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园林转折期园林.ppt_第1页
魏晋南北朝园林转折期园林.ppt_第2页
魏晋南北朝园林转折期园林.ppt_第3页
魏晋南北朝园林转折期园林.ppt_第4页
魏晋南北朝园林转折期园林.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园林 转折期园林 公元220 589年 重点 背景 思想 动态 私家园林类型 寺观园林的形成 汉前206 公元220年魏公元220 265年宋公元420 479年北魏公元386 534年蜀公元221 263年南齐公元479 502年北东魏公元534 550年吴公元222 280年朝梁公元502 557年朝北齐公元550 577年西晋公元265 317年陈公元557 589西魏公元535 556年东晋公元317 420年北周公元557 581年隋公元581 618年 一 历史背景 公元220年东汉灭亡 魏 蜀 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公元265年建立晋王朝 司马氏 门阀制度 士族集团 下品无士族 上品无寒门 思想 八王之乱 公元589年 隋文帝灭北周和陈 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历史369年分裂历史背景 一方面 战争频繁 政治动荡 另一方面 文化领域异常活跃 二 思想动态 悲观失望 消极颓废 代表人物 竹林七贤 所谓魏晋风流阮籍 稽康 刘伶 向秀 阮咸 山涛 王戎他们常聚集于山阳 今河南修武 竹林之下 肆意酣畅 故世称竹林七贤 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 不拘礼法 生性放达 在政治上 阮籍 刘伶 嵇康对司马氏集团均持不合作态度 嵇康更因此被杀 文章创作上 以嵇康 阮籍为代表 嵇康的 与山巨源绝交书 他以老庄崇向自然为论点 说明自己不堪出仕 公开表明了不与司马氏合作的政治态度 文章颇负盛名 阮籍的 咏怀 诗八十二首 透过比兴 寄托等手法 隐晦地揭露最高统治集团的恶行 讽刺虚伪的礼法之士 儒家的圣人之道已不再受尊敬 崇尚虚无 逃避现实的老庄学说备受欢迎礼教崩溃 人们思想和信仰上获得自由 人的个性得到突出的发展 专谈玄理 不理世务 成为一时风尚 即所谓 清谈 之风 政治与社会风气日趋靡烂 但思想的突破和对老庄学说的探求 又为文学和艺术注入新的养分 玄学 玄学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 代替经学 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 可以说是道学新的表现方式 故又有新道家之称 玄 本义为一种深赤而近黑的颜色 如玄武 许慎 说文 引意解为 玄 幽远也 玄 字出自老子 道德经 玄之又玄 众玄之门 言道幽深微妙 玄学 之称的由来 正是因为魏晋时期清谈家称 周易 老子 庄子 为 三玄 玄言诗导出山水诗 尚玄之风 人们追求返朴归真 把自然视为至善至美 寄情山水 醉心于自然被标榜为 高雅 超脱 飘逸 对自然美的欣赏从自发状态进入自觉阶段 对自然美的发掘和追求 成了这个时期造园艺术发展的生机勃勃的推动力量 从而出现了以山水为主题的自然山水园 寄情山水的表现形式 山水诗大量涌现 山水画作为独立画种出现 园林 隐逸a东晋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b南齐谢赫 古画品录 画有六法 跟园林的关系 南齐谢赫 古画品录 夫画品者 盖众画之优劣也 图绘者 莫不明劝戒 著升沉 千载寂寥 披图可鉴 虽画有六法 罕能尽该 而自古及今 各善一节 六法者何 一 气韵生动是也 二 骨法用笔是也 三 应物象形是也 四 随类赋彩是也 五 经营位置是也 六 传移模写是也 六法是我国传统绘画的美学准则 在中国历史上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大动乱时期 在三百多年的动乱分裂中 普遍流行着消极悲观的情绪 