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学专业论文)外资并购对我国食品行业的影响及法律对策研究.pdf_第1页
(经济法学专业论文)外资并购对我国食品行业的影响及法律对策研究.pdf_第2页
(经济法学专业论文)外资并购对我国食品行业的影响及法律对策研究.pdf_第3页
(经济法学专业论文)外资并购对我国食品行业的影响及法律对策研究.pdf_第4页
(经济法学专业论文)外资并购对我国食品行业的影响及法律对策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贸易自由化继续迅速发展,跨国并购方兴未艾,已成 为不可阻挡之势,外资并购已然成为当代国际经济潮流。加入 wto 后的中国经济与国 际潮流愈益融合,自入世以来,随着我国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开始有大量的跨国 公司进入国内市场,相当一部的跨国公司选择和本土企业进行合作的方式来拓展市场, 合作的方式主要是参股、 合资组建新公司以及收购国内企业。 由此我国利用外资的形态 也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由外资新建企业形态进一步扩展到外资并购形态。 由于我 国经济运行环境与结构具有某些特殊性, 外资并购在中国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独特的动 因与影响。 随着外资在我国各行业投资的深入, 外资并购的利弊也逐渐显现出来, 成为目前我 国经济生活中备受关注、也争议颇多的问题。就外资并购而言,其自身仅仅是资本追逐 利润的工具,虽然从其积极影响上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 企业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也是人为改变市场结构、迅速集中企业的经济力量,以及获 取对相应市场支配力的极为重要的手段和方法,而且极易被用于限制市场内的有效竞 争。如果不对其加以法律上的规制,势必会使被并购的行业处于垄断或者寡占的状态, 从而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甚至于危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的外资并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食品行业为触角, 以外资并购对食品行业的影响为出发点, 从反垄断法的角度来探讨一下外资并购对于我 国经济发展,究竟是挑战亦或者是机遇。面对汹涌而至的并购浪潮,我们应如何应对。 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 主要对于外资并购的基本理论作了一个简单的陈述, 通过对外资并购内 涵和外延的分析, 首先对外资并购的概念作了一个界定, 其次对于外资并购的特点及其 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其中既包括正面影响也包括负面影响。 第二部分:从外资并购我国食品行业的现状、特点、趋势、规模等方面进行阐述, 引用了一些我国食品行业在外资并购中的实例进行具体分析。 ii 第三部分: 从食品行业外资并购动因方面进行分析, 从外资并购我国食品行业的动 因和国内企业主动寻求并购动因两个方面来阐述, 对食品行业产生并购的动因进行了深 入的分析。 第四部分:总结了食品行业外资并购中的突出问题。如民族品牌保护问题、行业垄 断问题、并购绩效问题及对与食品行业相关的行业的影响问题。 第五部分: 此部分是解决我国食品行业外资并购问题的法律对策。 以目前我国食品 行业外资并购的情况和法律规制的现状为出发点, 对食品行业外资并购中的法律规制的 侧重点进行了阐述,以反垄断法为辅,构建与外资并购相关的法律体系,建立起相 对完善的外资并购的法律制度, 将我国的外资并购活动控制在正常的范围之内, 力求将 其对我国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关键词:外资并购,食品行业,反垄断法 iii abstract in todays world,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and trade liberalization continue rapid development, transnational m&a ascendant, has become the unstoppable trend, m&a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economy has become a trend. after joining the wto, chinas economic and international trends, since joining the addressing fusion, along with our country market opening degree rise, began to have a lot of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to enter the domestic market, quite a number of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choose to cooperate with local enterprises to expand the market, the way the main means of cooperation is joint venture equity, new companies and acquisition of domestic enterprises. thus china fdi utilizations form also begin to enter into a new stage, newly built by foreign capital enterprise form further expanded to m&a form. because our country economy operation environment and structure has some particularity, and foreign-capital m&a in chinas development has some unique causes and effects.