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对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选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对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选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对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选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对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选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对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选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网球课程作为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体育院校的教学中 占有重要的地位。 对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选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就是对新形式 下高等体育院校网球教学如何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研究和探 讨。 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教学对比法, 对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选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调查研究, 并对学生教学 能力展开了分析讨论。调查表明: 1充足的实践教学机会使学生熟练掌握了课堂教学的一般常规、教学步骤、教学 方法等,而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学生活跃的创新思维也使学生教学能力有所提高。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网球教学能力水平还不是很强,特别是对技术动作的示范能 力和讲解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相对较弱。 3 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还没有足够重视, 忽略了德育与智、 体、美等都是有机的统一,应该发挥其在教学中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相辅相成的作用。 4在网球教学过程中将教学能力的培养分布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不但符合教 学能力形成的规律,也有利于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5“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选学生教学能力培养方案”在教学运用过程中实际操作 能力比较强,实践效果较好,符合体育院校对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实际需要。 另外针对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选学生教学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 院校教学中的实际情况, 提出促进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选学生教学能力培养持 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如下: 1.在我院网球项目教学大纲里加入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内容,重视能力培养对学 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2.可修改网球课程的考核制度,增加网球教学能力考核内容,采用综合评分方法, 技术占 30,理论占 25,教学能力占 25,平时表现成绩占 10,调动学生学和教 的积极性。 3.在教学的每个环节里都要加强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重视体育教育专业 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能力;培养;研究 ii abstract tennis lessons a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of professional sports is one of the main course in the universities sports teaching,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physical education specialty in p.e. institutes, tennis elective students teaching ability training i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spor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foundation of tennis how to reform, how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development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literature study, expert interview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teaching method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 sports professional tennis spor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ability, conducted a study on students teaching ability, and the analysis are discussed. survey: 1plenty of opportunities to practice teaching, student master the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ing procedures and general routine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is the active to improve students teaching ability. 