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要 2003 年 6 月,教育部提出了培养适应 21 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 人才培养模式,即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 (简称课程方 案) ,提出培养专业基础宽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具 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 篮球专修课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主 干课程之一,在体育院系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河南省作为一个体育教育大省,篮球 专修课在新形势下如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河南省乃至全 国体育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科研方法, 对河南省 9 所有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高校篮球专修课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旨在全面了 解河南省篮球专修课开展的情况,学生培养模式和发展趋势,进一步明确体育教育专业 篮球专修课的教学目标、规范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探索如何突出篮球教学对学生 的能力培养。为推进河南的体育教育改革,提高当地的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主要结论为: 1篮球专修课学时都达到了规定的课时要求,专修课的上课时期也比较合理。但 是由于第四学年的教学实习及就业的缘故, 很多学校不能完全按照教学计划的教学时数 进行教学。 2目前河南高校篮球专修课的教师高职称人员比例较高,教学实践经验丰富;学 历结构还不够合理,硕士以上高学历人员比例偏低; 3教学过程中教学法和教学手段单一。常规教学方法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现代教 学方法使用率偏低。 4考核内容以“技术考试+理论考试+平时成绩” 为主要形式,技能水平并没有引 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教学评价形式单一,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评价主体基本是教师自主 评定,没有学生的互评和自评。 5受升学来源的影响,学生篮球基础不够理想。 关键词: 关键词: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现状 ii abstract in june, 2003,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oposed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aiming at cultivating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so as to meet needs of the 21st century, that is, “national curriculum program for physical education undergraduates of general institutes of hig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program for short. it aims at cultivating pe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with solid professional basis, modern concepts of education, scientific literacy, professional ethics,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basketball course designed as the backbone of the professional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eaching of pe colleges. henan, a major physical education province, should focus on how to make basketball course adapt to education reform and adapt to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which is urgent for sports educators from henan province and all over china. this paper conducts a 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basketball teaching at 9 general institutes of higher education in henan province by use of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logic analysis as well as other research methods , which aims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 of basketball courses, students training mode and its development trend, specify teaching goals, regulate the teaching contents,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and explore how to highlight the role basketball teaching plays at the students ability cultivation. this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pe teaching reform and improving the local education quality.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total hours of basketball elective class have reached the classes specified requirements, designed course class period also quite reasonable. but because of the fourth year teaching practice and graduation jobs sake, many schools cannot complete the teaching plan of teaching hours for instruction. 2. at present, the percentage of title personnel is higher, the most teacher have the rich teaching experience; degree structure is not reasonable, masters or higher degree teacher is not enough. 