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with the industry deeply,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foreign-capital m&a emerging gradually, become at present, our economic life, and concern a dispute about problems. just m&a is concerned, its own is only capital chasing profits from the tools, although its active influence on look, in some extent could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improve enterprise economic benefits, but at the same time also is human change market structure, enterprises economic power concentrated rapidly, and getting to the corresponding market dominant extremely important means and methods, and can be used to limit the effectiv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if wrong them legal regulation, resulting in the industry takeover by the state monopoly or oligopolistic market economy, thus affecting t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national economy, even endanger the health run. iv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with the industry deeply,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foreign-capital m&a emerging gradually, become at present, our economic life, and concern a dispute about problems. in this context, the chinas m&a has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e food industry to reach for the food industry in m&a from the influence of antimonopoly law, starting from the angle of foreign-capital m&a to discuss for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ctually is a challenge or, the opportunity. facing to the m&a wave, how should we respond to. this article except preface and epilogue beside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 the first chapter: mainly for the basic theory of foreign-capital m&a made a simple statement of foreign-capital m&a,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of foreign-capital m&a, first the concept of, then makes a definition for m&a to our country econom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positive effect, which includes both also includes negative impacts. chapter two: china food industry from m&a by the status quo, characteristics, trends and scale, aspects, cited some chinese food industry in m&a concrete analysis of examples. chapter three: foreign-capital m&a drivers from the food industry, analyzes china food industry from foreign acquisitions of domestic enterprise dynamics and actively seeking out m&a motive for two aspects elaborated, food industry produce merger and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reasons. chapter four: the food industry m&a summarized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as a national brand protection problems, industry problem of monopoly and merger of performance problems with food industry and the influence of relevant industry. chapter five: this section i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hinese food industry m&a legal countermeasures. chinese current food industry of foreign-capital m&a and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 the starting