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导游词500字.doc_第1页
丽江导游词500字.doc_第2页
丽江导游词500字.doc_第3页
丽江导游词500字.doc_第4页
丽江导游词500字.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丽江导游词500字 丽江导游词500字篇一:丽江古城导游词500字大全 丽江古城导游词500字大全 进了丽江古城,就看到四方街。四方街如蛛网似的交错,东南西北各有通往它的一条路。下面是丽江古城导游词5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丽江古城导游词500字 大家好! 欢迎各位来到号称 世界遗产 的丽江古城。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丽江古城。也许游客们会问我,城门在什么地方。其实,丽江古城是没有城门的,这是因为纳西族的头领(在丽江古城里面住着的人大部分都是纳西族的,所以头领的本人也是纳西族的。)姓 木 ,如果加上城门和城墙的意思就是 困 字了,所以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没有建筑城门和城墙。 游客们,我们现在来到了丽江古城中最有名的街道:四方街。这条四方街如蛛网般交错的,东南西北各有一条出路,这样说明这条四方街很繁华。地面是由五彩石铺成的,所以非常坚固,如果你用脚踏上去,就会发出非常清脆的声音。四方街上的客栈(酒店)都是没有相同的,如果你在客栈(酒店)上转几圈,你绝对会知道这些客栈的不同之处。 游客们,丽江古城还有一个特别习俗,那就是放河灯。放河灯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据说每天晚上黑龙潭的龙王会顺着河水巡游古城,放一盏河灯不仅能保护古城的平安,更能使自己和家人得到龙王的保护,而在今后日子里吉祥如意、心想事成。听了这一个传说赶快放一盏河灯许一个心愿吧。 游客们,丽江古城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们会喜欢这些景色。欢迎下次再来。 篇二:丽江古城导游词500字 大家好! 欢迎各位来到号称 世界遗产 的丽江古城。 游客们,现在我们来到丽江古城。也许游客们会问我,城门在什么地方。其实,丽江古城是没有城门的,这是因为纳西族的头领(在丽江古城里面住着的人大部分都是纳西族的,所以头领的本人也是纳西族的。)姓 木 ,如果加上城门和城墙的意思就是 困 字了,所以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没有建筑城门和城墙。 游客们,我们现在来到了丽江古城中最有名的街道:四方街。这条四方街如蛛网般交错的,东南西北各有一条出路,这样说明这条四方街很繁华。地面是由五彩石铺成的,所以非常坚固,如果你用脚踏上去,就会发出非常清脆的声音。四方街上的客栈(酒店)都是没有相同的,如果你在客栈(酒店)上转几圈,你绝对会知道这些客栈的不同之处。 游客们,丽江古城还有一个特别习俗,那就是放河灯。放河灯是一种古老的习俗,据说每天晚上黑龙潭的龙王会顺着河水巡游古城,放一盏河灯不仅能保护古城的平安,更能使自己和家人得到龙王的保护,而在今后日子里吉祥如意、心想事成。听了这一个传说赶快放一盏河灯许一个心愿吧。 游客们,丽江古城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们会喜欢这些景色。欢迎下次再来。 篇三:丽江古城导游词500字 大家好!我是你们游览丽江古城的导游。我很高兴能与大家共渡这快乐时光!我姓张。大家可以叫我张导游。 请大家跟我来。这里是丽江古城。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丽江古城。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称为 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 之一。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丽江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00余米,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古城现有居民6200多户,25000余人。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有30%的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好了,现在大家跟我进古城看看。 丽江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大研古城是一座具有浓烈人文气息的小城。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铺的大多都是红色角砾岩,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看,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 前面就是古城中心的四方街了。