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ppt_第1页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ppt_第2页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ppt_第3页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ppt_第4页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和治疗 广东省人民医院ICU曾红科 一 重症患者IFI的流行病学 一 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约占医院获得性感染的8 15 在美国 念珠菌血症已跃居院内血源性感染的第四位器官移植受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为20 40 艾滋病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可能性高达90 IFI的发病率仍有明显升高的趋势 在美国 念珠菌血症已跃居院内血源性感染的第四位 RentzAM HalpernMT BowdenR Theimpactofcandidemiaonlengthofhospitalstay outcome andoverallcostofillness ClinInfectDis 1998 27 781 8 我院06 07年临床病原菌分布比例 2006年全院前十位病原菌比例 2007年全院前十位病原菌比例 一 重症患者IFI的流行病学 二 ICU患者IFI的重要病原菌病原菌主要包括念珠菌和曲霉仍以念珠菌为主 其中白念是最常见的病原菌 占40 60 近年来非白念珠菌感染的比例在逐渐增加侵袭性曲霉感染的发生率也在逐渐上升 占所有IFI的5 9 12 另外赛多孢霉属 镰孢霉属 接合菌中的根霉属和毛霉属的感染率也有所增加 ARTEMISDISKSurveillanceprogram 主持 UniversityofIowaCollegeofMedicine USA39国家127中心 Asia 23sites LatinAmerica 16sites Europe 74sites theMiddleEast 2sites andNorthAmerica 12sites 标本来源 身体各个部位 e g blood normallysterilebodyfluids deeptissue genitaltract gastrointestinaltract respiratorytract skin andsofttissue fluconazole 1997 7 2003 12 Candidaspp 念珠菌 共134 715株 非念珠菌真菌6 052株药敏方法 CLSI M44 A版 JClinMicrobiol2005 43 12 5848 1997 2003年临床分离念珠菌及其他酵母菌140767株菌种分布 ARTEMISDISKSurveillanceprogram 39国家127中心 JClinMicrobiol2005 43 12 5848 NEMIS研究证明在ICU非白念感染比例甚至已经超过白念 NEMIS调研了7家SICU 4276病人 念珠菌血行感染比例调研结果 白念48 非白念52 Ref ClinicalInfectiousDiseases1999 29 253 8 一 重症患者IFI的流行病学 三 ICU患者IFI的病死率病死率很高 仅次于血液系统肿瘤患者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达30 60 而念珠菌血症的粗病死率甚至高达40 75 其中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明显高于白念等其它念珠菌尽管ICU患者侵袭性曲霉感染发生率低 但其病死率高 是免疫功能抑制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曲霉菌感染在院内感染中ICU占第二位 死亡率高 EpidemiologyofInvasiveAspergillosisProspectiveSurveyinFrance 1994 1999 621病例确诊 n 115 拟诊 n 506 63 血液病房 其它科室 感染疾病 免疫科 ICU AdaptedfromCornetMetal CrudeMortalityforInvasiveAspergillosis AmJRespirCritCareMed 2004 170 621 CaseFatalityRate 15 6 4 12 一 重症患者IFI的流行病学 四 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在ICU中 