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质兼气郁质详解_第1页
阴虚质兼气郁质详解_第2页
阴虚质兼气郁质详解_第3页
阴虚质兼气郁质详解_第4页
阴虚质兼气郁质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尊敬的 先生/女士: 您好!根据您提供的健康状态信息,经过中医专家组分析和评估,我们为您提供如下报告:体质类型和易患疾病根据中医体质测评,您体质和易患疾病的情况如下:1、体质类型:阴虚质兼气郁质。2、易患疾病:易患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易患郁症、脏躁、百合病、不寐、梅核气、惊恐等病症。相关知识: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基本体质类型。一种平和,八种偏颇。体质平和,健康之源;体质偏颇,百病之因。阴虚质:阴虚质的人先天不足,或久病失血、纵欲耗精、积劳伤阴。形体瘦长,平素易口干咽燥,性情急躁,耐冬不耐夏。常见表现:怕热,易怒,面颊升火,口干咽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或黄,舌少津液,五心(二只手心、二只脚心与头顶心)烦热,盗汗,腰酸背痛,梦遗滑精,舌质红,苔薄或光剥,脉细数等。气郁质:气郁质的人先天遗传,或因精神刺激,暴受惊恐,所欲不遂,忧郁思虑等,多形体偏瘦,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易患郁症等,不喜欢阴雨天气。常见表现: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动,或忧郁寡欢,胸闷不舒。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暗或萎黄。有时乳房及小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咽中梗阻,如有异物,或颈项瘿瘤。胃脘胀痛,泛吐酸水,呃逆哎气,腹痛肠鸣,大便泄利不爽。一旦生病则胸肋胀痛或窜痛,头痛眩晕。舌淡红,苔白,脉弦。健康状态根据您所填写的亚健康状态测评信息,您正处于亚健康状态。建议:请您根据我们为您提供的VIP辩体施养方案,注意摄生保养,饮食有节,劳逸结合,生活规律,坚持锻炼,保持身心健康。相关知识:亚健康状态测评:是基于北京市科技项目北京地区亚健康状态中医干预措施及证治规律的研究所制定的亚健康筛选表进行测评。该表通过评分测评健康状态和亚健康状态。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其内涵与中医学一直所倡导的“体壮曰健,心怡曰康”不谋而和。健康状态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特点,人体在不同年龄的阶段、不同的生活环境内,会呈现不同的健康水平。选择科学生活方式,进行预防保健,能够有效地预防疾病和损伤,维护和提高健康。正如黄帝内经所云:“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自然环境适应能力根据中医体质及亚健康测评,您目前的体质类型是阴虚质。冬天对于阴虚质的人来说,似乎不算太难过,因为他们普遍怕热不怕冷,耐冬不耐夏。 建议:您根据我们为您提供的VIP辩体施养方案,根据您的体质类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选择一个科学合理、舒适清净的养生环境,对您改善偏颇体质,保障身心健康、延年益寿是非常重要的。相关知识:自然环境适应能力是人类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适应的程度。人与自然界休戚相关,“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黄帝内经)。“天人相应”、“顺应自然”是人适应环境能力的重要体现,而人体体质差异又导致其对外界气候和环境适应能力不同。自然条件的差异,如气候、水土性质等能够影响人体体质,如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中提出“土地良沃,泉水清美。地势好,亦居者安”。而吕氏春秋云:“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痿,此阴阳不适之患也。”VIP辩体施养方案根据您的中医体质类型,运用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和方法,遵循中医“三因制宜”(因人、因时、因地)的原则,为您提供以下包括膳食、养心、起居、运动、经络的养生调摄方案,指导您向生活行为和方式要健康。总原则外顺四时,内应五脏,协理阴阳。【辩体施膳】原则“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黄帝内经。您的膳食以杂食整体平衡为佳。四时五季宜选食物1、春季:减酸增甘,多食菠菜、番茄、大枣等。2、夏季:少苦增辛,多食萝卜、油菜、芥菜等。3、长夏:省甘增咸,多食苋菜、紫菜、海参等。4、秋季:少辛增酸,多食木瓜、橙子、马齿苋等。5、冬季:少咸增苦,多食苦瓜、核桃、橘子等。