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甘肃省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研究.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甘肃省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研究.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甘肃省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研究.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甘肃省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研究.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甘肃省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m. d. thesis 甘肃省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研究甘肃省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研究 a study on university high level football tea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gansu 马马 军军 ma jun 西西 北北 师师 范范 大大 学学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i ii 摘摘 要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体制, 原有培养方式已严重 制约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综观当今世界体育强国,大都将业余竞技体育纳入教 育体系,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己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培养出了一批竞技 体育成绩好、文化素质高的优秀运动员。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 下产生的,建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是探索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新途径,国家体育 总局,国家教委也高度重视,把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当作一条多形式、多渠道、 多层次培养优秀体育人才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来抓。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 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甘肃省高校高水 平足球运动队的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在此基础上揭示出甘肃省高校高水平运 动队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甘肃省高校办 足球高水平的仅有三所,其中两所高校建立了高水平运动队,从数量上影响和制 约了甘肃省高水平足球运动的发展。2.甘肃省高校招收的高水平足球运动员以国 家二级运动员为主,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主要来源于普通高中、省市业余体校和 足球学校等,运动水平相对较低。3.甘肃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队伍以中青 年教练占多数,职称结构分布基本合理,各队基本都是以老带新的局面,但尚缺 乏足球专业队执教的经历。4.甘肃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能够坚持常年的系统训 练,但训练的科学化程度不高,后勤、医务、经费保障不足,导致训练水平难以 有大的提高。再加上甘肃省高校的高水平足球比赛数量偏少,竞技比赛体系还不 完善。5.甘肃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学训矛盾问题依然存在,说明学校对于运动员 文化学习的安排和指导缺乏针对性,由于运动员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加上社会就 业压力增大,运动员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这些影响了队员训练的积极性。 建议:1.积极扩大足球高水平的办学势力,鼓励如兰州大学办学势力较强的 学校申请足球高水平资格,利用其优势资源吸引生源。2.拓宽招生渠道,到足球 运动发展好的地区挖生源及与足球俱乐部合作联合办学, 提高入校的足球专业水 平。3.派甘肃省足球高水平教练员到足球高水平办的好的高校或俱乐部学习,提 高其执教水平。 4.提高甘肃省高校足球高水平的科学化训练水平, 争取社会赞助, 解决经费问题,多参加比赛,提高球队的运动水平。5.降低学训矛盾,关心大学生 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同时加大就业指导,联系对口单位,使他们学有所用,解决 其后顾之忧,提高其训练的积极性。 关键词:关键词:甘肃省 高校 高水平 足球运动 可持续发展 iii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economy development strategy from the planned economy to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the original cultivation mode has severely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china. on a sports power in the world today, most amateur athletic sports education into the system, and to the united states as a representative of some western countries have achieved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develop a batch of competitive sports achievement, culture of high quality excellent athletes. university high level sports teams managed it is in era background, establish university high level sports teams