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学专业论文)从《史记》、《汉书》到《汉武大帝》——对电视历史连续剧《汉武大帝》的创作研究.pdf_第1页
(电影学专业论文)从《史记》、《汉书》到《汉武大帝》——对电视历史连续剧《汉武大帝》的创作研究.pdf_第2页
(电影学专业论文)从《史记》、《汉书》到《汉武大帝》——对电视历史连续剧《汉武大帝》的创作研究.pdf_第3页
(电影学专业论文)从《史记》、《汉书》到《汉武大帝》——对电视历史连续剧《汉武大帝》的创作研究.pdf_第4页
(电影学专业论文)从《史记》、《汉书》到《汉武大帝》——对电视历史连续剧《汉武大帝》的创作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电影学专业论文)从《史记》、《汉书》到《汉武大帝》——对电视历史连续剧《汉武大帝》的创作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从史记、汉书到汉武大帝 对电视历史连续剧汉武大帝的创作研究 电影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黎光容 指导教师:余纪教授 摘要 本论文将电视剧汉武大帝( 以下简称汉剧) 作个案研究,试图通过对该剧由“史” 到“剧”这一改编过程的分析,梳理和描绘剧中人物事件由史述到影像呈现的过程,展示历史 与历史剧之间若即若离的暖昧关系,以此探寻历史剧创作所独具的美学品格和价值追求,以及 汉剧的成功改编对历史剧创作所提供的借鉴意义。 本论文分五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明研究汉剧的原因和目的。 第二部分“宫廷”,选取汉剧中的“窦太后提出立梁王刘武为储”、“袁盎遇刺”、“郅都、 卫绾审理袁盎遇刺案”、“栗姬之死”、“刘荣被逼自杀”、“窦婴矫诏弃市”六个宫廷事件进行梳 理和描绘,分析其从历史记载到影像呈现的改编过程,展现汉剧宫廷戏的改编。 第三部分“战争”,选取汉剧中的“尹稚斜弑父”、“匈奴军师中行说”、“定襄大战”、“李 广战死沙场”、“尹稚斜死于乱箭之下”五件与汉匈战争直接相关涉的事件和人物,分析汉 剧战争戏的成剧过程。 第四部分“隋感”,主要选取汉剧中的“金屋藏娇”、“刘陵的爱恨情仇”、“李夫人病中 掩面拒见刘彻”几场戏进行梳理和分析,展示汉剧爱情戏的改编。 第五部分“结语”,指出汉剧的成功改编对历史剧创作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汉武大帝史记汉书历史剧改编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f r o mr e c o r d so ft h eg r a n dh i s t o r i a no fc h i n a , t h e h i s t o r yo f h a nd y n a s t y t oh a nw u e m p e r o r - - - - - - - - a n a l y s i so ft h ec r e a t i o no fh i s t o r i c a lt v p l a ye m p e r o rh a n w u p o s t g r a d u a t eo f f i l ma r t :l i g u a n g r o n g t u t o r :p r o f e s s o ry uj i a b s t r a c t f o c u s i n go i lt h eh i s t o r i c a lt vp l a y 胁胁e m p e r o r , w h i c hi st h er e s u l to fr e c r e a t i o no ft h e h i s t o r yo f h a nd y n a s t y , t h ed i s s e r t a t i o na i m s 幻a r r a n g ea n dd i s p l a yt h ep r o c e s sf r o mh i s t o r i c a ll i t e r a l d e s e r i p t i o nt ot vp i c t u r e s ,t h r o u g hw h i c hw ec a nd i s c o v e rak m do fa m b i g u o n so p a c i t yb e t w e e n h i s t o r ya n dh i s t o r i c a lt vp l a ya n dh a v eal o o ko ft h es p e c i a la e s t h e t i cq u a i l t yo fh i s t o r i c a lt vp l a y c r e a t i o n ,b e s i d e s ,t h es u c c e s so f h a n w ue m p e r o r c a l lb es e r v e da s ag o o de x a m p l eo f h i s t o r i c a lt v p l a y , e s p e c i a l l y o n t h ea s p e c t o f r e c r e a t i o n o f h i s t o r y a n d t h i se s s a y c a n b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f i v e p a r t s : t h ef i r s tp a r ti si n t r o d u c t i o n w h i c hm a i n l yi n t r o d u