2 physical education specialty students tennis teaching ability is not strong, especially on the technique of the demonstration ability and ability, still needs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teaching method of flexible use of ability are relatively weak. 3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practice of moral education students not enough attention, ignoring moral and intelligence and physique, us is the organic unity, should play its teaching mutual infiltration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omplementary role. 4in tennis teaching process will be distributed to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not only accord with each link of the teaching ability, to form the ability to improve students teaching practice. 5 sports education professional tennis elective students teaching ability training program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using actual operation ability, practice, accord with sports colleges to cultivate students teaching ability of practical needs. other universities sports education in professional sports tennis elective students teaching ability cultivation, the problems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wit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pe education sports professional tennis elective students teaching ability to cultivat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ountermeasures as follows: 1in the syllabus join tennis project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teaching ability, ability to develop content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students all-round development. iii 2 can modify the tennis course assessment system, increase the tennis teaching ability examination content, using comprehensive pointrating method and technology 30%, theory and teaching ability to 25% of the performance, 25% of 10%, arous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3 in every link of teaching is to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of teaching, pay attention to sports education specialized students teaching ability training. keywords: spor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hysical education specialty, teaching ability, training, research 武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 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 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 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 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并向国 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 服务;学校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学位 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开学位论文的部分或全 部内容。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作者签名: 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正式开设网球专修课程开始于上个世纪末。而近十年来,各体育 类师范院校都相继开设了网球专修和普修课程,使得这一课程得到了超常规的发展,其 发展的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令人惊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高等体育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等 院校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积极推进高等体育院校网球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发展,重视 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选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现阶段,由于网球课程也是近十年来才在各高等体育院校相继开设,虽然目前发展 的速度很快,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开设时间短,与其他课程相比如篮球、足球等项目, 各体育院校在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充分,仅有的研究也知识停留在普及、教学的层面上, 故一直是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发展建设的薄弱环节。 在笔者查阅关于网球教学能力培养的 文献资料中,目前国内外有关网球课程中关于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还比较少。此外目前 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网球专项的课程教案, 就是有也是在参阅其它运动专项的基础上制定 的,这对高等体育院校网球课程的建设是不利的,也严重制约了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 虽然现在高等体育院校学生的技术动作都在逐步提高完善, 但很多教师却在教学过程中 发现学生会出现难以组织教学的现象,或教学组织比较混乱的情况。在大多的教学中, 学生能较好的作出完整流畅的技术动作, 但却不清楚怎么样去组织教学, 教授技术动作, 自然达不到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我国高等 体育院校网球课程发展建设水平,和学生教学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老师的主 导作用,忽视学生主体的发挥。