managed of competitive sports in china i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ways, sat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s, the state education also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he institutes of high level sports teams managed as a more form, multi-channel, multi-level cultivate good sports talents of an important strategic measures to grasp. this paper by using the method p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method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logic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of gansu province, a team of high level football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basis of high level of gansu province eveals factors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eam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the results show that:1.gansu province institutes of high level of football only three, two of the university set up a high level sports teams, from the number of influences and restricts the gansu province high level football development;2.university of gansu province for high level football player with the national level 2 athletes give priority to, age structure is more reasonable, mainly comes from ordinary high school, provinces and cities and football school amateur who sportslevel is lower; 3.gansu province university high level sports teams managed to middle-aged and young coach team coach in the majority, professional title structure distribution basic reasonable; teams are based on the old with the new basic situation, but lack of football coaching exprience the professional leagues.4 of high level sport teams in gansu province to adhere to the annual training system, but the scientific training high enough, logistics, medical, inadequate protection funds, leading to the level of training to improve. plus gansu province high level of iv college football game too few quantity, competitive game system is not prrfect.5.of high level sport teams in gansu province contradictions problem problem still exists, explain school for athletes culture study of planning and guiding lacking pertinence, because athletes culture foundation are weak ,and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athletes of employment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team training enthusiasm. suggestions:1.vigorously expanding high level football running forces, encourage such as lanzhou university education is very strong school application football high level qualifications, utilize the advantage resources lure students; 2.broaden the channels of recruit students, to the football development area of good football club and dig with the cooperation of joint ventures, improve the level of professional football admitted;3.send gansu province high level football coaches to football high level does good university or club study, improve the lever of charge;4.improve the college football in gansu province high level of scientific training level, fight for social sponsorship, solve the funding problems ,to take part in competition, improve the team sports level;5.reduce the contradictions, concerned about college athletes in the culture study, at the same time, increasing employment guidance, contact the corresponding unit, make them skills to use, solve the trouble back at home, and improve the training the enthusiasm. keywords: high level football teams in universities of gansu provin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目目 录录 独创性声明.