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会计学专业论文)国际趋同背景下财务报表列报改进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he research on the improved financial statement present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a dissertation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candidate du mian supervisor cui guo ping school of accounting shandong economic university jinan china 中图分类号 中图分类号 密级 密级 学科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论 文 编 号论 文 编 号 kj20101306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国际趋同背景下财务报表列报改进的研究 作 者 姓 名 杜冕 申请学位级别 管理学硕士 指导教师姓名 崔国平 职 称 教授 学 科 专 业 会计学 研 究 方 向 财务管理 学 习 时 间 自 2010 年 9 月 1 日 起至 2013 年 7 月 1 日 止 学位授予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授予日期 2013 年 6 月 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 成果 尽我所知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 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山东财经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 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 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山东财经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同意山东财经大学有权使用本学位论文 包括但不限于其印刷版和电子 版 使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保留学位论文 按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 机构 送交 学位论文 以学术交流为目的赠送和交换学位论文 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 借阅和复 印 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他 复制手段保存学位论文 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的使用授权同上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i 摘要 作为会计信息的一种传递手段 财务报告以财务报表为主要手段 以其他财务报 告为补充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后 世界各 国对提高财务报表质量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财务报表国际趋同之势愈加明显 2008 年 10 月全球两大最具影响力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iasb 和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美国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fasb 共同发布了 财务报表列报的初步观点 讨论稿 对财务报表列报进行了重大的修改 为了实现我国的财务报表列报与国际财务报表的 列报趋同 中国财政部积极响应 g20 倡议于 2010 年 4 月 2 日颁布了 中国企业会计 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 明确了新一轮会计准则改革的方向和任 务 本文首先对国际社会以及我国财务报表列报的国际趋同情况和动因进行了分析 旨在说明财务报表列报的国际趋同是大势所趋 然后分析了我国财务报表列报存在的 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随后在对国际财务报表列报方式的目标和内容等进行 规范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依据 iasb 和 fasb 联合项目下改进的财务报 表列报方式进行了财务分析并对结果做出了评价 同时说明了改进后财务报表列报对 我国的借鉴意义 最后针对上述提到的我国财务报表列报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国际趋 同背景下我国财务报表列报改进的设想 关键词 财务报表列报 国际趋同 财务分析 ii abstract as a transmission mean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he financial report use financial statements as the main means and other financial report as supplement to provide decision useful information to users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the convergence trend of financial report standards of every country become more obvious in october 2008 the two most influential global accounting standards designated institutions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iasb and the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fasb jointly issued the preliminary view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presentation draft and released the staff draft of discussion draf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convergence of our country s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china ministry of finance positively responded