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动手能力差,不能灵活运用一 些教学方法,由于网球也是竞技对抗项目,较多的重视了网球的竞技能力体现,对体育 教学过程中所必须动作教师示范的规范性要求较低。可以说就目前的实际情况,培养方 式中有一些不完善不合理的地方,严重制约了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网球项目的健康发展。 高等体育院校是培养体育专门人才的基地, 培养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我过网球事 业的发展。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需求,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网球专业培养的目标 主要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从事网球教学、科研和训练的专门人才,让学生不但 掌握相应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所以不论从理论还是实际角度讲,都有 必要对次课题进行探讨。对课程目标、结构体系的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等,都 能为推进高等体育院校学生教学能力培养提高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文献综述 3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能力是指一个人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经验及心理特征, 它总是与某种活动相联系并直接影响活动的效率其内涵是:(1)能力以智力为核心;(2) 能力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关系密切,是在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受个性特点的制 约和影响;(3)能力是知识、技能、经验经过类化、概括化后形成的;(4)能力在一定条 件下(通过训练和活动),可以提高到一定的程度;(5)完成某一活动,不只是某一种能力 的作用,而是多种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人的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 主要指对事物的认识能力, 它是掌握知识、 技能的能力; 特殊能力主要指人的行动能力, 它是运用知识的本领, 是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所必需的专门能力 通过以上对能力的分析, 近 20 年来,体育教育与其它学科教育一样,在教育理论方面有一个新的趋势,即着眼 于传授知识的观点,正逐步转向转授知识与发展学生能力并重的观点众所周知,体育 是一门社会性和实践性特别强的学科,它较之其它学科更需要侧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 养如组织竞赛工作能力裁判工作能力教学能力业余训练能力等,都需要在学校期间就 得以形成和发展,才能胜任将来的实际工作 目前我国高师体育系教学课中,都已重 视和贯彻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问题,但不足的是缺乏系统成熟的经验、措施和方法,效 果不理想怎样培养和评价学生的教学能力,日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 2.2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网球教学能力的现状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网球教学能力是学生在校学习网球课程中经过长 期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训练所获得的对网球教学内容能运用较合理、科学的手段进行 有效的教学,并达到预定效果的能力,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 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 网球教学是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多年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 比较偏重于知识和技术的传授,注重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最终的考核也主要是技术 评定,却忽视了对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必要的考核,造成大部分学生虽然考试达 到标准,但实际教学能力距离做合格教师的要求相差很大,存在着“高分低能” , “眼高 手低”的现象。有关调查结果表明,有 886的中学体育教师认为,近 5 年参加工作 的毕业生有 68 7的教学能力处于一般和较差的水平, 不能很好地完成体育教学工作。 对部分毕业生的调查也表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能力还比较差,不能够真正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4 胜任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主要表现在教案的编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示范能力、运 动训练能力、教学应变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欠佳。 2.3 高等体育院校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综述 2.3.1 体育院校培养机制研究 蔡志强调体育教育创新是当今高校体育改革的主题,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创新人 才,体育教育必须进行创新,并对高校体育教师教育创新观念、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各的 创新索质、高校体育教育创新相关内客和技法加以探究,指出教师应具备全新的教育观 念个性观念、创新观念、师生民主平等观念、全面性观念高校体育教育实施教育创新的 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教学目标上的创新、教学风格理念上的创新。并指出了 创新教育与实践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袁艳提出社会及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体育教师的 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培养体育教师的方式及现阶段体育教师的师资现状己不 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体育教师教育已成为当前改革中急需解决的新课题,师范教 育发展趋势是教师教育将代督师范教育。 体育教帅教育的优化途径体育教师教育的文理 整合、师范与非师范教育的整合、体育教师教学观念与空间的整合、体育教学内容与空 间的整合、体育教学方法手段与空问的整合。 李延庆也对教师的能力做了研究总结善于运用教村教法的能力、 运用现代化手段进 行数学的能力、正确示范动作的能力、精练的语音表达能力、严密组织教学的能力、观 祭判断、分析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利用自然条件让学生进行练习的能力、合理运用肢 体语言和哨子的能力、思想教育的能力。张妙龄对世纪年代以来美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 本情况和美国体育教师资格认证标准进行分析, 总结对教师的血项核心教师对学生及其 学习负责,教师熟悉所教科目并知道如何将其传授给学生,教师负责管理和组织学生的 学习,教师要对自身实践进行系统思考并从经验中学习,教师是学习化社会中的一员。 