七子目 艺术 谱录各为四子目 杂家为五子目 词曲为四子目 使条理秩然 强调三级子目的作用在于条别学术流派 最后 又补充了设立三 级类目的另一原因 又经部之礼类 史部之诏令奏议类 目录类 子部之天文 算法类 小说家类 亦各约分子目 以便检寻 说明了三级类目具有便于图书 检索的作用 总目 凡例 的三级类目设立体现了两点原则 其一是类目立类 的学术性原则 其二是检寻的实用性原则 这种把分类的立足点放在学术和检寻 功能两方面 较之以往的目录学者始终把立足点放在条别学术的认识上 是极有 见地的 虽然仍坚守传统目录分类的框架 但也预示了一种转变 一种提高 凡例 第六则集中论述图书分类问题 首先对古代目录分类中存在的 循 名失实 即内容与归类不相符的问题予以批评 然后依照 总目 总结的可行 方法 在明晰全书内容的基础上 仔细推敲 重新改隶 如 笔阵图 之属旧 入小学类 今惟以论六书者入小学 其论八法者不过笔札之工 则改隶艺术 羯 鼓录 之属旧入乐类 今惟以论律吕者入乐 其论管弦工尺者不过世俗之音 亦 改隶艺术 左传类对赋 之属旧入春秋类 今以其但取俪辞 无关经义 改隶 类书 孝经集灵 旧入孝经类 穆天子传 旧入起居注类 山海经 十洲 记 旧入地理类 汉武帝内传 飞燕外传 旧入传记类 今以其或涉荒诞氪 或涉鄙猥 均改隶小说 他如扬雄 太玄经 旧入儒家类 今改隶术数 俞琰 易 外别传 旧入易类 今改隶道家 凡此种种 几乎均为改为子部的实例 这则 凡例 集中论述了改隶子部问题 而且对图书分类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 条理出 了一些可行的方法 至于有哪些方法 在下一章 子部分类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 中作说明 凡例 第十三则关于分类的特殊问题 就是由于政治需要对一些含有异端 思想的类目作变通 也就是外松内紧 谨遵圣意 这则 凡例 侧重于对释道二 类目和一些倚声填词类的词曲之作的去取绳墨的界定 以更好的实现 总目 分 类的宣传儒学正统的目的 凡例 的做法是 二氏之书 必择其可资考证者 其经谶章咒 并凛遵谕旨 一字不收 宋人朱表青词 亦概从删削 其倚声填调 之作 如石孝友之 金谷遗音 张可久之 小山小令 臣等初以相传旧本 姑 为录存 并蒙皇上指示 命从屏斥 仰见大圣人敦崇风教 厘正典籍之至意 是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以编辑虽富而谨持绳墨 去取不敢不严 凡例 编者谨遵统治者旨意 对一些 可能有异端思想的类目进行变通 即虽立类目 但制定了严格的去取标准 设立 重重关卡 笔削 二氏 删减 青词 在一大堆几乎尽与儒学思想对立的著述 中精心挑选合乎统治者心意的著作 赤裸裸的表现出了 总目 编者利用目录揭 示并宣传儒学正统地位 为乾隆的政治目的服务的宗旨 1 凡例 第十九则揭示了类目合并的原因 该则凡例主要交代了子部中九流 方技类著作的收书标准 即 择其稍古而近理者 各存数种 以见彼法之梗概 略加分析 不难发现其中隐含着类目合并的原因 总目 为何要删削九流和方 技类书籍 使九流变为六流 方技仅存一家 人为的删减图书 导致难以成类 不得不合并类目 其原因诚如编者所坦言 阐圣学 明王道 真可谓不必皆有 表述 依论而变幻其说 或可水落石出 以上几则 凡例 是 总目 编者对分类问题的说明 其中 或专述子部 分类问题 如第十三则 第十九则 或综述分类问题 如第四则 第五则 第六 则 对于后者 因考虑子部亦属四部之一 且论述的问题又以子部居多 故一并 予以论述 以兹对子部分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第二节 总目 子部分类排序的整体构思 一余嘉锡在 目录学发微 中说 一书之中 简篇既宜有先后 则其次序自 当有义 不可随意信手 如积薪也 故必分类部居 不相杂厕 吃3 总目 子部 也很重视分类 下分1 4 