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专业论文)上市公司收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pdf_第1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上市公司收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pdf_第2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上市公司收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pdf_第3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上市公司收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pdf_第4页
(会计学专业论文)上市公司收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会计学专业论文)上市公司收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内图书分类号:f832.1 国际图书分类号:336 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上市公司收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硕 士 研究生:刘畅 导 师:彭彦敏 副教授 申请学位级别:管理学硕士 学 科、专 业:会计学 所 在 单 位:管理学院 答 辩 日 期:2008 年 7 月 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classified index: f832.1 u.d.c: 336 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in management the listed company revenue quality appraisal index system research candidate: supervisor: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speciality: affiliation: date of oral examination: university: liu chang associate prof. peng yanmin master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 school of management july, 2008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 要 投资者、股东、经营者等各方利益相关者都十分关注上市公司的收益状 况。对收益状况的分析不能只关注收益的数量,也要关注收益的质量。 本文定义收益质量为收益数量的保障水平和增长能力,包含收益的真实 性、现金保障性水平、稳定性及发展能力、安全性及风险性四个特征。文章 围绕着这四个特征展开论述,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要对报表真实性进行检验,满足真实性是用数 据进行其他研究的前提。真实性检验分两步。第一,进行现金流真实性检验, 包括现金流来源造假检验,季报经营净现金流方差检验等;第二,用经营净 现金流与净利润的比值检验报表真实性, 用 logistic 回归计算衡量报表是否真 实的该比值临界点。真实性检验后,再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对反映其他三个 特征的指标进行筛选。初始筛选指标范围比较广泛,其中一些指标是本文新 提出的。 本文对这些初始指标逐一介绍和分析。 以从 1000 多家上市公司筛选 出的合乎要求的 636 家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指标反复调整,变 换,最终得出 9 项指标。然后用这 9 项指标进行线性回归,确定系数,以构 建评价指标体系。回归前,首先对存在多重共线性的 3 个自变量提取主成分 以去除其多重共线性,再把该主成分与其他多重共线性不明显的指标共同作 为自变量做回归。然后,用以后年度的数据对前文得出的指标体系进行市场 反应检验,发现该体系总体的解释能力,各指标的显著性和影响程度均具有 稳定性,说明该体系是有效的。这 9 项指标包括经济环境系数,行业系数, 收益稳定性,每股净资产(2 年加权平均值),herfindahl_5 指数,每股市价(3 年算术平均值), 每股流动负债(3 年加权平均值), 每股净现金流(3 年加权平 均值),每股经营净现金流(4 年加权平均值)。然后根据实证检验结果对指标 体系的使用方法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最后,提出提高收益质量的建议, 如研究发现每股净资产对收益质量有较大影响,所以建议企业关注并购、参 股控股等资本运营的方式以提高实际控制的净资产。 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应用于对收益质量作评价;为企业提高收益质量提 供方法上的参考;以及对未来收益多少的预测。 关键词 收益质量;指标体系;上市公司 - i -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the investors, shareholders, operators and other relatives all concern about the revenue of listed company. they should not only concern about the revenue quantity but also the revenue quality. the revenue quality is defined to be as the guarantee level and expansibility of current revenue. it has four characteristics: authenticity of the financial report, security on