to the g20 initiative and promulgated the convergence route map between china enterprises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on april 2 2010 which clear the direction and task of the new round accounting standards reform firstly the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condition and motivation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and china financial statements presentation are introduced aiming to illustrate the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presentation is the general trend and this process is also a process for all countries constantly to gambling the interests and then analyze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a financial statements presentation and adopt the method of case analysis to make a financial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to the modified financial statements presentation in the joint project of iasb and fasb and meanwhile reveal th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of modified financial statements presentation to our country finally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mentioned above in china financial statements presentation this paper proposed the assumption of modified china financial statements present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key words financial statements presentation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financial analysis iii 目目 录录 第 1 章 绪论 1 1 1 研究背景 1 1 2 研究意义 2 1 3 国内外文献回顾 2 1 3 1 国内外文献研究回顾 2 1 3 2 文献综述述评 6 1 4 研究框架和方法 8 1 4 1 研究框架 8 1 4 2 研究方法 8 1 5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9 第 2 章 财务报表列报的相关理论 10 2 1 财务报表的列报目标 10 2 1 1 决策有用观 10 2 1 2 受托责任观 11 2 1 3 我国现行财务报表列报的目标定位 12 2 2 财务报表列报和财务分析的理论基础 13 2 2 1 有效市场假说和功能锁定假说 13 2 2 2 信息不对称理论 14 2 2 3 杜邦分析理论 15 第 3 章 财务报表列报国际趋同情况及动因分析 17 3 1 国际社会财务报表列报的趋同情况 17 3 1 1iasb 和 fasb 财务报表列报的联合趋同 17 3 1 2 主要国家财务报表列报的国际趋同 18 3 2 财务报表列报国际趋同的动因分析 23 3 2 1 财务报表国际趋同的政治动因 23 3 2 2 财务报表国际趋同的经济动因 24 3 2 3 财务报表国际趋同的会计文化动因 24 第 4 章 我国现行财务报表列报存在的缺陷及原因分析 26 4 1 我国现行财务报表列报存在缺陷 26 4 1 1 资产负债表的缺陷分析 26 4 1 2 利润表的缺陷分析 27 4 1 3 现金流量表的缺陷分析 28 4 2 我国现行财务报表列报整体缺陷分析 29 iv 4 2 1 财务报表之间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相关性低 29 4 2 2 综合反映的特征降低了财务报表的可理解性 30 4 2 3 现行财务报表列报的会计信息不够完备 30 4 2 4 现行财务报表列报的形式太过单一 31 4 3 我国现行财务报表列报存在缺陷的原因 31 4 3 1 经济因素造成了财务报表的缺陷 31 4 3 2 证券市场的不成熟导致忽视了财务报表的重要性 32 4 3 3 公司治理形式的变化使现行财务报表存在缺陷 32 4 3 4 技术进步对我国现行财务报表产生了深远影响 32 第 5 章 iasb 和 fasb 对国际财务报表列报的变革 34 5 1 改进的国际财务报表列报概况 34 5 1 1 改进的国际财务报表列报目标 34 5 1 2 改进的国际财务报表列报原则 36 5 1 3 改进的国际财务报表列报模式 36 5 2 改进的财务报表列报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及存在的不足 38 5 2 1 改进的财务报表列报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38 5 2 2 改进的财务报表列报的不足 39 5 3 基于财务分析视角对改进的财务报表列报的评价 案例思考 40 5 3 1 对改进的财务报表分析 40 5 3 2 与传统列报方式财务分析的比较 45 第 6 章 国际趋同背景下我国财务报表列报改进的设想 47 6 1 对我国现行的三张报表具体改进设想 47 6 1 1 对资产负债表的改进 47 6 1 2 对利润表的改进 48 6 1 3 对现金流量表的改进 49 6 2 未来财务报表应该进行综合列报 50 6 3 改进传统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50 6 4 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分类列报 50 结论及展望 52 参考文献 5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55 致谢 56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第 1 章 绪论 1 1 研究背景 一直以来 国际上以及我国国内的财务丑闻层出不穷 伴随这些财务丑闻的是对 财务会计以及审计的指责和非议 报表使用者越来越强烈的要求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 企业会计准则以及财务报告进行改革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 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 