类和若干小类 并于开篇 总目 总序 中交代了子部 分类排序的整体构思 4 自六经以外 立说者皆子书也 其初亦相淆 自 七略 区而列之 名 品乃定 其初亦相轧 自董仲舒别而白之 醇驳乃分 其中或佚不传 或传 而后莫为继 或古无其目而今增 古各为类而今合 大都篇帙繁富 可以自 为部分者 儒家之外有兵家 有法家 有农家 有医家 有天文算法 有术 数 有艺术 有谱录 有杂家 有类书 有小说家 其别教则有释家 有道 家 叙而次之 凡十四类 儒家尚矣 有文事者有武备 故次之以兵家 兵 刑类也 唐虞无皋陶 则寇贼奸宄无所禁 必不能风动时雍 故次以法家 民 国之本也 谷 民之天也 故次以农家 本草经方 技术之事也 而生 死系焉 神农 黄帝以圣人为天子 尚亲治之 故次以医家 重民事者先授 山东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时 授时本测候 测候本积数 故次以天文算法 以上六家 皆治世者所有 事也 百家方技 或有益 或无益 而其说久行 理难竟废 故次以术数 游艺亦学问之余事 一技入神 器或寓道 故次以艺术 以上二家 皆小道 之可观者也 诗 取多识 易 称制器 博闻有取 利用攸资 故次以谱 录 群言歧出 不名一类 总为荟粹 皆可采摭菁英 故次以杂家 隶事分 类 亦杂言也 旧附于子部 今从其例 故次以类书 稗官所述 其事末矣 用广见闻 愈于博奕 故次以小说家 以上四家 皆旁资参考者也 二氏 外学也 故次以释家 道家终焉 夫学者研理于经 可以正天下之是非 徵 事于史 可以明古今之成败 余皆杂家也 然凡能自名一家者 必有一 节之足以自立 即其不合于圣人者 存之亦可为鉴戒 结合上述材料 我们以其分组为依据 对子部十四类的排序缘由予以探讨 治世者所有事 的儒家 兵家 法家 农家 医家和天文算法 儒家之道 为最高 封建统治者视儒家为思想统治的主要工具 儒家尚矣 反映了儒学独 尊的地位和这一正统思想的根深蒂固 有文事者有武备 仅次于文事的兵家类 它是统治者夺取政权的有力保障 关系到国家的安定和统一 封建统治者对其非 常重视 并且在撰修 总目 之前 乾隆皇帝已经取得了军事上的多次胜利 平 定了准葛尔部 天山南路大小和卓的叛乱 击败了廓尔喀军队对西藏的两次入侵 为 乾隆盛世 的出现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唐虞无皋陶 则寇贼奸宄无所 禁 必不能风动时雍 强调法家类在维护和巩固政权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儒法兼用 外儒内法的为政之道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政治文化的基本理论格局 乾隆时尤为推行 宽严相济 的施政之略 亦有专门论述 天下之理 惟有一 中 中者无过 不及 宽严并济之道也 乾隆实录 卷1 4 民 国之本也 谷 民之天也 农家类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 故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以农 为本 乾隆十分重视农业 他说 帝王之政 莫要于爱民 而爱民之道 莫要 于重农桑 此千古不易之常经也 御制诗三集 卷六十八 题宋人蚕织图 乾隆三十三年 本草经方 技术之事也 而生死系焉 神农 黄帝以圣人为天 子 尚亲治之 的医家类 它是关系到民众生死健康的大问题 颇受统治者重视 重民事者先授时 授时本测候 测候本积数 天文算法类与农业收成密切相 关 亦同样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乾隆皇帝十分关注气候的阴晴变化 他说 予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自御极以来 于各省雨踢岁收 刻萦怀抱 六十余年如一日 每值收成丰稔 