3. the methods and tools of teaching is single. teacher main use the conventional teaching method, utilization rate of modern teaching methods is low. 4. examination content include technique examination + theory test + peacetime achievement as the main form, the students skill levels did not cause the enough atten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form is single, main use of summative assessment .evaluation body basic is a teacher, have not students independent evaluation and self-evaluation. 5. by the influence of entrance source, students basketball basis is insufficient ideal. iii keywords: university of henan province,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basketball specialist class, teaching situation 首都体育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首都体育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本论文所用方法、手段及数据真实可靠,研究工作是在导师的 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无任何剽窃他人成果行为。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 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 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文完全意识到本声明 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 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首 都体育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 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请在以下相应方框内打“”): 1、保密口,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 书。 2、不保密口。 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1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 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 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因此,发达国家的高等学校都把课程改革列为教育改革的首 要因素。尤其是课程体系改革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研究的主流。 进入 21 世纪,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规格 和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小学教育对师资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不断提 升高等师范院校人才培养层次与规格。包括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办学模 式、课程设置、教材内容等各个方面。体育教育同样如此,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 思想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需要,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提高教 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体育教育人才势在必行。过去,我国普通高 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中等学校体育师资,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进 步,社会对体育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2003 年新制定的教学大纲对专业培养目 标也做出了重新的调整,即由原来的“培养中等学校体育师资”拓展成为“培养能胜 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 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 ” 目前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 对地区的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改革措施是 具有现实意义的。对推动当地乃至全国的教学改革都有借鉴和参考价值。然而就当前 诸多现状调查及改革的文章进行整理和阅读发现, 研究模式基本相似, 内容相对单一。 对河南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篮球专修课教学的整体研究还是空白。 1.2 选题意义 篮球课程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校体育院系技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也是体 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长期以来,我国篮球课程“重技术轻理论”的思想还比较严 重,从理论基础到教学目的、教育内容、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各方面均是如此。采 用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也趋向训练化。进入 21 世纪后,以往篮球课程教学内容 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显露,市场对篮球人才的需求和规格都发生了变化。作为 未来体育教师培养的基地,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篮球专业肩负着为中、小学输送合格的 篮球体育教师的重任。 提出对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具有 较高的理论意义。 河南是我国的人口大省, 每年的升学考试人数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都居全国前 列, 其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质量的高低对于河南学校体育工作更具有直接而广泛的 影响。加之河南地处中原,地理位置显赫,但依然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在我 国实施中部崛起计划的倡导下,为促进河南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 2 体育教育专业教育教学质量, 对河南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中的篮球专修课程的教学 现状进行探讨,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河南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而为改革 篮球专修课程提出建设性对策。 这对于促进体育教育专业的良性发展都具有积极的现 实与历史意义。 1.3 研究研究目的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结合河南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 际,通过对篮球专修课的教学现状进行较深层面的调查研究分析,提出较为符合实际 的改革建议和措施,为教师进一步提高篮球专修课教学质量,从理论与实际上提供有 针对性的建议与参考,力求能为河南本地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提供有积极意义的借 鉴。 