构对会计准则进行了重新的思考和研究 并且声明将会加强对现行的财务报告和财务 报表进行变革 另外 从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起 一些西方会计学者和会计机构就对当时采用的 财务报表模式进行抨击 认为其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应该对其进行改革 1975 年 英国会计准则筹划委员会对现行财务报告进行了批评 它认为利润最大化已经不是企 业进行生产经营的唯一的目标 而且随着经济活动和技术的发展 报表使用者迫切要 求企业能够提供全面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信息的财务报表 2004 年 4 月 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b 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两大会计机构成立联合小组共同研究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和财务报表列报的问题 并 分为三个阶段对财务报表的列报进行研究 主要包括 第一阶段研究财务报表的种类 和具体列报的时间问题 第二阶段是针对每张财务报表中详细的信息的列示和信息披 露问题 第三阶段是中期财务报表列报和信息披露的相关问题 对于财务报表信息的 列报问题 两大会计机构都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和意见征求 2008 年 10 月 16 日 iasb 和 fasb 联合发表了一个题目为 关于财务报表列报的初步意见 preliminary views on financial statement presentation 的讨论稿 这份讨论稿主要是提出了财务报 表列报的新模式 并对报表内信息的做了创新性的分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 中国经济的市场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一定 程度的增强 并逐步实现国际化 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也是不断实现国际化的一个 重要方向 财政部于 2006 年 2 月颁布的新 企业会计准则 顺应了实现国际趋同的 要求 对我国的财务报告在内容和列报方式上都做出了改进 2008 年爆发了全球性 的金融危机 虽然现行财务报告列报的缺陷不是这次危机爆发的必然影响因素 但是 这次危机又迫使世界各国研究新的更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体系以应对危机 我国在 2009 年发布了 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 该路线图 为我国未来的会计准则发展指明了方向 可以看到 各国为了实现会计准则的趋同不断努力 但是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程度 第 1 章 绪论 2 以及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不一样 不同的报表使用者对财务报告列报的方式和内容要 求也不尽相同 本文就将我国现行的财务报表和初步意见下改进的财务报表从财务分 析的角度进行比较 来验证改进后财务报表的有效性 1 2 研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逐步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作为当今世 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顺应会计国际趋同大势 推动会计准则持续国际趋同 是全球 化背景下做出的理性选择 是大势所趋 潮流所向 是把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 契机 是确保我国经济长期平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是我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 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切实维护全球经济金融体系稳定的具体表现 只有 这样 中国才能全方位的积极参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过程 提升我国在国际准 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因此 我国会计界应该积极的参与到 讨论稿 的新观 点讨论中来 及时地关注 讨论稿 的新发展 财务报表列报改革的目的和指导思想是向股东 债权人和其它的利益相关者提供 关于报表主体的重要财务信息 以便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预测与投资决策 简而言之 就是不断提高财务报表信息质量 因此 本文对 初步意见 下改进的财务报表列报进行研究 并辅以案例从财务 分析的角度来对改进后的财务报表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并根据财务分析的结果提出 了我国应该借鉴之处 这对我国在会计理论的未来研究 会计准则的实行 以及实现 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协调与趋同方面 都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 1 3 国内外文献回顾 近几年国内国外的资本市场上不断出现财务报告的丑闻 这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 会计准则有效性的全面反思 有些人甚至认为遵循国际会计准则必然会导致财务报告 不能公允的反映报告主体的经济事实 他们认为现行的会计准则存在诸多的缺陷 正 是这些缺陷以及资本市场上不断出现的违反 gaap 以及公司治理失败等的伪造交易的 财务报告问题 引发了会计学者对现行财务报告的研究 国外会计学者对会计准则和 财务报告的研究相比于我国会计学者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较成熟 1 3 1 国内外文献研究回顾 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对财务报告及列报进行了研究 并且取得了许多 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这些研究作了简要的回顾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 一 现行财务报表模式下的财务报告质量的研究综述 财务会计是由数据接收 加工处理和信息输出环节构成并对会计信息进行确认 计量 记录和报告的一个信息系统 这个系统的终端就是财务会计报告 因此 财务 会计报告实质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 成果 现金流量的文件 是企业对外揭示和传递财务信息的形式和手段 葛家澍教授 林志军教授 2006 阐述了财务报告的含义 财务报告主要是指财务信息在财务报表 