惟 益曾虔惕 或间遇一隅歉收 必再四驰询 御制文余集 卷二 胡季堂奏报 二麦约收九分有余 诗以志慰 忧愁二字 朕惟于望雨悯农用之 于军务亦未 至于忧愁困苦 如众人之所畏者 乾隆实录 乾隆二十四年十月辛丑 卷5 9 9 反映了乾隆时刻将气候晴雨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对其的关注 甚至过于军政 小道之可观者 的术数 艺术 百家方技 或有益 或无益 而其说久 行 理难竞废 的术数 虽与迷信 五行杂糅在一起 但在古代是用以观察自然 天象来预测人的吉凶祸福 国家命运或趋避吉凶的 因与政治有关 颇受统治者 重视 游艺亦学问之余事 一技入神 器或寓道 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转 化为政治 为政治服务 并且乾隆本人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鉴赏力 他喜 爱江南景色 南巡时下令随行的画师描摹江南美景 刻印的 三希堂法帖 集 中了历代书法精华 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旁资参考者 的谱录 杂家 类书和小说家 诗 取多识 易 称制 器 博闻有取 利用攸资 的谱录 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同时也说明了自宋 以来谱录的突起发展 至清乾隆时 这方面的书籍在社会上流布很广 群言歧 出 不名一类 总为荟粹 皆可采摭菁英 的杂家 虽然其学说亦与政治有关 且不乏论及为政之道 但因其属于非儒之异说 故受排斥 隶事分类 亦杂言 也 的类书 是资料汇编性质的工具书 清乾隆时 考据之学盛行 提倡读书 重视实证 治学求实 反对空谈 故整体上评价不高 但同时馆臣亦正视类书作 为工具书所具有的检寻功能 是指导读者阅读的重要工具 从这一点上来说 蕴 含着利用书目为社会服务的做法 预示着黎明前的曙光 稗官所述 其事末矣 用广见闻 愈于博奕 的小说 是街谈巷语 属于 旁资 的范围 总目 中 的 旁资 是从来源的正统性来说的 凡来源中有子部 集部的 划入 旁资 但其中也有一些小道理 可以参考 外学 的释家 道家 总目 将此二类置于末位 对排序缘由亦不屑交 代 究其原因 总目 卷首乾隆三十八年二月十一日指责 永乐大典 编纂体 例的圣谕中有明确交代 儒书之外 阑入释典 道经 于古柱下史专掌藏书 守先待后之义 不合朕意 编者将释家 道家视为外教 放在最后 与推崇儒 家思想的宗旨以及秉承乾隆的圣谕有直接关系 6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子部排序是有一定的义例可循的 1 表现出以儒 学为正宗 极力维护儒学正统地位的思想宗旨 与之相辅相成的是把宣扬或解读 封建伦理纲常的类目列于前位 把异端思想 外教或掺杂有非儒思想的类目置于 末位 2 充分利用书目为其政治目的服务 把那些与政治统治 国计民生有密 切关系 统治者极为关注和重视的类目排在前面 3 客观上提高了传统科学的 地位 农家 医家 天文算法是我国古代传统科技的代表 虽然编者是从它们与 政治的的关系考虑排序 但因为统治者的重视 从某种意义来说 对传统科技的 发展还是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 4 已经具有了一些利用书目为社会服务的思想 开始意识到目录的指引阅读的工具价值 治世者所有事 小道之可观者 旁资参考者 外学 编者利用类目排序为其政治目的服务的宗旨 对子部类目重新排序 分组 子 部 总序 专门叙述了十四类的排列次序和内在联系性 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 题 但考虑到编者的封建阶级立场和 钦定 的事实 存在的问题在当时是无法 跨越的 并且 总序 中的一些排序的做法 