IFI除了可发生于存在免疫抑制基础疾病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 更多的则是发生在之前没有免疫抑制基础疾病的重症患者 这与疾病本身或治疗等因素导致的免疫麻痹 免疫功能紊乱有关与其它科室的患者相比 ICU患者最突出的特点是其解剖生理屏障完整性的破坏ICU患者往往带有多种体腔和血管内的插管 且消化道难以正常利用 较其他患者具有更多的皮肤 粘膜等解剖生理屏障损害 因此使得正常定植于体表皮肤和体腔粘膜表面的条件致病真菌 以及环境中的真菌易于侵入原本无菌的深部组织和血液 ICU患者IFI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 ICU患者病情危重且复杂侵入性监测和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常合并糖尿病 COPD 肿瘤等基础疾病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广泛开展肿瘤化疗 放疗 HIV感染等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ICU诊治手段不断提高 使重症患者生存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延长 体内留置导管 中心静脉插管 TPN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机械通气放置尿管 胃管引流管 放置导管 治病还是致病 破坏皮肤屏障的保护作用损伤血管内皮 增加念珠菌的附着机会营养液输入会促进念珠菌生长几乎所有与内置管有关的真菌感染均由念珠菌引起 二 IFI常见病原真菌的特点 真菌在生物界的地位 五界系统学说 真菌既非动物 也非植物 什么是真菌 真菌 fungus fungi 是一种真核微生物 属于独立的真菌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和细胞器 无叶绿素 无根 茎 叶之分以吸收为营养方式 寄生或腐生 具有有性和无性繁殖真菌的形态结构为菌丝及孢子细胞壁含几丁质 chitin 和葡聚糖 glucan 真菌的结构 真菌分类 按培养形态 霉菌 mold 组织内 培养基中均呈菌丝型生长 如曲霉属 毛霉属酵母菌 yeasts 以芽殖为主 多数为单细胞的一类真菌 在组织和培养基内均为芽生孢子 一般无菌丝 如念珠菌 假丝酵母 属 隐球菌属 球拟酵母属 丝孢酵母属双相型真菌 dimorphicfungus 同一真菌在不同环境条件下 生长成酵母状或菌丝体状两种形态 这种形态可随条件改变而相互变更 大多数病原性真菌 如组织胞浆菌 球孢子菌 副球孢子菌 皮炎芽生菌等 真菌的分类 按致病性 病原性真菌 地方性真菌 组织胞浆菌 皮炎芽生菌 球孢子菌 副球孢子菌 巴西芽生菌 孢子丝菌 足癣菌致病性强地域分布 组织胞浆菌病 美国中部 我国中 东部正常人组织胞浆菌感染率约为8 9 15 1 副球孢子菌病 限于拉丁美州呈双相型条件致病性真菌曲霉 念珠菌 毛霉 接合菌 隐球菌等无明显地域分布 China CMJ2001 114 7 743 746 真菌分类 临床习惯 真菌有哪些特性 喜温暖潮湿不耐高温 耐低温紫外线和X线难以杀灭对化学药物敏感 2 5 碘酊 来苏儿 甲醛等 真菌与人类的关系如何 种类繁多 20万种以上 分布广泛绝大多数不致病不少对人类有益 工业 农业 医药 日常生活等 仅少数具有致病性 多为条件致病 致病真菌 自然界中真菌超过100000种致病者约300种 其中仅少数为常见致病菌类真菌 放线菌 奴卡菌 卡氏肺孢子虫等 常见致病真菌 真菌感染相关概念 真菌致病的表现形式 机会性感染 侵袭性感染 真菌性变态反应 真菌中毒及真菌致癌浅部真菌感染 表皮 毛发和甲床深部真菌感染 内脏 皮下组织 皮肤角质层以下和粘膜相关名词 侵袭 蚀 性真菌感染 播散性真菌感染 系统性真菌感染 深部真菌病 三 IFI定义 IFI系指真菌侵入人体组织 血液 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引致组织损害 器官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的病理改变及病理生理过程 对于重症患者IFI的定义尚无统一定论 危险 宿主 因素 临床特征以及微生物检查构成了此定义的基础 四 重症患者IFI的诊断 重症患者IFI的诊断分3个级别 四 重症患者IFI的诊断 IFI的诊断一般由危险 宿主 因素 临床特征 微生物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四部分组成 组织病理学仍是诊断的 金标准 一 确诊IFI 1 深部组织感染正常本应无菌的深部组织经活检或尸检证实有真菌侵入性感染的组织学证据 或除泌尿系 呼吸道 副鼻窦外正常无菌的封闭体腔 器官中发现真菌感染的微生物学证据 镜检 培养或特殊染色 