c e st h er e a s o n sa n dp e r p o s e so ft h e d i s s e r t a t i o n t h es e c o n dp a r t ,c a l l e dp a l a c e ,s e l e c t e ss i xi n c i d e n t sh a p p e n e di nt h ep a l a c ef o rc a s es t u d y : m o t h e ro fe m p e r o rh a nj i n gs u g g e s t e dk i 岵l i a n ga st h ec r o w np r i n c e ,y u a n ga n ge n c o u n t e r e d a s s a s s m a t i o n , z h id n sa n dw e iw a nt r i e dt h ec a s eo fa s s a s s i n a t i o ne n c o u n t e r e db yy u a n ga n g t h e d e a t ho f l ij i ;l i ur o n gw a sf o r c e dt oc o m m i ts u i c i d e , a n dd o ny i n gw a sk i l l e df o rh i sf a b r i c a t i o no f i m p e r i a le d i c t t h r o u g h * h ea r r a n g e m e n ta n dd e s c r i p t i o no ft h ea b o v ec a s e s ,t h ep r o c e s so fr e c r e a t i o n f r o mh i s t o r i c a lr e c o r d st oi m a g e so nt h es e r e e l lc a l lb er e v e a l e d t h et h i r dp a r t n a m e dw a r , s e l e c t ss o m ei n c i d e n t sa n dp e r s o n sc o n c e r n i n gt h ew a rb e t w e e nh a n d y n a s t ya n dm i n o r i t yx i o n gn uf o ra n a l y s i n gt h er e c r e a t i o no f w a ri nt h e 砌f 阡ke m p e r o r , i n c l u d i n g y i nz h i x i ek i l l e dh i sf a t h e r , t h em i l i t a r ya d v i s o ro fm i n o r i t yx i o n gn u :z h o n gx i n g y u e f i n 【g h r i n g h a r d i n d i n g x i a n g ,l i g u a n g d i e d i nb a t t l e ,a n d y i n z h i x i e w a s k i l l e d b ya r r o w s n i ef o r t h p a r tn a m e de m o t i o ns e l e c t st h r e es c e n e si nt h ep l a yt oa n a l y s et h er e e r e a t i o n o f e m o t i o n a lp a r t s t h e ya r e :t oh i d ec h e n 向i a oi nt h eg o l d e nh o u s e ,l i ul i n g sl o v ea a dh a t e ,s i c kl i y a hc o v e r e dh e rf a c er e f u s i n gt os e ee m p e r o rh a n w u t h ef i f t hp a r ti sc o n c l u s i o np o i n t i n go u tt h es u c c e s so fh a n w ue m p e r o rh a sg r e a tv a l u e0 n h i s t o r i c a lt v p l a y k e yw o r d s :r e c o r d so f t h eg r a n d h i s t o r i a no f c h i n a , t h eh i s t o r yo f h a nd y n a s t y , h a n w u e m p e r o r , h i s t o r i c a lt vp l a y , r e c r e a t i o n 独创性声明 y 9 0 9 3 7 7 学位论文题目: 丛垦塞望滏! l 逯燕星到! 这武太童星= = 过鱼塑迈 史整续剧! 