内的确认和在表外的披露或表述 同样的 孙铮 2007 年在 财务会计理论 一书 中指出 财务报告不能等同于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 是财务报 告最基本的形式 但是在财务报告中还应该披露信息使用者需要的表外信息 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方面监管力度的加大 企业财务信息的披露 尤 其是上市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 但是 财务信息不真实的状 况依然在某种范围内存在 因此 财务报告的质量问题逐渐成为报表使用者越来越关 心的问题 关于财务报告质量的定义 裘宗舜 2000 对其作出了解释 透明度和充 分披露 其中 透明度是指 即能一眼望见到底 没有遮盖与掩饰 实事求是 具 备这两种特点的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就能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据以进行财务分析和投 资 吴建友 2001 认为 一个公司治理结构的好坏关键在于能够产生高质量的财务 报告 高质量的财务报告能够提供真实科学的会计信息 并能够在规范资本市场上发 挥重要的作用 实现资本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 与资本市场建立一种合作的互惠互利 的关系 陈毓圭 1997 认为 现行财务报告模式下 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中会计信 息不完整 缺乏相关性 财务报告只关注过去发生的经济事项而不重视未来 温青山 等 2009 在 会计研究 上发表的一篇名为 基于财务分析视角的改进财务报表列 报效果研究 来自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实例检验 的文章 通过实例分析研究证明根 据 iasb 和 fasb 发布的 初步意见 改进的财务报表更能提高财务报表的有用性 国外学者对财务报告质量的研究更为成熟 鲍尔和布朗认为改进后的财务报告具 有更高的价值 能帮助投资者更好的预测公司的内在价值 并通过减少理性分析的成 本和更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可以减少行为性偏简单的程度 迈克尔 韦尔克 michael welker 1995 年发表的 公平市场中的披露政策 信息不对称和流动性 将公布的 评价结果作为报告信息质量的度量方式 通过观察年报 季报和其它公布的信息 经 理层对分析师质询的应对和与其它投资者的相关的活动三个方面来确定公司的实际 披露的有效性 研究表明具有高质量的披露的公司的资本成本更低 对报表使用者来 第 1 章 绪论 4 说效用更大 马克 兰 mark lang 和拉塞尔 伦德霍尔姆 russell lundholm 1996 年在 会计研究 上发表了题为 公司披露政策和分析师行为 的文章 他们 主要通过分析师对公司股票的分析活动的信息资料来评价财务报告的质量 研究表 明 公司财务报告披露政策越多 质量越高 则会有更多的分析师跟随 更准确的分 析师预测 个人分析预测更小的分散性和预测修订的更少的波动性 对于补充报告的 披露 1999 年 12 月拉塞尔 伦德霍尔姆在 会计地平线 accounting horizons 杂志中提出 经理人员应该向报表使用者提供充分的信息 使他们能够通过评价经理 人员责任的履行情况来评估他们的可信任性 克里斯汀 博特森 christine botosan 1997 年 7 月在 会计评论 上发表了 披露水平和权益资本成本 的文章 与前两位学者相比较 博特森的研究有自己的创新点 首先 她将小公司也融入到样 本中来 这样就可以检验理论的普遍性 另外 小公司倾向于范围更广的资本成本 观察值的范围会更广 为分析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数据 其次 为了减少外在因素的刺 激和影响 她研究的重点是具有类似的经营风险和环境风险的同一行业 机械制造业 的财务报告的质量 研究结果表明 有较少分析师跟随的公司较多的关注披露预测信 息和非财务统计信息 有较多分析师跟随的公司则较多关注披露历史性的总结性信 息 帕萨 森格普特 partha sengupta 1998 年 10 月在 会计评论 上发表的 公 司披露质量和债务成本 中提到 较高质量的财务报告会收到较多的分析师的欢迎 并且具有较低的资本成本 另外 研究结果还表明 当公司所处的市场不确定性较高 时就会更依赖于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 保罗 希利 paul healy 艾米 赫顿 amy hutton 和克里斯娜 佩尔普 krishna palepu 三人团 1999 年在 当代会计研究 期刊上发表了名为 股票表现和围绕持续增加的披露的仲裁变化 的文章 他们通过 观察财务报告质量等级发生变化时股票变现的变化来证明财务报告质量的影响 最终 得出结论 财务报告质量较高的公司持股比例增加了 12 到 24 还证实了更佳的信 息能够减少企业的资本成本 上述学者研究中的高质量的财务报告是从财务报告列报 模式 表内会计信息的披露和列报位置等角度来阐述的 财务报告的质量问题关系到 报表使用者能否根据财务报表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二 现行财务报告存在的缺陷研究 针对不断出现的财务丑闻 国内外学者开始认真反思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存在的缺 陷 并针对不同的缺陷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在研读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 本文总结 了现行财务报告存在的的几个缺陷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 首先 从现行财务报告的模式的角度 alles 2000 认为 企业经营模式的改 变导致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缺乏相关性 这些改变主要是指生产和销售部门不再 是公司的主要部门 企业的经营管理主要依靠供应链的管理 企业采用的是非正式的 所有权结构 公司市场价值的主要来源是知识资产 清华大学的谢德仁教授通过分析 当前的新经济形势和会计环境指出 现行的各财务报表之间的逻辑关系不紧密 正在 瓦解 他建议应该提倡运用综合收益表 重新构造各个报表之间的逻辑关系 同时 alles 等人认为 财务报告的发展将会呈现两种趋势 第一个是企业计量的范围将会 越来越广泛 第二个是公司财务报告将会变得更加有持续性 kinney 2001 的研究表 明 随着会计计量和财务报告的环境辩护 目前的财务报告的模式不能够对不确定性 的事项作出评估 计量和报告 现行的财务报告中也不能更好的提供非财务信息来供 报表使用者做出决策 edwards 和 bell 出版的 企业收益理论与计量 一书中提到 现行财务报告采用的计量模式存在缺陷 所采用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并不能够保证当 物价发生变化时 企业的实物资本能够得到保全 建议是 在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 确认和计量时采用重置成本的计量模式 1996 年美国会计学会也提出 