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绪论 .1 1.1 选题依据.1 1.2 研究意义.2 1.3 文献综述.2 1.3.1 国外高校和我国高校培养足球运动员的历史回顾和发展概况.2 1.3.2 国内高校关于足球高水平运动员的选拔现状.3 1.3.3 国内关于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培养的研究.4 1.3.4 国内关于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发展现状的研究.6 2 研究对象与方法.7 2.1 研究对象.7 2.2 研究方法.7 2.2.1 专家访谈法.7 2.2.2 文献资料法.7 2.2.3 问卷调查法.7 2.2.4 数理统计法.8 3 结果与分析.9 3.1 甘肃省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对现状.9 3.1.1 运动员基本情况的现状分析.9 3.1.2 教练员基本情况的现状分析.11 3.1.3 足球运动队训练、竞赛现状.12 3.1.4 高校足球运动队后勤保障现状.15 3.1.5 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的管理现状.16 3.2 甘肃省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17 3.2.1 建立“一条龙”训练管理体系.17 3.2.2 改革完善竞赛机制.18 3.2.3 为运动员创造良好的学训环境.19 3.2.4 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20 3.2.5 促进训练经费投入,扩大资金来源渠道.20 3.2.6 关心支持高水平运动员的学业,制定出适合运动员的就业政策.21 4 结论和建议.22 4.1 结论.22 4.2 建议.22 5 参考文献.v 附件附件 .vii 附件 1.vii 附件 2.xii 附件 3.xviii 致 谢.xxiii 甘肃省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研究 1 1 绪论绪论 1.1 选题依据选题依据 足球运动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受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由于其具有整体 性、对抗性、多变性以及易行性等特点,吸引着无数的人们参与其中,更是深受 大学生喜爱。 随着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参赛主导权由国家体育总局向教育部的转移, 教育部 批准一些高校组建高水平运动队。为了检验训练效果,2000 年,,中国大学生体 育协会和中国足球协会联合举办了“飞利浦”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 作为全国大学 生足球项目的基本赛制正式推出。 金志扬所率领的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正是在这 种形势下应运而生。2002 年 5 月,他们获得了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冠军, 并且代表中国参加了 2003 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取得第七名的好成绩。2006 年北京理工大学作为唯一一支由在校大学生组成的球队参加了全国足球乙级联 赛,最终获得冠军成功升入中国足球甲级联赛。在 2007 年的中甲联赛中,凭借 着其较高的技战术水平和良好的精神面貌球队得以成功保级, 并在联赛中站稳脚 跟。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是中国高校参与范围最广、竞技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 足球联赛,也是唯一被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正式认可并全力支持的全国性大学 11 人制足球赛事。随着我国足球职业联赛的火热开展以及“飞利浦中国大学生足 球联赛”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推动了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的发展,各高校的竞技 足球水平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由此,他们为大学生参加职业联赛打下了坚实的基 础,是大学生足球融入职业足球的开端。 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的开展,不仅可以带动我省的足球运动发展,还可以促 进学校体育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运动员自身文化素质,还可以影响大学生参与 足球运动,可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从网吧、酒吧走向足球场,这对大学生的身心 健康是非常有利的,而且可以实现健康人力储备,并对足球文化的传承可以起到 积极作用。 许多学者认为高校可以成为体育竞技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 以开展大学生运 动会和“李宁杯”的事实表明, 大学生足球运动可以成为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 重要渠道,甘肃省高校与之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选 拔与培养方面存在着诸多难题,比如高水平足球人才的匮乏、足球运动队的开销 大、培养经费紧缺,所以导致甘肃省普通高校培养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总体情况 甘肃省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研究 2 并不如意。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 在全国高校足球运动的开展方面,甘肃省与发达省份尚有普遍意义上的差 距,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本研究从发展我省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的角度出发, 对目前我省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选拔、培养、训练、竞赛、文化学习和毕业 安置等方面进行细致地调研,通过调研能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找到改进和提高 的思路和建议。