2 真菌血症血液真菌培养阳性 并排除污染 同时存在符合相关致病菌感染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3 导管相关性真菌血症对于深静脉留置的导管行体外培养 当导管尖 长度5cm 半定量培养菌落计数 15CFU 或定量培养菌落计数 102CFU 且与外周血培养为同一致病菌 并除外其它部位的感染可确诊 二 临床诊断IFI 三 拟诊IFI 或 四 诊断IFI的参照标准 1 危险 宿主 因素 1 无免疫功能抑制的基础疾病的患者 经抗生素治疗72 96小时仍有发热等感染征象 并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属于高危人群 患者因素 a 老年 大于65岁 营养不良 肝硬化 胰腺炎 糖尿病 COPD等肺部疾病 肾功能不全 严重烧伤 创伤伴皮肤缺损 肠功能减退或肠麻痹等基础情况 b 存在念珠菌定植 尤其是多部位定植或某一部位持续定植 四 诊断IFI的参照标准 治疗相关性因素 a 各种侵入性操作 机械通气 48小时 留置血管内导管 留置尿管 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 包括腹膜透析在内的血液净化治疗等 b 药物治疗 长时间使用3种或3种以上抗菌药物 尤其是广谱抗生素 多成分输血 全胃肠外营养 任何剂量的激素治疗等 c 高危腹部外科手术 包括下列情况 消化道穿孔 24小时 反复穿孔 存在消化道瘘 腹壁切口裂开 有可能导致肠壁完整性发生破坏的手术及急诊再次腹腔手术等 四 诊断IFI的参照标准 2 存在免疫功能抑制的基础疾病的患者 如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HIV感染 骨髓移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存在移植物抗宿主病等 当出现体温 38 或2周或静脉化疗 2个疗程 d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 静脉或口服相当于强的松0 5mg kg d以上 2周 四 诊断IFI的参照标准 高危的实体器官移植受者 如 a 肝移植伴有下列危险因素 再次移植 术中大量输血 移植后早期 3天内 出现真菌定植 较长的手术时间 肾功能不全 移植后继发细菌感染等 b 心脏移植伴有下列危险因素 再次手术 CMV感染 移植后需要透析 病区在2个月内曾有其他患者发生侵袭性曲霉感染等 c 肾移植伴有下列危险因素 年龄 40岁 糖尿病 CMV感染 移植后伴细菌感染 术后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等 d 肺移植伴有下列危险因素 术前曲霉支气管定植 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 CMV感染 皮质类固醇治疗等 满足上述在无免疫功能抑制的基础疾病患者中所列的任一条危险因素 四 诊断IFI的参照标准 2 临床特征 1 主要特征 存在相应部位感染的特殊影像学改变的证据 如 侵袭性肺曲霉感染 IPA 的影像学特征包括 早期胸膜下密度增高的结节实变影 光晕征 Halosign 新月形空气征 air crescentsign 实变区域内出现空腔等 是否出现上述典型影像学特征 取决于基础疾病的种类 病程所处的阶段 机体的免疫状态 ICU中大部分无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可无上述典型的影像学表现 CT对于IPA的诊断价值 双肺多发病灶 并多发空洞形成 四 诊断IFI的参照标准 2 次要特征 满足可疑感染部位的相应症状 体征 至少一项支持感染的实验室证据 常规或生化检查 三项中的两项 如 呼吸系统 近期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体征加重的表现 咳嗽 咳痰 胸痛 咯血 呼吸困难 肺内湿罗音等 呼吸道分泌物检查提示有感染或影像学出现新的 非上述典型的肺部浸润影 腹腔 具有弥漫性 局灶性腹膜炎的症状或体征 如 腹痛 腹胀 腹泻 肌紧张 肠功能异常等 可有或无全身感染表现 腹腔引流管 腹膜透析管或腹腔穿刺液标本生化或常规检查异常 四 诊断IFI的参照标准 泌尿系统 具有尿频 尿急或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下腹触痛或肾区叩击痛等体征 可有或无全身感染表现 尿液生化检查及尿沉渣细胞数异常 男性WBC 5个 HP 女性 10个 HP 对于留置尿管超过7天的患者 当有上述症状或体征并发现尿液中有絮状团块样物漂浮或沉于尿袋时也应考虑 中枢神经系统 具有中枢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或体征 如 精神异常 癫痫 偏瘫 脑膜刺激征等 脑脊液检查示生化或细胞数异常 而未见病原体及恶性细胞 