也反映出了一定的积极 进步性 第三节子部类目简析 子部下分儒家 兵家 法家 农家 医家 天文算法 术数 艺术 谱录 杂家 类书 小说家 释家 道家十四类 在那些非常复杂的类下设立三级类目 共计二十五小类 兹将从存录内容 分类根据或特点 类目比较三方面对子部大 小类作简要叙述和分析评论 1 儒家类 儒家类 著录1 1 2 部 存目3 0 7 部 合计4 1 9 部 本类著录了注释 解说 阐发儒家思想的书 凡以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讲学论事 不失孔孟之道的书入本 类 对于收录本类的文献 一分为二 如能 以风示儒者无植党 无近名 无大 言而不惭 无空谈而鲜用 3 则予以著录 如 苟子 一书对 性 的解读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是性伪之 分也 体现了儒家对人性问题的积极探索 新语 的主要内容 皆崇王道 黜 霸术 归本于修身治人 该书守本于儒家 宗法儒学 称述先圣孔子及孔门弟 子言论比比皆是 如果 依附门墙 4 各尊一继弥小宗 而置大宗于不问 5 则仅存其目 如宋胡寅撰的 崇正辨 明代高攀龙撰的 二程节录 陈龙正编 7 山东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 的 程子详本 程敏政撰的 心经附注 湛若水撰的 遵道录 甘泉新论 顾宁成撰的 小心齐札记 清朝孙奇逢撰的 理学传心撰要 萧企昭撰的 性 理谱 吴鼎撰的 东莞学案 陶圻撰的 业儒臆说 等有关孔孟之学的儒学的 书籍 因其在内容上或尊程朱理学 或尊陆王心学 标榜己学 攻击他学 故编 者予以存目 本类属于辨义类目 所谓辨义类目 就是按照文献的内容立类 四库馆臣在 总目 子部 儒家类 案 中概括了儒家类立类标准 今所存录 但以时代 先后为序 不问其源出某某 要求其不失孔孟之旨而已 明显属于辨义类目 这种立类方法是我国古代书目立类的主要方法 儒家类与经部各类的联系区别在于 内容上都是儒家学说j 只是在地位上人 为的加以区别 因孔子有开儒之功 自汉武帝以来 封建统治者规定与孔子有关 的几部儒家文献为 经 在学术和政治上享有独特地位 与儒家其他的著作在 地位上有别 后来注解 孝经 四书 的书也加入经部 儒家类主要收录除了 这几部经典以外的儒家著作 换一句话来说 二者都属于儒家经典 与孔子有关 的几部儒家经典及其注释入 经 其余的即为儒家类 2 兵家类 兵家类 著录2 0 部 存目4 7 部 合计6 7 部 凡讲军事理论 用兵战术 以及实战记录的书均予著录 如 孙子 吴子 司马法 尉缭子 武经 总要 武编 阵纪 练兵实纪 纪效新书 等 具有极高的军事实践及 理论水准 对于其他言及兵事 又兼人物传记 如 百将传 古今将略 剑 草 或论述记载古兵器 战场的 如 历代军站叙略 火器图 武备新书 或文人的纸上谈兵之作 如 江东十考 火器图 或杂以阴阳五行之说 如 太公兵法 军权 兵要望江南歌 等 悉以存目 存目类兵书的参考价值 不大 本类属于辨义类目 惟以论兵为主 其余杂说 悉别存目 f 6 这一点也 是与子部他类相比的一个显著特点 即惟以内容为标准 不考虑其他因素来区分 著录与存目 已经具有了指导阅读的服务思想 兵家类与其他类之间的界限清晰 只是在存目中的一些谈及古代兵器的书籍 和谱录类下器物之属中的记载刀剑类的著作 在内容上有些牵连不清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法家类 法家类 著录8 部 存目2 7 部 合计3 5 部 本类仅收论述法制理论的书 且多为先秦法家著作 如 管子 邓析子 商子 韩子 等 此外 还收 录了一些与断案刑侦 案例分析有关的书 如 疑狱集 补疑狱集 折狱龟 鉴 棠阴比事 等 勉强凑成一类 本类属于辨义类目 对于该类的立类标准 在 总目 中没有明确交代 法家类与史部诏令奏议类和政书类部分文献的联系区别在于 内容上都与法 