本课题的价值在于系统地、全面地进行调查研究,横向利用数理 统计工具加以综合分析,从理论和实践的方面、选材与育才的角度、系统化和科 学化的要求出发,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甘肃省足球后备人才选拔与培养提供科 学指导和理论依据,同时,在我省没有专业足球队及俱乐部的现状下,利用高校 资源培养我省优秀足球人才, 推动我省足球运动水平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 践意义,为推动甘肃省高校足球运动更加快速、更加健康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1.3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1.3.1 国外高校和我国高校培养足球运动员的历史回顾和发展概况 以美国为例,美国高校足球运动员的选材由该校的足球主教练负责,招生 前他们到全美中学生联赛的赛场挑选运动员,并给选中的运动员发邀请函,或者 是足球运动员写自荐信自荐自,自主性、灵活性和机动性相对突出美国高校足球 运动员的选拔途径有 2 种, 首先各高校根据学校的情况和球队的等级从各地区的 高中选拔优秀的足球运动员。 美国有 95%以上的高校足球运动员都是从各地区的 高中选拔上来的。 其次各高校通过提供丰厚的奖学金和其它方面的优厚待遇来吸 引世界各地的足球运动员。 美国的竞技体育实行的是“学校体制”, 整个国家的竞技运动体制以学校为中 心,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与它的竞技体育体制高度统一,依靠学校的课余训练来提 高运动技术水平,其中学校是培养奥林匹克的摇篮,而大学则是培养优秀运动员 的高级阶段,学校体育在美国已有 160 多年的历史,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管理模 式,为美国的竞技体育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竞技体育人才。美国高校竞技体育联合 会 (ncaa) 是美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机构。 高校足球队伍大约有 860 支, 拥有两种全国高校足球联赛;naia 联赛和 ncaa 联赛。ncaa 足球联赛在美 国开展的非常成功,其主要分为 3 个级别,即 ncaa1 级、ncaa2 级、ncaa3 甘肃省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研究 3 级。通过各级联赛,俱乐部的一线队和国家队的教练就可以从中选拔到自己所需 要的队员。在美国,参加 cnaa1 级联赛的高校的足球队伍大约有 280 支左右, 参加 cnaa2 级的足球队伍大约在 110 支左右,参加 cnna3 级的足球队伍大约 在 390 支左右。ncaa1 级的球队水平最高,然后逐级递减。平均每支美国高校 足球队伍每年大约有 25 场左右的全国联赛,加上社区间校际间的友谊比赛,因 此,一支高校足球队伍一年要参加 40 场左右的比赛。 现代足球是我国高校开展最早的体育项目之一, 我国大学培养足球人才的历史悠 久。根据史料记载,早在 1901 年我国的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南洋大学就先后成立 了足球代表队,两校自 1902 年起,每年进行一次对抗赛。1923 年到 1937 年期 间,位于内地的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也相继成立了足球队,上海交通大学队还出 访新西兰、日本等国进行比赛。这些学校球队的成立和活动,为旧中国足球运动 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体育先锋的作用仍然继续保持,学校和专业队之间共 存共荣,相得益彰。我国早期国家队和国家青年队中,有多名球员来自高校,如 陈成达、曾雪麟、方纫秋、苏永舜等。后来,由于我们一直执行“体教分离”的人 才培养模式,加上“文革”对教育事业的冲击,包括足球在内的各项竞技运动在高 校中发展受阻,竞技水平大幅下降。加上各高校试办高水平足球队所招运动员均 是在教育部门的宏观调控下,各省市教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招生办法,由 省市招办、省市教育厅共同负责,对运动员的报考资格进行审查、组织并监督体 育测试,然后须参加高考,达到一定分数线后方可进入大学学习(根据运动员的 成绩可区别对待) 。在此招生制度的制约下,普通大学的运动员不愿意进入普通 大学的足球队,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各普通高校近几年受我国培养运动员体制的 影响, 很多好的苗子过早地被职业队选走; 二是因早期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运动员, 其文化基础较差,这部分学生难以达到大学的入学条件;三是运动员到大学踢球 的目的不明确,其主要目的是借此获得大学文凭,为其今后择业打基础。毕业后 继续踢球的人数很少,大部分不选择踢球,希望能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寻找合适 的工作,从运动员的择业愿望就可以看出他们对运动训练的欲望和要求不高,这 势必导致训练的积极性,认真程度不高,从而造成运动水平下降。 1.3.2 国内高校关于足球高水平运动员的选拔现状 在中国高校领导极其重视运动成绩,也强调运动员的全面发展,经费主要由 国家拨款。高水平运动员主要有 3 种类型:1、学生挂学籍,如果学校有比赛, 甘肃省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研究 4 就代表学校去参加,平时训练主要在体工队;2、自办型,即学校招收中学和体 校的适龄学生,入校后继续培养,代表学校运动队参赛。这是高校的发展趋势, 北京理工大学基本属于这种形式;3、混合型,即一部分运动员挂靠学籍,另外 学校招收一部分中学生体育尖子自己训练。目前混合型在高校足球队比较常见。 我国高校足球高水平运动队的内部管理体制介于独立和非独立型之间, 随着 时代的发展,许多高校要求扩大自主权,保持相对独立性。中国高校高水平足球 运动员的招生是在教育部的宏观调控下,各个省(市)教委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 进行的。 具体情况由各省 (市) 招办和教委共同负责队考生的报考资料进行审核, 并组织考生进行体育加试。将选中的运动员资料报主观的领导审核最后又各省 (市)招办统一录取。计划性和统一性是其特点。 国内高校足球高水平运动员的选拔途径一般有三种: 第一是各省市专业足球 运动队的退役或者是现役运动员; 第二是省市体校或者是足球学校等未于选一线 队伍的学生;三是应届的高中特长毕业生;其中退役的各省市专业的足球运动员 为主体。 国内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的录取是根据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的高低区别对 待,不同省市有相应的录取标准和政策。对国内比赛获得前三名,亚洲比赛获得 前 6 名,世界比赛获得前 8 名或是运动健将的运动员可向国家教委提出申请,经 批准后免试入学。其他的运动员则根据自己的运动技术水平等级而获得高考加 分。 