血源性 当出现眼底异常 心脏超声提示瓣膜赘生物 皮下结节等表现而血培养阴性时 临床能除外其它的感染部位 也要高度怀疑存在血源性真菌感染 四 诊断IFI的参照标准 3 微生物学检查 所有标本应为新鲜 合格标本 其检测手段包括传统的真菌涂片 培养技术以及新近的基于非培养的诊断技术 包括 1 血液 胸腹水等无菌体液隐球菌抗原阳性 2 血液 胸腹水等无菌体液直接镜检或细胞学检查发现除隐球菌外的其它真菌 镜检发现隐球菌可确诊 3 未留置尿管情况下 连续2份尿样培养呈酵母菌阳性或尿检见念珠菌管型 4 直接导尿术获得的尿样培养呈酵母菌阳性 念珠菌尿 105CFU ml 四 诊断IFI的参照标准 5 更换尿管前后两次获得的两份尿样培养呈酵母菌阳性 念珠菌尿 105CFU ml 6 气道分泌物 包括经口 气管插管 BAL PSB等手段获取的标本 直接镜检 细胞学检查发现菌丝 孢子或真菌培养阳性 7 经胸 腹 盆腔引流管 腹膜透析管等留取的引流液直接镜检 细胞学检查发现菌丝 孢子或真菌培养阳性 8 经脑室引流管留取的标本直接镜检 细胞学检查发现菌丝 孢子或培养阳性 9 血液标本半乳甘露聚糖抗原 GM 或 1 3 D葡聚糖 G试验 检测连续两次阳性 重症患者IFI的诊断流程 Reference 中华内科杂志 2005年第44卷第7期 患者资料分析 诊断级别 病变部位 病原体诊断 五 重症患者IFI的预防 一 一般预防积极进行原发病治疗 尽可能保护解剖生理屏障 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 已经存在解剖生理屏障损伤或进行了必要的有创操作后 应注意积极保护并尽早恢复屏障的完整 例如尽早拔除留置的导管 减少静脉营养的应用时间 早日转化为肠内营养等 对于具有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 需要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 加强对于ICU环境的监控 进行分区管理 建设隔离病房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探视制度及洗手制度等 减少交叉感染的几率 对病房 仪器 管路等进行定期严格的消毒 尽可能减少灰尘 避免污水存留 并加强病房的通风 此外 尚需对医护人员及病人家属加强卫生宣教力度 开展医院感染监控 了解侵袭性真菌在当地的病种及其流行状况 五 重症患者IFI的预防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 2007 推荐意见1 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首先需要进行原发病治疗 尽可能保护并早期恢复解剖生理屏障 E级 推荐意见2 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需要加强对ICU环境的监控 E级 五 重症患者IFI的预防 二 靶向预防对于存在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 预防用药可以减少其尿路真菌感染的发生 同时呼吸道真菌感染和真菌血症的发生率也表现出下降趋势 在ICU中 以下具有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需要进行预防治疗 其中包括有高危因素的粒缺患者 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高危肿瘤患者 具有高危因素的肝移植和胰腺移植患者 高危的HIV感染患者 对于存在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 预防治疗应当持续到完全的免疫抑制治疗过程结束 或者持续到免疫抑制已经出现缓解 真菌无处不在 我们怎么办 推荐意见3 对于免疫功能抑制的重症患者应该进行抗真菌药物预防治疗 A级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 2007 五 重症患者IFI的预防 ICU中部分患者 例如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 预期的ICU停留时间超过72小时 吻合口漏 感染性休克的患者等 均为IFI的高危人群 研究显示出预防治疗的优势 但近期的荟萃分析显示 预防性用药虽然降低了真菌感染的发生率 但未能改善预后 同时存在出现耐药和花费增加的问题 因为IFI的预防用药存在有不可避免的副作用 过度使用又会出现耐药危险 尚需进行更大规模的实验来明确预防用药的获益人群 推荐意见4 对于ICU中无免疫抑制的患者一般不进行抗真菌药物预防治疗 C级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 2007 五 重症患者IFI的预防 三 预防性抗真菌药物种类的选择氟康唑对于预防大部分非光滑 