士大夫的思维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 独善其身 的消极避世思想逐步成为士阶层的主流思想 大自然成为他们隐居避世的理想之地 雅好自然 游山玩水便成为一时风尚 士大夫们认为 寄情山水的隐居生活 可以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完善和升华 在质朴 清逸 幽深的境界中 最能表现品性的清高和超脱 这种 追求幽深清远的林下风流 的审美情趣影响到文学艺术领域 也极大地促进了园林艺术的升华和发展 寄情山水 雅好自然 成为当时的社会风尚 但是 游历山川毕竟需要跋涉 需要付出艰辛的体力 而且不可能长期占有大自然 于是 便出现了在城市之中摹拟山水 营造 第二自然 的景观 园林 私家园林由是兴盛 民间造园成风 名士爱园成癖 有见于文献记载的已经很多 外族入侵 佛教传入 人们又出现及时行乐思想 人生几何 对酒当歌 魏晋隐逸山水的思潮还影响到宗教 园林 出现了大量与私家园林异曲同工的寺观园林 仅洛阳城内外就有1000多处 许多自然风景优美的山川都成为寺观所在地 天下名山多庙宇 成为中国风景名胜地的一大特色 同时 园林艺术兼融儒 道 玄诸家的美学思想而向更高水平跃进 园林景观多有儒 释 道思辨的色彩 从此以后 中国古典园林形成了皇家 私家 寺观三大园林类型并行发展的局面 魏晋时期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 出现了大量山水诗文 或写真山水 或写假山水 园林山水 为后人留下了众多的 山记 水记 园记 园林成为诗画艺术的载体 构园时讲究意境的创造 标志着我国园林从写实向写实与写意相结合过渡 升华到一个新阶段 代表作品谢灵运的 山居赋 对大自然山川风貌有精细的描绘 是我国古代第一位将山水自然作为审美主体 并取得成功的大诗人 文章中还涉及到卜宅相地 选择基址 道路布设 景观组织等方面的情况 是以往汉赋中所未之见的 标志着文人写意山水园的升华 庚信的 小园赋 通过描写一个简朴 宁静 恬淡 与世无争的小园 表现出作者对园林意境的追求 是文人写意山水园创作的一件极品 三 园林类型 1 私家园林2 皇家园林3 寺观园林4 其他类型 私家园林 城市型 建置在城市中或城市近郊别墅型 建置在郊外山水风景地带 北方别墅园 石崇金谷园他是晋武帝时任荆州刺史 敛聚了大量财富 晚年辞官退居洛阳城西北郊十三里之金谷洞畔 造园宅 即金谷园 石崇 自序 余有别庐在金谷洞中 清水茂树 众果 竹 药物具备 又有水礁鱼池 石崇 金谷诗序 有别庐在金谷涧中 有清泉 茂林 众果 竹柏 药草之屋 又有水石柱 鱼池 土窟 金谷园 是地主庄园和游赏性园林的结合 主题是以池沼花木为重点 风景更超静雅 北方城市型 北魏张伦园山池胜景园中筑景阳山有若自然 这个时期对于植物 建筑的布局也发生了变化 构石为山 表现了天然山岳的形象 并有树草栽木 犹如真山植被景观 颇有自然野趣 加上随势高低而构筑楼馆 成为园景的组成部分 创作了一个有山有水的地形 有山林有木及园林建筑组景的人工自然山水园林 山居赋 谢灵运 对别墅的开拓过程 如何利用山水风景地带而 相地卜宅 经之营之的情况作了详细介绍 如何收纳远近借景 庄园 别墅是生产组织和经济实体 但其天人谐和的人居环境及其天然清纯之美 则又赋予它们以园林的性格 南方别墅园 南方城市型 多为贵戚 官僚所经营 为了满足奢侈的生活享受也为了争奇斗富 很讲究山池楼阁的华丽格调 刻意追求一种绮靡的园林景观 茹法亮私园 南史 思倖列传 茹法亮传 茹法亮吴兴武康人也 齐 武帝即位 仍为中书通事舍人 势倾天下 广开宅宇 宇后为通池 钓台 土山 楼馆 长廊将一里 竹林花 药之美 公家苑囿所不能及 齐文惠太子 玄圃苑 南齐书 文惠太子传 记述 太子风韵甚和 性颇奢丽 精绮过上宫 开拓元圃园 使台城北堑与其中之楼欢塔宇等 多聚奇石 极山水之妙 昔上宫望见 乃于傍门列修竹 内施高障 造游墙数百间 诸施机巧 宜应障蔽 梁朝 湘东苑 以真山水为蓝本湘东王造湘东苑 穿池构山 跨水有阁 斋 屋 斋前有高山 山有石洞 蜿蜒潜行二百余步 山上有阳云楼 楼极高峻 远近皆见 这个时期的园林穿池构山 有山有水 