poin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food industry of foreign-capital m&a emphasis of the legal v regulation discussed in anti-monopoly law, complementary, construction and foreign-capital m&a relevant legal system, set up relatively perfect the legal system of m&a, will chinas m&a activity in the normal range control it for our effort to minimize the negative effects. key words: foreign-capital m&a, the food industry, antimonopoly law iv 关于学位论文独创声明和学术诚信承诺 本人向河南大学提出硕士学位申请。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 完成的,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据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说明、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 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其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位或证书 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 谢意。 在此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不存在舞弊作伪行为,文责自负。 学位申请人(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01 年 月 日 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经河南大学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位。作为学位论文的作者, 本人完全了解并同意河南大学 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要求,即河南大学有权向国家图书馆、科研信息机构、数据收集机构和本校 图书馆等提供学位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以供公众检索、查阅。本人授权河南大学出于宣扬、展 览学校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目的,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 论文(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获得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201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名: 201 年 月 日 引 言 1 引 言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我国加入 wto 以后,国内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市场,市场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 革正积极向前推进,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市场一体化也逐步深化, 而国际金融危机仍然深 不见底,美欧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在此特殊的国际大背景下,外国资本大举进入我 国,并购已逐渐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自中国加入 wto 以来,随着对外开放 政策的进一步扩大,并购的领域更为广阔。一些主要的部门,包括金融、电信等传统不 对外资开放的领域也逐渐出现并购个案,一些新的并购方式也被广泛地运用到并购中。 外资并购将有望成为中国吸引外资的助推器。 鉴于外资对于我国企业如火如荼的并购势 头,外资并购已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备受关注和争议颇多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中国 政府以及社会各方如何应对这种世界潮流,已经成为一个崭新而又紧迫的问题。 纵观我国外资并购的历史,可以发现,随着外资并购迅速发展,外资并购的目标也 开始发生了变化。正当人们都将目光聚集在金融、电信、能源等领域时,在经济中占有 举足轻重地位的食品行业,也被外资并购的浪潮所波及,从而引发一连串问题。本文就 是以食品行业为视角, 对外资并购对我国食品行业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之所以选择这样 一个行业为视角来进行探讨,首先,正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品,与 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食品行业,都 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经济发展等问题的重要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食品行业总 产值以年均递增 10%以上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门类较为齐全,既 能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又有一定出口竞争力的产业。 其次, 因为食品行业门类广泛、 种类繁多,与一些基础产业相互影响,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食品行业 不仅与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密切相关,而且是消费品行业中为国家提供积累最多、 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人员最多、 与农业依存度最大、 和其他行业关联度最强的一个工业 门类。 