这里工艺品琳琅满目。人气兴旺。来古城没有不来四方街的。位于古城与新城交界处的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古城大水车旁有一块大屏幕,每日播放的歌曲即是古城最受欢迎最有特色的歌曲,其中纳西净地是较为出名的歌曲之一。现在给大家十分钟拍个照吧,你一定感觉很好的! 在丽江古城区,修建有桥梁354座,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桥梁的形制多种多样,较着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 古城内的木府原为丽江世袭土司木氏的衙署。五凤楼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楼高20米。因其建筑形制酷似五只飞来的彩凤,故名 五凤楼 。这里还有白沙民居建筑、群束河民居建筑群.一会大家自由参观吧。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城市布局错落有致,既具有山城风貌,又富于水乡韵味。丽江民居既融和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很独特吧!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祝大家旅愉快!再见! 篇四:丽江古城导游词500字 大家好,我姓洪,是你们这次游丽江古城的导游,希望大家在这次旅游中玩得开心。 我给大家讲了那么多,大家也看了那么多,但是马上就要进入古城了,怎么没有看到城门呢?其实各位嘉宾是看不到的,这也是丽江古城的一奇,看不到城门,也看不到城墙,因为古城根本没有城墙和城门,因为纳西族的头领姓 木 如果建了城墙和城门就变成了 困 字,所以古城没有城墙,也没有城门。 进了丽江古城,就看到四方街。四方街如蛛网似的交错,东南西北各有通往它的一条路。四方街由五彩石铺成,脚跟踩在五彩石上,听起来别有一番新意,那声音清脆,有些像银铃的声音。四方街可以说是古城的中心广场,自然装饰的漂亮、有特色啦,就连客栈都十分美丽。四方街客栈位于丽江古城四方街广场的中心位置,具有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客栈庭院内小桥流水、花木葱郁,继承了千百年来纳西民族的审美情趣,乃天人合一,和谐自然的生活观念。客栈每个房间的设计都独具特色,你可以在四方街里转转,绝对没有哪两个房间是相同的。 到了丽江古城一定要去放一下河灯哟!丽江古城还有一个很特别的习俗,就是放河灯。放河灯是丽江古城一种古老的习俗。据说每天夜晚,黑龙潭的龙王会顺着玉河水巡游古城,点放一盏河灯为龙王指路照明,不仅能保护古城的平安,更能使自己和家人得到龙王的保佑而在今后的日子里吉祥如意、心想事成。这个传说。放一盏河灯,许一个心愿。 丽江古城还有很多地方非常美丽,说也说不净,希望大家有机会去细细游赏。这次大家玩得开心吗?回答是肯定的吧!那下次有机会我还带你们来再次目睹丽江古城的风光!丽江导游词500字篇二:丽江古城导游词400字 丽江古城导游词400字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丽江民居既融和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遗产。下面是丽江古城导游词4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丽江古城导游词400字 大家好!我是你们游览丽江古城的导游。我很高兴能与大家共度这快乐时光!我姓林,我叫大家可以叫我林导游就行了。 请大家跟我来。这里是丽江古城。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丽江古城。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称为 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 之一。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丽江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00余米,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古城现有居民6200多户,25000余人。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有30%的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铺的大多都是红色角砾岩,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看,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 前面就是古城中心的四方街了。这里工艺品琳琅满目,人气兴旺。来古城没有不来四方街的。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城市布局错落有致,既具有山城风貌,又富于水乡韵味。丽江民居既融和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很独特吧! 