家思想有关 在之前的目录著作中常一并归于子部法家类下 但 总目 编者在 内容方面进一步区分 改隶 子部法家类仅收论述法治理论或刑侦 案例类的书 原载于法家的法规制度法 法令条文等书多归入史部诏令奏议类和政书类 4 农家类 农家类 著录1 0 部 存目9 部 合计1 9 部 凡谈农业生产技术 农业种植 农器 牲畜繁殖 蚕桑等著作入本类 如 农桑辑要 内容包括 典训 耕垦 播种 栽桑 养蚕 瓜菜 果实 竹木 药草 孳畜 十门 农政全书 也是 一部大型的农业百科全书 此外还有专门论述农业生产某一方面的 如 农书 是讲养牛养蚕的 救荒本草 是一部专讲可以充饥食用的野菜专集 泰西水法 是介绍西方水利的一部重要著作 虽历代农家类著述屈指可数 但 总目 保存 下来的存世农学著作 许多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本类属于辨义类目 逐类汰除 唯存本业 7 1 是农家类的立类标准 因 此在此基础上 对以往的该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减 提高了书籍隶属的科学性 农家类与谱录类下的食谱之属有些界限不明 混淆不清 如 橘谱 谈橘子 的品种 鉴别和种植 是一本橘子种植书 可入农家类 菌谱 谈宋时台州之 菌的特性 产地 采摘时间和形状色味 可入农家类 二者的界限不明 导致了 一些书籍在归类时可能同时面临两种选择 无论归于孰类 都是失当 5 医家类 医家类 著录9 7 部 存目9 4 部 合计1 9 1 部 医家类文献几乎涵盖了古代 中医各科 凡谈中药 病理 针灸 治疗 养生 饮食卫生的均入本类 如 甲 乙经 是一部论述针灸理论和实践的专述 寿亲养老新书 则是一部专门介绍 养生常识的书 千金要方 综合谈及诊疗 针灸和养生方面知识 脚气治法总 9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要 一书 强调要依据脚气产生原因环境 对症下药 此外 关于医案 医史以 及讲兽医的书和一些偏于一家之言 非医家类之本学 涉及道家思想等迷信之类 的书 则置于医家类存目中 如 临证指南医案 一书是清朝名医叶桂的门人 辑取其师的方药和治疗经验编撰而成 水牛经 安骥集 类方马经 司 牧马经痊骥通元论 疗马集 痊骥集 等都是讲治疗牛 马的书 素问运 气图括定局立成 一书 讲的是阴阳医卜之术 认为人的出生年月日可以决定得 什么病 能否痊愈 明显属于巫医迷信类内容 真正的医家没有采用此法治病的 医开 一书偏于滋阴降火之说 急救良方 一书 记载的是荒村僻壤中的一 些急救的方法 药材易取 药方简易 可用于私人应急 但不可用于医家疗方 心印绀珠经 一书 惟以十八副方剂为主 又将方剂的类别分为轻 清 暑 火 解 甘 淡 缓 寒 调 夺 湿 补 平 荣 涩 和十八剂 各列其代 表性处方 未免居于一隅 运气易览 一书 取 五运六气 之说 详加论述 并非治病之本 拘泥于迷信之说 凡此种种存目类的医学著作 在内容上的参考 价值不大 本类属于辨义类目 医无定法 病情万变 难守一宗 故今所叙录 兼众 说焉 汉志 医经 经方二家后有房中 神仙二家 今悉删除 周 礼 有兽医 隋志 载 治马经 等九家 杂列医书间 今从其例 附录此门 而退置于末简 太素脉法 不关治疗 今收入术数家 兹不著录 8 1 编 者详实叙述了医家类立类标准 不论门户 凡论及医理 医药或兽医等讲治疗的 书籍入此类 原载医家类的房中 巫医治病的书全部改入他类 在一定程度上区 别了医学类中的科学和迷信 规范并丰富了医学类文献 医家类与其他类之间的界限清晰 并无内容上的牵涉 编者将搜集到的有关 治疗方面的文献均集中于该类 合理安排书籍的归类 6 天文算法类 天文算法类 本类下设立三级类目 论其存录内容 分为两种 推步 著录3 1 部 存目2 3 部 合计5 4 部 凡用推算或仪器来推测天象 的书入本类 如 新仪象法要 一书是介绍天文仪器 浑天仪及原理和使用的 表度说 