cash, stability and expansibility of revenue, security and risk. the research is about these four aspects and to establish the index system. we must first test the authenticity of statements, the authenticity is the precondition of other research. the authenticity test has two steps. first is to test cash flow, including cash flow source test, quarter net operating cash flow variance inspection. second is to use the ratio of net operating cash flow and net profit to test the authenticity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 to calculate critical ratio point. after the authenticity test, the paper uses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s to screen out a series of indexes which reflect the other three characteristics. initial screening range is comprehensive and some indexes are first advanced in this paper. choosing 636 listed companies from 1,000 listed companies as sample, through repeated adjustment and transformation, eventually nine indicators are educed. then the paper uses these nine indexes to do linear regression to determine coefficient, and to buil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before doing the linear regression, three variables should be extracted main component to remove the multicollinearity. after that, the paper uses the data of following years to test the market reaction, finding that the systems explaining ability, the significance and impact degree of indicators are all stable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system is effective. these nine indicators are macro economic environment index, degree of boom of industry, revenue stability index, net asset value per share (2-year weighted average), share price (3-year arithmetic average), herfindahl_5 index, current liability per share (3-year weighted average), net cash flow per share (3-year weighted average), operational cash flow (4-year weighted average). according to the market reaction test result, the writer makes further adjustment to the system; makes further analysis and makes the conclusion. last, the paper gives a few of enterprise policy proposals, such as according to the net asset - ii -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value per share having a great impact on revenue quality, capital operation calls for companies concern. capital operation include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holding company etc. some of these ways help the company increase the net assets.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be used on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earning, giving proposal and making future revenue forecast. key words revenue quality; index system; listed company - iii -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ii 第 1 章 绪论.