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诗校本课程的构建.doc_第1页
小学儿童诗校本课程的构建.doc_第2页
小学儿童诗校本课程的构建.doc_第3页
小学儿童诗校本课程的构建.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花灿烂满校园 诗香芬芳流溢彩小学儿童诗校本课程的构建一、呼唤诗教的春天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几千年的文学之宗是诗,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中国也是一个有着悠久诗教历史的国家,诗歌的节奏始终激荡在我们民族的血脉中。诗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薪火相承,使得龙的子孙具有迷漫独特的东方神韵。然而,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那种以自然科学与技术为代表的工业文明标准完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而涉及人的心灵与精神的人文关怀却退却到社会文化的空间边缘。人文精神的缺失导致人类成为爱因斯坦口中的受过良好教育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现代社会要求每个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却一不可,而诗歌是体现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标志。类似顺口溜形式的童谣和带有“情色”内容的口袋书在现今校园里大肆流行凸显出学生精神世界的空虚。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实施儿童诗教学,是学生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的有效载体。儿童文学作家樊发稼说:“诗歌,天然地和儿童有着一种天然的契合关系,它们的想像方式、表达习惯和认知渠道,都有着诗的品质。所以这样的诗句,可以成为儿童内心世界的容器,成为儿童认知世界的道路和拐杖。毫不夸张地说,一首契合心性的好的儿童诗可以为一个人的一生抹上一种色彩,烙上一个印记,带来一种节奏。美学大师朱光潜认为:“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兴趣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世界本质上是诗的,诗让我们的心灵世界充实,让我们的情感生活丰富,让我们的想像天地广阔。二、营造诗香的校园(一) 主体课程儿童诗教学1、课程目标通过读、品、悟、写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掌握儿童诗欣赏和创作的基本知识,并能用多种方法赏析和创作儿童诗。通过学习,使学生产生亲近诗歌、喜欢诗歌、热爱诗歌的情感,并在学习中逐渐增长知识、扩大生活经验、启迪心智、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健全人格,最终达到丰厚人文素养的目的。2、课程内容(略写)年级主 题一1、儿歌是根磨牙棒 2、读诗识字好轻松3、一年四季说不尽 4、大自然是解不开的谜二1、 我是明礼小雏鹰 2、童真是首动听的歌3、与动物成为朋友 4、我的是世界我是我三1、生命是一种感动 2、爱萦绕我们身边3、礼貌是我的通行证 4、我也要长大四1、有什么能与爱抗拒 2、大自然赋予我们的3、世界也是我们的 4、山青青,水蓝蓝五1、乘上时间隧道的地铁 2、我要认识地球3、可爱的祖国,美丽的乡愁4、我和我身边的人六1、生活是一团解不开的麻 2、我已经渐渐长大3、茫茫的宇宙,渺小的人类 4、我所关心的世界3、课时安排全校一至六年级每周2课时,一节从语文课中调剂,另外一节从学校的校本课程课时中调剂。按每学期18周计算,每个年级每学期共有36课时,一至六年级共有432课时。4、教学模式(1)阅读赏析概念定义:通过对优秀诗作的阅读、欣赏、分析,促进学生理解诗作的主题、意境、思想感情、语言艺术、写作方法等,以达到学生训练语言,积淀学生诗情的目的。教学流程:真情赏读资料收集缘情而发精读领悟教学实例教学实例:在教学树一课时,我是这样安排教学过程的。我选择了雪野、王宜振和邱易东作家的三首迥异的有关树的诗。同样写树,雪野的树叶有些哲理味,王宜振的树的烦恼偏重情感表达,邱易东的五个杈丫的小树则不是写实物树,而是写精神树。正是作者视角的不同,诗所表达的主旨、思想就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对第一首诗,我设计先去掉“树/才长出了/那么多的/绿色的小耳朵”的诗句,让学生续尾,让学生学习笔锋突兀而出,却意境全现的表现方法。第二首则从树与鸟的依存,尤其是树空有翅膀和满身绿色羽毛却不能飞翔的悲哀入手,写尽树的苦恼。重点让学生体会那中淡淡的忧伤。对第三首诗,则抓住自己希望用双手创造美好未来的思想感情来赏析。通过这样一个“树”的主题的几首诗对比学习,学生就对树有了多种的认识,自己在创作有关树的诗时,也能从多视角进行思考。(2)感悟仿作概念定义:通过对经典诗作的诵读、感悟、内化,真正理解和领会诗作的思想情感,并通过模仿写出同类和类似的诗作。教学流程:深化迁移同类仿写诗情剖析例作选取教学实例(略)(3)脑力激荡概念定义:所谓的脑力激荡就是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使他们写出诗作。教学流程:创意抒写情感激发思维发散词语铺垫教学实例:如教学圆点一课时,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让学生说这是什么?