财务报告若 是仅仅采用历史成本来反映会计信息则不适用会计环境的变化 而只采用现行成本计 量就会不能客观的反映过去市场交易的情况 建议是采用历史成本和现行成本两种计 量方式共同反映会计信息 1991 年英国英格兰 威尔士和苏格兰特许会计师协会在 未来财务报告的模式 一文中提到现行的财务报告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过多的倾向 于经济利润而较少的重视现金流量 中法律形式而轻经济实质 建议 扩大财务报告 的范围 采用资产负债观 增加披露全面业绩和利润分配的信息 sorter 1968 则主 张将会计信息由投资者进行加工 而不是单一的采用某种计量模式 这样就能使得会 计信息加工和使用连贯起来 我国著名的会计学者葛家澍 2002 认为 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技术不断进 步 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快 在这种新的经济环境下 财务报告的计量属性就存在很大 的局限性 因此他认为 应该突破货币计量的局限 允许甚至鼓励在以货币计量为基 础的前提下同时使用其它的计量属性 比如 他提到在衡量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前 景时可以用百分比来衡量市场占有率 将不同的满意程度加以量化来衡量顾客的满意 程度 用概率来量化企业面临的风险 葛家澍 杜兴强 2002 通过研究国内外文献 并结合我国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 认为现行财务报告不能够完整及时的反映会计信 息 重法律形式而轻经济实质 表中的各个项目不能够反映经济实质 第 1 章 绪论 6 其次 现行财务报告中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存在缺陷 1995 年 steven m h wallman 提出现行财务报告采用的是黑白模式 该模式下财务报表对企业的软资产不 能够恰当的确认和计量 nash 1998 认为现行的财务会计没有对会计要素进行正确恰 当的计量 建议应该采用未来现金流量进行贴现的方法来确认财务报告中的资产 负 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 我国学者李荣梅 于洪波 2000 要求重新定义会计要素的确 认和计量 现行的财务报告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主要是针对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 事项而忽略未来可能发生的经济事项 因此 他们建议财务报告中的会计要素应该较 多的关注未来经济行为和利益 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机会和风险 扩展会计要素 完 善财务报告 最后 现行财务报告体系所披露内容方面存在的缺陷 1975 年英国会计准则筹 划委员会认为 那种为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的传统的财务报告目标已经不能 满足现行报表使用者的需求 财务报告也不能全面的反映所有发生的业务 他们建议 应该重新界定财务报告的目标 更多的披露公司的表外信息 cica 2000 认为知识 经济时代的财务报告不应该只是反映企业已经创造的价值 应该全面的披露企业价值 的创造活动和企业的经营业绩 并能够持续 透明的进行披露 英国 asb 美国 fasb iasc 和 g4 1 相继提出全面收益观念 1992 年英国 asb 发布了 frs3 要求企业编制 反映全部利得和损失的第四张报表 1997 年 6 月 美国 fasb 的 fas130 鼓励用全面 损益表来与损益表一起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 王松年 薛文军 1999 提出财务报表 应该采用全面业绩报告 将企业的收益划分为营业收益 资产利得和资产价值变动 并且要将这些收益在报表中全面披露 分别列示 2000 年葛家澍教授在进行财务会 计框架的研究时提出 改革现行财务报表 应该披露各种表外信息 在报表附注或者 是报表补充资料中应该披露企业物价变动的会计信息 马如花 张灿杰 2003 认为 应该改进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 要求上市公司要充分披露无形资产 人力资源 社会 责任等表外信息 2008 年 iasb 和 fasb 公布了一份讨论稿 其中提出以一种下列方 式列报财务报表的原则 即描绘主体活动的整体性财务图像 分解信息以便可用于预 测主体的未来现金流量 并有助于使用者评估主体的流动性和财务弹性 1 3 2 文献综述述评 同其它在市场上流通的商品一样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社会资源也具有商品化 所 以对这种商品的质量问题也就成为使用者关注的一个焦点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的文献 回顾可以看出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 1 财务报告以及财务报表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否做出科 学合理的决策 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和财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及时 准确和可靠 并且在财务报表中所列示的方式和分类方法便于报表使用者理解 对财务报告质量的 衡量主要有两种模式 fasb 提出的 用户需求观 和 sec 提出的 投资者保护观 用户需求观 认为 高质量的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该直接服务于投资者的 决策有用性 强调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而 投资者保护观 则认为高质量 的财务报表的信息应该能够保护投资人的利益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应该呈现出诚信 性 公允性 透明性 可比性和充分披露等 但是由于现阶段的财务报表在列报方式 列报内容和信息披露上都存在诸多的问题 加之各国的资本市场发展程度存在明显的 差异 这就严重影响了财务报表的质量 因此 fasb 和 iasb 联合共同发布了 关于 财务报表列报的初步意见 以期通过现行财务报表进行改革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 2 现行的财务报告和财务报表无论是在披露模式和内容方面还是在表内会计 要素的确认和计量方面都存在诸多的缺陷 针对这些缺陷带来的问题 国内外许多会 计学者和准则制定机构都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和建议 有些建议已经被采纳 比如 现金流量表的使用 改变了以前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反映会计信息的方式 在增加财 务报表信息量的同时还能够使得报表使用者更多的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传统的财务 