逯武盔童垒的剑佳班窟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 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 为获得西南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 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 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搽拓、尧 签字日期:扫卵莎年妒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 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可以将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本论文:面不保密, 口保密期限至年月止)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锯凇磊 签字日期:例5 年p 月,厂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电话:4 9 9 1 17 6 5 通讯地址:重庆文理学院 邮编:4 0 2 1 6 8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引言 在绵延无尽的时间链条上,“此刻”之前即是历史。在时间意义的历史上,因为 有了作为活动主体的人的参与,人类历史显示出丰富多彩和神奇诡秘。对于人类而 言,时间意义上的历史因其不可再现性,使历史成为一种记忆,而且是种不断复 现的记忆,因此,通过各式各样的渠道“书写”历史成为记忆历史的一条主要路径。 从古至今,人们对心目中历史的迷恋和“书写”从未中断,于是诞生了电视历史剧。 2 0 世纪8 0 年代以来,电视历史剧( 正剧) 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其选择 的题材由小到大从单个的人物传记( 如武松、鲁智深、林冲) 到历史大 事件( 如水浒传、太平天国) 、再到一个朝代( 如康熙王朝、雍正王朝) , 其制作规模也越来越大。在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链条上,历史题材电视剧( 正剧) 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占尽了银屏风光。从创作者摒弃戏说的严肃创作思路以及发 展轨迹来看,历史正剧正试图通过气势恢宏的表现形态,将历史人物的塑造置于波 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中,力图从跌宕起伏的命运中沉淀出浑郁苍凉的悲壮美和崇高感, 创作者试图以影像的形式去完成对历史“诗史叙事”的追求。然而,每当一部历史 剧面世都伴随着史学家与文艺家的“争鸣”,因为历史题材电视剧一向面临着史实与 艺术性的双重检验标准。在这双重检验标准中,其着眼点和批评尺度又往往集中于 “忠实”二字,是否“忠实历史”成为改编历史剧的个最具普遍意义的传统评价 标准。一部历史剧究竟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为忠实历史呢? 还是“九分事实, 一分虚构”叫忠实历史? 其实都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对历史剧改编更应关注的 可能还是创作者的创作主旨、历史观、叙事手段以及作品的美学价值。 在当代影视剧改编创作中,除了对古典及现当代名著的改编外,对散见于历史 长河中的人、事、物、象的改编创作形成了当代银屏上的一个热点,特别是对历史 上重要人物和事件的改编。改编者往往是从史书、杂记甚至是野史轶闻中选取他们 所需要的情节故事,来编织电视剧的主题和情节框架,用今人的眼光和头脑去述说 历史。中华民族浩瀚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改编者可谓“潮洄从之”,没有一个朝代不 曾涉猎。但以史记、汉书为蓝本,直接取材于正史,而非改编讲史、小说或 演义,去正说汉朝那段历史的,汉剧可算作影视艺术中的首次尝试。 汉剧作为一部历史正剧,较成功地展示了汉代那段历史,也是第一部由正 史改编而来的展现汉代历史的影视作品。众所周知,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引言 朝代,汉武帝是那个朝代的伟大君主,也是历史上争议最大的一位皇帝。汉剧将 一个辉煌壮丽、伟大悲壮的时代和一个极其复杂的历史人物展现于屏幕实非易事, 其改编的依据又是史记、汉书这样的历史著作,而大凡史书都记述简略,对 历史只粗陈梗概,不作细节的详细描述,可电视剧恰恰需要许多细节的呈现为观众 提供直接感性的认识。如何将散在的、粗略的历史记载通过电视镜头的“还原”能 力作艺术的影像呈现? 本文试图从汉剧的改编方法入手,深入汉剧,择其 几个主要方面试作描述,以展现剧中人物事件由史述到影像呈现的写作过程,试图 勾勒出影像成形的加工图,通过对影像成形过程的梳理和描绘,将汉剧由“史” 到“剧”的改编过程呈现出来,借此对历史剧的改编提供一些借鉴。 汉剧编剧江其涛说:“电视剧是线性结构,而史书是帝王书,是横向结构, 我必须把本纪、传、世家逐个破译,再重新组合,找出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1 , 最后按照逻辑关系“拼贴”成“剧”。本文从“宫廷戏”、“战争戏”和“情感戏”三 个方面对这种“拼贴”试作分析。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宫廷 第一章宫廷 1 1 窦太后提出立粱王刘武为储 在汉剧第一集里,窦太后诏命爱子梁王刘武入朝,景帝特意派出自己的御 用銮驾到函谷关迎接。窦太后为迎接梁王的到来,在冬至节举行了宫宴和大傩驱邪 仪式。为了把粱王常留身边,在宫宴上,窦太后突然提出,要景帝刘启立梁王做储 君,窦太后对景帝说:“让你弟弟做你的储君,这一来,又能帮你支撑朝局,又能让 他常年守在娘的身边。”大将军窦婴认为此举不合祖制,进言反对,窦太后一怒之下 将窦婴革除宗籍。 剧中展现的关于窦太后提出立梁王刘武为储一事,在史书中是这样记载的: 二十五年( 公元前1 5 4 年,景帝前三年) ,( 粱王刘武) 复入朝。是时上未 置太子也。上与梁王宴饮,尝从容言日:“千秋万岁后传于王。”