外资并购对我国食品行业影响及法律对策研究 2 2选题意义 食品行业在我国属于基础产业, 在产业链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外资并购这种 投资形式极易具有形成垄断的特性,而我国食品行业又有准入门槛低、市场潜力巨大、 政府干预管制较少等特点, 使得我国食品行业的外资并购频频发生。 而外资在我国食品 行业的大肆并购活动, 对于我国的食品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民族品牌保护的 呼声也逐渐高涨。因此,深入分析外资并购我国食品行业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对于我国 在对待外资并购食品行业问题的态度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食品行业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竞争性行业, 这就决定了中国食品行业产业机构 的深刻调整,产生并快速发展了诸如方便食品、冷冻食品等“朝阳产业”,加速了产品 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在中国加入 wto 以后,这种进程仍在加快。随着我国食品行 业的持续、快速增长,一些主要产品产量居世界前茅。与此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具有 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 可是, 对于食品行业而言, 市场是巨大的,竞争也是激烈的。因为入世之后,我国食品行业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国内 的同行业的竞争,更有来自跨国公司的压力。在被诸多洋品牌抢占国内市场的同时,还 要考虑如何立足国内、走向世界的发展战略,与此同时,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加工 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差距,急需尽快与国际接轨,面对如此众多的的竞争对 手和竞争压力, 我国食品行业面临的是机遇还是挑战, 外资并购会对我国的经济造成怎 样的影响?是否加以规制以及怎样进行规制?这是目前外资并购浪潮下我们应该理性 思考的问题。 本文在此从食品行业的外资并购这一问题入手, 对外资并购我国食品行业 的现状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揭示其复杂性,探讨在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我们应 以何种心态来应对汹涌的外资并购浪潮。这种情况下,研究食品行业的外资并购,不仅 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应考虑到大批外资进入的情况下,对我国国内企业、民族品牌的 冲击以及对我国产业安全和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其意义可谓重大而深远。 引 言 3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综述 鉴于外资并购对于东道国的经济会产生影响, 甚至有对于东道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 安全存在潜在威胁的可能,各国都纷纷立法,对于外资并购现象进行法律规制。国外对 于外资并购的关注和研究较国内起步较早, 因此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 考察国 外关于外资并购方面的研究成果, 对于我国在制定对于外资并购的法律的细节和标准方 面,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早在 18 世纪的美国,汉密尔顿(1791 年)出于保护美国利益的立场,就在关于制 造业的报告 中提出了保护幼稚产业的理论。 而 19 世纪之后, 李斯特 (1840 年) 在 政 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里强调了重视民族经济发展的思想,提出了贸易保护的政策,主 张运用关税作为保护国内幼稚产业的手段。 二者的观点被幼稚产业保护论, 得到了学术 界的普遍承认。 1970 年,前美国国务卿乔治鲍尔在一次讨论关于外国直接投资的会议上就提出, 要注意外资的挑战,有好几家美国企业已经落入欧洲人之手。1988 年美国纽约时报 记者 martintolchin 和华盛顿大学教授 susantolchin 在购买美国一书中指出, 外国投资在改变着美国, 美国必须要采取措施, 防止外国人控制美国经济的要害部门和 插手美国的内政。而发生在 1987 年的日本富士通公司并购美国仙童半导体公司事件, 标志着无限制地支持外国投资者向美国直接投资的终结, 阻止外国投资者并购国家安全 敏感领域企业的开始。 早在美国2007 年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公布之前,美国的国家安全观已经从 单一的注重国防安全进行了转变, 转变为国防安全与经济安全并重的安全观。 从如何平 衡国家安全和吸收外资的关系, 到现在的国防安全优先的情况下兼顾经济安全, 同时注 意吸引外资。 进入新世纪以来, 美国政府以加强国家安全为由否决了多起外国投资者并 购美国企业的重大案件。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从国防安全的层面提出了保护民族经济的问题, 主张 对外国船舶绝对禁止或课以重税,其目的是让本国船舶得以垄断国内市场。亚当斯密 的论点后来被概括为国防需要论, 基于此理论亚当 斯密本人也成为了民族工业保护理 外资并购对我国食品行业影响及法律对策研究 4 论的开创者。 这种为了国防而实行保护主义的观点在国际上被广泛接受, 成为许多国家 制定产业保护政策的依据。 2国内综述 基于外资并购在我国造成的现状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有一部分理论界和实务界人 士都开始为我国的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感到担忧。 认为外资并购在推动我国企业实行规 模效益、制度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等的同时,也带来了如排挤民族产业、造成金融风 险、甚至威胁我国经济安全等问题。 