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祝大家旅愉快!记住你们出去看这里的什么东西的时候你们不能扔东西在地上,要扔就扔在垃圾箱里。你们在玩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自己的行李、东西保护好点。 点评:作为导游词你介绍的很详细, 请大家跟我来 前面就是 这样的衔接也非常自然,好。但作为我们的作文导游词不必要面面俱到。 篇二:丽江古城导游词400字 尊敬的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丽江古城游玩,我是这次云南之行的导游古润璐,很高兴认识大家。 丽江古城位于丽江坝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阔野。丽江古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这里历史文化气息浓厚,像纳西古乐,白沙壁画,东巴文字,白沙细乐,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它还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非常特别。这里的少数民族,有白族,彝族,藏族,傈僳族,普米族等等,说到这我想问一下大家,这里居住最多,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什么族呢?呵呵,是的,是纳西族。纳西族的建筑也是非常有特色的,我们会在今后的行程中带大家去参观纳西族人民居住的房子,了解他们的生活。 说了这么多,有的朋友问这里有没有好吃的,特色的美食呢,那太多了,比较有名的过桥米线,粑粑,烤肉,东巴烤鱼,不光有吃的还有喝的,青稞酒,男女皆宜,纯粮食酿造的,别有风味。我看到有的朋友已经流口水了啊,短暂的介绍后,大家已经对丽江古城有了初步的了解,想要更加细致深入的了解丽江的风土人情,感受异域的人文风情,开始我们精彩的古城之旅吧。 篇三:丽江古城导游词400字 亲爱的旅客朋友们: 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叫青严茜,你们可以叫我小青。今天我们要去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始建于公元13世纪后期。古城海拔2400余米,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古城现有居民25000余人。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有30%的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修建有桥梁354座,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桥梁较着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均建于公元1419世纪。 古城里的五凤楼始建于明代公元1601年,楼高20米。因其建筑形制酷似五只飞来的彩凤,故名 五凤楼 ,楼内的天花板上还绘有多种精美的图案。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丽江民居既融和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遗产。丽江古城包容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是研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 今天的旅行到此结束,拜拜。丽江导游词500字篇三:丽江古城导游词 游览线路图: 解说词: 丽江古城导游词 各位旅客朋友大家早上好,盼望许久,终于和大家见面了,很开心。我是你们这一旅程的小伙伴,导游xxx,大家可以叫我小x。看得出来,因长时间的车程,你们已有些许疲劳,但是一路有小黄,再苦也不难。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姐姐,别看她年轻貌美,但她车技很好,真是技如其人,她开车你放心。请大家按次序上旅游车,这里离目的地丽江古城还需要一些时间,你们可以稍微缓解疲劳或者在车上娱乐娱乐,我会尽我所能为大家服务。 看你们兴奋地不时眺望窗外,看得出大家都是爱丽江的人。 丽江县位于玉龙雪山之麓,滔滔金沙江畔,古时称金沙江位丽水,所以它是因水的名丽江。丽江不仅有“古道、西风、瘦马”的灿烂文化,也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惬意画卷。背包客说,这里每一公里都精彩;地理学家说,这里是中国山河的异端;人类学家说,这里是民族迁徙的大走廊;其实,这里还是中国最精彩的人文山水画卷。我们眼前的这块神奇美丽而宁静的土地,位于滇西北高原,在古代南方陆上丝绸之路与滇藏茶马古道交汇处。俄国人顾彼德笔下“被遗忘的王国”如今作为中国第一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城,引来世人惊喜的目光,犹如在地下埋藏多年的璞玉出土,刹那间放出夺目的光彩。