学生说:“这不是圆点吗?”我让他们继续看。学生有说句号的。我让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终于有学生开始回答纽扣、花朵、湖泊、头颅、炮弹、孤岛我又说,能不能把你想到的说一句话。于是有学生回答:“纽扣是衣裤的纽带”、“湖泊是大地的眼睛”、 “雨点是个演奏家,在瓦片上敲出叮叮咚咚悦耳的声音”我继续让学生发散思维,把句子拉长,使之成为完整的小诗。经过思考,一首首诗作在孩子们的笔下流淌而出。如“衣裤的左右两瓣喜欢各占一边,/搞独立。/是纽扣轻轻地拉起他们的手,/搭在一起,/才使得他们能够报成一团(纽扣)。”“星星是天空的眼睛,/对我眨巴着眼睛,?我也朝着星星眨眼睛,/我是地上的星星。”(星星)脑力激荡是儿童诗教学过程中应用较多的方法,它灵活多变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诗热情和增强学生的信心。(4)采风创作概念定义:就是通过有目的、有组织带领学生到大自然、社会体验生活,然后自主取舍素材,进行诗歌创作。教学流程:真情抒写诗情提炼实地采风确定主题教学实例:作为学生真情流露的儿童诗,它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它是孩子生活经验、人生感受的写照。到生活中采风,让孩子接触大自然,是激发学生诗情的好方法。如教学路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去观察了火车路、高速公路、铁路、乡间泥泞机耕路等,让学生内化后说说自己的感想,然后创作成诗。孩子写出许多关于“路”的优秀诗作。如:路是大地妈妈织成的网。/网住了金灿灿的稻谷;/网住了红通通的柿子;/也网住了人们的欢笑。(李雪霞)当我堂堂正正踏上路时,/我一下子把它踩扁了。(於久益)鞋子在路面上走着,/“嚓嚓”地响,/这是它和路在交谈。/鞋子说:我要把你踏平,/路回答:/我要把你磨破。(王芳)当然,这四种模式不是各自为政的,很多时候,他们是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它们的关系可以用下列图表进行说明。阅读欣赏感悟仿作采风创作脑力激荡四种教学模式相互之间的关系5、评价方式(1)班级评价为了对班级中学生写的诗作有一个具体的评价,我们推出五星级评价法,对学生的诗作作量化评定。学生的诗作如果语句通顺,无错别字,可得一星;语句通顺,无错别字,诗意完整的可得二星;语句通顺,无错别字,诗意完整,有一点韵味和意趣可得三星;文辞通达、语句流畅,诗意完整,韵味和意趣较浓的可得四星;文辞通达、语句流畅,诗意完整,韵味和意趣教浓,构思奇妙、思想独到、情感充沛的可得五星。达到三星的可以在班级诗栏中刊登,达到四星的能在学校岩河诗擂或岩河诗声中刊登或播出,达到五星能在学校岩河诗报、岩河诗站或公开出版的报刊杂志发表。(2)学校评价通过学校小广播站岩河诗声、宣传窗的岩河诗擂、网站的岩河诗站,定期推出班级推荐的学生优秀诗作;学校还办有4开4版印刷精美的岩河诗报和刊物岩河儿童文学,专门刊登学生的优秀诗作和班级文学社的优秀作品;学校还每年评选校园十佳小诗人,在诗歌节期间进行隆重的表彰。(3)社会评价通过宣传窗、大型展览等向社会推出诗教成果展,介绍学校诗教情况和推出优秀学生;推荐学生的优秀诗作向全国各地的报刊杂志社投稿,年发表量达400余篇,其中有20余家报刊以专题的形式介绍我校的诗教情况;10余家全国、省、市新闻媒体报道学校的诗教成果;另外我校的童诗特色教学也引起了国内60余位著名诗人、作家的广泛关注和亲睐,得到他们的关心和帮助,其中多人撰文推介学校的诗歌教学。(二)相关课程与学科结合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不仅仅囿于主体课程儿童诗教学中,我们还使之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事实上,我们的课堂不缺少现代的教学设备,不缺少丰富的教育文本,不缺少大量的教学参考书,更不缺少埋头钻研和反复苦干的教师。我们唯一缺失的是每个人内心原本涌动不止却又尘封已久的诗泉,以及课堂中以人为本的浓浓的文学气息。诗与学科教学的结合,使我们的课堂显得诗意盎然。1、儿童诗与音乐课的结合在我国古代,歌与谣紧密相连,所谓“和乐为歌,徒歌为谣”。儿童诗(特别是儿歌)的语言精炼、节奏明快、音韵流畅使得儿童诗与音乐的结合有着天然的纽带。音乐课中,我们一方面在增添了诗词吟唱的内容,以此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感和领悟诗歌文辞和意境的美感。另一方面尝试让学生给童诗谱曲,虽然许多时候学生谱上的是简单的几个音符,但对于他们自己创作的诗谱成的歌,咿咿呀呀地喜欢哼个没完,因为这是真正属于他们的原创“诗歌”。这样的例子有春天,春天,可爱的春天、四季、风筝等。儿童诗与音乐的结合,使诗歌真正成为了诗歌。2、儿童诗与美术课的结合古人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家、画家都是诗画兼通,相得益彰的。唐代诗人王维的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诗画结合取得独到艺术造诣的典范。宋代诗人苏东坡提出的“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见解。抓住了美术与诗的共同点,为诗与画的结合提供了依据。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给自己的画作配上诗,也可以根据诗作画,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诗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把直观的线条和抽象的思维结合起来,把诗中的有、无、隐显的空间填补起来,形成一副惟妙惟肖的画。