目前, 已有多位教授学者就我国外资并购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理论分析, 并提 出了自己的见解。 如中央财经大学的李炳炎教授从产业安全的角度出发, 对于我国的外资并购现象提 出了自己的看法,其外资在华并购新动向与应对政策、 外资并购与我国产业安全 等文章,对于外资并购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李教授提出,目前在我国频发的外资 并购现象,已经对我国的产业安全构成了隐患,观点鲜明,立意独特,对于本人的写作 有很大的启发。 华东政法大学的孙效敏教授, 在个人编著的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法律问题研究 (北 京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一书中,对外资并购我国国有企业现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 析,从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模式、原则、动因以及我国外资并购立法的现状等方面作了 详细的阐述,对于我国外资并购立法的不足提出了完善建议。 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 对于我国目前的外资并购现状给予了充分关注并进行了深入 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如漆彤著的跨国并购的法律规制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一书,从外资并购的一般理论到法律规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对于外资并购中 的一些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 对于外资并购的法律问题方面也提出了建议。 虽然有些著 作完成于反垄断法实施前,但是其对于外资并购理论的分析仍然是有助于我们对外 资并购有一个基础的了解。 章昌裕、廖运凤编著的最新外资并购案例(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8 年版)一书 中, 把近几年我国比较典型的外资并购案例进行了总结和理论分析, 文中对于外资并购 案例的点评和分析值得本人借鉴。而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庆后在“达能-哇哈 引 言 5 哈纷争”之前就在“两会”上递交议案,称国家必须立法限制外资并购我国各个行业, 维护经济安全。由此可见,外资并购的汹涌浪潮,激起了国内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1研究思路 本文以外资并购中的食品行业为研究对象, 以目前我国食品行业内大量的并购案例 为基础,从外资并购对于我国食品行业的动因、现状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阐述了对于 此行业内的外资并购进行合理规制的必要性, 结合目前外资并购我国食品行业的中出现 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外资并购我国食品行业的法律法规的思路和措施。 2研究方法 笔者在本文中从我国食品行业外资并购现状入手, 使用以下方法对于目前我国的食 品行业外资并购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比较分析法: 本文把我国目外资并购的法律法规和美国、 加拿大等国关于外资并购 法律规制的法律法规进行对比、 分析, 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结合我国目前的具体国情, 来更好的完善我国关于外资并购方面的的法律法规。 理论联系实际法: 首先, 本文在理论层面上对于外资并购我国食品行业进行法律规 制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并联系实践中发生的典型的食品行业外资并购案例, 通 过事实对于我国目前食品行业的外资并购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究竟食品行业的外资并购 对企业和国家经济的影响如何,我们将如何看待这一行为,怎样完善相配套的法律、法 规及宏观经济政策来规避外资并购的风险和促进食品行业外资并购的健康发展?这些 都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一、外资并购的基本理论分析 7 一、外资并购的基本理论分析 (一)外资并购的特点 1外资并购 根据我国有关部门于 2003 年颁布实施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 系指外国投资者协议购买境内非外商投资企业的股东的股 权或认购境内公司增资,使该境内公司变更设立为外商投资企业;或者,外国投资者设 立外商投资企业, 并通过该企业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且运营该资产; 或者外国投资者 协议购买境内企业资产,并以该资产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运营该资产”。 这个界定 的主要特点为:一表述清晰。直接把外资并购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股权式并购,一种 是资产式并购。 二是境内企业局限于非外商投资企业。 出于外资并购垄断审查制度的考 虑,这项限制是否合理有待验证。三是无论何种形式的外资并购,其最终目的都是要成 立外商投资企业。 外资并购是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简称, 可以将其界定为: 外国投资者为了实 现某种特定目的, 以购买境内企业的股份或者是资产等方式, 来取代被并购方或者是取 得被并购方的控制权。前者可称为并购企业,后者则称为目标企业。 2外资并购的特点 外资并购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一种特殊方式, 以其方便的市场准入、 形成规模效应以 及较快获得产品市场等优势, 在短短数年的时间内在世界范围内飞速发展, 逐渐成为跨 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投资限制尺度不断放宽。