主要介绍了通过测量日影来了解节气的方法 简平仪说 的作者则 介绍了天文观测仪器简平仪及其使用方法 1 0 山东师范大学硕 l 学位论文 算书 著录2 5 部 存目4 部 合计2 9 部 凡专讲数学算法的书入本属 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数学 如专言算经 算术的 孙子算经 五曹算经 五经算术 介绍欧几里德体系的 几何原本 介绍西方三角学及测量术的 测 量法仪 等 本类属于辨义类目 诸家算术为天文而作者 9 1 和 其专言数者 1 0 是 天文算法类的立类标准 该类立类的一大特点是 将以往子部中的 天文类 和 算法类 合并为 总目 子部的 天文算法类 编者交代了并类的原因 天 文无不根算书 算书虽不言天文者 其法亦通于天文 1 1 算书 天文相为表 里 这种看法符合时人对天文和算法书籍性质的认识 有一定的合理性 天文算法类与以往的天文类和算法类著录的内容不尽相同 若夫占验 横 祥 率多诡说 郑当再火 裨灶先诬 旧史各自为类 今亦别入之术数家 f 1 3 总目 将以往二类中的占验 禚祥类书籍改隶术数类 提高了书籍隶属的科学 性 j 7 术数类 术数类 凡谈阴阳五行 巫术迷信的书入本类 下设三级类目 论其存录内 容 分为七种 数学 著录1 6 部 存目2 8 部 合计4 4 部 这里的数学不是我们今天所 说的数学 而是学 易 不精 附以杂说的 周易 的一个分支 如 易通便 一书 主要是对陈抟至邵子所传的先天卦等十四图的推演解读 皇极经世心易 发微 一书 是对 皇极经世 的解读发挥 附以大量的占卜 干支 五行等方 技家的思想 并非说 易 的专著 占侯 著录2 部 存目2 6 部 合计2 8 部 占侯也就是用占卜日月星云之 变来推测人的吉凶和国家命运之书 著录仅有 灵台秘苑 唐开元占经 两部 皆为占卜测验祥灾之说 相宅相墓 著录8 部 存目1 8 部 合计2 6 部 收录为生人相宅 死人相 墓之书 杂以地形 理气 以测吉凶 如 催官篇 一书 讲阴阳相地之术 葬经 一书 介绍了风水的重要性和阴宅的方位及建造的具体方法等 此外 此类还收录了记载风水仪器的书籍 如 罗经顶门针 一书 专论指南针法 是 具体阐述这一风水器具的权威性著作 山东师范大学硕上学位论文 占卜 著录5 部 存目2 4 部 合计2 9 部 凡运用 周易 理论 用算术 方法来推测人的吉凶的书入本属 如 易林 京氏易传 六壬大全 卜法 详考 六壬行军指南 等 命书相书 著录1 4 部 存目1 8 部 合计3 2 部 命书相书之属即相人之 书 凡以人的生辰 面相 气色等来预测未来命运吉凶之书入本属 如 三命指 迷赋 一书从太极之气而论吉凶 星命总括 一书 是讲星命的书 介绍有关 星命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十二宫命相互关系而造成的一个人的不同星命 阴阳五行 著录5 部 存目2 6 部 合计3 1 部 凡是讲运用阴阳五行以及 金 木 水 火 土的性质来挑选未来适合的时间和方位行事的书入本类 如 遁 甲演义 七元六甲天书 奇门要略 太乙成书 等 杂技术 著录0 部 存目6 部 合计6 部 专门收录占梦 相字和 太素 脉法 之类的书籍 该属只有存目的六部文献 分别为 太素脉法 神机相字 法 龟鉴易影皇极数 纪梦要览 梦占类考 和 梦林元解 术数类属于辨义类目 其分类上的一大特点是 下分七小类 是子部中三级 类目之最 分类更精细准确 并且四库馆臣将术数略下的附会巫术迷信的五行 蓍龟 杂占 形法的文献归入此类 首次将术数略中的科学和迷信分开 便于学 术的发展 术数类下的数学之属和占卜之属 在内容上有相互牵连的地方 如 皇极经 世心易发微 一书 运用了 周易 的理论 也谈及占卜 与占卜之属牵连难分 命书相书之属和杂技术之属 都是用以推测命运的 但前者论述的是人出生前 即先天具有的 命里注定的 后者所论则是变化不定 受后天环境影响的 相宅 相墓之属 命书相书之属和阴阳五行三小类 都是与五行有关的书籍 但相宅相 