认为我国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标准意识, 缺乏对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 明确界定,没有衡量的尺度,没有对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检验,最终将会失去对教师专业 素质及能力提高的保障。提出我国体育教育改革应借鉴其经验,努力构建符合国情的体 育教师资格认证标准,以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戴文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现状与分析中通过对我国 52 所普通高校 23 个本科和 29 个专科的师资队伍、场地设备、教学与科研、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及其存 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调查分析。 认为我国地域广大, 教育发展不平衡, 必须实行分类指导, 制体育教育专业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等级的评估体系,逐步实施、监督、检查和促进专 第二节 文献综述 5 业建设与发展,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全面提高师资素质为重点,改革课程内容 体系为中心,带动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改革;加强科学研究,修订教学计划,改革教材 教法,建立不同层次体育师资的培养模式和体系,制定继续教育和合格考试的标准与要 求,疏通师资培养的渠道,促进整体综合改革。转变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和体育的 价值观,重视体育教育专业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发挥高等师范院校多学科的综合优 势,把体育教育专业建成我国体育师资的培养基地,拓展教学领域,提高办学水平,在 布局上应有重点和层次, 在政策上应给予倾斜和扶持, 以利于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2.3.2 关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研究 当代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起基础教育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有着自己的特点。 他更加追求学生的个性,更加强调学生的需求,更重视学生终身体育的养成,因此内容 更加广泛,教学方法上也更加具有选择的余地。然而在体育院系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和 教学方法当中,由于受传统体育教育专业竞技思想的束缚,其教学内容和万法与社会需 要和学生需要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对我国高等体育院系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迫 在眉睫。 韩素梅认为体育教学内容将向时代性、 多样性和生活化万向发展, 形成以强身育人、 终身体育为主线,具有高校体育特色、可接受性强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刚。吴燕波等认 为广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需要更新,重新组合,引进现代教育出现的新理 论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更新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现有的、不合理的教学方法,大力培 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相适应能力。 刘平清认为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在教学上的主要问题 在于理论课仅依靠老师在讲台上讲为主;实践课教学重技术,轻理论,考核重达标,轻 技评。改革的对策在于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沈越通过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展舞蹈艺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展开实证性调查 研究,对影响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实施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针对 这一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张小华针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教 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呆板等较为普遍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普通高校课程建设的建 议,认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对策应从更新体育课程观念,加强终身体育教育观念 的培养;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坚持科学性、实用性; 完善体育教育评价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体育课程管理的科学化等五个方面进 行闭。 姚毓武认为高校应积极采用网络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网络教育集视、听、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6 文字为一体,信息量大,课程、进度安排灵活。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发表见 解,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另外,网络与远程教育,使学生摆脱了地域时空的限制,极 大地提高了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教师应尽可能把要传授的教学内容编写成多媒体教学课 件,通过网络供学生选择所需学习的课件,并在网上与教师交流学习的体会和见解。因 此,各高校体育课部要尽快与学校、国家联网,实现教与学的网上对话。 上述研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不足之处进行了 研究,提出并阐明的观点是现代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亟待改进,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 向, 但是在涉及到如何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具体措施较少, 有的甚至是一笔带过, 均末形成较为系统的研究。 2.3.3 关于对师资队伍现状调查的研究 由于学校教育课程弹性的逐步增大及其管理权的逐级下放, 学校和教师在课程改革 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进程中,高校和高校体育教师既是高校 体育课程的实施者、执行者,又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参与者、研究者。