鉴于我国 境内投资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稳定、市场巨大,越来越多的外资投入中国。随着这些年 大量外国资本涌入中国, 我国的外资并购活动也逐渐频繁, 已然一跃成为世界范围内吸 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朴波:论外资并购国内企业的法律规制以反垄断为视角的思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年 3 月。 外资并购对我国食品行业影响及法律对策研究 8 从以往外资并购我国国内企业的案例来分析,外资并购具有以下特点: 结合以往发生在我国的外资并购案例可以看出, 无论是行业选择、 并购方式还是目 标公司的选择, 外资并购都有着极其明显的特点: 如外资并购主要集中在较为重要的 行业。如能源、基础原材料工业、消费品生产、新技术、服务行业等;外资并购主要 目标锁定上市公司。之所以选择上市公司,是看中了上市公司背后的无形资产。通常上 市公司的效益比起其它公司都是较好的, 跨国公司直接并购上市公司, 不仅能够轻易的 获得品牌和知名度, 更能够迅速的进入我国市场, 而协议收购非流通股则成为外资并购 上市公司的主要途径;采用“斩首式并购”。外资公司加快了对我国国内资深的行业 龙头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的并购。之所以选择龙头企业,是瞄准了龙头企业在国 内良好的品牌效应、 销售网络及强大的人力资本, 一旦外资在短的时间内对该行业形成 垄断的格局, 就能迅速占领国内大部分的市场, 这样就会对本土的其他竞争对手造成严 重的打击。这样的案例很多,如 2005 年的美国凯雷并购我国机械工程行业巨头徐工机 械,2006 年的法国 seb 并购苏泊尔等都是这种并购行为的典型范例。并且,外商在有 了一定的基础之后, 还会不断的对该行业的其他竞争对手进行并购, 逐渐完成它对该行 业的绝对垄断。 外资并购作为并购的一种,具有并购的基本特点。一方面,外资并购国内企业,有 利于我国引进外国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弥补 我国企业资金的不足, 是我国优化资源配置、 调整产业结构、 建立现代化产业治理结构、 有效利用规模经济以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同时还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国际化, 使我 国经济早日与国际经济接轨; 另一方面, 外资并购国内企业, 产生经济力量的过度集中, 形成垄断化的市场结构,可能妨碍有效竞争、阻碍技术进步、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 者利益、威胁民族工业的发展,甚至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因此,外资并购对我国的影响 具有双重性。 (二)外资并购理论研究 进入 21 世纪以来,资金流动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自加入 wto 后,我国经 济已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 并陆续解除了对金融、 电信、 能源等领域对外资并购的限制, 孙效敏: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法律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134-137 页。 一、外资并购的基本理论分析 9 国有资本将在这些竞争性的领域逐步有秩序地退出, 而外资将不断的渗透到我国的国民 经济中。 纵观外资并购在我国的发展, 可以看出, 外资并购浪潮在我国是有规律可循的。 在 2002 年以前,我国对待外资并购的态度比较慎重,这一点从严格的审核制度上可以 看出。而自 2002 年有陆续发布关于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 通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后,a 股市场原本牢牢关 闭的大门开始打开。到 2006 年 9 月 8 日,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正 式施行。中国并购市场对外资较为全面的进行了开放。2002-2005 年外资并购的迅速发 展,以及一系列典型的外资并购案例的发生,范围之广,影响之大,引发了国内对于外 资并购对于我国国内企业,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热烈讨论。2006 年,商 务部、 国资委、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工商总局、 证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出台的 外 商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在 2003 年公布的外商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 定的基础上,对投资者的要求、国家经济安全和民族产业的保护、股权并购等方面进 行了修订和完善。2007 年公布的反垄断法明确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禁止经营 者集中、 禁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和限制竞争等反垄断政策。 2007 年 10 月, 又颁布了 外 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 年修订),对外资并购的规范进一步加强。各种规范性 文件出台后,2006-2007 年的外资并购处于较为正常的范围。 从外资并购的理论研究来看, 外资并购同时具有有外国直接投资(fdi)和并购(m&a) 双重特点。国外学者对其理论的研究主要是从企业并购理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跨国 并购理论三个角度分别展开。 1企业并购理论 企业并购理论是企业理论、 经济学以及公司财务理论中的最重要课题之一。 而外资 并购是企业并购跨越国境的发展, 因此, 企业并购理论能在某些方面对于外资并购的产 生和发展进行解释。鉴于目前并没有能够高度全面概括企业并购的系统理论,在此,介 绍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首先,是效率理论。