作为旅游胜地,它的主要特点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名城旁清泉映雪山,峡谷畔山茶伴东巴。具体而言就是大研古城、玉泉公园、玉龙雪山、虎跳峡谷、玉峰山茶、东巴文化、泸湖女儿国、宝山石城等。这里的名城丽江古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由白沙古镇、束河古镇、大研古镇三个相对独立的单元组成,其主体部分是大研古镇。而我们今天要游览的就是这享有“高原姑苏”和“东方威尼斯”之称的丽江古城(大研古镇)。2011年7月6日云南省丽江市丽江古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大研镇坐落于玉龙雪山下丽江坝子中部,面积约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3万,其中纳西族超过16900人,海拔2416米。因四周青山环绕,城中碧水滢滢,宛如一方碧玉大研而儿起名为大研镇。它与众不同的是,既为城却一无城门,而无城墙,这是与任何古城都不同的。据说,这是因为明代土司姓木,木加框被位则是“困”,故而避之不筑城墙,然而这只是一个传说。其实际原因有四:一是古城位置本来就有山川、险关环绕,形成天然屏障;二是土司背靠朝廷,可以安心称雄一方;三是与邻近的吐蕃、南诏、大理国等地方政权能够和睦相处,没有近邻之忧;四是与纳西人的开放传统有关,在纳西民众的观念中,丽江古城犹如一个开放的村庄集镇,与四周的村寨和自然环境血肉相连、不可分割,因此没有垒筑城墙。古城始建于南宋末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大研古城近千年以来一直都是滇西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重镇。纳西语称“巩本芝”,意为仓库集镇,由此可知丽江古城是以经济交往为主发展起来的。 丽江古城因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完整地保留了宋、元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各位朋友,如果你登在高处,就可以一瞻丽江古城的总体格局,北以玉龙雪山为依托,南以文笔山为屏障,是一个以纳西族为主要居民居住的古老城镇,以道教的八卦图形成以四方街为文艺及商贸中心,以新华街、新义街,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五条主街道为脉络,向四周延伸成许多小巷。古城可以用“街、市、风、水”来概括。 各位朋友,谈话间我们已经来到了古城的入口。这座古城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一股股穿街过巷的潺潺流水。我们前面的水车,又玉龙雪山的冰雪融水,推动其日夜转动,有人说它是子目水车,也有人说它是情侣水车,象征纳西人对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热爱,今天在一些偏远之地也还在使用。古城的布局以水为脉,顺势自然。玉河水在这里分为西河、中河、东河,在古城里在分成更多的支流走街过巷,穿墙进屋。在古城中有一条惯例,不管你在哪里,逆着流水的方向而上,最终你会回到四方街。这里刻有江泽民主席题词“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照壁,端庄秀美。往右是水龙柱。立水龙柱反映了当时古城土木结构建筑对防火的重视,表达了“龙管水,水克火”的信念和免除火灾的愿望。 这是世界遗产纪念碑。世界文化遗产标志是圆圈与方框相连,表示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丽江古城就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典范。 朋友们,我们脚下是一幅“巴格图”,是纳西族先民根据五行学说创造的,东巴用它来定方位和占卜。 下面我们一起西河畔的新华街进入古城游览。 这里集小桥流水、街巷集市、院落民居、民风习俗,本身就是耐人寻味的丰富的民族文化现象。丽江古城未受“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轨”的中原建城规制影响。城中无规矩的道路网,无森严的城墙,古城布局中的三山为屏、一川相连,水系利用中的三河穿越、家家流水,有街就有市,因市而成街和“曲、幽、窄、达”的风格,建筑物的依山就水、错落有致的设计艺术在中国现存古城中是极为罕见的,是纳西族先民根据民族传统和环境再创造的结果。 当我们漫步于古城时,眼前呈现出一幅古朴、典雅、幽静的画面。纳西风格的民居鳞次栉比,清清的溪流穿城过巷,一座座小桥如彩虹横跨小溪,拍拍垂柳在清风中摇曳。无数小巷弯弯曲曲,纵横交错,恍若迷宫。如有临街的房屋,居民将它作为店铺,各式商品琳琅满目。纳西妇人在他们的自信与热情中做成了一桩桩生意。在幽静的深巷中,不时看到披星戴月的纳西老人悠闲惬意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而今日的古城,吸引着越来越多远道而来的外国人,发呆、闲坐、聊天等,将这里视为远离现代生活的世外桃源。城内家家户户喜爱种植花木,摆设盆景,又是古城享有“丽郡从来喜植树,山城无处不飞花”的美誉。 各位朋友,当你正沉浸于这幽静的深巷里时,我们已来到了四方街。大研镇是丽江的心脏,四方街是大研镇的心脏。有了四方街,古城就有了透气的地方。