王辞谢。虽知 j 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 司马迁史记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卷5 8 中华书局1 9 6 2 年6 月版 二十五年,复入朝。是时,上未置太子,与孝王宴饮,从容言日:“千秋万 岁後传於王。”王辞谢。虽知非至言,然心内喜。太后亦然。 一一班固汉书文三王传第十七卷4 7 中华书局1 9 6 2 年6 月版 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饮。是上未立太子,酒酣,从容言日:“千秋之后传梁 王。”太后欢。窦婴引卮酒敬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传,此汉之 约也,上何以得擅传梁王! ”太后由此憎窦婴。窦婴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 窦婴门籍,不得入朝请。 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卷1 0 7 中华书局1 9 6 2 年6 月版 显然,根据史书记载,提出让粱王做储君的不是窦太后,而是景帝。当时,大 汉国土三十九郡,而皇帝直接统辖的不过十五郡,其它的都分封给各同姓诸侯王, 同姓诸侯王可以掌握军队,任免官吏,征收赋税,铸造钱币,形成了内部的割据状 态。景帝前元三年时,大汉朝廷已动荡不安,各诸侯王都有叛乱的野心,梁孝王刘 武是景帝的亲弟弟,刘启自然要给予安抚。提出让梁王做储君,只是景帝的抚络之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宫廷 术而已,并不是景帝的真意。如果汉剧就史书记载的样子来表现景帝提出立梁 王为储,不但不能起到强化主题的作用,对景帝的形象也有些损伤,因为汉剧 的主题是宏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歌颂中华民族2 0 0 0 年前那段辉煌的历史,剧中 的景帝是作为一个勤政廉君的形象来加以塑造的,因此,在改编中就不能出现有损 主题和人物性格的情节。于是汉剧对“上与梁王宴饮,尝从容言日:千秋万岁 后传于王。一这一历史记载进行了这样的改编:一是将人物行为作了横向移植的处 理,把景帝的行为移到了窦太后身上。二是对这一句无人物行为动机描写的文字加 进了人物的行为动机,这样,改编后的情节成了窦太后因思念梁王,故而提出立梁 王为储。下面先来看汉剧对这一情节的改编: 窦太后在寝宫设宴迎接粱王。宫宴上夜 刘嫖:来,来,来,大家都喝啊,别客气! 景帝:老三! ( 即梁王刘武) 刘嫖:随便喝,别拘束啊! 景帝:娘常说,千好万好,不如儿子在身边好! 看得出来,老三回来,您就比 什么都高兴。 窦太后:是啊,是啊,武儿。 梁王:母后 窦太后:这岁数大了 梁王:母后! 窦太后:除了儿子,这辈子还图什么呀? 粱王:母后,儿子们不都在您跟前吗? 窦太后:今儿个在,明儿个呢? 皇上,这祖宗定下的规矩这么就这么无情呢? 娘可怜,娘的眼睛是看不见了,可是这心,却热乎乎地想啊,盼啊, 就想着天天能象今天这样子! 一年见一次有什么用啊? 说走就走。皇 上,娘是希望武儿能长年地守在娘身边! 梁王:母后,这梁国那边也得有人照应不是? 窦太后:派谁去看不行啊? 非得是你! 景帝:其实,要让老三常留在您身边,也不是不行。咱们可以想个法子,既要 照料好梁国,又能使您老人家不见天难过。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宫廷 窦太后:老身有个主意,让你弟弟做你的储君,这不就是个法子吗? 这一来, 又能帮你支撑朝局,又能让他长年守在娘的身边。行不行啊,啊? 剧中设计的地点还是照史书记载的是在酒宴上,但是增加了人物的行为动机, 即窦太后思念儿子,想留其在身边。这一动机的设计也符合窦太后宠爱梁王的史实 记载:“孝王,窦太后少子也,爱之,赏赐不可胜道。”1 ,同时通过窦太后提出立 梁王为储这一情节,还交待了窦太后笃信黄老的思想。当时,汉朝的立储制度并不 十分明确,既可嫡长子继承父业,也不反对兄终弟及。兄终弟及制是殷商时的传承 制度,嫡长子继承父业是周时的宗法制度,道家法自然,不反对兄终弟及,而儒家 重宗法( s l ) ,因此主张继承主周制。窦太后笃信黄老,主张“无为而治”,自然希 望兄终弟及,而窦婴信儒学,必然主张子承父业,而反对兄终弟及。因此说剧中窦 太后提出立梁王为储,反映了窦太后的政治思想。另外,景帝时的立储之争,其实 还含有母权残余与父权相争的涵义:立梁王,则窦太后仍为母后,立孙子,则孙子 的母亲升为太后,窦太后就成为太太后,中间隔了孙子母亲这一层,权力自然也就 被削弱了。因此,剧中表现的窦太后提出立梁王为储这一情节,还为在后来的剧情 中,展现窦太后与刘彻、窦婴之间的儒老之争和表现汉初母权残余与父权相争的史 实埋下了伏笔:初即位的刘彻以儒学为指导思想进行建元新政改革,窦太后则要刘 彻废弃儒学,采用黄老之道,恢复文景时的“无为而治”,最后由于窦太后的干预, 新政失败。刘彻的两位儒生老师赵绾、王臧,也因支持刘彻而得罪窦太后,成为这 次纷争的牺牲品,最后在狱中自杀。窦婴也被罢免职务。 1 2 袁盎遇刺 在汉剧里,景帝召见群臣,宣布废除太子刘荣。梁王知道京城发生这一变 故,认为自己有了继承皇位的机会,准备进京,并派大臣韩安国进京探望虚实。梁 王随后进京,窦太后再次向景帝提出立梁王为储君。袁盎与窦婴晋见窦太后,陈述 不能册立梁王为储的理由。太后一怒之下昏倒。梁王在殿外闻讯,持剑闯宫,被景 帝于宫门前喝令制止。太后担心景帝兄弟失和,怕引发内乱,终于放弃了立梁王的 主张。太后命梁王回国,景帝设宴为梁王饯行。梁王提出要修一条连接长安与梁都 的驰道,景帝征询周亚夫意见后,认为梁王修此大道有别的阴谋,坚决拒绝。梁王 认为朝中大臣们故意与他作对,决心报复。