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1.2 国外研究动态.2 1.2.1 收益质量的评价角度.2 1.2.2 收益质量的评价方法.5 1.3 国内研究动态.7 1.3.1 收益质量的评价角度.7 1.3.2 收益质量的评价方法.9 1.4 国内外收益质量研究之比较 .11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11 第 2 章 相关理论基础 .14 2.1 收益质量特征.14 2.1.1 收益真实性 .14 2.1.2 收益现金保障性 .14 2.1.3 收益稳定性及发展能力.16 2.1.4 收益安全性及风险性.17 2.2 收益质量评价统计方法选择 .17 2.2.1 logistic回归方法.17 2.2.2 主成分分析方法 .18 2.2.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20 2.3 本章小结.21 第 3 章 上市公司收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2 3.1 评价指标的初始选取 .22 3.1.1 建立方程的前提检验.22 3.1.2 现金保障性水平指标.26 3.1.3 稳定性及发展能力指标.28 - iv -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3.1.4 安全性及风险性指标.34 3.2 评价指标的筛选 .36 3.2.1 样本的选取 .36 3.2.2 建立初步方程 .38 3.2.3 利用方程统计结果筛选指标.42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42 3.3.1 建立体系前的统计检验和多重共线性处理 .42 3.3.2 评价指标体系方程.43 3.3.3 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的分析.44 3.4 本章小结.45 第 4 章 指标体系评价能力实证检验及政策建议 .46 4.1 市场反应的实证检验 .46 4.2 实证结果分析.47 4.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结果和实证结果的对比分析 .47 4.4 提高收益质量的建议 .48 4.4.1 提升每股净资产 .49 4.4.2 提升每股经营净现金流.52 4.4.3 其他建议 .54 4.5 本章小结.55 结 论 .56 .57 参考文献 .60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60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61 致谢 - v -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证券市场也迎来了迅速的成长。证 券市场是人们关注的对象,也将在资源配置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收益 状况是衡量上市公司的重要方面,利益相关者要注重对它的进行分析。但传 统的收益状况分析往往只注重分析收益数量, 而忽略分析收益质量。 近年来, 上市公司造假事件频繁爆出,这使广大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分析时多了一分谨 慎,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关注也不再停留于表面的收益额,开始更多地关 注收益的质量。于是,有人认为,上市公司收益质量主要指公司会计人员做 假账,产生虚假财务报告;审计师与公司管理人员合谋,出具虚假的审计报 告。这种认识有合理的成分,但是不够全面和科学。其实,影响上市公司收 益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必须综合考虑。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文的研究目的为,围绕着影响质量的多方面因素,提炼出一系列对收 益质量有显著影响的指标, 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以期对收益质量做出评价, 并把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研究的意义有: (1)对收益质量作评价可以满足如所有者、债权人、投资者、行政主管 部门、 资本市场的监管者的需要, 方便他们对公司收益状况做出全面的评价, 并采取相应的举措。 (2)收益质量可以帮助预测企业未来收益状况,乃至整个经营状况。 (3)通过研究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和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对企业提 高收益质量,进而提高未来收益水平乃至经营情况提出建议。 - 1 -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国外研究动态 “收益质量(earnings quality)”的观念,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即被提出, 到了 70 年代末期, 由于价值投资理念的兴起, 公司的收益质量渐渐受到重视, 市场上许多知名的刊物如:standard 二是暂时性会计收益(transitory earnings) ,此类性质的会计仅止于当前 会计年度,在以后会计年度不会再发生,该收益一般是一次性买卖产生的, 如公司处置某固定资产的损益等;三是价格无关的会计收益(price irrelevant earnings) ,此类性质的收益是由公司的会计变更所引起的,它既不会影响当 前年度的会计收益,也不影响以后年度的收益,它所产生的收益变动仅仅是 一项纸上变化(paper change) 。显而易见,永久性的会计收益代表着公司未 来持久的获利能力,收益中永久性收益的比例越大,则收益的质量越好。但 是,寻找永久性收益的代表变量却是一个难题,实践中,研究者通常以主营 业务利润作为永久性收益的代表变量, 然而, 这一假定是存在着一定问题的, - 2 -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如果主营业务利润受到了人为的操纵,其持续性则值得怀疑。收益的波动性 指的是各期间收益变动程度,它是相对收益的平稳化而言的。 3 goel and thakor(2000)对收益平稳化的解释是,公司管理者为降低 各期间收益的变异,针对于企业的长期经济收益趋势,对财务报表收益所做 的收益平稳化行为,当期收益偏高时调低财务报表收益数据,当期收益偏低 时则调高,因而降低各期间收益数据的波动。