所以,高校和 高校体育教师要承担起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应负的责任,将课程、知识和学生联系起 来,根据社会、高校和学生学习的特点不断改进、丰富和发展课程,使课程改革成为一 个动态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成为社会、高校教师广泛参与的过程。 郑思波认为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对策在于要通过指导思想观念的转变, 以 科研为先导,加强课程建设,深化理论研究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促使体育课程 改革的全面启动。荣丽等通过对 50 所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进行调查与 分析。 认为高校体育舞蹈已开展起来, 但现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体育舞蹈教师的专业技术 水平较低,教师的水平是影响体育舞蹈运动在高校发展的主要因素,应重视教师业务能 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业务培训机会,提高体育舞蹈教师的技术水平 和理论水平啦。许桂芝认为现今体育教师多以传统运动项目为主,但跆拳道、网球等部 分现今较为流行运动项目的开设需要体育教师具备多种运动技能,因此,在教师编制已 满的现状下,为了适应体育课程设置优化改革的需要,需要对体育教师进行再培养,可 以采取进修和委托培养的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教师掌握多种技术技能, 从而满足体育课程设置的需要。徐风萍在大量查阅文献的基础上,以体育院系艺术体操 专业的学生和教师为研究对象, 在充分了解了艺术体操教学现状和影响教学的因素后认 为:我国体育院系艺术体操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和专业基础比较理想, 但教师的学历普遍 较低,导致艺术体操教师教学观念落后而影响艺术体操教学的贯彻实施,建议各高校要 第二节 文献综述 7 大力加强教师的职后培训。 上述研究分别从专业结构、 理论水平以及年龄结构等影响体育专业教师教学效果的 各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适当的意见。但要提高和强化高校体育教师的素质,必须 从认真分析影响教师素养方面着手,总结出个性与共性的方面,并且从中进一步提炼和 深化,提出更具理论深度的行之有效的高校体育教师素质培养建议。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9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 2006 级网球专选学生,总共 40 人。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文献、期刊检索,系统查阅了大量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重点收集了 改革开放以来的有关课程改革的优秀硕博论文。 上述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 论及实证依据。 3.2.2 问卷调查法 对网球教学能力中的一些指标进行筛除, 并对培养方案的实际操作和可执行性等问 题以问卷的方式发给 10 位专家,这样可以保证教学能力评定的准确程度以及客观性。 3.2.3 专家访问法 依据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目的,以及问卷的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在调研期间 对相关高等体育院校的有关专家以走访、座谈和电话的方式进行访谈,了解各体育院校 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选学生教学能力培养方面的情况。 3.2.4 教学对比法 3.2.4.1 地点为武汉体育学院网球场,时间从 2008 年 9 月到 12 月,2009 年 3 月到 6 月,运用两个学期,采用了分组的形式,通过前后对比的实验方法,进行了两次教学实 验。第 1 次实验的学时为 72,第 2 次的学时也是 72。 3.2.4.2 在实验的前后两个阶段先对学生的教学能力进行一定的观察, 来获取基本数 据。确保两个组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等条件要一样。并且对专项的理论课以及摄像等 确定是一个人来负责讲授。 3.2.5 数理统计法 采用 spss 和 excel 数理统计软件对教学实验前和实验后所测试到的相关数据进行 必要的分析和统计。 3.2.6 录象记录法 通过记录课堂上实践学生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和动作的示范,以及纠正错误动 作和组织形式等基本的教学能力采用录象的方式进行拍摄, 为以后的评定和反馈做有利 保证。 第四节 结果与分析 11 4结果和分析 4.1 网球教学能力培养方案的制定 4.1.1 对网球教学能力的认知 教师的教学能力表现为能在正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合理运用所自己掌握的相关专 业知识、利用自己教学经验积累、和专项技术技能来对学生教授专项理论知识和基本技 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较特别的一种能力。所以说通过教学所表现出的 能力应该算是特殊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教学引导,其实就 是在不知不觉中在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 对于制定“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选学生教学能力培养方案”必须遵循的几个基本原 则性: 1.网球理论知识教授的优先性。在课堂实践每个部分之前要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教 学理论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在课堂实践前先做好基础理论的准备工作,这样有助于提高 学生在课堂实践中的效率,保证理论知识能有效的传授。 2.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网球运动项目的技战术的特点、教学 手段和教法、练习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始终遵循网球项目教学的基本原则和 规律,让学生能够明白自己学到的不仅是网球教学的基础操作,也进一步解了教学的程 序。 3.课堂教学实践性。不论是什么技术项目的,学生教学能力的形成和完善及提高都 必须通过不断的专业知识学习、经验的不断积累,只有通过大量课堂教学实践的锻炼, 学生教学能力才能有效提高。所以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必须要有很充裕的实践时 间来做保障。 4.教学大纲的合理性。所以的教学都是在大纲的规范下进行的,所以教学大纲的合 理制定对教学过程实施和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就我院目前情况来说,体 育教育专业网球专选教学大纲中主要是以学生的基本技术学习和比赛战术为主, 网球专 项素质训练为辅,针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学时相对来说较少。因此,学生普遍对网球教学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2 的细节不够了解,对教学实践的操作程序比较模糊,反而不利于学生教学能力的进一步 培养和提高。针对我院网球专项学生较多,场地安排紧张,学时少的现状,在遵循教学 能力形成的规律的前提下,应该适当的做出调整增加教学能力培养的学时,给学生更多 的教学实践的机会。 4.1.2 网球专选学生教学能力培养方案 根据网球教学能力培养的原则,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应该遵循针对性、实践性等规 律。 