于是,派大侠郭解行刺袁盎等人,郭解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宫廷 认为袁盎是忠臣,将梁王欲行刺朝中大臣的阴谋告诉了袁盎。但最后袁盎还是在去 向窦婴报信的途中被暗杀。 关于这段历史,史书是这样记载的: 二十九年十月( 前15 0 年) ,梁孝王入朝。十一月,上废栗太子,窦太 后心欲以孝王为后嗣。大臣及袁盎等有所关说于景帝,窦太后义格,亦遂不复 言以梁王为嗣事由此。以事秘,世莫知。乃辞归国。 其夏四月,上立胶东王为太子。梁王怨袁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之 属阴使人刺杀袁盎及他议臣十余人。 司马迁史记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卷5 8 中华书局1 9 6 2 年6 月版 二十九年十月,孝王入朝。十一月,上废栗太子,太后心欲以梁王为 嗣。大臣及袁盎等有所关说於帝,太后议格,孝王不敢复言太后以嗣事。事秘, 世莫知,乃辞归国。 其夏,上立胶东王为太子。粱王怨袁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之属谋, 阴使人刺杀袁盎及他议臣十馀人。 班固汉书文三王传第十七卷4 7 中华书局1 9 6 2 年6 月版 袁盎虽家居,景帝时时使人问筹策。梁王欲求为嗣,袁盎进说,其后语塞。 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刺者至关中,问袁盎,诸君誉之皆不容口。乃见 袁盎日:“臣受梁王金来刺君。君长者,不忍刺君。然後刺君者十余曹,备之! ” 袁盎心不乐,家又多怪,乃之桔生所问占。还,梁刺客後曹辈果遮刺杀盎安陵 郭门外。 司马迁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卷1 0 1 中华书局1 9 6 2 年6 月版 剧中对这段历史的表现基本是按史实发展的脉络进行的。只是梁王的入朝时间 改在了废太子刘荣之后;袁盎等人向景帝的进言,改成了向窦太后进言。这些改编 使剧情的发展看起来更符合事件的发展逻辑。因为剧中坚持要立梁王做储君的是窦 太后而非景帝。而正是袁盎等人的进言,阻扰了梁王储君梦的实现,由此惹恼了梁 王,于是派人刺杀袁盎等人。汉剧对这段史实进行表现时一是进行了扩充改编, 二是对史书中无名无姓的人物作了具体化塑造。史书对袁盎等人的遇刺只粗陈梗概, 没有过程的具体描写,作为文字记叙,这样做,可以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宫廷 但作为以视听为表现手段的电视剧,是以画面讲述故事,观众通过画面来看故事, 剧中的每个细节都是通过画面来表达的,因此,如果没有过程的具体表现,就无法 呈现出画面,也就无法讲述故事。于是,汉剧在表现袁盎遇刺这一历史事件时, 进行了合理的想象,设计了一系列情节,来表现袁盎遇刺这一历史事件。首先是对 “梁王怨袁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之属谋”这一情节的扩充改编: 在通往梁国的驿道上,梁王与公孙诡、羊胜在议论着: 梁王:哎哟,气死我了! 这煮熟的鸭子又飞走了。不怪寡人计划不周,主要是 对手不清楚,看来朝中有一帮子人,在坏寡人的大事啊! 公孙诡:皇上还反对修那条直通大道。这样看来,为皇上出主意的,还是那帮 军功重臣! 后宫的娘娘们,不会有此等眼光的。 梁王:先给我一个一个地查清楚,这些人都是谁? 冤有头,债有主。不管他是 谁,寡人决不能咽下这口恶气! 紧接着是,梁王回到梁国,在梁王宫内,公孙诡极力怂恿梁王行刺大臣: 公孙诡:大王! 今朝廷之上朝中清议,无非全靠几位重臣主持。朝中的大臣们, 也都看他们的脸色行事。其实,只要除掉窦婴、袁盎这几个老家伙, 朝中舆论必然转向。 韩安国:大王,万不可行此不道之事啊! 梁王( 对韩安国) :滚! 滚! 给我滚出去! 再也不想见到你! 把他关起来! 这样一来,“梁王怨袁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之属谋”就直观呈现在观众 眼前了。 接下来汉剧对“刺者至关中,问袁盎,诸君誉之皆不容口。乃见袁盎曰: “臣受梁王金来刺君。君长者,不忍刺君。然後刺君者十余曹,备之! ”这句没有细 节描写的文字进行了具体的过程展现: 刺客上门,来到袁盎家中通风报信: 袁盎家门口,刺客郭解敲开袁府门: 郭解:袁府? 府役:要见袁公吗! 袁盎( 从里屋出) :你是何人,老夫并不认识你1 7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宫廷 郭解:请把门关上,我会告诉你的! 袁盎( 对府役) :把门关上。( 对郭解) 你说 郭解:我姓郭。 袁盎:你莫非是江湖闻名的大侠郭解? 郭解:我是梁王用重金聘来的刺客。 袁盎:刺客,刺谁? 郭解:当然是你了! 袁盎:既然如此,何不快快动手啊! 郭解:我向人打听过大人的情况,知道你刚在太后面前,做了一件安天下的大 袁盎 郭解 袁盎 郭解 事,看来你是一位真正的长者。虽然我收了重金,但我深知“忠义”二字。 我平生做事的原则是,不杀好人,除恶务尽! 所以,我不想对你下手。 你叫什么名字? 你不必问我的名字。小人也不想将我的名字和这件事联系在一起。小人 注重名声,重于金钱! 真奇侠也,请! 我虽然这样走了,但梁王己经下定决心要除掉你们。所以我奉劝大人一 句,好自为之! 在我之后,还会有大批的刺客。望大人多保重! 袁盎:壮士等等! 壮士尽管拿走! 郭解:请大人把它收回。我爱金子,但取之有道。 袁盎:壮士伟哉! 不过,你刚才说梁王要派人杀你们? 老夫想知道这个“你 们”是谁? 郭解:我劝大人只管自扫门前雪。我并不知道细情,也不该知道太多。( 说完快 速离去) 史书中的“刺者”无名无姓,没有记载是何方人士,这在电视剧中很难表现, 因此,需要将书中人物具体化。