1.3.3 国内关于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培养的研究 目前,国内有关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培养的研究已初步展开,本人利用中 国期刊网,以“高校足球”和“大学足球”为题对 1994 年到 2010 年的期刊进行文献 搜索,通过查阅发现关于高校高水平足球的文章 69 篇,其中涉及高校足球运动 员训练与比赛的有 36 篇,关于高校高水平足球队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的有 28 篇,关于大学生比赛的有 9 篇,管理机制、心理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文章各 21 篇。 总体来看, 将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培养单独分离出来进行专门研究的课题和文献还 是很多。由于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培养属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一部 分,所以本人还查阅了这方面的资料。从现有研究来看,内容也多集中于一些宏 观理论方面,而对培养的微观领域如培养目标、运动员的文化学习、运动队训练 等缺少研究。 许多学者对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体制、管理体系等进行了研究。范 华研究认为,高校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要扩大高水平运动员生源,设立管理高水平 甘肃省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研究 5 动员招生的组织机构,制定全国统一的资格标准,规范招生程序:对优秀运动实 施特殊的“宽进严出”政策,适度提高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水平要求。吕晓昌3 在聊城师范学院高水平女子足球队管理体制和训练机制的研究一文中到建立 小学、 中学和大学“一条龙”训练体制是保证生源, 有足够的后备人才的重要措施。 崔云霞、 李颂华等研究认为, 对高水平运动员采取单独编班、 独立制定教学计划、 学制浮动和适度放松学籍处理标准等学籍管理模式,适合队员的文化基础,符合 队员半读半训的特点,有利于提高队员的学习成绩和运动技术水平。 训练是高校培养高水平足球运动员重要的环节。官长春、杨次榆在分析了 高校足球代表队自身的特点后认为高校足球训练该抓好以下几点:第一,提高队 员对足球运动本质的认识;第二,提高队员的跑位和抢球意识;第三,重视高校 足球代表队的体能训练。王远对高校足球训练的适宜运动量进行研究后认为,宜 采取平时训练和短期集训相结合的方法。平时训练,主要指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的课余训练,每周以 10 小时为宜;短期集训,一般应安排在假期,以集中全面 训练三天为宜。 在平日训练和短期集训中, 运动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来合理安排。 另外,他还认为高校必须加强对运动员训练量的科学监控。戴东在浅探高校足 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中分析认为, 体能训练是高校足球运动员训练的重要部分, 必须贯彻在年训练周期的始终。 教练员要深刻理解影响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 本内容,这是体能训练创新和持续提高的基础。赵震等研究认为,在高校足球训 练与教学中,不能只把战术作为重点,足球比赛的胜利需要良好的技术作保证, 而如果柔韧性不能达到要求,就不可能拥有好的技术。对于高校学生这一特殊群 体来说,柔韧性好坏有时决定了他们能否很好的掌握足球基本技术,因此有必要 在训练前进行适合足球运动的伸展练习。 张炳刚等认为心理训练直是被教练员忽 视的一个方面,训练中可采用看表法、教练员发令法、模拟比赛训练法等,坚持 启发式、有意识的引导运动员去思考,在心理上造成探究反射,使心理训练能有 效的反馈到比赛中。 只有加强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才是高校足球运动 训练成绩产生质的飞跃的有效途径。这是张华东9在“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 文化素质对运动训练的影响”中进行的分析要控制好训练与学习的关系,还必须 做到三个“统一”、两个“放下”。三个“统一”即运动员与教练员的协调统一,运动 员与授课教师的协调统一,教务部门与授课教师协调统一。两个“放下”即运动员 在校期间,应放下自身优越感,把自己放在与普通学生同等的位置上,认真听取 甘肃省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研究 6 和领会教师意图,刻苦训练,多为学校争光。此外,运动员在校期间,应放下因 文化基础差而悲观失望、 自卑心理, 虚心求教, 认真学习, 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黄腊梅研究认为,对于当前高水平运动员在接受文化教育中所面临的“时间不 够”的难题,应从改革教学方法入手进行分析与研究,单元教学法是解决这一难 题的有效途径;王涛的甘肃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现状对目前 甘肃省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训练竞赛、培养管理、文化学习、就业安置等方 面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综上所述, 目前尚未有关于甘肃省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 研究。 1.3.4 国内关于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发展现状的研究 笔者以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黑龙江大学、延边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东大 学、青岛科技大学、河海大学、西安财经学院、石家庄经济学院、东华大学、同 济大学、南昌大学、三峡大学、中南财经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深圳大学、 广州体育学院等 23 所普通高校高水平足球队的教练主管以及国家有关官员为研 究对象调查研究了高校高水平足球队现状。1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发展状况 的研究;从高校足球队的招生情况来看,许多学校已摆脱了招收专业队退役队员 的路子。在 23 所高校足球队中来自“各级体校队员”及“俱乐部预备队二线球员” 的比例最高,分别为 11 所及 9 所,有 3 所高校招收“中超 中甲现役队员(22 岁 以下)”。调查显示,23 所高校都已二级运动员的基本要求。而北京理工大学等 足球水平较高的院校,在足球运动员入学时往往具有一级运动员以上水平,这也 保证了足球队“高水平”的特色。2高校高水平足球队经费状况;高校高水平足 球队的经费可以分为训练 竞赛及后勤三部分。缺乏经费是许多高校运动队都面 临的困境。据调查,只有北京理工大学 三峡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石家 庄经济学院 5 所高校的足球队负责人认为足球队的经费“充足”有 17 为负责人认 为训练经费“缺乏”:认为竞赛及后勤经费缺乏的高校分别为 11 所和 12 所,情况 不容乐观。