非克柔的念珠菌感染能够起到有益的作用 通常使用口服氟康唑400mg d 部分研究建议首剂加倍 800mg 当肌酐清除率低于25ml min 剂量降至200mg d 氟康唑静脉使用剂量成人为200 400mg d 预防性应用伏立康唑可减少肺移植患者和异基因骨髓干细胞移植等患者曲霉感染的发生 但一级和二级预防的研究尚在进行中 五 重症患者IFI的预防 三 预防性抗真菌药物种类的选择伊曲康唑的抗菌谱广 可以扩展到曲霉和非白念珠菌 预防治疗通常使用伊曲康唑口服液400mg d或静脉注射液200mg d 为减少口服液的胃肠不良反应 可在初始几天使用伊曲康唑胶囊和口服液联合应用的方法 或者短期应用静脉注射液后转换为口服制剂 棘白菌素类 例如卡泊芬净和米卡芬净 用于IFI的预防是有效而安全的 通常卡泊芬净和米卡芬净的剂量为50mgivqd 五 重症患者IFI的预防 三 预防性抗真菌药物种类的选择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因其输注相关反应和肾毒性 故一般不适合应用于预防治疗 有研究显示了小剂量的两性霉素B 0 2mg kg d 有益的预防作用 目前常以两性霉素B脂质体作为替代 研究表明危重肝移植患者应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可减少曲霉感染的发生率 累积剂量为1 1 5g 如果同时接受肾脏替代治疗 剂量可用到5mg kg d 近年西班牙学者汇总了五项两性霉素B脂质体应用于肝移植患者的研究 结果显示预防真菌感染的用药剂量通常为5mg kg d 有较好的疗效 氟胞嘧啶的抗菌谱相对狭窄 同时它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且单药使用易出现耐药 不作为预防药物推荐使用 六 重症患者IFI的治疗 由于真菌感染的复杂性 目前多提倡分层治疗 包括预防性治疗 经验性治疗 抢先治疗及目标性治疗 1 经验性治疗 针对的是拟诊IFI的患者 在未获得病原学结果之前 可考虑进行经验性治疗 药物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可能的感染部位 病原真菌 患者预防用药的种类及药物的广谱 有效 安全性和效价比等因素 关于经验性治疗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持续发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 对于这类患者应用唑类 棘白菌素类及多烯类药物 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早期经验性治疗 使用抗真菌药物的起始时间和院内死亡率的关系 MorrellM etal AntimicrobAgentsChemother2005 49 3640 5 早期经验性治疗 IFI患者早期经验性治疗可提高存活率 XIIISHAMCongress March1994 Australia 推荐意见5 对于拟诊IFI的重症患者 应进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E级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 2007 2 抢先治疗 针对的是临床诊断IFI的患者 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开展连续监测 包括每周2次胸部摄片 CT扫描 真菌培养及真菌抗原检测等 如发现阳性结果 立即开始抗真菌治疗 即抢先治疗 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尽可能降低不恰当的经验性治疗所导致的抗真菌药物的不必要使用 降低真菌耐药及医疗花费增加的可能性 现有的关于抢先治疗与经验性治疗比较的研究显示 患者存活率无差异 经验性治疗的花费和应用的抗真菌药物相对更多 策略的选择 抢先治疗有赖于临床医生的警觉性及实验室诊断技术的进步 目前建立在非培养基础上的微生物学方法处在最前沿 新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包括半乳甘露聚糖检测 D 葡聚糖检测以及对于真菌特异DNA的PCR技术 与临床征象 微生物培养 尤其是CT扫描一起 为开始抢先治疗 监测疾病的病程和评价治疗的反应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价值 抢先治疗药物选择可参考所检测到的真菌种类而定 治疗应足量 足疗程 以免复发 推荐意见6 对于ICU中临床诊断IFI的患者建议进行抢先治疗 同时进一步寻找病原学证据 E级 推荐意见7 对于ICU中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患者 应开展连续监测 