汉剧将“刺者”具体成了郭解,这一改编的同时, 又巧妙地引出了郭解这一历史人物,为后续的剧情发展( 刘陵与郭解的私情以及郭 解行刺武帝) 作了一个铺垫和人物交待。事实上,粱王行刺大臣一案,郭解并未涉 入。汉剧将郭解设计为史书中记载的那个向袁盎通风报信的刺客,这也符合郭解 这一历史人物的秉性。郭解本是汉朝时的一名游侠,所谓游侠,不单武艺高强,更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宫廷 关键的是能急公好义,碰到不平之事,敢于出头,言必信,信必果,为朋友两肋插 刀,在所不辞。据史记游侠列传记载,郭解个子不高,短小精干,不喝酒。 年轻时是地方一霸,残忍好杀,为朋友报仇不惜生命。后来,随着年岁的增长,郭 解渐渐厌倦了打打杀杀,于是修身养性,尽量以德抱怨,厚道待人,于是名望不断 上升。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 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1 汉剧将郭解编排为 一名仗义的刺客,打昕到袁盎的为人便放弃了刺杀的念头,还向其通风报信,这样 的处理既符合侠客的定义,也刻画了郭解这一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 剧中省略了寻找刺客的过程,直接由郭解的出场串连粱王与公孙诡等人的密谋 结果,再带出接下来的行刺事件:“阴使人刺杀袁盎及他议臣十馀人。”史书中所说 的“议臣十馀人”究竟是哪些人,没有明确的记载,有名有姓的就只有袁盎一人, 再加上史书中的记载缺少叙事和动作,要呈现刺杀其他十余名大臣这一历史事件, 就很难表现,汉剧根据有关梁王行刺案的其它相关历史记载,推测梁王可能不会 放过窦婴、周亚夫二人,因为周亚夫与窦婴都曾在窦太后和皇上面前进言反对过立 梁王为储,于是设计了袁盎连夜去周亚夫和窦婴府上报信的情节。袁盎先到周亚夫 家,周亚夫出门办事未归,遂又到窦婴府报信,刚到窦府墙外,便遭遇刺客,被刺 身亡。由于袁盎的报信,窦婴、周亚夫幸免一死。于是,剧中将“阴使人刺杀袁盎 及他议臣十馀人”化解成了下面具体的叙事情节: 街上夜 袁盎坐在马车上对车夫说:快点,再快点! 右边向右拐,向右拐 周亚夫府邸内夜 府役:袁大人! 袁盎:周丞相在吗? 府役:丞相出门办事,请来人到客厅等他回来。请 ( 袁盎转身前往窦婴府) 窦婴家附近路口夜 袁盎( 对车夫说) :快! 快到窦婴将军家! 路遇两车夫在路当中争执: 车夫甲:是你的马挡了我的车。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宫廷 车夫乙:是你的车挡了我的马。 车夫甲: 车夫乙: 车夫甲: 车夫乙: 车夫甲: 车夫乙: 你少废话 你少废话 赶紧地,给老子让开! 你不让是不是? 我就不让,怎么着? 不让看我怎么收拾你! 看我怎么收拾你! 袁盎( 焦急万分) :快,快,快! 快点! ( 袁盎走下马车查看情况) 刺客:袁大人吗? 袁盎:我是袁盎。 刺客:找的就是你! ( 说完刺向袁盎) 袁盎( 挣扎着) :窦将军,你要当心哪! 府役( 打开门) :袁大人,大人,大人! 窦婴府邸夜 窦婴:袁公被人刺死在府邸墙外了? 府役:是的。刺客己经潜逃了! 窦婴:赶快派人到中尉署! 府役:喏! 窦婴:快去! 这样,梁王行刺大臣一案便直观呈现出来。 1 3 郅都、卫绾审理袁盎遇刺案 在汉剧第十二、十三集中,郅都受命审理袁盎被刺案件,查出是梁国刺客 郑怀国所为。郑怀国供出行刺袁盎是受梁王门客羊胜和公孙诡的指使,郅都到梁国 要求梁王交出羊胜、公孙诡。梁王惧怕景帝继续追究,欲交出二人,羊胜、公孙诡 也自知难逃法责,于是自杀了结。郅都打算将梁王行刺袁盎一案继续追查下去,以 找出幕后指使者,景帝却将郅都调走,命卫绾接手郅都了结梁王一案。卫绾接手后, 将梁王一案的全案卷宗付之一炬,就此了结了梁王行刺大臣一案。卫绾的这一做法, 得到了景帝的赞许。 1 0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宫廷 汉剧中表现的袁盎遇刺案的审理,在史书中是这样记载的: 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盎,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景帝日: “梁有之乎? ”叔对日:“死罪! 有之。”上曰:“其事安在? ”田叔日:“上毋 以梁事为好也。”上日:“何也? ”日:“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 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 司马迁史记田叔列传第四十四卷1 0 4 中华书局1 9 6 2 年6 月版 梁孝王使人杀汉议臣爰盎,景帝召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上日:“梁有 之乎? ”对日:“有之。事安在? ”叔日:“上无以梁事为问也。今梁王不伏 诛,是废汉法也;如其伏诛,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于是上 大贤之,以为鲁相。 班固汉书- 季布栾布田叔传第七卷3 7 中华书局1 9 6 2 年6 月版 显然,汉剧对审理梁王行刺袁盎一案的大臣作了横向移植的改编。历史上, 负责梁王一案审理以及销毁案情卷宗的大臣是田叔,并非郅都和卫绾。田叔是个忠 直之士,在朝中一向以直言敢谏著称。他出自袁盎门下,也曾经反对立粱王为储。 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评价田叔说:“孔子称日居是国必闻其政,田叔之谓 乎! 义不忘贤,明主之美以救过。”“1 历史上对梁王一案的审理,是景帝交与田叔处理的,与郅都、卫绾没有关系。 不过历史上确有郅都、卫绾二人。