在经费来源情况的调查中,能够得到“社会赞助”的高校仅有北京理工 大学 东华大学 三峡大学 石家庄经济学院 4 所高校, 其中北京理工大学 东华大 学 2 所高校足球队经费来源中含有“与俱乐部合作办队”的内容;而在“最主要的 经费来源”一项调查中,所有高校都选择了“学校下拨”,着充分说明目前我国高 校足球队对学校下拨经费的高度依赖性。3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后勤保障;从调 甘肃省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研究 7 查情况来看,提供伙食补贴的高校有 10 所,并且大都是以现金补贴为主。必须 取得一定成绩才享受伙食补贴的有 10 所。绝大部分高校还难以具备像职业队那 样办运动队餐厅的条件(仅有东北财经大学办一定餐厅) ,大学生运动员跟一般 大学生一样在学生餐厅就餐, 只有一些与俱乐部有着合作关系的高校才能得到相 应的伙食补贴,在经费上也减轻了负担。在住宿方面,提供住宿补贴的高校有 7 所,现金补贴的有 2 所,办运动队宿舍的有 5 所。4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学训矛 盾; 长期以来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困扰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主要问 题之一。在对 23 所高校的调查中,每周训练时间在“10h-15h”及“ 10h 以下”的高 校各占了 10 所,能够达到每周训练“15h-20h”以及“20h 以上”的高校只有 3 所。 单纯从训练时间来看,我国高校足球队与职业队的确无法相比(许多职业队一周 训练时间都在 30h 以上) ,但高校足球队与职业队最大的不同就是运动员必须兼 顾学业,甚至以学业为主,单纯地与训练时间来评价高校足球队的训练工作是不 合理的。 2 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 以甘肃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 以西北师范大学和甘肃政法学院两 所高水平足球运动队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2.2.1 专家访谈法 拟对甘肃省高校足球方面的有关专家和负责人进行专家访谈, 了解甘肃省普 通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选拔与培养现状, 并就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的培养 目标、各高校对足球队的投入、训练和比赛的情况、高校高水平足球的发展趋势 等问题进行访谈。 2.2.2 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查阅有关的书籍、足球期刊、报纸、杂志,并在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和优秀 硕博士论文库进行检索,获得了大量与本研究有关的数据与资料。 2.2.3 问卷调查法 2.2.3.1 问卷的设计与评定 在制定调查问卷之前,阅读了大量的有关社会调查的书籍,参考了一些研究 甘肃省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研究 8 者的问卷设计,做了充分的理论准备。本次研究遵循社会学有关问卷设计的基本 要求,设计了领导专家调查问卷 、 教练员调查问卷 、 运动员调查问卷 。 问卷初稿征询了专家的意见,修改整理后,对问卷进行了效度评定。 表 1 问卷效度调查 非常合适 合适 基本合适 不合适 完全不合适 总计 领导专家调查问卷 1 8 2 0 0 13 教练员调查问卷 1 10 1 0 0 13 运动员调查问卷 0 9 1 1 0 13 表 2 专家基本情况统计表 职 称 高级 副高 中级 总计 人 数 5 8 0 13 2.2.3.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2011 年甘肃省第二届大学生运动会比赛举行期间,利用甘肃省第二届大学 生运动会的良好契机, 对参加比赛的高水平足球运动队的队员和教练员以及相关 的领导和专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当面发放,约定时间回收的形式。 表 3 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调查表 发放问卷 回收问卷 有效问卷 回收率(%) 有效率(%) (份) (份) (份) 领导专家调查问卷 9 8 8 88.89 100.00 教练员调查问卷 15 13 13 86.67 100.00 运动员调查问卷 100 97 96 96.67 98.62 2.2.3.3 问卷的信度检验 问卷回收后 15 天内,用相同问卷对各个学校的部分教练和运动员进行复测, 经检测,两次调查的结果呈高度相关,故具有较高信度,见表 4。 表 4 问卷重测信度检验结果统计表 重测数(份) 间隔天数(天) 相关系数 领导专家调查问卷 8 15 0.941(p0.01) 教练员调查问卷 12 15 0.843(p0.01) 运动员调查问卷 40 15 0.362(p0.05) 2.2.4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采用了数理统计方法,对研究中需要解释分析的数据,运用 spss 和 excel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制作成表格和各种图形。 甘肃省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可持续发展研究 9 3 结果与分析结果与分析 3.1 甘肃省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对现状甘肃省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对现状 现甘肃省高校办足球高水平的学校仅有三所,分别为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政 法学院和西北民族大学。 西北师范大学是从 2003 开始招生的, 其中 20032007 年只招收女子足球高 水平运动员,从 2008 年至今改为只招收男子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现在在校的运 动员共有 18 名。甘肃政法学院从 2003 年至今只招收男子高水平足球运动员,现 在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共 77 名。西北民族大学 2011 年才开始招生,现在校运动 员共有 5 名。 3.1.1 运动员基本情况的现状分析 3.1.1.1 运动员的来源状况 我省足球运动员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1、从各职业俱乐部招进退役或现役 运动员。2、体校或体育中学运动员。3、普通高中生(见表 5) 。 表 5 我省高校高水平足球运动员来源情况 来源 退役运动员 体校或体育中学 普通中学 人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