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砂砾料碾压试验报告_第1页
渠道砂砾料碾压试验报告_第2页
渠道砂砾料碾压试验报告_第3页
渠道砂砾料碾压试验报告_第4页
渠道砂砾料碾压试验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渠道项目(S12标段)渠道砂砾料回填碾压试验报告编 制: 审 核: 批 准: 河 北 省 水 利 工 程 局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S12标施工项目部2007年8月21日渠道砂砾料回填碾压试验报告根据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应急供水工程渠道S12标渠道砂砾料回填碾压试验方案,我项目部于2007年8月19日20日进行了填筑碾压试验,现将有关试验结果报告如下:1.回填用砂砾料:根据第S12标段渠道工程施工技术要求的有关要求:砂砾料采用粗砂(大于0.5mm砂粒含量占50%以上)和砾砂(大于2mm砂粒含量占50%以上)各占50%左右混合料,且级配良好。碾压试验前对回填的粗砂和砾料进行了筛分,粒径符合设计要求,再以各50%(重量比)的比例,利用装载机拌制均匀。2.铺料、整平:装载机将拌和均匀的砂砾混合料运输至回填区域堤顶上用挖掘机将料由高处向低处铺料整平。本次试验确定左、右坡砂砾料布料的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顺水流方向在坡面铺设25cm、30cm、35cm 三种虚铺厚度。3.压实:采用履带式SD16型(履带宽50cm)推土机进行压实,压实时采用进退错距法,压痕搭压宽度大于10cm。压实时推土机从坡脚向坡肩方向行车,行驶至坡肩处顺原路返回在坡脚处错距。每种铺料厚度分别碾压3、4、5遍(具体位置见砂砾料碾压试验平面布置图),压实机械按试验分区进入试验区段进行压实。4.试验成果整理:按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规定在每个试验区均匀取样8个点,用灌砂法计算干密度(相对密度)。 由河北金涛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对所回填砂砾料进行相对密度试验结果,可知最大干密度2.08 g/cm3,最小干密度1.74 g/cm3,根据第S12标段渠道工程施工技术要求,压实相对密度不低于0.75,该砂砾料现场施工控制,其干密度应不低于1.98g/cm3。(1)铺料厚度25cm 压实3遍:最大相对密度为0.85,最小相对密度为0.71,合格率75%;厚度平均损失35mm;平均含水率4.2%;料层底部有小部分虚料、上下层面结合不太密实。 压实4遍:最大相对密度为1.02,最小相对密度为0.85,合格率100%;厚度平均损失40mm;平均含水率4.0%;料层底部无虚层、上下层面结合良好无剪力破坏现象。 压实5遍:最大相对密度为1.0,最小相对密度为0.85,合格率100%;厚度平均损失42mm;平均含水率4.1%;料层底部无虚层、上下层面结合良好无剪力破坏现象。(2)铺料厚度30cm 压实3遍:最大相对密度为0.85,最小相对密度为0.71,合格率62.5%;厚度平均损失42mm;平均含水率4.1%;料层底部有小部分虚料、上下层面结合不太密实。 压实4遍:最大相对密度为1.02,最小相对密度为0.87,合格率100%;厚度平均损失48mm;平均含水率4.0%;料层底部无虚层、上下层面结合良好无剪力破坏现象。 压实5遍:最大相对密度为1.07,最小相对密度为0.82,合格率100%;厚度平均损失50mm;平均含水率4.0%;料层底部无虚层、上下层面结合良好无剪力破坏现象。(3)铺料厚度35cm 压实3遍:最大相对密度为0.82,最小相对密度为0.71,合格率62.5%;厚度平均损失49mm;平均含水率4.1%;料层底部有小部分虚料、上下层面结合不太密实。 压实4遍:最大相对密度为1.0,最小相对密度为0.80,合格率100%;厚度平均损失5.6mm;平均含水率4.0%;料层底部无虚层、上下层面结合良好无剪力破坏现象。 压实5遍:最大相对密度为1.07,最小相对密度为0.87,合格率100%;厚度平均损失59mm;平均含水率4.1%;料层底部无虚层、上下层面结合良好无剪力破坏现象。 计算过程及结果详见附页5.试验结论:通过试验结果选择确定左右坡砂砾料的回填压实参数。渠道右坡设计40cm厚砂砾料,分两层铺料采用虚铺25cm和30cm结合,各铺一层均碾压4遍,铺料25cm平均压实损失厚度为4cm,铺料30cm平均压实损失厚度为4.8cm,外观良好且层底部无虚层、上下层面结合良好,相对密度能达到设计要求;压实成型后无亏坡现象,填筑厚度比设计厚67cm,砂砾料富余量由人工挂线削坡至设计基面。从铺料25cm和30cm厚碾压4遍的试验结果分析,均压实4遍两种铺料厚度均能满足设计相对密度值的要求,故为便于施工操作,施工时铺料两层,厚度取平均值每层厚2728cm,碾压4遍。渠道左坡设计25cm厚砂砾料,虚铺35cm碾压4遍,平均压实损失厚度为5.6cm,外观良好且层底部无虚层、上下层面结合良好,相对密度能达到设计要求,压实成型后无亏坡现象,填筑厚度比设计厚45cm, 富余砂砾料测量挂线,人工从坡顶向坡脚削坡至设计基面。6.施工工艺、工法:(1)砂砾料(产地:磁河)拌制: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粗砂和砾砂料,粗砂和砾砂用自卸汽车运输并在电子汽车衡上分别进行称量,粗砂和砾砂各占50%左右。将称量好的粗砂与砾砂运输至回填区域附近用装载机拌和均匀;(2)铺料、整平:分段分层进行铺料,每段长100米左右。装载机将拌和均匀的砂砾混合料运输至回填区域堤顶上用挖掘机将料由高处向低处铺料回填。严格控制回填料质量,人工清理料中杂物,保证填筑料纯净,人工配合挖掘机摊铺料并整平,全站仪控制铺料厚度,厚度均匀一致。与建筑物交叉的部位采用人工布料(如交通桥、排水井等位置)。右坡设计砂砾料回填压实厚度为40cm,分两层铺料,铺料厚度分别为25cm和30cm;左坡设计砂砾料回填压实厚度为25cm,铺料一层厚度为35cm。 (3)加水:根据砂砾混合料的含水量和天气情况适当加水,含水量过小在两种料拌和时直接用水泵加水至混合料湿润,由于砂砾料施工面比较大表层易干,采用水管直接洒水保持表面湿润。 (4)压实:采用履带式SD16型(履带宽50cm)推土机进行压实,压实时采用进退错距法,压痕搭压宽度大于10cm。压实时推土机进退行驶速度控制在1.5km/h,从坡脚向坡肩方向行车,行驶至坡肩处顺原路返回在坡脚处错距。相邻两段交接带碾迹应彼此搭接,垂直碾压方向搭接带宽度不小于30cm。压实达到相对密度设计要求后人工挂线削坡至设计断面尺寸;(5)坡脚齿槽砂砾料的回填采用人工回填、夯实,铺料厚25cm,木夯夯实3遍, 最大相对密度为1.17,最小相对密度为0.93,合格率100%。与建筑物交叉的部位也采用人工夯实(如交通桥、排水井等位置)。(6)质量控制检测:铺料压实,设专人控制,不得漏压。渠坡砂砾料压实取样是在坡面上进行,因此在取样前需做一取样小平台,采用灌砂法测定相对密度。现场及时采用灌砂法测定相对密度,按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规定5001000m3取样1次,每层至少1次。根据本工程铺料厚度较薄,按规范规定的数量取样数目较少,为保证工程质量加强质量控制,分层分段施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