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儿童福利院管理调研汇报.doc_第1页
市儿童福利院管理调研汇报.doc_第2页
市儿童福利院管理调研汇报.doc_第3页
市儿童福利院管理调研汇报.doc_第4页
市儿童福利院管理调研汇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儿童福利院管理调研汇报在“亲情民政”服务品牌创建工作中,市儿童福利院秉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工作宗旨,大力倡导“让孩子更有尊严地成长”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儿童福利服务新模式,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民政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先后荣获全省民政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和市级三八红旗集体等先进称号。一、牢固树立窗口意识,狠抓内部规范管理全力弹好“四重奏”,擦亮“亲情民政”窗口形象,做到让新闻媒体随时来、随便采、随处拍,让社会各界捧着爱心来、含着热泪看、怀着放心走,让干部职工爱心不疲惫、耐心不懈怠、责任心不放松。一是树理念。为满足儿童探索新奇、向往自由和寻求安全的天性,市儿童福利院要求干部职工“站在孩子的角度,运用孩子的视野,满足孩子的需求”,研究工作方法,寻求工作创新,衡量工作好坏。提出了二线围着一线转、工作围着孩子转的“一线工作法”;推行了贴近服务、细致服务、亲情服务的工作方式;实施了用挑剔眼光审视工作的工作标准,逢会必讲,以会代训,使干部职工对新的工作理念、方式方法和工作标准入耳、入脑、入心,自觉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二是提素质。重点提高中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全体职工的专业素质。通过每周院务会和科室周计划,让中层干部及时了解全院工作情况,熟悉不同岗位性质,加强科室协调联动,着重提升“协调、管理、执行、参谋”四个能力,形成了全院一盘棋的工作格局。采取“请进来”和“派出去”相结合的方式,聘请育婴、社工、心理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到院讲授相关知识;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下派的专业技术培训名额,尽可能安排职工外出学习;鼓励职工自学考试,对考取社工资格证的,除报销相关费用外,编外人员每人每月增资50元。目前,市儿童福利院拥有专业资格的职工达27人,其中拥有医护资格7人,育婴师13人,营养师2人,康复师、心理咨询师和社会工作师各1人,专业人员队伍结构基本与儿童养育工作相适应。三是建制度。把严格卫生管理作为突破口,抓重点促难点,明确了卧床儿童、学龄儿童、院内室内和厨房餐厅等一系列卫生标准,建立健全了卫生检查通报和达标处罚制度,使院内卫生状况在短时间内有了较大改观。同时,贴近儿童成长需要,相继出台了来宾接待制度、文明服务语言规定、家庭寄养工作制度、婴幼儿护理规范、学龄儿童日常管理制度和康复训练流程等34项规章制度和4项工作流程,并及时上网上墙公开,主动接受社会指导和监督,使各项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轨道。四是抓安全。把每年3月份定为“安全教育月”,全面开展消防、交通和饮食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力求“三确保”:一是确保不发生人身安全事故。要求职工在院与孩子时间同步、地点同位,尽量使孩子不离工作人员视线。初中和幼儿园的孩子专车接送,小学生由两名职工步行接送。投资近20万元安装了与公安部门联网的监控设备,安保人员24小时值班巡逻。二是确保不发生消防安全事故。制定了火灾应急预案,每季度组织一次火灾逃生演练,增强职工儿童的自防自救能力。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确保不发生饮食安全事故。采购食品要求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检验检疫证“三证”齐全,接收捐赠食品要求登记生产日期。炊事员每年查体后持健康证上岗,严格保持个人和食堂卫生,严禁加工腐烂变质食物,严防食物中毒。每年主动邀请卫生监督部门来院检查指导,被市卫生局评定为食品卫生b级单位。二、深刻理解幸福内涵,全面开展亲情服务把保障孩子幸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做好四方面工作,让孤残儿童享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专业科学的医疗、正规传统的教育、和风细雨的关爱,并最终顺利回归社会。一是护理养育精细化。对婴幼儿24小时的起居、饮食、游戏和早期教育等养育工作进行细化,明确了主副班、营养班和早午夜班等工作职责,制定了交接班、安全报告和户外活动等10项制度;规范了喂奶、喂饭和喂药等6项操作规程,以及尿布皮炎护理法、紫外线灯管消毒法和室内环境要求。根据每个孩子年龄情况配奶,适时增喂鸡蛋羹和各类果汁,以满足婴幼儿身体发育多种营养所需。