1.4 文献综述 本研究通过对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的文献资料搜索查阅, 近 10 年来有关体育教 育专业教学现状和改革的论文较多, 其中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的文章 96 篇, 包含硕士论文 12 篇。 1.4.1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 1.4.1.1 国外关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主要进展 国家要发展,教育先行;教育要发展,师范教育要先行。世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 以提高教师质量、教师素质。 从培养目标来看,国外高等体育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不仅从事体育教育,而且扩展 到体育指导员、运动顾问、特殊人群教育上,表现为培养“通才”型的体育师资 1。 例如,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中,只有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体育教师,但要获得毕 业证书除了学习体育教育基础课程以外还要加修一门健康、安全、娱乐、运动训练、 驾驶员教育或者其他领域的内容作为第二专业。这不仅扩大学生的就业面,也增强了 学生的社会适应和生存的能力。 从培养模式来看,由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存在种种差异,教 育模式也不尽相同。二战后美、日、意、德等国大刀阔斧的改革示范教育,做法是取 消了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师资由综合大学承担。学制上采取有“4+0”模式(学士 学位) 、 “3+2”模式(双学士学位) 、 “3+1”模式(专业课程+教育课程) 、 “4+1”模 式(双学士学位)或者“4+2”模式(专业课程+教育硕士) 。其中教育课程或教育硕 士课程分别由大学设置的教育学院或教育系承担 1。这种开放式的培养模式优点是课 程设置广泛机动,培养目标灵活多样,教学设施条件可以得到充分的保障,学生的学 术水平较高,知识面较宽,就业面宽广。随着国际师范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以及对体 1许瑞勋.中国体育教师教育的改革审视与创新研究m.第一版.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年. 3 育教育专业复合人才的不断需求,开放式非定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必将成为 21 世纪国 际体育教师的主流。 从课程设置上来看,国外体育院(系)体育专业课程改革和发展有以下几个趋势: 一是课程设置选修化,即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 发达国家的教育机构对课程设置自 主性较强,充分运用学校的的学科资源增加选修课的内容,培养出适合人才市场需要 的合格人才。二是课程设置国际化、个性化。即根据各国的国情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开 设特色课程。课程体系中术科课程不仅开设了常规的运动项目,还开设了民族传统项 目。体育实践课不再仅仅是竞技运动项目,普遍重视开设健身、娱乐、休闲、医疗、 野外生存等课程。 三是课程设置小型化,增加课程的门数,拓宽、 加深学生的知识基础, 以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要。 2 1.4.1.2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 进入 21 世纪,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着教学理论的发展。新的时代、新的教学实 践、新的情况,提出了许多教学理论方面的新问题。随着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实施以及 新一轮课程方案的出台, 国内的许多专家学者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也在进行不 断地探讨。 首先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如:黄汉升, 季克异在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研制及其主要特征 3中提出 我国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课程要更新教育观念,贯彻落实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增加选修课,减少必修课的比重,加强专业学科课程, 相应减少术科课程的比例;(3)拓宽专业口径,增设新型课程;(4)改革教学管理制度, 实行完全学分制等。 龚得贵、 吴步阳等人在 社会转型期我国 “高师” 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探索 中总结了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修订的体育院系教学计划的经验,借鉴国外研究成果, 突出师范教育的特点,构建出了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基本框架体 系。 董国永、李慧在试论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里强调我国体 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偏离;课程设置不能很好 地反映培养目标的要求。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在注意到体育的特性的同时,更应 该从教育的思路去构建 4。 考察培养目标所应具有的素质, 特别应该注意社会的需求, 设置一些有关教师职业素质的课程,针对学生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师资格考核制度,以 提高培养的质量。 针对 2003 年现颁布的课程方案也有学者提出质疑,如胥英明的对的质疑就培养目标定位过高,培养规格欠妥,课程 设置及课时分配不合理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此外, 还有较多学者从体育教师培养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 如张晓玲,杨烨在 论 教师教育视野下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与发展 中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各学科先进理 论的涌现,体教育专业逐渐从一种竞技化倾向培养教师的路径中开始意识到专业修养 的重要性,开始把思考的维度从竞技体育领域转向教师教育视阈。未来体育教育专业 的发展必须首先明确其专业属性是培养体育教师,并把它作为基本的精神资源、作为 一个根深蒂固的根基,在这个基础上广泛吸收各相关学科先进的理论与实践,取用其 精华,然后在自身融合更新的基础上,完成自我的完善;2005 年石振国的 “体育社 会化”形式下高师体育教师培养模式及对策研究对新时期体育教师在社会生活中所 扮演的的角色及体育教师的知识素养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刘茂昌,谢芳等人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中提 出当前实践教学环节非常薄弱,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因此,开发和利用 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资源对促进高校发展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 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体育实践课程资源,可以发挥体育实践课程资源的教育优势, 以及其弹性和地方特色。 