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广场,是由整齐繁华的铺面围城的一块大约400平方米的露天梯形集市小广场。广场的形状很像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四方街,取“权镇四方”之意。也有人说是因为这里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据说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玺形状而建。这里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枢纽站。明清以来各方商贾云集,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汇生息,是丽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站在四方街,我们将会发现有四条街成幅射状由此向四面延伸,而每条主街又有数条支巷出呈放射状再向四周辐射,由此形成以四方街为中心,四周店铺客栈环绕,沿街逐层外延的缜密而又开放的格局。四方街幽深的街巷,人们可以从四面八方通过街道、小路、巷子、田野甚至山上的羊肠小道进入这个城市。 四方街是一个梯形的小广场,建造时被设计得中间稍微凸起,两边凹下,犹如一片巨瓦。一条河道位于广场的西面;河上设有一个水闸,每到傍晚收市,居民们就关上水闸,河的水位立即上升,顺着瓦形的坡度漫过整个广场,流到它四周的排污水的暗沟里。广场的四面都有一条宽30公分、深约45公分的排污水暗沟,每一条暗沟又与广场四周铺面后院的下水道连接。这样,从地面到地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排污系统,把四方街冲洗得干干净净。 古城的大街小巷,全用红色角砾石块铺成,晴不扬尘,雨不积水。经无数人年年岁岁走过,光滑洁净,大雨过后,呈五彩斑斓,民间称其为“五花石”。 四方街西侧的制高点是科贡坊,为风格独特的三层门楼,原来是为这个小巷里杨家的“一门三举”而建的。从清朝的雍正元年实行“改土归流”到清末废除科举的180年里,丽江先后出了60多位举人和7位进士,是一桩具有轰动效应的大喜事,于是官府和民众捐资在这里建了一个两层的科贡坊。后因这里出了最后一位进士和庚吉,于是乡亲们在被烧毁后的原址上重建科贡坊,改为三层。 好,各位朋友,现已达午时,我们先在此用餐,看着大家还意犹未尽,饭后我们继续游览。 看着你们脸上美满的笑意,看得出大家对这里的美食很满意。现在我们去欣赏欣赏古城的水和桥。 城依水存,水随城在。 水就像丽江古城的血液,它不仅滋养了这里的人,也给这座古城带来了无限的灵动与活力。很多到过丽江的人都认为,玉龙雪山是丽江古城的主要水源。其实古城的水源与雪山无关。早先丽江古城的水都来自城区北边的黑龙潭,而黑龙潭的水源是九子海,黑龙潭的水源曾多次干涸。20世纪90年代,丽江地区为解决古城水源的问题,将清溪水库的水引到古城,还有一部分水来自拉市海调蓄水工程的北干渠,由此保证了城内的流水潺潺。 大家还记得在古城入口处的玉龙桥吧,它下面淌着一条从玉泉而来的玉泉河,过了桥便一分而三,形成东河、西河、中河三条支流。最初只有中河一条自然河,明代土司开挖西河,利用西高于东的地势,人工控制活动石板,定时引西河水入中河,到了清代,当政者又开挖东河,把中河水东引入城。这样三水入城,穿街过巷,又分为无数小渠,与潭泉相连,形成密如蛛网的水系,布满全城。于是我们看到了“家家门前流活水,户户垂柳拂屋檐”的“东方威尼斯”景观。城中还有从不干涸的白马龙潭和许多水井,居民巧用潭水和井水,创造出“一潭二井三塘水”的用水方法。即泉水喷涌的第一眼井供饮用,下流第二眼井为洗菜,再下流第三眼井方可洗衣服,每天早上十点以前,不会有人在这里清洗脏物,多年以来,人们共同遵守着这一约定。 一眼眼明眸之上必有一条纤美的柳叶眉,丽江古城的柔情还体现在桥上。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飞架有354座桥梁,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形式有廊桥(风雨桥)、石拱桥、石板桥、木板桥等。较著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均建于明清时期。 大石桥为古城众桥之首,位于四方街东向100米,由明代木氏土司所建,因从桥下中河水可看到玉龙雪山倒影,又名映雪桥。该桥系双孔石拱桥,拱圈用板岩石支砌,桥长10余米,桥宽近4米,桥面用传统的五花石铺砌,坡度平缓,便于两岸往来。许多石拱桥大多是明代纳西木大土司从内地聘来能工巧匠,精心设计,花巨资营造的,极具观赏价值。不仅艺术价值高,而且有很高的实用性。各位朋友登上桥头,可眺望古城景色,侃古说今讲笑话,歇歇脚等。中河段的大石桥,处于古城繁华地段,桥身宽长,行人络绎不绝,常年有四乡农副产品、手工艺品出售,桥市的生意十分红火,一是古城一大景观。 朋友们,看完“小桥流水”,现在我们得看看“人家”了。请大家跟我到纳西四合院参观,体验纳西民居之美。 古城之美,一晃即过。要深度走访丽江古城首先得从建筑开始,而大研镇的民居有正是古建筑的精华所在。几百年来,纳西人民依山傍水,在生产生活中崇尚自然、崇尚文化,并善于学习,吸取其他民族的建筑精华,形成具有创造性和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