提出了“孩子和我一张脸”的婴幼儿卫生标准,要求做到“三勤”和“三随时”,即勤翻身、勤换衣、勤按摩和鼻涕口水随时擦、呕吐的衣物随时换、便后的婴儿随时洗。投资近10万元,为婴幼儿生活场所配备了空调、加湿器和音响设备,保持室内四季恒温,分时段播放儿童音乐,张贴各种大型壁画,丰富了室内色彩,优化了婴幼儿生活环境。二是医疗康复科学化。重点为每个孩子建立了“两证”、“两档案”,即医疗保险证、预防接种证和健康成长档案、心理健康档案。根据患儿不同情况实行分类施治。对于可以手术矫形的儿童,一律送到专业医院进行医治,术后采取家庭寄养方式,实行“一对一”精心护理。对于不能手术治疗的脑瘫儿童,有计划地进行康复训练。对于特殊原因造成的其它隐疾儿童,制定可行的个案处理意见。截止目前,先后成功实施31人次手术治疗。为修复孩子的心理创伤,投资近5万元配备沙盘和画桌,设立阳光心屋。到目前为止,先后建立心理健康档案57册,进行心理疏导680多人次,帮助孩子收获了信任和阳光。三是学习教育多样化。将符合入学条件的孩子全部安排入学就读,及时增加幼儿园教育,使他们能和其他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缩减办公用房,扩建电脑室、图书室和电教室,配备23台电脑、1.6万册图书和幻灯机等学习设施,给孩子提供充裕的学习空间。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特长,选送26名学龄儿童参加各类文化辅导班,组织23名儿童参加美术、围棋和舞蹈等9类特长班,收到明显成效。1名孩子作文获全国作文奥赛三等奖,1名孩子获九级音乐证书。积极倡导“行为收获习惯,习惯收获性格,性格收获命运”的教育理念,以简洁活泼、朗朗上口的短句编排了待人和就餐等8方面的行为礼仪,制作刊板,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和熏陶。利用假期组织儿童参观教育基地,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开展农田劳动和义务植树等活动,磨练坚强意志;游览风景名胜,让儿童体验美好生活。四是生活照料人性化。根据孩子成长需要,保证每个儿童每季至少有两套内衣、外衣和两双鞋。坚持合理安排捐赠衣物与孩子自选相结合的原则,采取“限定金额,孩子自购”的方式,陪同孩子到商场选购自己喜欢的衣服,充分尊重了孩子个性。为保持孩子良好的个人卫生,设立了洗衣房,做到孩子衣物随脏随洗;坚持组织孩子寒冷季节每周洗澡,炎热季节每天洗澡。儿童饮食保证每周一次水饺、一次包子和一次面条,每天一份水果、一个鸡蛋、一袋鲜奶。日常饮食以家常饭菜为主,营养师每周制定食谱,确保营养合理搭配。为了培养孩子的亲情观念和感恩意识,给每个孩子制作相册,记录在院期间的点点滴滴;将弃婴入院时的衣服被褥清洗、消毒、包装,为孩子保管好亲生父母的亲情印记。组织开展了“大手牵小手,亲情伴我行”活动,一名职工至少联系一名儿童,按时参加学校家长会,经常与儿童谈心交流,全面关注儿童的学习和成长。寒暑假前夕,引导孩子利用零花钱为亲属选购礼物,回家孝敬长辈,密切亲属关系。通过“亲情日”活动引导孤儿亲属积极与孩子沟通,尽量领孩子回家度假,让他们感受家的氛围。三、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努力畅通捐助渠道立足于宣传引导,突出抓好“四个转变”:一是变无声为有声。投资3万多元开设网站,将工作动态、工作制度和儿童成长情况等全部上网,并协调房地产信息网和信息港等知名网站实行链接,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传播;投资近4万元印制了宣传册,分发给探访人员,安排行政值班人员全程陪同介绍。加强与在威各大新闻媒体的联系,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记者群,实现了社会捐赠活动报纸上有字、电视上有影、电台上有声,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近三年来,日报、晚报刊登儿童福利院新闻近100篇,各类电视上镜60多次,互联网文字视频报道近120次,提高了儿童福利院的社会知名度。二是变无序为有序。为改变以往部分爱心人士直接将捐赠物品和现金分给孩子的现象,要求做到捐赠物品“三统一”:即统一登记接收,统一入库保管,统一分发使用。捐赠物品由传达室专人登记接收,开具收据;财务科每天根据登记清点入库,设专帐管理;各科室按需领用,财务科根据有效期、库存数量等统筹发放。捐赠现金做到“一条线”,即所有现金无论多少全由财务科统一接收,填写纪念明信片,当场开具捐赠收据,及时上缴财政专户管理,年终申请返还。三是变被动为主动。坚持“以我为主”的方针,适时在网站上增加求助信息栏目,把常年和近期急需物资主动向社会公布,并附以物资的品名、型号、估价、数量等信息,引导社会捐赠,增强了物品捐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制定并公布双休日和节假日工作计划,使社会来院活动与院内工作有机结合,保证孩子正常的学习生活规律。在网站上增设义工需求信息,明确义工身体条件、服务范围和工作程序,使义工工作步入正轨。义务心理咨询师王春娜每周六来院咨询;环翠楼街道义工每周六为婴幼儿理发、洗澡;港仔美发每月为学龄儿童免费理发;山大分校和哈工大义工分批来院辅导学生功课。四是变担心为放心。为了让捐赠人了解捐赠物资的使用情况,坚持做到“三公开、三回赠”。“三公开”即每季度在网站上公开上季度捐赠信息,每年在政务公开栏上公开全年捐赠情况,对较大捐赠实行冠名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