1.4.2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作为高等体育教育系统的子系统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课程教学理论的研 究,其发展同样受到社会发展和教育制度改革的制约与影响。在长期的篮球课程教学 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人们通过不断的认识和探索,逐步形成、完善了我国篮球教学理 论和知识体系。研究内容包括:篮球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 果与考核评价以及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 1.4.2.1 篮球教学理论与教学模式的研究 2004 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里指出球类课程的总体目标是:球类运动具有竞技性、游戏性、健身性、集体性的特 点,通过球类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球类运动文化基本特征和球类运动的 基本规律,掌握球类运动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球类课程教学的 能力和运用球类运动手段进行强身健体活动的指导能力 5。 焦胜利在基于能力本位理论对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内容设置的思考 中提出了要对篮球专业的教学目标进行细化,简化篮球理论知识的讲授,加强对篮球 技战术的教学与训练,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 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瞻在我国篮球教学理论的发展与特征研究中提出了我国篮球教学理论建设 的阶段性、整合性与微观化,我国篮球教学理论缺乏创新性、基础理论建设不足、缺 5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4. 5 乏学科整合研究以及理论脱离实践等。 宋丽媛等人在构建篮球普修课教学新模式中提出教师在采用教学方法时,不 仅是为了掌握、巩固、提高、运用技术,还要结合当前技术革新特点,讲解其发展趋 势,让学生了解该项技术的发展方向,促使学生多看课外参考资料。开拓眼界,补充 新的信 6。另外教学过程中同样重视思想教育的机会,把教人和育人同样运用于实践 课中。 当前我国篮球教学改革的研究还只处于理论阶段, 在实际的教学运用中依然存在 较大差异,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模式还没有建立,面对目前大规模的教学改革,探讨如 何通过改善教学思想和观念加强对体育教师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 还是一个艰巨的重任。 1.4.2.2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研究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够沟通师生双方之间“教”与“学”的活动 信息,进而调控教学过程,提高信息的传递与接收效果,有力地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7。然而目前大多数体育院、系篮球课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 作用,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偏重于课堂讲授,不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生死记硬背,机械 模仿技术。教学手段还不够丰富,沙盘、挂图、摄像机计算机等仪器设备运用还不够 广泛,严重束缚和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鉴于此种状况国内许 多都积极的进行篮球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善的思考。 宋海滨在普通高校篮球教学的问题与分析中谈到:教学技巧缺乏,不重视学 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学手段单一,现代教学技术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运用不够是普 通高校篮球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指出大力加强比赛教学,培养学生兴趣,因材 施教,注重多媒体教学的应用,灵活采用教学方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张贤贵在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教学的最优化模式研究 16中指出在设计最优化教 学方案时,对教学方法的优选首先要从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两方面对教学方法进行优 选。并制定出了教学方法设计方案。 王军的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篮球技术教学与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这样提 到在篮球教学中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采用更具实际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才能真 正的让学生学以致用。 在众多研究中,也不缺乏大量的具有新意的实验研究,从实践层面进行积极的探 索。比如曹竟成的体育教育篮球教学中“心智技能互动”教法的实验研究 ,张伟 健 研究性学习在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 袁铜墙、 席玉宝的 体 育专业篮球专项课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研究等。他们吸取国内外先进的理 6 宋丽媛,邓艺珊, 宋丽娟.构建篮球普修课教学新模式j.体育学刊,1998(04). 7 许奋奋.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7, (s1) . 6 论成果,通过自身设计的实验证明了: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仅可以丰富教学 内涵、完善教学过程,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当前关于篮球教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面, 这些文章很多也都吸 取了国内外的先进教学理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然而在探讨运用何种的教学方法 和手段的同时缺乏与实际的相结合,比如学生的质量,班级人数,师资状况等这些影 响教学方法得以实施的因素都缺少考虑, 往往就使这些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得不到很好 的运用。根据实际的情况,做出更符合实际的举措,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1.4.2.3 教学效果及考核评价 教育评价是当代教育改革中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而体育教学评价是学校实现科 学管理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长期以来体育教育专业的篮球教学一直缺乏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 教学中考评与教学 活动是脱离的,对学生的考试评定中基本以“技术考试+理论考试+平时成绩”为主。 