遵循能力形成的规律,能力的形成都是在理论学习过程后,所以学生的教学能力都 是在基础理论学习过程后才渐渐形成。只有通过系统的网球专项基础理论知识、技术、 技能的学习,并通过课堂上老师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演示、错误行为纠正和 巩固完善强化中才能形成。根据我院体育教育专业网球专选学生能力培养的现状,制定 了应该以网球专项技术学习为主,教学方法传授为辅,培养学生课堂实际操作的教学能 力的方案。既保证学生网球专项技术、技能的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 专项技术课一般由课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个部分组成,在每一个部 分中我们都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 首先, 学生应该了解网球专项技术课准备活动的目的和要求,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准备活动有那些基本功能。强调学生的口令表达要简单清晰,端正教学态度,并熟悉教 学课的一般常规,加强自己对课堂内容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准备活动的组织协调能力。 然后,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网球技术动作的讲解能力、示范能力包括技术动 作的完整示范和分解示范,特别是发现错误动作的观察能力,和纠正错误动作使其完善 提高的能力。 熟悉并掌握基本部分的各种组织形式和多种教学方法并能教灵活的运用出 来,把准备部分和基本部分有机的串联起来,达到流畅。 最后,使学生了解网球教学的特点、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熟悉技术传授的基本过 程,建立一套固定教学程序。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 对网球教学的认识,重视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完善学生教学理念的建立。 4.1.3 网球教学能力的构成体系和有关指标因素 为了保证网球教学能力构成体系的科学性、 完善性、 合理性, 通过前期的准备工作, 第四节 结果与分析 13 本人查阅了近十年来和教学能力相关的文字资料、视频录象等,总结斟选了教学能力所 含概的很多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又进行了更加细致更具体的分层选择,制定了网球教学 能力的构成表和有关因素统计表。为了进一步完善构成体系内容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又 邀请了网球教学方面资深的专家, 对所制定各教学能力构成因素和有关指标又进行了筛 选。通过最后对专家意见的分析和整理和问卷的整理统计,最终确定了体育教育专业网 球专选学生教学能力的构成体系(见表 1) 。 表 1 网球教学能力构成和有关指标因素 a 教学文件的制定及方案规划能力 1根据网球教学大纲的指导要求合理安排各学期的教学计划及各学时的分配。 2能制定课时进度表,根据进度安排编写技术课及理论课的教案,清楚教学目标、 任务、要求、重点难点。 3教案各部分安排合理,准确、全面、有逻辑,文字内容明确,示范图例规范, 练习方法正确,训练强度和负荷安排恰当。 4 教学文件完整、规范。 b 教学的组织管理能力 1口令简单易懂、声音洪亮、指挥得当、队伍调动迅速。 2清楚网球教学的基本步骤,并能按步骤完成教学任务。 3教学组织能力强且组织形式丰富,场地安排合理,器材使用正确。 4练习的密度根据课的要求安排合理,组织严密。 5练习时间安排合理,分层教学,突出重点。 6教学中管理手段灵活多变,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合理采用管理方法。 c 思想品德教育能力 1思想品德教育要贯穿课堂教学的全部。 2教育的方式方法要多种多样。 3课堂教育的时机选择恰当。 d 技术动作示范能力 1技术动作示范准确且流畅,方法得当。 2在示范中能把技术动作分解和完整相结合。 e 技术动作讲解能力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4 1技术动作各环节讲解清楚、简明扼要。 2重点突出、逻辑性强,能利用图片、录象等手段辅助讲解。 f 基本语言表达能力 1语言生动有感染力,并且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2语言构成简单有效,重难点突出,表述过程流畅,且表达正确。 g 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 1能根据教学的一般规律,灵活使用完整法与分解法又简到难的进行教学。 2通过正确或错误动作的对比示范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达到教学目的。 h 纠正错误能力 1善于发现错误、纠正过程中辅导耐心。 2能分析错误动作形成的原因,并运用有效方法来的进行技术指导、纠正错误动 作。 i 创新能力 1敢于在教学中标新立异,善于质疑问难,要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2在教学中不但重视共性,也要强调个性的发展,重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学生教学能力在实验前和实验后的差异 4.2.1 学生教案完成质量在实验前、后的比较 教学课中教学实施的方案我们通常称为教案,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文件,是教师能 否有效的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参考。教师对教案的认真编写,从客观上也反映出教师的 教态是否端正,也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规划与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课前准备文件。所 以说学生的教案能够比较直接的反映出学生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理解程度。 通过实验我们 可以看出,实验后学生对教案中教学任务、要求有了比较准确的理解,而且在教学过程 中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有显著提高。 表 2 实验前、后学生教案里教学任务的执行准确情况(n=40) 准确 基本准确 一般 比较模糊 模糊 实验前 0 0 8 20 12 实验后 7 22 11 0 0 第四节 结果与分析 15 表 3 是学生教案各部分的编写情况在实验前、后的统计比较。可以看出在课的准备 部分的安排里,教学方法、组织形式、目的要求等达到优良的人有 26 人,占到全部人 数的 65,中等的为 14 人。通过实验后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学生基本已经清楚准备 活动中的流程和具体操作方法。对网球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任务的执行、教案准备部 分的认识程度和文字撰写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基本清楚教案书写的要求和方法,对教案 的格式要求,语言书写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有可更高的认识。 教案里最重要的部分可以说是课的基本部分, 在课堂教学过程里面占的时间比例教 大,通常都用去了一堂课 75到 80的时间。学生教学能力的好坏可以通过其编写的 教案基本部分的撰写内容在客观反映。通过进一步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基本部分到 达优良的人有 30 人,中等的有 10 人。证明通过对学生教学能力的有效培养,学生对课 主体部分任务、目的、要求也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基本掌握了主体部分的写作流程和实 施手段与方法。 对于课的结束部分,学生实验前明显对这一部分不够重视,理解也不够深刻。