结合地形进行植物造景 因景而设园林建筑 魏 晋 南北朝私家园林的成就 以园居生活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赐予 朱门何足荣 未若托蓬莱 何必丝与竹 山水有清音 园林规模由汉代的宏大 到朴素雅致 妙造自然的 小园 造园的创作方法从单纯写实到写实与写意相结合 私家园林率先迈出了转折时期的第一步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的隐逸格调必然影响到皇家园林 虽在都城中 却模仿自然山水 文献中记载较多的有北方的邺城 今河北临漳县西 洛阳 南方的建康 今南京 如魏初所建的帝王宫苑 铜雀园 十六国时的后赵石虎修建御苑 挖池叠山 苑中最著名的是 华林园 魏明帝在洛阳大造宫室御苑 其中主要的是芳林园 东晋和南朝建都建康后 天然湖泊玄武湖成为御苑区 历代均有新建 扩建 到梁武帝时臻于极盛 建康的皇家园林规模虽然不太大 但充分利用玄武湖优越的自然山水 精心设计 建造豪华 具有典型的 六朝金粉 气息 邺城 是三国时期曹魏的旧都 御苑铜雀园 园内除宫殿建筑外 在靠西城墙处筑高台三 冰井台 铜雀台 金虎台 分别储存冰 盐 粮食 另有鱼池 军械库 是一座兼有军事坞堡性质的皇家园林 园内凿渠引水 穿地筑山 已是以山水为宫苑的典范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邺城皇家园林的繁荣局面始于十六国的后赵 后赵石虎 公元335 349 在位于曹魏旧城之南另筑新城 并在连年战乱 民不聊生的情况下役使劳动人民修建御苑 其中最著名的是华林园 北齐高纬于武平四年 573年 扩建华林 改名仙都苑 规模更大 内容更丰富 仙都苑周围数十里 引璋河水入园汇为大池 池内堆筑五个岛屿象征 五岳 泰山 华山 衡山 恒山 嵩山 另有四片水域 四渎 象征长江 黄河 淮河 济水 通行舟船的水程长达二十里 池中岛上建楼架所 环池沿岸有堂 殿 及其它楼台亭榭不计其数 现这座大型皇家园林效仿自然挖湖堆山 洛阳是东汉旧都 原有宫苑于汉末悉遭董卓焚毁 曹魏自邺城迁都洛阳后 宫殿 园林主要在东汉旧址上加以重建 改扩建 芳林园为其中之一 后因避齐王曹芳之讳改名华林园 芳林园在洛阳城内的北面 乃东汉旧苑 魏明帝大治洛阳宫室时加以扩建 由皇帝亲自率领百官参加 劳动 可见这是当时最重要的一处皇家园林 洛阳城 北魏洛阳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它的功能分区较之汉魏时期更为明确 规划格局更趋完备 干道 铜驼街 衙署 宫城 御苑自南而北 构成城市的中轴线 这条中轴线是皇居之所在 政治活动的中心 它利用建筑群的布局和体型变化 形成一个具有强烈节奏感的完整的空间序列 以此来突出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的象征 大内御苑毗邻于宫城之北 便于帝王游赏 也具有军事防卫的用意 这个完全成熟的城市中轴线规划体制 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都城规划的基础 确立了此后的皇都格局的模式 北魏洛阳城 建康 为东晋和南朝历朝建都之地 东晋时已开辟城北附廊近郊的天然湖泊 玄武湖作为御苑区 到南齐时形成干道 衙署 宫城 御苑的中轴线规划序列 南朝皇家园林多半集中在湖山相接的玄武湖北 东 南三面 当年玄武湖比现在要大得多 曾作为训练水军的地方 湖中布列蓬莱 方丈 瀛洲三岛 西面直接连通长江 建康的皇帝皇家园林 历代均有新建 扩建和添改的 到梁武帝时臻于极盛的局面 经侯景之乱而破坏殆尽 陈代建国后才又重新加以整建 六朝 吴 东晋 宋齐梁陈 建康平面图 钟山龙盘 石头虎踞 南方汉族政权偏安江左 皇家园林的规模都不太大 但设计规划上比较精致 内容也十分豪华 这在后来的文人笔下乃是 六朝金粉 的主要表现 隋文帝灭陈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南朝宫苑遂被彻底破坏了 建康的皇家诸园中 比较著名的是 华林园 和 乐游园 华林园 东晋 华林园作为大内御园 