考评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基础与进步幅度,仍采用竞技篮球评分标准与方法,这种做法 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8。并且对学生进行体育学习评价时,基本是教师自主 评定,没有学生的互评和自评,显然也是不太合理的。 唐海军、何芳通过实验提出采用三级评定的方式对学生的篮球学习状况进行评 价,所谓的三级评定就是指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淡化教师评价“一刀 切” 现象,采用自评、 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使学生体验到被尊重和重视, 激发其主动参与性 9。 盛峰、盛建萍等人在自组织竞争与高校体育专业篮球教学评价体系里基于自 由竞争的理论初步制定了由运动技能、社会适应性、心理健康等 5 个一级指标、19 个子指标构成的神经网络评价体系并进行了实验研究 10。 结果发现不仅有助于提高学 生练习积极性,能较准确地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评价结果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同时 学生能在学习中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郭斌在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程过程性评价研究里提出篮球专修课时间较 长,一般持续 4 个学期以上,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阶段性 评价,这样可以反映出学生的进步幅度情况,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单元式的 教学考评体系还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质量。 另外,千少文在评价体育院系篮球专修学生课业发展参照体系的研究 21中比 较有新意的提出无论是相对评价、还是绝对评价,都必须为评价寻找一个参照体。将 篮球专修学生课业评价参照归纳为一个体系,并将其分为 3 个层次:个人发展参照、 教 育目标参照和教育常模参照。 8季浏.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启示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5(06) 9唐海军,何芳.三级评定考核模式在篮球专业课中的实验研究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3). 10盛峰,盛建萍,潘企,盛绍增.自组织竞争与高校体育专业篮球教学评价体系j.体育科学研究,2008, (02). 7 目前关于篮球教学效果及考核评价的研究, 比较真实的反映的当前篮球教学的现 状,许多考评方式也都值得我们借鉴,然而这些研究多数针对选择怎样的考评模式, 能够更深入的对具体考试内容及其合理性等方面的研究很少,仍需我们继续的探讨。 1.4.2.4 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 篮球专修学生究竟要具备哪些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 题。也为我们制定教学内容提供依据。很多学者都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体育教 育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指学生以其拥有的知识和专业技能为基础,在学习与实 践过程中,以创新手段将体育理论知识与体育项目技能技巧不断整合,形成自身独具 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为自身获得持续竞争的能力的集合 11。 谢正阳在其硕士论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内容与教学评价的研 究 23里经过专家问卷调查得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按重要的程度依次 为:教学训练能力、专业理论知识、专项运动技能、科学研究能力、自学创新能力、 交往合作能力、竞赛组织能力以及裁判能力。 李希水、程凤春在论高师体育专业篮球专修课学生能力的培养中依据自身实 际教学中总结出的经验,指出讲解示范教学能力、组织教学能力是重点,强化技战术 运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裁判能力与科研能力水平是不断地需求,还要重视对学 生教书育人能力以及传授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这是当今中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趋 向。 另外,还有许多学者针对学生单项的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具体的调查和研究,如张 秀华, 李凌, 韩桂凤、 李昕等人通过微格教学对学生教学技能培养就行了深入的研究。 刘闯, 张健、陈立,鞠复金, 丁永康等人提出关于篮球专修班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的方 法和建议。 如何评价学生掌握的能力水平是教学中的难点,李爱民在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篮 球专修学生教学能力的综合评价 中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高校篮球专修学生篮球教学 能力进行综合评判,意在通过较为客观的、定量的评价方法改变长期以来教师根据以 往经验为主进行评判的现状 12。 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目的、有意 识、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是关键,教师要不断提高自 身的素质,改革创新,探索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与手段。 综上所述,前人的研究中集中包括了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试评价 以及学生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 为本人从整体层面进行对河南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篮球 专修课教学现状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可参考的理论基础平台。 然而, 在当前的研究中, 11文勇.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 12李爱民.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学生教学能力的综合评价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27 (02). 8 专门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的研究很少, 大多数是从高校篮球专修课的某一 方面进行研究,有其不完整性,局限性。另外,对教师的教学方法研究较多,从学生 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状况入手的研究却很少。我国著名教育专家顾明远教授曾指出,教 学过程的参与者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部分,提高教学效果不仅要注重教师的引导作 用,更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研究教学过程必须两者兼顾。 伴随着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应如何进行篮球专修课的教学改革,使学生 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成为当前要解决的任务。 