leuz,et a1(2003)4认为, 这种使收益平稳化的人为操纵, 将降低收益的质量; 而hand (1990) 5, huntet- -a1(1996)6 7 和sankar(2001)等证明,管理者进行收益平稳化,会使收 益与股价的关联程度增加, 从而提高收益的质量, 即收益的波动性如果越低, 收益质量就越高。 finger(1994)8和lorek and willinger(1996)9认为,收益的预测能力 反映了当前收益与公司未来业绩之间的依存关系和关联度,通常以未来现金 流量作为公司未来业绩的代表变量,则收益的预测能力体现为收益与现金流 之间的关联性,关联性越强,则收益质量越高。korhari(2001)10以公司股 价作为公司未来业绩的代表变量 (前提是市场有效) , 如果收益与股价的关联 程度高,则收益质量也越高。而lipe(1990)将收益的预测能力特指为以当 期收益预测未来收益的能力,则收益的预测能力体现为收益的信息含量。根 据本文对收益质量的定义,收益的预测能力是指以当期或历史收益预测未来 现金流的能力。收益的预测能力越强,收益质量越高。 1.2.1.2 现金、应计项目与收益的关系 在国外,daley(1986)研究了现金 流量与会计收益的关系以及它们各自的信息含量问题,研究发现: (1)现金 流量指标与会计收益有很高的相关性; (2)现金流量指标不可能给投资者提 供会计收益以外的信息。美国会计学家 bowen 等(1986)对比了应计制下的 收益与现金流的不同计量形式之间所提供信息质量的关系。他们的检验结果 揭示:收益与现金流的不同计量形式之间的相关性是很低的,从而推翻了美 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断言: “收益数据比现金流数据更好地提供了未来现 金流的预测。”另一位学者 finger(1994)使用时间序列的方法检验了历史收 益与历史现金流预测未来现金流的能力。他发现,历史现金流能够比收益更 好地预测公司未来现金流,其结论与 bowen 等的结论一样,也推翻了财务会 计准则委员会在 1987 年做出的断言。lorek 和 willinger(1996)使用多元时 间序列预测模型研究了现金流数据, 他们发展出了一套包含历史现金、 收益、 短期应计项目在内的现金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该模型在预测能力方面优 于以往的一般结构的 arima 模型以及多元横截面模型。他们的发现支持了 - 3 -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如下观点:“同时考虑历史现金、收益与应计项目的会计数据进一步提高了 现金流的预测能力。”这些研究均表明,历史现金数据在预测公司未来现金 流上是收益数据所无法替代的,收益数据只有与现金流数据相结合才能更好 地有助于投资者评估公司业绩。因此资本市场披露历史现金数据应该能够显 著提高收益信息的质量。dechow、kothari 和 watts(1998)基于存货调整等 假设,推导出了经营现金流预测模型(简称 dkw 模型)barth 等人(2001) 在一篇文献中对经营现金流预测模型(简称 dkw 模型)进行了推导,结果 得出了两个在理论上一致的模型。第一个模型是用若干期历史收益滞后值预 测下一年度经营现金流,第二个模型是用当期现金数据与营运性应计项目的 调整数据预测下一年度经营性现金流。其检验结果发现:基于历史现金与应 计项目的预测模型有更大的未来现金预测能力。barth 等人(2002)的另一篇 论文则推导出第三个理论上等价的现金预测模型,即运用当其收益数据与应 计项目预测下一期经营性现金流。 会计收益由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应计项目两部分组成,应计项目又分为 裁决性应计项目与非裁决性应计项目。大多数的西方学者主要从收益管理的 角度来探讨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计项目与会计收益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 收益管理行为对公司收益质量的影响。healy and wahfen(1999)11研究发 现, 上市公司存在管理者为达到特定目的的收益管理是一普遍现象。 goel and thakor(2000)指出,收益管理是指,管理者为达到某些目的对财务报表收 益数据的操纵,致使其未能正确的反映公司实际的经济收益状况。文献中对 于收益管理的衡量,healy(1985)12以总应计项目衡量收益管理,但这种 方法忽略了应计项目中不可操纵的部分。deangelo(1986)13则以应计项目 的变动来衡量收益管理,但该方法无法控制经济情况改变对不可操纵性应计 项目的影响,因此,后续的研究jones(1991) 14,dechow(1995)15和sloan (1996)16等都倾向于以裁决性应计项目的作为收益管理的代表变量。而 dechow and dichev(2002)17 18 、hribar and collins(2002)和fairfield, whisenant and yohn(2003)19则认为,会计收益中现金流量比应计项目具 有更高的信息含量,并以应计项目与经营现金的比值来判断收益质量,该比 值越高水平表示收益质量越低。因此,总的来说,收益中应计项目越少、特 别是裁决性应计项目越少,经营性现金流量越多,则收益质量越高。 1.2.1.3 会计收益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是对会计 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相关性与可靠性是研究收益质量对股票收益影响重要 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80 年 5 月发布 - 4 -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第 2 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描述,相关性是指 会计信息能够影响使用者的决策,相关性包括预测价值、反馈价值与及时性 三部分,预测价值是指过去的和现在的会计信息能够提高预测未来现金流的 能力,以影响决策,反馈价值是指通过证实或修正以前做出的决策,以期用 于将来要做出的决策,及时性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在使用者做出决策前及时到 达;可靠性是指信息使用者可以信任所提供的信息,只有当会计信息反映了 所打算反映的内容,不偏不倚地表述了实际的经济活动和结果,既不倾向于 事先预定的结果,也不迎合某一特定集团的需要,能够经得起验证核实,才 能认为具有可靠性,可靠性饱含了三个构成部分:即真实性、可验证性以及中 立性。