郅都在汉文帝时,踏入仕途,初任郎官,为文帝 侍从。在景帝时任中郎将。他性格耿直,“敢直谏”,也能抛开情面,“面折大臣 于朝”,是西汉最早以严刑峻法镇压不法豪强,维护封建秩序的名臣。汉景帝七年 ( 前1 5 0 年) ,郅都迁升为中尉,掌管京师治安。对内,他行法不避权贵,执法不 阿,从不趋炎附势,或视权臣脸色行事,凡犯法违禁者,不论何官何人,一律以法 惩之。列侯宗室对郅都是又恨又慎,见他皆侧目而视,背后称他为“苍鹰”,喻指 他执法异常凶猛。对外,他积极抵御外侮,匈奴人知道郅都的节操威名,都很惧怕。 匈奴首领曾用木头刻成郅都头像,立为箭靶,命令匈奴骑兵飞马试射,众骑兵因极 其畏惧郅都,竞无一人能够射中。郅都任雁门太守时,匈奴人惊恐万分。郅都才抵 达雁门郡,匈奴骑兵就全军后撤,远离雁门。至郅都死,都不敢靠近雁门郡。历史 上对他评价也很高,司马迁称赞他:“伉直,引是非,争天下大体。”“1 西汉成帝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宫廷 时,大臣谷永在一道给汉成帝的奏折中,曾论及郅都,说:“赵有廉颇、马服,强 秦不敢窥兵井陉;近汉有郅都、魏尚,匈奴不敢南向沙幕。”并把他与战国时赵国 的廉颇、赵奢等名将并列,誉为“战克之将,国之爪牙”。这些赞誉,当是对郅都 最中肯的评价。 卫绾是文、景、武帝三朝元老,又是武帝为太子时的太子太傅,向来敦厚谨慎。 卫绾既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的第一个发难者,也是汉武帝即位后上层政治斗争中的第 一个牺牲品。在建元元年冬十月,卫绾上奏汉武帝:“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 国政,请皆罢。”从此,打响了罢黜百家战役的第一炮。卫绾身居相位,对国家的 政治局势非常清醒:文帝好刑名之言,景帝至孝而不任儒者,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 他只能终日无所言、无所兴废,隐藏自己的立场。但作为武帝的老师,他也是汉武 帝向往儒学思想的注入者之一。罢黜刑名、法家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第一步,因为汉初统治思想首推黄老、次崇刑名,所以此举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学 术意义。但很快,卫绾就因一条随意罗织的罪名被免除丞相之职。虽然史记、 汉书对于此事均语焉不详,其实不难猜想到,这是黄老派的政治报复。 汉剧将田叙一个人做的事情一分为二,由郅都、卫绾两个人来完成,这既 节省了剧中的次要人物出场,又强化了郅都、卫绾二人的性格特征,充分表现了历 史上两个真实大臣固有的性格本质。号称“苍鹰”的酷吏郅都“行法不避贵戚”“1 , 由他出面审理皇帝的亲弟弟是再好不过的人选。但以郅都的为人,他是不会顾及景 帝情面而徇私枉法去烧毁卷宗,而放过梁王。而景帝又不愿陷入法与情的两难境地; 如果卷宗在,是追究好,还是不追究好? 不追究,国法不容;追究,又怕窦太后失 去梁王伤心难过。于是借废太子刘荣侵占太庙用地一案需要人手,中途将郅都调走, 以敦厚谨慎的卫绾接理此案,最后烧毁卷宗,了结梁王一案,这也成为卫绾后来晋 升为相的缘由。 汉剧将“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移植给了郅都“案梁”,汉剧设 计了如下两场戏来表现郅都“案梁”的经过,剧中从刺杀袁盎的那把剑说起: 兵器铸造铁铺里 郅都:冯左丞! 校尉:中尉大人! 郅都:怎么样,那把剑的来历查清了吗?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宫廷 校尉:这把剑是新近铸的,出自冬市的一家店铺,铸剑的师傅姓姜。据他说 郅都 校尉 郅都 大臣 校尉 郅都 此剑乃梁国的郎官郑蘼的儿子郑怀国上个月定的。 可以确认是出自姜的手吗? 可以确认,上面有他的印记。 好,既然这样先把姓郑的抓起来。 中尉下的命令你们怎么不回话啊? 不用大人您说,下官当即就下令缉拿。无奈,无奈这个郑怀国不在。就 连与郑怀国沾亲带故五服之内的亲属,竟都跑得无影无踪了。所以 所以什么? 本官刚来中尉署的时候,你们人人都好像有千条内线,万条 消息! 无时无刻不在提示本官,这案该如何,那案又该如何。可如今证 据在手,凶犯的行踪己查明,你们确推三阻四不去缉拿。什么意思? 是 害怕了,还是另有隐情? 说! 冯左丞,你好像有话要说? 冯左丞:中尉大人,此案来头太大。兄弟们未得证据怎敢乱言! 谁能保证下一 个该杀的,不是说话本人? 郅都:来头大,有多大? 能比圣上还大? 圣上命我中尉署全力侦缉,还有比圣 命更大的来头? 冯左丞:中尉大人,只要你想想其中联系,就能明白个八九。这十几位大臣, 全都因为同一件事,得罪了同一个贵人。 郅都:我听不明白! 大臣:他们可能是怕 郅都:怕什么? 贵人,贵人,什么是贵人? 不就是梁王吗? 告诉你们,不管郑 怀国是梁王什么人,三天之内必须给我拿到! 否则别怪起哦苍鹰对你们 不客气! 听见没有? 众人:诺! 梁国梁王宫里,郅都奉命捉拿羊胜公孙诡: 郅都:我只想禀报梁王,下官在睢阳侦缉一个多月。所有证据都表明,本案的 首恶羊胜、公孙诡,仍藏在大王您的宫内。请求梁王,立刻交出人犯! 准许下官带回长安,早日向皇上复命! 梁王:寡人也在此郑重地答复你,羊胜、公孙诡早己潜逃多日,并不在本王宫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宫廷 中,寡人我是爱莫能助啊! 郅都:好,好! 既然梁王这么讲了,下官也只好告辞。只是那羊胜、公孙诡, 藏得了一时,却藏不了一世。圣上已布下天罗地网,只要他们敢踏出王 宫一步,就有去无回! 告辞! 这两场戏同时又刻画了郅都“行法不避贵戚”的酷吏形象,突显了这一人物的 性格特征 接下来,汉剧又将“景帝日:梁有之乎? 叔对日:死罪! 有之。