本文在对河南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篮球专修 课教学现状的调查中,希望查找到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推 进河南的体育教育改革,提高当地的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9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河南省各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篮球专修的教学现状为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 河南省高校中设置有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篮球专修课教师和学生。因个人能力、经费 条件及时间所限,选取了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许昌学院、河南科技大学 9 学校为主 要调查对象,这 9 所高校占河南省设有体育教育专业本科高校的 56.25%。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网、ebsco 运动科学等数据库的 搜索,搜集大量与本研究相关的论文共 87 篇;阅览了相关法规文件,如:国务院颁 布的“教育法” 、 “体育法” 、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等;查阅国家教育部关于高等 体育院校改革、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有关文件,以及课程论、教学论、学校 体育学等书籍中的有关内容;收集河南 9 所本科院校的篮球专修课现行教学计划。为 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2.2.2.1 问卷的设计 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并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 以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项教学体系为 主制定了专家问卷,在专家意见下经过多次修改,设计了河南高校体育专业本科篮球 专修课教学现状教师问卷以及学生问卷。 2.2.2.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对篮球专修学生笔者采用现场发放、 当面回收及委托相关教师发放、 回收的形式, 共发放问卷 320 份, 回收 304 份, 回收率 95.0%, 有效问卷 298 份, 有效回收率 93.1%。 对篮球专修课教师采用送递或信函形式,发放教师问卷 22 份,回收 21 份,有效率问 卷 21 份,有效回收率 95.45%。 2.2.2.3 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效度:为了确保问卷的有效性,对 12 位专家发放效度检验问卷,对问卷的内容 和结构分别设置了“非常合适” 、 “合适” 、 “基本合适” 、 “不太合适” 、 “非常 不合适” 5 个等级,最后由专家给问卷的总体设计进行打分,满分为 10 分。见表 1、 表 2、表 3 和表 4。 10 表 1 进行效度评价的专家情况统计 教授 副教授 合计 人数 5 7 12 % 41.67 58.33 100 表 2 问卷内容设计评价结果 非常合适 合适 基本合适 不太合适 非常不合适 合计 频数 2 6 4 0 0 12 % 17 50 33 0 0 100 表 3 问卷结构设计评价结果 非常合适 合适 基本合适 不太合适 非常不合适 合计 频数 2 8 2 0 0 12 % 17 66 17 0 0 100 表 4 问卷效度评分统计表 专家打分 9.5 9 8.8 8.7 8.5 8.0 平均值 8.62 专家人数 1 1 1 3 4 2 专家总数 12 从以上专家评价结果来看,问卷设计效度较高,符合发放要求。 信度:为了确保问卷的信度,问卷采取了小范围内重测的方法,前后两次发放问 卷日期相隔 20 天。回收后计算两次问卷间的相关系数,r=0.842,证明调查结果的可 靠性显著,问卷的信度符合调查要求。 2.2.3 访谈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需要, 走访河南省体育院系相关领导和负责人以及篮球专修课教 师, 深入了解河南省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程设置、 开设现状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等, 为本研究的顺利完成提供事实依据。对省内外专家进行电话访谈,咨询篮球专修课教 学改革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影响因素, 并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向有关专家进行咨 询、请教。 2.2.4 数理统计法 根据统计学和社会学研究方法中的基本要求,针对调查问卷所获得的有效数据, 借助 spss13.0, 对支持本研究论点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 2.2.5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学中的相关方法对所搜集到的资料和调研信息采用比较、分析、归纳的 方法进行总结与分析。 11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河南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调查河南地区篮球专修课的教学现状, 必须对整个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有一 个宏观的了解。 改革开放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共有 5 套专业课程方案,其培养目标也 逐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80 年和 1986 年的教学计划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 体全面发展的中等学校体育教师;1991 年的教学计划在培养目标中突出了培养从事 体育教育和科研工作的中等专业学校体育教师;1997 年的培养目标扩展为:培养适 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掌 握体育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体育科学研究基本训练的体育教育 人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体育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 照原有的标准培养出来的学生己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向培养 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体育教育专业也应注重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培养。于是,2003 年 6 月教育部新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 , (以下 简称课程方案 )其中所阐述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能胜任学 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 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 也进一步说明了培养目标以培养体育教 师为本、辐射其他体育相关领域,拓宽专业培养口径和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增强学 生选课的灵活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表 5 河南省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一览表 高校名称 教学目标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本专业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专业基础宽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 德,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发展潜力,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 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体育科学研究、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 导员等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体育人才。 