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治疗及护理PPT课件.ppt_第1页
股骨干骨折治疗及护理PPT课件.ppt_第2页
股骨干骨折治疗及护理PPT课件.ppt_第3页
股骨干骨折治疗及护理PPT课件.ppt_第4页
股骨干骨折治疗及护理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股骨干骨折的治疗及护理 1 定义 股骨干骨折是常见的严重损伤 是骨科比较常见的骨折 包括小转子下2 5cm至股骨髁上2 5cm的骨折 骨折发生的部位以股骨干中 下1 3交界处为最多 股骨干上 中1 3处有丰富的肌肉保护 骨折时不易损伤血管 下1 3处骨折时 易刺伤腘静脉和坐骨神经 2 疾病概述 股骨干骨折是人体中最长的管状骨 股骨干包括粗隆下2 5cm至股骨髁上2 5cm的骨干 股骨干为三组肌肉所包围 其中伸肌群最大 由股神经支配 屈肌群次之 由坐骨神经支配 内收肌群最小 由闭孔神经支配 由于大腿的肌肉发达 骨折后多有错位及重叠 股骨干周围的外展肌群 与其它肌群相比其肌力稍弱 外展肌群位于臀部附着在大粗隆上 由于内收肌的作用 骨折远端常有向内收移位的倾向 已对位的骨折 常有向外弓的倾向 这种移位和成角倾向 在骨折治疗中应注意纠正和防止 股骨下1 3骨折时 由于血管位于股骨折的后方 而且骨折远断端常向后成角 故易刺伤该处的腘动 静脉 股骨干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 6 男性多于女性 约2 8 1 10岁以下儿童占多数 约为总数的1 2 3 分型 由于骨折部位 形状 粉碎程度 软组织损伤等情况不同 尚无统一认同的分类体系 AO系统分类高达27型 不过对各类型骨折治疗的指导及可能存在的并发症仍有很多缺陷 相比之下 Winquist分类对临床很有实用价值 4 1 根据骨折的形状可分为 1 横行骨折大多数由直接暴力引起 骨折线为横行 2 斜行骨折多由间接暴力所引起 骨折线呈斜行 3 螺旋形骨折多由强大的旋转暴力所致 骨折线呈螺旋状 4 粉碎性骨折骨折片在3块以上者 包括蝶形的 如砸 压伤等 5 青枝骨折断端没有完全断离 多见于儿童 因骨膜厚 骨质韧性较大 伤时未全断 5 6 Winquist将粉碎性骨折按骨折粉碎的程度分为四型 型 小蝶形骨片 对骨折稳定性无影响 型 较大碎骨片 但骨折的近 远端仍保持50 以上皮质接触 型 较大碎骨片 骨折的近 远端少于50 接触 型 节段性粉碎骨折 骨折的近 远端无接触 7 临床表现 股骨干骨折后疼痛和功能丧失均较明显 多有较严重肿胀 有程度不等的短缩和成角 旋转畸形 局部压痛 纵向推顶 叩击 扭旋痛等 移动患肢和手法检查时可感觉或听到骨擦音 股骨干骨折即使无移位骨折 其下肢的主要功能也将完全丧失 股骨干下1 3骨折时 由于远折端向后成角突起移位 可损伤腘窝血管和神经 应仔细检查足背和胫后动脉的搏动情况和足踝的运动及感觉情况 8 治疗原则 一 非手术治疗 股骨干骨折因周围有强大的肌肉牵拉 手法复位后用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均不能维持骨折对位 因此 股骨干完全骨折不论何种类型 皆为不稳定型骨折 必须用持续牵引克服肌肉收缩 维持一段时间后再用外固定 常用牵引方法有 悬吊牵引法 动滑车皮肤牵引法 平衡牵引法 二 手术治疗 9 悬吊牵引法 用于4 5岁以内儿童 将二下肢用皮肤牵引向上悬吊 重量约1 2公斤 要保持臀部离开床面 利用体重作对抗牵引 3 4周经X线照片有骨痂形成后 去掉牵引 开始在床上活动患肢 5 6周后负重 对儿童股骨干骨折要求对线良好 对位要求达功复位即可 不强求解剖复位 如成角不超过10 重叠不超过2厘米 以后功能一般不受影响 在牵引时 除保持臀部离开床面外 并应注意观察足部的血液循环及包扎的松紧程度 及时调整 以防足趾缺血坏死 10 悬吊牵引法 11 动滑车皮肤牵引法 罗索氏Russell牵引法 适用于5岁至12岁儿童 在膝下放软枕使膝部屈曲 用宽布带在腘部向上牵引 同时小腿行皮肤牵引 使两个方向的合力与股骨干纵轴成一直线 合力的牵引力为牵引重力的二倍 有时亦可将患肢放在托马氏夹板及Pearson氏连接架上 进行滑动牵引 牵引前可行手法复位 或利用牵引复位 12 平衡牵引法 用于青少年及成人股骨干骨折 在胫骨结节处穿针 患肢安放在托马氏夹架上 作平衡牵引 有复位及固定两种作用 复位重量为体重1 7 根据骨折移位情况决定肢体位置 上1 3骨折应屈髋40 50 外展约20 适当屈曲膝关节 中1 3骨折屈髋屈膝约20 并按成角情况调整外展角度 下1 3骨折时 膝部屈曲约60 80 以便腓肠肌松弛 纠正远侧骨端向后移位 一般牵引4 6周 经X线照片有骨痂形成后 可改用髋人字石膏固定4 8周 在牵引中可同时应用小夹板固定 纠正成角 去除牵引后也可用小夹板外固定 