会计重视成本而轻视价值 公允价值的引用改变了这种观点 这种计量方法的运用为 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财务报告的定义可以看出 其主要目的是向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关的信 息 而报表使用者主要利用财务分析指标对上市公司所提供的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 才能得出一些有用的信息 财务报表表内信息的分类方法和位置都会影响到财务分析 的结果 但是 国内外对财务报告和财务报表的研究很少从财务分析的角度进行过研 究 1998 年 d eric patrick e hopkins 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电子制造行业上市公 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 发现将证券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分别列示于股东权益表和全 面收益表 投资者和分析人员会获得截然不同的信息 列示于前者专业投资者会无法 获得证券信息 而后者则会帮助分析人员获得这些信息并且做出决策 in mu haw simon s h ho annie y s li 于 2008 年对东亚 8 个上市公司 4 年的年报数据进 行跟踪分析 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利用对收益表内的费用项目分类调整而进行盈余管理 的行为误导了投资者做出决策 本文主要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对财务报表列报方式的改进效果进行了研究 比较发 第 1 章 绪论 8 现财务报表表内信息的不同分类方法对财务分析的影响 1 4 研究框架和方法 1 4 1 研究框架 本文基于 初步意见 对报表列报方式改进的效果进行研究 总共分为七个章节 第一章是绪论 提出该论文的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以及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创新 点和不足之处 并对国内和国外的关于财务报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类和分析 第二章主要列示了财务报表的相关理论基础 主要有财务报表列报目标 财务报 表列报和财务报表分析的相关理论 为后面的内容的展开做铺垫 第三章介绍了财务报表列报的国际趋同情况 首先是两大会计机构 iasb 和 fasb 联合项目的趋同 其次介绍了世界主要国家如欧盟 美国以及日本和我国在财务报表 列报方面的国际趋同 并且从政治 经济 文化的角度对财务报表国际趋同的动因进 行了分析 第四章是我国现行财务报表列报的缺陷及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针对我国现行的资 产负债表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缺陷进行了剖析 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括 这 样在对我国现行财务报表存在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 又揭示了这些缺陷存在的 原因 第五章详细介绍的是改进的国际财务报表列报的方式 即 iasb 和 fasb 联合项目 下关于财务报表的列报 主要对改进后的财务报表列报的原则和目标以及每张财务报 表表内信息列报方式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并且从财务分析的视角将改进后列报 和我国现行列报进行比较 具体方法是首先按照 初步意见 的要求对现行的财务报 表的列报格式和内容进行分类和调整 并且重新构建新的财务分析体系 然后运用传 统财务分析方法和新的财务分析体系对两种列报模式下的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 最 后将分析结果进行对比 在此基础上找出对我国财务报表列报的可借鉴之处 第六章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总结和反思提出了国际趋同背景下我国财务报表列报 的设想 最后是文章的结论以及对未来财务报表列报的展望 同时还指出了本文存在的缺 点和不足之处 1 4 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并辅以案例进行了分析 所谓的规范分析主要回答的是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 应该是什么 的问题 它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 提出了某些分析处理经济问 题的标准 将其作为经济政策制定的依据 并且来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 本文 对国际财务报表列报的趋同的进程 对现行财务报表列报的缺陷和影响因素以及新的 财务报表列报目标 原则和列报方式的论述都属于规范研究 另外 为了比较现行财 务报表列报方式和改进财务报表列报方式的会计信息有用性 本文还辅以案例分析法 进行验证 选用了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年报中的财务数据 并且运用一些财务分析 指标对我国传统的财务报表列报方式和改进后的国际财务报表列报方式进行比较分 析 通过分析的结果期望能对在我国财务报表列报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借鉴 1 5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本文的研究目标主要是我国现行财务报表列报和 iasb fasb 改进的财务报表列 报 从财务报告质量高低对报表使用者的影响和现行财务报告存在缺陷和问题的角度 对国内外的研究进行了文献回顾 本文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从财务分析的视角对改进 的财务报表进行了杜邦分析并与现行财务报表列报方式下计算出的杜邦分析指标相 比较 但是由于对财务报表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 本文仍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 首先 由于改进的国际财务报表还没有被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并且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 要是规范性的方法 没有充分的数据验证新的列报方式的可行性 其次 完整而全面 的财务分析不仅包括杜邦分析 还要有对公司所处的经济环境的战略分析 行业分析 利用水平和垂直的分析方法对四张财务报表进行的会计分析 运用财务指标对公司盈 利能力 偿债能力 营运能力和分配能力进行的效率分析以及对公司未来发展预测的 趋势分析 本文仅仅采用了能够综合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杜邦分析体系对改进前后的 