安阳师范学院 培养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较深厚的文化素质和科 学素质的中等学校合格的体育师资。 郑州大学 培养适应我国新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宽口径、 厚基础、 强 能力、高素质”的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系统 地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掌握学校体育工作 规律, 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 并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育、 12 教学、训练、竞赛工作,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 体育指导工作以及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 才。 信阳师范学院 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遵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 掌握体育 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掌握学校体育教育工作 规律, 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及素养,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能够胜任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 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周口师范学院 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主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 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校体育师资、学科教学研究人员以及教育 行政管理人员,并为高等学校和体育科研机构输送一定数量的研究生。 河南师范大学 该专业旨在培养从事中等以上学校体育教育以及其他社会体育工作的 专门人才。 河南科技大学 培养能从事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 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复合 型体育创新人才。 许昌学院 培养能够胜任中等学校体育教学、科研和业余训练工作,具备组织竞 赛活动、群体活动、担任裁判工作、承担社会体育组织及保健康复指导 能力的专业人员。 河南大学 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 握学生体育工作规律,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 专长,能在中等学校从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和竞 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 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从 5 表中可以看出河南各高校的培养目标都相应的结合教育部新颁布的课程 方案中确定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能很好学习新课方案的指 导思想和精神实质,将新的课程方案贯彻落实到体育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但 有个别学校仍然定位为培养中学体育师资,或者没能反映出“复合型人才” 的新要 求。如安阳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等。这需要引起各学校领导及其负责人的重视, 应当根据学校自身的状况和学生特点逐渐进行调整, 从而满足现代社会不断进步对人 才的需求。 13 3.2 河南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教学目标分析 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课,还没有明确的课程目标,篮球专修课 程主要参照体育教育专业球类课程目标来进行教学。 从历年的球类课程指导纲要的演 变来看(见表 6) ,对学生运用球类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要求由 1993 年的了解到 1998 年的比较系统掌握,再到 2004 年的掌握,充分表明体育课程 目标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的培养。2004 年的指导纲要更突出运用球类运动手 段进行强身健体活动的指导能力,这也反映了课程目标的时代性,新时期的体育教育 人才不仅会教学,而且还会运用球类运动手段进行强身健体活动的指导能力。工作环 境不仅是在中学,随着社会进步社区群众体育也已越来越大众化,这就要求学生还要 能够适应和胜任社会体育指导工作。 表 6 我国历年球类课程目标的比较 时间 球类课程目标 1993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球类项目的运动规律及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 具有从事中学球类教学和组织指导课外锻炼、竞赛及场地、器材管理能力, 以胜任中学球类教学和指导课外活动的工作。 1998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球类运动规律,较系统地掌握球类运动的基本理论、基 本知识、基本技能,以胜任中学球类课程教学和指导课外活动的工作。 2004 球类运动具有竞技性、游戏性、健身性的特点,通过球类课程学习使学生了 解球类运动基本特征和球类运动基本规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5单元祭十二郎文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散文欣赏
- 行政管理中的战略思维试题及答案指南
- 2025年回迁房买卖合同协议书
- 2025购物中心租赁合同
- 市政学课程设计的创新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大量农产品买卖合同标准范本
- 工程项目交付方式研究试题及答案
- 2025智能安防联网报警监测服务合同
- 2025企业办公场地租赁合同协议
- 行政管理的科学决策工具试题及答案
- 2025届内蒙古包头市重点中学高考英语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
- 《民间艺术之剪纸》课件
-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规则》知识培训
- 拟投入的勘察设计人员、设计机构设置和岗位职责
- CRC如何做好受试者管理
- 高压燃气管道工程定向钻穿越施工方案
- 未成年离异孩子改姓协议书范文(2篇)
- 2024年4月医学装备质量管理情况简报
- 矿井通风模拟设计-冯树鸣
- 耳石症的诊断与治疗
- 企业形象设计(CIS)战略策划及实施计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