墓之属 讲的是通过相宅来预知吉凶 化解祸凶 命书相书 预知的是人的先天 命里的吉凶 可以预知 但无法化解 阴阳五行之属 是人们做事之前用以预测 将要去的方位和行事时间的吉凶 趋避吉凶 8 艺术类 艺术类 本类下设立三级类目 凡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书入本类 论其存 录内容 分为四种 书画 著录7 1 部 存目5 2 部 合计1 2 3 部 凡论书法 绘画的书皆入本 1 2 山东师范大学硕上学位论文 类 属于艺术理论著作 如 续书谱 是一本谈论书法的著作 绘画微言 一 书 记载了自南齐谢赫以来至明李日华等历代的绘画名家名论 书法正传 是 本专门论述正书之法的著作 小山画谱 是一本介绍花卉画法的书 字学新 书摘抄 是一本摘录论书法之语的著作 中麓书品 是一部专门品鉴明代绘画 的著作 海内名家工画能事 是一本采辑前人论画言论的著作 虽各书体例不 一 皆为考论书画之作 琴谱 著录4 部 存目1 2 部 合计1 6 部 主要收琴谱及赏琴方面的书 如 琴史 是一部专述琴典的书 松弦馆琴谱 是一本汇编诸家琴谱和指法 并参以自家心法的书 琴谱大全 是一部汇集琴谱诸调 考正音文 标明指法 的著作 文会堂琴谱 是一本论琴和论鼓琴之事的书 青莲舫琴雅 是一本记 载古琴制度 名称 典故和赋咏的书 溪山琴况 琴学心声 都是专论琴声 的著作 篆刻 著录2 部 存目5 部 合计7 部 为品题篆刻之书 凡与篆刻印章 有关的印谱以及品题篆刻印章的书入本类 如 印存初集 是一部印谱之作 学 古编 是一本专门介绍篆刻印章之事的书 包括书体正变 篆写摹刻之法 品目 印法等诸方面内容 印史 一书 汇集了历代名人 并为每人篆刻一私印 杂技 著录4 部 存目11 部 合计1 5 部 凡讲下棋 歌舞 射箭 投壶 的书入杂技之属 如 羯鼓录 是 本介绍羯鼓的源流形状以及运用 歌法的著 作 棋诀 是一部介绍下棋之术的专著 射书 是一部专言射箭的著作 包括 射法 射式 马射和射礼等方面的内容 本类属于辨义类目 首次于该类下设立三级类目 对内容驳杂的艺术类进行 了爬梳条理 设立书画 琴谱 篆刻和杂技四类 既有益于传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济南小学购房合同范本
- 海口落户租房合同范本
- 2020年7月国开电大法学本科《中国法律史》期末纸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石河子市2025年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复习题及答案
- 租山植树合同范本
- 2025年农村水资源管理专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8月耳鼻咽喉科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兽医实验室理论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初级档案职称考试(档案工作实务)自测试题及答案(吉林2025)
- 健康领域大班段试题(附答案)
- 可下载打印的公司章程
- 《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简明教程》全册配套优质教学课件
- 少先队辅导员工作记录表(共7页)
- 农业模型PPT讲稿课件
- 公开课教学评价表
- 消防验收规范标准(最新完整版)19844
- 教研工作手册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 独树一帜的中国画(课堂PPT)
- 制钵机的设计(机械CAD图纸)
- 生产设备控制程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