财务报表进行了分析 第 2 章 财务报表列报的相关理论 10 第 2 章 财务报表列报的相关理论 作为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信息的一种主要手段 财务报表对企业内部和外部报表使 用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 企业与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加强交流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 用 经济的发展也促进现代企业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等理论不断发展 这些理论为报表 使用者更深入的了解财务报表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并且这些变化也对财务报表列报 的变化产生了影响 2 1 财务报表的列报目标 2 1 1 决策有用观 决策有用观 最初是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icpa 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fasb 共同提出的 在 20 世纪 70 年代的初期 由美 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的公认会计原则 gaap 被认为存在很多的缺陷 低估了资本市 场 会计准则制定者会误导甚至是欺骗资本市场 单纯强调正面的信息而遗漏负面信 息或者将负面信息进行模糊化处理 模糊的表述 许多经理人认为把财务报告弄的晦 涩难懂的话可以掩盖坏的财务状况 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 正如巴菲特所说 如果我 拿起一份年报却读不懂一条报表注释 那么我可能不会 或者肯定不会投资于这家公 司 因为我知道他们根本就不打算让我读懂 假设和虚构 经理人会故意欺骗资本 市场 把投资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好消息上面 大多数的假设和虚构财务报告的经理人 认为技巧性的选择使用 gaap 就可以愚弄到资本市场 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 另外还 有利润平滑 最少限度的报告 最少限度的审计和编制财务报告时缺乏远见 面对 gaap 存在的这些缺陷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迅速的采取行动 专门成立了特鲁彼拉 特委员会来进行会计理论的研究 于 1973 年的研究报告中明确提出了 12 项财务报告 的目标 基本目标是 提供据以进行经济决策所需的信息 1978 年 11 月美国财务 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其研究成果 企业编制财务报告的目标 中指出 在一个经济社 会里 编制财务报告的职责是提供企业决策和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 而不是去确定这 些决策应当是什么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将财务报告的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方 面 1 财务报告应该提供对现在和潜在报表使用者进行合理投资和决策的有用信息 2 财务报告应该提供有助于报表使用者评估现金流量的信息 3 财务报告应该 提供关于企业的经济资源以及这些资源变动和需求情况的信息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1 看出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都强调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决策有用 性 这一学派成为了财务报告目标的主流 fasb 在它的 sfacno 1 阐述了财务会计报告决策有用观的潜在的逻辑 会计系统 是建立在具体的经济环境的基础上的 经济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到会计系统的变 化 甚至经济环境的特征会决定会计系统的特征 包括财务报告的目标 资本市场上 社会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分离的 发达的证券市场会把有限的资源从不能有效的 使用它们的企业引向能够有效利用它们的企业 资本市场的这种有效运作的基石就是 为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其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因此 这个时期 决策有用性就成为财 务报告的主要目标 目前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是这种观点 2 1 2 受托责任观 受托责任观是 1973 年由美国著名的会计学者井尻雄士和西尔特在其发表的名为 财务报表目标的理论框架 中首次提出的 当时的名称为经管责任观 他们认为财 务会计的基本目标是为了确保经管责任 是管理者向有关各方面交代受托责任的执行 情况 受托责任观的产生是由于资源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出现 其理论基础是代理理 论 在商品经济时代 社会化大生产的规模不断扩大 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现 象更加普遍 这种情况下 由于会计信息的不对称 资源的所有者将他们的资源交给 受托人进行经管 因而受托者就承担了对委托人的资源经营管理的责任 同时还要尽 可能的实现这些资源的保值增值 还要定期如实的向委托者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情 况 股份制公司的出现和现代产权理论的发展是代理理论出现的基础 代理理论认为 资源的所有者将其资源委托给受托者 这样受托者就被赋予了资源的保管权和经营 权 并且在对资源运营的过程中还要受到公司的章程和会计法律法规的约束 这样在 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就形成了 委托 受托 的权责关系 两权分离的情况下 企业的所有者不能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来 他们了 解企业财务状况的主要途径就是关注企业出具的财务报告 因此 财务报告中应该提 供什么样的会计信息 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列报逐渐成为报表 使用者所关注的焦点 由于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在回答财务报告向谁提供财务信息 为报表使用者 提供什么信息 怎样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三个问题上存在着区别 不同经济环境下 财务报告目标的侧重点不同 在现代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 