位于宫城北面玄武湖的南岸 包括鸡笼山的大部分 始建于三国时的东吴 历经东晋 宋 齐 梁 陈的不断经营 是南方的一座主要的 与南朝历史相始终的皇家园林 早在东吴时期 即已引玄武湖之水入园汇为大池 东晋时园林已初具规模 东晋简文帝入华林园谓左右曰 会心处不必在远 翳然林水 便自有濠 濮间想也 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世说新语 濠 濮 庄子 秋水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 儵鱼出游从容 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 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 子非我 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 我非子 固不知子矣 子固非鱼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 全矣 庄子曰 请循其本 子曰 汝安知鱼乐 云者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之濠上也 后因以濠上指逍遥闲游之所 寄情玄言为濠上之风 又庄子垂钓于濮 后因以濠濮指高人闲居之所 皇家园林的情况与私家园林有所不同 后者异军突起 直接受到时代思潮的哺育 启导而茁壮成长 前者仍然沿袭上代传统 虽然狩猎 通神 求仙 生产的功能已经消失或仅具象征意义 景观的规划设计已较为细致精练 但毕竟不能摆脱封建礼制和皇家气派的制约 作为艺术创作就不如私家园林活跃 直到南北朝后期才接受私家园林的某些影响 在造园艺术方面得以升华到更高的阶段 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区别 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主要区别 第一是规模比较大 建筑类型多 形象华丽 第二是造景仍然保留着神仙境界的摹拟和各种象征寓意 第三是多用雕刻物 石雕 木雕 金属铸造等 作为园林的小品点缀 或者结合机枢而创为各种特殊的水体 第四是山水气度开阔 但缺乏曲折幽致 植物配置多选用珍贵品种 山石多选用稀有石材 因而形成迥然不同于私家园林的皇家气派 皇家气派注重历史的承传 导致一定程度的保守性 甚至园名以及主要殿宇 假山 水池的名称也是互相抄袭 对待时代美学思想思潮远不如私家园林之敏感 潮流毕竟不可抗拒 后期的皇家园林也逐渐受到私家园林的影响 局部开始运用写意手法 此后 皇家园林不断向私家园林吸取新鲜的养分 并贯穿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 3 寺观园林 佛教在东汉时由印度西域传入中国 是为 汉地佛教 魏晋南北朝时期 战乱频仍的局面是各种宗教易于盛行的温床 思想的解放也为外来的及本土成长的宗教学说提供了传播的条件 外来的佛教为了能够立足于中国 使其教义和哲理在一定程度上适应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 融会一些儒家和老庄的思想 以佛理而入玄言 于是知识分子也盛谈佛理 作为一种宗教 他的因果报应 轮回转世之说对于苦难深重的人民颇有迷惑力和麻醉作用 不仅受到人民的信仰 统治阶级也加以利用和扶持 佛教遂广泛地流行起来 道教开始形成于东汉 其渊源为古代的巫术 神仙 阴阳五行之说 奉老子为教主 张道陵倡导的五斗米道为道教定型化之始 东汉末 五斗米道与后起的太平道流行于民间 一时成为农民起义的旗帜 经过东晋葛洪加以理论上的整理 北魏冠谦之制定乐章诵戒 南朝陆修静制订斋醮仪范 宗教形式更为完备 道教讲求养生之道 长寿不死 羽化登仙 符合统治阶级企图永享奢靡生活 留恋人间富贵的愿望 同样不仅在民间流行 同时也经过统治阶级的改造 利用而兴盛起来 佛 道盛行 作为宗教建筑的佛寺 道观大量出现 由城市及其近郊而遍及于远离城市的山野地带 在佛教与中国文化相同化的大背景下 寺院园林与皇家园林 