由于 课的结束通常会被学生认为是老师的课上小结、其实这是对结束部分的误解。而教案结 束部分的编写往往又能从客观上反映出学生对课的整体结构的理解程度。 通过教师的理 论讲解和教学实践指导,学生普遍对结束部分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实验后学生结束部分 教案编写的情况观察发现,能够达到优良的有 15 人,中等有 5 人,教学效果提高比较 明显。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学生教案编写能力之所以能有长足的进步, 是通过不断的理论学 习和大量教学实践过程锻炼后共同努力的结果。 想单一的靠理论说教是不会有较好的表 现,必须认识到光靠理论知识,不通过实践检验终究是纸上谈兵。所以还是要扎实的学 习基础理论知识,通过网球的教学实践不断提升对网球教学的理解和认识。总的来说, 要想培养的学生的教案编写能力有提高,不但取决于教师对教案的有效指导,也取决于 教学实践中对网球教学过程的理解认识的进一步提高。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6 表 3 学生教案编写情况在实验前、后的差异(n=40) 优秀 良好 中等 差 极差 准备部分 实验前 3 8 17 9 3 实验后 10 17 13 0 0 基本部分 实验前 0 7 20 9 4 实验后 12 18 10 0 0 结束部分 实验前 0 10 24 6 0 实验后 22 14 4 0 0 4.2.2 学生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在实验前、后的差异 从表 4 可以看出,学生在组织形式、教学步骤、管理安排、器材的使用、调动队伍 等反映教学组织能力的指标上都有显著提高。总的来说,实验后优秀的达到 11 人,良 好的有 20 人,中等有 9 人,表明学生的教学组织能力确实有提高。 表 4 学生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在实验前、后的差异(n=40) 优秀 良好 中等 差 极差 实验前 0 11 24 4 1 实验后 11 20 9 0 0 4.2.3 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能力在实验前、后的差异 从表 5 得知,通过把思想品德教育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结合网球教学的知识特点, 再授课时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和思想脉搏,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使德 育与智、体、美等诸育有机统一,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表 5 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能力在实验前、后的差异(n=40) 优秀 良好 中等 差 极差 实验前 6 14 20 0 0 实验后 12 20 8 0 0 第四节 结果与分析 17 4.2.4 学生技术动作示范能力在实验前、后的差异 完美的网球技术动作示范是网球教师业务水平的外在标志,也是树立威信的重要途 径。体育教师的动作示范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后通过对数 据的统计可以看出,实验前和实验后各级别有明显的变化,示范所采用的方法,包括技 术动作的分解和完整教学,教师的站位选择,示范最佳时间等也都有显著的提高。大部 分学生能够比较完整,准确的做出示范动作,基本掌握了示范教学的常规原则,并能加 以合理运用。 表 6 学生技术动作示范能力在实验前、后的差异(n=40) 优秀 良好 中等 差 极差 实验前 4 9 17 8 2 实验后 11 18 10 1 0 4.2.5 学生技术动作讲解能力在实验前、后的差异 技术动作的讲解是课堂教学的最基本形式,讲解的实质可以理解为翻译。讲解有利 用教师、学生双向信息的传递与交流。教师通过面传、口授,使学生能够最快速的入脑、 入耳、入心,及时反馈,简便易行,省时省力。通过讲解不但提高信息传输的密度和速 度,而且减少了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因而学习效果很明显。从表 7 可以看出实验后学生 的讲解能力有明显提高,特别是学生在教学时间中对技术动作的描述和说明较清晰准 确,动作的重难点概括比较全面,并能运用简洁严谨的语言解释说明某个技术动作的基 本概念,对反馈的信息进行评论讲解。 表 7 学生技术动作讲解能力在实验前、后的差异(n=40) 优秀 良好 中等 差 极差 实验前 5 10 16 8 1 实验后 15 18 7 0 0 4.2.6 基本语言表达能力在实验前、后的差异 基本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在口头语言及书面语言的过程中运用字、 词、 句、 段的能力。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8 具体指用词准确,语意明白,结构妥贴,语句简洁,文理贯通,语言平易,合乎规范, 能把客观概念表述得清晰、准确、连贯、得体,没有语病。表 8 可以说明实验后学生的 语言表达能力有进一步提高。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 述教学中基本要求、理论说明、概括总结等。 表 8 基本语言表达能力在实验前、后的差异(n=40) 优秀 良好 中等 差 极差 实验前 技术讲解 0 6 25 8 1 课堂小结 3 8 20 9 0 实验后 技术讲解 8 18 14 0 0 课堂小结 8 19 13 0 0 4.2.7 学生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在实验前、后的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需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运用。根据具体教学的实际, 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无论选择或采用哪种教学方法,特别是 网球教学里要用启发式教学思想作为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从表 9 里不难看出 各级别里都有明显的变化。学生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充分注意了教法的多样 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巧妙的优化组合,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扬长避短,选择与自己最相 适应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了教学的效果。 表 9 学生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力在实验前、后的差异(n=40) 优秀 良好 中等 差 极差 实验前 5 15 13 6 1 实验后 10 18 10 2 0 4.2.8 学生纠正错误能力在实验前、后的差异 实验前由于学生对规范动作的理解较差,所以对错误动作的范畴很模糊,纠正能力 较弱。实验后发现,通过教师的细心讲解和辅导,学生对网球技术动作里常见的、容易 犯错误的动作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基本能够给予准确指导和及时的纠正。 并且, 第四节 结果与分析 19 有的学生还能针对不同错误情况布置有针对性的辅助练习, 对网球课技术教学效果的提 高有显著作用。 表 10 学生纠正错误能力在实验前、后的差异(n=40) 优秀 良好 中等 差 极差 实验前 6 12 13 9 0 实验后 10 15 13 2 0 4.2.9 学生创新能力在实验前、后的差异 创新能力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由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活动中表现出来的 潜在心理品质。创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