但要经常复查以防骨折移位或成角 13 手术治疗 适应症 1 牵引失败 2 软组织嵌入 骨折端不接触 或不能维持对位 检查时无骨擦音 3 合并重要神经 血管损伤 需手术探查者 可同时行开放复位内固定 4 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者 14 常用手术方法 1 股骨上1 3或中上1 3骨折多采用髓内针固定 此法具有术后不用外固定及早期下床活动的优点 过去用开放式打入髓内针的方法 近十年来已被X光机 XTV 控制下 仅在穿针处作小切口 不显露骨折端的闭合穿针方法所代替 闭合法较开放损伤小 出血少 不破坏骨折端的血液供给 有利于骨折愈合 2 股骨中1 3或中下1 3骨折 传统方法是采用6 8孔接骨板螺丝钉固定及髋人字石膏固定 目前多采用加压钢板固定 加压钢板有多种类型 60年代开始应用加压器的加压钢板固定 其后出现自身加压钢板固定沿用至今 15 股骨干骨折的治疗原则是 复位 固定 功能锻炼 股骨干骨折病人除了在最初一些日子里可能伴有轻微的全身症状外 其余时间里大多没有全身症状 所以和一般健康人的日常饮食相仿 在此情况下可以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并且可以选用多品种 富有各种营养的饮食 16 股骨干骨折的愈合分为早 中 晚三个阶段 1 早期 1 2周 受伤部位瘀血肿胀 经络不通 气血阻滞 此期治疗以活血化瘀 行气消散为主 中医认为 瘀不去则骨不能生 瘀去新骨生 2 中期 2 4周 瘀肿大部分吸收 此期治疗以和营止痛 祛瘀生新 接骨续筋为主 3 后期 5周以上 受伤5周以后 骨折部瘀肿基本吸收 已经开始有骨痂生长 此为股骨干骨折后期 17 护理要点 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及时测量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 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 观察牵引轴线 牵引滑轮 牵引重量是否正确 如发现滑轮偏移 轴线不对应随时调整 牵引重量不可随意加减 股骨干骨折初期牵引重量一般为6 8kg 骨折重叠纠正手法整复后 牵引重量可用3 4kg维持 3 股骨干骨折手法整复失败或畸形愈合行内固定手术者 加强术后护理 18 股骨干骨折术后护理 1 体位 术后根据麻醉方法指导病人去枕平卧6或12小时 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 通常穿防旋鞋 2 饮食 术后禁饮食6小时后改为普食 知道患者进食高蛋白 高钙 高维生素饮食 如排骨汤 牛奶 蛋类等 3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 19 病情观察 1 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生命体征 2 如有引流管 加强引流管的护理 保持引流通常 避免引流管脱出及扭曲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 量 性质 3 观察刀口处敷料渗血情况 若渗血较多 及时通知值班医师 对症处理 4 观察患肢疼痛情况 疼痛不重时 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缓解疼痛 如鼓励患者读书 看电视 听音乐等 疼痛难以忍受时 通知值班医师 遵医嘱应用止痛药 5 观察患肢肢端血运 感觉及运动情况 有无足趾皮肤苍白 发凉 麻木 被动伸趾疼痛 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小腿缺血及骨筋膜室综合症表现 有无足下垂 小腿外侧及足背感觉障碍等坐骨神经或腓总神经损伤症状 20 出院指导 1 室内应经常通风换气 保持空气清新 经常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讲究个人卫生 防止感冒 加强营养 促进骨骼愈合 2 继续加强功能锻炼 股骨干骨折病人需较长时间扶拐锻炼 因此扶拐是下床活动的必要条件 且扶拐方法的正确与否与发生继发性畸形 再损伤或引起臂丛神经损伤等有密切关系 因此应指导病人正确使用双拐 教会病人膝关节功能疗法 3 股骨中段以上骨折 下床活动时始终应注意保持患肢的外展体位 以免因负重和内收肌的作用而发生继发性向外成角突起畸形 4 功能锻炼用力应适度 活动范围应由小到大 循序渐进 且不可操之过急 每次应以不感到疲劳为度 以免给骨折愈合带来不良影响 5 2 3个月后拍片复查 若骨折已骨性愈合 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