有学者从效率理论角度对于企业并购现象进行解释,认为公司 并购活动能够给社会收益带来一个潜在的增量, 并且对于活动的参与者能提高各自的效 率。 这一论文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点: 一是公司并购活动的发生有利于提升管理层的经营 业绩;二是公司的并购会引发某种形式的协同效应。 外资并购对我国食品行业影响及法律对策研究 10 其次,市场势力理论。对于并购通常的认为其结果是可以快速提高公司的占有率, 使得竞争对手减少,从而增加企业对于市场的控制力。但是,也有学者认为,仅仅是市 场占有率的提高, 并不能够代表规模经济或者是协同效应的实现。 只有在市场份额大幅 度提升的同时规模经济或者协同效应同时实现,这种说法才能成立。否则,结果可能会 适得其反。 然后,再分配理论。再分配理论的核心是,因为企业并购会引起利益相关者之间的 利益的再次分配, 兼并利益会从债权人手中转移到股东手中, 或者在员工和股东及消费 者之间进行转移, 从这一点上来说, 可以把税收效应看成是兼并利益在政府和并购企业 之间利益的再分配。 2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扩大,外国直接投资(fdi)相关理论也在实 践中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理论。 斯蒂芬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此理论在 1960 年由斯蒂芬海默首次提出,他认 为, 致使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并不完全是因为市场。 因为国际市场有不完全竞 争的存在, 从而导致某些企业具有垄断优势。 跨国公司就是利用这些优势来消除在对外 投资中遇到的障碍, 从而获取利润。 这种理论可以解释跨国工作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观条 件和动因, 但不能够解释拥有着独占性技术优势的企业也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而不通过 有偿的技术转让或出口等方式来获取那些潜在收入。 同样的, 此理论也不能合理解释发 展中国家的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又称为国际生产综合论, 是英国经济 学家邓宁在 1970 年提出的。邓宁以垄断优势、产品生命周期、内部化三理论为基础, 把跨国经营的决定因素概括为三类优势, 并以此三类优势的拥有程度作为判断企业跨国 经营方式选择的标准。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为: 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必须拥有 三种优势,即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和内部优势。邓宁认为,只拥有一定所有权优势的 企业,只能进行对外技术转让。如果企业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那么最好的方 式是选择出口贸易。 如果企业同时拥有着三个优势, 那么此企业参与国际经济的最好方 式就是对外直接投资。与此同时,邓宁还指出,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于该国经济发展水 平息息相关,并据此提出了“对外直接投资周期的概念。 一、外资并购的基本理论分析 11 3跨国并购理论 斯蒂芬海默和邓宁的理论都是以强调企业优势为中心, 接下来, 从并购动因和并 购效应方面来阐述跨国并购理论。 跨国并购动因理论中,较为典型的是企业价值低估说。这种学说认为,在完善的资 本市场上, 当某一企业的价值由于某种原因被低估时, 其他企业就有可能通过收购股份 等手段来获取对此企业的控制权, 从而实现原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完成扩张。 有学者认为, 对于企业价值的低估也是形成跨国并购的主要原因之一。 也有学者指出, 当外币升值时, 外资通过并购进入东道国市场, 获得价值低估的资产实现低廉成本扩张。 现实中这种理 论也存在着局限性, 因为目标公司价值被低估只是一种短期现象, 现实情况中会出现目 标企业的价值被高估而不是低估。 跨国并购效应理论研究中, 比较突出的是企业并购与企业经营业绩的说法。 有学者 称,经过研究,发现并购对于市场份额的影响并不显著。两家规模较大的企业间发生的 并购不会引起市场份额的大幅度的变动, 相比较其他类型的并购而言还有更高利润。 有 学者指出, 那些通过利用利润指标来研究得出的并购都是成功的, 以销售额为指标则会 得出相反的结论, 并预期那些能够增强市场势力的并购会增加利润同时降低销售额。 目 前西方学者对公司并购的理论研究并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系统分析框架。 目前国内学术界的研究基本上是这些理论在我国的具体运用, 归纳起来, 主要提出 了中国企业并购的特殊动因以及并购类型: 救济型(消除亏损)、 存量调整型(优化资源配 置)、 扩张型(组建企业集团)、 投机型(获取低价资产)、 资源型(享受优惠政策)、 管理型(降 低代理成本)等。 我国企业之间的资产重组扔出于较低层次, 以优并劣式的并购多, 而强强联合或者 以小并大的案例少。 外资并购对于我国企业的资产重组, 不止是丰富了资产重组的主体, 外国资本在长期的资本运作实践中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并购模式。 因此, 无论是并购的理 念、方式、技巧,还是并购中的融资、中介机构的协作,以及并购后的整合技术等,有 许多是值得国内企业学习的。 在中国经济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 国内企业 只有了解并掌握这些规则,才能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外资并购的出现, 给现有的国内企业带来了生存的压力。 国内企业想要在外资并购 的情况下不被吞并,就可能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的多样性、加强创新能力等方式 外资并购对我国食品行业影响及法律对策研究 12 来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 而通过引入国际经济通行的规则和惯例, 可为国内企业树立市 场经济中运营的样板,提高企业的创新精神。