dechow(1994)20和barth, beaver and landsman(2001)21依据收 益或现金对股票收益的解释程度,来判断收益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如果解释 力越强,则收益质量越高。 1.2.2 收益质量的评价方法 1.2.2.1 时间序列分析法 自从 ball 和 brown(1968)所做的第一篇实证会 计研究后,许多会计学者简单使用前一年度的会计收益作为本年度会计收益 的预期数来研究年度收益与股票回报之间的关系,即:使用年度间的收益变 化数(earning change)作为未预期收益的代表变量。这样处理实际上是假定 会计收益遵循随机游走(random walk)的时间序列过程,即假定本期收益变 化(收益震惊)纯粹是持久性的(permanent)的。ball 和 watts(1972) , watts 和 leftwich(1977) ,albrecht、lookabill 和 mckeown(1977)等人的 研究证实了年度收益的随即游走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和助长了随机游 走模型在价值相关性研究中的使用。但是,收益中出现了暂时性项目 (transitory components)时,前期收益是本期收益预期数的较差估计数,即 随机游走模型在价值研究中失效。 brooks 和 buckmaster (1976) 、 qu 和 penman (1989)等人的研究中也证实了年度收益中暂时项目的存在。ali 和 zarowin (1992)等人认为把收益变化数(本期收益减去上期收益)作为未预期收益 的替代变量时会使得收益反应系数(erc)向 0 低偏,这解释了为什么大量 文献观察到了过低的收益反应系数的现象;此外,他们还发现收益反应系数 中的估计误差同收益的持续性负相关。综上所述,在研究收益一回报关系时 简单地假定收益遵循游走过程是武断的,会造成研究结论的偏差,因此本研 究将分析更极复杂的收益时间序列过程,如一般的 arima(p,d,q)过程 - 5 -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的特证及其对 erc 的影响。 1.2.2.2 指标分析法 西方成熟市场很早就开始从财务报表出发研究收益质 量问题。 价值线(value line) 在 1973 年从基本财务信息入手,用剔除了 暂时性项目后的每股收益占利润表上每股收益的比例作为衡量收益质量的标 准。后来,学术界也开始探讨收益质量问题,如 fabozzi(1978) ,bernstein 和 siegel(1979)等,他们用销售增长是否伴随有应收账款和存货的不成比 例增长作为衡量收益质量的标准。ou 和 penman(1989)从 68 个财务报表变 量中, 挑出其中的 16 个指标来形成未来收益变动的体系, 并据此将所有企业 分类,形成不同的投资组合,计算投资组合的市场调整后之报酬率。研究结 果揭示,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以预测企业未来收益变动,从而发掘企业股 价的真实价值,获得超额利润。lev 和 thiagrajan(1993)以证券分析师常用 的衡量收益质量的指标作为基础,结合经济学,财务学理论提出了存货、应 收账款、资本化支出、研发费用、毛利、销售和管理费用、坏帐准备、实际 税率、顾客订单、劳动生产率、后进先出法存货计价和审计意见 12 个指标, 用来衡量收益质量。 对样本中每个公司的 12条基本指标, lev and thiagarajans 分别赋予 1 分或 0 分,然后相加,以其总和来计量盈利质量。比如,若公司 应收账款相对销售收入的比率下降,表明盈利质量较高,因而赋予 1 分,反 之,则赋予 0 分。他们把样本公司按得分高低分成五组,他们的研究表明, 这些收益质量指标在控制了每股收益变化后,对股票非正常收益有增量解释 力,尤其是存货,应收账款,资本化支出,毛利,顾客订单指标对股票回报 率有显著的解释力。他们研究的不足之处是在收益质量指标中没有考虑现金 流。 abarbanell and bushee(1998)沿用 lev and thiagarajan(1993)的研究, 计算出每个企业的 9 种指标,包括存货、应收账款、毛利、销售费用、资本 支出、 有效税率、 存货方法、 会计师评级及员工销售能力等指标, 以 19741988 年的资料建立模式。再将此模式预测 19891993 年间的累积超额报酬。研究 结果发现基本面指标所提供有关未来收益的信息,与未来收益有相关性,收 益宣布后,会产生显着的异常报酬。 列夫和萨格瑞金在 1993 年引进了计量收益质量的一个很有创意的方法, 他们区分了财务人员用来评价收益质量的一些原则,比如,其中一条基本原 则是应收账款相对于销售收入的变动。如果公司是通过更为宽松的信用政策 来增加盈利, 或公司对其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善, 那么应收账款就会异常增加, 盈利质量会降低。对样本中每一个公司的每一条基本原则,列夫和萨格瑞金 - 6 -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分别赋予 1 分或 0 分,然后相加,以其总和来衡量收益质量。比如,对应收 账款,若公司应收账款相对于销售收入的比率下降,表明较高的收益质量, 因而赋予 1 分;应收账款相对销售收入的比率上升,则赋予 0 分。根据他们 对收益质量的量度。列夫和萨格瑞金每年将样本按照收益从大到小的顺序分 为五组,最后应用回归分析,对每组估计一个平均的 erc,即盈利反映系数 (盈利反映系数是用来衡量某一证券的超额市场回报相对于该证券发行公司 报告的盈利中的非预期因素的反映程度) 。他们发现收益质量高的组,erc 也高,与理论期望一致。 1.2.2.3 定性分析方法 会计职业判断也将对收益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加拿 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的研究表明,会计职业判断是在财务报告编制中 的一个决策过程, 这个过程是建立在会计人员的逻辑分析能力、 积累的经验、 专业知识并遵循客观、谨慎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个过程的执行要求会计 人员具备诚实、正直的品德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在复杂、不确定以及变化的 环境下,特别是在会计准则还不完善的情况下,会计职业判断更显其存在的 价值。