计算机 第 2 章 财务报表列报的相关理论 12 技术的广泛运用的时代背景下 资本市场也日益发达并逐步进入全球化时代 决策有 用性逐渐成为主流 这种观点在德国 法国和日本比较流行 2 1 3 我国现行财务报表列报的目标定位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位随着其所处的经济 政治 法律 等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更 我国的经济环境近几十年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每种经济环 境下我国的财务报告的目标也呈现不一样的定位 比如 葛家澍教授在其研究当中将 我国的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为受托责任观 他认为如果企业资源的委托人对资源的知 情权都不能保证的情况下强调财务报告满足潜在的报表使用者的决策需求则是不现 实的 但是葛教授同时也强调对我国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位一定要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 实际情况和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 在我国的经济体制以计划经济为主的环境下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为宏观经济管理 服务 企业编制的财务报告是为政府服务的 主要为他们制定财务计划提供相关的会 计信息 1992 年召开党的十四大 对我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 目标是建立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的会计制度也开始进行了改革 出台的 企业会计准则 中将 财务报告的目标描述如下 会计信息应该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 满足有关 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 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可 以看出 此时虽然我国的财务报告的目标仍然带有计划经济时代明显的烙印 但是已 经倾向于决策有用性的观点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尤其是非国有经济和资本市场的迅速 发展 以及国际资本化的发展 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也由单一的间接融资发展到在证 券市场上直接融资 此时出台的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和 企业会计制度 均是 为了适应资本市场上真实的会计信息的需要 其中财务报告的目标是除了要满足国家 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外 还要向企业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以及债权人提供会计信 息 当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环境下 为了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2006 年 2 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的目标进行了明确的定位 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 规定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 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有助于 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可以看出 我国的财务报告的目标兼顾了受托责任 观和决策有用观 山东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 2 2 财务报表列报和财务分析的理论基础 2 2 1 有效市场假说和功能锁定假说 有效市场假说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emh 最早的研究起源于刘易斯 巴 舍利耶 1900 他从随机过程的角度研究了布朗运动和股价变化的随机性 从中认 识到市场信息的有效性 这种有效性体现在市场价格能够反映事件的价值 借助于电 脑 1953 年 kendall 对英国和美国的商品和证券的价格进行了研究 发现股价变化 具有随机性 在前人的基础上由尤金 砝码于 1965 年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 假说中 对市场有效性的定义为 市场资源达到有效的配置 这种有效的配置既包括配置方式 的效率 又称内在效率 又包括配置结果的效率 外在效率 这两种效率的区别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清洁能源行业全球市场分析与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固本延龄丸课件
- 2025年电子产品行业可穿戴设备市场前景报告
- 巴彦淖尔市2025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统计局所属事业单位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测评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工业互联网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宜宾市2025上半年四川宜宾市屏山县事业单位考核招聘2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临夏市2025甘肃省临夏市教育系统引进人才2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移动春季校园招聘若干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江苏南通中国移动全资子公司中移铁通南通公司如东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燕舞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咖啡基础培训课件
- 人才服务合同书
- 2025年工会财务大赛理论题库(附答案)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 矿井顶板事故防治课件
- 2025年中国电力投资集团校园招聘笔试题型分析及备考策略
- 抗生素课件教学课件
- 销售法律知识培训
- 中国慢性胃炎诊治指南(2022年)解读
- 糖尿病低血糖症诊疗指南
- 直升机发动机油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