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点燃学生思维灵性的火花。3、儿童诗与数学课的结合数学需要逻辑思维,儿童诗需要形象思维。实验表明: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明显发达于逻辑思维。用形象思维来阐述、补充逻辑思维,就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如教学年、月、日这一课时,为了帮助同学们记住一年中大月的月份,老师编写“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的儿歌帮助学生识记,使学生能很快就掌握这一内容。利用诗歌语言精炼、富有韵味、琅琅上口的特点概括总结数学公理、定义、规律等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4、儿童诗与思品课的结合儿童诗具有陶冶儿童的情操、扶植儿童的个性,健全儿童的人格的功能,它那春风化雨、潜移默化的熏染是区别于其他思想教育形式。儿童诗中蕴含的真、善、美对于孩子美好心灵的形成有着难以言表的作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利用诗歌这一载体,如引入林焕彰先生的小猫走路没声音、圣野先生的雷公公、鲁兵的下巴上的洞洞等等,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5、儿童诗与语文课的结合儿童诗在语文课扎根、发芽、开花、结果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因为儿童诗是语文的一部分。语文和儿童诗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在教学中,有着更多的切入点。如教学春一课后,可以让学生写长辈记忆中的春天,教学四季后可以写四季的诗,教学绿后写富有绿色生机的诗,教学菜园里后写蔬菜的诗,而学生因为有语文课的铺垫学习,写诗也显得轻松自如。当然,儿童诗教学还可以和体育、信息技术、科学、英语的学科结合,这样诗情、诗性、诗境就能衍射到整个学校的课程体系,成为学校的教育哲学。(三)主题活动让诗请飞扬除了主体课程和相关课程外,学校还把主题活动作为儿童诗校本课程实施的途径。学校把每年五月份定为诗歌月,在诗歌月中举办诗歌节。通过开展诗歌朗诵会、原创诗歌大赛、诗配画比赛、名家诗歌讲座、诗歌手抄报比赛、大型诗歌展览、诗歌教学展示等活动营造校园中浓浓的诗教氛围。还通过评选校园十佳小诗人评选、校园诗歌奖评选、校园吉尼斯诗歌擂台背诗大比拼、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小诗人夏令营等主题活动。这样的主题活动为孩子诗情的飞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纵深的空间。三、共享诗意的成长(一)促进了学生的和谐发展习诗就是学做人,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我们以小学生思想品德诗化教育为抓手,通过渗透、熏染、陶冶、内化的形式,以诗育人,这种新颖的德育教育方式能寓教于乐,突破了简单的说教和粗暴的强制训练。事实证明,经受诗的洗礼的孩子,比其他的孩子更懂得关心人、体贴人,能更多地为别人着想,都有高尚美好的心灵。学生的人文素养不断提高。随着诗歌阅读量和创作的加强,在诗的熏染陶冶下,学生变得更纯洁、更善良、更美好。学生的创造能力不断发展。儿童诗校本课程,无论是阅读赏析、仿写,还是思维训练、写作,都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自99年来,学生诗作1100余首诗作在诗刊等全国60余家报刊杂志公开发表,另有100余人在各级征文中获奖。学生的个性特长不断完善。儿童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又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校园中涌现了一大批在全国也有一定知名度的小诗星。(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隔周一次的学校诗教教研活动成为老师们阐释诗意,放飞诗情的练兵场。通过上课、听课、研讨,促进了老师们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前课堂中缺乏的诗意和人文关怀,开始漾荡在我们的课堂。诗与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的结合,使这些学科的课堂充满了灵性和创意。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在教学的同时,老师们也自然地把儿童诗教学与教育科研结合起来,提高了教师们教科研的能力。3年来,共有6个科研课题获区、市一、二、三等奖,有18篇论文案例在省、市、区获奖和各级报刊发表。增强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在专家的指导下和全体老师的努力下。我们已经形成儿童诗校本课程体系,积累了大批儿童诗教学案例教学案例,总结了大量儿童诗的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的课程开发意识和开发能力提高了,为其他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基础。(三)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效益童诗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