膳食宜忌1、平衡膳食,适量摄入肉类食物,以充养肾气。2、不宜多食辛辣刺激、膏粱厚味的食物。3、因时调养,选择时令的食物及食谱。补阴虚食品甲鱼、燕窝、百合、鸭肉、黑鱼、海蜇、藕、金针菇、枸杞头、荸荠、生梨等,可经常交替选服。阴虚忌食胡椒、肉桂。精选茶饮益气养阴茶。【配方】党参、黄芪、麦冬、五味子各20克。【制作】开水冲泡即可。【功效】益气养阴。【用法】早晚温服,可常饮用。精选食谱桃仁50克,杏仁50克泡发洗去皮,花生米150克泡发洗净,加佐料共煮熟,勿煮过火;将芹菜250克,用开水焯过待凉,与桃仁、杏仁、花生米拌匀,加入少量盐即可食用。可做正餐小菜。菜类胖大海35枚,生月石0.5克,用沸水泡上药1520分钟后即可徐徐饮。汤茶类山楂40克打碎,陈皮10克切碎,加水煎汤,加红糖适量温服。汤茶类枸杞叶150200克洗净,猪心1个洗净切成小片,先用花生油入锅烧热,将枸杞叶和猪心下锅同炒,加食盐少许调味,即可佐餐。菜类先将大枣10枚洗净,小麦30克淘洗干净,再与甘草6克共煎煮23次,去渣取汁,每日早、晚以汤代茶。汤茶类另外可少量饮葡萄酒,以活动血脉,提高情绪。并多食一些能行气的食物,以蔬菜和营养丰富的鱼、瘦肉、乳类、豆制品为宜,如佛手、橙子、柑皮、荞麦、韭菜、茴香菜、大蒜、火腿、高粱、刀豆等;中医说肝郁气滞,而阴虚又会肝郁,所以日常也需要注意选食养阴养肝的食物:有葡萄、雪梨、豆腐、黑豆、梨、银耳、芝麻、百合、藕、海参、蜂蜜、鸡蛋等。常吃柑橘以理气解郁;痰郁者平时常吃萝卜,顺气化痰,用木蝴蝶、厚朴花各3克泡水代茶饮,以理气化痰。【辩体养神】原则养生莫若养性。四时五季的怡养心神、修德养性是护养您健康的重要环节。四时调神1、春季戒怒,宜郊游踏青、赏花嬉戏、陶冶性情。2、夏季养神,应保持内心的平静、清净心神。3、长夏怡神,合理安排作息,缓解气候所带来的压力。4、秋季防悲忧,神志安宁,心气平和,减缓秋季肃杀之气。5、冬季藏神,修德养性,少私寡欲,以备来年阳气生发。【起居调摄】原则“善摄生者卧起有四时之早晚,兴居有至和之常制”(孙思邈)。1、居室安静清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2、四立、二至、二分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这8个重要的节气,应注意调护、保持体力、情绪稳定,及时增减衣服,谨防外邪侵袭。3、睡眠禁忌:睡前不宜饱食、饥饿、大量饮水或浓茶、咖啡;睡前不宜七情过极,读书思虑;睡前不宜剧烈运动;寝卧忌当风、对炉火、对灯火;睡卧忌蒙头张口;醒后忌恋床不起。卧向根据您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卧向。1、卧位东西向:春夏头朝东,秋冬头朝西,以符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首选)。2、四季恒东向:东方主升发之气,东首而卧,清升浊降,头脑清楚(或选)。3、避免北首而卧,否则损伤人体阳气。睡眠时间1、适应自然界四时阴阳消长的变化。2、春夏晚睡早起,秋天早睡早起,冬天早睡晚起。3、平均以每天保证8小时左右睡眠时间为宜。【运动养生】原则动则升阳,静则养阴,动静互涵,适量运动。顺时施练,刚柔相济,强壮体质。阴虚质的人运动时只适合做中小强度、间断性身体练习,如太极等。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适宜项目1、春季:旅游、散步。2、夏季:游泳、健身球等。3、秋季:旅游观景。适当多练健肺功法、浴鼻功、漱泉术等。4、冬季:导引、太极拳、跳绳等。注意事项1、初春晨练不宜太早,尤其在北方;运动时注意防风沙,及时增减衣服,预防感冒。2、夏天的运动在清晨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进行。【经络养生】原则“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黄帝内经。以中医经络理论为依据,刺激人体腧穴,调整经络,激发营卫气血的运行,和阴阳、养脏腑,达到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益寿延年的养生功效。选取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选穴涌泉、三阴交。足太阴脾经共21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内侧面和侧胸腹部,其中重点为三阴交穴,该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健脾胃,益肝肾。足少阴肾经共有27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内侧以及胸腹部前正中线的两侧,其中重点推荐涌泉穴,该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滋阴益肾,平肝熄风。保健穴位关元: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气海: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5寸。命门: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