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市场创新, 促使我国企业进入国际竞争。 我国许多企业以前对国际市场并不熟悉, 外资并购的出现, 使很多企业逐渐走向国际发展的道路,并逐步实现国际化经营。 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差距,除了硬技术以外,在企业组织运作、经营管理、企业 文化、企业战略等软技术方面更为明显。因此,尽快提升国内企业的软技术水平是事关 国内资产是否保值增值的大事。 外资并购还有利于我国企业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有 助于明晰产权关系和政企职能分开, 在被外资并购的中国企业中, 我国企业被纳入跨国 公司内部管理,我国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被系统的培训,企业也被进行组织人事和制 度的彻底改组和改造, 建立起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及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通过并购后 适当的整合, 可以在我国企业内部培养起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开发我国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提高我国企业的管理水平, 并将跨国公司科学的经营管理现代化企 业理念和经验传入国内企业,从而进一步提高国内企业的管理水平。 外资并购对于国内企业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 它在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科 技、管理经验、整合市场资源、以及解决国有企业的现实困难等诸多方面有着积极的现 实意义;另一方面,并购的结果往往导致市场集中,而市场集中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 就会产生垄断。 我国与其他国家在外资并购投资比例规定中的不同之处在于, 对外商直 接投资的投资比例没有规定上限,仅仅设定了下限。这样一来,那些外国资本能够轻易 通过并购控股来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谋取超额垄断利润。 并且, 某些外国公司之所以 选择并购中国企业, 其目的和动机本身就不单纯, 像某些外商就故意利用我国企业市场 意识和品牌意识的弱点, 低价收购我国的品牌和专有技术, 吞噬和排挤我国企业经营多 年的民族品牌。通常情况下,外商以资本为诱饵寻求与国内企业合作,在合作中买断租 赁我国国内企业原有品牌的使用权,然后将其冷冻起来,继而推出自己的品牌,使国有 品牌逐渐消失并最终完全退出市场。这种例子并不少见,1995 年韩国三星并购了香雪 海电器, 并要求被并购方在三年期限内不能够生产这个牌子的的冰箱, 在激烈的市场竞 争中,三年的禁用期就等于扼杀了香雪海这个品牌;在 2003 年 12 月,欧莱雅公司收购 我国化妆品知名企业小护士。在当时的中国市场上,提起小护士这个品牌,可以说是妇 孺皆知, 小护士可以称得上是当时能跟外国品牌抗衡的国内知名品牌之一, 但是被并购 后,仅仅是几年的时间,小护士在国内市场上已呈隐退之势,逐渐被人们所淡忘。由此 一、外资并购的基本理论分析 13 可见, 外国公司之所以积极并购国内知名企业或龙头企业, 其真实的目的是为了在并购 后对被并购企业公司的管理层进行操纵, 从而减少被并购方同类产品的产量, 以达到增 大其自身品牌在我国市场规模,迅速占领我国市场份额的战略目标。 最近几年, 发生在国内的一些并购案受到了相关行业和其它企业的强烈抵制, 这种 抵制在意料之中,却也在意外之外。所谓意料之中,作为同行,避免自己的市场份额被 外商蚕食是理所当然的, 而令人意外的是, 目前我国企业在没有完善的行会制度的情况 下,面对汹涌的外资并购浪潮,能够有所作为,着实令人欣慰。但是,对于国家决策层 而言,面对外资并购,考虑的并不是对某个行业造成的的利弊问题,而是国家整体利益 的得失,最重要的是这些外资并购会对中国的国家利益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任何一个事 物的影响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外资并购的发生,会不会为国内企业的发 展带来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充足的外国资本。从其影响的积极方面来看,我国的某 些行业适当引入外国资本,能够带来很好的管理经验,尤其是风险控制的经验,是非常 必要的,也是有益的。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应意识到外资并购带来的消极影响,应注 意掌握企业的控制权和民族品牌的保护。 二、我国食品行业外资并购的现状及特点 15 二、我国食品行业外资并购的现状及特点 2000 年以后,我国食品行业典型的外资并购案例逐渐增多。自法国达能集团在我 国开展了一连串的并购活动开始,到 2008 的年可口可乐公司对汇源果汁的并购意图, 国外食品饮料巨头正在我国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纯净水、乳品业、啤酒、葡萄酒、肉 类食品、休闲食品等子行业中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 虽然这一行业不是具有战略 地位的产业,但是,由于食品行业最贴近百姓生活,此领域内大量的外资并购还是引起 了各界关于产业安全、 民族品牌保护等问题的关注。 与此同时, 我们也注意到近些年来, 食品行业逐渐成为外资并购的热点领域, 随着发生在食品行业领域内的并购案例的不断 增多,其影响力的逐渐加大,我国食品行业的外资并购也在不断引起人们的注意。纵观 国内食品行业外资并购现状, 食品行业丰富的外资并购实践为我们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可 行性。 本文通过对近些年来我国食品行业发生的外资并购案的分析, 对这一行业领域内 的外资并购问题作了一个概括性的分析。 (一)我国食品行业外资并购现状 1食用油行业 从 2007 年开始,由于食用油价格的大幅波动,国内很多人士都在关注国际资本对 国内大豆和食用油市场的争夺。海关总署曾在 2008 年就指出,外资企业在我国粮食领 域的控制力正在加强。在近两年食用油的价格涨跌表现得极不稳定,究其原因,首先, 主要是我国食用油原材料满足不了市场需要,我国大豆进口量已占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