避免不恰当的经验性治疗 尽可能实施抢先治疗 C级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 2007 3 目标治疗 针对的是确诊IFI的患者 针对真菌种类进行特异性抗真菌治疗 以获得致病菌的药敏结果为依据 采用有针对性的治疗 也可适当根据经验治疗的疗效结合药敏结果来调整给药 药物选择要参考药物抗菌谱 药理学特点 真菌种类 临床病情和患者耐受性等因素后选定 对于微生物学证实的侵袭性念珠菌感染 主要应结合药敏结果进行用药 白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近平滑念珠菌对氟康唑敏感 同时也可以选择其它唑类 棘白菌素类等药物 光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因为对氟康唑有不同程度的耐药 治疗时不应首选氟康唑 而应选择伊曲康唑 伏立康唑 卡泊芬净和两性霉素B及其含脂质体等 大部分侵袭性曲霉感染的患者多为拟诊或临床诊断 少数患者能确诊 有关治疗药物的研究多集中在初始治疗和对难治性患者的治疗方面 还有联合治疗 二 器官功能障碍与抗真菌治疗 ICU医生必须面对的难题ICU患者是IFI的高危人群 且往往都存在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 而临床常用的抗真菌药几乎都有肝肾毒性及其它毒副作用 在抗真菌治疗过程中 如何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器官损害 是ICU医生必须面对的难题 1 常用抗真菌药物对器官功能的影响 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毒副作用多 两性霉素B含脂制剂注射相关并发症少几乎所有的唑类抗真菌药都有肝脏毒性 氟康唑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 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抗真菌药 伊曲康唑对肝肾等器官的功能有一定影响 但肾毒性明显低于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 其引起肝损害多表现为胆汁淤积 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在伊曲康唑治疗中出现心衰或症状加重的患者 应重新评价使用该药的必要性 与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相比 伏立康唑的肝肾毒性明显减少 其肝毒性具有剂量依赖性 另外 应用伏立康唑可出现短暂视觉障碍和幻觉 一般停药后多可恢复 棘白菌素类主要在肝脏代谢 可引起肝功能的异常 米卡芬净的不良反应与卡泊芬净类似 但几乎不影响肾功能 推荐意见8 抗真菌药物治疗应充分考虑基础肝肾功能状态以及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E级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 2007 2 肝肾功能损害时抗真菌药物的选择 1 肝功能不全时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肝功能不全患者应用唑类药物应密切监测肝功能 转氨酶轻度升高但无明显肝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时 可在密切监测肝功能的基础上继续用药 转氨酶升高达正常5倍以上并出现肝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时 应考虑停药 并应密切监测肝功能 伊曲康唑应用于肝硬化患者时 其清除半衰期会延长 应考虑调整剂量 对转氨酶明显升高 有活动性肝病或出现过药物性肝损伤的患者应慎用伊曲康唑 在轻度或中度的肝功能不全患者中 可在密切监测肝功能的情况下使用伏立康唑 第一天负荷量不变 之后维持剂量减半 目前尚无伏立康唑应用于严重肝功能障碍患者的研究 卡泊芬净在轻度肝功能障碍时不需减量 中度肝功能障碍时需减量至35mg d 2 肾功能障碍或衰竭时药物的选择和剂量调整 氟康唑 肌酐清除率 50ml min 不需调整 50ml min剂量减半 伊曲康唑 肌酐清除率 30ml min时 不推荐静脉给药 伏立康唑 肌酐清除率 50ml min时 不推荐静脉给药 卡泊芬净主要在肝脏代谢 肾功能障碍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3 器官功能障碍时两性霉素B的使用 延长两性霉素B的输注时间可减少其肾毒性和相关的寒战 高热等毒性反应 研究证实24小时持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