很显然,会计职业判断反映了会计人员对某些特定情况以及不确定环 境下做出合理决策的能力。因此,高水准的职业判断能力能够提高会计信息 质量,从而提高收益质量指标体系方法。 戴维.f.霍金斯在 公司财务报告与分析: 教程与案例 (第四版) 一书中, 提出评价收益质量的一种方法是对会计政策作一个检查表,对公司过去三年 的会计政策进行分析。分析人员对认为可能会导致收益质量下降的会计政策 作上标记,例如,如果公司使用直线法折旧,我们就给这个公司注上一个标 记。我们可以使用这些标记的个数对行业内的会计质量进行排序,公司累计 的标记越多,表明管理层存在操纵会计收益的倾向,收益质量就越低。 1.3 国内研究动态 国内对收益质量的研究角度与方法也与国外类似,大概也从三个角度, 主要采取三种方法进行研究。 1.3.1 收益质量的评价角度 1.3.1.1 收益的时间序列特征 周斌(2003)22认为,收益质量指会计收益 - 7 -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所表达的与企业经济价值有关的信息的可靠程度。 高质量的收益对企业过去、 现在的经营成果和未来的经济前景的描述是可靠并且可信任的;反之,如果 报表收益对企业过去、 现在的经营成果和未来的经济前景的描述具有误导性, 那么该收益就被认为是低质量的。 程小可将收益质量定义为收益信息的投资者决策相关性,即当期或历史 收益预测未来业绩(未来自由现金流量)的能力,并按照收益的预测价值、 收益的结构性、 收益的持续性和收益的及时性四个范畴来进行收益质量评价。 程小可(2004)认为收益质量与未预期收益的水平呈负相关性,并且在未预 期收益为 0 时收益的持续性水平最高,该经济关系正好与反正切函数相符, 故选用反正切函数作为收益回报关系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比线 性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优度,如果从收益中剔除出暂时性项目,模型的拟合 优度显著降低,这说明收益持续性是影响股票收益的一个重要因素。 王志台选择了影响会计收益质量诸因素中的一个方面会计收益的持 续性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为研究对象,用主 营业务利润作为公司永久性收益的表征变量,检验市场能否区分持续性不同 的会计收益。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还不能辨别不同质量的收益项目。 1.3.1.2 现金、应计项目与收益的关系 储一昀与王安武(2000)23从会计 收益与经营现金流量联系的角度出发, 考察了中国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问题。 他们认为,收益质量反映盈利的确认是否同时伴随相应的现金流入,只有伴 随现金流入的收益才具有较高质量,具体表现为以应计制为基础计算的有关 收益数值与以现金制为基础计算的有关收益数值的差异程度, 这一差异越小, 收益质量就越高。为此,他们结合基本面分析,通过计算净资产收益率、销 售利润率等 8 个指标在应计制与现金制下的差额来反映收益质量, 研究表明, 中国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不容乐观。他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表面上他们 采用了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总资产收益率和销售利润率 4 个指标,而 实际上仅仅采用了一个指标,即作为应计制下的收益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是 否存在差异作为衡量收益质量的标准。这样不仅没有考虑到应计制下的收益 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差异程度对收益质量的影响,而且也没有检验这些指 标是否能对股票回报率和未来收益具有增量解释作用。 24 艾健明(2001)认为,收益质量是指在谨慎的、一致的财务基础上, 一家持续经营企业在某一时期创造稳定自由现金流量的能力。 陈玉珍(2003)通过分析盈利的构成,以及比较在应计制与现金制下收 益的差异两个方面来评价收益质量,并经过统计对比分析发现中国上市公司 - 8 -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收益质量总体还处于较低的水平。 程小可(2004)提出了检验中国上市公司收益的现金预测统计模型。实 证结果表明:将收益指标分解为现金流与其应计项目后,提高了收益的质量 水平。从该层次上讲,现金流作为收益质量的构成部分,披露它有助于提高 收益数据在预测公司未来现金流的能力。 1.3.1.3 会计收益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 陈晓、陈小悦(1999)对 a 股 收益报告的有用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证实,在中国 a 股市场上收益 数字具有很强的信息含量。陈玉珍(2003)对 2001 年和 2002 年上市公司的 收益质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发现, 上市公司的收益质量不够理想, 甚至存在盈利操纵行为。 张新民(2001)25认为,利润质量是指企业利润的形成过程以及利润结 果的质量。高质量的企业利润应当表现为资产运转状况良好、企业所依赖的 业务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企业对利润具有较好的支付能力、利润所带 来的净资产的增加能够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资产基础。反之,则为 低质量的企业利润。 周浪波(2002) 26认为,会计收益质量应包含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