士人园林日渐融合 宗教建筑的世俗化意味着寺 观无非是住宅的放大和宫殿的缩小 南北朝时佛教兴盛 广建佛寺 佛寺建筑可用宫殿形式 宏伟壮丽并附有庭园 尤其是不少贵族官僚舍宅为寺 原有宅园成为寺庙的园林部分 很多寺庙建于郊外 或选山水胜地营建 这些寺庙不仅是信徒朝拜进香的圣地 而且逐步成为风景游览的胜区 此外 一些风景优美的胜区 逐渐地有了山居 别业 庄园和聚徒讲学的精舍 这样 自然风景中就渗入了人文景观 逐步发展成为今天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舍宫 舍宅 为寺 从而使寺庙园林与皇家 私家并无实质性的区别 如 河南登村 崇岳寺 北魏时是皇家离宫 山西大同云岗石窟 北魏修建时以园林形式而立 水经注 山堂木殿 烟寺相望 北地 洛阳 长安 敦煌 大同依赖皇家 以石窟形式出现佛教之地南地 江苏 四川 浙江以禅宗为主灵隐寺 普济寺 龙泉 金山寺等 栖霞寺 北魏永宁寺木塔 莫高窟北区石窟 敦煌 栖霞寺 大型园林均有寺庙点缀 已形成一种特色皇家寺庙作为点缀 北海 琼华寺颐和园 喇嘛庙等 寺观园林 公共园林特色北京法源寺以丁香著称唐朝贞都观 以桃花著称寺庙选址原则 近水源 生活用水 近树林 以便采薪 良好小气候 向阳背风 易于排洪 北京法源寺 寺庙的类型 a 据山而设寺庙 山小寺大 虎丘 b 置于山巅 泰山绝顶碧霞祠 c 藏于山坳 杭州灵隐寺 d 隐于洞壑 温州雁荡山 观音洞 e 滨临江湖 温州普陀寺 虎丘 碧霞祠 灵隐寺 观音洞 普陀寺 4 其他园林 公共园林 兰亭王羲之 兰亭集序 以清新朴素的语言 记叙了一次江南名流的雅集盛会 曲水流觞 兰亭 曲水流觞 曲水流觞水和九年 353年 三月初三上已日 晋代大书法家 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 孙绰等42人 在兰亭修禊后 举行饮酒赋诗的 曲水流觞 活动 引为千古佳话 这一儒风雅俗 一直留传至今 当时 王羲之等在举行修禊祭祀仪式后 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 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 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 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 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 谁就即兴赋诗并饮酒 据史载 在这次游戏中 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 十五人各成诗一篇 十六人作不出诗 各罚酒三觥 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 用蚕茧纸 鼠须笔挥毫作序 乘兴而书 写了举世闻名的 兰亭集序 被后人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为 书圣 曲水流觞 之俗 溯其源流 得从三月上巳这一古老风俗说起 上巳 是指夏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 它是我国古代一个祓除祸灾 祈降吉福的节日 远在周代 已有水滨祓禊之俗 朝廷指定专职的女巫掌管此事 祓 是祓除病气和不祥 禊 是修洁 净身 祓禊是通过洗濯身体 达到去除凶疾的一种祭祀仪式 到了汉时 将三月上巳确定为节 每逢该日 官民都去水边洗濯 不仅民间风行 连帝王后妃也去临水除垢 祓除不祥 后来 此俗又进一步演变为临水宴饮 魏晋以后 才将上巳正式改定为夏历三月初三为春禊 作为岁时节令中的重要节日 所有临水祓禊及水滨宴会活动都在这天进行 曲水流觞 是上巳节中派生出来的一种习俗 在举行祓禊仪式后 大家坐在水渠两旁 在上流放置酒杯 任其顺流而下 杯停在谁的面前 谁即取饮 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