上日: 其事安在? 田叔日:上毋以梁事为好也。上曰:何也? 日:今梁王不伏 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景帝 大贤之。”案件后阶段的处理移植到了卫绾身上,汉剧除了将田叔换成卫绾外, 案件的处理基本是按史书记载的过程展开: 未央宫宣室,卫绾向景帝上报梁王行刺大臣一案的案情 景帝:那么些事儿果真是梁王主使的? 卫绾:是的! 景帝:行了。来,把,把,把那些卷宗都给拿上来。 卫绾:陛下,愚臣擅作主张,己斗胆将这些卷宗全部付之一炬。 景帝:什么,你烧了? 卫绾:烧了。 景帝:谁让你烧的? 卫绾:陛下,是臣大胆自作主张。是臣为陛下着想啊! 如果卷宗还在,您看了, 景帝 卫绾 景帝 卫绾 是追究好还是不追究好? 不追究,国法不容;追究,您是追究梁王呢? 还是追究老太后? 老太后的心思,您还不清楚? 所以,此事完全是梁王 的逆臣公孙诡。羊胜所为。他们已被依法处死,与梁王并无关系。 烧了,就烧了吧! 人家都说,你是儒家人士。朕看你还暗藏着法家的计谋。 臣有罪! 起来吧。 谢陛下! 这样,梁王行刺大臣一案的审理过程便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卫绾的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宫廷 性格特征也在这里被刻画出来。 1 4 栗妃之死 汉剧中,由于窦太后一直想立梁王为储君,为防梁王觊觎皇位,景帝在窦 婴的建议下将栗姬之子刘荣( 景帝庶长子) 立为太子,窦婴为太子太傅。栗姬在儿 子刘荣立为太子后,又想早日做皇后,与太傅窦婴商议,窦婴暗示她应让薄皇后自 己出面去向皇上提议。 长公主刘嫖想把女儿阿娇许配新立太子刘荣,派吴婆去说亲,栗姬因刘嫖经常 给景帝推荐美女而十分嫉恨她,对于刘嫖的提亲自然一口拒绝并痛骂了吴婆。长公 主刘嫖愤恨之余退而求其次,将目光转向胶东王,打算把阿娇许配给刘彻,刘彻的 母亲王娃一口应允。栗姬知道阿娇与刘彻结亲的事,又当面嘲讽王美人、长公主。 二人关系进一步恶化。 景帝感到自己疾病越来越重,试探栗姬,欲将诸幼皇子托付栗姬照顾,栗姬不 愿,一口拒绝。景帝一怒之下逐走栗姬。长公主刘嫖知道景帝己对栗姬不满,故意 召见栗姬兄弟栗贲,让他向皇帝建议速立粟姬为皇后。景帝终于被激怒,召见群臣, 宣布废黜太子刘荣为临江王,栗姬被打入冷宫。王娃为扫除障碍,在带食物去看望 栗姬的过程中,留下毒药。陷入绝望的栗姬服毒自尽。 关于这段历史,史书是这样记载的: 景帝长男荣,其母栗姬。栗姬,齐人也。立荣为太子,长公主嫖有女,欲 予为妃。粟姬妒,而景帝诸美人皆因长公主见景帝,得贵幸,皆过栗妃,栗妃 日怨怒,谢长公主,不许。长公主欲与王夫人,王夫人许之。长公主怒,而日 谗栗姬短于景帝日:“栗姬与诸贵夫人幸姬会,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挟邪媚道。” 景帝以故望之。景帝常体不安,心不乐,属诸子为王者于栗姬,曰:“百岁 后,善视之。”栗姬怒,不肯应,言不逊。景帝恚,心喋之而未发也。长公主e l 誉王夫人男之美,景帝亦贤之,又有曩者所梦日符,计未有所定。王夫人知帝 望栗姬,因怒未解,阴使人趣大臣立栗姬为皇后。大行奏事毕,日:“子以母责, 母以子责,今太子母无号,宜立为皇后。”景帝怒日:“是而所宜言邪! ”遂案诛 大行,而废太子( 刘荣) 为临江王。栗姬愈恚恨,不得见,以忧死。 一一司马迁史记外戚世家第十九卷4 9 中华书局1 9 6 2 年6 月版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宫廷 长公主嫖有女,欲与太子为妃。粟姬妒,而景帝诸美人皆因长公主见得贵 幸,粟姬日怨怒,谢长公主,不许。长公主欲与王夫人,王夫人许之。会薄皇 后废,长公主日谗栗姬短。景帝尝属诸姬子,日:“吾百岁后,善视之。”栗姬 怒不肯应,言不逊,景帝心衔之而未发也。 长公主日誉王夫人男之美,帝亦自贤之。又耳曩者所梦日符,计未有所定。 王夫人又阴使人趣大臣立栗姬为皇后。大行奏事,文日:一子以母责,母以子 责。今太子母号宜为皇后。”帝怒日:“是乃所当言邪! ”遂案诛大行,而废太 子为临江王。粟姬愈恚,不得见,以忧死。 班固汉书外戚传第六十七上卷9 7 中华书局1 9 6 2 年6 月版。 这段历史,汉剧用了四集( 8 一l l 集) 的篇幅来展现,基本是按事件的发展 脉络进行改编的。但在用影像讲述的过程中,汉剧作了许多细节的填充和史实的 改动。 首先是在王美人王娃和长公主刘嫖的个性塑造上作了横向移植的艺术处理。历 史上的王美人进宫前曾嫁给了金王孙,并与之生有一女叫金俗。王姑的母亲臧儿请 巫师b 筮,说女儿有华贵之命,臧儿知道,除非攀上皇家,就不可能贵不可言。于 是便把女儿王姑硬从金家抢回送入太子刘启( 景帝) 宫中,王媳为刘启生了三女一男, 即平阳公主、南宫公主、林虑公主和胶东王刘彻。王美人心思缜密,表面温顺、礼 让,其实争宠夺位甚是阴险:当怀孕刘彻时,王美人声称梦见了一头红色大肥猪投 入怀中,“男方在身时,王美人梦日入其怀,以告太子( 刘启) ,太子日:此贵征也。 ”1 所以刘彻最初名“彘”即“猪”的意思。后因觉得猪难听,才改为梦见红日,名 字也改“彘”为“彻”。为什么说这个事情体现了王美人的心机呢? 原来,汉文帝曾 梦见过赤猪,于是传下遗诏:景帝应将帝王之位传给生性有赤龙或赤猪之象的儿子。 后来,又在景帝对栗姬不满之际,暗下派人上书景帝,劝景帝立栗姬为皇后,激起 景帝的反感,于是景帝废了太子刘荣,将栗姬打入冷宫,改立刘彻为太子,王美人 也终于登上了皇后宝座。 汉剧将王媳趁景帝不悦于栗姬之时“阴使人趣大臣立栗姬为皇后”的这 一阴险手段原样移植在了长公主刘嫖身上,这样处理适应了剧情的发展:剧中长公 主开始有意将自己女儿阿娇许配栗姬之子刘荣,却遭拒绝,自然怀恨在一t 3 ,决意报 复栗姬,于是“日谗栗姬短于景帝”,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